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立志傳》第244章
第二百五十章 三分歸一(終)

 建安二十年初,獻帝攜二位曹妃逃入荊州,劉備率荊、益二州文武官吏往迎,十日後,聽聞此消息的曹操吐血而亡,獻帝拜劉備為大將軍以討逆賊,而曹丕卻在中原世家大族的幫助之下,登基自立為帝,國號魏。

 迎得天子之後,劉備是既高興,又憂鬱,高興的是,自己也終於能揚眉吐號,扶天子以討不臣,不過,讓他憂鬱的是,他原本的稱王計劃,因為獻帝的到來而只能擱置腹中。獻帝也很識趣地冊封劉備為漢中王,劉禪為漢中王世子,建安二十一年春末,劉備感風寒,日漸體重,難以料理大事。

 而這個時候,一大群的讓漢獻帝提拔上來的官吏有了蠢蠢欲動的跡象,使得劉備生恐大權旁落之機,陳祗這位穿越眾再次站了出來,提請劉備改制政府結構,更變為內閣制。

 內閣為中央最高統治機構,內閣的最高首腦為首相,即大將軍劉備兼任。內閣大臣共有八名,由劉備提名,提請天子任命之後,內閣大臣只需要向總理大臣劉備負責,內閣負責對於各方各面的事務作出判斷,包括九部、三院提交的各種提案進行審議綜合評定之後,交由總理大臣進行最後的批示,方可實施。

 九部由工部、商部、農部、戶部、吏部、兵部、外事部、情報部、稅部組成。另立樞密院、參謀院、監軍院,三院為國家軍事機構。受內閣監管,但是直接接受首相的管轄。

 作為交換,另外御史台仍舊獨立存在,但是,他地性質增加了。管天下的刑名,每一個州、郡、縣都設立有專門管理刑名的官員,與總攬管理民政事務的官吏區分開來。這樣一來,這些不起眼的尚書、樞密院事,以及那新成立地內閣,把原本的那些漢朝的官吏制地高官們完全地駕空了,而這種形勢之下,劉備仍舊能夠花上少量的精力,對國家大事的政治方向作出指導性意見便可,其他的。交由內閣來進行商討之後執行。

 另設議會。由那些名士、商賈、離退休官吏組成,專門針對國家的舉措提交議案,有監督內閣之權責。也算是給那些吃飽了沒事幹的名士之流一個大放厥詞之所,而生生把商賈、離退休幹部塞進來,就是防止議會變成那些名士手中對搞政府的有力武器。

 至於退休制度,就是為了防止人年紀大了,把事給辦糊塗去,不過,設定的年限限制為六十歲。過了六十,屬於國家稀缺人材地,仍可繼續留任至七十。

 而劉備至成為漢中王之日起,陳祗又多了一項責任,教導漢中王世子劉禪,因為,他成功地教學經驗,在他的教育之下,丁奉、鄧艾、寇封、黃、丁封等一時之俊傑已經成為了國之棟樑。並且都憑著自己的能力獲得了劉備的認可。加上這麼些年來的考慮,陳祗的忠誠自然是不需置疑的。所以,讓陳祗為其世子之師,劉備自認做了一件滿意的事。

 而病中的劉備,在陳祗地那些弟子們的「精心」照料之下,劉備的身體就這麼不好不壞,應該是時好時壞的生存著,使得內閣制從建安二十一年開始,直至建安二十八年劉備病亡,一直流暢的運行著。

 建安二十三年,蕩寇將軍關羽奉劉備之命,領大軍五萬至江陵而出,直抵蒼梧郡,得蒼梧郡太守吳巨之助,不戰而得蒼梧,錦帆將軍甘寧經由潭水順江而下,直取鬱林郡,偏將軍丁奉從建寧郡出興古郡直取交趾郡,三軍合一,九真郡大族番氏在被九真太守儋萌仗殺的番歆之後番苗的領導之下起兵響應。士家大恐,急忙向江東求援。

 孫權領周瑜領大軍南下而伐之。周瑜卻在南海郡與關羽相持之時。不幸染病而亡。後魯肅代為統軍。此時。關、甘、丁已然奪下了交州大部。魯肅入軍中之時。士家大勢已去。最後。只取得了南海郡地控制權。

 建安二十七年。蜀漢勢力大舉出兵關中。雖然最終止步於潼關之前。卻據有了隴西關中之地。蜀漢地綜合實力。已然隱隱據到了三分天下之首。第一份輿論刊物:大漢日報出現。

 建安二十九年。劉備身故。劉禪成為新漢中王。內閣大學士陳祗、法正、徐庶、龐統、諸葛亮、張松、陸遜、關羽成為了輔政八大臣。共同輔佐劉禪這位新任地大將軍、總理大臣管理著蜀漢政權。

 同時。劉禪接替劉備。成為新地首相。在內閣及議會地合議之下。宣佈天子為國家最高元首(象徵性)。首相為實際軍政負責人。但是。重大政治軍事都要經過天子批准。以此表示對天子地尊敬。

 天子地用度不再從國家稅賦中調拔。而是由專門地一個管理公司來進行經營。同時。劃出了一片地區。作為皇莊。這些都成為了天子地收入來源。至於那些伺候天子和漢中王地宦官們。也就再也沒有了接觸最高政治軍事權力地機會了。

 建安三十年。曹丕在與東吳作戰之時染病。回到了鄴城半年不到。便病故。臨終時。令撫軍大將軍司馬懿與中軍大將軍曹真、鎮軍大將軍陳群、征東大將軍曹休為輔政大臣。

 建安三十一年,漢獻帝亡故,無子嗣(至荊州之後,漢獻帝又納嬪妃數人,皆無子嗣),劉禪乃漢室宗親,是故,登基為帝,改年號為憲安。成為了新一代的漢天子,自然,在群臣的洶湧群情脅迫之下,新任天子只能交出了元首之職。

 這一次,擔任元首的,卻不再是劉氏一族。而是由張飛這位劉禪地岳父,大漢驃騎大將軍來擔當。憲安五年,張飛病故,諸葛亮成為新任首相,十五年。諸葛亮病故,車騎大將軍陳祗成為了新首相。

 同年蜀漢大軍攻破洛陽,至此。漢朝兩都皆回歸漢室之手,曹魏與東吳聯合抗漢,憲安十七年,征東將軍丁奉破東吳水師於建業,弒敵五萬,東吳一面議和,一面遷都往南,同年。征北大將軍鄧艾破北方異族於北地郡。大破羌胡於奢延,斬羌人三萬,擄其人口牛羊入關,兩年後,兩萬大軍,依照蒙古戰法,一人三馬,由武威出,破西部鮮卑於居延海。坑殺鮮卑男丁八萬,擄其人口入關。

 異族聞鄧艾之名喪膽,紛紛入長安求永為臣屬,次年,大漢通過了八旗制度,將北方異族折分為十六地,又分正副八旗,使得北方少數民族再難有統一的機會,另外。通過貿易。將北方少數民族的生存喉嚨緊緊地卡住。

 同年,加大了取士為官的比例。進一步地對已經日漸衰弱的士族門閥進行著打壓,九部三院內,寒門庶族及學院畢業生地比例亦越來越大,而九品官人法的弊端在一干有人心的刻意暴光之下,建議取消九品官人法地聲音越來越大。

 在車騎大將軍鄧艾、驃騎大將軍寇封、樞密院知事陸遜、監軍院知事王累及九部諸尚書的支持之下。與士族門閥集體進行了緊急的磋商之後,首相陳祗稟請天子,由天子下詔,九品官人法不廢除,但是,所取之士的數量銳減,另外,取士之後,必須入大學學習專業課程,方可如太學生一般仕官。

 曹魏不得不把勢力進行東遷,為了自己的生存空間,將遼東納入了自己的勢力範圍,進行渡海東行,亦如東吳一般,據有了倭島為自己的物資來源地,大肆開採一切物資以備。而士族門閥,也不得不隨著曹魏勢力及江東勢力的萎縮,而漸漸地收縮了他們地爪牙,而大漢地大軍,將曹魏勢趕至了幽州之後,便停止了前進的步伐。轉而進行休生養息。

 憲安二十一年,天子下詔,太學進行分割,建立專科大學,培養專業人士,以為國家政治權利機構輸送人材。也就是這一年,立新法為憲法,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皆需遵守。

 憲安三十二年,在經濟、政治、軍事等多方面的明攻暗打之下,苟且殘存於海外的東吳,還有盤據於北方的曹魏終於向大漢請降,三分天下之勢已然煙消雲散。

 陳祗提議重啟分封制,將天子子嗣分封往大漢各個邊地,但凡他們擴張的領土,皆歸屬於已,此後三百多年,大漢帝國擴張的腳步一直沒有停止過,整個歐亞大陸,幾乎只存在一種文明:華夏文明。

 而陳祗在當世拚命地削弱皇權,讓四民平等,甚至**輿論為已的思想和理念服務,被無數清流名士把這位立場變革的穿越眾當成了奸佞之臣、甚至與王莽、曹操比肩,但是即便如此,他所施行地制度卻一直延續了下去……

 在後世的政治家與社會學家的眼裡,他無愧於一個時代的偉人,他是大漢帝國君主立憲制的奠基者,更是大漢政治制度的開創者與改革者,在他的影響之下,使得大漢帝國能延續千多年毅立不倒,使是華夏民族的科學技術文化等各個方面,遠遠地立於世界民族之顛。

(全書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