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異界之重生成龍》第0章
什么是龍

 龍——————

  【讀音】lóng

  【梵文】Nāga

  【英文】dragon

  【基本釋義】

  1.我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異動物,身體長,有鱗,有角,有腳,能走,能飛,能游泳,能興云降雨。

  漢字“龍”2.封建時代龍作為帝王的象征,也用來指帝王和其的東西:龍顏龍廷龍袍。

  3.形狀像龍的或裝有龍圖騰:龍舟龍燈龍車。

  4.Lóng姓。

  5.龍在中國傳統的十二生肖中排列第五。龍與鳳凰、麒麟、龜一起并稱“四瑞獸”。(也有許多典籍和史書著作中提到“四瑞獸”分別為:猰貐、居、貔、狻猊。)青龍與白虎、朱雀、玄武是中國天文的四象。

  6.西方神話中帶翼的動物。參見西方龍

  7.佛教中天龍八部之一。

  編輯本段【中華神龍】

  龍是中國神話中的一種善變化、能興云雨、利萬物的神異動物,傳說能隱能顯,春風時登天,秋風時潛淵。又能興云致雨,為眾鱗蟲之長,四靈(龍、鳳、麒麟、龜)之首,后成為皇權象征,歷代帝王都自命為龍,使用器物也以龍為裝飾。《山海經》記載,夏后啟、蓐收、句芒等都“乘雨龍”。另有書記“顓頊(zhuānxū)乘龍至四海”、“帝嚳春夏乘龍”。前人分龍為四種:有鱗者稱蛟龍;有翼者稱為應龍;有角的叫螭龍,無角的叫虬。上下數千年,龍已滲透了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成為一種文化的凝聚和積淀。龍成了中國的象征、中華民族的象征、中國文化的象征。對每一個炎黃子孫來說,龍的形象是一種符號、一種意緒、一種血肉相聯的情感!。“龍的子孫”、“龍的傳人”這些稱謂,常令我們激動、奮發、自豪。龍的文化除了在中華大地上傳播承繼外,還被遠渡海外的華人帶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國的華人居住區或中國城內,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飾物仍然是龍。因而,“龍的傳人”、“龍的國度”也獲得了世界的認同。龍是華夏民族的代表!

  編輯本段【龍-西方的認識】

  “龍”雖然在英文中一般翻譯為“dragon”,但西方文化中的“dragon”與中國傳統的龍除了形象有一些相似外,背景和象征意義都分別甚大。西方的“dragon”一般帶有邪惡的意味,與東方的瑞獸完全不一樣。當初將中國的龍翻譯做為dragon的人,就像是給圣人與殺人犯取相同的名字,但其實兩者并無關聯,讓一個對中華文化不了解的西方人看到中國人崇拜龍的行為會讓西方人產生中國人喜好崇尚邪物的負面印象。為了避免這種混淆,有學者提出,把“龍”的英文翻譯改為發音與漢語接近的“loong”,但目前尚未得到廣泛認可。

  編輯本段【龍的起源】

  在早期,古人對大多自然現象無法做出合理解釋,于是便想象有這么一種動物能夠主宰、操控、管理這些動物和天象,像一個氏族必須有一個頭領一樣。他們許多動物的特點都集中在一起上,漸漸構成了龍的樣子:駝頭、鹿角、牛耳、龜眼、蝦須、蛇身、魚鱗、蜃腹、鷹爪。這種復合結構,意味著龍是萬獸之首,百鱗之王。

  龍的模糊集合過程的起點在新石器時代的夏代,商周時期至戰國發展出許多種龍,到秦漢時龍的樣子逐漸統一固定下來,之后的歷朝歷代,直到今天,其模樣都在這個基礎上不斷地加減、變衍和發展。

  目前對于龍的原形的探討有鱷魚說、晰蜴說、馬說等等,但普遍認同龍的基調是蛇。最初系統提出這一見解的是聞一多的名篇《伏羲考》。聞一多認為,蛇氏族兼并別的氏族以后,“吸收了許多別的形形色色的圖騰團族(氏族),大蛇這才接受了獸類的四腳、馬的頭、鬣[liè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魚的鱗和須”,而成為后來的龍。后人在聞一多研究的基礎上,作了許多豐富與補充(見下文):

  考察龍,首先要弄明白,究竟什么是其基調、主干或主體原形。簡單概括一下,就是從龍一出現的初期,一直延續下去,恒定不變,而且是構成龍的主體部分,缺了它,龍就不成其為龍,這才是龍的基調、主干或主體原形。龍變來變去,頭有時像鱷魚,有時又像馬;它的腳有時像蜥蜴足,有時又像狗爪;唯有蛇的修長的身子從未變過。遠古,崇拜蛇的氏族部落很普遍。蛇有很強的生命力,正符合原始先民的愿望。蛇對人又有很大的威脅,尤其是毒蛇,能致人于死命,使人畏懼。《山海經》中各式各樣的神,有不少便是蛇身或龍身。蛇本身便具有多民族性,用現代話語,便是那時的蛇崇拜,很有群眾基礎,以它作為龍的主體,這種民族大融合的標志,即使被兼并者也愿意接受。還有一種說法是蛇吃了仙丹才進化的。

  編輯本段【龍的分類】

  有[tng]蛇沒有腳而能飛(見《荀子•勸學》);有鱗的叫蛟龍,有角的叫螭龍,無角的叫虬(均見《離騷》洪補引《廣雅》)。有翅膀的叫應龍(《天問》王注)。蛟龍,螭龍,虬,應龍,都不是龍的正統.龍的正統叫做蒼龍!在中國商周戰國青銅器上我們可以看到這些不同種類的龍。

  《論衡》則說:“龍之像,馬首蛇尾。”還有的說龍的形狀是鹿的角,牛的耳朵,駝的頭,兔的眼,蛇的頸,蜃[shè甚]的腹,魚的鱗,鹿的腳掌,鷹的爪子。《本草綱目》則稱“龍有九似”,為兼備各種動物之所長的異類。傳說多為其能顯能隱,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登天,秋分潛淵,呼風喚雨,無所不能。這些已經是晚期發展了龍的形象,比最初的龍越來越復雜,被綜合進去的圖騰也越來越多,說明它在不斷豐富發展。

  關于五爪龍、四爪龍、三爪龍:

  元以前的龍基本是三爪的,有時前兩足為三爪,后兩足為四爪。實例可參見唐、宋、元的瓷器紋飾。明代流行四爪龍,清代則是五爪龍為多。

  民間“五爪為龍,四爪為蟒”的說法形成于清代,主要作為皇帝與下臣服裝上紋飾的差別,皇帝穿”龍袍”,其它皇族和下臣穿“蟒袍”,但這只是名稱上的差別而已,從龍的形式上來講無論龍和蟒都是四足蛇類,形狀無差異。

  [龍螭虬蛟蟠虺夔]

  虺:是一種早期的龍,以爬蟲類——蛇作模特兒想象出來的,常在水中。“虺五百年化為蛟,蛟千年化為龍。”是龍的幼年期,曾出現在西周末期的青銅器裝飾上,但不多。

  虬:一般把沒有生出角的小龍稱為虬龍,是成長中的龍。故古文獻中注釋:“有角曰虬,無角曰龍。”另一種則說幼龍生出角后才稱虬。兩種說法雖有出入。但都把成長中的龍稱為虬。還有的把盤曲的龍稱為虬龍,唐代詩人杜牧在《題青云說》詩中就有“虬蟠千仞劇羊腸”之句。

  蟠螭是龍屬的蛇狀神怪之物,是一種沒有角的早期龍,《廣雅》集里就有“無角曰螭龍”的記述。對蟠螭也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指黃色的無角龍,另一種是指雌性的龍,在《漢書•司馬相如傳》中就有“赤螭,雌龍也”的注釋,故在出土的戰國玉佩上有龍螭合體的形狀作裝飾,意為雌雄交尾。春秋至秦漢之際,青銅器、玉雕、銅鏡或建筑上,常用蟠螭的形狀作裝飾,其形式有單螭、雙螭、三螭、五螭乃至群螭多種。或作銜牌狀,或作穿環狀,或作卷書狀。此外,還有博古螭、環身螭等各種變化。

  蛟:一般泛指能發洪水的有鱗的龍。相傳蛟龍得水即能興云作霧,騰踔太空。在古文中常用來比喻有才能的人獲得施展的機會。關于蛟的來歷和形狀,古典文獻中說法不一,有的說“龍無角曰蛟”,有的說“有鱗曰蛟龍”。而《墨客揮犀》卷三則說得更為具體:蛟之狀如蛇,其首如虎,長者至數丈,多居于溪潭石穴下,聲如牛鳴。倘蛟看見岸邊或溪谷之行人,即以口中之腥涎繞之,使人墜水,即于腋下吮其血,直至血盡方止。岸人和舟人常遭其患。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中有周處入水三天三夜斬蛟而回的故事。蛟可能是鱷魚。

  角龍:指有角的龍。據《述異記》記述:“蛟千年化為龍,龍五百年為角龍”,角龍便是龍中之老者了。

  應龍:有翼的龍稱為應龍。據《述異記》中記述:“龍五百年為角龍,千年為應龍”,應龍稱得上是龍中之精了,故長出了翼。相傳應龍是上古時期黃帝的神龍,它曾奉黃帝之令討伐過蚩尤,并殺了蚩尤而成為功臣。在禹治洪水時,神龍曾以尾掃地,疏導洪水而立功,此神龍又名為黃龍,黃龍即是應龍,因此應龍又是禹的功臣。應龍的特征是生雙翅,鱗身脊棘,頭大而長,吻尖,鼻、目、耳皆小,眼眶大,眉弓高,牙齒利,前額突起,頸細腹大,尾尖長,四肢強壯,宛如一只生翅的揚子鱷。在戰國的玉雕,漢代的石刻、帛畫和漆器上,常出現應龍的形象。

  火龍:是以火懾勢的龍。全身有紫火纏繞,凡有火龍經過之處,則一切物體均被燒焦。

  蟠龍:指蟄伏在地而未升天之龍,龍的形狀作盤曲環繞。在我國古代建筑中,一般把盤繞在柱上的龍和裝飾莊梁上、天花板上的龍均習慣地稱為蟠龍。在《太平御覽》中,對蟠龍又有另一番解釋:“蟠龍,身長四丈,青黑色,赤帶如錦文,常隨水而下,入于海。有毒,傷人即死。”把蟠龍和蛟、蛇之類混在一起了。

  青龍:為“四靈”或“四神”之一,又稱為蒼龍。我國古代的天文學家將天上的若干星星分為二十八個星區,即二十八宿,用以觀察月亮的運行和劃分季節,并把二十八宿分為四組,每組七宿,分別以東、南、西、北四個方位,青、紅、白、黑四種顏色以及龍、鳥、虎、玄武(龜蛇相交)四種動物相配,稱為“四象”或“四宮”。龍表示東方,青色,囚此稱為“東宮青龍”。到了秦漢,這“四象”又變為“四靈”或“四神”(龍、鳳、龜、麟)了,神秘的色彩也愈來愈濃。現存于南陽漢畫館的漢代《東宮蒼龍星座》畫像石,是由一條龍和十八顆星以及刻有玉免和蟾蜍的月亮組成的,這條龍就是整個蒼龍星座的標志。漢代的畫像磚、石和瓦當中,便有大量的“四靈”形象。

  魚化龍:是一種龍頭魚身的龍,亦是一種“龍魚互變”的形式,這種形式我國古代早已有之。《說苑》中就有“昔日白龍下清冷之淵化為魚”的記載,《長安謠》說的“東海大魚化為龍”和民間流傳的鯉魚跳過龍門,均講述了龍魚互變的關系。這種造型早在商代晚期便在玉雕中出現,并在歷代得到發展。

  編輯本段【考古發現】

  ●1970年代在內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過"C"型玉龍,后經考古勘查確認該玉龍屬于距今約5000多年的紅山文化遺物。

  ●1987年河南濮陽西水坡遺址45號墓發現了蚌塑龍虎,考古和碳-14測定墓葬的年代在距今6500年前左右。據學者李學勤、馮時等考證,45號墓發現的蚌塑龍虎與中國傳統天文學中的四象有密切的聯系。

  ●遼寧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遺址出土紅褐色石塊堆砌的“龍形堆塑”。該遺址屬“前紅山文化”遺存,距今約8000年。“龍形堆塑”位于這個原始村落遺址的中心廣場內,全長近20米,寬近兩米,揚首張口,彎腰弓背,尾部若隱若現。這條石龍,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早、形體最大的龍。

  (有文章稱,山西省吉縣柿子灘石崖上有一幅距今達一萬年的魚尾鹿龍巖畫,當是龍的最早的雛形。這幅巖畫未見發表,其面目如何,還不得而知。)

  編輯本段【史書記載】

  伏羲氏時,有龍呈瑞,因而以龍紀事,創立文字。

  《左傳•昭十七年》:“太皡氏以龍紀,故為龍師而龍名”

  《竹書紀年》記載伏羲氏各氏族中有飛龍氏、潛龍氏、居龍氏、降龍氏、土龍氏、水龍氏、青龍氏、赤龍氏、白龍氏、黑龍氏、黃龍氏。

  《左傳•昭二十九年》:“公賜公衍羔裘,使獻龍輔于齊侯”的記載;《拾遺記》也說:舜時,“南潯之國獻毛龍,一雌一雄,放置豢龍之宮,至夏代,豢龍不絕,因以命族”。說明夏朝盛行著飼養龍的習俗和以龍作氏族集團的族名。某些古書中記載:為夏朝統治者養龍的人姓劉,未可考!

  《易.坤》:“龍戰于野,其血玄黃”

  《左傳•昭十九年》:“鄭大水,龍斗于時門之外洧淵”

  《禮•禮運》:“鱗鳳魚龍,謂之四靈”

  《莊子•列御寇》:“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淵,驪龍頷下。”

  編輯本段【宗教與龍】

  【道教】

  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是在原始宗教的基礎上形成的,集巫術、自然崇拜、動物崇拜及秦漢時期的神仙方術于一身,并加以理論化和系統化的一門宗教。早期的道學家已經意識到龍來自于蛇。《黃白篇》有:"蛇之成龍,亦與自生者無異也。然其根源之緣由,皆自然之感致。

  東漢順帝時,張道陵倡導的五斗米道,奉老子為教主,以〈老子五千文〉為主要經典,逐小形成辦有教理、教義、教規的一種人為宗教形式。道教自形成之初,便與龍崇拜有不解之緣。先秦時代的乘龍周洲四海、乘龍升天,以及以龍溝通天人的信仰,被道教全盤繼承。

  道教創始人張道陵的子孫都繼承其業,均稱"天師",并傳達室說與龍有緣。傳說第三代天師名魯,傳說他有十個兒子,號"張氏十龍"。另有一則傳說稱:張魯的女兒在山下洗衣,忽有白霧繞身,因此竟未婚而孕,感到羞恥,便自殺身亡。死前留下遺言,務必剖尸看腹中為何物。結果,腹中有兩條雙胞胎小龍,婢女把它們放進漢水。其后的許多道教代表人物都被說成與龍有神秘的關系,如南朝時的道教代表人物陶弘景,傳說其母夢龍而生,他是一個龍種。

  龍在道教中最主要的作用是助道士上天入地,溝通鬼神。龍被認為是"三轎"之一。這里所指的"三轎",一曰龍轎,二曰虎轎,三曰鹿轎。道教的三轎主要是作為其上天入地的乘騎工具。張光直先生認為:"濮陽第45號墓的墓主是個仰韶文化社會中的原始道士或是巫師,而用蚌殼擺塑的龍、虎、鹿乃是他能召喚使用的三轎的藝術形象。"他把蚌殼龍、虎、鹿與古代原始道教上三轎相聯系,認為二者有淵源關系。

  傳說有法力道行的天師、真君還能召龍、驅龍。《酉陽雜俎。怪術》稱:在一個名叫云安的地主,江邊有十五是險灘,舟楫若不靠人拉纖,無法通過。瘦代天師翟乾佑念商旅之勞,結壇作法,召來群龍,共14條,均化作老人。翟天師讓它們夷平險灘,以利舟行。群龍領命而去,一夜之間,風雷震擊,十四里險灘都變成平潭,惟獨剩一里依舊如故。翟天師一看便知是一條龍昨日未到,于是再次登壇作法,嚴敕神吏召它前來。三日之后,方有一女女子來到,原來是一條雌龍。好申辯說:乘船過這條江的,都有是富商大賈,給他們拉纖的,都是云安的貧窮百姓,他們一向靠拉纖過活。倘若險灘沒了,舟船通行無阻,他們靠什么吃穿呢?寧可要險灘以贍纖夫,不愿利舟楫以安富商。翟天師聽后連連點頭,于是又召諸龍一切恢復原樣。

  【佛教】

  在佛經中,龍王Nāgarāja名目繁多,如《妙法蓮華經》稱:龍王有八,一為難陀龍王,二為跋難陀龍王,三為娑伽羅龍王,四為和修吉龍王,五為德義迦龍王,六為阿那婆達多龍王,七為摩那斯龍王,八為伏缽羅龍王。

  龍和佛教的關系目前在學術界還有爭議,一說中國的“龍王”崇拜是隨佛教從印度傳入的。理由是在中國本土的龍崇拜中,原無"龍王"崇拜。在漢代之前,只有”龍神”,而無“龍王”。隋唐之后,佛教信仰傳入中國,龍王信仰遍及中土。

  另一種說法則是印度佛教中的龍是由中國傳去的,經過印度人的再創造,成為“龍王”。隨著佛教的東傳,龍王崇拜又隨之回傳至中國。其理由有七:

  其一,中華民族的龍文化源遠流長,據有條有理發掘,最早的龍形象是遼寧阜新查海遺址發現的一條距今七八千年的興隆洼文化石塊堆塑龍,其次是舉世矚目的河南西水坡的蚌殼龍。第三是黃梅縣白湖鄉張城村焦墩遺址發現的用卵石擺塑的一條巨龍。第四是眾所周知的內蒙古三星他拉玉龍等。這些都充分證明龍崇拜早在六七千年前在中國便十分普遍,同時也證明龍文化是中國的本土文化,而不是外來文化。

  其二,據目前所見印度龍的最早考古資料,是公元前一世紀的壁畫《龍王及其家族》,和紀元前后的《龍族向菩提樹禮拜》,晚于中國的遼寧查海石塊龍約五千年。

  其三,在文字記載方面,據目前所知的史料來看,印度有關龍的文字記載,最早是龍樹于公元二世紀左右所寫的《智度論》,這一記載距今僅1800年左右。而中國有關龍的記載較印度早得多,商代的甲骨文中有不少“龍”字以及崇拜龍的一些記載,這說明在3500年前中國的龍崇拜已十分普遍。

  其四,中國龍文化自形成之后,不僅在國內迅速傳播,而且很快傳到國外。印度佛教中的龍當是由中國傳過去的。傳播路線可能有兩條:一條是經中國西南地區傳入。據考古資料,早在新石器時代,黃河流域的石器文化便傳到西藏及其以南地區;在秦漢早期中國西南地區就和印度之間有了頻繁的商品貿易。因此中國的龍崇拜經由這條途徑傳入印度是完全有可能的。龍文化傳播的另一條路線是西域絲綢之路。中原王朝早在三千多年前便與西域有接觸,傳說周代早期已有移民到達蔥嶺以東地方。商滅夏之后,夏部落有一部分人徙往西北地區,到達甘肅等地之后,繼續向西遷徙,進入西域的焉耆國。后來,這些遷入焉耆國的龍氏族部落至晉代時成為該國的統治者,并以"龍"為姓。他們把自己的龍文化帶入西域是肯定無疑的。

  其五,從語言學角度來說古印度的梵文中本沒有“龍”的專用詞,“龍”是和“蛇”合用一個詞來表示的。在古印度神話中,雷電是騎白象的大神因陀羅手持雷鑿造成的。中國龍傳入印度之后,龍神很快取代了因陀羅,成為風雨雷電的主宰神。因而,表示“蛇”的詞又來表示“龍”了。

  其六,在《大唐西域記》中記載龍的傳說約有20則,其中西域五則,北印度五則,中印度十則,而南印度一則也沒有。從內容來年,龜茲、于闐的龍傳說與中國古代的龍傳說很相似,有乘龍及龍與婦女交合而生龍種的傳達室說,而與佛教毫無關系。而《大唐西域記》中關于蔥嶺以南、鄰近印度的龍神話傳說,其內容則與佛教中的人物有關。這也可說明西域是中國龍文化傳入印度的一條路線。

  其七,中國原始的龍,具有較多的蛇形象和屬性,印度龍也一樣,與蛇有密切的關系。在佛教的繪畫雕刻藝術中,龍王的頭部后面一般都有一個展開的有三五個或七個頭狀物的眼鏡蛇冠子。另外,佛經還常有“毒龍形狀如蛇”的說法,也說明印度龍具有蛇的屬性。

  中國本土的龍具有馬、牛、魚、鹿、蛇等動物特征;佛教中的龍王也相似,具有象、蛇、馬、魚、蝦等多動物的特性,據上,有理由認為,佛教中的龍是由中國傳入的。

  佛教中的龍與中國龍也存在不同之處,主要表現在如下幾方面:

  其一,中國龍與印度龍之間的最大差異是在社會中的地位不同。在中國龍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特別是龍崇拜與政治結合起來之后,龍成為帝王的象征。而印度龍則是一般的神靈,如佛經中的天龍八部之“龍”,不過是普通的護法神而已,無至高無上的地位。在印度的動物崇拜中,金翅鳥受到最高的崇拜,而龍經常是金翅鳥的獵物。在佛典中,龍的“三患”之一便是金翅鳥。傳說金翅鳥每天以龍為食,一天需要一條大龍王,五百條小龍。這說明龍的地位遠在金翅鳥之下,而中國則相反,龍的地位遠在鳳鳥之上。

  其二,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龍,能夠升天入地,溝通天人;能為神仙乘馭,來往于天地之間。如黃帝乘龍升天,顓頊、帝嚳、啟亦乘龍往來。而印度佛教中的龍則沒有這種神性。大神乘騎的是金翅鳥,如古印度人的天神毗濕奴常騎在金翅鳥上飛行。佛教中的文殊菩薩乘的是獅子或坐白蓮臺;普賢菩薩乘的是六牙白象或坐青蓮臺。

  其三,在佛教中的龍王崇拜傳入之前,中國的龍沒有地域性,龍被奉為主宰雨水之神,受到各地各民族的普遍崇拜,龍的形象基本上也相同的,只有顏色的區別,分為青、赤、白、黑、黃五種。印度人雖然封龍為“王”,給龍造“宮”,但印度龍的地方神特性較明顯,龍王的種類繁多,各水域都有龍王、龍宮,說明龍只不過是某一水域的主宰神。

  其四,在印度,龍王是佛的信徒、供養者或守護神,而中國因受道教和儒教的影響,龍王信仰也發生了種種變化。在道教的影響下,中國的龍王成為玉皇大帝的部下;在儒教的影響下,中國的龍王傳說強調仁、信、義,強調夫婦、弟兄、父女之情,并有善惡之分。此外,中原各地的龍王一般有姓、名和封號,這也是中國特有的。

  從以上差異來看,龍文化傳入印度在秦漢之前,因為龍在秦漢開始與帝王崇拜結合在一起。在此之前,龍的主神性是主宰雨水,而印度的龍王也一樣,主宰大海、湖泊和水潭等水域。龍崇拜傳入印度之后,經過再創造,與本地文化相結合,形成了具有印度特色的龍文化。

  同時印度佛教藝術的傳入,對中國龍形像也有較大的影響。從漢晉到唐宋時期,龍的形像在演變過程中,明顯地受到佛教藝術的影響。如敦煌北魏壁畫上的龍,其動態是在奔騰,卻給人以一種安詳、寧靜的感覺,這種造型顯然來源于同時代佛教中的飛天。印度佛教中的獅子對中國龍形像的演變影響也很大,唐宋時期的龍吸收獅子的形像。頭圓而豐滿,腦后披鬣,鼻子也近似獅鼻。江西江寧南唐要升墓中壁畫上的龍,不但頭部像獅子,就連整個身體也有點近似于獅子。龍吸收獅子形像,主要是為了言其神威,增加它的神通。

  【小結】

  中國的龍王信仰是隨著佛教的興起而產生的,但是又與印度佛教中的龍王有很大差異。可以說中國的龍王是佛教道教雜糅的產物。道教引進佛教龍王并加以改造,形成自己的龍王體系,稱諸天龍王、四海龍王、五方龍王等。具體例子:

  《太上洞淵神咒經》中的“龍王品”列有以方位為區分的“五帝龍王”,以海洋為區分的“四海龍王”,以天地萬物為區分的54名龍王名字和62名神龍王名字

  《西游記》中的四海龍王(東海敖廣、西海敖欽、南海敖潤、北海敖順)

  唐玄宗時,詔祠龍池,設壇官致祭,以祭雨師之儀祭龍王

  宋徽宗大觀二年(1108年)詔天下五龍皆封王爵,封青龍神為廣仁王,赤龍神為嘉澤王,黃龍神為孚應王,白龍神為義濟王,黑龍神為靈澤王。

  清同治二年(1863年)又封運河龍神為“延庥顯應分水龍王之神”,令河道總督以時致祭。

  由于龍為司水之神,凡有水之處,無論江河湖海,淵潭塘井均有龍王,職司該地水旱豐歉。于是大江南北龍王廟林立,成為中國龍崇拜的重要一部分。

  編輯本段【二龍戲珠】

  人們在建筑彩畫、雕刻、服飾繡品等載體上常見“龍戲珠”(有“單龍戲珠”、“二龍戲珠”等)圖案。什么是“龍珠”?“龍珠”因何而來?“龍戲珠”又是怎么回事?

  關于有龍有關的寶珠最早見于《莊子》:“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淵而驪龍頜下。《埤雅》也言“龍珠在頜”。《述異記》講,“凡有龍珠,龍所吐者……越人諺云:‘種千畝木奴,不如一龍珠。’”上述說法講了兩個意思:一是龍珠常藏在龍的口腔之中,適當的時候,龍會把它吐出來;二是龍珠的價值很高,用民諺來說,就是得一顆龍珠,勝過種一千畝柑橘。

  關于龍珠由來的猜測:

  1.珍珠。我們知道水中的某些軟體動物會在貝殼內形成的圓形顆粒,因其有亮麗的光澤而被人們所喜愛,因而被稱作珍珠。既然水中的動物能生出珠來,作為水族之長的龍,自然也要有珠而生了棗這該是龍珠神話產生的一個基本思路。

  2.來自于龍起源于鱷魚、蛇類的說法。既然鱷類和蛇類是卵生的,古人可能把鱷卵蛇卵當作一種“珠”。如果龍的形象來自于鱷和蛇之類的爬行類兩棲類動物,那么龍珠就是龍卵,龍戲珠就是龍戲“卵”,表現了龍這個神物,對生命的呵護,表達了古人對轉承不息的生命現象的認識和理解。民間“吞珠化龍”的傳說為這個看法提供了注腳:某少年割草(或打水)得一寶珠,此珠放到米缸漲米,放到錢柜生錢。某財主知道后,帶人來搶珠。少年情急中將珠放到口里,卻一不小心咽了下去。于是口渴求飲,缸水喝干了,又去喝河水、江水。喝著喝著,頭上冒出了角,眼睛朝外凸,身子變長出鱗棗化為龍了。這樣的傳說廣泛地流傳于四川、浙江、廣東等地,從中透示出“珠”的珍貴,以及珠和龍生命相依的關系。

  3.太陽。龍戲珠圖案,尤其是二龍戲珠圖案,其珠多有火焰升騰,下面是滔滔海水,可以理解為火球躍出海面。這不得不讓人聯想到太陽升起在海平面的場景,因此“火球出海”可以理解為“太陽出海了”。古人眼中的四方神:東方青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太陽是從東方升起的,龍則是代表東方的神物。這樣看來,龍戲珠就有太陽崇拜的意思了,該是太陽崇拜和龍崇拜的交融。

  龍分雌雄,這是二龍戲珠的圖案比較多的原因。如果珠作卵解,就是父母雙方共同呵護、愛撫他們的子女;如果珠作太陽解,就是雌雄二龍共迎旭日東升,讓燦爛的陽光普照大地。再者,二龍對稱,龍體彎長,珠形滾圓,在構圖上也具有一種美感。

  4.龍珠來自佛教中的寶珠。在佛教中,有一種寶珠叫摩尼珠,又稱如意珠。龍戲珠的形象是佛教東傳以后才出現的,在唐宋以前對稱的雙龍之間夾持的往往是玉璧或者錢幣圖案。我國唐宋以后,龍戲珠的出現,當與佛教有著淵源關系。

  【西方世界的龍(DRAGON)】

  參見詞條西方龍

  西方的龍一種傳說生物,擁有強大的力量及魔法能力,種類很多,其家族的龐大比起東方的龍來毫不遜色。中國的龍是“龍生九子,每子不同”,而西方的龍則是“龍生百子,每子不同”。有居住于深海的海龍,有沉睡于火山的火龍,有蟄伏于沼澤的毒龍以及無數的奇形怪狀的龍龍,以及九頭龍、龍獸、亞龍、雙足飛龍等等。

  西方的龍擁有強壯的身軀,又長又粗的頸,有角或褶邊的頭,尖銳的牙齒,和一條長長的尾。它用四只強而有力的腳步行,用一對像蝙蝠翼的巨翼飛行,它的身體全身覆蓋著鱗片,保護著身體。它的眼睛有四層眼瞼,其中內三層是透明的,可保護眼睛免受傷害,耳朵可以開合,但不是所有龍都有外耳。牙齒尖而利,通常會向內彎,以便撕開獵物。

  它可以作出噴吐攻擊,視乎該種龍的類別而有所不同,如紅龍會噴火,藍龍會噴電等。而它亦會對同類的能量攻擊免疫。龍是一種可怕的生物,會發出一種令人驚慌的氣勢,它亦可以使用一些魔法的效果,視乎種類。

  西方的龍多居于山洞,喜好財寶,通常洞中都會收藏大量的財寶。

  《哈利•波特》系列叢書中十種不同的龍

  巨大的會吐火的飛行爬蟲類的龍是所有神奇野獸中最令人敬畏也最危險的。今天,世界上仍有十種不同的龍。

  澳洲蛋白眼AntipodeanOpaleye(新西蘭)

  中國火球(也叫獅龍)ChineseFireball(中國)

  普通威爾士綠龍CommonWelshGreen(威爾士)

  赫希底里群島黑龍HebrideanBlack(赫希底里群島)

  匈牙利樹蜂HungarianHorntail(匈牙利)

  挪威脊背龍NorwegianRidgeback(挪威)

  秘魯毒牙龍PeruvianVipertooth(秘魯)

  羅馬尼亞長角龍RomanianLonghorn(羅馬尼亞)

  瑞典短鼻龍SwedishShort-Snout(瑞典)

  烏克蘭鐵肚皮UkrainianIronbelly(烏克蘭)

  編輯本段【龍與文化】

  龍文化的本質

  中國原龍最早曾一度起源于原始圖騰文化,但本質與主流卻不能簡單歸結為原始圖騰文化。從“時代背景——具體內容——文化涵義——社會功能”這四個方面來看,中國的龍都與原始圖騰有重大差異,因而表現出以下本質特征:

  源于圖騰,超越圖騰

  中國的龍文化在現代中國絕非僅僅存在個別遺跡,而是依然保持強大生機,揚棄掉封建主義、神秘主義、專制主義的消極因素,中國龍文化在國家統一、民族復興中雖不能起到歷史上的那種主導作用、主流文化作用,但仍對中華民族有強大感召力、凝聚力、向心力。

  不是實物崇拜,而是文化創造

  圖騰文化本質上是原始社會的氏族文化,而中國的龍,最初形態的原龍,即產生于公元前3000年前后,這是中國原始社會的解體期,中華文明時代的起源期,后來是中華文明中國的龍,固然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某種原型,但本質上并不是自然界中的現有實物,而是基于民族文化觀念的文化創造、文化符號。時代的形成期。

  龍文化的內涵

  中國的龍以東方神秘主義的特有形式,通過復雜多變的藝術造型,蘊涵著中國人、中國文化中特有的基本觀念:

  第一層,龍的觀念從中國龍的形象中蘊涵著中國人最為重視的四大觀念,天人合一的宇宙觀;仁者愛人的互主體觀;陰陽交合的發展觀;兼容并包的多元文化觀。

  第二層,龍的理念在中國龍的形象、龍的觀念后面,包含著中國人處理四大主體關系時的理想目標、價值觀念,追求天人關系的和諧,人際關系的和諧,陰陽矛盾關系的和諧,多元文化關系的和諧。

  第三層,龍的精神多元一體、綜合創新的中國文化基本精神,這是中國龍形象、龍文化的最深層文化底蘊。王東認為,發掘中國龍文化的深層內涵,有助于解決當代世界的一些文明沖突。

  龍與中國詩詞文化:

  黑潭龍

  【唐】白居易

  黑潭水深黑如墨,傳有神龍人不識。

  潭上駕屋官立祠,龍不能神人神之。

  豐兇水旱與疾疫,鄉里皆言龍所為。

  家家養豚漉清酒,朝祈暮賽依巫口。

  神之來兮風飄飄,紙錢動兮錦傘搖。

  神之去兮風亦靜,香火滅兮杯盆冷。

  肉堆潭岸石,酒潑廟前草。

  不知龍神享幾多,林鼠山狐長醉飽。

  狐何幸?豚何辜?年年殺豚將喂狐。

  狐假龍神食豚盡,九重泉底龍知無?

  龍移

  【唐】韓愈

  天昏地黑蛟龍移,雷驚電激雄雌隨。

  清泉百丈化為土,魚鱉枯死吁可悲。

  龍

  【唐】李嶠

  銜燭耀幽都,含章擬鳳雛。西秦飲渭水,東洛薦河圖。

  帶火移星陸,升云出鼎湖。希逢圣人步,庭闕正晨趨。

  驪龍

  【唐】唐無名氏

  有美為鱗族,潛蟠得所從。標奇初韞寶,表智即稱龍。

  大壑長千里,深泉固九重。奮髯云乍起,矯首浪還沖。

  荀氏傳高譽,莊生冀絕蹤。仍知流淚在,何幸此相逢。

  龍潭

  【唐】應物

  石激懸流雪滿灣,五龍潛處野云閑。

  暫收雷電九峰下,且飲溪潭一水間。

  浪引浮槎依北岸,波分曉日浸東山。

  回瞻四面如看畫,須信游人不欲還。

  《詠龍》唐《傳奇•蕭曠》

  亦知清戒守仙規,燕血塵埃豈嗜宜。

  自許身軀脫梭木,淹從螭蛟困拳池。

  為虛化實是何日,棄甲成林會有時。

  已笑癡兒執凡鐵,驅云駕霧奈何之。

  《詠龍詩》金廢帝完顏亮

  蛟龍潛匿隱蒼波,且與蝦蟆作混和。

  等待一朝頭角就,撼搖霹靂震山河。

  編輯本段【相關鏈接】

  神話傳說類:

  黑龍

  葉公好龍

  五龍山的傳說

  斬龍臺與伏龍觀

  馬師皇、孫思邈

  雪山龍

  二郎逐蹇龍

  民間習俗類:

  龍舟

  舞龍

  百葉龍

  九龍杯

  龍生九子

  生肖-龍年

  文藝類:

  《龍跡》長江文藝出版社2005。

  成語:

  人中之龍

  人中龍鳳

  望子成龍

  龍馬精神

  編輯本段龍之九子

  龍長子,名赑屃(bìxì),背馱丹書古碑,龜形而神冥。

  龍次子,名螭(chī)吻,立檐似獸,雙目炯然,上眺碧云天九重,下望幽獄十八層。

  龍之三子,名蒲牢,銅鐘稚龍,聲宏遠震九海天涯。

  龍之四子,名狴犴(bìàn),虎首獸身,鎮守牢獄,其威如刑,其厲如霸。

  龍之五子,名饕餮(tāotiè),身覆祭鼎玉案,魂系百味珍饈。

  龍之六子,名蚆嗄(bāxià),以水為靈江河為魄,一曲橋頭河神在。

  龍之七子,名睚眥(yázì),魂于蒼凌游天,氣若玄刀斬地。

  龍之八子,名金猊,爐香熏然升天端,燦金烈火,猶似乎睥睨凡塵事。

  龍之九子,名椒圖,螺蚌不束身之銳,凌門倔之競須眉。

  龍生九子是指龍生九個兒子,九個兒子都不成龍,各有不同。所謂“龍生九子”,并非龍恰好生九子。中國傳統文化中,以九來表示極多,有至高無上地位,九是個虛數,也是貴數,所以用來描述龍子。龍有九子這個說法由來已久,但是究竟是哪九種動物一直沒有說法,直到明朝才出現了各種說法。明代一些學人筆記,如陸容的《菽園雜記》、李東陽的《懷麓堂集》、楊慎的《升庵集》、李詡的《戒庵老人漫筆》、徐應秋的《玉芝堂談蕓》等,對諸位龍子的情況均有記載,但不統一。

  龍生九子古時民間有“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的傳說。但九子是什么,說法也不同。《中國吉祥圖說》謂:九子之

  1.老大囚牛,喜音樂,蹲立于琴頭;

  2.老二睚眥(yázì),嗜殺喜斗,刻鏤于刀環、劍柄吞口;

  3.老三嘲風,平生好險,今殿角走獸是其遺像;

  4.四子蒲牢,受擊就大聲吼叫,充作洪鐘提梁的獸鈕,助其鳴聲遠揚;

  5.五子狻猊(suānní),形如獅,喜煙好坐,倚立于香爐足上,隨之吞煙吐霧;

  6.六子霸下(也有另一中名字,方框內的看成一個字,[蟲八][蟲夏]),又名XX(bixi),似龜有齒,喜歡負重,碑下龜是也;

  7.七子狴犴(bì’àn),形似虎好訟,獄門或官衙正堂兩側有其像;

  8.八子負屃(fùxì),身似龍,雅好斯文,盤繞在石碑頭頂;

  9.老九螭吻(chīwěn),又名鴟尾或鴟(chi)吻,口潤嗓粗而好吞,遂成殿脊兩端的吞脊獸,取其滅火消災。

  《諸神由來》一書說《升庵外集》記載龍之九子是:品質,形似龜好負重,即碑下龜;螭吻,形似獸,性好望,站屋脊;饕餮,好食,立鼎蓋;蚣蝮,好立,站橋柱;椒圖,似螺蚌,性好閉,立于門首;金猊,形似獅,好煙火,立于香爐;再加上蒲牢、狴犴、睚眥三個,恰為龍之九子。

  螭吻:也叫鴟吻、鴟尾、好望,等。形狀像四腳蛇剪去了尾巴,這位龍子好在險要處東張西望,也喜歡吞火。相傳漢武帝建柏梁殿時,有人上疏說大海中有一種魚,虬尾似鴟鳥,也就是鷂鷹,能噴浪降雨,可以用來厭辟火災,于是便塑其形象在殿角、殿脊、屋頂之上。

  狻猊:又稱金猊、靈猊。狻猊本是獅子的別名,所以形狀像獅,好煙火,又好坐。廟中佛座及香爐上能見其風采。獅子這種連虎豹都敢吃,相貌又很軒昂的動物,是隨著佛教傳入中國的。由于佛祖釋迦牟尼有“無畏的獅子”之喻,人們便順理成章地將其安排成佛的座席,或者雕在香爐上讓其款款地享用香火。

  睚眥:相貌似豺,好腥殺。常被雕飾在刀柄劍鞘上。睚眥的本意是怒目而視,所謂“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報則不免腥殺,這樣,這位模樣像豺一樣的龍子出現在刀柄刀鞘上就很自然了。

  椒圖:形似螺蚌,好閉口,因而人們常將其形象雕在大門的鋪首上,或刻畫在門板上。螺蚌遇到外物侵犯,總是將殼口緊合。人們將其用于門上,大概就是取其可以緊閉之意,以求安全吧。

  囚牛:形狀為有鱗角的黃色小龍,好音樂。這位有音樂細胞的龍子,不光立在漢族的胡琴上,彝族的龍頭月琴、白族的三弦琴以及藏族的一些樂器上也有其揚頭張口的形象。

  蒲牢:形狀像龍但比龍小,好鳴叫。據說蒲牢生活在海邊,平時最怕的是鯨魚。每每遇到鯨魚襲擊時,蒲牢就大叫不止。于是,人們就將其形象置于鐘上,并將撞鐘的長木雕成鯨魚狀,以其撞鐘,求其聲大而亮。

  饕餮:形似狼,好飲食。鐘鼎彝器上多雕刻其頭部形狀作為裝飾。由于饕餮是傳說中特別貪食的惡獸,人們便將貪于飲食甚至貪婪財物的人稱為饕餮之徒。饕餮還作為一種圖案化的獸面紋飾出現在商周青銅器上,稱作饕餮紋。

  狴犴:又叫憲章。相貌像虎,有威力,又好獄訟之事,人們便將其刻鑄在監獄門上。虎是威猛之獸,可見狴犴的用處在于增強監獄的威嚴,讓罪犯們望而生畏

  尸貝:也稱龜趺。形狀像烏龜,好負重。長年累月地馱載著石碑。人們在廟院祠堂里,處處可以見到這位任勞任怨的大力士。據說觸摸它能給人帶來福氣。

  霸下([蟲八][蟲夏]):又名赑屃,樣子似龜。相傳上古時它常背起三山五岳來興風作浪。后被夏禹收服,為夏禹立下不少汗馬功勞。治水成攻后,夏禹就把它的功績,讓它自己背起。故中國的石碑多由它背起的。

  “龍生九子”的一個說法是來自明朝李東陽的《懷麓堂集》,龍的九個兒子分別為:

  老大囚牛(qiúniú)

  老二睚眥(yázì)

  老三嘲風(cháofēng)

  老四蒲牢(púláo)

  老五狻猊(suānní)

  老六赑屃(bìxì)

  老七狴犴(bì’àn)

  老八負屃(fùxì)

  老九螭吻/鴟尾(chīwěn/chīwěi)

  另有說法為:

  老大赑屃(bìxì)

  老二螭吻/鴟尾(chīwěn/chīwěi)

  老三蒲牢(púláo)

  老四狴犴(bì’àn)

  老五饕餮(tāotiè)

  老六(蟲八)(蟲夏)(bāxià)

  老七睚眥(yázì)

  老八狻猊(suānní)

  老九椒圖(jiāotú)

  有的說法還把螭首、麒麟、朝天吼(犼)、貔貅也列入龍子之一。

  龍生九子之一•囚牛

  囚牛,是龍生九子中的老大,平生愛好音樂,它常常蹲在琴頭上欣賞彈撥弦拉的音樂,因此琴頭上便刻上它的遺像。這個裝飾現在一直沿用下來,一些貴重的胡琴頭部至今仍刻有龍頭的形象,稱其為“龍頭胡琴”。

  龍生九子之二•睚眥

  睚眥,是老二,平生好斗喜殺,刀環、刀柄、龍吞口便是它的遺像。這些武器裝飾了龍的形象后,更增添了懾人的力量。它不僅裝飾在沙場名將的兵器上,更大量地用在儀仗和宮殿守衛者武器上,從而更顯得威嚴莊重。

  龍生九子之三•嘲風

  嘲風,形似獸,是老三,平生好險又好望,殿臺角上的走獸是它的遺像。這些走獸排列著單行隊,挺立在垂脊的前端,走獸的領頭是一位騎禽的“仙人”,后面依次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斗牛、和行什。它們的安放有嚴格的等級制度,只有北京故宮的太和殿才能十樣俱全,次要的殿堂則要相應減少。嘲風,不僅象征著吉祥、美觀和威嚴,而且還具有威懾妖魔、清除災禍的含義。嘲風的安置,使整個宮殿的造型既規格嚴整又富于變化,達到莊重與生動的和諧,宏偉與精巧的統一,它使高聳的殿堂平添一層神秘氣氛。

  龍生九子之四•蒲牢

  蒲牢,形似盤曲的龍,排行第四,平生好鳴好吼,洪鐘上的龍形獸鈕是它的遺像。原來蒲牢居住在海邊,雖為龍子,卻一向害怕龐然大物的鯨魚。當鯨魚一發起攻擊,它就嚇得大聲吼叫。人們報據其“性好鳴”的特點,“凡鐘欲令聲大音”,即把蒲牢鑄為鐘紐,而把敲鐘的木杵作成鯨魚形狀。敲鐘時,讓鯨魚一下又一下撞擊蒲牢,使之“響入云霄”且“專聲獨遠”。

  龍生九子之五•狻猊

  狻猊,形似獅子,排行第五,平生喜靜不喜動,好坐,又喜歡煙火,囚此佛座上和香爐上的腳部裝飾就是它的遺像。相傳這種佛座上裝飾的狻猊是隨著佛教在漢代由印度人傳入中國的,至南北朝時期,我國的佛教藝術上已普遍使用,這種造型經過我國民間藝人的創造,使其具有中國的傳統氣派,后來成了龍子的老五,它布置的地方多是在結跏趺坐或交腳而坐的佛菩薩像前。明清之際的石獅或銅獅頸下項圈中間的龍形裝飾物也是狻猊的形象,它使守衛大門的中國傳統門獅更為睜崍威武。

  龍生九子之六•霸下

  霸下,又名赑屃,形似龜,是老六,平生好負重,力大無窮,碑座下的龜趺是其遺像。傳說霸下上古時代常馱著三山五岳,在江河湖海里興風作浪。后來大禹治水時收服了它,它服從大禹的指揮,推山挖溝,疏遍河道,為治水作出了貢獻。洪水治服了,大禹擔心霸下又到處撒野,便搬來頂天立地的特大石碑,上面刻上霸下治水的功跡,叫霸下馱著,沉重的石碑壓得它不能隨便行走。霸下和龜十分相似,但細看卻有差異,霸下有一排牙齒,而龜類卻沒有,霸下和龜類在背甲上甲片的數目和形狀也有差異。霸下又稱石龜,是長壽和吉祥的象征。它總是吃力地向前昂著頭,四只腳拼命地撐著,掙扎著向前走,但總是移不開步。我國一些顯赫石碑的基座都由霸下馱著,在碑林和一些古跡勝地中都可以看到。

  龍生九子之七•狴犴

  狴犴,又名憲章,形似虎,是老七。它平生好訟,卻又有威力,獄門上部那虎頭形的裝飾便是其遺像。傳說狴犴不僅急公好義,仗義執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斷,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風凜凜,囚此除裝飾在獄門上外,還匐伏在官衙的大堂兩側。每當衙門長官坐堂,行政長官銜牌和肅靜回避牌的上端,便有它的形象,它虎視眈眈,環視察看,維護公堂的肅穆正氣。

  龍生九子之八•負屃

  負屃,似龍形,排行老八,平生好文,石碑兩旁的文龍是其遺像。我國碑碣的歷史久遠,內容豐富,它們有的造型古樸,碑體細滑、明亮,光可鑒人;有的刻制精致,字字有姿,筆筆生動;也有的是名家詩文石刻,膾炙人口,千古稱絕。而負屃十分愛好這種閃耀著藝術光彩的碑文,它甘愿化做圖案文龍去襯托這些傳世的文學珍品,把碑座裝飾得更為典雅秀美。它們互相盤繞著,看去似在慢慢蠕動,和底座的霸下相配在一起,更覺壯觀。

  龍生九子之九•螭吻

  螭吻,又名鴟尾、鴟吻,龍形的吞脊獸,是老九,口闊噪粗,平生好吞,殿脊兩端的卷尾龍頭是其遺像。《太平御覽》有如下記述:“唐會要目,漢相梁殿災后,越巫言,‘海中有魚虬,尾似鴟,激浪即降雨’遂作其像于尾,以厭火祥。”文中所說的“巫”是方士之流,“魚虬”則是螭吻的前身。螭吻屬水性,用它作鎮邪之物以避火。

  參考資料:

  1.《山海經》

  2.http://www.lonzone.com

  3.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157816.html?si=1

  4.http://www.guren.org.............................../SrcShow.asp?Src_ID=67

  5.現代漢語詞典

  6.辭源

  7.辭海

  8.中國大百科全書

  9.大不列顛百科全書

  開放分類:

  中國文化,神話,歷史,龍,生肖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