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卡拉馬佐夫兄弟》第52章
第三卷

                 預審

           第一節 彼爾霍金官運的開端

  前文已經提到彼得·伊裏奇·彼爾霍金用全力敲莫羅佐娃家緊閉的大門,結果自然是敲開了。在兩小時以前曾經受過驚嚇,由於心神不寧和“放心不下”還沒有上床睡覺的費尼婭,聽見有人這樣拼命敲門,又嚇得幾乎要發作歇斯底里的地步:她還以為是德米特裏·費多羅維奇又來打門,——雖然她是親眼看見他走的,因為除了他以外,誰也不會象這樣“魯莽”地敲門的。她連忙跑到看門人那裏,看門人已經醒了,正應聲來到大門前,她求他不要放人進來。但是看門人盤問了叩門的人一番,問明白了是誰,知道他有極重要的事情要見費尼婭·馬爾科芙娜,終於決定給他開門。彼得·伊裏奇仍舊走進了前文提到過的那個廚房,見到了費尼婭,—— 由於“心中驚疑”,她要求彼得·伊裏奇同意讓看門人也一同進來。彼得·伊裏奇開始盤問她,一開頭就打聽到了最主要的事情,那就是德米特裏·費多羅維奇跑去找格魯申卡的時候, 曾從銅臼裏抄走了小杵,回來時卻不見了小杵,滿手是血,“血還直往下滴,就從手上滴下來,滴下來!”費尼婭大聲說,這顯然是她那混亂的頭腦裏自己想像出來的情節。但是血污狼藉的手,儘管並沒有血直滴下來,是彼得·伊裏奇自己也已經見到過,還由他自己幫他洗乾淨的,而且問題也不在於手上的血究竟幹了沒幹,而在於德米特裏·費多羅維奇抄了小杵到底是往哪里去,是否一定是到費多爾·巴夫洛維奇那裏去,而且憑什麼能得出那麼肯定的結論。彼得·伊裏奇再三堅持追問這一點,雖然結果沒有打聽出任何確實的消息,但是終於可以深信,德米特裏·費多羅維奇除了到他父親家去以外,不會跑到別的地方去,所以那裏一定是發生了一點什麼。“當他重新回來,”費尼婭激動地補充說,“我把一切都告訴了他以後,我問他:‘德米特裏·費多羅維奇,為什麼您的兩手全是血呀?’”他仿佛曾經回答她說:這是人血,他剛剛殺了人,“他說得很坦白,對我懺悔了一切,忽然又象瘋子一般跑出去了。我坐在那裏,開始想:他現在象瘋子似的跑到哪里去呀?我想:他一定到莫克洛葉去殺女主人了。我就連忙跑到他家去哀求他不要殺女主人,剛走到普洛特尼科夫的小鋪那裏,看見他已經就要動身,手上沒有血了。”最後一點費尼婭當時曾注意到而且清楚地記得。費尼婭的老奶奶盡她力之所及,極力證明小孫女說的一切屬實。彼得·伊裏奇又盤問了幾句,就走了出來,心裏比方才進來時還要紛擾不安。

  看來,最直截了當的辦法似乎是現在就到費多爾·巴夫洛維奇家裏去,打聽出了什麼事沒有,如果出了事,究竟是什麼,在一切都已確有把握以後,再按彼得·伊裏奇堅決要做的那樣,去找警察局長。然而夜是那麼黑,費多爾·巴夫洛維奇家的大門那麼笨重結實,又必須去敲門,再說他和費多爾·巴夫洛維奇又不大熟,如果他敲應了,人家給他開了門,卻突然什麼事也沒有,那樣一來好嘲笑人的費多爾·巴夫洛維奇明天一定會向全城當笑話散佈,說半夜裏有一個不相識的官員彼爾霍金闖進他家裏來,打聽他是不是被人謀殺了。那可真是出醜!彼得·伊裏奇在世界上最怕的是出醜。但是那股使他入了迷的感情是那麼強烈,所以他恨恨地跺了跺腳,又罵了自己一聲,還是馬上重新又上了路,但卻不是到費多爾·巴夫洛維奇家去,而是到霍赫拉柯娃太太家去。他想,他要問她:她是不是曾在什麼時候給過德米特裏·費多羅維奇三千盧布?如果回答是否定的,他就立刻去見警察局長,不必再先到費多爾·巴夫洛維奇家去了,如果情況相反,那就把一切事情擱到明天再說,逕自回家去。這裏,讀者雖然馬上會想到,一個青年人深更半夜,差不多十一點鐘時候,跑到一個完全不相識的上流社會的太太家裏去,甚至說不定要把她從床上叫起來,就為了問她一個在當時情況下顯得十分離奇的問題,——作這樣一個決定,其中包含的出醜的可能,也許比到費多爾·巴夫洛維奇家去還要多。但是最精細冷靜的人,有時卻往往會做出這樣的決定來,特別在當時那種情況之下。彼得·伊裏奇在當時那一?那,簡直完全不是冷靜的人了!他以後一輩子都記得,當時有一種抑制不住的不安心情逐漸地支配了他,最後折磨得他萬分痛苦,甚至會使他幹出不顧一切的事來。當然,儘管這樣,他一路還是一直為自己到這位太太家裏去而責?自己,但是“我要做到底,做到底,”他成十遍地咬著牙這樣說,而且最後終於實行了自己的決心,——做到了底。

  他到霍赫拉柯娃太太家時,正打十一點。他很快地被放進院裏去。但當他問:太太睡下了沒有?看門人卻不能確切地回答,只說在這樣的時刻照例是已經睡下了。“您可以到樓上去找人通報,如果肯接見您,就會接見,如果不肯,就不會接見。”彼得·伊裏奇走上樓去,但是到了這裏比較困難了。僕人不願意進去通報,後來總算喚了一個女僕出來。彼得·伊裏奇用客氣而堅決的口氣請她報告太太,說本地的一個官員彼爾霍金有特別要緊的事求見,如果不是這樣要緊的事,是不敢來的,“您就用這幾句話向她通報。”他求女僕說。她去了。他留在前室裏等候。霍赫拉柯娃太太本人雖然還沒睡下,卻已經進了臥室。她自從剛才米卡來訪以後,就感到心情不快,已經預感到在夜裏她免不了要發作品頭痛,——經常遇到這種情形時總是這樣的。她聽了女普通報,十分驚詫,雖然一個她不相識的“本地官員”在這種時候突然造訪,大大引起了她那太太們常有的好奇心,但她還是生氣地吩咐女起說她不能接見。但是這次彼得·伊裏奇竟固執得象一頭驢;他聽到拒絕接見以後,十分堅持地請女僕再去通報一聲,而且一定要轉達他“自己的原話”,那就是說他有“異常重要的事情,假使她現在不接見他,以後自己會感到惋惜的 ”。他以後自己對人說,“我當時真是破釜沉舟不顧一切了。”女僕驚異地向他打量了一眼,又再一次去通報。霍赫拉柯娃太太很驚愕,想了一下,問這人是什麼樣子,知道“他穿得很體面,年輕,而且非常客氣”。在這裏要順便插一句,彼得·伊裏奇是個十分漂亮的青年,而且他自己也知道。霍赫拉柯娃太太決定出去見他。她已經穿上家常的便服和睡鞋,但是在肩上披了一條黑色圍巾。當時請“官員”到客廳裏去,就是不久前接見米卡的那間屋子。女主人用帶著疑問的嚴肅神態出來見客,也不請他坐下,一開口就問:“有什麼貴幹?”

  “我決定來打攪您,太太,是為了我們兩人都熟識的德米特裏·費多羅維奇·卡拉馬佐夫的事情。”彼爾霍金開口說,但是這名字剛一出口,女主人的臉上就忽然露出了十分氣惱的樣子。她幾乎尖聲叫起來,憤恨地打斷了他的話。

  “我為了這可怕的人受的折磨還不夠麼?還不夠麼?”她瘋狂地嚷道,“您怎麼敢,先生,您怎麼竟決定在這樣的時候,到一個不相識的太太家裏來打攪她,……而且所談的是這樣一個人,他就在這個客廳裏,剛在三小時以前,簡直要殺死我,最後跺著腳走了出去,從來還沒有人這樣離開一個體面的家庭的。跟您說,先生,我會去告您,不跟您善罷甘休的,請您立刻離開這裏。……我是做母親的,我馬上就……我……我……”

  “殺死麼?他連您也想殺死麼?”

  “難道他已經殺死了什麼人麼?”霍赫拉柯娃太太連忙問。

  “請您聽半分鐘,太太,我用兩句話就可以對您說明一切。”彼爾霍金用斷然的口氣回答說。“今天下午五點鐘,卡拉馬佐夫先生憑交情向我借去了十個盧布,因此我清楚地知道他沒有錢,可今天九點鐘的時候他到舍間來,手裏卻明晃晃地攥著一把一百盧布一張的鈔票,大概有兩千或者甚至三千盧布。他滿手滿臉全沾著血,神氣就像是發了瘋似的。我問他,這許多錢從哪里來的?他明確地回答說是剛剛從您這裏拿到的,您借給他三千盧布,好象讓他到金礦上去……”

  霍赫拉柯娃太太的臉上忽然現出異乎尋常的、病態的激動神情。

  “主啊!他這是殺死了自己的父親!”她舉起兩手緊緊握著叫道,“我沒有給過他一分錢,一點也沒有給過!唉,快跑,快跑!……什麼也別說了!快去救老頭子,快去看他的父親,快跑!”

  “太太,這麼說,您沒有給他錢麼?您的確記得您沒有給他一點錢麼?”

  “沒有給,沒有給!我拒絕了他,因為他不知好歹。他發狂似的走出去,跺著腳。他向我撲過來,我躲開了。……我還要對您說,因為我現在對您什麼也不想隱瞞了,他甚至朝我、朝我啐唾沫,您能想得到麼?可是我們幹嗎老站著?哎呀,請坐呀,……對不起,我……不過您最好快去,快去,您應該跑去把可憐的老人從可怕的死亡裏救出來!”

  “要是他已經殺死了他呢?”

  “唉,我的天,是呀!那麼現在我們怎麼辦?您想,現在該怎麼辦?”

  她說著讓彼得·伊裏奇坐下,自己坐在他的對面。彼得·伊裏奇簡單而十分明白地對她講了事情的經過,至少是今天他親眼目擊的那一段經過,還談到剛剛找過費尼婭,提到關於小杵的事。這一切細節使這位情緒激動的夫人萬分震驚,不時地手捂住眼睛叫喊起來。……

  “您瞧,這一切我全都預感到了!我有這種本領,無論我料想到什麼,結果總會真的發生的。我有多少次,多少次見到這個可怕的人,心裏總是想:這個人早晚會殺死我的。現在果然就發生了。……我是說,即使他現在殺死的不是我,卻是他的父親,那也是因為顯然有上帝的手在保護著我,再說他自己也覺得殺死我未免慚愧,因為我還親自在這裏,就在這個地方,給他在脖子上掛上了一個從大殉道者瓦爾瓦拉遺體上取下來的肖像。……那一會兒我的性命真是太危險了,我當時一直走到他面前,緊挨著他站著,他還把脖子伸得長長的好讓我掛哩!您知道,彼得·伊裏奇(對不起,您好象說過您的名字是彼得·伊裏奇吧),……您知道,我並不相信奇跡,但是這個神像,現在我所遇到的明顯的奇跡,真使我十分震驚,讓我又要對不管什麼都願意相信了。您聽見佐西馬長老的事麼?……哦,我真不知道我現在在說些什麼。……您瞧,他居然帶著脖子上的神像對我啐唾沫。……自然只是啐唾沫,沒有殺死我,接著……接著就一下不知跑到哪兒去了!但是我們上哪兒去,現在我們該上哪兒去,您打算怎樣?”

  彼得·伊裏奇站起身來,宣佈他現在要直接去找警察局長,把什麼全告訴他,以後怎麼辦,他會知道的。

  “對,他是好人,很好的人,我認識米哈伊爾·馬卡雷奇的。當然,正應該去找他,您真是會想主意,彼得·伊裏奇,您真是想得好;您知道,要是換了我不會想到這層!”

  “因為說起來我跟警察局長也是很熟的朋友。”彼得·伊裏奇說,還站在那裏,顯然想設法趕緊離開這位一直不讓他有機會告辭的感情衝動的女太太。

  “您記著,您記著,”她嘟嘟囔囔地說,“您一定要就來告訴我,您在那裏見到和打聽到些什麼,……發現了什麼,……怎樣處置他,判他流放到哪兒。請問,我們不是沒有死刑了麼?不管怎麼請您一定馬上來,哪怕半夜三點也行,哪怕四點鐘也行,甚至四點半也行。……您叫人把我喚醒,假如我不醒,把我推醒。……唉,天呀,我壓根兒也睡不著了。您說要不要,我也同您一塊兒去?……”

  “不必了,但是如果您現在親筆寫兩三行字準備著,聲明您並沒有借給德米特裏·費多羅維奇任何錢款,那倒也許不會多餘的,……有備無患。……”

  “完全對!”霍赫拉柯娃太太歡欣地跳到書桌旁邊。“您知道,您在這類事情上那樣會出主意,那樣能幹,真叫我驚奇,簡直是使我吃驚。……您在本地任職麼?聽到您在這裏任職,真是太令人高興了。”

  她一面繼續說話,一面迅速地在半頁信箋上草草寫了下面三行粗大的字:

  “我一生從未將今天的三千盧布借與不幸的德米特裏·費多羅維奇·卡

  拉馬佐夫(因為不管怎樣他現在總是不幸的),而且從來,從來不曾借給

  過他任何其他款項!我可以以世上最神聖的一切的名義起誓。

  霍赫拉柯娃簽字。”

  “這是我寫的字條!”她迅速轉身朝著彼得·伊裏奇說。“快去救他吧。這是您的偉大的功績。”

  她朝他畫了三次十字。她甚至跑出去一直送他到前屋。

  “我真感謝您!您簡直不會相信,我現在是多麼地感謝您,因為您首先到我這裏來。怎麼我們以前沒有見到過?以後如果您能常到我這裏來,我會感到非常榮幸。您就在本地任職,這真叫人高興。……您辦事那樣精細,那樣會出主意。……不過他們應該器重您,遲早應該瞭解您,只要我能替您幫忙,請您相信…… 哦,我真是喜愛青年人!我簡直愛上了青年人。青年人是現在我們這個苦難的俄羅斯的支柱,是它的全部希望。……哦,您去吧,您去吧!……”

  但彼得·伊裏奇其實已經在往外跑了,要不然她還不會這樣快放他走的。不過霍赫拉柯娃太太還是給他留下了極愉快的印象,甚至使他因為牽連進這樣糟糕的事而產生的恐慌心情也減輕了些。 人們的趣味是各不相同的,這一點大家都知道。“她並不怎樣老,”他愉快地想,“相反地,我簡直會錯把她當成了她的女兒。”

  至於霍赫拉柯娃太太,她簡直是被這青年人迷住了。“多麼能幹,多麼井井有條,在我們的時代有這樣的青年人!還加上那種舉止和外表。有人說現在的青年人什麼事也不會做,這就是給他的一個反證”,等等,等等。因為盡這樣想著,她甚至連這個“可怕的事件”幾乎都忘卻了,直到她躺在床上,忽然重新想起自己當時“性命多麼危險”的時候,才又感歎道:“這真是可怕,這真是可怕!”但是說著立刻就沉入了十分深沉和甜蜜的夢鄉。不過,假如方才我描寫的一個青年官員和年紀還不算老的寡婦兩人間這次奇妙的相遇,以後不成為這個規矩細心的青年人一生事業的基礎的話,我是不會提這些不相干的細微末節的。這在我們的小城裏至今回想起來還使人不勝驚歎,而下文,在我們快要講完這個關於卡拉馬佐夫兄弟的長長的故事時,也許我們也還要特別就這件事說兩句話。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