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三回 加官進爵
天啟二年二月十四日。**千載提供該小說閱讀努爾哈赤果斷放棄遼南。留下一萬大軍駐守復州。親領三萬大軍馳援鎮江。
天啟二年二月。建奴三路大軍云集鳳凰城、湯站堡、險山堡一帶。對鴨綠江邊的鎮江堡、臨江大營起進攻。
鎮江堡與臨江大營都沒有鐵工城那么堅固的堡壘。雖然他們利用了地面工事予以堅決抵抗。利用防御大量殺傷建奴的有生力量。但是在絕對優勢的敵軍面前。還是逐漸失去了外圍的陣地。
堅持十几天以后。復遼軍先后放棄了鎮江堡。以及臨江大營。但是在鴨綠江的對岸。義州城臨江堡壘已經筑成。隨著河水開凍。復遼軍水營的艦船也開始在江面上航行。封鎖航道。
建奴雖然如愿以償地收回了鎮江堡。但是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傷亡過第二次金州之戰。在復遼軍封鎖江面以后。也已經無力繼續東進。
此刻。復遼軍在朝鮮集中了滅虜、破虜、選鋒三大老營。還有東江營、鎮江營。一共五個營近兩萬人。
東江戰役中。復遼軍共動員了六個主力營。參加的規模較大的戰斗包括義州之戰、臨江大營防守戰、大虫江之戰、孤山之戰、鎮江堡防御戰等。其中。大虫江之戰、鎮江堡之戰。戰斗進行得都比較激烈。復遼軍也付出了一定的代價。不過。憑籍良好的后勤保障。復遼軍的傷兵都得到了比較好的護理。很多傷兵在治療休養以后。很快就能回到軍中效力。真正的減員并不多。
此外。參加這次會戰的輔兵與工程兵。經歷過戰場的熏陶。也可以補充到軍中。按照參謀部的計划。東江將保持五個營的編制。并在條件允許地情況下。擴充到兩個協。六個營。
義州之戰以后。消息傳送到金州的時候。李彥已經得知廣寧潰敗。立刻將義州之戰以捷報送往朝廷。
義州之戰斬不過五百。俘虜漢軍七百。戰果尚不及復州之戰。遠不如第二次金州之戰。李彥在第一次金州之戰以后。就不曾被加過封賞。不過這一次義州之戰的勝利。是在廣寧潰敗的背景之下生。無論有些人如何遮蓋。朱由校還是能判斷孰優孰劣。
廣寧軍十萬大軍在遼西失城失地。遼南額定兵員一萬二。還有八千是登萊提供地糧秣。甚至都沒有餉銀。卻在遼西大敗的背景中。取得可貴的勝利。兩一比較。遼南的功績一下子就顯得無比高大。
此前。當廣寧戰敗的消息傳來之時。朝廷一片恐慌。也有些別有用心地人攻擊遼南不遵朝廷旨意。沒有出兵牽制。此時。他們依然抱著這樣的態度。認為遼南不去蓋州。而是在建奴空虛的東江偷襲了一座空城。并不值得大驚小怪。嚴格說來。不僅沒有功勞。反而有錯。
已經入閣拜相的大學士孫承宗站出來駁斥了這種說法。他認為朝廷的旨意下到遼南。建奴大軍已經渡過了遼河。如果遼南軍這個時候去蓋州。等他們趕到的時候。建奴已經占領了廣寧。可以從容地回過頭來。將遼南軍包圍在蓋州。
“遼南軍只有一萬多兵。牽制有余。決戰不足。所謂牽制。就是攻敵虛弱之處。使其不能全力出兵。遼南軍兵東江。就是這樣的策略。”
雖然有孫承宗代為辯駁。但朝中對遼南的責難依然不絕于耳。其焦點便是遼南是不是應該遵從朝廷的旨意兵蓋州。還有就是遼南軍在東江。有沒有起到牽制的作用。至于遼南軍在義州取得地勝利。反而是被忽略了。
直到建奴大軍離開廣寧。回師遼東。金州送來建奴大軍進攻遼南的消息。朝廷中又是一片嘩然。很多人跳出來攻擊李彥用兵行險。兵往東江。而不守金州。
在朝廷的很多官員看來。包括孫承宗也覺得。遼南軍既然起了東江會戰。那么遼南空虛。此番肯定是守不住了。
一時之間。攻擊李彥丟失遼南的彈章又多了起來。反倒是李彥報告的。主動放棄復州城一事。沒有人去關注。好像李彥已經丟了整個遼南似地。
到了后來。金州送來了鐵工城、金州城初戰告捷的消息。朝中的大臣頓時失聲。一時都難以相信。遼南竟然守住了?王化貞、熊廷弼以及十萬大軍、高大的廣寧城都擋不住的努爾哈赤。竟然被遼南擋住了?
有人懷疑。這是李彥謊報軍情。
不過這份戰報不僅有遼東兵備道的署名。還有登萊總兵沈有容的副署。后來還有登萊巡撫袁可立的奏章。
緊接著。遼南報捷的奏疏是接連不斷。先是臨江大營一戰。七千明軍面對近萬建奴。頑強防守數天之久。殺傷大量的建奴。不過因為是防守作戰。通常是沒有級地。自然也會遭到朝中一些人的質疑。
隨后地大虫江之戰。又是七千明軍面對數量差不多的數千建奴生野戰。最后竟然也贏得了勝利。打跑了建奴。這讓朝中的大臣覺得更加難以置信。很多人都指出。這肯定是李彥在謊報戰功。
不過大虫江一戰。戰斗主要是在明軍陣前生。建奴留下來的級。很多都是被明軍所掌握。雖然也只有几百級。卻是實實在在、無法抹殺的戰功。
然后就是孤山、鐵工城、鎮江堡三戰。遼南軍都是處于被動防守。上報的戰績卻是越來越大。孤山之戰用火炮斃敵數百。鐵工城激烈的攻防造成建奴數千人的傷亡;到了鎮江堡索性是激戰旬日。斃傷建奴萬余。朝中始終都有質疑。
不管有人如何質疑。遼南送來的戰報后面。遼東的局勢倒是漸漸明朗。
先是建奴真的從廣寧撤走了。建奴的主力出現在遼南、東江。并且鏖戰將近一個月。這個時候再也不會有人提起遼南軍是不是揮了牽制作用的話題。這確實不是牽制。已經是主戰場了。反而是廣寧與遼西。兩天都沒能堅持下來。
其次就是遼南雖然主動放棄了復州城。但是在建奴大軍面前。鐵工城與金州城都是沒有丟失。也就是說。不管遼南軍有沒有取得戰報上那些戰事的勝利。但是他們確實守住了金州城。還有鐵工城。這是無可置疑的。
王化貞在廣寧。袁應泰在遼陽做不到的事情。李彥在金州做到了。廣寧、遼陽、沈陽、開原這些軍事重鎮。在建奴大軍面前。都是未能守住。但鐵工城、金州城卻守住了。與遼西十萬大軍將遼西走廊拱手相讓相比。這樣的戰績。無疑是光芒萬丈的。
還有就是東江的戰場形勢。雖然鎮江堡還是丟了。但是明軍卻占領了義州。而建奴也望江興嘆。終于是罷兵回去。雖然有人說建奴或許本來就沒有想要渡江進攻朝鮮。但是有一點是誰都不能否認的。那就是在東江地區。與戰前相比。復遼軍沒有任何損失。但是卻占領了義州。將建奴驅逐過江。從此與建奴隔江對峙。形成全新的戰略態勢。
與戰前相比。遼西的防守體系全部崩潰。一片糜爛。而遼東卻似乎沒有怎么惡化。雖然丟了復州。不過誰也沒有指望遼南軍能夠守住復州。只要金州還在。金州半島還在。遼南的根基就在。這是朝中很多人對遼南僅有的期望。
而與原來龜縮在鐵山、皮島相比。復遼軍在東江的戰略態勢無疑變得更加明朗。也更加樂觀。按照孫承宗的說法。若是能重建遼西防線。則從今而后。明軍可從遼西、遼南、東江三面。對建奴形成壓力。
也就是說。要不是遼西脆敗。此戰過后。遼東的局勢是可以有一定改觀的。
一直在孫承宗引導之下。通過國戰棋、兵戰棋、練兵棋學習治國、治軍之策的朱由校。與歷史上那個沉迷于木匠活計的天啟相比。已經有了較大的區別。起碼他在很多事情上。有著自己的判斷。而且也懂得道理。知道大的方向、原則應該是如何。
孫承宗也親自與朱由校推演了遼西、遼南的戰事。更使得朱由校認識到遼西的脆敗。遼南的頑強。
“這一次。朕一定要好好獎賞三娃。誰說壞話也不行。”朱由校板著小臉。冷冷說道。
魏忠賢雖然與李彥不太對付。也曾經暗中下了不少絆子。不過看到朱由校下了決心。也知道這時候不能自討沒趣。趁機說了几句不痛不癢的奉承話。
天啟圓年三月初七。天啟下旨加李彥為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遼南、東江等處地方。提督軍務。并准李彥所奏。開鎮東江。以駱養性為東江總兵。征虜右將軍;王國興依然是遼南總兵。征虜左將軍。并賜子爵。復遼軍從上到下。各人皆有封賞。
隨著遼西局勢的穩定。王化貞、熊廷弼也都被傳回京城勘問。張鶴鳴被彈劾。并請辭。朱由校因為舍不得孫承宗離開。拒絕了他自請督師的奏疏。而是以兵部侍郎王在晉為兵部尚書。任遼東經略。孫承宗以東閣大學士的身份。前往山海關一帶勘察前方形勢。以定戰守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