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賈寶玉新傳》第184章
第八卷 遍地姻脂濃 第十一章 誰佔便宜

一個月的時間確實說長不長、說短不短。

 說一個月短,是因為對於馬上就要進行的又一場大規模戰役而言,一個月的準備時間確實倉促,人員、糧草、武器、彈藥、訓練、醫療保障等等都因為作戰方略的調整而處於高度緊張的運行當中。

 閻應元、莊子固等統兵大將自是忙的腳不沾地,而王燃身邊的諸位美女也是經常的徹底不眠,當然不是為了陪王燃尋歡作樂。

 原本就是王燃身邊幫忙的諸女自是輕車熟路……林黛玉、寇媚負責製造輿論為此次出兵造勢……李香君則投入了戰場救護的準備……卞玉京繼續自己的實驗……柳如是等人作為王燃後院的參謀團,負責的替王燃細化方案。

 而在北京被王燃『搞定』的眾女在這場風暴之前也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妙玉由於其文采風流第一時間便被林黛玉挖角,延聘其為副總編。這對妙玉來說確實是個好位置……一來她與林黛玉也稱得上是惺惺相惜,二來這裡還有她『落難』時認下的姐姐寇媚……這兩個女孩現在倒真是名副其實的姐妹了。

 長平公主在昭仁公主的幫助和指導下充當起了『親民大使』,兩姐妹有計劃地開展了『巡迴』活動,深入軍營、民間安撫軍心民意,效果倒真是不錯。普通士兵、百姓無不被這難得的皇家恩寵刺激的士氣大振。

 董小宛地責任更加明確,雖然女孩也經常參加到柳如是等人的政局討論中,但她最重要的、也是她最感興趣的還是為這一大家子準備膳食。

 雍穆格格也同樣樂在其中。由於蒙古在此次戰役中亦將起到顯著作用。而柳氏等人對蒙古卻知之甚少,還真需要雍穆格格進行時事培訓,小妮子憑此倒順利地進入了『高層』,看她興奮的模樣顯然忘記了此次出關要對付的原是自己的『同胞』。這也不能就此把她列為滿奸之列,畢竟『漢滿都是一家人、都是中華民族一分子』的觀唸經不斷的灌輸、加強已是深入民心,在雍穆格格心裡,關外滿清已然成為『叛軍』,剿滅它自在情理之中。

 不談這些已經篤定成為王燃女人的女孩們,便是那些名分未定或不好定地,但凡與王燃有過交集。像布木布泰、顧媚等人無不在為這件事忙碌。而唯一顯得有些無所事事的只有王燃一個人……王燃為自己的偷懶行為找地理由也很充分,依據現代管理理念,管理者最重要的是戰略決策。而天天忙著具體事務無疑會有陷入局中之虞。

 說一個月長,是因為別看就是這短短一個月,卻已經給了王燃較為充分的輾轉騰挪空間,整個形勢相較於一個月前已經有了相當明顯的變化。

 山西方面。據山西傳回來的消息,事情進展得相當順利。堵胤錫的戰略目光與顧媚的外交才能在這件事上再一次得到了驗証。

 王燃的充分授權與姜壤重兵地隨後跟緊,使得山西之事在最短時間內取得了最大的利益,不但原本答應反水地關寧軍十二營信守了承諾。顧媚更又說動原本處理觀望猶疑狀態另外三營加入到革命的隊伍。關寧軍十八營中只有三個親衛營沒有應承反水,這也不是說他們就想死心塌地跟著吳應熊……考慮到己方的實力已經足夠強。為避免打草驚蛇、也為避免夜長多夢,堵胤錫與顧媚兩人根本就沒和這三營吳三桂起家的老底子部隊聯繫。

 外有顧媚聯絡說合,內有堵胤錫運籌帷幄,裡應外合再加上絕對的兵力優勢,起義軍只付出了極小的代價便徹底平了山西境,而其後的事實更証明忠誠度與實力亦有很大地關聯……在被明軍與起義軍視為最後頑敵的吳應熊親衛三營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人面臨突變而堅持站在吳應熊一邊。其餘的則在堵胤錫發動的第一波武力攻擊和政治攻勢後選擇了投降。

 吳應熊在睡夢中被活擒,現正壓往京城的路上。與之同行自然還有顧媚以及那位被稱為第一美人的陳圓圓。

 蒙古方面,由布木布泰一力促成的明、蒙親戚之誼,使得蒙古各部與大明的溝通也是進展良好。

 當然,單純的親戚之誼並不能說明問題,滿清在幾十年的征討中與蒙古眾部之間的親情紐帶可謂是錯綜交替。但面對明軍表現出的強大戰鬥力和生命力以及滿清日落西山的事實,這些紐帶顯得那麼脆弱。再加上王燃此番表現出的與蒙古交好的誠意,使得科爾沁部等蒙古重部紛紛承認了王燃『討伐叛軍』的義舉,站到了大明一邊,確切地說是站到了王燃一邊……科爾沁部首領,也就是布木布泰的父親曾私下感嘆,要是別女婿能自立為皇就更好了。明眼人誰看不出來明朝之所以能枯木逢春的真正原因。

 朝鮮方面,在王燃『誰佔了就是誰的』允諾刺激下,李君臣上下無不磨刀霍霍,拼著命地在邊境集結重兵,據報,朝鮮在鴨綠江邊已經部署了超過八成的兵力,不論是從兵力集結的速度還是規模都遠遠超過了歷次的調兵,顯然是打算借此良機好好撈它一票,實現他們跨出鴨綠江的夢想。

 至於此次戰役的主角之一,關外滿清的反應同樣令王燃相當滿意。儘管剛剛遭受完明軍的強力打擊,但畢竟是瘦死的駱駝,滿清在這短短的時間內還是組建起了一支超過十萬人規模的部隊,這已經是他們的極限……根據王燃派往關外的密報,豪格此次在全族範圍內徵召的士兵,年齡跨度已是十二歲到五十五歲。

 「十二歲到五十五歲?能不能拿起槍還是兩說呢……」閻應元看著手上關於滿清徵兵政策的情報,冷笑著說道:「很明顯,滿清已經被我們逼著激發出了最後一點戰爭潛力,只要拿下這一戰,百年之內都不必再考慮關外邊防之事了!」

 根據從前方不間斷傳回的各種情報,關外滿清的情況確實不怎麼樣。

 多爾袞當年實行的是全族入關之策,滿清的絕大部分實力都隨著多爾袞離開了關外到中原打拼,東北黑土地上只是在盛京象徵性地留下了一部分留守力量。隨著戰爭重心的不斷南移,滿清在關外的戰備自然也越來越不受重視,許多原本的戰略要地、經濟重鎮因為滿清族人的離開變得蕭條,像原本明、清雙方為之爭戰不休的大凌河、寧遠等地的人口在一年之內便之剩下了四分之一不到,大部分人都聽從了多爾袞的號召進了關。

 如果歷史是按著原本的軌跡發展,滿清的這種決策自然無可厚非……當時的情況對滿清極為有利,所有「有識之士」都開始認同滿清這位新的天下之主。

 可事實卻與心志揚揚的滿清開了一個大玩笑……隨著「賈寶玉」的橫空出世,滿清一統天下的期望不僅落了空,而且還狼狽地被人趕出了關內,被迫重又回到關外休養生息。但多爾袞全族入關政策的負面效應所造成的關外蕭條讓滿清這一願望也得不到滿足……人口、糧草、馬匹、兵器均告嚴重匱乏,至於士氣更處於了歷史最低點。

 「就憑滿清現在的狀態,拿下它根本沒有任何問題!當年他們那麼強大還不是被我們一舉趕出了關外?現在就更不用說了……」張煌言對形勢的估計顯然比閻應元更加樂觀:「咱們這次可是明、蒙、朝三方聯軍協同、四路大軍齊發、海陸兩路並舉!光聽這聲勢就能把那幫傢伙嚇倒!」

 想要靠聲勢嚇倒人,其前提條件之一自然是要讓對方瞭解這一聲勢。關於這一點確實不用大家擔心。

 說起來,雖然從作戰計劃的角度需要的是嚴格的保密,但事實上,王燃拋出的三方聯軍之議早已成為了半空開地事實……高麗使者、蒙古使者往來穿行於軍營之中,明眼人誰看不出這其中的玄機?再加上滿清畢竟在北京城立過國,現在雖然已經撤了出去。但肯定還是留下了不少細作、密探,儘管明軍已經加大了反間諜工作,但短時間內想要全部肅清他們也確實很有難度。因此滿清的細作雖然在王燃下屬情報廠的打壓下已經極端縮水,但像明、蒙、朝三方聯軍這些不需要太深入就能探聽到的消息倒也還能偵聽得到。

 更何況,王燃本來也就沒打算隱瞞這件事。不僅僅是這個聯軍計劃,便是勝利後三方的利益分配方案也早已流傳出軍外,像王燃在大營中對高麗使者親口許下的「誰佔到就是誰的」承諾更是象插上了翅膀一樣飛遍了神州大地。

 「倒讓朝鮮佔了便宜!」黃得功在一旁邊心有不甘地說道:「這幫高麗棒子可不是什麼好東西!」

 黃得功與李巖前些日子一直在京外忙於練兵,此次出兵關係重大,王燃一方是全軍出動,像黃、李這樣的重將自是盡數召回共同商討。黃得功出身遼東。對明、朝兩方地交往歷史頗為瞭解,對朝鮮擴大版圖的野心自是洞徹,故而有此一說。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不給些好處怕也調不起他們的積極性……」李巖無可奈何地輕嘆一聲:「畢竟憑咱們現在的實力打任何一方都不是問題,可要同時對付他們兩方或三方還是力有未逮,兩害取其輕……對我們來說,越早解決滿清越有利於整個大局……只能讓朝鮮佔些便宜了!」

 李巖是一個極具戰略目光的將領,他自是明白解決滿清問題的重要意義……不論是政治還是軍事,滿清在中原的影響力明顯要遠遠超過朝鮮,在遇到王燃之前。滿清已經成為了不敗的象徵!因此解決關外滿清不僅僅可以消除外患的威脅,更可直接影響到關內其它勢力的心態,為明軍重新統一天下奠定良好的士氣與心理基礎。尤其是像對左夢庚部這樣在滿清手下吃過大虧的勢力……滿清能打敗你,我能打敗滿清,你怎麼可能打得贏我?……兩軍相持,未見面時明軍便已經贏了一半。

 「佔便宜?」王燃輕輕一笑:「誰佔便宜還不一定吧……」

 「大人,您難道是想……」黃得功吃了一驚:「這、這不太合適吧……」

 王燃的話雖未說完,但話裡的意思很明顯是不準備讓朝鮮佔到便宜。在黃得功看來,這只有一個方法可以實現這個目的……待與朝鮮合力解決掉滿清之後。立刻否認「誰佔了就是誰的」之諾,回過頭再廢了朝鮮。

 說實話,黃得功在得知王燃與高麗使者的約定後心裡翻起的第一念頭也正是虛以委迤、先利用朝鮮對付滿清,然後再返過頭整治朝鮮,但他心裡明白這個想法只能是在心裡想想,並無實行地可能性。起碼短時間內不行。

 作為大明資深將領,黃得功明白「誠信」的重要性,尤其是兩國之間的約定更為重要,即便是口頭承諾也應當努力遵守……既然明軍提出了「誰佔了就是誰的」,就不能輕易毀棄承諾。否則以後就難再取信於人……明朝的藩屬國甚眾,為區區一個朝鮮落下「背信棄義」的名聲根本不值得。

 「不合適?把它變成合適地不就行了?」王燃邪邪地一笑:「想佔我的便宜,哪有這麼容易?」

 「嚇倒我們?笑話!這群背信棄義、落井下石的小人!」關外盛京城中,現任滿清最高統領豪格恨恨地將手中的一份文件甩在桌子上。

 豪格甩掉的文件正是滿清細作千里迢迢從北京城送回來的關於明、蒙、朝三方聯軍的情報。說是情報,實際上就是一份已經過期半個多月的《人民日報》。在這期報紙上赫赫刊登了一條「明、蒙、朝三方代表齊聚北京,商討構建聯合防禦體系。」

 此時的滿清顯然已經不復當年定鼎北京城時的豪氣。在王燃發動北伐之前,滿清在事實上控制著大半個中國,明的、暗的眼線遍佈天下,南京城內有什麼大的動靜第二天就能傳到滿清人耳中,像什麼《人民日報》更幾乎做到了同步更新,套用現代戰爭的話,當時的清軍不僅佔據了武力上的絕對優勢,在信息優勢方面較之於國土內作戰的明軍亦是不遑多讓。

 但現在的情況卻是大不相同。隨著清軍的退出,關內的清軍情報組織自是隨之一蹶不振,深諳情報工作重要性的王燃更是對情報的流入流出進行了嚴格的控制,像《人民日報》上能刊登出的消息都是王燃認為應該讓對手知道的事情。但即便如此,這份報紙也讓清軍情報組織損失了三個人才輾轉送到了豪格面前。

 「這賈寶玉也太狠了,竟是要對我們趕盡殺絕!」一路辛辛苦苦追隨豪格遠赴關外的大才子龔鼎孽小心翼翼地揀起被豪格扔到地上的報紙喃喃道。

 「媽的,只要能再讓我們緩幾個月,我大清就恢復元氣!到時任他幾方聯手也不在話下!」被豪格重新啟用的濟爾哈朗也輕嘆一口氣。

 龔鼎孽與濟爾哈朗的失落不是沒有原因。滿清目前的情況確實可用內焦外困四個字來形容。更確切一些,滿清已處於糧草不繼的邊緣。

 滿清本身是靠劫掠起家,當初在打下半個中國之後可謂是富得流油。只可惜被王燃一個北伐抄了後路,北京城被拿下,幾十年積聚的財富幾乎一下便轉到了明軍手中……滿清定都北京,所有地家當自是全聚於此。而多鐸等人西証南討積攢的家當也隨著幾次內耗外斗散去了大部。

 如果是以前。沒有錢對滿清來說也不是一件大事。憑滿清與周邊蒙古及高麗的關係,起碼可以保証吃喝不愁,至不濟縱兵劫掠罷了。可滿清這一次畢竟是打了敗仗,元氣大傷,周邊各勢力落井下石尚恐來不及,誰還會像以前盡心盡力地上供?在蒙古、朝鮮與明軍正式接觸以前,為恐滿清狗急跳牆,蒙古、朝鮮等勢力還會提供一些糧草,可隨著三方勢力的正式結盟,滿清已被徹底孤立。在王燃倡議三方共同斷絕與滿清通商貿易之後,別說豪格現在沒錢,就是有錢也買不到足夠的糧食。

 更讓豪格頭疼的是,他們是在入冬前被趕回的關外,到現在幾個月的時間都處於水草不長的時間。好容易熬過了冬天,眼看著就要進入水肥草美的好時候,卻又要面臨著三方地進政……明軍的意圖很明顯,就是不讓自己有喘息之機!

 「怕什麼!」看著帳下眾人惶惑的臉色,深知士氣重要性的豪格一拍桌子:「什麼四路合擊!我大清又不是沒破過他們的四路合擊!」

 豪格說的確是事實。當年還在努爾哈赤時期,明朝也曾組織過四路大軍集結於瀋陽。計劃分路合擊滿清,約於赫圖阿拉會師。當時面對號稱四萬的明軍,滿清上下亦是人心惶惶,而努爾哈赤則夷然不懼,制定了名著一時的「任他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策略,並在實戰中取得了勝利。努爾哈赤利用明軍的失誤,先破第一路杜松部於薩爾滸,第二天領大軍破第二咱馬林部於尚間崖,又兩天後破第三路劉綖部及朝鮮援軍於布達裡岡。唯一沒破的第四路明軍見勢不妙而被迫撤回瀋陽。清軍通過對此次四路明軍地打擊,使明軍徹底喪失了主動出擊的能力,從此陷入被動的防守階段。

 「不錯!就是任他幾路來、我只一路去!」豪格掃視了一下帳下眾人:「現在的情景與當初是何其相似!……太祖皇帝當年可以用這一招打下我大清不敗之基業,我豪格今天也能用這一招重建我大清威振八方之率!」

 豪格的話頗具煽動力,但帳下諸將除少數年輕將領面色漲紅、一臉激動外,龔鼎孽、濟爾哈朗等人卻並沒有太多的表情。大家心裡清楚。現在滿清面對的這四路大軍與當初努爾哈赤面對的四路大軍是形似而神不似,不談別的,雙方之間的士氣就已然是天差地別。但龔鼎孽等人也明白現在顯然不是給大家澆冷水的時刻……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孤注一擲。

 「攝政王英明!」龔鼎孽站出來,向著已然繼承多爾袞攝政王稱號的豪格說道:「集中兵力、各個擊敗實屬上策。賈寶玉擺出的陣勢雖大,卻並非無機可乘!」

 「任他幾路來、我只一路去……想必豪格也只有這一條路可走了吧!」北京城內,王燃輕敲著桌子上的地圖,轉頭看著還在為朝鮮佔便宜而懷不忿的黃得功等人:「我大明水陸兩軍再加上蒙古、朝鮮兩方,四路合擊,你們說豪格會先對付哪一路?」

 「當然是朝鮮!」遠在盛京地龔鼎孽與王燃倒是頗有些心有靈犀,回答了王燃的問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