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重生之我是八賢王》第58章
第三卷 雛鷹展翅 第五十七章 是敵非友

 聖旨下,高繼沖和岳父李文懷、叔叔高保寅三人帶著一大家子一起去了汴京。荊南按照趙匡胤的施政制度政事由知州和通判協作處置,錢糧由朝廷三司使派來的荊南轉運使負責,而軍備則是朝廷派來的禁軍由荊州團練使丁德裕統領。原先的荊南節度使麾下的兵馬由丁德裕按照禁軍的要求逐一挑選,符合條件者送入汴京充入禁軍之列,不符合者裁減人員,留下來的編入廂軍預備。一場戰事就這樣在輕易之間解決,過程輕松,結局滿意。

 慶功宴上慕容延釗看著身邊仍然謙和有禮、面帶微笑的趙德昭感慨不已。從接到聖旨一直到軍行新野,他都一直認為這次的戰事皇上的意思是以他為主,之所以讓趙德昭當主帥只是皇上為了防著將領們擁兵自重。所以一路上他都在不停的思考著怎樣完成皇上這次出兵的目的。沒想到少年的武功郡王先是借杖責他而建立了軍中的威嚴,繼而讓同樣年少的王承衍、石保吉和軍中那些剽悍的漢子們比試進而贏得了真正的軍心,之後利用假途滅虢的奇思妙計一舉接收了荊南。整個過程沒有損失一兵一卒,這是何等的奇功啊。想到此處,舉起酒杯對著趙德昭說道︰“王爺初次經歷戰事就能舉重若輕,出謀劃策想人所不能想,在下佩服。末將敬王爺一杯。”

 趙德昭連忙拿起酒杯說道︰“多謝慕容將軍盛贊。v顏獯文墑履餃萁 撕艽蟺陌鎦 諳虜桓葉雷躍庸ΑD餃萁 鎂 吵。 院蠡褂瀉芏嗟胤叫枰﹦ 奶嶁押桶鎦!彼低旰湍餃菅宇擾霰 攘訟氯br />

 李處耘也隨之高興地敬酒道︰“武功郡王小小年紀就能建此功勞實在是我們大宋之福。在下也敬郡王一杯。”

 趙德昭忙謙虛了幾句喝下了酒。

 韓崇訓出身節度使府,身份高貴並且長相英俊、武藝突出,雖然表面待人客氣,但是心底下卻是一個眼界甚高的人。這次因為皇上下了聖旨,所以不得不離開父母到汴京陪著趙德昭。本來也曾听自己的父親私下里說起當今聖上當年和他們在沙場一起浴血奮戰的事情,由于父親對皇上勇武的佩服連帶著他也以為趙德昭必定有不凡的身手。沒想到到了汴京才知道趙德昭騎術、箭術和武藝都無法和他們三個人相比,心里頓時有點失望,莫非當了皇子就會漸漸變得像以前朝代的那些帝王的後代一樣懦弱無能?若非在竇儀的講授中趙德昭對經史的理解常常有驚人見解,他幾乎要抱怨皇上的自私了。

 這次出兵他是很贊同的,一是可以像自己的父親那樣效命沙場,“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勝做書生萬戶侯。”每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男兒逢此亂世,又怎能置之不理?二來結合王承衍石保吉和自己三人之力,以趙德昭打頭,應該可以平定諸侯中軍力最弱的勢力。沒想到趙德昭先是提出讓他們和軍中健兒比試,卻並沒有告訴他們還要以慕容將軍收服那些桀驁不馴的禁軍。慕容將軍可是和他們的父輩一樣的將領啊,當今大宋就是皇上都禮讓三分,真虧的趙德昭想了出來?最後利用了李文懷和高繼沖的心理作用不費吹灰之力就控制了荊南。想起自己當初也是同意王承衍的建議進入襄陽的時候就先佔領襄陽的,如今想來如果真的做了還確實有點因小失大了。現在高繼沖獻了降表,不僅讓大宋佔了大義的名分,而且擒賊擒王後的荊南其他地方皆聞風而降,也達到了出兵的目的。想到此,心里也是暗暗佩服這個本來什麼都不如自己的皇室子弟。

 但許是一時之間也不太好附和著慕容延釗和李處耘夸贊趙德昭,許是他的長遠眼光,就在大家都盡興吃酒的時候他給這場面降了降溫︰“這次我軍輕易拿下了荊南固然是好事,但是如此行事卻也會讓武平節度使和他麾下的那些文臣武將心生恐懼,我恐怕接下來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听了韓崇訓的話,慕容延釗和李處耘都開始深思接下來的事情,趙德昭听了他的話心里也是驚喜一片,其實他也是想到了接下來可能會比較困難,只是大家心情都很好所以才沒有說出口而已。現在韓崇訓能想到此讓他心里頓喜,沒有人會不歡迎自己身邊多幾個智謀之士,何況如今的韓崇訓已經深深的打下了他的烙印。王承衍雖然也是一般聰慧,但是年少氣盛,偏于武力,有點像三國時的張飛,或許只有經歷了長期的沙場和生活閱歷才能變成真正的統帥。而石保吉看上去時而是他們之中最聰明的,時而又更像一個吃喝玩樂無所不能的世家子弟,這讓他心里沒有底。幸好還有韓崇訓能勝而不驕,思慮長遠。

 王承衍听了此話,不怒反喜道︰“那就好,這次出兵若都像這次一樣,我軍就沒有用武之地了。若是接下來武平節度使帳下的那些人不識好歹,我領兵去砍了他們。”

 趙德昭見大家都開始對接下來的行動考慮起來,忙舉起酒杯說道︰“崇訓說的很對,接下來我們可能會進入真正的戰爭時刻。大家共同努力,群策群力完成皇上交給我們的使命。”

 周保權的心情在一日之間先是從地上升入雲端,繼而又從天上掉入地底。

 早晨剛剛起床就听到潭州大捷的奏報,楊師已經殺了張文表平定了叛亂,如今正領兵收服被張文表先期佔領的城池。看到奏報,他緊繃的心情終于放松了。自從當上了武平節度使這個人人羨慕眼紅的職位,他就沒有過過一天安生的日子。如果他能選擇的話,他寧願像其他孩子一樣快樂的在學堂里讀書玩耍。如今楊師終于沒有辜負父親和他的期望如願的平定了張文表的叛亂,從此天下終于太平了,他的好日子也快來了。

 然而緊接著卻傳來了本來是前來救援他的大宋軍隊卻趁著穿過荊州的時候控制了荊南節度使高繼沖,如今荊南已經徹底屬于大宋的轄制範圍,而貴為節度使的高繼沖已經和家人走在了去汴京的路上。

 “這是一種什麼情況,這是一段什麼日子,這又是一個什麼世道?難道真的讓我一個十二歲的孩子來面對這許許多多的難題嗎?”周保權興奮的心情沒有保持多久就因這件事開始深深的恐懼。

 迅速的召集自己帳下的那些文臣武將們開始討論,文臣們紛紛進言道大宋國力日益強大,兵力雄厚,我們抵擋就如螳螂擋車,後果不堪設想,不如早早投降。武將們卻是分成了兩方,有言投降的理由和文臣一樣,有言開戰的說受周大人的厚恩,怎能不在此時刻效命?爭吵之間紛紛擾擾,始終沒有達成一個可施行的措施。

 有周逢行部下大將姚希言本與楊師關系甚好,楊師領兵出發前特意留下他讓他仔細保護周保權。如今見事情緊急,一般文武還在這里爭吵,全然沒有一人真心為少將軍考慮,于是大叫道︰“大家難道忘了三國時曹操吞並荊州兵鋒直指東吳時,東吳大將魯肅魯子敬是如何勸說孫權的嗎?”

 此言一出剛才還在大吵的眾人都寂靜下來,凡是知道那段史實的人都想起了魯肅的話︰“眾人皆可降曹,惟將軍不可。如肅等降曹,當以肅還鄉黨,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將軍降曹,欲安所歸乎?位不過封侯,車不過一乘,騎不過一匹,從不過數人,豈得南面稱孤哉!眾人之意各自為己,不可听也。”

 想到此處,方才紛紛進言投降的人都羞愧的低下了頭,有那心思轉的快的馬上悔恨起來,暗罵自己竟然忘了這一段典故。想起平常還能在酒席上和其他的夸夸其談,大贊魯肅的話直指人心,確實是為人臣子最好的建議。如今真的面臨一樣的境遇,自己竟然忘卻其他,各自為己。但是一想到宋朝軍力的強大,心里又不禁迷茫起來,到底是相信我們能打敗大宋的軍隊呢,還是明哲保身,好好想想真的失敗了自己的打算。

 周保權本來心中也是偏向于投降大宋的,畢竟父親在臨終時說過事情緊急可以投降大宋,所以在初時听到張文表攻克了潭州後自己就急忙向大宋請求救援了。如今想來倒是有點後悔,如果對楊師再多點信心,那麼就沒有如今的緊急時刻了。

 但是事到臨頭又容不得半分悔恨,事情必須要解決。听到姚希言的話,他也頓時清醒過來,父親在世時給他請的夫子也曾給他講過這一段典故。如今思及卻是越想越有道理,不禁膽氣稍壯,問道︰“如今以姚將軍之見,我們當如何應對?”

 姚希言見周保權已經能偏向于迎戰,心里欣慰,說道︰“啟稟少將軍,如今之計莫如趕快通知各州府緊急備戰,若有宋軍經過具都閉城不納,若宋軍前行通過一定要全力阻止。少將軍再趕緊傳書讓楊師將軍回來。楊將軍既然能打敗張文表,那麼也能打敗宋軍保護少將軍周全。”

 周保權听了暗罵自己因為恐懼卻忘了楊師,一想到楊師心里稍安,于是急忙按照姚希言的進言傳書各方。一時之間,武平節度使轄制的各州府頓時又緊張起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