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重生之我是八賢王》第50章
第三卷 雛鷹展翅 第四十九章 風乍起

 就在趙德昭他們兄弟四人快樂的縱馬鬧市、射箭逐獵的時候,世上卻有兩個和他們地位相同、年紀相仿的孩子正在承受著親人快要離開的痛楚。不過也許一個心情好一點,一個心情差很多。

 荊州從三國時起就是歷史名城,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唐末天下諸節度使爭雄,荊南節度使高從誨以荊州為中心,自成一方勢力。他和他的子孫都沒有多大的野心,只求能守住自己的這一畝三分地就很滿足,所以不管北方是誰當政,荊南的繼任者都會獻表稱臣。當周太祖郭威起兵反抗後漢的時候,高從誨重病身亡,把節度使之位傳給了自己的長子高保榮。郭威代漢立周後,高保榮立刻派人進貢稱臣,因為當時周朝的郭威和柴榮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南唐的徐淮之地和北方的北漢與契丹身上,所以荊南高家的統治仍然四平八穩的維持著。

 高保榮雖然繼承了荊南節度使職位,成了天下諸侯之一,但是他沒有什麼才能,不論是與民生息還是御將領兵,他都一竅不通。但是可喜的是他不僅很有自知之明,而且有一個才干勝他數籌的弟弟高保晟。因此雖然荊南的節度使是他,但是荊南的所有事務其實都是高保晟在處理。兄弟兩個一個有虛名,一個有實權,倒也是兄慈弟睦、相安無事。

 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當了天子,隱隱有吞並天下的野心,高保榮心里恐懼,雖然一年進貢了三次,仍然是日日擔心,夜夜憂愁。常此以往下去,本來就不健康的身體被恐懼日夜折磨,半年之後就已重病不起。因為自己的兒子高繼沖年紀尚小,所以就把節度使的印綬交給了弟弟高保晟。也許是人之將死,回光返照,他在死之前竟然做了自己在節度使上的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決定就是讓自己的兒子娶了掌管荊南節度使帳下錢糧的李文懷的女兒。就在眾人以為這只不過是這位平素沒有主見的節度使在昏迷之際胡亂做的一個決定而已,但是當高保晟當了節度使之後卻發現因為李文懷握有荊南的錢糧,所以荊南節度使帳下的每一個將領幾乎都和李文懷的關系非同一般。但是因為高保晟自小身體弱,所以到現在都沒有子嗣,所以他也就不放在心上了。

 人真的很奇怪,有些人平時沒有怎麼表現,但是到了關鍵的職位或者關鍵的時刻馬上就會泯然眾人,比如周世宗因為只是郭威的養子,所以平時也沒有什麼出眾的表現,就連郭威決定把皇位傳給他的時候都擔心李重進不服氣,特意當著滿朝文武的面,讓李重進給柴榮下跪定了君臣名分。但是當北漢聯合契丹趁郭威剛死,柴榮剛繼位的時機攻打後周的時候,柴榮御駕親征,不僅取得了高平之戰的勝利,而且打破了契丹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而有些人平時本來很聰明能干,但是到了關鍵職位上卻變得讓人大跌眼鏡,高保晟就是如此。高保晟在輔佐自己的哥哥高保榮治理荊南的時候把表現的非常能干,令整個荊南民生安樂,帳下眾人心悅誠服。但是當他當了荊南節度使的時候,卻馬上變成了另外一個人似的,他不再認真處理管轄內的事務,而是搜刮天下名石、古畫、奇樹、珍玩和美女把他的節度使府建立的奢華闊氣,兩耳少管窗外事,整日里沉醉在酒鄉美人窩里。

 其實他的命運還算好的,因為在他最快樂逍遙的兩年里,北方的大宋忙著平定李筠和李重進的叛亂,接著就進行休養生息的政策,這樣他過完了自己人生的最後兩年。也許是覺得該把節度使的職位還給大哥,也許是因為高繼沖的岳父李文懷的關系,他最終還是把荊南節度使傳給了高繼沖,而不是自己的三弟高保寅。

 高繼沖是幸運的,因為他的父親在他還不知道什麼是政治和權勢的時候就為他開始鋪平走向權力的大道,因為他最終還是接過了那曾經屬于自己的位置。然而他也是不幸的,因為他還沒有好好的享受權力在手的滋味的時候,南邊的武平節度使帳下衡州刺史張文表的叛亂給他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滅亡。

 事情就像多米諾骨牌效應一樣,一件事情的發生演變成了一整套事件的起因。

 在荊南節度使治下的南方,此時偏安一隅的湖南也像北方一樣經歷了許多人的統治。先是楚王馬希萼的殘暴統治導致南唐派兵佔領了湖南,後來楚王部下劉言起兵趕走了南唐的兵馬收復了湖南,自稱武平節度使,接著潘叔嗣作亂殺了劉言,但自認為自己德才不足不能服眾,于是就迎接周逢行作了武平節度使,最後周逢行為了能大權獨攬殺了潘叔嗣,在湖南徹底建立了自己的政權。

 周逢行本人就是湖南人,所以他能精心的治理自己統治下的百姓。他出身貧困之家,一生行為勤儉,每逢有災害還能開倉救濟受災的百姓,所以湖南在他的統治下一直很平靜。但是他經歷了湖南的這些政變後和趙匡胤一樣深深的認識到了武將的威脅,所以在他的統治下,只要武將有任何的不軌舉動,他都不經過查實就要嚴重處置,甚至株連親族。因此他的帳下當年跟著他打天下的將領都被他一一鏟除,只有橫州刺史張文表對他仍然恭恭敬敬,況且張文表沒有一絲一毫的舉動顯示他有反抗周逢行的意思。

 到了趙匡胤建隆三年十一月,周逢行重病在身自忖要離開人世,隧召集自己的兒子和帳下幕僚將領當著他們的面把武平節度使之位傳給了只有十二歲的周保權,並且勉勵大家共同全力輔佐周保權,等部下都出去後,只有周保權獨自留了下來。

 周逢行不放心的看著自己還年少的兒子,語重心長的說道︰“人生百年,我這一生從小卒做起到如今的武平節度使已經死無遺憾,但是放心不下你。我帳下當年和我一起起兵打天下的將領有十余人都已經被我找了罪名誅殺,如今只剩下衡州刺史張文表尚在,我本想找個緣由殺了他,但是一來他處事恭敬,沒有半點錯處,我沒有找到他的把柄,二來我沒想到自己這麼早就走了。我想等我死的消息傳到衡州的時候張文表一定會起兵反叛的。如果他起兵反叛,你一定要派楊師前去平定啊。切記!切記!”

 周保權又問道︰“如果楊師不能平定張文表,我該怎麼辦?”

 周逢行听了一愣,沉默半晌才嘆道︰“楊師的領兵才能本和張文表不相上下,但是張文表自認為是沙場老將,我若死了他必然驕橫看不起其他人,所以憑楊師的本領應該能擊敗張文表。如果楊師真的敗了,你就獻地圖于大宋吧。記住,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行此下策,免得引狼入室後悔莫及啊。”

 說完就開始大口喘氣起來,周保權趕忙請大夫進帳醫治,然而也只是緩延周逢行的死期罷了。數日後,周逢行病死,當訃告傳到衡州,刺史張文表果然起兵反叛。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