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明天工》第245章
第二四八回 追隨者

 西的華夏講武學堂,宋鐘國正在和一些遼南出身的教就在屋里生了几個爐子,上面都擱一銅盆,燒得熱氣騰騰的骨頭湯,在里面涮羊肉、涮菜,大伙兒圍成几圈,就著鍋里吃得熱乎。

 宋鐘國“哧溜”一口,吃了一筷子的粉條,咂吧咂吧嘴,一點也沒有學員們面前那副冷酷樣:“這玩意叫啥來著,火鍋,吃了真爽,聽說也是大人明的?”

 “那是,當年大人來營里視察,見大伙兒啃干糧,就用臉盆跟大家一起涮菜吃,那以后啊,咱軍中就流行吃這個了,特別是冬天,吃著熱乎!”另外一位教官林海鑫笑著說道。

 圍著吃火鍋這几位,都算是講武學堂的精英,他們能夠給委以重任,創辦華夏講武學堂,不但軍事素質過硬,在思想上,也至少都是李彥能夠信任的,都是李彥軍事、政治思想的追隨。

 同之前的遼南講武學堂一脈相承,而遼南的講武學堂又傳承自兵戰俱樂部。復遼軍在短短四五年間,即成為一支讓建奴看了都怵的強軍,固然與李彥主導的裝備、戰朮革命有關,而由他所創辦的講武學堂,也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在復遼軍中,上每個鎮,下到各營、各哨、各旗、各隊,都有兵戰俱樂部的存在,這種脫胎于游戲的兵戰棋,已經成為軍中將士所必須掌握的一種技能,而兵戰俱樂部則和軍隊結合在一起,從中現人才,并推荐到講武學堂進行學習。

 廣泛存在于各哨各旗的戰俱樂部,事實上已經承擔起初級軍官的教育和培訓任務,而講武學堂則成為初級軍官晉升中級軍官所必須經歷的階段,復遼軍中的中級軍官,基本上都曾經在講武學堂學習過。

 而如果想要為復遼軍中的高級將領僅需要在軍中的卓越表現,還必須進入更高一級的講武堂學習,這就構成了初、中、高三級軍官培養體系,經過這個體系培養出來的將領僅具有高的軍事素養,而且還對這個體系比較忠誠。

 過講武學堂教育出來的軍官,都能夠了解并掌握復遼軍那套戰朮體系確實和其他的軍隊很不相同。

 在城創辦講武學堂之時,李彥和宋鐘國等人討論過,認為此事過于敏感,所以就采取迂回的方法,就整編京城的衛所之機,將那些軍官都集中起來進行學習,然后就挂了個講武學堂的牌子,不聲不響地就成立了。

 不過此時地講武學堂有些名不副。那些給整進來地京營、京衛地軍官。很多年紀都不小了。都是軍中地老油子。只有極少地一部分。在講武學堂地訓練科目中。給選拔出來。剩下地都是注定要給淘汰地只是這些人暫時沒地方安排。先放這邊圈著、養著。

 宋鐘國他們看不上這些人。知道這些人地身上惡習比較多。思想也比較僵化。想讓他們接受復遼軍地戰朮思想比招募新兵從頭訓練還要困難。

 至于那些表現比較好地。大多數是低級軍官地比較年輕。容易接受新事物;還有地有一顆軍人地心于復遼軍地戰績也比較認同。所以會主動學習有極少一些軍事素質過硬。雖然思想上暫時還沒轉變過來。出于愛才之心。宋鐘國還是給了他們機會。

 講武學堂名義上地院長是李彥。他也經常會過來看看。不過日常管理和教學。都是宋鐘國、林海鑫他們在操辦。

 宋鐘國端起酒杯。招呼林海鑫他們一飲而盡:“話說大人真是天縱奇才。不僅這火鍋。這里面地粉條。還有咱們現在喝地番薯酒。都是大人一手弄出來地。今生能遇到大人。跟著大人。宋某不知是哪輩子修來地福氣。”

 “沒有大人。就沒有遼南。也沒有我們地現在。”林海鑫等人也唏噓不已。他們差不多都是讓李彥起用于貧賤之時。所謂“士為知己死”。平常大家私下里都有這個意思。何況他們地個人和群體地前程。也早就結為一體。

 大家感慨了一會兒遼南的過去和現在,乃至遼南和京城的比較,都覺得還是遼南更好,那里每個人都充滿斗志和動力,大家有勁都往一處使,他們這些當兵的,走街上都昂挺胸的,遇上的人,不管販夫走卒,還是商賈士紳,無不恭敬有加,都說他們保家衛國,立下汗馬功勞。

 而在京城這里,到處都是規矩,雖說老百姓對復遼軍的感覺都不錯,不過在朝廷和

 ,他們這些大兵,都是要嚴防死守的,要不是李不知道給打哪里去了。

 在他們這些復遼體系的人眼中,京城的人無都缺少人生的理想和**,要說生活的條件,遼南甚至要比京城更好,起碼有很多東西是京城所沒有的,譬如堅固高大、寬敞明亮的房子,又比如四通達、平整寬闊的大馬路,以及哪里都能到的公共馬車。

 遼南的人生活著都有目標,有盼頭,也有**,講武堂中更是如此,而在京城,大部分人都庸庸碌碌,只是給生活壓迫著,機械地勞作,看不到希望,更看不到**;而有錢人只知道聲色犬馬,這在講武學堂的人看來,簡直就是恥辱。

 “大人常說,我們要向前看,我總覺得,大人就是站在前方的一盞明燈,他的想法和眼光,可以領先這個世界几十年!”宋鐘國意味深長地說道。

 “我覺得,是几百年!”林海鑫等人也贊同地點了點頭,要真的數一數,就會現李彥確實給這個世界帶來了很多新的東西,而在座這些人,有很多都視李彥為偶像。

 宋鐘國和林海對視一眼,這會兒大伙的情緒高漲,爭先恐后地搶著說“大人”的不凡之處,這樣的境況,可以說是他倆一唱一和,精心營造出來的。

 宋鐘國突然臉色一肅:“前日,我們宋家的長房突然來找我,說是要接納我們母子認祖歸宗……”

 正說得熱火天的眾人頓時微微一愣,不知道宋鐘國為什么會突然說到這個,有反應快的連忙拱手笑道:“那要恭喜宋教導了。”

 國冷冷看了那人一眼,那人不由打了個寒噤,吶吶說不出話來。

 在的都知道宋鐘國本也是山東大戶人家出身,不過他的母親卻是府上的丫鬟,給主母趕出家門,從此到處流浪,直到從登州去了遼南,思想有些偏激的宋鐘國才在遼南特有的體系中,展露才華,成為李彥所倚重的左右手。

 或許正是因為這段經歷,宋鐘國對于統的宗族制度甚為忿恨,而他的思想,也總是比較激進。

 若是其他人夠為家族所承認,肯定會欣然接受,畢竟華夏有這樣的傳統,宋鐘國卻一點都不在乎。

 宋鐘國冷冷笑道:“宋某就是宋某,宋某只屬于大人,也只忠于大人!”

 眾人盡皆凜然,他們也都愿意忠于“大人”,卻沒有宋鐘國這般決絕。

 宋鐘國突然微微一笑:“宋某那長房突然找來,言辭之中,甚至要抬舉宋某到更高的位置,宋某當時就挺納悶,宋某有幸得大人看重,雖然位不高,權卻很重,宋家那長房連我都不如,又如何抬舉?”

 “宋家長房口風甚緊,見我不答應,只是流露出一點口風,便不再多說,”宋鐘國吃了塊涮羊肉,臉上的笑意越來越冷。

 “宋某便留了心思,旁敲側擊,又通過別的渠道打探,才知道有人想要對大人不利……”

 “什么?”不等林海鑫說話,已經有人跳了起來:“誰這么大膽子?”

 “都是些什么人?”

 “他們想要干什么?”

 “保衛大人……”

 宋鐘國看了林海鑫一眼,兩人眼中都露出欣慰的笑意:人心可用。

 宋鐘國又喝了口熱湯,才不緊不慢說道:“宋某看到有這樣的事情,自然責無旁貸,多方打聽,才知道京城內外,甚至大江南北的保守勢力,如今正在勾結,想要在明年的國士大會上,攆走大人,重新掌握朝政!”

 宋鐘國這一席話,可謂石破天驚,屋里立刻一片激憤,人人痛罵那些保守勢力不知好歹,有人叫著要帶兵鏟除他們,再來一次清君側。

 如果說有明一代的做法都是壓制武人,那么李彥重建復遼軍,核心便是讓武人有自己的思想,在座這些可謂都是復遼系的精英,要說指揮作戰,或戰事推演,他們未必及得上一線的領軍將領和參謀人員,不過他們在軍事思想,以及政治思想方面,絕對更加的激進,思考也更為深入。

 思想有時候就像一柄雙刃劍,它可以讓人充滿**和動力,也可能因此而變得難以控制,就好像眼前這群年輕人,雖然他們都仰慕并聽從李彥的指示,然而在這個時候,他們卻有了自己的想法。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