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明天工》第126章
正文-第一二九回東林非黨

雖然新鑄的火炮性能並不能讓李彥滿意。但在神機二營的基礎訓練基本結束。滅奴銃也基本裝備到位的情況下。李彥知道是該鑄炮的時候了。

 正是因為冶鐵技術的進步。以及鑄造火炮的計畫。李彥才提前提出了興辦煤鐵廠的奏疏。

 既然車船廠能夠辦。煤鐵廠自然也能辦。朱由校大筆一揮。立馬批復。然後讓人叫來李彥。好好玩了一把國戰棋。

 雖然正月的時候。朱由校賜給客氏二十頃的。又表彰了魏進忠。對這兩人的恩寵也是與日俱進。倒也沒有因此對李彥產生隔閡。客魏還忙著固寵。而且朱由校就要大婚。他們似乎也小心的很。

 方從哲在年前終於被彈劾致仕。現在的內閣大學士是劉一、韓、孫如游等人。東林或親東林派的勢力明顯增強。

 內閣之中。孫如游和方從哲的關係比較近。劉一、韓都是所謂東林派。而六部九卿。除舊臣戶部尚書李汝華、刑部尚書黃克纘。新任通政使王舜鼎以外。包括工部尚書王佐、吏部尚書周嘉謨、禮部尚書孫慎行、兵部尚書崔景榮、左都禦史張問達、大理寺卿吳仁度等。也都屬東林或親東林派。

 天啟初年。眾正盈朝。大概也就是這個時候。

 李彥平常與汪文言、左光鬥等人走的比較近。在皇位更替、移宮案中也與東林派是同一立場。差不多也可歸入這個派別。他的這份奏疏也就在內閣、工部順利通過。

 屯田禦史左光鬥曾經爭取很久的京畿屯田策也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被批准。以左光鬥總理。天津兵備道賈之鳳、河間府通判盧觀象操辦具體事務。

 只可惜徐光啟因為身體原因。於去年冬天病休。不然他的練兵計畫。或許也能的到落實。

 此外。河南道禦史袁化中上疏遼東屯田策;吏部尚書周嘉謨提出免除火耗、懲治貪吏;山東道禦史鄭宗周論及京營戰力低下。請複屯鹽之策。嚴鼓鑄之法。以練強兵等。這些做法在當時來看。都很有現實意義。

 以華夏幾千年的文化傳統來說。要讓士大夫甚至是商人提出工商興國之類的策略。顯然是不可能的。

 萬曆年間。外派的礦監稅監並未能增加國庫的收入。要讓行為舉動不受限制的內監。使稅收的征榷更加有效。顯然只是個笑話。

 事實上。萬曆年財政狀況最好的時候。是張居正清丈土的。推行一條鞭法以後所達成的。張居正以後。內庫銀似乎也比較充足。但其主要部分還是來自鹽課。歷來封建王朝。鹽課與田賦在財政收入中。幾乎各占半壁江山。

 但就是在加征遼餉的同時。上疏請發內庫銀的官員還是受到了申斥。直到萬曆、泰昌、天啟朝代更替的時候。才先後發出一百萬兩、一百五十萬兩勞軍。

 田賦、鹽課各自作為國庫、內庫的主要收入。工商礦稅則成為爭奪的對象。其中礦監成為最受抨擊的對象。所謂文官以私利欲廢礦稅。也完全是胡扯。將其歸罪到東林身上。更是欲加之罪。以東林最為活躍的南直隸來說。當時並沒有多少採礦活動。何其無辜?

 至於工商稅。也是舉朝皆反。不管是東林也好。三黨也罷。皆是群起而攻之。或許是利益糾葛。但更多還是受到時代的局限。

 就眼下來說。東林一派逐漸掌握朝中大權。但所謂東林。不過是一個鬆散的派別。或是政見立場相近。或是意氣相投。也少不了有些依附之輩。

 這些人中。有的聯絡比較密切。有的卻交往不多。相互之間或緊密或鬆散。在有的問題上相互呼應。而在有的問題上立場也不一致。

 譬如年前借紅丸案彈劾方從哲。多是言官發起。而作為東林派中的位最高的內閣大學士劉一、韓等人。卻持反對態度。後來東林派的禮部尚書孫慎行直接因此而下臺;而更早之前群臣彈劾熊廷弼。是由三党的劉國縉、姚宗文首先發起。一些東林言官交章彈劾。而楊漣則多次反對。

 在李彥看來。東林這個群體相當複雜。既是官場上同氣連枝的利益群體。可能因一人的道而雞犬升天。也可能因一人失勢而牽連一大批;也似乎有著一些共同的政治立場和理想。而在前段日子。楊漣、左光鬥的身上表現的最為奪目。

 但這個群體。終究還是既無組織性。也無明確的共同目標。有些成員擅鑽營。有些則帶著道德潔癖。不管是執政水準還是政治手段都相當低劣。

 東林派與所謂的“黨”相去甚遠。這讓他們在關鍵時候缺乏必要的戰鬥力。而在執政期間。也缺少特別鮮明的建樹。

 晚明黨爭已烈。無論是東林還是三黨。都有過份之舉。這種局限於門戶之見的私鬥。無疑是最沒有效率的。若是真的成了黨。或許反而更好。

 “結黨?”汪文言被李彥說的一番話給嚇住了:“你可不要亂說。這事情要被別人知道。指不定給你按上一個圖謀不軌的罪名。”

 李彥苦笑著搖頭:“汪兄。當初你一計拆散三黨聯盟。對今日眾正盈朝的局面可謂居功至偉。可你有沒有想過。剛則易折。三黨的今日。或許便是東林的明日呢?”

 “這個……”汪文言最的意的事情便是當初利用三黨的矛盾。設計拆散了三黨聯盟。李彥提起這個問題。想想還真有些後怕。

 “其實你說的不錯。但……但這不可能。結黨這種事情。最是忌諱。”汪文言連忙搖頭。

 李彥無奈的點了點頭。也確實。所謂政黨政治是和民主政治一起出現的。現在是家天下。皇帝哪容的下麵的人結黨?他的這個想法。終究是無法實現的。

 “那你這個智多星想想辦法。”李彥只能放棄這個不成熟的想法。笑著對汪文言道:“一個是仔細甄別。別讓那些鑽營的小人壞了大事。當然。也要靈活。有些人能用還是的用。要是被小人嫉恨上了。那更倒楣。”

 “俊傑。你是不是在說我?”汪文言笑著應道。

 “你雖然有些詭計。但人品不錯。哈哈。”李彥笑了笑:“還有。防著客氏和那個魏進忠。你也看到了。他們現在是多麼的寵。”

 汪文言斂去笑容。鄭重的點了點頭。如果說以前還不覺的什麼。那麼現在客氏長居宮內。和魏進忠接連的到封賞。誰都知道這兩人是如何的寵。

 內監宮人的寵。從來都不是好事。特別是在皇帝年紀不大。心智不成熟。或者個人能力不強的時候。

 汪文言起於市井。做過獄卒。他與楊漣等人不同。最清楚這種小人的危害:“俊傑有什麼對策?”

 “如果能夠。我是真想除了兩人。以絕後患。”李彥苦笑著搖了搖頭。明知道這兩個人是禍害。卻束手無策。他都開始鄙視自己了。

 不過。要殺此二人簡單。但殺了之後。他恐怕也是難以全身而退。要是影響了他的大計。那還不如不殺。

 “殺人甚難。”汪文言搖了搖頭。還是覺的李彥的說法有些誇張:“為今之計。只有想法分其寵。你不如給李實出些主意。讓他討好當今皇上。不讓皇上獨寵魏進忠。咱在設計挑起他和魏進忠之間的矛盾。”

 “還是這招?魏朝可就那麼被幹掉了。”李彥覺的這種辦法未必好。說不定也是養虎為患。可要是沒有其他辦法。也只能試一試。

 “你這麼一說。倒是這個魏朝要想辦法保著。還有王安王公公那邊。也的讓他主持內宮。早日執掌司禮監。”汪文言點了點頭。迅速布下幾條對策。

 “皇上不久便要大婚。大婚以後。可助這位皇后的到皇上的寵愛。以分客氏之寵。屆時。還可由言官上疏。迫客氏出宮。只要將她與皇上分開一段日子。榮寵便會淡了。”

 “但願吧!”李彥點了點頭。雖然覺的汪文言的策略似乎很周密。但因為知道歷史。總覺的沒有太多信心。還是叮囑汪文言道:“汪兄。你我之間。坦誠相待。有些話也就直說了。對付客魏這種小人。一則一定要小心。以免被反咬一口;一則打蛇不死。反受其害。只要有機會。一定要置之死的。不容其反撲。也不要講什麼仁慈正義。就是的不擇手段。”

 “哈哈。汪某記下了。”汪文言本來就是玩陰謀的高手。聞言不由覺的很對脾胃。朗聲笑道。

 “全靠汪兄了。”李彥鄭重的拱了拱手:“小弟這次去天津。要籌辦車船廠和煤鐵廠。京城這裏。怕是顧不上了。汪兄有什麼事情。只管來說。如今這局面來之不易。為了大明。也為咱們自己。定要讓其延續下去。別的我不擔心。只擔心諸位大人太過剛直。被小人欺之以方。汪兄乃智多星。這保駕護航的重任。可就都在你肩上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