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痛快淋漓闖三國》第91章
第066回 《鋼鐵巨物》

 看來唯一攻城的辦法就是強攻,靠雲梯和士兵的血肉之軀把它給攻下來。怪不得這城裡雖然只有兩千人,被六萬部隊包圍得水泄不通還不投降,而且看到劉嘉大軍的時候還站在城牆上破口大駡。

  馬謖在回營的時候,又回頭看了一眼高大的城牆和牆上那些耀武揚威大聲謾駡的守軍一眼,歎了一口氣說道:“這裡不知又要死多少人?如果我們這樣一路攻過去,怕是要相當長一段時間才能達到成都城下。他們才二千士兵,怎麼就不投降呢?”

  徐庶笑道:“這枳縣是一個重要的兵家必爭之地,是巴郡的前大門。防守的部隊自然是精兵強將,為首的肯定又是楊懷將軍的心腹,對楊懷忠心耿耿。我們還沒有開打,他怎麼可能投降呢?”

  劉嘉也輕鬆地說道:“枳縣如此,其他城池未必如此。嘉相信只要攻破巴郡,以後的城就不用怎麼攻了,可以直抵成都城下。益州的部隊就集中在幾個地方,總的來說應該是好打得很。之前我們在涪陵郡不是直接進的城嗎? ……”

  其他將軍則在安排戰前準備工作,如安裝帶來的投石機、命令士兵到附近山頭砍伐樹木製造更多的雲梯、投石機、撞城門的器械……。

  劉嘉則帶著徐庶去兀突骨的船隊,因為他得知兀突骨的部隊已經把他設計的攻城器械也運來了,同時運來的還有一千套鐵甲、三船石漆、三十輛大型四輪馬車、一百多輛小型馬車以及許多的刀槍、弓箭、手油彈。當然劉嘉現在最關心的是自己設計的那套攻城器械能不能用。

  劉嘉一到,就讓人把它們給搬上岸來,選了一個平坦的地方指導他們拼裝。之前這些士兵已經在牂柯試裝過這套設備,是以劉嘉並不需要多說什麼,也就與徐庶一起站在週邊看他們拼裝。

  看著那一大堆部件在士兵們的手下逐步成型,劉嘉不由得有點激動:這可是自己這個學化學專業的傢夥第一次設計的東西,拼裝以後穩不穩,能不能管用還真不知道呢?

  可以說劉嘉設計的這套所謂的攻城器械並不是什麼高科技(高科技他也設計不出來呀),說白一點就是一具井闌而已,只是這個井闌是鋼做的而不是木頭做的。它分為三大部分:地座、支架、戰鬥平臺。

  地座由六根大鋼條組成,二橫四豎。橫的每根有十五米長,近二噸重,豎的三米長三百多公斤,用鑄造的螺栓、螺母連接起來,上面還鑄造有安裝鐵輪的支撐,根據輪子安裝部位的不同而可以實現橫向移動、直向移動。戰鬥時則取下鐵輪,與地面固定起來,以增加它的穩定性。

  支架則由每層四根方形鋼條組成,每根長三米,可以彼此通過螺栓、螺母相接,當然為了牢固之間還有一些小的連接條,面對敵方一面還可以臨時掛上薄鋼板。支架因為是分層的,所以高度可調,每增加一層就可以增高三米。

  最上面當然就是平臺了,用鋼條、鋼板搭一個長十米、寬三米的四面用薄鋼板圍起來的平臺。上面還安裝了定滑輪和動滑輪,以方便士兵把地面的東西運上去,滑輪和提物筐可以由地面的士兵操縱也可以由平臺上的人操縱,在它上面還懸掛了繩梯,方便士兵的攀爬。

  整個鋼鐵井闌在遠處看就象一個大大的“工”字,上面可以站四十人,最高可以裝配到十五米,大大超過一般城牆的高度。因為它全身都是鋼鐵,所以相對現在對付井闌的常用方法,它就是一個堅不可催的空中堡壘。

  現在的人對付井闌的辦法一般就是使用弓箭射殺井闌上的士兵、用投石機砸或用火箭燒井闌主體或者乾脆領兵殺上去,殺死保護井闌的人後,把井闌推倒,一陣刀斧,將木質井闌砍成碎木然後點上一把火。

  看了這些拼裝的部件,劉嘉就知道吳山他們為了它們是下了一番苦功的。不說那些鋼條鑄造得有棱有角,孔鑄造得溜圓。就是那些滑輪、車輪都鑄造得無懈可擊。唯一不好的是那些螺栓、螺母,這螺栓、螺母與我們平常所見的大不相同,特別是螺栓上那些絲扣真是要多難看就多難看。

  不過劉嘉還是很佩服吳山等人的手藝:這麼難看的螺栓、螺母竟然能夠擰合起來,而且相互可以互換,通用性還真不錯。這已經超過了劉嘉的預想。要知道這個時代沒有車床也沒有磨床,無法做出高精度的的螺拴、螺母。

  劉嘉不知道吳山為了這幾套螺栓螺母付出了多少心血。為了做出那些螺旋線的模型,他們幾個人連續幾天幾晚都沒有睡覺。最後按照劉嘉的意思鑄造出來後,發現這些螺栓、螺母公差配合非常差,不是間隙很大就是旋不進去。雖然吳山讓人用細條石磨了又磨,但兩者擰起來還是非常吃力。

  不過在劉嘉提議下,他們花幾個月時間鑄造出了上千套,從中總算選出了幾套基本上能擰的,並讓人在安裝的時候,選擇了一些配合間隙合適或稍大的螺栓螺母,然後在它們兩者之間加了一些油布條,使它們擰起來省力也使它們配合得很緊。至於擰螺栓、螺母的板手倒很好解決,就用鋼鐵直接鑄造幾個大大的固定板手就可以了。

  因為拼裝設備的那些士兵都經過了吳山的一些訓練,所以當部件運上岸不到半天時間就給組裝完成了。看到這個怪模怪樣的東西,很多人都不知道它是幹什麼用的,特別是當劉嘉興致勃勃登上去的時候更是如此。

  而已經調到劉嘉身邊負責劉嘉週邊安全保衛的張鳳——也就是楊江——也是異常地關心這件東西,裝著有意無意問了那些士兵的很多資訊,雖然“他”嘴裡是誇獎著,但眼裡出流露出一絲憂鬱。

  那些牂柯兵等劉嘉下來後,就用十幾條水牛把這個笨重的傢夥推到了護城河前,冒著守軍的箭雨把鐵車輪卸下來,之後在附近找來大量石頭壓在底座上。一個空中鋼鐵堡壘就建成功了!

  守軍的弓箭雖然射的急,但對操作的人影響不大,因為這些人和牛都在堡壘裡面,箭射在鋼鐵上徒然增加一點點添樂的響聲而已。

  看到這個龐然大物高高聳立,看見一些弓箭手往上爬,所有的人都知道了它的用處了,都忍不住感歎幾聲,看上幾眼。

  徐庶也樂得直點頭,連身說道:“好東西,好東西,他們只有挨打的份了。哈哈……”

  等早就挑選好的四十個或箭術好或臂力強的人順鐵梯爬上去後,下面的士兵開始利用早掛好的繩子、滑輪、提筐把弓箭、手油彈一筐一筐的往上送,因為在井闌下麵安裝了一個井上常見的轆轤,所以提升起來既快又不吃力。

  開始守軍還不知道這東西的厲害,向它射箭也是出於一種本能反應。等它懸在頭頂的時候,附近的人就徹底地明白、害怕了。箭開始成批地往它身上射,但除了聽到一點乒乓的響聲外,一點效果也看不到,只在它周圍落了一地的箭支,倒讓對方躲在裡面的士兵樂得哈哈大笑。

  後來守軍又用火箭射,結果也白搭,射中了只留下一個桐油印跡,當然有時也有一些粘了油的破布貼在上面,但那一點火星對龐大的它一點用處也沒有。

  最後,實在沒有辦法的守軍千辛萬苦從城門附近拖來了一台投石機。但石頭擊打在鋼井闌上面的結果僅僅是使它輕微地搖了幾下,那輕微的搖晃動作如果不是眼力好還真看不清,加上投石機的命中率有限,因此投石機對進攻一方沒有造成什麼威脅。

  接下來爬上鋼台的士兵就開始反擊了,效果自然不可同日而語。因為居高臨下又距離不遠,結果沒有用手油彈就把鋼井闌附近城牆上的守軍給射死了,在這裡撕開了一條近五十米寬的缺口。

  徐庶早就調動了部隊,聽了高臺上士兵的報告,他立即指揮待命的士兵順著這個撕開的缺口立即攻城。隨著攻城部隊的呐喊聲響起,守軍無法可想的情況下,只好把城裡其他地方的大部分守軍調派過來,他們妄想憑那些有限士兵的生命填住這個缺口。

  但可能嗎?

  守軍士兵雖然勇敢,將領也捨命向前,無奈因為只是被動挨打,沒有多久就堅持不住而撤退了。而鋼井闌平臺上的士兵只付出了一死兩傷的微小代價。一死一傷是下面守軍一個神箭手造成的,而另外傷的那個則是因為過於激動還是不小心,在投手油彈的時候頭撞在鐵圍欄上碰傷的。那個守軍神箭手射出兩箭後就被平臺上的弓箭手射成了刺蝟。

  在這個時候,看到守軍大部分被調了過來而且隊形雜亂,徐庶立即命令士兵從城池四個方向同時進攻。不到二個時辰,在守軍主將被亂箭射死後,剩下沒有死的士兵就開門投降了。

  枳縣就被劉嘉這麼輕易地取下,為他進攻益州取得了第二個立足之地。

  當黃忠率領的後軍到來的時候,他們就直接進城了。看到外面重兵保護的鋼井闌,聽了幾個迎接他的將軍的介紹,見多識廣的黃忠也驚訝得說不出話來。心裡想:有了這個東西,還有什麼城破不了的?

  隨軍的孫向香倒沒有什麼驚訝,只是心裡很佩服自己的丈夫。她在桂陽的時候就見過劉嘉畫來畫去,想不到他畫的這些東西還真有這麼大的用處。

  接連二次輕易得手的劉嘉大軍自然高興異常,士氣更加高昂,幾乎所有的士兵都以為這次攻取益州是輕而易舉的事了。

  在這裡休整兩天,部隊拆除鋼井闌留下守城的和保護糧草運輸的部隊後,近五萬大軍水陸並進分前軍、中軍、後軍朝巴郡殺來。在大軍開拔的同時,那些女人和家屬都隨牂柯郡的運輸船走了。

  見劉嘉的大軍殺來,這次巴郡的守軍吸取了枳縣守軍的教訓,不再在城裡死等,而是主動迎了出來。率兵出城來阻截劉嘉先鋒部隊的是益州名將鄧賢,他率領八千士兵離巴郡二十裡的地方下寨。同時益州另一將軍吳蘭在楊懷的命令下也率五千水軍在江水迎擊劉嘉的水軍。

  戰鬥在兩軍相遇不久就展開了。

  張遼率領的部隊首先打響戰鬥。雖然經過調整後張遼七千部隊只有四千騎兵,但相對鄧賢隊伍中那一千多騎兵而言還是佔據極大的優勢,鄧賢總的人數雖然多出一千,但這多出的一千士兵也無法改變他們在戰場上的劣勢。

  當江水邊難得一見的一塊大平地上擺下兩支部隊後,雙方的差距一下就顯示出來了:張遼的部隊人強馬壯,不但動作整齊劃一,而且整個隊伍都彌漫著一股殺氣,洋溢著一股一往無前的鬥志,立在隊伍中士兵個個都是摩拳擦掌,全沒有把對方八千人看在眼裡。

  反觀鄧賢的部隊,雖然是以逸待勞,隊伍比張遼的部隊早一個時辰立陣,但直到張遼的部隊立好陣,做好了一切進攻的準備,鄧賢的隊伍還在調動。更可悲的是整個隊伍都是精神不振的樣子,連主將鄧賢看了張遼躍躍欲試的神色後,臉上就露出了膽怯的樣子。

  鄧賢心裡也開始埋怨起主將楊懷讓他出城迎戰,更恨那些探馬來為什麼就不探清楚一點,提前告訴他對方有多少騎兵。早知道對方的騎兵是自己的數倍,自己肯定不會把戰場擺在這平地上,甚至也不會出城。

  可是世上沒有後悔藥可吃,特別是在戰場上!

  張遼見自己的隊伍已經做好了戰鬥的準備,就催馬提刀走上前來,在離成都軍大約一箭之地的地方停了下來,對鄧賢喊道:“鄧將軍,俗話講識時務者為俊傑,現在在將軍面前的是我數萬虎狼之師,如果將軍投靠我劉太守,將軍今後拜將封侯不在話下。將軍手下的士兵也多一條活路……”

  鄧賢連忙打斷張遼的話喊道:“亂臣賊子,一派胡言。今劉嘉小兒叛逆,爾等助紂為虐,不但不知羞恥,還敢口出狂言。我益州之地甲兵數十萬,關隘重重。本將軍看張將軍也是明事理的人,聽本將軍一言,還是早就撤軍吧,或許還能免於一死。”

  張遼一聽不由大笑起來:“哈哈,鄧將軍以為本將軍是三歲小兒嗎?既然將軍不聽真言,你我是將軍,那就在手裡見真章吧!敢出來與本將軍大戰一百回合嗎?”

  鄧賢到了這個時候,最怕也只好出戰了,他雙手緊握鐵槍咬牙朝張遼沖來。

  張遼不慌不忙地提起刀來,緩慢地舉過肩,然後一夾馬肚,大喊一聲:“來得好!”

  兩人就在兩支部隊之間的空地上殺了起來。

  一個是咬牙猛刺用盡生平所學,惟恐不用力而丟掉了自己的性命;一個輕描淡寫看准下刀,想的只是如何用少的力氣乾淨俐落斬殺對手,然後衝鋒。

  兩將戰不到二十回合,鄧賢就氣喘如牛了,頭盔被對方的大刀帶落,身上的盔甲也撕爛了一塊。

  兩馬才分開又糾合在一起,卷起漫天的黃土,把兩將嚴嚴實實地籠罩起來。

  突然鄧賢一聲驚叫:“哎呀!”

  就見一人低身伏在馬背上從灰塵中逃出來朝成都隊伍去跑去。而另一人並沒有如想像的立即追出來而是用炸雷般的聲音嚎道:“兒郎們,沖啊!殺成都賊子!”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