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官居一品》第486章
第四九二章花開花落

往前五百年,往後五百年”沈默笑道︰“決策都是少數幾個人的事,摻和的人一多了,就像鴨子開會,吵得再熱鬧,也說不到點上去。”

 “那您還把這些神請來?”歸有光有些暈頭道。

 “如來佛法力無邊,還得有八百羅漢撐場面呢。”沈默笑道︰“我要是自個把這事兒干了,不過是我的個人行為,可要是把這些大神搬來,那就是一次繼往開來的盛會。一次注定載入史冊的大會,那效果能一樣嗎?”

 歸有光頓了一會,搖頭苦笑道︰“大人是越作越大了,這下安然盡人皆知,再次成為朝野上下的話題人物了。”

 “那有什麼辦法?”沈默嘿然一笑道︰“樹欲靜而風不止,我只能當今乘風破浪的弄潮兒了。”

 沈默便任由那些王門參老們吵吵鬧鬧,一直到了三月底、四月初,他才通過東南著名風水師何心隱,傳達了這樣一個意思 距離黃道吉日還有七天,諸位考慮的怎麼樣了?

 怎麼樣了?八字還沒一撇呢。眾人這下傻眼了,就算現在定稿,然後再雕刻,沒有一個月也不能完工吧?便紛紛道︰“再晚幾日吧?”

 何大師大搖其頭道︰“不行不行。這今日子一過,下次就得明年了。”

 雖然不知啥吉日如此玄乎,但權威說的總不會錯,這下大伙不吵了。面面相覷道︰“這次誰有辦法,就听誰的。”

 于是王畿起身,隆重推出了淅中左派版的供像 陽明先生漢白玉小燕服坐像。揭去紅綢之後。便見陽明先生身著蟒袍、頭戴七梁籠巾冠,冠上飾以招蟬,左手摸赤帶,右手托玉劣。面目清癱,略帶笑意,須髯過肩,神情安祥,端的是栩栩如生又神聖不可冒犯,讓王思正等見過真人的老者,一下子就紅了眼圈。連連說“像!太像了!”還埋怨王畿道︰“有這麼好的供像,為什麼不早拿出來,害的我們多費口舌

 王畿笑而不言,心說要是早拿出來的話,你們準要橫挑鼻子豎挑眼。顯示自己的權威了。

 眼看著供像就這麼定了,大伙這一趟卻不能白跑,總得為師祖的祠堂盡點心意吧。

 六大學派各自拿出珍藏的陽明手跡碑刻,如《矯亭記》、《十二景文》、《至羅整庵書》、《西湖詩》等等都是他們的鎮山之寶,現在奉獻出來給祠堂增光。

 等到黃道吉日那天,王學門人並甦州城的官員士仲,齊聚新落成的陽明祠堂,舉行盛大伙式,恭請陽明公歸個。望著先生的音容笑貌,想起當日他老人家的平易近人、有教無類,王學門人不由哭成一片,最終一齊立誓光大心學,為陽明先生奪回應有的地個。

 沈默又盛情招待一番,才“依依不舍,送諸個長輩回去,臨別時還有土特風物奉上,讓每個人都乘興而來、盡興而歸,也將沈默一心復興王學、而且熱情大方的名聲,傳遍了四面八方,傳到了各門各派的耳中。

 這件事情作完,沈默便再無遺憾,開始打點行裝、與甦州城的大戶士仲話別,專等著邸憋卿那廝前來接班,便要踏上進京的路。

 到了四月初八,部您卿抵達甦州城外,沈默原準備撿個黃道吉日,與之舉行交接儀式,但一個噩托突然傳來一唐順之病危不起、已經到了彌留之際,現在正沿大運河往故鄉常州去,他命手下人給沈默捎信,希望能見他最後一面 沈默一下子如遭五雷轟頂,再也無心應酬邸某人。派人捎個話過去,便乘船沿大運河南下,唯恐不能與師叔訣別。

 路上沈默的心情都十分低沉。他自以為見慣了生離死別,已經心如鐵石,沒想到聞听這消息,竟讓他食不下咽、夜不能寐,整個人都沉浸在心悸中不能自拔,可見這個亦師亦友的唐師叔,在他心里的地個”

 路上船兒破水,終于在嘉興府。與護送唐順之的官船迎頭踫上了。

 兩船相錯,水手將踏板牢牢的固定,一個身著白衣,面色憔悴的英俊青年迎了出來,向沈默深深一躬道︰“師兄,您可算來了。”他是唐順之的兒子,名鶴征、字元卿。比沈默小一歲,兩人曾經見過幾面。

 “元卿快起身,我師叔他怎樣?”沈默一邊踏上唐順之的官船,一邊焦急問道。

 “剛網睡過去。”唐鶴征輕聲道︰“說自己還能醒過來一次

 听他這話,唐順之顯然已到彌留之際,沉默的心不由一緊,身子晃了晃,扶著欄桿才站住,嘶聲問道︰“元卿,怎麼會這樣呢?師叔他才五十出頭啊!”

 唐鶴征垂淚道︰“還是老病根發作了。”嘉靖三十七年,唐順之因戰功,從紹興知府升任太僕卿,掌閱聯,工,當時班默便寫信勸他海卜顛件惡劣。您的身姆川,懷是不要接任了。

 唐順之給沈默回詩一首道︰“國恥猶未雪,身危亦自甘。九原人不返,萬壑氣長寒。 豈恨藏弓早,終知借刮難。吾生非壯士,于此發沖冠。”道盡了這位賢者的鐵血丹心。義無反顧的踏上了海疆征程。

 打那之後,他便常年在海船上奔波抗僂,一年夏天一連好幾個月都生活在海上,許多船員都患上一種怪病。皮肚潰爛、牙根出血,虛浮無力。唐順之雖然武功高超,卻也沒逃脫這種厄運。

 沈默听說後,立玄將一本自己編寫的《航海備忘錄》送給唐順之 這是他將自己腦海中,所有大航海時代的記憶記錄下來,準備給將來的遠洋船長們,當做參考書用的。

 唐順之在書上。知道了他們這種病是因為長時間遠離陸地,食譜中缺少水果、蔬菜,以至于身體缺乏一種叫做“維生素。的東西,才出現這些病癥的,應對的辦法也很簡單,多吃水果與蔬菜。

 但要走出海時間一長,果蔬變質怎麼辦?二百年後的庫克船長的解決之道是“吃泡菜”但沈默智慧豈是那個西洋蠻子可比,他給出的答案航前帶上黃豆、綠豆、豌豆等各種豆子,等蔬菜吃沒了,便在船上泡發豆芽吃,同樣可以補充缺少的維生素。

 唐順之采用了沈默的方法,不久之後興奮的回信說︰“患病的船員好轉起來,現在官兵們身體強健。再也不受那種怪病的困擾了。

 沈默當時還很高興,命人在各支水師中推廣。後來,只听說唐順之率領部下,奪取一個又一個勝利,殺的僂寇聞風喪膽,再也沒听說過他出現健康問題。

 怎麼突然間。一下子就不行了呢?十六年,他立志踐行孟子的教誨。擺脫物質**的引誘,砥礪心智,尋求突破。在那個六年間,無論寒暑,他都睡在一塊冉板上。冬天不生火爐,夏天不用扇子,一個月吃一回肉,身上的衣服也從不過兩層,同時又不分晝夜的苦讀,學遍了諸子百家。自天文、樂律到地理、兵法無不究其原委,終于寫下六部經書。修行成功”雖然面上滿是哀傷。可他的表情卻是驕傲的。

 “靠著深湛的氣功,父親一直保持著充沛的精力,可畢竟還是**凡胎,那集得起經年累月的苦修。已經到了搖搖欲墜的邊緣。”唐鶴征終于忍不住流下淚來,哽咽道︰“原本他打算,寫完書便休養生息。以續遐齡的,可這時僂寇肆虐東南,百姓生靈涂炭,朝廷束手無策,父親怎能坐視偏安,便接受邀請,重新出山抗僂

 “常年征戰,讓他的健康愈加惡化,那次得了“敗血病。後,便一直沒好,精力大不如前,只是他太好強,一直強撐著不願告訴別人。唐鶴征道︰“到了今年更是渾身浮腫,舉箸提筆諸多不易,且時常陷入昏迷,父親知道,距離大去之期不遠矣,這才上疏乞骸骨,上斤小月終于獲準,這才離開寧波回常州老家說到這,這個與他父親容貌極為相肖的青年,已經泣不成聲,再也說不出來了。

 這時候,艙里的老家人出來道︰“中承,我們老爺醒了。”沈默拍拍唐鶴征的肩膀,走進了船艙里。

 沈默懷著悲倫的心情進去,卻沒有聞到濃重的藥味,也沒看到床上有人,甚至連被褥都整整齊齊,不像躺過人的樣子。但唐順之確實是在屋里,他穿著布袍端坐在軟椅上 那布袍雖然半舊,卻象嶄新的一樣折痕分明,熨帖的穿在唐順之身上,即使最華貴合身的錦袍也比不了。

 唐順之的面容清簍,雙目深邃。正帶著淡淡的微笑望著他的師佷,那翩然的風度令人如沐春風,就像別人跟沈默接觸時的感受一樣。

 在這一剎那,沈默終于明白,原來自己一直以來,不知不覺的,都在模仿著這個瀟灑倜儻、溫潤如玉的師叔但始終還是不如人家原版來的揮灑自如,總能找到些許斧鑿的痕跡。

 眼前的一切,讓沈默不由脫口道︰“師叔,莫非您消遣我?”他的意思是,你真是長病嗎?怎麼不吃藥,也不臥床呢?

 唐順之淡淡一笑,緩緩伸出攏在袖子中的雙手,沈默才網放松的心情。一下子沉下了去 只見那雙手,已經完全浮腫得發亮發黑,連指甲都脫落不見了。

 唐順之將雙手攏到袖中,淡淡笑道︰“你師叔就是這麼個死要面子的人,就是死,也得體體面面的,那種僵臥病床,便溺不禁的等死,我可不能接受。”

 “那也總得吃藥吧”沈默輕聲道。 “人生而有命,這是個定數”唐順之淡淡道︰“不到大限,閻王勾不走我;到了大限,華儒留不住我,又何苦耍喝那些敗胃口的黑湯子?還不如這樣好,至少屋里清潔,我也有胃口吃喝點好的。”看到沈默雙目通紅,他又輕聲安慰道︰“拙言不必如此,有道是有生皆苦,人從降世便嚎哭而來,一生經歷過多少苦難折磨,而今我終于要卸下一切重擔,魂游天地四方,怎能不歡笑而去?你也要笑著送我才是。小,

 唐順之,字應德,號出生在常州武進,其祖其父都走進士出身,全都官至知府以上,乃是地地道道的書香門第,名門公子。他更是天資超人,玄苦好學,十六歲中秀才,二十二歲中解元,次年中貢元,雖然在殿試時,與狀元擦肩而過。卻也取得第四名“傳驢。的佳績。年方弱冠便取得如此成績,他足以讓天下讀書人頂禮膜拜。

 他的主考官是那個靠“大禮議,鵲起的張媳,張首輔對他又分外器重,他仿佛踏入了仕途的快車道,時人都說,他能夠十年後便登閣百相。但少年得志的唐順之,有著不可避免的沖動與自視甚高,他深恨張媳發起大禮議,導致滿朝網直之臣或死或貶,從那時起朝中正氣蕩然無存、阿諛攻許者紛紛上個,所以不齒與張媳等人為伍,一年後就告病回鄉。躲進山里苦讀聖賢之書。

 而後又給母親守制,直到五年後。他才奉父親之命,重回朝廷,在翰林院任職不到兩年,眼看著國事糜爛,朝中暗無天日,他終于忍不住在集會中批評張現弄權、以致宵小當朝。這徹底激怒了氣量狹隘的張媳。決定給這個心高氣傲、不識抬舉的後生,一個最嚴厲的處分 革職為民,永不起用!

 這一年,他才二十八歲。

 五年後張媳下台,依照慣例。凡是被張閣老打到的,都可以翻身了。徐階如此,唐順之也是如此。他起復為翰林院編修兼左春坊司諫。這一年,他三十二歲。

 僅僅半年後,嘉靖十九年元旦,按慣例,皇帝要接受文武大臣的迎春朝賀,唐順之與羅洪先、趙時春三人向嘉靖皇帝進諫,提出嘉靖皇帝接受百官朝賀後,再請太子朱載壑出文華殿,接受百官朝賀。這是因為嘉靖帝曾命朱載些監國兩年,但滿朝文武都沒有見過這個未來的皇帝。接受百官朝賀合乎禮法。

 司諫的本職,便走進諫。誰知這一本分進諫引動了嘉靖帝那顆敏感猜忌的心,他看後勃然大怒道︰“料聯將不起也!”因為當時他正好生病在床,便認為是大臣起了異心,預料他快要駕崩,要請太子出閣來當皇帝了。

 他在唐順之等人的疏狀上,用朱筆批了一百多字的嚴厲譴責,將他三人革職為民,永不起用,同樣的厄運再次降臨,這一年,唐順之年僅三十二歲。

 而後便是十六年的山中苦修,待到再次被推薦出山時,已經是近五十歲的老人了 離二豐三歲中進士。已經過去二十五年了,二十五年間,他只有四只多在朝為官,其余時間大都被“革職為民”在家“永不敘用,了。

 家人勸他,你向來沒有錯,卻遭到這麼多年的苦難,就算不出山,也沒人說你什麼。

 他卻道︰“向已隸名仕籍,此身非我有,安得計較榮辱?”便毅然決然的出山了,,

 數年舟船,征戰至今,終于到了油盡燈枯的時候,他這才了無遺憾的解除了自己的責任,乘舟回鄉埋骨,,悟。恭敬得雙膝跪倒,輕聲問道︰“敢問師叔,如何視榮華為無物,置生死于度外?”

 唐順之微微一笑,輕聲道︰“先生曾言︰“你看如此花樹,在深讓。中自開自落。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頓一頓,接著道︰“這是我心學的至理,須的用一生解讀,此花在你心中,必與我心中之花不同,所以我沒法教你。”

 “您的意思是,讓我自己用心去體悟嗎?”沈默輕聲問道。

 “是這樣的”唐順之緩緩道︰“但師叔彌留之際,可將自己的心的與你參考。”

 “師叔請講。”沈默肅容屏息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