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游戲大宋》第6章
第一卷 少讀詩書陋漢唐 第二章 誰主沉浮(中)

 趙佶顧不得再用午飯,與那楊震耳語一番之後,趕忙來到正廳,見了那黃公公。這黃公公自小服侍當今太後,在宮里頗有權勢,如今他親自前來,事情決不簡單。趙佶道:“公公駕臨,有失遠迎,不知太後召見,所謂何事?”那黃公公卻口風甚緊,不肯透露一句。趙佶無奈,與黃公公乘上馬車沿御街穿宣德門直奔後宮。那知行到大慶殿時,黃公公突然道:“太後有旨,宣端王在大慶殿前候命。”又低聲對趙佶道:“王爺保重,小的先行告退了。”飄身而退。

 這大慶殿乃是早朝的地方,此時殿門禁閉也不知道里面發生何事。趙佶暗想︰太後何以能在此處召見?對那楊震所料不由又信了幾分,只是盼望自己這只蝴蝶,不要搞出什麼古怪的效應才好。他在殿前候了良久,殿內始終沒有動靜,心下焦急,一顆心越跳越快,仿佛要從胸膛里迸出一般。

 忽然,殿外又來了幾人,居然是他的幾位兄弟。趙佶見諸王皆得傳候,心下更是不安。兄弟們打了招呼,便不再多言,似乎各有各的心事。此時諸王均已猜到哲宗八成是不行了,又沒有皇子,這大位終歸要傳給五人之一,可究竟是誰,又有誰能斷定。

 神宗皇帝共有十四個兒子,可活過十歲的只有六個。老大就是當今皇上哲宗。趙佶忍不住偷眼向眾人瞧去,只見二哥兩眼暗淡無光,神色淡漠,看不出一絲喜怒。原來老二趙g有 游鋝磺澹 彌尾揮 諛敲繅芽吹 耍 種 雷約渮薔雒換岬模 勻蝗繢仙  閆驕病@縴惱再叮 狹貧醞艘謊郟 膊歡嘌浴K┤ 竅灣質縴 欽嬲那仔值埽 上 質顯詮 械匚徊桓擼 餃艘倉 蘼哿 粘故橇 湍芸峙露悸植壞階約海 尚睦鎘植幻獯媼艘凰拷男搖V揮欣餃逭運頻牧成弦跚綺歡  允切氖輪亍K侵 運迫湊諳胱徘凹柑炷負蠖宰約核檔幕埃骸昂 櫻 愀綹繢陀謖攏 誆 停 磣郵竊椒趿恕D鍇漬庖槐滄櫻 裁純嘍汲怨 膊輝偕萸笫裁矗 幌M隳苡幸環 魑 !彼唇裉 獬:媯 負蟺幕胺置魘腔襖鎘謝埃 勺孀詡曳 宰誶卓垂薌 希 前氳鬩膊桓醫嶠淮蟪嫉模 負缶烤褂瀉尾賈茫 彩遣幌輟V皇竅氳階約喝縋萇淼譴蟊Γ 徽谷 牛 霾換岊雀綹繾齙牟睿 絞泵骨嗍罰 Υ 虼  嗆蔚熱俟狻br />
 眾人各懷心事,忽听殿內傳來一聲哭聲:“官家已棄了天下,又沒留下皇子,諸位以為,當立誰為君?”正是當今太後--向太後的聲音。

 她話音未落,一人已厲聲答道︰“臣以為應當立嫡!”

 太後道︰“老身無子,諸王都是嬪妃所生,誰是嫡?”

 那人又道︰“當立親!”

 “誰是親?”

“同母為親。按禮律當立簡王趙似(老五)!”趙佶和趙似听到這話,同時一驚。那聲音很是響亮,震得殿堂內發出了回聲。五人和階下端立的都知、押班等幾百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少頃,向太後非常平穩的聲音又傳了出來,對那人提議老五當皇上的說法置之不理,道︰“現在的神宗的幾個皇子,申王(老二)最大,可是自幼患有眼疾。其次是端王,仁厚聰明,依禮當立。”

 剛才提議之人,似乎豁出去了,慷慨陳詞道︰“太祖之母杜太後是母範之正,臨終遺言,讓太祖百年後傳位于同母弟太宗,此為金匱之盟,人人皆知!”居然把開國時的無頭公案搬了出來。

 向太後似乎沉思了一陣,又緩緩言道︰“神宗曾經說過,端王有福壽,而且仁孝,與其他幾個兒子不同。大行皇帝(哲宗)也有遺言,說立端王為嗣君!”語氣已經頗為嚴厲。那知那人居然還不退縮,大聲呼道︰“端王言行輕佻,不可君臨天下!”這呼聲響徹宮廷上下,震撼人心。自來功大莫過于擁立,那人認準了老五,居然連這等話也敢說,真是不要命了。一時間殿內殿外落針可聞,眾人真是大氣都不敢出了。

 過了許久,另一個蒼老的聲音出現︰“章丞相自作主張,立誰為君,並未與我等商量。臣等願遵大行皇帝的遺命!太後諭旨睿哲聖明,端王仁厚孝敬,臣竭誠擁戴!”另幾個聲音均道︰“臣等附議。”趙佶長出了一口氣,懸著的一顆心終于落地。再看幾位兄弟,除了二哥外,均難掩失望之色。

 當下殿門大開。趙佶昂首闊步,入得殿內。一個老臣搶先道︰“大行皇帝遺命,傳位于端王,請聖上莫要推辭。”對著趙佶使了使眼色。趙佶听出他正是方才在關鍵時刻擁立自己的大臣,一時心領神會,朗聲道︰“朕有何才,那能當次大位,實不敢受。”眾人听他對自己的稱呼都換了,如何不知其中的奧妙,原來這登皇位如同賣處兒的處女一般,縱然千般願意,也要百般推辭,而且越是推辭,越是能抬高身價。眾人均道,新皇實在是天命所歸。趙佶又推了兩次,忠臣更是激動,好像趙佶再不受命,天下萬民就都活不了了。趙佶無奈嘆道︰“想到天下萬民對朕如此愛戴,朕再不封詔,如何對得起宗廟社稷。”

 當下傳令取了皇冠龍袍,穿戴整齊,在高高在上的龍椅上一坐,眼見群臣跪滿一地,均在高呼萬歲,不免躊躇滿志,意氣風發,只覺天下之中,又有何人能是我趙佶的對手。他正感大快之時,忽見前排一人,雖然跪在地上,但臉上表情,非常古怪,竟似有幾分不屑。趙佶這才回到現實︰這滿朝文武,又有幾個是真心拜在他腳下的。那向皇後能立了他,難道就不能廢了他嗎?突然想起那楊震的話,連忙對右側的太後道︰“兒臣初登大寶,諸事不明,恐有不妥之策,還望母後能夠相輔左右,共治天下。”那向太後在簾後坐著,並未看到剛才趙佶的表情,道︰“官家已年長,國事可與眾臣商議,自行處理,何需哀家相助。”趙佶再三懇求,太後無奈,道︰“官家既如此執著,哀家就不再推辭,只是需答應哀家一旦國事稍定,立即還政。”趙佶滿口答應。幾位執政大臣見官家和太後已然商定,豈敢議論?

 之後便是起草詔書。自來新皇繼位,均要大赦天下,以顯“仁”道。兩份詔書︰一份《元符遺制》,本應為哲宗所書,一份《即位大赦令》,本應為趙佶所寫。不過領導同志向來是用不著自己動筆的,自有專門從事秘書工作的翰林學士起草。趙佶見那中年學士臉色紅潤,鬢發漆黑,目光如電,風度翩翩,轉眼之間,遺制已一揮而就。拿來一看,但見果然是文采飛揚,更難得是筆力縱橫,較之二王,都不逞多讓,心下甚喜。將詔書交群臣商議,叫來身旁的黃門一問,此人居然就是大名鼎鼎的蔡京。自來一朝天子一朝臣,此時新皇登基,那蔡京如何能不思進身之道,所以詔書之中先是稱頌一下哲宗,然後大夸趙佶,最後才寫了點如何辦理國喪等等。眾臣見了詔書,均是稱頌,當下頒布全國,內容如下︰

 《元符遺制》

 朕嗣守大業。十有六年。永惟付托之重。夙夜懼。靡敢遑寧。賴天之休。方內安。蠻夷率服。乃自故冬以來。數冒大寒。浸以成疾。藥石弗效。遂至彌留。恐不獲嗣言。以詔列位。皇弟端王某。先帝之子。而朕之愛弟也。仁孝恭儉。聞于天下。宜授神器。以昭前人之光。可于柩前即皇帝位。皇太後、皇太妃、保佑朕躬。恩德至厚。凡在禮數。其議所以增崇。以稱朕欲報無已之意。方嗣君踐祚之初。應軍國事。請皇太後權同處分。應諸軍賞給。並取嗣君處分。喪服以日易月。山陵制度。務從儉約。在外群臣止于本處舉哀。不得擅離治所。成服三日而除。應緣邊州鎮皆以金革從事。不用舉哀。于戲。死生之期。理有必至。宗社之奉。其永無疆。尚賴股肱近臣。中外百闢。協輔王室。底綏萬邦。咨爾臣民。咸體朕意。

 《即位大赦令》

 門下。朕承先帝之末命。嗣累聖之丕圖。若履淵水。未知攸濟。先皇帝睿明聰哲。克勤于邦。遵志揚功。篤紹先烈。十有六載。海內蒙休。憂勞爽和。遂至大漸。乃以神器。屬于沖人。負荷惟艱。怵惕以懼。用謹承祧之始。肆頒在宥之恩。可大赦天下。雲雲恭念元豐詒謀。紹聖遺訓。具在天下。可舉而行。惟既厥心。罔敢廢失。其率循于天下。用奉若于先王。更賴忠良盡規。文武合慮。永弼乃後。共圖康功。咨爾萬邦。體予至意。

 之後依照慣例百官各升一級,趙佶又犒賞諸軍,追封自己的生母為皇太妃。直忙乎了半天,眾臣才各自散去。趙佶總算松一口氣,向太後卻道︰“官家今日,還需去一處拜祭,才算真正作了皇帝。哀家還有一事要說與管家,拜祭之後,可到後宮相見。”趙佶奇道︰我龍袍也穿了,龍椅也坐了,還拜祭什麼,難不成這宮中還有個太上皇不成?

 稍後,黃公公和幾個小黃門帶了趙佶,在皇宮之中,左轉右轉,來到一隱秘之處,只見一間小屋大門緊鎖,四周戒備森嚴。黃公公開了鎖,道︰“此處不是小的可以進的,官家請自便”。

 趙佶推開大門,只覺屋內甚是陰森,似乎好久沒有人來過了。他借著日光,向屋內望去,只見屋內空空蕩蕩,並無一人,只是當中立了一座碑。那碑高七、八尺,闊四尺余,上面刻著幾行字,一時卻看不真切。他忽然想到今日那章丞相提到的“金匱之盟”,心道︰莫非此處記載了此事的真相不成,想到自己就要知道這千古之迷的真相,不禁心潮澎湃。他靜下心來,走到碑文面前,只見上面寫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