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天龍之我是大理王子》第12章
第零一三章 稚幼兒,學武論政

 段延慶經過這些日子與凌雲相處,為他與眾不同的武學見解折服。因為凌雲的武學理論讓他的修為再上一層,他心中暗想:「這就是『朝聞道,夕死可矣』吧,再高的武學修為也躲不了生老病死,不過自己雖然沒有多少年可活了,但是能夠在晚年之際聽到這樣新穎的觀點卻也不枉了,何況持這種觀點的人是自己的孫子,真不應該有什麼遺憾了。」揮著馬鞭,暗自想了一會兒。

 突然嚴肅地對凌雲說:「雲兒,爺爺現在教你『一陽指』的口訣,你要好好聽著,剛才我也與你說了『一陽指』的威力和特性,爺爺希望你認真的練習,爭取早日練到一品境界,到時候爺爺也沒什麼遺憾了。」

 凌雲見爺爺說得鄭重,知道他是真的要傳自己『一陽指』了,心喜之餘也感覺到了自己身上的責任是重大的,因為爺爺可能一生都不能將「一陽指」修練到爐火純青的至高境界,所以他將希望放在了自己身上。於是也嚴肅了起來,肅然的點點頭,向段延慶鄭重的承諾說:「爺爺,你放心,雲兒不會讓你失望的。也許我會讓天下所有人都知道『一陽指』是專為雲兒而創造出來的絕學。」聽到他豪氣干雲的承諾,段延慶心下大慰,他心中隱隱有一種預感,凌雲以後走的路將會很遠很遠,至於到何等境界實在不是自己所能預料的。於是靜下心來,詳詳細細的將口訣傳給凌雲,並讓凌雲牢記在心,『一陽指』秘訣有幾千字,而且一些語氣十分拗口,但是凌雲只聽三遍就能背誦在心,這不由得讓段延慶感歎不已,心想,當年父親傳給自己的時候,自己可是花了四個時辰才將「一陽指」秘訣背誦在心的,而且父親還是自己是天資聰穎了,想不到雲兒只聽三遍就記得如此牢固,真是人比人,氣死人。然後向凌雲詳細的解釋了一次,好讓他少走一些彎路,以便早日達到大成的境界。傳授完畢,他見凌雲在那晨冥想,也不打擾,正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看個人』,以後就看自己的了,於是向王語嫣,讓王語嫣不要打擾凌雲,自己坐到車轅。將車速漸漸放緩,從而讓凌雲能靜心思索。

 當段延慶將口訣傳完,並將自己的心得傳給自己後,凌雲就一直沉醉在武學的天地中,他以前雖然見識了「逍遙派」的四種至高武學,但是覺得這一切都與「一陽指」的要求不同,「逍遙派」的武功深受道家「無為」思想的影響,都要講究「逍遙」順應自然,練習需要無慾無求的心理素質,而「一陽指」則不同,它要求修練者要有嚴謹的心態,講究循序漸進。

 以前凌雲學的也都是很精深的武功,只是都沒有涉及到點穴的手法,所以他對很多穴位都把握不準,於是向段延慶一一詢問,段延慶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讓他很快的瞭解了人體的所有穴位,心想:難怪在後世,西醫盛行的時代,中醫始終佔一席之地,沒有被西醫擠下醫學的舞台,感覺如此繁多的穴位,而每個穴位的功能各不相同,各自控制著自己的區域,覺得很有意思,難怪「一陽指」也是一種最高深的療傷手法呢。只是療傷過程中對施術者的傷害太大了,輕則武功盡廢,重則全身殘疾。當凌雲將這樣想法說給段延慶聽的時候,段延慶哈哈大笑,說道:「雲兒真是聰明,『一陽指』確實是最好的療傷功法,至於雲兒說的也是真的,只是你說的情形在一品境界的高手中不會出現的。對於一品高手來說施術一次能夠更深的瞭解『一陽指』的奧妙,不過沒有到大成的時候千萬不要為此術救人,不然還真的會『輕則武功盡失,重則全身癱瘓』。不過,雲兒啊,爺爺只是給你說『一陽指』在武學上的作為,你怎麼會想到療傷方面上的?唉!爺爺現在見到雲兒的思想與人所不同,現在更加對雲兒有信心了,一品肯定是能夠練成的,只是時間才短的問題罷了。」

 凌雲搔搔頭,不好意思地說:「雲兒見『一陽指』涉及到的穴位眾多,而醫學都是與穴位有關的,所以雲猜測『一陽指』可能還具有療傷的功能。」心中卻暗想道:金大俠在《射鵰英雄傳》中早就提到了,不過金庸怎麼知道的?難道他也真是一個武林高手?不然他怎麼知道的?想著金庸八十高齡尚且精神十足,還去劍橋讀書,真可能是一位深藏不露的武林高手。而《射鵰英雄傳》中,一燈大師為黃蓉療傷後差點失去了武功,要不是有「九陰真經」可能要在江湖上除名了,不過將一燈大師的情況和段延慶所說的一一對照,知道一燈這個「南帝」也沒能將「一陽指」練到一品,但是他卻成了「中原五絕」之一,歐陽鋒也是「五絕」之一,在天下也沒有幾個對手,在沒有逆練「九陰真經」時見到一燈大師就跑路,由此可見「一陽指」的厲害之處了。凌雲自己呆呆的想了一會兒,覺得找不到答案,於是放下心中的疑惑,繼續沉下心來領悟「一陽指」的奧妙之處。

 凌雲所學的武功都是不世奇學,只是他沒有學過點穴手法,所以一直都有些遺憾,在古代的武俠世界中,不會點穴真是很丟臉的事,現在得償所願,興奮莫明,下定決心一定要把「一陽指」修到一品,到時候就知道「一陽指」真正的威力了。

 「一陽指」招式繁複多變,時而氣象森嚴,指氣縱橫,便似千軍萬馬奔馳而來,長槍大戟,黃沙千里,猶如堂堂之陣、正正之師;時而輕靈機巧,恰如春日雙燕飛舞柳間,高低左右,徊轉如意。「一陽指」佔盡了「靈」、「奇」、「正」、「巧」,與「天山折梅手」有很大相同,那就是招式多而雜。但是兩者又有很大的不同之處,「天山的梅手」是近身搏鬥的最佳選擇,優勢在於不必花更多的內力,而其不足之處是近身搏鬥凶險萬分;「一陽指」可近可遠,將內力運勁於指,激射而出,然其不足之處就是所耗功力巨大,「一陽指」以氣勢取人,「天山折梅手」以優雅的風姿動人,然其優雅卻能取人性命於無形。

 一路上凌雲都沉醉在武學的殿堂中。

 ……

 ……

 幾人走走行行,所過之處,均可見到不同的人情風俗。而大宋全國都在享樂之中,一片歌舞昇平的樣子。凌雲前世所學的是中文專業,對歷史也有著很深的造詣,知道宋朝是中國封建社會最重視商業發展的朝代,所以人人都過得比其它朝代要好一些,然而這也只是高層階級,低層的人們依舊十分貪窮,這種兩級分化弄得人心不滿,而大宋朝統治者目光短淺,沒有見到自己被四處強敵虎視耽耽,每年以大量的「歲幣」求得和平,卻不知這是養虎為患。凌雲暗想:這就是導致一個朝代滅亡的原因吧,而朝中奸臣當道,只會歌功頌德,迎皇帝之好,朝中真正能夠辦事的人沒有幾個。有才能的人都被朝中奸臣所壓迫,不是革職查辦就是調離京城,在凌雲眼中,大宋表面上的繁榮昌盛卻掩飾不了內部的腐朽。不過想到自己下定決心只當一個自由自在的江湖人,這種改朝換代的事與自己無關,只是可憐的是下層的平民百姓了。

 段延慶以為凌雲被大宋的繁華所迷醉,不由得出聲說:「雲兒,大宋真的很繁華,是不是被這裡的熱鬧所迷了?哈哈哈,要是你到了大宋的京城——開封,就知道什麼才是繁華,那裡真是夜不閉戶,商業氣息特別濃厚,而且那裡也是當念天下的文化中心。」

 凌雲不屑地說:「爺爺,你不覺得這是『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嗎?雲兒倒是覺得繁華只是大宋的表面。一個朝代的強盛與否,看的不只是經濟,或者哪一個方面;一個國家的強盛大,要看軍事、經濟、政治、外交、文化等綜合實力是不是都達到很高的地步。現在的宋朝最多只能說是富國,而不能說是強國,宋朝的軍隊根本就不堪一擊,現在的宋朝如果一旦發生戰爭,國無不用之兵,而兵不知將的軍隊思想會更早的加速宋朝的失敗。宋朝現在雖然很有錢,但是那也只是有錢人有錢,而窮困的人們依舊是很窮,甚至吃不飽穿不暖,這樣的朝廷哪裡會得到人們的支持?更不會有人去賣命了。而且每年給遼國的『歲幣』更是被遼國用來發展軍隊,大宋朝真的沒有人了,豈不知『六國之滅,弊在賂秦』,這樣的後果居然沒有人知道,不過現在奸臣當道,即使有人說了可能也不會得到重視的。不過改朝換代是世界發展的必然性,這是沒有法子改變的事。想想漢唐時期是何等的威風,到後來還不是被人給滅了?」

 段延慶和王語嫣都驚呆了,由於時代的局限性,他們的眼光遠遠比不上凌雲看得遠、看得深,在他們眼中,大宋現在可是很厲害的。想著凌雲的話,覺得他說真的很有道理。不過他們都是江湖人,對這些也沒有多麼關心。他們只是替凌雲可惜,如果他能免當上一國的皇帝,那麼這個國家想不強盛都難,而段延慶沒有見過凌風,雖然相信凌風也不笨,但是凌風可能沒有凌雲如此深遠的戰略眼光吧!他心中不由得暗自埋怨段譽沒有識人之明。聽凌雲這樣說,他不由得也擔心起大理的未來,雖然他現在都沒有得到大理段氏的認可,但是作為一個皇族中人,對大理的未來有著別人難以想像的感情;而王語嫣則不管這些,他為人清純,對政事從來不關心,只會真心誠意的關愛著自己的親人,自從離開大理後,段譽在她心中的位置越來越淡,滿腦都是凌雲可愛的影子。所以無論是大宋還是大理她都漠不關心,只是凌雲過得好就行,她真不愧是「逍遙派」後人,她的思想也深受道家的「無為」思想影響,至於其實的她覺得自己管不了,更不想管。

 段延慶沉默了一會兒,向凌雲詢問道:「雲兒,照你這樣說,如果大宋滅了,那我們大理會怎麼樣,難道大理就這樣無所作為?」

 凌雲說道:「唇亡齒寒,大理沒有自己的軍隊,現在邊境都是由大宋來佈防,試想,這樣一個沒有軍隊的國家如果失去了自己天然的屏障,那麼敵人進攻的話當然是見城破城,見寨燒寨了,不過這一切都可能要到幾十年後,畢竟現在遼國也沒有發展到那個地步。而且我曾經與哥哥討論到這些問題,想必他會有所作為吧!希望他沒讓我失望。」

 段延慶聽凌雲這樣說才放下心來,不過他想:雲兒真是大將之材,如果他當一名將軍應該會流芳千古的吧!心下為凌雲遺憾不已。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