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宋海唐風》第2章
第一卷蘇州府的年輕人-第二章人材優先

“哦?為娘這幾日在床上躺著也甚是無聊。盛兒有什麼新鮮主意,說來讓娘聽聽。”聽到李鴻盛說有“幾分思量”,王氏也是頗有興趣地坐了起來。

  李鴻盛看了一眼旁邊伺候著的彩霞,隨口說:“中午怕是吃得有點鹹了。”

  “彩霞,你去東廂給盛兒泡壺蜜漬玫瑰茶來。”王氏不露聲色地把彩霞支開了,“你這猴子,有什麼心思這麼縝密。”

  “呵呵,娘親。我是讓旺財去攏了一批孤兒。”屋裏就剩母子二人,李鴻盛也不遮掩,直接把自己的心事說了出來,“如今的形式雖說還算太平,可是宋遼之間的戰事就沒有斷過,前幾日又看到有南逃的難民,裏面頗有些孤兒,看著也是淒慘,孩兒覺著他們還有些用處。”

  “那你收攏來這些孤兒幹什麼呢?”王氏頗為奇怪。

  “教他們讀書。”自己的計畫能否成功實施,王氏的支持至關重要,李鴻盛也沒指望能繞過王氏,畢竟母子連心,說開了反而好,“如今弟弟也要開始讀書了,而且頗得父親歡心,加上三娘……”

  “不要提那個狐狸精!”王氏惱火地打斷了李鴻盛的話,“三娘,她也配!”

  “娘,畢竟她也是父親下過聘的,孩兒倒是不得不這麼稱呼。”稍稍解釋了一下,李鴻盛又接著說,“很難說父親以後的家產是不是會分給鴻昌一大塊,既然孩兒如今也算是懂事了,有些人手日後也好幫襯著些。”這幾年來,王氏因為三娘范華的緣故著實受了父親的冷待,也難怪她火氣大,不過正好用這個藉口引起她的共鳴。

  王氏點了點頭:“不錯,還是自己調教出來的人用得順手。盛兒,你果然經事了不少,你先做著,若是手頭緊了,來跟娘親說一聲。”父親儘管冷待髮妻,但是該有的銀錢還是一分不少,王氏作為主母在家族裏面也還能說得上話,每年的用度甚是寬裕。

  “那就先謝謝娘親了。”李鴻盛心中大喜,面上卻還是謹小慎微,“孩兒也是自己思量著,難免有些疏漏,娘親還是要在旁邊照看著,免得孩兒走了岔路。”

  “你這孩兒,還是那個謹慎性子。”王氏愛溺地看了他一眼,“去吧,為娘再看會兒話本便要午睡,你也別太累著了。”

  旺財離開了三天,帶回來了七個孤兒,花了五兩銀子(注1),合理合法地將他們變成了李家的家奴——如今這年頭,北方兵荒馬亂,人命如草芥,逃難過來的人,只要有口飯吃,賣身為奴本是常事,更何況是當李家的家奴。

  煙波莊很大,李鴻盛早就知道了,但是直到現在才有明確的認識。

  為了安置這七個小孩,他去找陳管事要個院子,聽了他的要求,陳管事七繞八拐帶著李鴻盛到了一個打穀場:“大少爺,這個院子本是農忙時給那些短工們住的,場子也大,這邊一排房子都還算好,每年都修葺過。現在農忙已經過去了,正好沒人住。莊子裏面就這一塊最大了,要是這嫌小的話,就要到莊子外面找地了。”

  這敢情好。諾大一個打穀場,估摸著算了一下,幾乎有兩個足球場那麼大。再看看那兩排平房,李鴻盛滿意地點了點頭:“辛苦陳管事了。”

  “大少爺哪的話,都是小人該做的。”陳管事猶豫了一下,還是問了出來,“大少爺,這幾個孩子用得了這麼大的地方嗎?”

  李鴻盛正在感慨煙波莊的占地面積,聽到陳管事的疑問,開了個玩笑:“地方大了,小孩子才活動得開身子嘛。”看了看莫名其妙的陳管事,自覺笑話冷了點,尷尬地咳了咳,“若是見了成效,以後少不得還要再有人來,有這麼個地方預備著,省得另找地方費時費力。”為了掩飾自己的尷尬,李鴻盛不等陳管事反應過來,直接就奔著後面旺財帶著的幾個孩子去了。陳管事搖了搖頭,全當大少爺的小孩子心性發作,反正這塊地暫時也沒什麼用處,也由得李鴻盛去折騰了。

  這幾個小孩都是皮包骨頭看不出個人形來,據旺財說,這七個孩子是跟著兩批流民路過的,眼看著就要餓死,看到旺財招人,不管不顧也就來了。現在有點東西吃了,看上去還好些,若是一開始,只怕看上去更是人。

  看到李鴻盛走了過來,這幾個小孩知道是東家來了,一個個都站得恭敬,眼神都帶著敬畏,生怕一不小心得罪了東家,再被趕出去,可就沒有飯吃了。李鴻盛看著這幾個孩子,心中頗為滿意:都是八九歲的年紀,正在觀念的形成期,管教起來也容易一些。在他們面前站了一會兒,李鴻盛突然想起一個問題:“旺財,怎麼沒有小女孩?”

  旺財一個機靈,趕緊回道:“少爺,我倒也問過,好像在過江前,那些流民已經把女孩都賣到揚州的妓院了。”

  “真是作孽。哦,這次差事你辦得不錯。”李鴻盛也就這麼一問,看到旺財誠惶誠恐的樣子不由得好笑,便誇獎了他一句,“下次再去買人,記得買兩個小丫頭回來,光是小男孩也不成。”

  得了李鴻盛一誇,旺財渾身的骨頭仿佛都軟了:“是,是,少爺怎麼吩咐小的就怎麼辦。”

  李鴻盛笑著吩咐了旺財給這幾個小孩子洗浴換身乾淨衣裳安頓下來,便回房去策劃該怎麼訓練這些小孩子了。

  世界上最寶貴的是什麼?人才?錯!是忠心耿耿的人才!若是想要人才,李鴻盛大可以不必這麼麻煩,但要求忠心耿耿,除了洗腦式教育外,他暫時還沒想出別的辦法來。這七個小孩既然被自己從瀕死的流民轉成了旱澇保收的家奴,感激之心自然是有的,但是忠心只怕也是寥寥,唯有自己不斷地施恩、重複灌輸忠心思想,這才能夠保證他們將來的可靠。

  ——————————

  注1:據《三朝北盟會編》記載,北宋欽宗靖康元年(1126年),金每兩價錢二十貫,銀每兩一貫五百文。岳飛的孫子岳珂的《金陀續編》記載,南宋紹興四年(1134年),銀每兩二貫三百文,金每兩三十貫文。從這裏能看出,金銀的兌換率差不多1:10,但金銀貴而銅錢便宜,差不多銀銅兌換率在1兩對2貫左右。這是因為宣和7年(1125年)金兵入侵後,物價飛漲、銅錢貶值的緣故。金兵南下後,大片國土淪陷、稅基減小,產銅量也下降,而同時政府開支卻並沒有減少,宋政府財務緊張,錢幣也開始粗製濫造(含銅量大幅降低),造成了幣制崩壞和通貨膨脹。到了南宋後,1貫銅錢的購買力遠不如北宋。宋史上記載,南宋理宗紹定元年(1228年)的一兩銀子可換3貫300文。所以,以此類推,北宋在金兵入侵前,宋徽宗剛剛上臺還沒有發動花石綱擾亂市場經濟的時候,金銀兌換率為1兩兌十兩左右,銀銅兌換率為1兩兌1貫左右仍然是合理的,為了本書好計算,大家好閱讀,乾脆就取個整。反正是小說家言,非考據。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