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穿越之福臨門》第48章
第48章

 對於趙成義來說,把自己錦衣歸來這件事情傳得如此沸沸揚揚,確實是一件非常破廉恥的事情。

 但是,他依然做了!

 也難怪趙老太太心裡會多想。

 祁明誠還在猶豫是不是要把自己關於四妮、五妮事情的猜測說出來,趙老太太已經一把抓住了祁明誠的手:「好孩子,什麼都不用說了。既然你們已有所默契,那我心裡也有數了,不瞎操心了。」

 這回輪到祁明誠聽得不是很明白了。

 早在趙成義第一次回來後,趙大郎雖然沒有見著他,但還是反應迅速地給省學去了信。於是,才剛剛開始學業的三郎、四郎又開始著手請假事宜了。算著趙成義快要到家的日子,他們趕緊請了假。

 不過,他們並沒有第一時間回家,而是在省裡等著。趙成義從官道上回家時一定會先從他們那裡經過。要不是怕大家在半路上錯過,他們真想直接跑去西北啊,數著手指等待的日子真是太難過了。

 這時候沒有電話,雖說趙成義的信總是一封接著一封送回來,但靠著信只能估算出趙成義到家的大致日子,不能精確到每一天上。祁明誠就商量著把趙太太等人全部接到了鎮上,住到了他那裡去。

 趙老太太每天都拄著枴杖去渡口那裡等著。

 其實,祁明誠的屋子離著渡口已經不算遠了。趙成義如今是有官職在身的人,他坐著船回家,下船時一定會有人敲鑼打鼓放鞭放炮,還會有機靈的人來祁家報信。但趙老太太就是願意親自去等著。

 這要是平時,讓趙大郎帶著全家住到祁明誠這裡來,他肯定很不好意思。而且,他還要留在鄉下賣豆腐。可是現在,豆腐啥時都能賣,弟弟歸家是多麼大的一件事情啊,他必須要第一時間見著他!

 如果不是趙老太太已經見過趙成義,如果不是趙小妹一家以及祁明誠都已經見過他了,如果不是這些人不可能是一起變糊塗了,趙大郎甚至會懷疑現在的日子就是一場夢。但他的心裡依然惶恐著。

 惶恐,又期待。

 陪著老太太等在渡口時,每次看到有船遠遠駛來,趙大郎的心都彷彿跳了出來就擠在了嗓子眼。

 其實,惶恐而期待的又何止趙大郎一個?即便是已經親眼見過趙成義的老太太,她親手摸過他,她還抱著他實實在在地哭了一場,她曾經不錯眼地盯著他看了很久,也依然覺得自己如同陷在夢裡。

 和他們比起來,祁明誠就淡定多了。

 祁二娘每天都要念叨幾句好人有好報。她平時就有求神拜佛的習慣,家裡沒錢的時候,就在心裡念上一兩句佛號;家裡寬裕了,偶爾也會買幾支香點著了對菩薩拜拜。不過,祁二娘向來是捨不得在香上花大錢的。這些日子託了趙成義的福,能夠被祁二娘念出名字來的菩薩神明都多了好些的香火!

 估摸著趙成義是真的要回來了,趙小妹帶著紀良也住到了祁明誠這裡。

 又過了幾日,三郎、四郎也回家來了,他們說:「二哥又來了信,說是改道了,直接坐船往家裡趕,不在省裡停留,估摸著就在這一兩日了!我們留在那裡也不能早些見到大哥,索性都回來了。」

 家人們全部聚齊了。

 和那種人丁興旺的家族比起來,趙家、祁家和紀家三家加在一塊都不比一個四世同堂的小家庭人多,但是當他們所有人都等在渡口時,立刻就成了一道讓人無法忽略的風景。這裡才幾個人啊,結果裡面就有三位秀才公了!就是看似最普通的祁家,大家也能看得出來,祁明誠現在正在走著上坡路。

 對了,那個死而復活成了大將軍的趙家二郎還是祁明誠的丈夫啊!

 因為趙成義的經歷太過傳奇,鄉間人早把趙家的事翻來覆去地說了好幾遍,他們自然沒有忽略了祁明誠。在很多人看來,祁明誠肯定是要被「下堂」的。只是,如今瞧著趙老太太對祁明誠的重視模樣,他們忽然又不確定了。趙老太太只讓兩個人一左一右扶著她,一個是她長子,一個就是祁明誠!

 兩位考上了秀才的兒子都在老太太身後站著呢!

 趙老太太的態度其實就是趙家的態度,更何況人們站在遠處圍觀時,總能看到祁明誠和趙家的幾位好兒郎談笑風生。既然如此,就算祁明誠這個因冥親進趙家大門的人最後成為不了「將軍夫人」,那只要趙老太太認他做個義子,他就還是大將軍的義弟,是兩位秀才公的義弟,是紀秀才的小舅子。

 對了,祁明誠二姐還嫁給了趙家的長子!她若日子過得好了,能不護著弟弟?長子媳婦是什麼概念?也就是趙家不大,因此平時不顯,如果放在一個大家族裡,又碰巧是嫡枝,長子媳婦就是宗婦!

 所以,祁明誠這樣的人能惹嗎?自然是不能的。他一下子招惹了無數的羨慕嫉妒。

 三郎、四郎歸家後的第二日,放眼望去,河面上依然一片平靜。

 大家等在渡口,雖然一個個提著心並無聊天的興致,但總得說點什麼沖淡一下緊張的氣氛。於是趙家三郎先起了頭,說:「明誠哥,你寫的那本《祁跡》被官學的夫子瞧見了,他就拿去賞閱了。」

 「賞閱?別埋汰我了。」祁明誠笑著說。

 他這麼說不是因為謙虛,實在是因為他對於寫的東西心裡有數。不說文章的立意如何,也不說他記載的那些底層百姓的事能不能讓讀書人瞧得上眼,只說語言風格吧,他的語言只能稱之為平實。打個比方,如果說《滕王閣序》那樣的文章是一座美輪美奐的宮殿,祁明誠寫的《祁跡》就只能算是一棟最最簡單的木房子,雖能擋風避雨,但完全不會讓人覺得驚豔。可此時的讀書人是很重視文采的。

 祁明誠在著手寫《祁跡》時,他心裡就有了一個想法。

 這本書估計難登高雅之堂,卻可以在市井讀給那些目不識丁的農夫走販聽。

 趙家三郎趕緊說:「這都是夫子的原話!你這本書在學堂中引起了一點小衝突,後來夫子知道那事了,就讓我把書拿出來。他翻了兩頁後,忽然一臉肅容地把書合上拿在了手裡,然後問我『此書可否借我賞閱一番』。我離家時明誠哥說這本書是可以借給別人看的。於是,我就把書借給夫子了。」

 祁明誠心想,事情估計是這個事情,但三郎肯定還是在言詞上有所誇張了。

 祁二娘抱著玉珠兒站在一邊,聞言忍不住問道:「是什麼小衝突?明誠寫的那書到底怎樣了?」

 趙家三郎臉上露出了一個不屑的表情:「明誠哥不是讓我幫他潤色一下手稿嗎?我時常把手稿帶在身上方便翻閱,結果被人盯上了。此事我不欲多講,無非就是碰上了一個想要欺世盜名的小人。」

 那人的舅家經營一間書坊,大約是覺得《祁跡》能當話本賣上價,總之他想要盜了手稿。只是祁明誠給三郎的已是第三稿了,他還有第一稿被祁三娘整理成冊當成是什麼好東西收藏起來了,這些都是證據啊!趙家三郎直接把這個事情說了出去,盜手稿的人自然不敢冒險,於是書稿並沒有被偷走。

 但是,三郎也沒有拿捏住那人想要偷手稿的實質性證據,於是這個事情只能暫且擱置。

 結果沒過幾天,那人勾結另幾個書生開始大肆抨擊《祁跡》,藉著抨擊《祁跡》的機會來抨擊三郎、四郎,中心思想大約就是「讀書人應該專注於四書五經,既然沉迷於雜學話本,那就滾回家種地去吧」。而且祁明誠在《祁跡》中寫了阿順幾人用草藥智救己身之事,那些人又開始抨擊此一章三觀不正,身為奴隸竟敢欺瞞主子,寫書之人懷著想要顛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級秩序的犯上之心!

 總之,文人的那張嘴都是很厲害的。

 三郎、四郎並沒有把這些人放在眼裡,在整個事情上,兄弟倆並沒有輸。然後,因為事情鬧得有點大,於是夫子們也知道了這件事情。夫子把三郎叫去瞭解情況時,順便把《祁跡》的書稿借走了。

 「……阿順他們這事,哪裡是主子和下人的問題,分明是異族對本族的欺壓,難道他們就樂得見著外族人把自己同胞當成畜生來使喚?遙想鎮國公在世時……再想想如今,唉。」趙老太太嘆著氣。

 祁明誠立刻肅然起敬。老太太果然不是一般的老太太。

 大概就是因為老太太心裡明白這些,在徵兵時,既然二兒子有心,她就把二兒子送走了。當然,兒子犧牲的消息傳來時,她也無比後悔過。(捨不得把兒子送去西北的人家可以拿銀子贖買名額。)

 「娘!船來了!是大船!」趙大郎忽然叫了起來。

 玉珠兒懵懵懂懂地拍著手,歡呼道:「大船!大船!二叔!二叔!」

 趙大郎估摸著女兒看不到那麼遠的地方,就把她從妻子手裡接了過來,然後讓女兒騎在自己脖子裡,他激動地問:「玉珠兒,能看到二叔不?你仔細看,要是有人立在船頭,那一定是你二叔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