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傲骨》第83章
第五十六章

 晉州長史府的內院中,已經熏香洗浴、換了一身新衣的楚風華恢復了往日那淡雅脫俗的氣質,靜若處子地坐在一位中年婦人的身旁。

 那中年婦人的面容與楚風華依稀有幾分相似,是她的母親王氏。

 王氏眼中淚光晶瑩,拉著女兒的手緊緊不放,似乎惟恐鬆了手,人便會再從眼前消失一般。女兒杳無音訊的這些天裏,她可謂飽受煎熬,心中更是悔恨不已此次所以會來臨汾,本就是因為王氏思念娘家的親人所致。誰曾想,省親之旅竟然會生出如此大的波折。

 所幸佛祖垂憐,女兒終於平平安安歸來了。

 王氏在心中默默地誦念著佛經,感激佛祖的保佑。

 廳堂裏,還有一對中年夫婦,正是晉州長史王離與其夫人吳氏。

 見到楚風華承歡於王氏膝下的情形,王離既感到心頭的大石落了下來,同時卻也有幾分無奈和傷感外甥女平安歸來了,而他自己的二女兒到現在仍是音訊全無,而且生還的希望越發渺茫。

 不得不感歎同人不同命!

 同樣去參加詩會,比起自己女兒的生死不知,這位二外甥女實在是太幸運了。她不但躲過了突厥人的屠刀,毫髮未傷,更是保全了自己的貞潔。

 先前楚風華沐浴時,王離安排一個婆子悄悄地觀察了一番,確認她還是處子之身。以這位二外甥女的豔色,在那兵荒馬亂的情況下,居然能保住貞潔,連他都感到驚訝。

 唐人的風氣開放不假。但稍有權勢的官宦人家,對女子地貞潔仍是相當看重。縱然楚風華有傾國的美名,如果失去了貞潔,那些真正的名門子弟也未必能拋下臉面去迎娶她。

 若真出現這樣的情況,王離真不知道該如何面對自家姐夫的怒火了。

 王離本出身於臨汾王氏的旁庶支脈,但最近幾年在家族內的地位卻是與日俱增。他所依託地,正是與太常寺少卿楚居道地姻親關係。

 靠著姐夫楚居道的照拂。他才得已從一個從七品下階的下縣縣令。一路晉升至正六品上階的州長史,而且近日來又有了晉升的風聲。單從前程這一點來考慮,他無論如何也不敢開罪楚居道。

 王離是知道楚居道是如何飛黃騰達的,更清楚自家姐夫對二外甥女抱有怎樣的期望。

 正因為如此,當得悉楚風華失落在外時,王離心中的憂慮並不比王氏少上多少。只是這憂慮中,成分稍顯複雜了些儘管突厥人那突如其來地寇犯非人力所能預料,但身為東道。他也難逃照顧不周之責。如果楚居道遷怒下來,後果絕非他所能承受的。

 王離地夫人吳氏或許是想起了自己地女兒。眼圈又漸漸變紅。鼻中起了些啜泣之音。

 “咳咳……”王離低咳了兩聲藉以提醒吳氏,隨即起身給王氏遞了一條錦巾,笑著說道,“風華平安歸來,阿姐該高興才是,莫要哭壞了身子。

 楚風華接過那條錦巾,輕輕為母親拭去了眼角的淚痕。

 “風華,救你的那家人,真是要好好答謝他們。”王氏搖了搖女兒的手。又轉頭對王離說道:“大弟。你幫我找到人家,我要親自表示謝意。”

 楚風華不置可否地微笑了笑。腦中卻掠過了那個與她關係很是複雜的青年的面龐。

 回到王離府上後,面對母親和舅父的詢問,她只是稱自己在逃亡時被一戶難民所救,隨後跟隨這戶難民一直躲在了城外的某處,這才倖免於難。回府時她所穿的那身粗布衣裙和臉上用來掩飾姿容地土塵,讓這番解釋具有了很強地說服力,並沒有引起什麼懷疑。

 而這一切,其實都是由那個青年事先為她所安排的。他不但救了她地性命,甚至還顧全了她的名聲。

 “阿姐放心!”王離點點頭,應允了下來。人的寇犯,總是伴隨著慘絕人寰的殺戮,這一次也不例外。僅在臨汾附近方圓50里的土地上,就留下了不下3000具屍體。

 突厥人撤退時,自然不會收殮這些屍體。

 隨著時間的推移,拋露在外的屍體逐漸開始腐爛,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濃郁的腐臭之氣。一陣秋風吹過,讓整個臨汾城都籠罩其中,令城中百姓暈暈欲吐,突厥人撤退所帶來的欣喜也因此淡化了不少。

 李景諶趕到臨汾時,見到的便是這副景象。

 當日得到探馬的訊報後,雖然心中也不無疑惑,但他還是選擇在第一時間動身冒險趕來臨汾。

 突厥人入侵已經是不爭的事實,縱然想要掩蓋也是不可能了,他所能做的,就是在最短時間內,儘量將負面影響壓縮到最低程度。

 惟有如此,日後才有一辯的機會。

 雖然知道李景諶前景有些不妙,但晉州刺史蕭師魯還是客氣地迎接了這位殿下。

 三位皇子對皇位的爭奪日趨激烈,朝內朝外分別都有一批官員支持幾位皇子。蕭師魯不屬於其中任何一派,他既不親近,也不刻意疏遠哪位皇子。

 刺史府中

 詳細地向蕭師魯瞭解了臨汾被圍困這些日的情況後,李景諶微微皺起了眉頭。他感覺到這次突厥人的寇犯有些古怪,一時之間卻理不清其中的頭緒。

 “蕭大人,突厥大軍的去向,你可曾派人打探?”司琦略一思索,向蕭刺史詢問道。

 “只知道突厥大軍應該是往西面撤了,但究竟去向何處尚不清楚。”蕭師魯謹慎地回道,“請殿下見諒,先前由於擔心突厥人可能弄計詐城,只是命探馬在城池附近作詳細搜索。待確認突厥人果真退卻之後,已是來不及追蹤。”

 李景諶點了點頭,起身對蕭師魯施了一禮說道:“臨汾一城百姓能安然無恙,全賴蕭大人指揮若定,應對得當。小王代父皇謝過蕭大人了。”

 “怎敢當殿下之禮,本是下官份內之事!”蕭師魯趕忙深深地還了一禮。

 “突厥大軍方去,城中事務必定繁忙。蕭大人忙碌了一天,小王就先不打擾了。明日再來拜會。”掌握了一些重要的情況後,李景諶需要和人商議接下來的對策,便就此提出告辭。

 蕭師魯不敢怠慢,一直將李景諶送到府外。

 “對了!”正準備上馬,李景諶突然想到了一事,轉過身來對蕭師魯說道,“小王另有一事想拜託蕭大人……”

 “殿下儘管吩咐……”

 “小王有位朋友前些日子來臨汾參加摩詰先生的詩會,卻不知有否安然脫險。蕭大人可否派人查探一番……”

 “不知殿下的朋友姓甚名誰?”

 “此人名叫鄭宇,乃是滎陽鄭氏子弟。他此次來臨汾,應該是與禮部鄭侍郎的公子同行的……”

 蕭師魯臉上露出了一絲詫異:“殿下說的鄭少兄,下官倒並不陌生。鄭禮部的公子這些日曾多次請求下官派人到城外尋找此人……”

 “什麼?”李景諶面色微變,急切地追問道,“蕭大人的意思是,小王的這位朋友一直都沒能回到臨汾?”

 “似乎是如此……”察覺了臨淄王殿下神情的變化,蕭師魯雖然感到驚訝,但還是點了點頭。

 得到這個回答,李景諶的心頓時沉到了底谷。為了鄭宇,他可謂費盡了心思。而從某種程度上說,眼前他面臨的極為被動的局面,也跟鄭宇有著不小的關聯

 若不是為招攬鄭宇,他不會離開汾州駐地前往滎陽。偏偏就在他離開的這段期間,突厥人寇犯了,而且還造成了極惡劣的後果。若無突厥人進犯一事,前往滎陽只是再細微不過的小事;但此時此刻,卻成了擅離職守的大罪名。

 付出的代價如此沉重,如果鄭宇出了意外,豈不是成了竹籃打水一場空麼?

 回到館驛後,李景諶表情雖然如常,但司琦卻知道自家殿下的精神有些低落,不過他也能理解饒是誰碰到這樣的情況,也不免會感到失望。

 在司琦有意無意的引導之下,李景諶勉強拋開了心中的負面情緒,商議思索起應對此次危機的策略來。他已經派人前往汾州招喚姚景,但在首席智囊到來之前,必須要採取些措施補救。

 議事一直進行到深夜仍未結束,便在這時,一位出乎意料的客人來到館驛外。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