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宋海唐風》第44章
第三章開拓,新的時代-第44章暗房

如今基隆和蘇州之間已經可以用信鴿聯繫,這都是李明河的功勞。之前李鴻盛誤以為家裏面出了什麼事情,一直憂心忡忡,後來幾天後李明河到達才知道是虛驚一場。

  “家主說,國之將亡,必有妖孽。如今的汴京已顯亡國氣象,家主認同少爺的預言,所以讓明河前來協助。家主將少夫人送來……是為了早日抱孫子……”李明河當時是這麼講的。

  李鴻盛聽了之後頓時放下了心,笑道:“老爺子還真是能操心。對了,什麼消息讓老爺子確定汴京的亡國氣象?別扯什麼望氣之說,少爺我不信這個。”

  “當今的官家未做皇帝之前,就喜好書畫,與駙馬都尉王詵、宗室趙令穰等畫家往來。自從登基之後,一改之前眾帝的勤勉,整日裏蹴鞠嬉戲,或者吟詩作畫。有風聲說,官家意圖在科舉考試中開畫學。”李明河向李鴻盛敍述汴京的情況,“雖然眾多大臣反對,但是官家一意孤行,決定明年便開畫學招攬天下畫家。家主認為如今大宋四周強國四立,汴京卻如此沉湎於紙醉金迷,實在不是太平氣象。”

  李鴻盛有點無語。以他來自後世的眼光,畫學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多才多藝麼,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二十一世紀的時候,奧數不也如火如荼地盛行了十多年麼。只不過,一個國家最高領導人不好生思量著怎麼管理好國家,整日裏忙著搞繪畫大賽,這也確實是有點過了。但是李鴻盛對於老頭子從這一點就能看出趙佶是亡國之君表示懷疑:“就這一個原因?”好像明朝還有一個著名的木匠皇帝,不過人家命好,死得早,沒有亡國。有時候,生在帝王家也是一種不幸呢。不是他一個人的不幸——他可以集全國之力發展自己的愛好——而是全社會的不幸。

  “官家登基後,親小人,遠君子,肆意提拔舊邸小人,連當初陪他蹴鞠的一個小廝,居然兩年內積邊功升至將軍位,據說還有望入朝堂,簡直為天下笑談。(《宋南渡十將傳》卷一“劉傳”中說:高俅嘗為端王邸官屬,上即位,欲顯擢之。舊法,非有邊功,不得為三衙。時(劉)仲武為邊帥,上以俅屬之,俅競以邊功至殿帥。)而且如今黨禍日烈,奸人居高位,肆意打壓舊黨,天下紛怨。如此一來,軍隊不足恃,朝堂混亂不堪,亡國之憂不遠。”李明河繼續說。

  李鴻盛立時想起了那個歷史名人:“那個小廝是高俅吧?”

  李明河驚訝地看了一眼李鴻盛:“是叫高俅。少爺是如何知道的?”

  “高俅那人原本還是蘇軾的奴僕,如今是一朝攀上梧桐枝轉眼變鳳凰啊。好在此人雖然出身卑鄙,卻也念舊情,若是等他掌了大權,元佑黨人還有翻身的指望。”李鴻盛沒有答李明河的話,自言自語地說著,“倒是學識淵博的蔡京是個十足的小人。好在如今大宋廟堂之爭與我等無關,你小心注意著就是了。”

  李明河點了點頭:“這次來基隆,便是家主讓小的聽從少爺調遣。”

  “你如今的活兒都交給手下去幹吧,你留在基隆,我在軍校給你留了一個位置,要你幫我建起一個調查組織,名字嘛,就叫暗房。”這是李鴻盛早就計畫了,只是一直沒有專業的人才,如今老頭子居然肯放李明河過來,讓李鴻盛大喜過望,“暗房直接對我負責,職責主要是兩部分,一部分搜集民事,一部分糾察軍事。不過,暗房只有調查權,沒有審訊權和宣判權,你明白我的意思麼?”

  李明河心頭一凜,知道李鴻盛是不想自己權柄太重一手遮天:“屬下明白,屬下只做少爺的眼睛,不做少爺的刀子。”

  李鴻盛點了點頭:“你明白就好,這件事情一定要辦得極為機密,不可洩露一星半點。”

  李明河點了點頭:“多謝少爺提點。屬下還有一件事,第一次見到少爺的時候,屬下就說過希望什麼時候少爺能教導一下屬下……”

  李鴻盛啞然失笑:“你還真當真啊?我就隨便說兩句吧。你不要以為你只是收集資料就行,也要學會分析各種資料,可以說,暗房要成為我的一個頭腦,而不是有了消息就送到我這裏來。而且你作為掌控暗房的人,一定要有大局觀和廣闊的胸襟,這種暗地裏做事的組織,到最後是會走上臺面的。在暗房裏面,要按照重要性和隱蔽性分出等級,有些可以見光的事情,譬如各地的物價、什麼東西暢銷之類,這些要做好隨時見光的準備,以後這一塊是要單獨成立調查局的,也算是暗房的一個掩蓋。而一些黑暗面和敵國的事情,就一定要謹慎。當然,你是老江湖了,也該清楚。而且特別重要的人物應該單線聯繫,省得一旦出事就牽連一大串。”李鴻盛一時說得興起,居然有點刹不住車的感覺,咂了咂嘴,考慮了一下,“要說的東西太多了,一時半會兒也講不完。這樣吧,你反正要去軍校帶課,到時候把信得過的人都帶過去,我來給你們上上課。”

  聽到這句話,李明河在見到李鴻後首次露出喜悅的表情,李鴻盛驟然有一種感覺:這李明河怕是已經習慣了暗中存在的生活,以後若是讓他當調查局局長,要面對大眾,怕是不太合適。算了,現在考慮這個為時過早,到時候讓他自己選吧,調查局長和暗房領導隨他挑。

  如今三個月下來,李明河的組織也搞得有模有樣,大陸上的消息源源不斷地送來,當然,這也是因為有當初李家消息網的一部分作基礎才有如此的發展。為了防止再有如之前的誤會發生,李鴻盛要求加快資訊的傳遞速度,李明河便提出將信鴿發揚光大。如今基隆上空每天都有信鴿繞圈飛行,也曾經有人偷兩隻鴿子解解饞,不過被發覺之後立刻就被責鞭刑並罰苦役。一整套嚴刑峻法下來,基隆搞得幾乎是路不拾遺夜不閉戶,若是外人來看,還真有幾分世外桃源的感覺。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