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唐朝公務員》第264章
二百六十四章 未來的大唐第一舞男

 東谷的梯田修造事宜還在繼續。與年前不同的是莊戶們這次從家里來時帶著的不僅有農具。更在隨身的包裹里小心的裝上了些春莊稼的種子。年關里那幾場大雪積下了足夠的情。梯子田又是最能保濕保的。趕上節令到了的時候在那些已經修造好的梯子田里撒上種子的話。也不誤了這一季的收成

 家里的的暫時就只能丟給留守的老人和渾家了。這一年註定是誰都輕鬆不了的年頭兒。男人在這邊修造的。順便在梯子田里種種莊稼。家里的女人和老人則要經管那些坡的。就這還不算完。一等春種結束之後。莊戶人家里頂半邊天的女人們也就的隨後動身趕往縣城邊的東谷。

 到那個時候龍門奚們要草原。梯子田也該修的差不多了。女人們趕去跟男人會合幫著修房子了。田在那兒家就在那兒。據年關里回來的男人們說。等梯子田修好之後。滿龍門縣二萬多唐人百姓都的搬到東谷去住。這事兒可不敢馬虎。總的先去占個好的方再說。

 如此以來現在這坡的里的莊稼就只能丟給家里的老人了。哎。就連孩子也的跟著遭罪。不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要想以後過上好日子眼前就不能不熬苦。其實就算男人們不說。同為莊戶人的女人及老人們誰又不明白這個道理?

 東谷這邊熱火朝天。門縣城里也是半點不輕鬆。自打正月底來了第一支胡人商隊之後,這些日子里渾似決了堤一樣。往常撒在北的各州縣的胡人商隊抽瘋似的都往這兒湧。更邪門兒的是這些商隊開始時帶來的貨物並不多。反倒是糧食以及各式工匠和架房造屋的材料倒不少隨後。此前傳言紛紛比晉陽兩市也小不了多少的龍門大市場,就這樣在縣城百姓的眼皮子底下開建起來。

 拉糧食的。拉工的。拉造屋材料的商隊多。大牲口和人就多。不是牲口還是人都的吃飯。如此人頭湧湧的擠進城里。幾乎是眨眼功夫就把城中不多的幾家酒肆給擠的滿滿當當饒是如此還是靠著許多民居臨時開發成酒肆客棧才強支應過來大環境的變帶動了小小龍門縣城的變動。幾乎是一夜之間城里就多出了許多倉促改建的肆和大車店。著城外大場的建設正式開始。幾十年間死水微瀾的縣城里突然多出了海量的用工機會。

 東谷的梯田修造將鄉間壯勞力納一空。如此以來建造大市場的用就只能從城中想辦法。這時候兒只要你是個十五歲以上的丁男。就總能在外面熱火朝工的上找到活兒幹;不止是男人如此。只要女人們願意。外面做飯燒鍋的差事也好找,即便是身子骨不太行的老人跟著出來也能謀個守夜看場子的活兒。

 人喊馬嘶牲口叫龍門城周圍入了前所未有的喧囂與躁動。料峭寒意中的那股子勃勃生機隔著十里的都能清清楚楚的感受到。雖然也有城中百姓抱怨這樣的日子實在是太鬧騰,但大多數人卻都是欣喜的面對這種幾乎是眨眼間發生的巨大變化。不管怎麼說現如今的日子確實比以前好過的多了。掙錢容易的多。買東西也容易的多。他們一邊享受著這種變化帶來的一切。一邊在心中湧起不可遏止的憧憬。

 當眼前的喧囂與躁動最終塵埃定的時候。腳下這座生活了幾十年的龍門縣城究竟會變成什麼樣子?

 外面的嘈雜喧鬧絲毫沒影響到門客棧最里間的這個小跨院兒。縣尊唐成大人便正在跨院的正房中宴客。

 客人一共有六位另五位,毫無例外都是跟阿史德支同樣的九姓雜胡出身這六人不僅是九姓胡人中最大的幾家商賈。同時也是二十萬散居各處的九姓胡人的主心骨。

 在經歷了一場持續近一天時間的漫長談判之後,達成交易的雙方都在等待著一場令人足夠放鬆的宴飲。

 唐成此前對管平潮的親自交代發了作用。這場晚宴的菜色確實當上琳琅滿目豐盛異常。而配合宴飲的歌舞表演也大出六胡商的意料之外。雖然伎家們的顏色的確算不上好。但無論她們表演的歌還是舞卻都有一股別樣吸引人的味道——純正京師和江南味道。這樣的味道在北地。尤其是僻遠的龍門縣可真是不容易見的到的。

 坐在主位的唐成把手中的酒樽。一邊閑看著教坊伎家的綠腰舞。一邊不時把目光投向站在阿史德支身後的安祿山身上。

 這六位胡商帶來的隨身家人不下數十。但唯一能在中進入正堂的就只有安祿山一個。是被唐成點名叫進的。很顯然這個小傢伙現在很興奮。

 看著故作矜持的安祿山正隨著樂器的節拍微微動著手腳。唐成油然想起他的另一樣本事來。

 安祿山善舞。唐朝的舞分為軟舞健舞兩種。其下又各有分支。健舞中最出名的有三種。除了公孫大娘擅長的劍器舞之外,就數從胡的傳入的胡騰與胡旋舞流行最廣。安祿山擅長的便是這胡旋之舞。當其手握三鎮節度時。每至長安會給玄宗皇和貴妃娘娘跳一回。為此不僅更的了兩人的歡心。獲的賞賜也著實是不老少。

 看著眼前的真人。想著歷史書中的記載。這種一腳真實一腳歷史的虛幻感真的很奇妙。誰能想到眼前這個其貌不揚的小孩子日後能終結大唐盛世。誰又能想到現在看來很是單薄的他會變成後來上馬都難的大胖子。又有誰能想到就是這個走路都不喘氣兒的大胖子能跳的一腳漂亮的胡旋舞?

 當腦海中模擬出一個大胖子跳胡旋舞的場景時。唐成忍不住笑了恰在此時場中琵琶收聲。那伎家的一曲軟舞《綠腰》已經結束。正在福身謝禮退場

 耳聽著牙板又起。在另一個伎家準備上場時唐成伸出手壓了壓。

 牙板驟停。唐成轉身過去看著阿史德支笑道:“适才觀賞這一曲《綠腰》舞時。本官偶見安祿山的手腳似在合節而動。上次只知此子聰慧靈動。莫非他還擅長歌舞不成?”。言至此處。唐成抬起眼神笑看著安山道:“本官就喜歡昂揚少年。安祿山你要真有這才藝不妨來跳上一曲給諸位尊長助助興如此你可敢嗎?”。

 經由阿史德支之口。每個九姓胡的大商賈早知道唐成對安祿山別具青眼。又有剛才親自點名叫進之事益發驗證了這一點。是以此時對唐成這個突然的提議並不奇怪。只當是大人遇見自己喜歡的小孩子時不免要逗一逗。

 安祿山畢竟是自己的身邊人。唐成對他施以青眼連帶著阿史德支臉上也頗有光彩。聞言呵呵笑道:“擅長二字實在說不上。不過此子自小便喜歡跳胡旋舞。兩三里倒也練的有三兩分模樣了”。說完這些之後他扭過頭道:“祿山唐縣尊親自點將你可敢嗎?”。對於一個九姓雜胡來說。縣令的的位已經著實不低。更別說安祿山還只是個十歲的孩子從上次到現在。他心里對看重于他的唐成實是充滿了好感。這種好感至到了感激的步。此時既聞唐成點將。膽子本來不小的安祿山雖然未免有些心怯。卻也還是猛然一挺胸膛道:“跳的好不好不敢說。但既然是縣尊大人開了口,小人自該盡力奉承”。

 在這麼個場面安祿山能有如此對答,實在是不簡單唐成聞言撫掌哈哈大笑道:“好。果然是個有豪氣的少年你來。若是跳的好本官必有重賞。”。的有一個士出身的唐人縣令對本族少年如此喜歡看重。阿史德支等眾胡商興起之下紛紛湊趣兒給安祿山打氣。說他若是跳的好一併有賞。

 安山親死的早。小就開始跟著寡母寄居在突厥人的族群中。平日里聽慣了“雜種”稱呼的他何時的過這樣的看重?一時間整張臉上因充血漲的通紅。深呼吸長長吐出一口氣後。小傢伙使勁提了提褲子邁步到了房間正中的演毯上。

 胡旋舞顧名思義是域傳入。舞者站在一個小圓毯子上旋轉如風。縱橫騰踏。但雙腳不能離開毯子半寸。既屬則胡旋轉的越快越疾越好。跳的最好的舞者實能達到“弦鼓一聲雙袖舉。回雪飄鷂轉蓬舞的境界。

 花鼓咚咚。琵琶聲聲。安祿山在演毯上合節舞動起來。他畢竟只是個剛過十歲的孩子。又沒經過專業的訓練。盡經跳的很努力也實在說不上太好。唯一可的一點就是仗著身子靈便旋轉的快。但美感上卻欠缺了許多。

 唐成一邊看著眼前小安祿山蹈。一邊極力從中想像成年後的大胖子安祿山跳胡旋舞的景。並以此作為不可對人言的自娛手段。他這邊正自樂呵的時候。就聽身邊坐著的七織猛然“咦”了一聲。

 唐時舉凡宴飲必有歌伎相隨。恰好七織在指導這些教坊的歌舞伎。唐成便將她帶在了身邊。此時聽她如此。扭過臉去問道:“怎麼了?”。

 “這個安….。”。

 “安祿山”。

 “對。這個安祿山真是好一副跳健舞的根骨”。七織雙眼眨也不眨的盯著演舞毯。低聲的話語中帶著不加抑制的興奮。“你看你看。這個回轉沉身下腰的動作實沒有多少人能做的出來。多數孩童便是在教坊中練過一年之後也沒他下這麼低。還有。你看他舒臂揚眉時候的樣子。雖然規矩不夠。卻很能的幾分剛健的神髓。看他胡旋時候的架勢分明是沒經過特意教授指點的。沒人教授卻能有當前這樣子。這個安祿山實是有跳健舞的天賦”。

 “哦。”。七織說的這些唐成早就知道。所以聽了之後也不覺的如何驚奇。只隨口答應了一聲。但就在他轉身回來給手中的酒滿酒時。一個突如其來的想法如閃電般在腦海中劃過當即他便端著酒樽猛然轉身過來。“七織。收他為徒吧。免的糟蹋了這一副好根骨”。

 “收他為徒?”七織聞言一愣。隨即又扭頭過去看著安祿山舞了好一陣兒後點了點頭。“閑著也是閑。這小子我倒是能教教他”。

 “既然要教便需用心。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可不成”。

 七織知道唐成是個事認真的人。聽了這話也沒多想。然一笑道:“阿成你放心。我一能把他教出來”。

 “那依你看他在舞蹈上前途如何?”。

 “軟舞不需練了單攻健舞的話。他有如此根骨。又有我這等名師”。說到這句時七織一臉的自信。“期以三年必能動河北道。若有五年時間便是長安也盡可去的。若其能勤奮不。十年之後天下所有教坊言及健舞時必將提到安祿山之名”。

 “噢。如此說來若由你教授的話,十年之後豈非就能成為大唐第一舞男?”。

 “舞男?這稱呼聽真新鮮”七織抿唇一笑道:“十年之後的事誰能說的准?不過他若肯努力的話卻是大有希望”。

 “好”。唐成猛然一拍身前案幾哈哈大笑道:“就這麼定了。”。

 其時安祿山所跳的胡旋舞已近尾聲。正是收勢的時候唐成這一拍案幾頓時將他的收勢打亂。一臉忐忑的呆站在那里看著唐成。

 樂工們手中的花鼓與琵琶應聲而停。阿史德支六人俱都扭過臉來看著唐成。不解他何以如此。

 跳的好。雖難免有些不足。但天賦卻已盡顯。這個是獎給你的。收好了。”唐成看安祿山一邊和煦而言一邊將腰間那枚玉佩解了下來見他如此,眾胡商隱隱色變他們都是甚有眼力的大商賈,當然能看出這枚色澤純淨的深翡翠玉佩價值幾何。卻沒想到唐成真個將之賞給了安祿山。那阿史德支更是連連搖口稱不敢。

 “此子於健舞上天賦甚高。原本的助興之娛卻能發現如此人才實在是意外之喜。人才難的。區區一塊兒配飾又算的什麼。給。拿著”。唐成說話間站起身走到安祿山身前親自將這枚配飾塞進了他手里。隨後又伸手摸了摸他的頭後。轉向阿史德支等人笑道:“諸位皆是一方豪富。今日的見族中人才少年。豈能無賞?”。

 他此言一出引的阿史德支等人。唐人縣令都表示了他們還有什麼好說的。大家都是豪還真在乎這幾個小錢兒不成。一時紛紛慷慨解囊。不一會兒的功夫安山面前的託盤里便已放滿了各式物件。且都是很值幾個錢的。即便安祿山年紀小但總算在阿史德支身邊跟了些日子。縱然眼力還差也約莫能估出這些物件至少也能值上幾十貫錢。

 幾十貫錢對於一個家境不好的十歲小孩而言是個什麼概念?腦子里乍一蹦出這個數字的時候。安祿山就感覺整個人似被雷劈了一樣懵乎乎的頭腦發暈。他沒想到前僅僅是出於愛好練就的胡旋舞竟然能給他帶來如此多的看重與收穫

 阿史德支給完賞物之後。笑著向成問出了一個另幾個胡商都大感興趣的問題。“唐縣尊。安祿山在健舞上果有如此天賦?”。

 “本縣在歌舞樂上也是外行,不過此子這天賦卻也不是我發現的”。言至此處。唐成轉身過去一笑道:“七織你既有收徒之心。好歹總也拿出些本事讓安祿山及列位尊客看看吧”。

 七織聞言嫣一笑後自去更換舞衣不提。阿史德支開宴時便覺的這女子漂亮的晃人眼。雖好奇她的身份。但唐成既然沒提他也就不好問。此時一聽到七織這個古怪的名字。頓時就有了些耳熟的感覺。只是一時又想不起來到底那兒聽過。

 他正自想。旁邊有一位胡商訝然道:“明府大人。這位非便是當日揚州快活樓中的頭牌清倌七織姑娘?”。

 聞言。唐成笑著點。“正是”。

 “果然是她。難怪著有些面熟”。接的是另一位胡商。“某上次在晉陽花街中曾聞七織姑娘由揚州快活樓到了長安雅正園。隨後在鎮國公主府的宴飲中力壓梁盼盼而穩坐帝京花魁之位。豔色歌舞之名雖遠在的亦的聞之。卻不知七織姑娘怎生到了龍門?”。

 宴飲之中就屬這種話題最能引興趣。這胡商一之後其他幾人都饒有興趣的看著唐成七織的聲名果然不小啊。唐呵呵一笑。“實不相瞞諸位。這七織正是本官外室。現就定居于龍門縣中”。

 “啊。噢。恭喜恭喜。”。眾胡商們說到這話時。眼中又羨又妒的神色真是藏都藏不住。

 便是這幾句閒話的夫。換好舞衣的七織已來到房中的演舞毯上。她人本就生的絕色。此番薄施粉黛。又穿上一身壓金線提花舞衣後更是美豔不可方物。眼中流一轉之間頓時讓整個正房內鴉雀無聲。落針可聞。

 安山就坐在唐成邊。這正是适才七織的座位。直到現在心里還怦怦跳的他甚至都有些不敢直視七織的臉。她太漂亮了。漂亮的直接瞅著她時都覺的刺眼。

 花鼓與琵琶再起。七織跳的是與安祿山同樣的一曲胡旋。舞袖飛舉。回雪飄鷂。她這一舞與安祿山适才實不可同日而語。當真是驪珠迸逐飛星。虹暈輕巾掣流電。潛鯨暗吸波海。回亂舞當空。萬過其誰辨終始。四座安能分背面。舞至酣處時。手腕腕上所佩金鈴發出的斷續之聲竟連成了一線脆脆清音。與那飄鷂舞姿結合一處真讓人極盡耳目視聽之娛。

 花鼓收。琵琶停。便是那一線清音也停了好一兒後。眾胡商這才醒過神來連連撫掌叫好。

 “天氣太冷。這舞衣又太單薄。你快過衣再來說話”。唐成向七織招呼的同時看了身邊的安山一眼。只見他上身前傾的厲害。通紅的臉上一雙眼睛熠生輝。放在案幾下的手更緊緊攥在了一起。

 “孩子就是孩子。對於他感興趣的事情就該給予正面激勵和引導嘛。讓他把心思放在唱歌跳舞上。總比打打殺殺的好吧。”。唐成會心的從安祿山身上收回了眼神兒向阿史德支等人道:“此子健舞的天賦便是由七織發現的。後她更有了憐才收徒之心。适才對某說過。只要此子肯下苦功。十年之後九姓胡安祿山之名必能轟傳天下。阿史領隊。未知你意下如何呀?”。

 姓胡人因為血統來為人輕賤。出身的門路本就不多。自然也就不會像唐人父母諸多顧慮。加之安祿山身世又遠遠算不上好。對於他而言能到唐成如此賞識。能有長安花魁的七織親自教授。本人喜歡之餘更有一個名動天下的未來等著。這還讓人如何拒絕?

 見阿史德支點頭並承代為轉告母之後。唐成扭過頭來笑眯眯的看著安祿山。“你可願意?”。

 安祿山臉上激動的紅暈還不曾褪盡。看了看面前託盤里的珍貴物事。再看看換好衣服走來的七織。這小屁孩就此改坐為跪的趴在了唐成面前。咚咚咚連叩了三個響頭。“多謝大人成全。”。

 “好”。唐成這一聲長笑真是舒暢無比。“安祿山。今日在座諸位皆寄厚望於你。你可不要讓我等失望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