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穿越之福臨門》第130章
第130章

 五妮準備的善堂已經有模有樣了。考慮到京城內寸土寸金, 而且內城中往往不許乞兒走動, 真正需要幫助的人也許連進城的那幾文入城費都拿不出來, 於是善堂索性被建在了京郊。周圍這一片地方都被買了下來,日後就是想要擴建, 也方便得很。她雇了幾位孔武有力的護衛, 因此安全能夠保證。

 雖然以前曾經貴為宮中的娘娘, 但既然已經選擇假死出宮了, 那麼五妮當然換了一個身份。她如今還沒有嫁人,平時就是做姑娘家的打扮也沒什麼。不過,為了方便行事,她選擇做了婦人的打扮。

 婦人也分很多種。對於五妮來說, 做守寡的打扮其實是最方便的。但五妮從未把自己真正當成過偽帝的妃子,現在偽帝一黨皆已伏誅,她要是真做了守寡的打扮, 反而像是在替偽帝守寡一樣。這有點不好。於是,她只做了尋常婦人的打扮。至於夫家如何,她總閉口不談,別人當然也不好多問了。

 善堂如今大致被分作了兩部分, 一部分住著老乞兒和一些身有殘疾者,一部分住著小乞兒和一些可憐的婦人。其實乞丐中也有那種四肢健全的青年人,但這樣的人,五妮這善堂中是絕對不會收的。

 若有人想要鬧事,五妮這邊的護衛們可不是吃素的!

 更何況,自鎮國公大婚之後,人們都知道鎮國公的契兄弟就是趙將軍的義弟。而這位趙將軍雖然年紀輕輕,卻已經身居高位簡在帝心了,就算他身後沒有什麼龐大的家世,但這樣的人又豈是好得罪的?這位趙將軍的契兄弟則是五妮的親弟弟。於是,尋常的平民百姓哪個敢跑到五妮面前來鬧事呀?

 善堂的名字取做了「一念堂」,有「一念為善」的意思。不過,匾額還沒有做好,也就沒有掛上去。匾額上的字是老鎮國公夫人寫的。這位老鎮國公夫人就是沈靈的母親,沈真的……婆婆。她的字寫得極好。沈靈曾經不止一次地對著沈真誇讚過。等到沈真見到了老夫人的字,才知道沈靈還是謙虛了啊。

 之所以能請動老夫人題字,這裡面還有沈真的功勞。

 哪怕祁明誠是個比較會把握機會的人,但是五妮的一念堂才剛剛起步,而且她現在不過是一介平民,又因為她曾經的身份,日後都不好正大光明地和眾位誥命夫人相交,再加上祁明誠和老夫人之間從來沒有什麼接觸,於是他根本就沒有想過要把老夫人變成五妮的合作者。五妮自己更是沒有想到。

 然而,當沈真聽說了這件事情時,他忽然一拍大腿,對沈靈說:「母親如今還十分年輕,這樣的年紀如果是在現代,完全可以展開事業的第二春啊!可在這個時代裡,她就只能在家裡當個老封君了。」

 老夫人現在的日子當然能算是舒心的了。她大風大浪都經歷過,在過去的幾十年中一直不動聲色地支撐著整個鎮國公府。如今偽帝死了,新皇是個大度記恩的,兒子都娶上「媳婦」了,她就能好好歇一歇了。朝中、家中沒什麼事情叫她操心,她每日彈彈琴練練字由沈真陪著喝喝茶,日子也算安逸。

 有些人會享受這種安逸。

 有些人雖然享受著這種安逸,但她們心裡還有更多的野望。

 沈真覺得老夫人是後者。

 「你看,其實現在的社會福利非常不好。不過,你表哥剛剛當上皇帝,他每天有那麼多事情要忙,暫時肯定騰不出手來改善社會福利,那麼不如就把這些事情交給母親她們……不僅僅是母親,如果事情搞大了,日後可以叫朝中的誥命夫人們都參與進來,也別忘了宮裡的太后!當然,為了防止讓皇上覺得我們是在收買人心,日後成立的孤兒院、敬老院的名字前頭都可以掛上『皇家』兩個字。」沈真說。

 如果祁明誠那邊同意,那麼一念堂就是個試行點。等一念堂有了規模,官方就可以參與進來了。

 祁明誠把問題拋給了五妮。善堂算是五妮的個人事業,祁明誠只在一開始手把手教了五妮不少處理事情時的實用方法,更多的決策都需要五妮自己來搞定。而五妮當然是接受了鎮國公府的橄欖枝。

 總之,一念堂就此成立了。

 祁明誠和趙成義帶著糕點到了一念堂時,五妮正帶著幾個婦人佈置房間。這幾個婦人中有一兩個是無家可歸的人,剩下的則都是五妮從鄰近村子裡雇來的幫工。趁著太陽好,她們要把被子拆洗了。

 見到祁明誠,五妮的臉上露出了驚喜的表情。她高興地說:「你等我一會兒,我馬上過來。」

 祁明誠便拉著趙成義在太陽底下坐了下來。一念堂中如今並沒有多少人。需要救助的成年人一共才五個,其中兩個是老人。需要救助的孩子們多一點,以前都是跟著老乞丐行乞的,一共有十一個。

 十一個孩子中,最小的還在吃奶,是老乞丐撿來的棄嬰。

 棄嬰在三更半夜被丟在了破廟的門口。他那麼小,就連哭聲都不如何響亮。要不是一條老狗正好路過,圍在棄嬰身邊用自己的身子暖著他,估計等早上有人發現他時,他都已經被凍死了。這條老狗如今也在善堂裡住著。五妮叫人在院子裡給它搭了一個狗窩。它平時不愛叫,對著孩子們非常友善。

 五妮很喜歡這條狗。她心中有很多煩悶的事情,不願意對人言時,就會說給狗狗聽。

 五妮安排好了事情,走到祁明誠身邊,笑著說:「昨個兒老夫人和沈公子來了。他們沒有聲張,陪著孩子們玩了好一會兒……」五妮以前在宮宴上看到過這位老夫人,那時的驚鴻一瞥,只覺得老夫人十分難以接近。如今才知道,老夫人笑起來的時候,帶著一種閱盡了滄桑之後的慈悲,是個溫柔的人。

 孩子們肯定不知道,拿著樹枝在地上教他們寫字的那位像「娘娘」一樣的老夫人真是位超品誥命。

 五妮知道,所以她覺得這一切難能可貴。

 而且,老夫人和沈真處得很好。兩個都是為了沈靈好的人在一起,哪怕起先有些陌生,但都在努力親近對方。要不然他們也不會打發沈靈去糕點鋪子裡排隊,而他們「婆媳」反而一起來了一念堂中。

 在現代時,沈真聽說過很多婆媳不和的故事。於是,當他剛開始和沈靈母親相處時,其實一直有些擔心。現代人有時候沒那麼講究,於是沈真就擔心自己在沈靈母親面前會無意間做錯什麼。但真和沈靈母親相處以後,他就知道了,就算他真有什麼不妥當的地方,老夫人也只會笑容溫和地提醒他。

 老夫人是出於善意在提醒,而不是在苛責。

 沈真知道老夫人是善意的提醒,是想要叫他日後莫要失禮人前,而不是真的在苛責。

 兩個人都站在對方的角度為對方想一想,這「婆媳」關係就沒什麼難的了。

 更何況沈真本身一直都很努力地在融入這個時代,他需要老夫人提醒的次數已經越來越少。兩個人在一起時完全可以聊一些輕鬆的話題。接受對方的善意並且釋放出善意,兩人的關係就越發融洽。

 祁明誠看著五妮把糕點分了,等她能坐下來好好說話時,才說:「我之前進京的時候完全不知道京中的局勢如何……到了現在才能夠肯定不會再突生什麼大事了,因此我想要去把大姐、二姐接過來。」

 祁明誠之前一直都在擔心。起先是不知四妮、五妮這邊是否能平安。後來又因為冒出了沈真這樣一個穿越者,祁明誠還因此被沈靈試探過,再加上京城中的政治局勢確實一直在變動,於是一直都沒有往老家傳過消息。直到現在祁明誠可以肯定不會再有什麼意外了,他才決定去把兩位姐姐接過來。

 趙成義現在成了將軍,有了將軍府,那麼趙老太太和趙大郎以後應該都會生活在京城裡了。這也就意味著祁二娘子日後是要常住京城的了。至於祁大娘子那邊,祁明誠尊重她和吳順的決定,無論他們日後想要待在哪裡都是可以的。不過,就算他們日後還生活在梨東鎮,這回也要進京先團圓一次。

 五妮的眼中立刻迸出了驚喜:「真的?可是能見到大姐、二姐她們了?」即使已經出宮多時,但她依然活得十分小心翼翼。她為何不願意做寡婦的打扮?萬一叫新皇覺得她還對著偽帝唸唸不忘該怎麼辦?雖然這很顯然是她多想了,新皇一定不會關注這種小事,但她的小心謹慎卻已經刻在了骨子裡。

 所以,面對著家中的親人,五妮總是處於「想親近又不敢親近」的狀態。要不是鎮國公府足以保得下沈順三妮一家,而祁明誠自己本人又十分立得住,只怕五妮和四妮出宮的時候都不敢找上他們吧。

 她最開始想建一個善堂時,也許心裡並沒有太多柔軟的想法,僅僅是想要做點什麼求個安心吧。

 「嗯,她們肯定要來的。」祁明誠說。

 得到了祁明誠的肯定之後,五妮的臉上立刻出現了一個真心實意的笑容。

 四妮、五妮這對雙胞胎其實就相當於是被大姐、二姐一手拉扯大的。包括三妮、明誠在內,他們親生母親去世的時候,明誠剛剛出生,雙胞胎未滿週歲,三妮還不到兩歲。親爹不靠譜立馬迎了新人進家門,雖然那個時候大妮、二妮也沒大到哪裡去,但她們因為生活所迫,不得不提前成熟起來了。

 過去的那些經歷對於五妮來說,就是一窩小獸在疼愛和飢餓中互相舔傷口的經歷。她不會忘記大姐從自己口糧中省下來的那一小塊蕃薯,也不會忘記二姐護著她和別人針鋒相對時被罵沒有好教養。

 所以,哪怕四妮能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哪怕五妮曾高高在上享過世間至高的繁華,哪怕大姐、二姐從未走出過那片山村,也許只是兩個尋常的婦人,哪怕她們姐妹之間因為過去的經歷不同彷彿已經成了兩個世界的人。但是在想到姐姐們時,四妮、五妮的心裡仍有敬重。那是她們心中不多的溫柔。

 沒過幾天,朝廷給祁明誠的封賞也下來了。

 景朝循了前朝之制,列爵五等以封功臣外戚。新皇笑言要封祁明誠做侯爺。這可把一幫大臣嚇得不輕。按照定製,這爵位是「凡爵非社稷軍功不得封,封號非特旨不得予」的,祁明誠算是個什麼?不就是一個小商人嗎,把一個小商人直接封作了侯爺,叫其他的功臣怎麼想?因為新皇威嚴赫赫,想著斷頭台那邊的血流成河,無人敢直接反對新皇的意思。不過還是有幾位大臣用隱晦的說辭勸了一勸。

 皇上未說什麼,卻在第二日給朝臣們看了兩本聯名書。

 一本是從西北來的,由著當年的歐陽千總起頭——他如今也已經是大將軍了——總之西北的兵將們對著祁明誠十分感激。一本是從南婪來的,這本更厚,一個個傷殘的士兵們在聯名書上寫下了自己的名字,有那種不識字的,就印上了手印。這兩本聯名書一出,還有誰敢否認祁明誠的功勞呢?他雖未上過戰場,但這功勞可是實打實的啊!新皇道,你們都覺得他侯爺受不得,伯爺總是可以了的吧?

 祁明誠的功勞,如果是從皇帝口中說出來的,只怕大家還不會有那麼多的感觸。但兩本聯名書一出,看到聯名書上那一個個鮮活的名字,大家就沒法再說出「他不過就是弄到了點糧食」這樣的話了。

 於是,小商人祁明誠就搖身一變成為了祁伯爺。

 皇上還賜下了一個「義商」之名給祁明誠。這估計是能夠被載入史冊的了。就像是祁明誠原本時空中的歷史上,當人們數算歷史上知名的大商人時,一定會說起呂不韋。祁明誠雖然沒有呂不韋那樣奇貨可居的本事。不過,但這個時空中的後世之人在數算歷史上的知名大商人時,他也會榜上有名吧?

 哦,對了!呂不韋集合門客們編撰了《呂氏春秋》,祁明誠也有《祁跡》呢!不過,祁明誠的《祁跡》不談政事,只說風土人情。祁明誠笑自己眼界沒有呂不韋高,可在民間卻是他名氣更大了。

 「我這回算是佔了皇上的便宜了?」祁明誠私底下對著趙成義吐槽說。

 新皇那兩本聯名書看似是在給祁明誠做臉,其實卻是在對著所有人傳遞一種信息——西北軍早在幾年前就被完完整整地捏在了他的手裡。要不是當時還是榮親王的皇上親自操控了這一切,祁明誠能有機會立下這麼大的功勞嗎?說白了,皇上只是藉著給祁明誠封爵這件事情在敲打朝中某些人而已。

 當然,也不能因此說新皇就不是真心要獎賞祁明誠的了。

 不過,祁明誠得以封了伯爵,確實是天時地利人和都佔了的結果。

 聯名書的事情是瞞著祁明誠弄的,不過趙成義已經提前知道了,此時就嘟囔著說:「我還以為真是個侯爵……」那時雖然覺得侯爵太高,但轉念一想祁明誠可是天神下凡啊,封個侯爵又能怎麼了?更何況民以食為天,南婪的開發對於朝堂的穩定具有多麼深遠的意義啊!趙成義也就接受了這樣的設定。

 祁明誠只覺得趙成義真是高看他了!

 爵位有了,義商之名也有了,祁明誠就順勢把生意做大了。之前準備好的各種銷售宣傳方案輪番施展,祁家的生意很快就在衣食這兩塊佔據了不小的市場份額。沈真對此簡直是目瞪口呆。祁明誠日進斗金的時候,沈真正在往外揮霍金子呢。他都不知道自己這輩子什麼時候才能賺到這麼多的錢啊!

 「你吃驚個什麼?家裡是少你花銷了,還是短你衣食了?」沈靈開玩笑地捏了捏沈真的臉。

 沈真立刻把沈靈的手揮開了,故意板著一張臉說:「我可是你哥哥!別總是沒大沒小的。我只是覺得大家都是穿越的,怎麼人和人之間的差距就這麼大呢?我是一分錢沒賺著,從始至終都在外掏錢。」

 沈靈拿起桌子上的設計圖紙,認真研究了一會兒,笑著說:「差不多了……這次試驗之後,應該就能找準具體數據了。為了科研花掉的錢不叫冤枉錢,這叫合理投資!咱們和祁明誠的追求不一樣。」

 沈靈有些過目不忘的本事。沈真原是個畫家,還是個基本功十分紮實的畫家。雖然說畫畫和畫圖紙有著本質的區別,但當他們找不到設計圖紙的專業人才時,沈真憑著自己的基本功勉強能頂上來。

 給自己放了無限期婚假的沈靈正在籌備著要改良農具。

 然後,有了出海計畫的沈靈還會慢慢地改良現有的造船技術。

 不過,這些計畫都需要一點一點慢慢實現。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沈靈自然明白這個道理。

 要不是鎮國公府家大業大,肯定經不起沈靈這麼折騰。就拿農具改良來說吧,此時還不見什麼成果,可是在各項研究中貼進去的錢就已經不少了。沈靈決定等有了成果以後就去找大表哥皇帝報銷。

 宮中的皇帝還不知道自己被惦記了。

 皇帝打了一個噴嚏,然後鬱悶地揉了揉自己的鼻子。他最為倚重的表弟國公爺忽然「娶」了一個來歷不明的人,皇帝原本還以為這是因為高處不勝寒,他當了皇帝,於是就連他那一起同甘共苦過的表弟都存心要避嫌了,就故意娶個沒身份沒地位的人好叫他放心……事實證明,皇上就是想得太多了!他表弟竟然真的對著一個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愛得死去活來了!表弟竟然還去給那人排隊買糕點!

 皇帝默默想了想,他都沒享受過這樣的待遇。

 呵呵,天涼了,把放了婚假的表弟召回來辦公吧!皇帝提筆下了一道聖旨。

 沈靈同樣不知道自己已經被表哥皇上惦記上了。他默默地看著沈真。而沈真很不要臉地把自己的腦袋湊到了沈靈的母親面前,說:「母親,其實我小時候臉上的肉更多,我媽那時總叫我小蘋果的。」

 沈靈母親就在沈真臉上捏了一下,然後給了沈靈一個得意的眼神。

 沈靈忍了。

 「不過,蘋果是什麼?」沈靈的母親問。

 沈真愣住了。

 「現在還沒有蘋果這種東西。不說我們現在這個時空,就是在你原先那個時空中,蘋果也是直到十九世紀才傳入華國的,是清朝時期。」沈靈默默地給沈真科普著歷史知識。沈靈是各種意義上的學霸。

 「額……但是我記得我曾經無意看到過一種說法,說是在鄂城某古墓中考古時發現了蘋果的種子,這說明蘋果在華國已經有了三千多年的種植歷史了。」沈真遲疑地說。他並不敢和沈靈比拚記憶力。

 「蘋果是薔薇科,種類極其繁多。」沈靈微笑著說,「有種蘋果是從新疆傳入內陸的,應該是在西漢時傳入,和你平時吃到的那種蘋果相差很大。你熟知的蘋果是從歐洲那邊傳到華國的。懂了沒有?」

 「懂了。」沈真看著沈靈的眼睛彷彿在發光。自己的弟弟真是怎麼看就怎麼覺得厲害呢。

 沈靈的母親笑眯眯地坐在一邊,聽著兩個孩子說著她根本聽不懂的話。沈靈替皇上擋箭之後昏迷不醒的那些天,這位堅強的女性差一點崩潰了。不過,如今歲月靜好,曾經受過的苦難也就值得了。

 沈靈在昏迷的那個月中有了些奇遇。老夫人或許不在意那些奇遇,不過她很感恩。她很感恩在老天爺收走她的丈夫後,沒有再次奪走她的孩子。她很感恩奇遇中的沈真能夠真實地出現在沈靈面前。

 沈靈自出生到現在吃了不少的苦。他在那個時空從頭來過,遇見了沈真才算得上完整。

 於是,老夫人再不奢求別的什麼了。

 等到趙家、祁家的其他人入京時,趙成義的將軍府已經收拾出來能住人了。除了遠在南婪的趙小妹、紀良夫婦,兩家中的所有人都聚齊了。平時不覺得人多,但大家竟也滿滿噹噹地坐了一個院子。

 祁家的大姐、二姐終於見到了兩位最小的妹妹,什麼話都說不出口,先抱著哭了一會兒。這一哭就累得三妮也跟著哭了。其餘的人坐在一邊不知道從何勸起,只能讓她們姐妹五人先抱頭哭個痛快。

 這一哭彷彿要把過去的委屈、痛苦通通哭掉。

 儘管大妮、二妮也不比妹妹們大多少,但四妮、五妮撲在她們懷裡哭得就像是個孩子一樣。五妮也就算了,哪怕是四妮這樣心腸冷硬的,她在這一刻也丟掉了所有的剛硬,露出了內心深處的柔軟。

 心思深沉的人彷彿總是很難交到什麼朋友。趙成義明知道祁明誠心思奇詭,為何還十分信任他?難道愛情這種東西真的可以矇蔽一個人的眼睛?不是的,就像是四妮在姐姐們面前展露的溫柔一樣,祁明誠也有著獨屬於他自己的溫柔。他的性情中確實有薄涼的一面,但對於在乎的人卻又非常在乎。

 所以,能和祁明誠相遇相知,趙成義覺得這是他此生莫大的幸運。

 晚上,五姐妹住了一個屋子。其實家裡並沒有這麼大的床,但因為天氣不冷,她們打個地鋪也使得,總之五姐妹都要住在一起。她們聊了很多東西。四妮只說自己探聽到了消息,她們那個爹已經死在外頭了。四妮說:「唯恐叫人拿住把柄指責明誠不孝,所以我和明誠就計畫著要給他辦一個葬禮。」

 「竟是已經死了?我原先還想著,如今明誠有出息了,只怕他會不要臉地湊上來。」祁二娘說。她心中有一種莫名的情緒。真說起來,傷心是沒幾分的,就是沒想到他死得容易,替明誠鬆了一口氣。

 「確實是死了。」四妮說。

 「那就別為他再費什麼銀子了。明誠的錢也是一點點賺出來的,又不是什麼大風颳來的。」祁二娘毫不客氣地說,「他捲了家裡的東西帶著他那些『自己人』偷跑時,被當成是『外人』的明誠才多大?這些年明誠就沒有在家裡正經待過,一年到頭都在外頭跑。原本明誠還能讀書參加科舉的,也被他……」

 祁大娘子也是這個意思。面子上過得去就行了,何必再為渣爹勞心勞力?祁大娘子是祁家心腸最軟的一個人,但那樣柔軟的心腸也經不起渣爹那樣的人的磋磨。聽聞他的死訊,她已經不會傷心了。

 四妮笑著說:「明誠如今又不缺這點銀子。而名聲是多少銀子都買不到的。我叫他好好操辦喪事,哪裡真是為了那個人啊,只是想要叫明誠博個好名聲而已。」她都打算把喪事的動靜弄得越大越好了。

 三妮、五妮隱隱覺得這個事情有些不對。不過,她們都選擇了沉默。

 祁二娘子興奮地說:「明誠現在的名聲可好呢!哎呀,我們這一路進京的時候,誰不讚一句咱們家的明誠義薄雲天?我竟是不知道他不聲不響就做下了那麼大的事情!當年明誠抱著我的小腿哭時,我可想不到他能有今天!這真是比戲文裡唱的還要……還要不可思議了!哎呀,這卻是我的親弟弟了!」

 聽見二姐這麼說,四妮抿嘴一笑,把渣爹的事情放下了,道:「我也想不到。」

 四妮記事很早。很多人都不記得小時候發生的事情了,別說兩三歲之前的時候,就是四五歲之前的記憶都是模模糊糊的。但四妮不是,也許是因為家裡還有一個五妮一個明誠比她小吧,當兩位姐姐不得不出門幹活的時候,她們只能囑咐四妮,叫她在家裡一定要好好地照顧弟弟妹妹,她記事很早。

 四妮那時不喜歡明誠。這一方面是因為明誠的出生導致了母親的去世,而母親的去世使家裡多出了另一個女人。四妮還不怎麼懂事的時候,就覺得家裡的不幸都是明誠帶來的。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明誠平時的表現了。儘管都是孩子,但孩子們的情緒反而更加直白,好的壞的也區分地比大人更直觀。

 四妮依稀記得。明明那時是五個姐姐在護著明誠,但明誠為了自己的日子能過得好一點,有時候會故意去渣爹面前告狀。他告狀時還是偷偷去的,不過到底叫四妮發現了一回。四妮從此就厭了他。

 祁明誠告次狀,或許只能得到一小塊肉,可一直護著他的姐姐們會受到一頓好打。難道姐姐們平時對他的愛護還不如那一小塊肉嗎?他到底是如何硬著心腸去看著姐姐們遭受一切責難的?

 可是,一轉眼就過去這麼多年了。

 當年那個會討好壞人背叛姐姐的小弟弟竟然也成長為一個能叫姐姐們依靠的人了。這世界上的事情不得不說是真的非常奇妙。四妮甚至都開始懷疑自己的記憶了,也許明誠從來都是這樣可靠的呢?

 祁大娘子笑著說:「我們坐船來時,在一個碼頭停靠,得知我們是明誠的家眷,有個擺攤的老婦人非要免了我們在她攤上吃餛飩的花銷。她說她兒子是死在戰場的,死的時候也不過是個小兵,不過明誠把她兒子寫進了書裡,事情傳了開來後,竟是有人能記得她兒子了。如今她擺著攤,雖然兒子是回不來了,可周圍的人唸著她兒子的好,都時常來照顧她的生意,她就總覺得她兒子像在保護她一樣。」

 這老婦人把祁大娘子都說哭了。對於一位母親來說,能有人記得她兒子的好,這也是一種安慰。

 幾個姐姐繼續說著話。祁二娘子說著說著又問起了兩位妹妹日後的打算。四妮直接把話題引到了五妮的身上,笑道:「她如今就盼著她的良人出宮了。魏松這人我也是知道的,確實是個能託付的。」

 五妮恨不得能立刻爬起來堵住四妮的嘴。

 其實,自從祁明誠封了伯爺後,四妮、五妮這兩位也叫不少人瞧上了。儘管她們的年紀是大了一點,但那也是伯爺的姐姐不是?更何況這伯爺還是個有錢的,那她們日後的陪嫁還不得十里紅妝啊?這個世界上總是不乏鑽營之人,既見到了這種種的益處,他們就忍不住把心思動到了四妮五妮身上。

 不過,四妮、五妮都非常堅定地拒絕了。

 五妮心中已經有了想法。四妮卻是不想給自己找罪受。

 若不遇到一個情投意合的,嫁人有什麼好呢?四妮總想著還要再去南婪看一看。如今祁明誠能夠離開南婪,是因為有紀良夫婦守在那裡,那麼等到紀良高昇以後呢?四妮覺得自己可以幫到祁明誠。

 幾個已經嫁人有了孩子的姐姐們又忍不住對著五妮追問起了魏松的事情。五妮起初還有些羞澀,不過被追問得多了,她索性就破罐子破摔了,揀著心中的那些美好的回憶,磕磕絆絆地說了一點點。

 說著說著,五妮趕緊把話題轉到了善堂上,道:「……我如今正想要給一念堂尋個夫子。不過文人多清高,他們只怕看不上這些原是乞兒的孩子們吧?可是,明誠說得也對啊,我不是給這些孩子一口飯吃一件衣服穿把他們養大了就好的,我要教給他們生活的技能,這樣他們以後才能夠有出息啊。」

 「若是只教導他們識字就好,那你自己教不就成了!」三妮說。

 五妮也是識字的。

 五妮又是輕輕地一笑,道:「正是因為我教了他們一陣子,覺得其中有兩個孩子頗有靈氣,因此不願意叫他們被我耽誤了。我也想過要將他們送去學堂內,只是……又擔心他們去了學堂叫人欺負了。索性一念堂中如今已經有了十幾個孩子,因此不如我專門為他們請個夫子。你們覺得我這想法如何?」

 五妮是打算請祁二娘幫忙的。祁二娘的夫家兄弟中有兩個讀書人,說不定他們認識什麼品性好但因為家境貧寒就需要開課賺些束修來養家的讀書人。若是真有了這樣的人選,她願意花重金去請他。

 祁二娘想了想,說:「那我明日和三郎、四郎說一說吧。」

 姐妹五個住在了一起,她們的孩子則由各自的丈夫帶著。祁大娘子那女兒是去年年初時才生的,現在還沒有如何懂事。又因為大娘子和吳順夫妻倆盼了這些年才生了一個女兒,因此養得有些嬌氣。

 小姑娘睡覺的時候沒見著親娘,忍不住滴滴答答地落了淚珠子。

 吳順哄了好久都沒什麼效果。在這種妻子姐妹團圓的時刻,他不好抱著孩子去打擾妻子,只好抱著女兒去找了祁明誠。吳順想起玉珠兒幼時最親近祁明誠,覺得祁明誠哄孩子肯定有一手。結果,他的安平確實親近祁明誠。祁明誠心知這是他身上的靈氣發揮了作用。小孩子們都有親近靈氣的本能。

 祁明誠把安平哄睡了,將孩子輕輕放進了吳順的懷裡,小聲問著吳順日後的打算。

 想當初,在這個祁明誠還沒有穿越過來的時候,「祁明誠」還需要吳順這個做姐夫的照顧。儘管吳順家裡那時也不富裕,但「祁明誠」唸書時的束修有大半是吳順幫他掏的。可是轉眼之間,吳順還是那個吳順,祁明誠卻已經搖身一變成為伯爺了。好在吳順的心態一直很好,就沒有覺得有什麼彆扭的。

 吳順私底下時還覺得祁明誠這個伯爺封得好,不然趙成義都成將軍了,祁明誠還是一個小商人,萬一有那種不起眼的替趙成義嫌祁明誠身份低,覺得他們之間門不當戶不對,這就難堪了,是不是?

 吳順小心翼翼地接過自己的女兒,說:「我沒什麼大本事,帶著你姐留在老家也是平平靜靜一輩子了。不過,另幾個姨妹們日後都是要留京的,而我們在老家又沒什麼長輩需要奉養,所以日後如何,都由著你姐決定吧。」要是回梨東鎮,就繼續開個小鋪子;要是留京,那就想辦法在京城開個小鋪子。

 吳順能由著祁大娘子來做決定的很大一個原因是,他自己當初就是棄嬰。反正從一開始就不知道自己的根在哪裡,於是也就沒有了什麼「故土難離」的概念。他只有一個養父,並且和養父的宗親從來都沒有親近過,所以來去都非常自由。雖說,他對於離開梨東鎮這件事情確實也存著一點點的不捨。

 「留在京城也好。一家人能夠互幫互助。」祁明誠說。

 吳順幫女兒的臉往自己懷中擋了擋,唯恐她吹著了風,說:「你這話說得不錯……我啊,實話實說,估計我這輩子就安平這麼一個女兒了。我不嫌她是個女兒,恰恰相反,我這個女兒只怕比別家的男孩還要更疼愛一些。只是,若是我和你姐沒本事給她生個弟弟,日後她一個人,我總是害怕她叫人欺負了。若是能讓她跟著表哥表弟們一起長大,日後這些表哥表弟不也就和親兄弟不差什麼了嗎?」

 這話中滿瞞的都是慈父心腸了。

 這個時代對於女人總是有著過多的苛責。一個沒了娘家的女人,在夫家就是被人磋磨致死,恐怕都沒有幾個人知道。就算吳順在未來女婿的人選上把關再把關,可這世上還有個詞叫「人心善變」啊。

 但若是安平還有表兄弟們扶持,那吳順就會放心很多了。

 吳順原本只是一個獵戶,後來開了個雜貨鋪子做些小生意。他若是選擇留在京城,如今妻子的娘家貴為伯府,肯定會有人笑他吃妻子的軟飯。可是,為了自己的妻女,吳順就不覺得這樣的嘲笑有什麼了。就算他真靠著妻子的娘家又如何?比起祁明誠一事無成,他肯定更盼著祁明誠蒸蒸日上的啊!

 祁明誠笑著說:「咱家的男孩兒肯定要護著咱家的女孩兒。誰不聽話,我肯定要教訓他們的。」

 小安平在吳順的懷裡蹭了兩下。吳順擔心她會醒過來,立刻嚇得不敢動了。小安平砸了砸嘴,空著嘴做了一個吮吸奶頭的動作,依然睡得很熟。吳順鬆了一口氣,用口型說:「我抱她回屋睡了。」

 祁明誠點了下頭,然後看著吳順回了房間。

 等到祁明誠回身走回自己的房間時,就見趙成義正倚著門框看著他。

 「看我做什麼?」祁明誠問。

 「不做什麼,就是想看看你。」趙成義說。

 「肉麻死了!」祁明誠故意抖起了雞皮疙瘩。

 趙成義往下蹲了一點點,然後動作嫻熟地把祁明誠往自己的肩膀上扛,說:「這就肉麻了?那我今天非得讓你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肉麻!」他這個一言不合就扛祁明誠的習慣看樣子是怎麼都改不了了。

 祁明誠給那位還沒有死掉卻只當他死得的爹操持的葬禮十分盛大。他不怕花錢。更何況,整場葬禮根本就沒有用上他的錢,四妮堅持要由她來出錢。用她的話來說,她就當是花錢買了一個痛快了。

 是啊,多痛快啊!

 這以後肯定會有很多人談論這件事情,說起那個拋家棄子的爹,然後就搖頭晃尾地感慨一句:「怪不得他沒有福氣,他要是能夠活到現在,這老太爺的日子過起來……嘖嘖,早先虧心事多了,老天爺都看不下去,才早早把他收走了啊!」這樣的話對於這個還沒死掉的人來說,是會戳得他心口流血吧?

 葬禮之後,四妮的心結彷彿就徹底消了。她整個人看上去活潑了不少。

 又幾日,當祁二娘當著大家的面說起五妮想要為善堂中的孩子們尋個夫子的事情時,三郎的媳婦寧袖兒忽然說:「嫂子的妹妹若是不嫌棄,我倒是很想要自薦呢。」她這話乍一聽很像是玩笑的話兒。

 祁二娘自己才勉強認識幾個字,就這幾個字還是自她開始管家後,在這幾年中現學的。她不知道寧袖兒這一身的學問到底有多好,卻知道三郎、四郎在求學問道一事上,在寧袖兒面前都甘拜下風。

 於是,祁二娘趕緊說:「不過是教幾個毛頭孩子,哪裡用得著弟妹這樣的大佛出馬?」

 「我哪是什麼大佛……我是真打算要自薦呢。」寧袖兒笑著說。她是女人,這注定了她的學問再好也不可能去考狀元。女人的身份注定了她和官場無緣。就算她的詩詞歌賦流了出去,她也不可能在活著的時候成為什麼大家。唯有等她死了,過上百來年,人們才會對著一個女子假模假樣地表示欽佩。

 寧袖兒心裡也有她的雄心壯志。她自己不能去考狀元,那麼她還不能教導學生去考狀元麼?

 只一個女子想要出去授課,這話若是叫人聽去,只怕又惹得那幫衛道士們嘲弄一回。似乎只有等著家學建起來,她在家人的支持下,才可以選擇在家學中授課。但現在卻有一個機會擺在她面前了。

 被男人們瞧不起的女人,被書生們瞧不起的乞兒,如果一個女人教導的這些棄兒能在未來的某一天獲得功名……寧袖兒也不是想要賭氣什麼的,只是她既然學了那麼多,那麼總要做些有意義的事。

 所以,有些男人們愛宣揚女子無才便是德的道理,因為當一個女人有了才華時,她心裡就有了想法,她就有了野心,她就變得不受控制了……用衛道士們的話來說,這個女人就變得不再「安分」了。

 寧袖兒承認,她確實是不「安分」了。好在三郎是理解她的,並且願意縱容她的不安分。

 見寧袖兒說的認真,祁二娘子就引著她和五妮見了一回。沒想到這二人竟也一見如故了。寧袖兒就這樣成為了一念堂中的夫子。因為她原本就是女子,於是也不限制女孩子跟著她學習。如此,一念堂中適齡的孩子竟然都能有書讀了。這些孩子早已知事,因為吃過苦,才會更珍惜現在的安穩生活。

 縱然此時的寧袖兒有著很多信心,但她也算不到在二十年後,一念學堂將會逐漸脫離一念堂,成為一座非常有名的學府。每一年都有無數的讀書人想要削尖了腦袋往一念學堂裡鑽。寧袖兒這一生確實不曾做官封爵,不過她一個女人能在這個時代做到了桃李滿天下,這也算是一個了不起的傳奇了。

 後世有不少人研究歷史時總喜歡把寧袖兒先生當成是一個課題。

 她為何能取得成功?對於這個問題,不同的人總是有不同的回答。但是,不可以否認的是,這和她的父母兄弟有關。正因為出自書香門第,又受到了家人的偏寵,她才有了和兄弟一樣進學的機會。這也和她的丈夫有關。正因為有了丈夫的理解和支持,她才沒有被困在內院那些數不盡的瑣事之中。

 這還和時代有關。

 這是一個女權開始萌芽並且取得了很大成效的時代。

 其實,在寧袖兒出生的時候,女性的地位已經開始變得越來越低了,她們受到的限制也變得越來越多。原本寡婦可以再嫁、少女能夠遊街的社會風氣正漸漸被「貞節牌坊」所取代。如果按照歷史的慣性發展下去,女人們將會被徹底鎖死在三從四德之中。然而,歷史卻偏偏在這個時候拐了一個大彎。

 用後世人的玩笑話來說,好像所有的「好男人」都集中在了這個時代。

 如祁明誠,如紀良,如沈靈,如趙成義,如趙成仁,如沈真,還如他們這個時代的皇帝。如果說祁明誠和紀良推動的是對婦女的保護運動,那麼如沈靈、趙成仁他們推動的就是對婦女的解放運動。

 他們未曾辜負了此刻,於是時光也未曾辜負過他們。

 男人們努力肅清了時代中的不利因素,而女人們也不是扶不起的阿斗。建立善堂的人是祁五姐,主動出來授課的人是寧袖兒,一直在為女人孩子追求平等權益的人是趙小妹,將眾位誥命夫人聯合到了一起的人是鎮國公府的老夫人……她們都在夾縫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定位,並因此闖出了一片天。

 還有那些毅然跑去南婪的女人們,儘管她們很多在歷史上並沒有留下自己的名字,但是她們的自救使得她們在這個時代有了活路。天救自救者,若自己都不努力地站起來,那就只能永遠跪下去了!

 有了這些人的努力,儘管這個時代中還有很多不夠美好的東西,但它在逐漸變得美好起來。

 當然,這些都是很多很多年以後的事情了。

 此時的祁明誠是算不到他在後世被稱之為「婦女之友」的。比起什麼「XX七友」和「XX十友」,「婦女之友」這個名頭中似乎帶著某種調侃。除此以外,祁明誠也算不到他會被很多小學生和中學生們「痛恨」。

 「朗讀並背誦全文」簡直是所有學生心中的噩夢。祁明誠還一連寫了那麼多篇!

 不對,祁明誠竟然還一連寫了好幾本!好在被選入課本的就只有那麼幾篇而已。

 此時的祁明誠還在想著他的伯府該如何裝修。他已經在將軍府中住得習慣了,雖然以後肯定會回伯府居住,不過伯府就沒有必要像別的勳貴之家那樣裝修得非常豪華了。祁明誠打算在伯府中劃出兩塊地來,一塊給孩子們用作讀書的地方,一塊給孩子們當作練武的地方。這樣空地就都派上了用場。

 就大人們來說,趙家、祁家、沈家(此處指沈順家)、紀家和吳家的聯繫已經非常緊密。而這幾個家庭在這個時代正好又算是那種不夠枝繁葉茂的家族,包括沈順家都是一樣。沈順的爺爺是老國公爺救下的乞兒,因此沈順家的族譜也只能追溯到他爺爺這裡。既然如此,這幾家自然更要團結起來。

 祁明誠希望他們的小輩同樣能夠如此團結。

 或許沒有一個家族真的能夠做到千秋萬代永遠長青,但至少他們這幾家別在三代之後就開始落魄了吧?儘管祁明誠應該是看不到三代四代以後的光景了。但至少他對於孩子們是懷著美好期望的。於是,祁明誠覺得一定不能放鬆了對孩子們的教育。所以,他才打算在伯府中開一個集中的學習場地。

 不過,家裡的孩子們還小。如今到了求學年紀的勉強只有玉珠兒一個,因此寧袖兒索性就把玉珠兒帶在了自己身邊,讓她跟著一念學堂中的孩子一起學習。伯府中的讀書場地就先給三郎四郎用著。

 三郎、四郎都是今科要下場一試的人。寧袖兒的父親十分關心三郎的功課,隔著千里之遠特意寄了一封又一封的長信過來,在信裡給三郎佈置了非常重的功課,就連四郎也被寧夫子一同照顧到了。

 柳念文不好打擾丈夫用功,白天時就跑去了一念堂幫忙。她和寧袖兒一樣,都和五妮處得不錯。

 寧袖兒是一位還算嚴厲的師長。她從不動用手裡的戒尺,但是當你被她那一雙眼睛盯著的時候,當她的眼中流露出失望的情緒時,被她看著的人就忍不住生出了一些愧疚的情緒。其實寧袖兒很擅長因材施教,因此她佈置的功課任務是每個學生稍微努力一下就一定能完成的,除非那孩子不用功了。

 玉珠兒是趙家的嫡長女。在學堂裡,學得最認真的人不算她,那她也能排上第二了。

 玉珠兒的故事若是仔細說來就更長了。當她長大了時,沈靈的船隊已經可以順利出海了。而西北無戰事,趙成義也被調到了南方開始訓練海軍。玉珠兒跟著船隊出過幾次海,趙大郎這個做親爹的一度覺得這個不著家的女兒真是太過胡鬧,後來見她竟然「娶」了個金毛猴子回家,就更覺得她胡鬧了。

 不過,好歹是「娶」了金毛猴子回來,沒有嫁到遠方去,趙大郎不免鬆了一口氣。

 待到秋闈、春闈過後,被寧夫子狠狠「折磨」了一番的趙家三郎、四郎紛紛榜上有名。三郎為人活絡,他彷彿有了一種能讓所有人都喜歡上他的「湯姆蘇」技能,過了幾年就被調去了禮部。等到沈靈的船隊出海時,他還配合著沈靈離開景朝去接觸了外面的世界。也是因為有了三郎打頭陣,所以當玉珠兒想要出海的時候,家裡雖然不放心她一個女孩跑去那麼遠的地方,但終究是沒有徹底地反對到底。

 四郎則一直待在了工部。他的性格很適合待在工部。

 工部這種地方,能不能出成績,全看當時的政策如何。如果政策不過關,那麼工部其實就是個養廢物的地方。但如果有了政策的加持,工部是一個很適合辦實事的部門。四郎一度給沈真打了下手。沈真這個人,有著藝術家的偏執,喜歡一個人時是真的喜歡,因此後來還常常摟著四郎一起去喝酒。

 四郎不愛喝酒,於是就很努力地想要把沈真拐帶成「糖友」,可惜一直都沒有成功啊。沈真對於食物真沒有什麼偏好,一般都是沈靈給他準備了什麼,他就吃什麼。沈靈說吃多了糖對身體不好,沈真想著後世那麼多的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等等的病,於是天天對著四郎唸經,總勸著他少吃點糖。

 等沈靈帶著沈真出海的時候,四郎趕緊吃了三塊糖解解饞。

 比起三郎、四郎這兩個當官當得不瘟不火的人,紀良在官場中簡直是如魚得水。待到祁明誠人過中年,到了擔心自己會冒出啤酒肚的年紀,他見到紀良時,就忍不住要開著玩笑叫一聲「紀閣老」了。

 嗯,祁明誠到底沒有長出啤酒肚來。

 想想看吧,趙成義可一直都在他的崗位上堅守著!就算到了中年,他衣服一脫還是一身腱子肉,和年輕的小兵對打時依然能不落下風。祁明誠一直垂涎著趙成義的身材,因此萬萬不敢放鬆了鍛鍊。

 ————————

 「要是我先死了,你不要難過。說不定我只是回我原來的地方去了。」很多很多年以後,白髮蒼蒼的祁明誠對著同樣白髮蒼蒼的趙成義說。那時的他們都已經老了,趙成義再也沒力氣扛著祁明誠了。

 「我知道,你回天上去了。」趙成義認真地說。他早知道祁明誠是天神了,這個天神留下了不少的破綻的。不過,趙成義從來都不問。因為,他裝作什麼都不知道,祁明誠果真就陪他走過了一輩子。

 「天上?你當我是天上的神仙啊?」祁明誠忍不住笑了起來。

 「你本來就是。」趙成義依然非常認真。

 祁明誠搖了搖頭:「我才不是什麼神仙……真的不是。」

 「怎麼不是呢……當初還是你主動對我道破真相的,我後來一琢磨,確實是……」趙成義說不下去了,因為他注意到祁明誠的眼神中寫滿了茫然。看樣子祁明誠早已經忘記他當初胡謅出的那些話了。

 祁明誠坐在躺椅中,愜意地晃著,說:「我一定沒有說過。我從來不開這樣無聊的玩笑。」

 趙成義還想再提醒祁明誠幾句。

 祁明誠很肯定地對趙成義說:「一定是你記錯了!你呀,都老糊塗了。」

 早已經放棄掙扎覺得自己前世就算是條鯉魚精也沒什麼了的趙成義忽然不知道該說什麼。

 祁明誠覺得太陽有些暖,就忍不住把眼睛眯了起來。家中的小輩以為他睡著了,躡手躡腳地走過來幫祁明誠蓋上了毯子。祁明誠卻忽然掙開眼睛,把那小輩嚇了好大的一跳。然後,他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來。都說老頑童老頑童,祁明誠的惡趣味以前只衝著趙成義去,如今卻開始「欺負」小輩們了。

 趙成義把祁明誠身上的毯子扯高了一點,說:「別這麼笑,小心風灌進肚子裡去了。」

 「想吃蘋果。要削好皮,切成小塊的。」祁明誠說。

 蘋果是這幾十年才興起的玩意兒。因為已經推廣開來了,現在就是平民百姓都吃得起。趙成義雖然已經抱不動祁明誠了,可是拿刀削個蘋果還是能做到的。他便從果盤裡挑了個蘋果慢慢削了起來。

 小輩立刻識趣地走開了。

 祁明誠晃悠悠地坐在躺椅上。這一生如同浮光掠影從他的眼前掠過。

 陽光那麼好,如果我死了,說不定我就回去了原來的地方。

 說不定我們還能用另一種方式在另一個城市另一個時間相遇。

 從未後悔這一生,然而與你的這一生太短暫。

 即使相攜到了白頭,依然覺得短暫。若這世間真有神仙,他們一定會嘲笑我的貪心。

 我確實貪心。

 所以,我希望自己能永遠記得你。

 就算我忘記了你最初的模樣,也永遠記得你對著我微笑的那些時光。沿途走來,鮮花盛開。

 我希望,我始終記得。

 ——全文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