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痛快淋漓闖三國》第40章
第014回 《布下陷阱》

 諸葛亮自信地笑道︰“我們當然不能與他們面對面地鬥,我們畢竟是盟友。雖然我們不能,但曹操能!現在最主要是怎麼讓曹軍猛攻他們,或者說我們該用什麼計策逼迫曹軍只有打敗他們才能逃命,而益州兵在我們的將令和當時的情況下又不得不抵擋,那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所以亮準備這麼布兵……”

 劉備連忙說道︰“軍師且慢!別人會不會說我們背盟殺盟?會不會說我們宗室相殘?”說著眼楮就紅了,眼淚也盈滿眼框。

 諸葛亮搖了搖扇子道︰“現在還能顧忌這些虛的東西嗎?如果我們此時不動手,遠不說取益州難於上天,就是現在想取江陵、襄陽、樊城也是不可能。亮想周瑜肯定在做殺滅那八千水軍的打算,就算沒有,知道我們在算計這六千人的時候,他也絕對會緊跟其上。只要我們兩方動手,我們就更沒有後顧之憂了。”

 劉備連忙問道︰“先生是說周瑜肯定也要打那八千水軍的主意?”說這話的時候,劉備的眼淚還掛在眼角。

 諸葛亮輕輕點了點頭,小聲道︰“……,否則他就不是周公謹了。”

 劉備高興地說道︰“太好了!”說完又動了感情,低聲說道,“備實在不想再一次背井離鄉,百姓苦、百姓苦呀,當時長板坡真是屍骨滿野,慘不忍睹呀,嗚——”一個大男人真的又哭了起來。

 諸葛亮和簡雍已經習慣了他的感情千變萬化了,所以沒有勸他。

 諸葛亮走到地圖前,指著地圖提高了一點聲音說道︰“曹軍現在駐紮在烏林,一旦敗退,則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是通往南郡江陵之路,一條是通往荊州之路。而南郡是我們盟軍的主攻方向,這裡佈置的兵最多,而路靠近江水邊,前面還有益州李嚴駐守在夷陵,一旦我們盟軍從江水斷截或李嚴從夷陵出兵阻擋,他們就可以完全把這條不寬的路給堵死,就算沖破這些人的阻攔,輾轉回到江陵再轉襄陽後到許昌去,沿途也是困難重重,因此亮斷定他們不會走這條險路,必走另一條去荊州的道路,以便更快地達到許昌安全地。”

 說到這,劉備早已收淚恭聽了。

 諸葛亮用扇柄指了一下地圖接著說道︰“而通往荊州的這條路上,在前進到沔陽附近時——,你們看,也就是這裡!又進行分岔,一條岔路通往西邊,可以到江陵、夷陵,也可以前進九十多裡之後轉向北邊到襄陽去,途中只有華容這裡有一個關隘但也有一段大路可迂回;另一條岔路則筆直走三十裡之後順襄江也可通襄陽。通向西邊的這條岔路路寬易行,平時曹軍從許昌來的輜重車隊都是走的這條道,唯一缺點就是路遠,路上還要提防華容這個地段。而順襄江的路路窄難走,輜重難行,但距離近。曹軍敗退時主要走哪條道呢?”

 簡雍道︰“依雍看,曹軍應大部分會在去西邊的這條道,畢竟他們已經熟悉了這條路,而且路寬人多易行更安全,路雖然遠點沒有什麼關系。”

 諸葛亮點點頭說道︰“說對,也可以說不對。說對是因為亮估計那時候人多雜亂只要有路就會沖,因此這條路上的士兵絕對不會少。說不對是因為曹軍突然敗退,則肯定是輕裝而逃,一般的山路可以通過,一些人為了逃命必定會選最近的路逃跑,加上敗退時來不及攜帶糧草而行,如果多走九十多裡路則就多餓幾天的肚子,加上又擔心我軍的追擊,所以很多的人會把逃跑的方向選在襄江方向,走這可以省幾天的路程。因此我們一邊命令彭、沙摩柯帶兵在這條路上堵截,一邊在通向西邊的路口布在重兵,阻止大部分軍隊從那條路走。這樣一來,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曹軍會走彭、沙摩柯他們防守的這裡。一旦曹軍被我們驅趕到了這裡,特別是到了江嘴口這一帶,他們就不可能再後退,因為這裡一邊是襄江一邊是高山,只有沖開當面的益州兵的阻截才有生存的可能,因此他們必定會死拼益州兵。”

 諸葛亮繼續道︰“而彭沙摩柯他們呢?同樣也因為這裡一邊是襄江,一邊是高山,益州士兵他們也必須死拼,否則的話不是被驅趕進襄江淹死就是散開隊形亂逃上山被曹軍殺死。在這種情況下,只要有人點火燒他們或者曹軍全力而上,他們六千人益州兵就是最有本事也只能授首。更何況一旦戰鬥打響,必是火光沖天,輾轉得信的襄陽守軍必來接應曹操,依亮推測這出來接應的部隊一定是騎兵輕裝走近路,這樣一來益州兵前有曹操率領的敗軍後有襄陽出來的守軍,兩相夾攻他們不可能脫身。”

 在歷史上曹操軍隊在赤壁之中損失是很大,但遠沒有《三國演義》中寫的那麼嚴重,曹操也絕對不是關羽發善心在華容道放走的,關羽率領的五百校刀手在曹操幾萬或十幾萬敗軍面前是翻不了什麼浪的。如果曹操真的是三軍精銳盡墨,那麼他不可能回到許昌後很快就能收拾馬超的反叛部隊。

 曹操之所以一直敗退回許昌也是二個原因,一是新降的荊州兵並未完全歸心,加上赤壁新敗,荊州還要花很多的時間收心才能變為自己的基地,加上當時軍隊發生了瘟疫,荊州兵大部分被燒死或投降,曹操自知不能強撐。二是他也看出如果繼續呆在荊州,孫權和劉備會同心協力共同對他,只有退開一步他們才會相互敵視,自己才有可乘之機。

 簡雍想了想,慢慢說道︰“雍看這條驅虎吞狼之計確實是好。但有兩個問題。不知……”

 諸葛亮搖了搖鵝毛扇,微笑道︰“亮替憲和來問這兩個問題吧。一是擔心彭不會乖乖地率兵深入敵後一百多裡的地方去堵截敵人。二是擔心益州歸周瑜節制的八千水軍全力來救,那樣的話我們就可能功虧一簣。憲和是想問這個嗎?”

 簡雍驚訝地看著諸葛亮,說道︰“雍真的很佩服軍師。”

 諸葛亮扇了幾下,道︰“憲和不必驚異。可以說亮是處心積慮多時,當然方方面面都考慮了,所以才有此一說。”

 諸葛亮走了幾步,說道︰“亮先說第一點,按照我們三方簽訂的盟約,最後總決戰的時候,主公有權調動任何受節制的軍隊,違令者斬,這是最重要的一條。其次,在烏林戰鬥發生前,他們偷偷的潛入敵後並沒有危險,這些情況可以由探馬偵察的情況來得知,他們沒有理由拒絕。再者就是他們守的這條道與另外那條路遠的寬道而言,寬道更重要也更危險,因為那是平時曹軍調動部隊和轉運糧草的大路,至少表面看來那裡的曹軍攻擊力更強,我們把最危險的留給我們,把不太危險的任務留給他們。也就是說無論從哪方面講彭和沙摩柯他們都應該無話可說。”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