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天龍之我是大理王子》第107章
第一零九章 宋皇宮,端午之夜

次日一早,公孫暮野親自來請,眾人道謝後一起走向他們的新家,這裡清靜、幽雅,假山池塘、水榭花香、蒼松翠竹、迴廊亭台,泉水撞擊假山,美不勝收。而且難得的是離京城不遠,院落分為前後左右四個獨立的院子,右側一片平房,是下人居住之所,

 眾女到此處就被深深的迷戀,而且公孫暮野為凌雲他們準備好了傭人,對此,凌雲讚賞不已,慕容氏有此忠心之人真是難得,而且精明無比,慕容世家滅國後數百年,雄居江南,這些暗探真是功不可沒。

 凌雲見眾人興致勃勃,於是落後幾步,趁眾人不留意,對公孫暮野道:「公孫兄,多謝了,慕容公子也到京城了吧?」

 公孫暮野恭敬的道:「我家公子曾言無論凌公子有何要求都盡可能滿足,區區小事凌公子何須放在心裡,公子另有他事,現在還未到來,若非要事公子也不會錯過如此盛會了。」

 凌雲道:「慕容公子到底因何事擔擱?若需要幫助,請公孫兄盡快聯繫在下;在下與慕容公子算是深交,千萬不要客氣。」

 公孫暮野喜道:「有公子此話,在下甚是放心,若是我家公子有何請求,在下一定盡快傳話,凌公子這些下人都是我們的人,一切放心,此處本來就是我們的產業,江南來重要人物才入住,平時也是手下兄弟在此打掃罷了。」

 凌雲道:「如此甚好,公孫兄萬事小心,『霧中樓』已現身京城,近日內他們一定會找來此處,正因如此,在城中行事不便所以讓公孫兄作此安排。」

 公孫暮野道:「凌公子,京城我們有數百名精銳兄弟,要不讓他們進駐?」

 凌雲道:「不妥,在下等人足以應付,而且我還另有他法,若他們真的來了,嘿嘿……想走容易,不過給我留下屍體再走;公孫兄且去忙著,這裡一切放心。」

 公孫暮野道:「願公子端午大勝李清荷,為武林出氣,在下告退。」他轉身自行離去。

 凌雲緊跟幾步,追上眾人,李清照道:「哥哥,公孫掌櫃呢?此處亭台樓閣林立,美不勝收,比我家可好多了。」

 凌雲笑道:「公孫兄另有他事,他已離開;這裡分前後左右四院,我們住後院和右院,三位兄長就住左院吧!過一會兒,我為三位兄長施展『貫頂**』,盡快提升功力,這幾日,在院中佈置奇陣,再多的人進來也是白搭」

 眾人同意,各自走向自己的房間,而三公子更是喜出望外,若凌雲施此奇功,那他們至少可以減去幾十年的辛苦練習。

 下午,幾人找到一間靜室,凌雲強行一一打通他們之經脈,除了「任督」二脈全然貫通,三公子汗水淋漓,痛苦難當,直欲昏倒,但是他們知道機遇難得,咬牙忍住,硬是沒有發出聲音。凌雲功力神通,經過一年的雙修,他的真氣愈發精純散,散佈全身,若有若無,原來精芒凌人之眼神業已不見,換之是深遂明淨之色,化實為虛,若不是因為他之白髮,恐怕無人相信他就是名滿江湖的邪帝。此時他也不知自己之真氣到了何等境界,不過即使如此,把他們三人疏通後也是汗水淋漓,最後打通凌風經脈後,鬆了口氣,見他們都沉浸在武學的殿堂中,悄悄關門而去。

 而眾女一直在外面等候,見凌雲出來,放下了擔憂之心,明知凌雲不會有事,可是除了李清照,她們都知道其中之驚險,若是一個不當就會走火入魔,所以一起在外面為凌雲默默護法,待見到凌雲汗水淋漓出來,心疼之餘紛紛上前為他擦汗,讓凌雲享盡艷福。

 幾日時間一晃而過,凌雲將院落都布上奇陣,重要之處均按九宮八卦的方位設計,猶奇在若不窺完全莊,又精通五行陰陽之道,斷難以看出來。「聽雨軒」、「賞梅閣」、「琴棋小築」、「玩荷亭」,等名固然風雅,四周景致嫣然,亦助人雅興,但每處無不暗含殺機,若是啟動陣法,處處殺機、步步致命。

 凌雲對此倒也毫不隱瞞,將其中的奧秘向眾人一一解釋,如何閃避如何進出開啟陣法皆盡數道來,只是奇門陣法非一日之功,所以除了從小與凌雲一起學習之千尋略有所知外,其下之人皆聽得莫名其妙,讓凌雲暴怒不已,直罵他們太笨,不過最後他們雖然不會佈陣,然而進出皆不出問題,這讓凌雲略為安慰,不過從此他亦下決心,此生殺了他都不會收徒,太累人了,而且他們都是聰明之人,都花了他很多時間,若是反應遲鈍之人,恐怕一輩子都不能瞭解其中之奧妙。

 端午之晨,眾女早早起來,與傭人一同在門口掛艾草、菖蒲(蒲劍)、包粽子,興致盎然,虛煙霞、趙淑怡、龍雨汐、慕容飄雪、李清照都是大小姐之身,平日都人伺候著,此刻哪裡包得好,弄得怪狀百出,不過她們還是樂滋滋的忙碌著;靜素心、千尋、紅袖、月容、添香倒是做得精緻之極,她們平日都學過一些廚藝,讓其餘幾女大開眼界,認真學習,而她們也專心指點。

 午時,餐桌上擺滿粽子,兄弟四人見各種模樣的粽子都有,奇形怪狀,倒是看得有趣,凌雲知道怪模怪樣的粽子肯定出自五位大小姐之手,而精緻美觀的肯定是出自千尋她們之手,當下與三位兄長一起食用,粽子米質香軟,分為鹹甜粽子。鹹的以新鮮豬肉,浸泡上等醬油,每隻粽子用肥瘦肉各一片作餡。甜粽以棗泥或豆沙為餡,上面加一塊豬板油,蒸熟,豬油融入豆沙,十分香滑適口。兄弟四人吃了一支就讚不絕口,凌雲卻知道調配的肯定是千尋出手。

 在「曼陀山莊」之時,每逢端午,千尋都會當王語嫣的下手,對此味道他熟悉得很,下對千尋微微一笑,千尋頷首輕笑,這個風流的夫君倒是記得自己的手藝,心下溫馨一片。而陳劍鋒他們可不管是誰弄的,只吃得忙個不停,大讚不停,陳劍鋒這個少林俗家子弟倒是沒有避諱葷食,真不知在少林的日子他是如何度過的。

 眾女見凌雲如此重視她們的手藝,心裡歡喜,暗想以後一定要學習廚藝,好好伺候自己的愛郎,這且不表,一頓飯下來,溫馨無比,其樂融融。

 天色逐漸暗了下來,四野已被夜幕籠罩了。傍晚時分,京城喜氣洋洋,皇宮中燈火通明,演武場上坐無虛席,觀戰的都是大宋朝臣,宗徽宗在高興之餘讓在些有頭有臉的武林人士參觀這一次「中外之戰」,眾女與三公子及丐幫兄弟呆在一處,這也是凌雲的安排,他知道場中有上萬人,其中肯定有一些殺手混跡,作此安排也是為了大家的安全。

 而他則坐在宋徽宗下首,與李清荷分坐兩旁,凌雲看了李清荷一眼,但見她豆慧年華,瓜子臉龐,峨眉如黛,鳳目點漆,瓊鼻豐盈,櫻口似丹,肩若削成,**微挺,那纖腰,那微臀,裹在一襲雪白的衣裙之下,越發顯得玲瓏纖巧,美若天仙那位秀髮垂肩的少女,美得不可方物,縱然是王嬙重生,西子復活。更讓凌雲吃驚的是李清荷與王語嫣極其相似,只是王語嫣溫柔如水,而李清荷卻冷若冰霜,若兩人呆在一處,想必被認為是姐妹,而且與自己也有幾分相似,頓時發起呆來。

 李清荷感受到凌雲之目光,轉頭微眺,芳心一動,但見凌雲劍眉星目,玉面薄唇,溫文儒雅中,蘊藏著無限英氣,分明內功已臻巔峰,白髮如雪,正欣賞的看著自己,讓她驚訝的是凌雲與自己有幾分相似,宛如姐弟。

 宋徽宗舉起酒杯,對凌雲與李清荷道:「凌雲與黛麗公主乃當世之奇人,正所謂人中龍鳳,朕以此敬兩位一杯,願兩位在演武場上一展風采,也好讓朕大開眼界。」

 凌雲躬身道:「謝陛下,草民不會讓陛下失望的。」

 李清荷也微微鞠身行禮,淺飲一口,望向凌雲的眼光中充滿了戰意,神情激動,冰艷明眸敘說了她心中的激情,這正是強者面臨強者之時的挑戰。

 宋徽宗道:「凌卿,數日前聆聽卿家幾首詩詞,朕龍心大悅,下決心作一個有所作為之明君,如今離比武之時尚餘數刻,此地天下英才濟濟,不若凌卿作上一首以記此盛況?」

 凌雲道:「如此草民恭敬不如從命了,望陛下原諒草民之放肆了。此地前輩眾多,草民且為陛下與前輩們作上一首。」他站起身來,沉吟道:「『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點秋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聲音清悠,滿場皆聞,文臣武將被激得熱血澎湃,武林中人激聲呼喝,渾忘皇帝就在眼前;而蘇軾則在一旁邊喃喃誦讀,過了一會兒,他大聲道:「陛下,凌兄弟此《破陣子》氣勢雄渾,慷慨激昂,實是難得之佳作,微臣甘敗下風。」

 蔡京在一旁冷冷的道:「陛下,凌雲一介草民,居然作《沁園春》以諷太祖皇帝,陛下應該誅他九族,微臣看來,凌雲是存心蔑視陛下,如此污蔑太祖,真是不該。請陛下速速降罪。」

 凌雲道:「蔡大人此言差矣,在下是以古人來表明陛下之豐功偉績,與古人相比陛下更勝一籌,而且歷朝歷代有誰堪比陛下之才?難道蔡大人認為陛下比不過古之先賢麼?況且吟詩作詞本與政治無關,蔡大人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好在陛下明察秋毫,當日論詩詞之際,草民就可從中見識陛下之寬大胸襟,陛下英明神武,自然清楚在下所言非虛。」

 宋徽宗高興的道:「蔡卿家,凌卿此言極是,朕之才德澤被萬民,若是因此而斬殺大才豈不是為天下所恥?還是凌卿言之有理,文學與政治無關;凌卿啊,你如此大才,朕聞之甚喜;不知凌卿願意不朝為官否?」他為凌雲文才所折服,而且凌雲為人甚合他之味口,雖然相見匆匆,然兩次相見均給予他全新之感,對凌雲極為喜歡。他是宋太宗之後,對太祖根本沒有尊敬之感,而且太宗之位如何得來,他們這些直系後人心中有數,當然不會在乎凌雲所言「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之舉。

 聞宋徽宗此言,蘇軾、李恪非、李綱等一眾忠臣喜之不勝,他們為凌雲鬆了一口氣,而且為凌雲如此急才驚佩不已;而蔡京之流則是神情緊張和怨恨,怕凌雲進入朝堂後奪去他們之寵,緊張不已。

 凌雲將他們之神情看在眼裡,淡淡一笑,對宋徽宗道:「承蒙陛下厚愛,草民閒雲野鶴,平生只愛遊山玩水,吟詩作賦;卻無幫助陛下治國之才,對此,草民愧不敢當;陛下觀朝中大臣皆是治國之良臣,而蘇軾、李綱諸位大臣忠誠大宋,是國之棟樑,多了草民反而會浪費國家之薪。況且草民身處江湖也可以為百姓出力,除暴安良,如此陛下何樂而不為?」

 宋徽宗感歎的道:「朕知曉凌卿看淡名利,唉!只是朕心中實在難捨啊!若是一別不知何時再能欣賞卿之詩詞。」他想了一會兒,從腰間取出一方玉珮道:「朕賜卿一方玉珮,可以自由進出皇宮大內,若臨京城定要來皇宮看看朕。此佩如聯,願它能助卿家為老百姓出盡心力。」

 凌雲道謝接過,道:「在草民的眼中,陛下還是初次相見時之趙兄,溫文爾雅、風流倜儻實是人間奇男子,陛下乃草民生平之知音也。」

 旁邊眾人勃然變色,而蘇軾、李恪非等人則是為凌雲擔心不已;哪知宋徽宗哈哈大笑道:「好,好,好,凌兄,我生平無一良友,凌兄此言甚合趙某之意,知此知己,此生無遺矣。」兩人相視一笑,階級差別剎時泯滅。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