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錄 第八卷 宿命 第一章 輪迴 (1)~(7) 文字版
輪迴(四)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下士時!」盯著在人群中「煽風點火」的文天祥,《晉江風雲》的主筆吳宇林如是寫道。自從文天祥入城之後,他就一直在臨街酒樓上的一個座位裡冷眼觀察著城中發生的一切。看著那個「居心叵測」的傢伙如何用激昂卻大逆不道的言辭收買人心,聽著周圍無知百姓在不明真相的情況下被他的言辭所打動。
吳宇林一直不禪以最惡意的想法來推測文天祥的做為,幾年來,隨著身邊名流、鴻儒一個個在大都督府的重金收買和出仕誘惑下紛紛變節,由新政的反對者成為新政的堅定支持者,他的舉止愈發顯得特立獨行。吳宇林顯然也很以自己不予大都督府「同流合污」的「高潔」品質而自負,每當前方有勝利的消息傳來,或者大都督府有什麼新舉措出台,他都不惜用最激烈的言辭批駁一番,提醒人們擦亮眼睛,認清文賊天祥在逐步竊奪國家權柄的事實。特別是最近無意間又「發現」了文天祥還有一個弟弟在為蒙元效命後,更堅定了他揭穿「文賊天祥是一個曠古絕今大奸大惡」的決心。
但光有決心顯然遠遠不夠,被文賊天祥矇蔽的人太多了。就像曹操、王莽等亂臣賊子,在野心沒被發現前總能讓大多數人被他們賢能的表象所迷惑。何況比起曹、王這些古代大奸大惡,文天祥還多了一些赫赫戰功。但也正因為如此,文賊天祥對江山社稷的危害才更大。昔日曹操、王莽不過是篡奪了大漢,而文天祥卻顛覆了自董公仲舒以後歷朝歷代所遵循的治國之道。
手無縛雞之力,吳宇林無法親手為國除奸。但這並不妨礙他揮筆為刀,記錄那個「大奸大惡」一言一行。當年孔聖人做春秋而亂臣賊子懼,今天吳學究寫一份「夏冬」出來,也要讓後世像文賊天祥一樣的亂臣賊子們行為有所收斂,在為惡的時候知道這世間並不是所有人都看不清他們的狼子野心。
文天祥對泉州百姓說的那些話,雖然有些詞被白馬百姓們的歡呼聲所淹沒,吳宇林根據自己的想像一一記錄下了。行朝官員和正直無私的陸秀夫大人如何在大都督府侍衛的逼迫下敢怒不敢言的「淒涼」,他也記錄下了。就在他筆走龍蛇,記錄這舉世無雙的悲哀與荒唐一幕的時刻,幾點寒光照亮了他的眼睛。
那是自己斜對面窗口射出的冷箭,目標直指「權奸」文天祥。吳宇林不由得心頭一喜,真高興能自己有機會親眼目睹「擊秦博浪沙」這慘烈而正義的一幕。讓他失望的是,狙擊文賊的『荊柯』、『聶政』們目標不僅僅在文天祥一個人身上,四射的毒箭更多的扎進了路邊圍觀的人群和臨近街道的窗口。
「風蕭蕭兮易水寒!」吳宇林抱著紙筆鑽到了桌子底下,新式石筆(鉛筆)不需要墨汁,所以「不立於危牆之下」也不妨礙他記述外邊發生的「壯舉!」。「百姓齊呼殺賊,草木為之含悲,風雲為之變色!大奸倉惶欲遁」吳宇林在桌子底下顫抖著雙手寫了幾句,腦袋稍稍將桌布頂高一些,順著窗角快速向外掃了一眼,然後繼續記錄「賊屬喪膽亡魂。然……」
他的筆突然停住了,剛才那一眼看到的情況不對,殺賊者好像被百姓們給「誤殺」了,還有大批的銀甲武士從小巷裡衝了出來助紂為虐。吳宇林懷著悲愴的心情再次向外偷看,這次,他終於看清楚了,的確是被文賊矇蔽的百姓群起殺死了「義士」,並且,那些衝出來的銀甲武士顯然是文賊事先安排好的伏兵,他們正在幾個奸賊爪牙的帶領下攻上附近的幾座小樓。
「白鶴唳天,長虹貫日…..」出於習慣,吳宇林還是盛讚了刺客們的悲壯舉止,再加上一句杜撰出來的「文賊目眩良久,顫顫不能言聲」後,開始分析整個事情的始末。
閉著眼睛將整個事件前後貫穿起來,在吳宇林的筆下,「大鐵椎」們顯然從開始就落入了文賊的圈套。文賊放著馬車不坐,非要下來拉攏人心,為的就是給「大鐵椎」們創造一個刺殺他的機會。文賊好借此機會,博得周圍百姓的同情,然後為他的篡奪行為找到藉口。
「憐我大宋立國三百餘載……」,吳宇林淚流滿面地寫道。可以預料,從今天開始,大宋徹底亡國了。文賊找到了充足的理由廢掉皇帝,接下來,他將殺死陸大人、鄧大人以及陳大人這些忠貞之士,把整個國家推向綱常混亂的黑暗中。
吳宇林從桌子底下爬了出來,走到窗口前,他要親眼看看那個大奸在陰謀得逞後如何得意忘形,他要不顧一切從這樓上跳下去,讓大奸和他的爪牙們知道,世上還有不可欺的忠義之士。
「你,幹什麼的!」一聲斷喝打碎了吳宇林心中正在醞釀的悲壯氣氛。透過朦朧淚眼,他看見十幾個破虜軍將士在一個中等身材、身穿校官服色的將領指揮下,控制了整個樓層。
「在下…..」吳宇林本能地保住了自己的紙筆,正當他在為痛罵權奸後殉國,還是等自己的文字見諸於報後再做打算等幾個選擇之間猶豫時,那個破虜軍小校沖上前,劈手奪過了他手中的紙筆。
「丘八,你看得懂麼!」吳宇林在心中暗罵,臉上浮現了幾分驕傲的冷笑。
出乎他的意料外,那個丘八大爺輕聲讀出了他寫的每一句話,語調抑揚頓挫,彷彿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字裡行間的悲憤與絕望。
吳宇林感覺到自己的渾身在顫抖,很恐懼,又很驕傲。明知道搶不回來自己的大作,索性也不去搶。大義凜然地扯了把椅子坐下,順手給自己又倒上了一杯冷茶。
「昔日子路正冠而死,我不能丟了聖人門下的尊嚴!」吳宇林心中告誡著自己,手中的茶碗越端越穩。那個小校很快唸完了他倉卒寫就的「歷史」,聳聳肩膀,將紙張和墨筆一併還給了他。
「你有一雙眼睛,卻沒長著眼珠子!」小校不慍不怒,平淡地點評,「在下張萬安,如你所書,文大人的爪牙。」
「你!」吳宇林全部的平靜被小校一句話給攪亂,他放下茶杯,氣得說不出話來。
「你忘了記下幾件事情,第一,刺客至少可分為三波,彼此可能互不相識。第二,剛才至少有五十個無辜百姓死在他們的毒箭下,被踩傷、砍傷的不計其數。」小校一邊收攏隊伍準備下樓,一邊補充道,「還有,你忘了寫關鍵一條,破虜軍軍規之一是,刀口永不對著自己人!」
吳宇林楞住了,破虜軍有過這樣一條軍規麼,怎麼自己一直沒注意到過。直到小校的腳步聲在樓梯口傳遠,冷汗淋漓的他才發現自己居然沒被殺掉滅口,樓下也沒發生預想中的血洗行為。相反,控制了局面的破虜軍士兵一隊隊從各個酒樓上撤出,秩序井然地聚集在文天祥的衛隊周圍。
「破虜軍永不對自己人揮刀!」窗口外,吳宇林所憎惡的那個人正對士兵和百姓鼓動著什麼,百姓中不時傳來激動的抗議聲,情緒卻被此人用語言慢慢安撫了下去。
「你們手中的刀劍是為抵禦外辱而設,不是為了流自家兄弟的血!」窗口外,那個傳說中的奸賊大聲說道。他的話再次被百姓的吶喊聲淹沒,吳宇林聽不清楚接下來文天祥說的是什麼,但他已經沒有勇氣像先前一樣杜撰。手中的筆不停顫抖著,直到文天祥在大都督府侍衛和破虜軍將士的簌擁下,慢慢遠去,慢慢退出城外,再也沒能寫下一個字。
大隊的警備軍聞訊趕來,在保國夫人陳碧娘的指揮下,彌補了破虜軍退走後的街道。長街上,憤怒的人們各自散去。一部分人拿著武器,自發去城外保護文丞相。另一部分人從激動中緩和過來後,回家去保護自己的日子。
陸秀夫、鄧光薦、卓可等人茫然的站在長街上,無法相信眼前發生的一切。
特別是卓可,在刺殺行動發生前的一剎那,他曾想提醒文天祥,小心街道兩邊埋伏著刺客。雖然曾經在陳宜中的行動計劃上署了名,但是他內心深處完全不讚同陳宜中的行為。按照卓可的理解,大夥與文天祥之間雖然有權力爭鬥,卻遠遠還沒到非要你死我活的地步。但陳宜中卻直截了當地告訴他,成敗在此一舉,要麼文天祥身手異處,要麼大夥身敗名裂,根本沒有第三種可能。
所以,當刺客們逐一被擊斃後,吏部侍郎卓可明白,一切都已經結束了。自己和陳宜中再怎麼折騰,手中畢竟沒有掌握一支屬於自己的軍隊。破虜軍在城中恰到好處的出現,說明文天祥對一切做好了准備。按照陳宜中事先說過的邏輯,敗者即死,行朝所有人和幼帝趙昺今天都難逃一場清洗。
但是,文天祥卻帶著破虜軍和侍衛們撤出了城外。把城內治安交給了許夫人,把解決事情的主動權交給了陸秀夫和鄧光薦以及行朝所有大臣。
「還等著什麼,進宮面聖吧,大夥沒聽見文大人剛才那句話麼?」楞了半晌,鄧光薦長嘆一聲,幽幽說道。
「哪句?」吏部尚書趙時俊艱難地問。論派系,他屬於大都督一派,如果剛才刺客得手,縱然有著皇親國戚的身份,他亦難免在幾日後被清算。如今大都督府輕易控制了局勢,殺死了所有刺客,展示了實力後離開。這種行為卻讓趙時俊感到自己的位置愈發尷尬,行刺事件一結束,本來態度模糊的他勢必在皇族和新政之間要做一個選擇,無論選擇哪一方,今後都要面臨良心的煎熬。
「破虜軍的刀口不會衝著自己人,萬歲是不是自己人,得萬歲自己決定!」鄧光薦長嘆著說道,策馬向前,孤獨的身影一下子被日光拉得老長,老長。
陽光將破虜軍將士的鎧甲照得燁燁生輝。走在將士們中間,曾寰、劉子俊、杜規等人耷拉著腦袋,提不起半分精神。他們身後,王石、張萬安等將領議論著剛才的驚心動魄一幕,不斷為自己人的勝利發出一波波歡呼。而這些平素熟悉的歡呼卻好像不再屬於劉子俊等,熱鬧屬於別人的,與他們幾個無關。
「憲章、子俊、子矩,你們幾個怎麼了,哪道本都督平安脫險,你們不高興麼?」細心的文天祥很快覺察了出了幾個主要幕僚的情緒不高,低聲問道。
事情已經解決大半,但他亦高興不起來。在鄧光薦等人面前他需要掩飾自己的鬱悶,在自己的心腹面前,所有的掩飾都是徒勞。
文天祥知道此刻曾寰幾個心裡恐怕懊悔遠遠少於抱怨,如果換了自己在他們的位置,自己心裡也會對主帥極度不滿。放著唾手可得的黃袍不去揀,放著沸騰的民心不去用,反而在關鍵時刻連退數步,還用「詭計」約束著屬下一起退卻。如果大夥不是從死人堆裡一塊爬出來的交情,文天祥估計劉子俊等人早已不告而別。
果然,他的話音剛落,曾寰就抬起頭,朗聲說道:「屬下舉止莽撞,險些壞了大都督的一世英名。細想起來羞愧萬分,所以願交出參謀長一職……」
「是啊,打了這麼多年仗,我家中不知道變成了什麼樣子。丞相身邊賢才眾多,某無德無能,不敢再尸位素餐,請丞相允我回鄉祭祖!」不待曾寰說完,劉子俊上前補充道。今天發生的事情極大打擊了他的自信,讓他感到前途渺茫,同時也對文天祥感到十分的不信任。
「如果丞相早就不滿意我等的企圖,何不及時制止。我等縱使心裡不願,亦不會違抗丞相之令。想我等追隨丞相這麼多年,難道丞相還信不過我等忠心麼?」杜規垂著厚厚的肉眼皮,蔫蔫地抱怨道。他本想送恩人一個大禮,誰料到大禮沒出手之前,就被人家堵在了門外。這事情如果傳出去,將來在同僚面前,自己的臉還往哪裡擱?
文天祥啞然,一時間,他不知道怎樣回答幾個幕僚的話。如果他還是原來那個忠貞不二的文天祥,就不會有這次泉州之行。無論多麼不情願,他亦會將軍權和治政之權交給趙昺,然後帶著一直兵馬北征,以全軍覆沒的命運保全自己的忠義之名。如果文忠的靈魂完全佔據了他的身體,他會在消滅刺客之後毅然宣佈起義,血洗整個行朝,用血和火建立一個全新的秩序。因為在文忠的信條裡,對於敵人就要像冬天一樣冷酷無情。
然而,此刻的他既不是文天祥,亦不是文忠。既做不到文天祥那樣忠義也做不到文忠那樣絕決。並且他還從文忠的記憶裡知道了歷史上那一個個輪迴是如何開始。也無法用眾人可以理解的語言向劉子俊等人解釋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做,方才,冥冥中有一隻手,推著他做了。做過後,卻又不得不面對所有無奈。
劉子俊等人必須要受到懲處,否則,大都督府就無法防止其他人再冒類似的險,也無法阻擋別有用心者窺探皇位。但為了一次不成功的冒險去嚴懲自己的臂膀,文天祥無論如何也下不了這個決心。
「你們,你們其實沒犯什麼錯!」文天祥喃喃自語,突然間,他明白了伯顏這條計策的精妙之處。這條計策既然開始施展,已經無所謂成敗。站在敵手的角度看,無論大都督府怎麼應對,都已經結結實實地輸了一招。
負面影響恐怕不光在大都督府內部,此事傳開後,山東和江西,兩個戰場的士氣都要因此而波動。破虜軍雖然已經很強大,卻遠沒強大到可在任何條件下硬挑幾十萬蒙古鐵騎的地步。想到這些,文天祥的笑容變得有些苦,從臉上一直苦到了心裡。
「最苦莫過於帝王家!」紫禁城,幼帝趙昺想到小時候哥哥曾經說過的一句話。當時他還是個懵懵懂懂的小兒,不懂其中滋味。此刻,卻深深感覺到了其中蘊涵的無奈與悲哀。
從一大早,陳宜中就入了宮。然後君臣兩個,就相對而坐,默默等待著外邊事情的發展結果。陳宜中派出了刺客這件事,趙昺不是不知道。但他卻裝做全然不知情,並且,還悄悄地在裡邊添了一把屬於自己的小火。
比起杭州的宮殿,泉州的行宮規模並不大。至少,沒大到聽不見外邊百姓歡呼聲的地步。當那些歡呼聲海水般一浪浪捲來,趙昺看到陳宜中臉上和自己一樣憤怒。在憤怒之外,還有一種情緒趙昺也深有體會,那就是畏懼。
歡呼聲變成了哭喊,哭喊聲又變成了怒吼,怒喝聲漸漸平息,又變成了歡呼,然後慢慢散去,餘音繞樑。
趙昺舔了舔嘴唇,他預料到自己可能敗了。如果陳宜中的「除奸」計劃成功,此刻外邊應該是一片混亂才對。這時,傾向自己的幾個警備軍將領才能出場收拾殘局,否則,以他們的膽量,他們絕對不敢挑戰破虜軍。
陳宜中也知道自己徹底敗了,可能是有人提前走漏了風聲,也可能是文賊太狡猾。但勝敗都是命,自己已經為皇家盡了最後的力,死而無撼。
「皇上!」陳宜中抬起渾濁的老眼,戀戀不捨地看了看趙昺,低聲喊道。
「陳卿!」趙昺低低地回答了一句,到了此時他才霍然發現,陳宜中今天入宮時穿的是丞相袍服,而在兩年前,他已經不再擁有丞相的職位。
「臣盡力了!」陳宜中臉上的皺紋更深,深得幾乎一直刻進了骨頭裡。他顫抖著從懷中掏出一張寫滿了名字的紙,交給趙昺,然後跪在地上磕了個頭,慢慢轉過身去。
「朕知道!朕不會忘記你!」趙昺接過字紙,團做一團,輕輕地放到了口中。
「青史會記住我的忠義之名!」陳宜中苦笑了一聲,默默地走到了御書房門口。雖然已經行將就木,他依然可以用這個殘軀擋住那些亂臣賊子。
「如果陸秀夫……,如果鄧光薦……」門外的日光有些熱,陳宜中閉上眼睛,心裡覺得好生疼痛。
當他再睜開眼睛的時候,看到一個帶血的劍尖從胸口冒了出來。
「皇上?」陳宜中驚訝地回頭,看見趙昺面無表情的臉。他想問一句為什麼,忽然間全部想明白了般,微笑著倒了下去。
「皇上!」負責打探外界消息的趙朔匆匆跑進來,剛好看見趙昺手中滴血的劍尖。
「他挑撥朕與文相關係,又勾結蒙古人刺殺大都督,事發後,還試圖劫持朕。幸虧朕當年跟苗春大人學過些武藝,幸虧你等趕來的及時。文丞相呢,他平安麼?」趙昺掏出一隻肆帕來擦了擦手,平靜地問道。
「平,平安!」趙朔的回答聲有些抖,陳宜中胸口的血還在冒,帶著熱氣染紅了腳下的台階,染紅了從書房到御花園之間的整條甬道。
「割了此奸賊的頭,跟朕到宮門口去迎接文相!」趙昺的命令裡透著皇家的尊嚴,彷彿來自九天之外,不帶一絲人間情感。
趙朔帶著幾個侍衛答應一聲,跟在趙昺身後。一串血色腳印在甬道上慢慢展開,直通向緊閉著的重重宮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