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明天工》第189章
第一九二回 治理結構

 順風號蒸汽船的試航大獲成功,在不用風帆的情況下,蒸汽船也能以較快的度在海上航行,不過因為蒸汽鍋爐的效率問題,以及鍋爐的體積,使得蒸汽船的航程受到限制,如果是遠洋航行,譬如從遼南到濟州島,一艘福船可能需要裝滿大半下煤炭才行,這就使得蒸汽船的用途受到很大的限制。

 從天啟元年開始,精作坊就在研究使用蒸汽機,并且很早就開始使用往復式活塞機構,從而使得蒸汽機以最快的度實現了實用化。

 這一兩年來,蒸汽機已經開始在遼南的礦場、工廠中投入使用,其中最好用的就是抽水機,然后還有最新式的、能夠帶動紡織機器的蒸汽機,至于蒸汽船,還只是最新的一種應用,不過這次試驗以后,華夏船運社當即下了五艘蒸汽船的訂單,這五艘船,其中兩艘將用于旅順到登州的人貨擺渡,兩艘用于金州到長生島之間的擺渡,還有一艘將安排在遼西的覺華島與寧遠之間的擺渡。

 蒸汽船作為一種新生的事物,其完善與展還需要時間,精作坊下一步的展方向,就是和華夏造船廠合作,開二百料左右的大型蒸汽船。

 經過几年的展,華夏造船廠,包括天津造船廠,都已經擁有了較為先進的造船技朮,特別是購進了西洋帆船,以及帆船的設計,現在船廠已經能夠造出比福船、廣船更大、更快的遠洋艦船,這几年造出的船只,也使得几大船社。以及大洋艦隊地規模越來越大,現在北方的遠洋船隊。在規模上已經差不多同南方地海商平起平坐,几大船廠功不可沒。

 這一次為了順風號搞的試航。只是屆展大會地開始,這次大會,遼海議事會邀請了與遼南關系緊密的几大協會一起參加,將決定未來遼海的基本格局。

 “這次邀請大家來,最重要。也是最先想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理一理士農工商各個領域的管理體系,在這之前,通過各個協會及管理機構,使遼海得到了充分地展,但是相互之間。也生了一些沖突,很多事情,都有交叉。如何協調,這是一個問題。”在大會開始之前,李彥就請了一些核心的人物。包括各協會的會長,來共商這次大會的核心問題。

 李彥認為。隨著遼海的展越來越充分,各行業之間的集合也越來越密切,以前通過專業協會能夠解決地問題,現在已經很難解決,而隨著有些協會的壯大,他們的要求也越來越多,更迫切希望參與其他領域地管理,以創造更好的展環境。

 李彥提出地改革建議,就是將這些協會合并,組成一個綜合性的,涉及到全局地議事會,就像現在的遼海軍政聯席議事會一樣,他希望通過一個綜合性地議事會,來代替現在不同協會的一些作用。

 而合并議事會,其實最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合并原來歸口各協會管理的專業行政機構,譬如海關、稅務局、科技社等等,因為之前各自分散,接受遼海議事會的領導,但是又要接受各協會的監督管理,李彥希望將這些行政機構合并,組成一個綜合性的行政機構。

 對于李彥提出的這個改革方案,其實很多人都以為是遼海打算收回原本掌握在各協會手中的管理權,因為這些行政機構合并以后,就相當于是一個綜合性的官衙了。

 不過這樣地做法。大家都不會感到意外。因為這本來就是意料中地事情。也是老傳統了。朝廷怎么能夠容忍民間地組織掌握了朝廷地權力呢?

 只不過李彥提出地最終方案。又讓他們感到十分驚訝和難以置信。在這個方案中。遼海地區仍將保留一個巡撫衙門。但是這個巡撫衙門并不管理具體地事務。具體地民政事務。都將由政務院經手。而這個政務院。將會由議事會選舉產生。遼海巡撫對此人選有提名權。以及最終地決定卻。但是議事會也有提名、選舉。以及否決地權力。

 這個議事會說地并不是現在地遼海軍政聯席議事會。而是將來由各協會重組而成地遼海議事會。這個議事會將決定政務院地腦人選。甚至政務下屬一級部門地正職。以及重要地人事任命、行政舉措等。都需要得到議事會地允可。

 也就是說。未來地議事會在一定程度上。將對政務院進行領導。議事會地具體地位。差不多能夠同巡撫相抗衡。這樣地設計。讓與會地要員都感到不可思議。這分明就是讓他們能夠參與到遼海地政治權力之中。

 除了議事會與政務院地設置。遼海還將設置提刑司、按察司、理問司。提刑司是社會治安管理法司。將歸口政務院管理。其特殊性是要受到按察司、理問司地監督管理。按察司負責查問訴訟。理問司負責審判定案。

 在李彥地這個設計中。參照了現代三權分立地分權制衡模式。但是也不盡相同。這主要還是因為受到遼海當前情況地限制。一方面是遼海地區地腦。遼海巡撫地權力比較大。雖然做了很多限制。但是并不明顯。

 其次就是政務院的獨立性并不強,它受到議事會和遼海巡撫的雙重領導,而不像三權分立模式中,議會與政府之間的關系,獨立性更強。

 而李彥的這個體系,賦予了議事會更多的權力,他們對政務院的影響更大。

 遼海一直都是戰區,地方官的設置比較簡單,先后增設了兩個監軍道,還有原來的兵備道,加上參議,正式的官員也就是十人左右,其中大多數都是遼海系統中提拔起來的,只有兩個監軍道是朝廷任命的,不過他們的職權,并不涉及到民政。

 遼海本來就沒有民政衙門,所以政務院的設置,并不會與原來官僚體系形成沖突,而原來的議事會,以及軍議院、民議院,則會成為巡撫的幕僚機構,或者直接并入政務院。

 李彥提出的這個設想,可以說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不過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這個方案就是讓原來只參與專業管理的協會,真正參與到地方管理當中,雖然喪失了原本對專業領域的直接管理權,但是卻得到了對整個地方的管理權,在很多人看來,這就是當官了。

 此前,從來沒有人想過,可以有這樣的方式,但是毫無疑問,這種方式對他們來說,誘惑力實在是太大了。

 經過一夜的商量,到了第二天,几乎是所有的協會要員、富商都是積極響應,并開始討論具體的參與方式與細則。

 對于李彥的這種做法,反彈最大的,可能只是原本掌握了政治權力的士紳,只不過遼海連年打仗,曾經全境淪陷,有能力的士紳都已經逃往關內,雖然遼民中不乏童生、生員甚至舉人的功名在身者,不過這些人因為受到過良好的教育,識字會書寫,早就被遼海、華夏的系統提拔任用,几年下來,也已經融入了這個體系,這個時候自然也不會提出反對。

 于是,這個方案很快就得到了通過,不過在具體事項上,卻沒有那么容易敲定,其主要問題,無非就是原來的各個協會,在議事會中所能擁有的名額。

 李彥并不想在這樣的事情上浪費太多的時間,在各協會爭論了兩天以后,就結合各方的意見,拿出了一個具體的方案,并且強力推動其通過。

 雖然李彥平常表現得很民主,不過作為遼海的最高官員,尚沒有民主意識的這些代表們,也很快接受了李彥的方案,就此進入具體的籌辦階段。

 議事會既然由不同的中小協會合并而成,并加入了遼海地方代表與軍隊的代表,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不同的利益圈子,李彥甚至是鼓勵這種圈子的形成與聯合,但是到了最后,決定選擇的只有一種方法,那就是投票表決。

 李彥向大會提交了第一份提案,就是關于議事會本身的選舉及表決法案,這個法案鼓勵會外的競逐,但是對任何不正當的競爭行為,將會嚴厲打擊,巡撫衙門與按察司將成立專門的聯合機構對此進行審核,而每一次選舉,都會有選舉議事會進行監督。

 在這份提案中,李彥還提出了一個重要原則,那就是一切以法律為基准,任何人、任何行為,以及任何機構,都必須要遵守法律規則,這將是確保議事會核心的理政模式能否成功的關鍵之處。

 在整個權力架構的變動中,只有軍隊方面的變化并不大,一方面朝廷比較關注,民政上遼海的特殊性留下了較大的運作空間,但是在軍事上,哪怕是地方衛所,朝廷也不可能讓什么民間的議事會來染指,所以李彥仍然保留了軍議院的設置,對軍隊和衛所進行管理,這也可以保証軍隊的戰斗力以及行動能力不會受到影響。(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