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重生之我是八賢王》第106章
第四卷 奪宮風雲 第一零五章 出其不意

 太原城一百里外的團柏谷,北漢侍衛都虞侯楊繼業,將軍馮進珂兩人看著牆壁上的行軍地圖默默無聲。

 馮進珂首先打破沉默道︰“楊將軍,如今宋軍八萬,我軍只有一萬,兵力懸殊巨大,況且這里除了此谷可以作為防御的依靠外,其余地勢平坦,對我們實屬不利啊。”

 楊繼業仍是默不作聲,心里卻已經是下定了決戰的決心。皇上如今重病在身,然而在如此危急時刻還能想到讓自己領兵出戰,這其中寄托了皇上對他的信任和希望,士為知已者死。想到這里,楊繼業毅然道︰“值此國家危難之際,我們身為統兵將領擔負國家興亡的重任,雖然形勢對我們不利,但我們卻不能先亂,否則影響了軍心,這場戰不用打就已經結束了。”

 馮進珂嘆道︰“以往我們還能靠遼國的兵馬援助,如今我國正與遼國交惡,看來這次大戰就只能靠我們自己了。可惜太子不放心將軍與末將,只派了一萬兵馬。”

 “以往我恨不得帶兵盡滅那些貪得無厭,視我漢族百姓姓名于草芥的契丹狗,現在反而希望他們能夠帶兵相助,否則如今皇上重病、太子不懂軍事,我國恐怕很難渡過這次劫難了。”楊繼業說出了自己的所想,又繼續道︰“不管如何,我們已經沒有了選擇,為將者,盡忠盡責,就是戰死沙場亦無悔。”

 馮進珂問道︰“不知將軍可有妙計退敵?”

 楊繼業道︰“本將多日想來,若要打贏這場戰,唯有一個‘拖’字。”

 “拖!?”

 “是的。其一,遼國雖然與我們交惡,但不會坐視我們被大宋覆沒,最終都會派兵搶救。我們需要時間支持到遼國的兵馬突破大宋的防線救援太原。其二,如今天氣轉涼,再過半月余,太原天寒,不利大宋攻城。到時候大宋勞師動眾,就會不戰而退。”

 馮進珂听了精神大震,笑道︰“太原城牆堅固利于防守,只要眾人死戰,別說月余,就是守個一年半載都不成問題。到時候無論是遼國援兵或是天寒地凍大宋退兵,我軍都會取得勝利。”

 楊繼業卻是皺眉,心里想著若要讓將士們奮力守城,我們在此就需要一場勝利鼓舞士氣。如今我與敵方兵力懸殊,如何取得一場勝利來激勵士氣呢?眼楮緊緊地盯著行軍地圖,他們身處的峽谷深深地印在腦海中,又想到自己在北面與遼國作戰的經驗,腦海中電光火石間閃現出一條計策,重重的吸了一口氣︰“馮將軍,你我二人在此是不可能擊退宋軍的,若是不戰就退皇上肯定會怪罪。如今之際,莫如我們在此小勝一場,然後領兵謹守太原。”

 馮進珂湊上前問道︰“將軍計安所出?”

 楊繼業附在馮進珂的耳邊低聲細細解說……

 不光是楊繼業看到了獲勝的關鍵,宋營中趙光義和宋琪、賈琰也紛紛談到了此次獲勝就要以快打慢,趁遼國還沒有緊急動員兵力來援助之前拿下太原。

 程羽不懂軍事,但是看著他們三人興致頗高的談論著,仿佛太原城唾手可得,便相勸道︰“王爺,雖然北漢兵馬不多,但是久經沙場,絲毫不遜于我軍。我軍利在速戰,但是臣也擔心王爺求速而失了穩,若心急中了敵軍圈套,則悔之晚矣。”

 趙光義本要發怒程羽擾了興致,但他腦筋轉的極快,知道自己需要人才幫助成就大事,若連這點諫言都听不進去,又如何學皇兄成就霸業,馬上有怒轉喜道︰“多謝先生指教,是光義心急了。程先生此言有理,兩位看如何應對?”

 趙光義知道自己若只是一味地夸贊程羽,必然要讓方才和自己同樣心喜的宋琪、賈琰不滿,于是就把詢問的話退轉到了他二人身上,果然他們二人在剛剛自責後就開始考慮如何回答趙光義的問話。

 宋琪道︰“北漢兵力薄弱,莫如賈將軍領兵一萬作為前驅,王爺領大軍隨其後,若有不利,可策完全。”

 趙光義大贊,賈琰也是連聲贊同。

 賈琰領兵一路前驅,前方突然出現一個小山谷,放眼望去,若想要從此處到達太原就必須通過那山谷,賈琰知道任何人領兵都會在山谷埋伏,早已心生警惕。

 突然前方鼓聲震天,從谷中沖出一只人馬,大約五六千的樣子,賈琰立功心切,不等對方擺好陣勢就沖了過去,地方大將也顯然沒有想到宋軍竟然就這樣沖了過來,急忙高聲叫著形成陣勢,緊緊地守護這谷口,雙方就此混戰起來。

 鼓聲陣陣,殺聲淒厲,兩方人士卒都是久經沙場的兵士,雖然就這樣突然開戰卻也是不慌不懼,擺開陣勢廝殺起來。馮進珂帶著親兵殺進殺出,身上的戰袍都被敵人的鮮血染得通紅,眼見著自己身邊的親隨越來越少,而宋軍的前鋒也快要突破自己的防線,于是大聲呼喝,指揮這軍士緩緩向谷中退卻。

 賈琰看著敵軍向谷中退去,正要揮軍追擊,但是想到此谷的地勢,心里擔心谷中會有埋伏,立刻停止了追擊。

 趙光義帶著大軍聞得前方已經開戰,便帶著大軍匆匆趕來,得知賈琰已經擊退了敵軍,待看過地形,一邊大加贊揚,一邊說道︰“賈將軍既然不率兵追擊,必然是擔心敵軍在谷中埋伏?”

 賈琰回道︰“王爺所言甚是,此谷適合伏兵,末將是以不敢深入。”

 趙光義笑道︰“此谷確實適合伏兵,但是本王觀它地勢不高,縱有伏兵也不會有多少兵力,如今我大軍壓境,區區伏兵又能奈我何?賈將軍先領兵前往,本王在後壓陣,若有不測自有本王援救。”

 賈琰自思也覺得谷中就是有伏兵,也確實不能對宋軍造成毀滅性地打擊,于是領兵進谷。

 進入山谷,宋軍俱都小心翼翼,緊緊地防備著上方敵軍的箭枝和滾石檑木,然而直到通過了谷中都沒有敵軍埋伏,賈琰終于送了一口氣,猜測著難道敵軍真的兵力不足,否則怎能輕易放過這個埋伏的地方?

 出了谷,賈琰就停止前進,自己領兵小心地防守谷口,並派人前去通知趙光義的大軍。直到趙光義也領兵通過了谷口,還是一切沒有敵軍進攻,別說趙光義對大宋禁軍的自信,就是小心謹慎的程羽都認為敵軍因為兵力弱小,選擇了死守太原。

 大風獵獵起,吹起黃土向天,看著前方一馬平川,根本就不可能再有敵軍的埋伏,趙光義眾人終于放松警惕,開始領兵前行。

 前隊已經開拔出了數里,後軍卻還在谷口等待。宋軍列著整齊的軍陣緩緩前行,突然就有軍士恐怖地發現,腳下的土地被風吹走了表面的黃沙後立刻變了顏色,之後就看見無數北漢的軍士從地上突然躍起,一手持著盾牌,一手揮舞大刀向自己砍來。

 措不及防下,很多大宋的勇士就這樣不明不白的慘死在土地上,雙眼瞪著腳下殺死自己的敵軍趴著的土坑,不甘的慢慢失去生命。

 趙光義就這樣驚異地看著大軍的中部出現無數土坑,數千的敵軍從土坑中躍起屠殺著自己的兵馬,還沒有想明白的趙光義立刻傻了眼。還是賈琰和宋琪想明白後搶先反映過來,高聲指揮這兵馬立刻形成一個個圓陣,每一個圓陣的將士都向外,緊盯著自己的前方,背部則交由自己的陣內的戰友保護,在經過了初時的慌亂後,宋軍形成了有效的防守,開始慢慢反擊敵軍。

 看著戰場上的局勢終于穩住了,賈琰不禁松了一口氣,誰知此時卻從山谷中沖出數千北漢的騎兵從山谷一路沖了過來。當先一位大將,面如滿月,胡須修長,一臉地剛毅,帶著騎兵從不停留,放眼處哪里的宋軍眾多,就帶著騎兵沖過去,趁著宋軍沒有形成有效的防守騎兵的陣勢就一陣沖殺,待得宋軍調整好了陣勢,他們卻又沖到了別的地方。

 騎兵的功用就這樣被他發揮的淋灕盡致,賈琰看得暗暗欽佩,心里涌起要和敵軍將領對陣的沖動,帶著自己的騎兵沖了上去。

 楊繼業見宋軍的騎兵開始漸漸圍攻過來,並且場上宋軍的陣勢也已經形成,如果再不走這只騎兵可就全丟在這里了,于是大喝一聲,帶著騎兵像一只洪流一樣殺向前方,一路疾馳不曾停留沖破了宋軍的防守像太原方向馳去。而那些從土坑中出現的步兵卻不管騎兵的離去,依舊奮不顧身地與宋軍對陣,沒有人關注自己的生死,沒有人想過放下兵器投降,直到最後一個人倒在沙場上。

 戰場上一片慘烈,敵軍用兩千死士和數百騎兵就讓宋軍喪失了差不多八千精銳,看著這些奏報,趙光義惱羞成怒,拔出佩劍斬在地上,恨恨道︰“不活捉了方才的那個將領,本王誓不為人!”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