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唐朝公務員》第242章
二百四十二章 是世道變了?還是奚人傻了?

圖也卓來了這麼長時間,真真假假繞彎子說了這麼多入了正題,聽他終於吐出這麼句話後,放下手中的茶盞站起身的唐成走到圖也卓身邊坐下,含笑看著他道:“在本官任期之內不會引導天成軍踏入龍門草原,此後只要爾等能按照朝廷章程繳納賦稅,則當前的管理方式不變,草原依舊由你領奚人自治。如此,圖也族長可還滿意?”。

 “噢,唐縣令可真大方!”。

 “是啊,本官的確大方”,唐成深長的歎息了一聲,左手的手指在兩人間的案幾上叩擊出若合節奏的聲響,“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本官代天子牧守龍門,總領一方百姓原是天經地義之事,而今卻將治下半數子民的治理之權拱手讓于族長,怎麼不大方?”。

 “唐縣令不愧是進士出身,口吐蓮花”,到了這個實質性條件交換的時刻,再來此前那套一言不合便暴怒不已的拙劣把戲實在是不合時宜了,圖也卓自然不會做出這樣的事來,只不過他雖沒有發怒,但言語中的譏諷之意卻明顯濃厚了許多,“也許我該提醒一點,你剛才答應的這些可是本族早就享有的,唐縣令拿本族早已擁有之物來換賑濟糧草、人力蓄力,甚至還有此後的賦稅,如此算計未免太沒有誠意了吧”。

 唐成沒有與他針鋒相對,“若圖也族長真是這個想法又何必頂風冒寒的來縣城?本縣又何必說這麼多廢話”,輕叩案幾的手抬起來輕輕的搖了搖,“現在說這話不厚道啊,此前的一切不是爾等理所當然地應該擁有,不管是在朝廷體制上還是法度上都無據可依,簡而言之就是爾等此前擁有的這些都是不合法的。只因前任縣令們治政崇簡沒加料理罷了,到本縣這兒……”,言至此處,唐成笑看著圖也卓停住了話頭。

 唐成的話說地很無賴,至少在圖也卓聽來的確如此,但他的這些無賴話偏就占住了大義名份,根本辯無可辯,圖也卓也不想跟他辯,“唐縣令這次要用人的事情好說,不管要調用多少人力蓄力本族都應承下了,且這次大旱本族不取縣衙一粒賑糧,但在賦稅的事情上希望唐縣令還能循用舊例”,說到這里後,圖也卓也笑了笑,是那種很自信的笑,“至於什麼自治不自治的,本族倒是不太在乎這個,縣令大人若是不嫌勞煩就親自來治理便是”。

 “不行”,關乎到這種具體利益時唐成半點都不會退讓,圖也卓最後那句含義很深的威脅更是被他直接無視了,“以工代賑是本衙的總章程,凡龍門縣中百姓來幹活的都會有賑糧,唐人奚人一視同仁,爾等不要自是一份感念皇恩體恤朝廷地忠心,卻不是本縣不給;這賑災上一視同仁,賦稅繳納上豈能例外?族長可以不要賑糧,但本官身為一縣之尊卻無權不要賦稅。這二者之間實有天壤之別,不能將之混為一談。至於龍門草原的治理,族長如覺繁瑣,本官份內職責卻推卸不得,實不相瞞,近日本縣日日思慮的正是此事,本官堅信草原子民皆是能深明大義的,還真能做出殺官造反的事不成?”,說到這最後一句話時,唐成哈哈而笑刻意沖淡了其中濃烈的血腥氣息。

 靜靜地等了一會兒,見圖也卓沒說什麼,唐成複又在案幾上手指輕叩著笑道:“或者還有另外一個辦法,圖也族長大可上表朝廷請求回歸饒樂奚部,離開龍門管轄之後就什麼都不是問題了”。

 聞言,圖也卓猛的扭過頭來緊緊盯著唐成。

 “本官知道圖也族長捨不得”,唐成將此前的官腔與笑容悉數收了,迎著圖也卓的眼神用份外清晰的聲音道:“短短數十年間龍門奚人由不足三千人壯大至如今的兩萬余,部族興盛、財貨山積,這等發展速度比之饒樂同族不知快了多少倍,根源在那兒族長該比我更清楚才是。一旦回歸饒樂奚部,爾等不僅要向奚王牙帳進獻,遠勝於國朝賦稅的牛羊財貨,亦不得不面對部族之內地兼併廝殺,兩萬多人的族群雖的確不小,但放在饒樂草原上又算得了什麼?以區區兩萬餘人的族群可還能保住人人覬覦的龍門草原?而一旦失去龍門草原這個饒樂與外界聯繫的視窗,圖也族長還怎麼居中貿易取利?所以,對於龍門奚人來說,朝廷直屬管轄的身份才是真正最大的財富,這個身份不僅保障了安全,更保障了源源不斷的財富,一旦失去的話龍門奚人現有地一切都將隨之失去。這麼多年來龍門奚人從朝廷、從縣衙得了如此多的好處,本官要爾等應份繳納賦稅不過分吧?”。

 這段時間幾乎一直是唐成在唱獨角戲,但直到他翻開這張最為重要地底牌之後,圖也卓心底才發出一聲深長的歎息。

 當唐成背靠多達八千人地天成邊軍,並清清楚楚的明白龍門奚人地命脈所在之後,圖也卓根本就已經沒有了其他的選擇。

 “好,一切就縣令說的辦”,久久的沉默之後,圖也卓終於開口過,這只是本族與你個人的約定,一旦你去職,今日之約自然作廢。唐縣令該向狼神祈禱別丟了官位才好”。

 “本官從不信狼神,倒是圖也族長要好生想想該怎麼跟牛刺史交代,你我今日約定之事想必不是使君大人願意聽到的吧”。

 “果然是聰明人,牛祖德現在最想聽到的是我族生亂的消息,隨後順勢介入,到那時龍門縣令也就該換人了”。

 從圖也卓嘴里說出這種話實在讓人吃驚,唐成也不例外,但是他雖然吃驚卻並不意外,“噢,既然有這麼好的機會,圖也族長何不一試?”。

 “我何嘗不想,若是死個三五十人就能成就此事,我又何必跑這一趟來自取其辱?可惜呀,你的手太狠”,圖也卓看著唐成歎息著搖了搖頭,“真要做成此事不知要搭上多少族人性命,血染草原?牛祖德當然不在乎,但我這個族長卻不能不心疼。都是交易而已,既然能談為什麼一定要流血?”。

 “說得好”,唐成哈哈而笑,“不過這話可是沒法子在牛刺史面前說的,族長準備怎麼交代?”。

 “為什麼要交代?讓龍門奚人回歸饒樂真就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將治下子民拱手讓人,素重顏面地朝廷能做出這樣的事情來?既然牛祖德做不到這一點,手上又沒有天成軍可為依仗,那本族又何需向他交代?”,在這樣赤裸裸的利益談判中圖也卓直白的可怕,“都是交易而已,而在這一出交易里是牛祖德更需要本族”。

 唐成明白他這句話後面地意思,在他們雙方的貿易往來中的確是龍門奚佔據著優勢,因為生產力及貿易發展水準上的巨大差異,龍門奚得到唐貨的管道有很多,但若失去了龍門草原這個通道的話,牛祖德再想順利得到大宗廉價北貨的話可就難得多了。龍門奚人的優勢就是建立在這種貿易發展水準的不均衡上,而這也正是圖也卓敢在關鍵時刻如此無視牛祖德的根源。

 想想還真是好笑,圖也卓可以不在乎媯州刺史,卻不得不接受他這個州轄下縣令地條件,而這其中唯一的差別就在於那八千天成軍。

 這是他能夠像剛才這樣跟圖也卓說話的基礎,是他能做一個真正龍門縣令的實力保障,也是圖也卓唯一懼怕的東西。

 沒有那八千天成軍,他在龍門就什麼也不是,甚至會一如前幾任縣令一樣連圖也卓見都見不到,更別說讓其主動登門了。

 這在以前的龍門縣衙根本就是想都不敢想地。

 歸根結底就是一句:他在龍門的一切都是建立在與天成軍的結盟關係上,這也是他上任以來做的最正確的一件事情,而最妙的一點還在於有河北道與幽州大都督府軍政分離的背景在,只要有足夠地利益做捆綁,即便連他的頂頭上司牛祖德也無法破壞掉這種與邊軍系統的結盟關係。

 利益,捆綁!唐成心里愈發打定了主意,天成軍修地之事要推動的越快越好,只有地修的越快越多,這種利益的捆綁就會越深。

 圖也卓走時,唐成並沒有送的太遠,一出公事房後,圖也卓及其手下的庫多等人就如同來時一樣裹上了能遮蓋大半個臉面的風氅,一路無聲而去。

 圖也卓剛走,等在公事房外的楊繳三人就圍攏到了唐成身邊,離得最近地錢三疤率先發問,“大人,他來幹啥的?”。

 唐成沒直接回答錢三疤地問題,而是側身看向了楊繳,“咱們原本議定從唐人百姓手里徵調的那些大牲口都撥給天成軍,總不能讓賈都尉調軍馬去拉車,這些人地賑糧嘛,倒不好太計較,雙方各出一半就是。至於本部所需畜力改從草原上徵調”。

 “從草原徵調?”,饒是楊繳心思夠活,聽到這話也免不得一愣,“那他們的賑糧發放怎麼算?”。

 “今冬大旱,圖也卓體恤本衙艱難毅然放棄賑糧,所以楊先生盡可放心徵調,這些人只幹活不要糧”。

 聞聽此言,錢三疤地一雙眼睛猛然間瞪成了牛眼般大小,一邊兒聽著的賈旭就覺得腦瓜子里哐當一響,渾似被人拿著大鐵錘狠狠砸了一記般懵的發暈,是這世道變了還是奚人傻了,縣尊大人能調動他們幹活就已經夠嚇人的了,竟然還是不要糧的白乾?

 正在賈旭這一錘子還沒醒的時候,唐成更大的一錘子緊接其後的砸了下來,“賈錄事,這徵調文書的事就交給你了,等你手頭上這些事情忙完之後,就督著戶曹把本縣奚民應納的租庸調賦稅額度儘快整理成冊,這是個繁雜事務還是早些動手的好,免得到明年要用的時候趕不及”

 “大人,奚蠻子……真……真要繳納賦稅了?”,太過震驚之下,瞪眼如銅鈴的錢三疤說話都結巴起來。

 唐成抿住嘴角幾乎要溢出的笑紋,滿臉詫異的用一本正經的語調反問道:“奚人也是龍門百姓,豈不是天經地義之事,三疤你這問題真是古怪”。

 我問地古怪?錢三疤呆呆的看著唐成,這回不僅眼睛瞪得大,張開的嘴也忘了合攏。

 “好”,三人中還是楊繳反應的最快,他地笑聲也驚醒了發呆發懵的錢三疤與賈旭兩人,“圖也卓如此慷慨,收穫定是少不了,不知明府答應了他什麼?”。

 他這一問也讓賈旭與錢三疤心里透亮起來,是啊,奚蠻子性貪,這回既然能下這麼大本錢,連賦稅都應了,那得收多少好處回去才肯甘心?

 “終本官之任絕不引導天成軍絕不踏足龍門草原一步,除此之外,草原事務仍循舊例由奚人自治,除賦稅徵調之外,縣衙不插手其中”,一聲歎息,唐成頗是遺憾,“人力有時而窮,終究還是縣衙實力太弱,也只能如此了!”。

 就這……還只能如此!錢三疤都沒法形容自己的感覺了,天成軍還真能隨隨便便就殺到龍門草原?至於說奚人自治這就更扯了,那幫蠻子是住帳篷攆著水草跑的,一年到頭兒連個固定住處都沒有,就是讓縣衙管又怎麼個管法兒?就憑縣衙這麼點子人跑斷腿也管不過來。還不說龍門,就是朝廷對饒樂都督府及契丹人聚集的松漠都督府還有什麼室韋都督府及人的.海都督府不都是任其自行料理?

 這兩個條件答應跟沒答應有什麼區別?縣尊用這麼糊弄三歲奶孩子的條件換了那許多實實在在的好處,居然“還只能如此”,這也未免太貪心了吧。

 恰在這時便聽外面散衙鐘響,唐成惦記著中午上衙時鄭淩意一再交代的原雞湯,眼下手頭上既沒有什麼緊急公務,遂也就不再多留,“事情也都知道了,有事的就忙,沒事兒地回去歇著吧,這些日子也著實累著了”,說完,他向三人擺了擺手後當先往後衙走了。

 他這一走,留下賈旭與錢三疤兩人你看看我,我再看看你,隨後兩人不約而同的轉過去看著楊繳。

 “否極泰來,苦難之地必有福佑存焉,龍門唐人百姓曆苦多年,總算等來了唐明府這個福佑,天道輪回終究不爽”,看著唐成的背影,楊繳笑著搖了搖頭,“若非親身所見,某是真不信這般年紀的人竟能做出這等的事情,我等且盡心做吧,好歹要看看終究能走到哪一步”。

 楊繳說完這些之後,又特意向錢三疤交代了一句,“天成軍由你負責居中聯絡,此事務必要小心再小心,萬萬出不得半點紕漏”,強調完,他也不多解釋什麼的悠然邁步去了。

 “頭兒,楊先生什麼意思?”。

 “你我就是當差辦事地,想那麼多幹嘛”,賈旭重重一拍滿臉迷糊的錢三疤,“跟緊唐縣尊就沒錯,你只要記住這個就夠了”。

 …………………………………………

 因有強勢縣尊身體力行的引導並樹立了龍門縣衙新的政風,加之這段時間格外的忙,東院兒里的文吏們漸漸就養成了一個新的習慣,上衙固然是不再遲到,散衙鐘聲響起地時候也不急著走了,多多少少總要留下等一會兒後再動身,免得再有什麼緊急公務,今天也不例外。

 賈旭走進東院兒戶曹的公事房後,也沒去找本曹判司,就近到了一個文吏的書案邊,“擬一份奚民徵調文告”。

 這段時間類似擬寫文告的事情多得很,文吏早就做慣熟了,取過竹紋紙後就要寫的時候才猛然間抬頭一臉迷糊的問,“錄事大人剛才說這文告是寫給誰的?”。

 “奚民”,就這兩個字頓時讓這間打通的公事房內在瞬間安靜的落針可聞,不管是忙著還是閑著的文吏們無一例外地直瞪瞪瞅了過來,臉上除了疑惑之外就是一副撞見鬼的表情。

 這些文吏們地表現讓賈旭心里得到了很大的安慰,“龍門草原上地奚人都不知道了,發什麼楞?”。

 “是”,醒過神兒的文吏一邊答應,一邊往賈旭臉上偷眼看去,他想看清楚錄事參軍大人是不是在跟自己開玩笑。

 給奚人下徵調文告!面對這樣地前所未聞之事,除了開玩笑之外,這可憐的文吏實在找不到更好的解釋……

 …………………………………………

 就在當晚天色將要黑定的時候,前往州衙急腳呈送請賑文書的賈公差回來了,一併帶回了賑糧即將啟運的消息。也是在這個晚上,心里熱辣辣想著家人田土的天成軍第一部一千一百人趕到了龍門縣。

 至此,在處理了“後院”事務之後,唐成一手做出的龍門縣發展計畫終於到了萬事俱備的階段,而他那改變的理想也終於要邁出踐行的第一步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