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我是趙雲手下的一個兵》第167章
正文 第167章 忙碌(2)

 當然,我自己有幾斤幾兩我自己還是清楚的。後世的經驗和知識,我全沒背景地,直要能與當今時局有些關聯的就通通掏出來說一通。至於我所說的東西於這個時代適合不適合,那自然是諸葛亮的事情,我還懶得想。畢竟,我是說給他聽,用不用,當然還是他做主了。

 關於軍事上,這次我從漢中而來,親身經歷,感慨頗多,所以我重點強調了一遍關於在劉備治下建立各種消息驛館的想法,用來解決當下消息傳遞嚴重的滯後問題。

 其次自然是軍事上將領擅自調兵的權力。關於這個,時下我是不得不提啊,因為,這諸葛亮一見我,就劈頭蓋臉地給我扣了一頂擅自調兵行動以致敗回荊州的問題。我自然是執意要說明邊防將領一概根據實際做出反應,這是人之常情,合乎情理。關於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個話題談下去了,諸葛亮直是嘆氣。諸葛亮此番必要在劉備面前替我說幾句好話的了,原因很簡單,不是諸葛亮故意護著我,相反,這只是他賞罰分明的性格而已。因為,不管說什麼,我之所以在葭萌關的行動沒有向劉備報信,說到底,錯誤不全在我的身上。誰叫成都至葭萌關距離如此遠呢,報信麻煩啊!最後這個話題研究到了最後,諸葛亮算是整明白了,說簡單一點,還是要把握分寸。

 談政治,我一下子聯想起了許多的封建集權的制度。就比如說三省六部制一些後來中央集權高度化的知識,我一一說了出來。而這個,自然就是諸葛亮感興趣的話題了。說到底,這還是在為劉備將來的統一描畫框架。諸葛亮多多少少地還是聽進去了一部分對他有益的東西去了。當然,以後實施起來,應該還是他的事情,與本人無關。

 後面至於談文化方面的事情。我一來就語不驚人死不休,直言儒家學說妨礙了劉備的統一,建議恢復各家學說,出現百家爭鳴的景象。這個問題,由於本人瞭解的本就不多,而且涉及到了人心問題,關乎政權的穩定,一時間,諸葛亮竟是不給我機會亂說了。道理我明白,還不是因為我嘴巴笨,說話直來直去的又簡簡單單膚淺之極,他諸葛亮能明白,其他人不一定能明白。所以,我大概提點了一下,諸葛亮懂了,就直接按住不說。

 談到最後,自然就是重點放在商業問題上了。我直言要提高商人的地位。對了,當然不僅僅是商人,還有醫生,工匠等這些人的地位。涉及到身份問題,諸葛亮難免避諱起來,而天色此時也不早了,所以就留將來再說。

 這時天色大亮了,我精神抖擻,猶自還有許多話說,而諸葛亮卻也精神甚好,按理說理當接下去說的,可是諸葛亮看了看天色之後就說,白天還有事物要忙,勸我趕緊地將一些重點提早說出來。如此,我微微想了一下,才反應過來,這一夜下來,貌似該談的問題都談過了,卻都只是談得不深。我當下卻也好奇,這諸葛亮拐著彎兒地從我嘴裡多套出東西來,他自己懂了沒有?

 這時正巧又有人送來早餐,當下我眼睛一亮,立馬又聯想到了許多問題。

 如此,我又將食堂啊飯票啊的事情一一說出。我建議,在劉備軍隊中建立類似於後世軍隊裡的後勤部門,專門開設各類機構,就比如說專門的服裝廠,食堂業等等。同時,我更是極度建議在劉備治下嘗試用紙幣作為交易的手段。

 前面關於後勤的東西,諸葛亮聽了直接接受,直說到時等我將具體材料交上去就行了。

 而後面談論到紙幣,諸葛亮眼神一亮,竟是極為感興趣了。二人窩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直說的不亦樂乎。最後好處大家體會完了,麻煩也就隨之而來。首先,紙幣的材料、工程問題。這紙幣是不值錢的東西,有什麼辦法讓他變得與眾不同了?到時紙幣一出來,怎麼防止他人造假?第二,這紙幣在劉備治下實施開來,阻力有多大?第三,紙幣該如何控制的問題。

 前面兩個問題倒是我提出來的,也就是說,我打算交給諸葛亮自己去操作解決的,與我無關。可是第三個問題,卻是諸葛亮提出來的。他提出來,自然是徵詢我的意思了。我見了,還能不暈倒?這第三個問題涉及的東西和知識太多了,一時間說出來,怕又是要談個不眠不休了。

 諸葛亮卻也看出來了,所以又將此事退後,言明來日細細再說。

 如此,二人談得死去活來終於談完,我遂也告辭,直奔趙雲府上而去休息。

 如此數日,諸葛亮一別之後居然在沒有來找我,也便這樣,我成日就混在軍營裡,暫時又當起了教官。我是不知道諸葛亮最近在忙什麼,但據他門外的守衛報告,這陣子諸葛亮確實挺忙碌的。他能忙什麼呢?如今漢中亂得一鍋粥,這荊州又是一片安詳,實在有些不對稱。我去找過他幾次,可結果都是他不在府上,所以我便好奇,這諸葛亮究竟在忙什麼。

 以諸葛亮的性格,西面亂得一塌糊塗,他難免會插手進去的,至於要不要出兵從上庸那邊繞道過去支援,我卻是不敢確定有他有沒有這種打算。反正我回來後,他已經知道趙雲那兩千人馬已經回到上上庸了,而且,還就在哪裡駐紮。當然,這時諸葛亮下令趙雲停在上庸的。至於目的,他的用意,我怎麼說也能猜得八九不離十。

 這日又是在校場,我依舊是教官,而這一日,我又幹起老本行,教新來的一批新兵練習左右轉齊步走的一些基本的東西。

 這一回我算是聰明了,幾天連續的吶喊發命令,只把我嗓子都喊啞了,這不,總算想起來要造出軍哨來。所謂軍哨,就此時在我手中的,不過是竹哨。自然,鐵哨我也想過,但製作起來麻煩,還是竹哨來得容易。

 看著眼前這幫士兵,我依舊頭疼不已。眾所周知,這新人,還是古代人,接受這樣的軍訓,作為教官,我的工作難度到底有多大。就他們這群小樣,練了幾天了,走起來還是有些亂哄哄的,什麼左右不分暫且不說,就光說他們那勁頭,也他媽的提不起來,著實讓我有些不爽。

 西川正在精兵簡政,而荊州由於帶過去了六萬精兵,此時兵力不足,卻依舊在擴充軍隊,這自然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本來我這個偏將軍,好說歹說也不至於要淪落到訓練新兵了,可惜如今於禁不在,會練兵的文聘又在荊南訓練水軍,陳到又在南郡,其他的如周倉、廖化等也都跟著關羽在襄陽…總而言之,目前這江陵成立,別說將軍沒有就連以前受過訓練的老兵也沒有。這,自然據說是關羽都把部隊拉往襄陽那邊去的緣故了。

 要練好一支好的隊伍,我自然要用心,這首先,我自然應該練出一直教官隊伍來,而毋庸置疑,我眼前這訓練的一百人,就是將來訓練其他士兵的新一屆教官。可問題是,我練了好幾天了,這幫人還在練習最基礎的走右轉齊步走,還是這麼不想樣,你說到時要他們去教其他人,我還能放心的下?

 左右左右,什麼叫左右,瞧瞧你們,那腿軟的跟蝦似的,而且也不跟著我的哨聲踏步,你們在搞什麼?!」我終於忍不住了,一下吐出了口中的竹哨,插起腰怒喝道,瞧著這亂七八糟的隊伍就生氣。

 「教官實在是太為難兄弟們了吧?兄弟們可沒少下功夫。」這時新兵隊伍裡頭居然有人抱怨起來了。

 「為難你們?知道軍隊最重要的是什麼嗎?」我很威武地瞪圓了眼,聲音不大,卻不怒自威。

 「軍隊,當然是殺敵建功了。」這時有人在底下答道。

 「錯了!」我當下高喝一聲,引來全體士卒側目相望。我昂起了腦袋,朝著跟前這一百名新兵,將來荊州的教官隊伍高聲喝問道:「知道為什麼軍人除了要遵守普通律法以外,還另有軍規,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不知道!」一位小白級別的新兵,最終還是給出了這個我最不希望聽到,當下卻又最希望聽到的答案。我笑了,笑得很開心,招手示意這位神奇而勇敢的小兵站到我跟前。

 那小兵感覺極為突然,當下卻也斬了出來,來到我面前,小聲問道:「教官,我錯了。」他倒是先要猥瑣地承認錯誤了。

 「很好,士兵,現在告訴我,為什麼會有軍規?」當下我算領情了,直再問道。

 「報告教官!軍令是用來讓我們這些士兵遵守的!」這一次,小兵的回答聰明多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