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宋海唐風》第33章
第三章開拓,新的時代-第33章大喜,出發

李鴻盛騎著高頭大馬,身上捆了一個大紅花,滿身的喜氣,帶著一隊人前去接新娘。

  今天正月初七,是他的大喜日子。作為初哥的他著實有些緊張。之前在密州青樓裡面的舉動不過是精蟲上腦的衝動,而如今卻是實打實地要娶老婆了。李鴻盛著實有一種頭暈目眩的感覺,一切都仿佛被牽著在走,下馬的時候感覺自己的腳仿佛裝了彈簧,又像是踩在棉花被裡面的感覺。

  李清照詞女的身份,在蘇州城這三個月來引得頗多的富家小姐來訪。這些富家小姐們對於李清照的風範個個迷得要死,今天李清照出嫁,來了至少十來人幫忙把關助陣要紅包。李鴻盛在往院子裡面扔了三十多個紅包之後,裡面終於不再要求紅包了,而是要求李鴻盛作一首詞,證明他配得上李清照。

  李鴻盛鬱悶得仰天長嘯:見過逼良為娼的,沒見過逼人剽竊的!這什麼世道啊。

  沒辦法,只能祭出毛主席詩詞這件大殺器了。

  卜運算元•詠梅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李清照一生愛梅,這首詠梅詩也應該能合她的胃口吧?

  果不其然,貼了大紅喜字的大門緩緩打開了,李鴻盛在眾人的擁簇下進入了院子,迎出了新娘。背著新娘上了花轎,迎親的隊伍一路灑著銅錢往回走。周圍撿錢的看熱鬧的幾乎將整個蘇州城圍得是水泄不通,好在範知州早有預見,一股腦將所有的衙役都打法上街維持秩序。李家也沒有吝嗇,每個衙役到最後都有五兩銀子的賞錢。

  拜堂成親之時,李鴻盛已經是滿腦子空白,只知道跟著司儀的話機械地做著動作。拜過家廟宗祠之後,李清照被送入了洞房,至於李鴻盛——他當然要留下來讓眾人灌酒了。

  看來李鴻盛原先的損友的確是多了點,不僅沒有人幫他偷偷用水換酒,就連擋酒的都沒有。李鴻盛在大學裡面也算是酒精考驗了,原先還自以為如今的這種薄酒千杯不醉呢,畢竟這時候還沒有後世的高濃度白酒,但是沒想到米酒喝多了也受不了啊。這甜絲絲的味道,看著沒什麼,後勁卻很大,除去外面的流水席,李家擺了五十桌的正席,基本上蘇州地界的有頭面的都請到了,漏了哪一家都不好,李鴻盛在暈暈乎乎的狀態中被一桌桌地介紹,也不知道自己喝了多少酒,當他清醒過來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日上高竿了。

  頭疼啊。早就說酒不是個好東西,少喝怡情,多喝傷身。李鴻盛在李清照的服侍下喝了兩碗醒酒湯,這才感覺好過了些。

  “昨晚……真是……”李鴻盛看著給自己端碗的李清照,感覺有點尷尬。以前還從來沒有過這種經驗呢。

  “夫君昨晚喝多了。”李清照倒是沒惱,笑嘻嘻地喚丫鬟進來打水給自己的夫君洗臉,“昨晚夫君睡得倒是沉,若非兩個丫鬟幫忙,妾身還真是照顧不過來。”

  李鴻盛頓時一臉的黑線:兩個丫鬟?自己不會是不知不覺中做出了什麼天人共憤的事情吧?4P呀,好歹也要趁自己醒著的時候幹啊。

  “夫君喝多了之後真是沉重,妾身一個人根本就抬不起來。昨晚又不好叫外人來幫忙,就讓門口的兩個丫鬟幫著把你搬上了床。”李清照隨口說這話,背過身去擰毛巾。

  李鴻盛看著李清照的背影,明白自己想差了,在心中默念了一遍八榮八恥自責了一下,搖搖晃晃地坐起來:“是不是該去拜見一下爹娘?敬茶?”

  婚後第二天晚上,(此處省略五千字),擁著李清照潔白清香的身體,李鴻盛終於擺脫了可恥的處男生涯。

  在溫柔鄉沉湎了一個月之後,李鴻盛終於下定決心振作起來。如今冰糖事業帶來的銀錢源源不斷,人手也訓練得差不多了,早已經在紙上規劃好的流求開發計畫也終於可以開始實行了。杭州那邊的六艘大船已經派人接手了回來,不過李鴻盛做的事情實在是不厚道,不僅提走了自己的六艘船,還高薪挖走了那個造船廠的造船師傅。這小子壞著呢,打算到了流求自己開造船廠。流求的樹木目前都是原始森林,年份都夠,就地取材來造船是再好不過了。

  這次南下,本來打算打穀場的那些匠人和家僕培訓中心的人全部都要搬走,結果十二艘船裝得是滿滿當當也才裝下一半,有近千人。好在颱風期都在五月後,如今二月中旬,至少有三個月的時間海上是基本風平浪靜的,等到了流求再派船來接吧。李鴻盛也是瞅准了這個時間上的空當,不然一個風暴下來,就這些兩三百噸的小船,根本抗不住,大家全部都要見海龍王。

  辭別了李清照,背著“商人多重利輕離別”的惡名,李鴻盛拉齊了人馬準備南下。李鴻盛的第一個目標是基隆。那裡北面為港灣,入口處有兩個島嶼橫扼門戶,成天然防波堤;東、西、南三面環山,雖然山勢不高,但是依山防禦總歸是要安全一些。流求北部地方氣候濕潤溫和,雨期長,雨量多,溫帶海洋氣候很顯著,基本上溫度沒有低於十五度的時候。而且那裡處於流求的最北端,距離蘇州算是最近的一塊地了。

  一行人十二條船從杭州南下到達泉州。泉州有宋一朝可以算得上是大宋第一深水港口,可惜後來壅塞了,在後世,漸漸淪為了一個二流港口。

  泉州和基隆基本處於同一個緯度,在這航海技術並不太先進的宋朝,李鴻盛還是選擇了比較保險的辦法,從泉州一路出發東行,到了三月中旬,終於抵達了目的地。

  當李鴻盛派出的小船回報發現深水良港時,李鴻盛終於放下心來長籲一口氣:“這裡以後就叫基隆了,但願我的籌畫一帆風順,保佑我李家基業昌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