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穿越之福臨門》第7章
第7章

 吳順長在下河村,嚴格說起來,卻不是下河村的人。他是老獵戶從外頭撿回來的孤兒。老獵戶單了一輩子,三十歲上頭眼看著自己是娶不上媳婦了,就跑去外地撿了個孩子回來,這孩子就是吳順。

 在這個時代,只要碰上些天災人禍,某些老百姓就有可能沒了活路。吳順的身世也是尋常,他的親爹親娘應該都死在一場洪水以及洪水過後的瘟疫中了。被老獵戶撿到時,他才剛剛兩歲,餓得面黃肌瘦,差點就活不下去了。老獵戶給了他一口飯吃,他就認了老獵戶做爹,從此在下河村紮下了根。

 吳順是個記恩的,雖不是老獵人的親兒子,也好好地把老獵人養老送終了。

 待過了孝期,他娶了同村的祁家大娘子為妻。

 吳順這回來趙家,是為著給祁二娘帶一句話。他和祁明誠說過幾句話後,就直接站在廚房外面,對著廚房裡的祁二娘道:「親家姨,我今日給鎮上的酒樓送兔子去時,碰上了周府別院的管事。」

 周府別院就是三妮當初被賣身的地方,祁二娘聽見這話,立刻拿著糖罐跑出了廚房。

 吳順也不吊胃口,趕緊往下說:「那管事平時在我這裡收些野味,我在他面前還算是說得上話。他說啊,過幾日,周府的老太太要帶著他們府裡的表姑娘來別院住上一段時間,說是要療養身體。」

 「那三妮呢?三妮可是會一起來?」祁二娘激動地問。

 吳順搖了搖頭,說:「這卻是打探不出來了。不過,當初姨妹之所以能得周老夫人的青眼,就是因為她屬相好、八字也好,可以全了老夫人的福分。既然如此,想必老夫人會把姨妹帶在身邊吧?」

 誥命夫人的福分當然不需要一個賣身為奴的小丫頭來湊,但那時老夫人身體不太好,小輩們急病亂投醫,硬是求神問道弄到了一個八字屬相。正巧三妮應了這個吉利,就被調去老夫人身邊伺候了。

 說起來,這也是三妮的運道。

 吳順是打獵的一把好手,他的獵物其實不愁賣。如果不是為了打探三妮的消息,他犯不著上趕著把獵物賣給周府別院的管事。只是,那管事身為周府的下僕,十分盡忠職守,是個本分人。即使他已經和吳順有了些許交情,但是對於主家的事情還是習慣於守口如瓶。吳順能探知到的消息非常有限。

 「求菩薩保佑,若是能見著三妮就好了!老夫人是哪日來?日子可定下了?」祁二娘追問道。

 吳順說:「左不過就是這幾日了。」

 祁二娘一聽這話,恨不得能立刻去周府別院的門口守著。

 吳順想了想,又說:「親家姨,這事兒得緩緩來,我知道你是想要盡快見著姨妹,只是這回和周老夫人一起來別院小住的還有周府中的表小姐。這位表小姐可了不得,她出自鎮國公府,就是沈國公那家。管事說,鎮國公府的規矩和周府的規矩很不一樣。鎮國公府治下甚嚴,因著府裡如今只剩下孤兒寡母的,並不輕易見客。咱們貿然找上門去,若是驚動了幾位貴人,恐怕會給姨妹造成麻煩啊!」

 幾代鎮國公鎮守邊疆威名赫赫,普通老百姓們哪怕毫不關心政治,也會對鎮國公府心生感激。

 鎮國公府的人,馬革裹尸的多,能夠善終的少。周府的一位姑奶奶嫁去鎮國公府後,還沒三年,丈夫就戰死了。這位姑奶奶在丈夫靈堂前被檢出有孕,她生下的遺腹女就是吳順口中的那位表小姐。

 如今偌大的鎮國公府就只剩下了兩位主子,一位遺孀和一位失怙少女。

 祁二娘聽得吳順的勸,趕緊說:「姐夫說得對,這事情確實急不得,可不能給三妮添了麻煩。」

 「周老夫人會住上一陣子,若是姨妹跟著來了,我們總能見著的。」吳順乾巴巴地安慰道。

 祁二娘有些焦慮地說:「貴人規矩重……求菩薩憐憫,好歹讓我見見那可憐的妹妹吧。」她打算每天再多念上千遍佛號。眾生皆苦,祁二娘不覺得自己苦,只想把自己唸佛的功德都回向給妹妹們。

 吳順趕著上門就是為了這件事情。說完了來意,他就打算告辭了。

 祁二娘趕緊說:「姐夫你再坐一會兒,你連水都沒有喝一口呢!」

 「不了,你姐在家裡等著我。我急著回家。回見啊。」吳順身手敏捷,扭身就跑出了院子。

 祁二娘抱著糖罐子,要追也追不上,只好揚聲喊著說:「姐夫!」

 吳順連頭都沒有回,只是揮了揮手,很快就跑遠了。

 祁二娘嘆了口氣,回頭對祁明誠說:「大姐夫回回這樣,我本來還想給他煮個糖水雞蛋的。」

 祁明誠摸了摸鼻子。

 祁二娘想起了一些舊事,說:「你莫要怪你大姐夫會對你冷淡。上回大姐掉了孩子,雖說你學堂裡課業忙,但既然消息都遞過去了,你怎麼也該回來看看大姐吧?還是說,你也嫌大姐小產晦氣?」

 祁家大娘子嫁人後也一直沒有生育,上次好不容易懷了,剛滿三個月卻掉了。據說,是因為祁家大娘子還做姑娘時,被繼母虐待了,因著大雪天還要去小溪裡洗全家人的衣服,硬生生凍壞了身體。

 祁明誠趕緊說:「姐,過去的事情都過去了。那時是我不懂事,你只管看我以後吧。姐你要相信我。」原身太薄涼,想來祁家的姑娘們也不是沒有看出過什麼,只是她們對著家人總抱有一分寬容。

 祁二娘嗯了一聲。她回廚房裡,把糖罐子小心翼翼地放在了高架子上。

 趙大郎和趙母商量完事情,把全家人都聚在了一起。自從趙二郎犧牲後,家裡的日子確實變得艱難了一點。首先,沒有了趙成義的那份餉銀,家裡就少了一份收入;其次,給老太太治病和給趙成義結親都花了不少的錢,家底子自然就薄了。趙家又沒有田地,以後的日子該怎麼過,需要好好合計。

 祁明誠雖然剛剛才成為趙家人,但也獲得了旁聽的資格。

 眼看著趙三郎欲言又止似乎想要說什麼,趙大郎直接不給三弟開口的機會,道:「我已經和娘商量過了,三弟、四弟還是要繼續去學堂唸書的。我以後就一門心思留在家裡了,咱們做豆腐賣吧。」

 做豆腐賣的意思很簡單,就是自己家裡做了豆腐,拿出去賣。但是,做豆腐的技術含量不高,村民們幾乎每家每戶都會做,所以豆腐是賣不出高價的。再有一個,鄉下人的消費能力低,趙家做好了豆腐,若是放在家裡等著別人上門來買,那基本上就是賣不出去的了。他們要賣,就需要有人挑著擔子,去附近的幾十個村子裡叫賣,然後東家買走一塊,西家買走一塊,這樣才能夠把豆腐都賣出去。

 這就相當辛苦了。

 首先,需要有人大半夜就爬起來做豆腐,這樣才能保證新鮮。磨豆子、煮漿、壓豆腐等都需要時間。其次,需要有人挑著豆腐去叫賣,這個村子裡走走,那個村子裡走走,說不定一走就是一整天。

 買豆腐的都是哪些人?有人忽然想吃豆腐了,需要一塊炒菜,又覺得自己做太麻煩了,才會買上一塊。可是,哪有人會天天想吃豆腐?為了能把豆腐都賣出去,可不是需要多去幾個村子轉一轉嗎?

 賣豆腐賺的就是一個薄利多銷,賺的就是一個辛苦錢。

 趙大郎也知道這會很辛苦。但現在母親癱在床上,吃喝拉撒都需要人伺候,他不能再像以前那樣拋開家裡去打短工了。再有一個,他和祁二娘成親已有兩年,若想要孩子,就更不能再聚少離多了。

 為什麼不把豆腐供給鎮上的酒樓呢?或者在鎮上擺攤子賣呢?

 祁明誠稍微一琢磨就明白了。

 酒樓方面肯定已經有固定的買豆腐的渠道了,趙家根本插不進去。至於擺攤,別看梨東鎮底下大大小小的村子有幾百個,並且梨東鎮的地理位置不錯,旱不著澇不著,老百姓的日子不算太難過,但其實大家的消費能力並不高。鎮上的商戶幾乎都是世代做生意的,有他們在,市場早就已經飽和了。

 畢竟,小農經濟的特點就是自給自足。

 除了像鹽這樣的必需品,老百姓們早就習慣自給自足了。

 祁明誠想了想,說:「豆腐家家都會做,那其他的豆製品呢?我知道咱們這兒的人幾乎都會做豆腐乳,可還有腐竹、千張、素雞、香干、辣豆腐、黃豆醬油……總之,我們可以做別人不會做的。」

 祁明誠說的腐竹等東西,並不是說它們在景朝時還沒有被發明出來,而是梨東鎮的人還不會做。

 這個時代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很多東西是傳不了那麼廣的。

 梨東鎮的人會做豆腐,會做豆腐乳,但也只是這樣了。

 趙大郎猛得看向祁明誠,問:「阿弟,你說的那些都是什麼?」

 祁明誠說:「這都是我在一本雜書上看到的。」他又仔細想了想,發現自己可能不太會做黃豆醬油,畢竟那個需要發酵,要注意時間和溫度,新手估計不太容易做成功,但其他的幾個,他都會做。

 腐竹,說白了就是油皮的豆腐皮。

 千張的做法其實和豆腐差不多,只是在壓制上有區別。

 素雞的原料就是千張,會做千張了,自然就能做素雞了。

 香干和辣豆腐就更簡單了,只是將普通的豆腐再加工而已。

 祁明誠忍不住笑了起來:「我把書上的方子都記下來了,都是些容易做的吃食,不如咱們這幾日試著做做看吧。要是真能把我說的這些做出來,一來這都是些別處沒得賣的東西,只有咱家會做,自然能賣得好些,二來這幾樣都不需要像豆腐那樣趕個新鮮,咱們不用每天都摸著黑就起床幹活了。」

 想要靠著這個走向人生巔峰還是不能的,因這些東西都只能是薄利多銷,賺不了什麼大錢。

 不過,趙家幾個人對視一眼,心中都有些躍躍欲試。

 趙大郎拍板說:「走,泡豆子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