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漢帝國風雲錄》第441章
第十二章 日蝕蒼黃 第十五節

  刺殺行動設計的非常精妙,也非常成功。就在董卓的車駕駛出北宮,而候在宮門外的三百親衛鐵騎尚沒有圍上來的時候,聚集在宮門外的請願儒士里突然沖出了數名手持長劍和強弩的刺客。刺殺在短短的瞬間就奏效了,董卓胸口連中數枝弩箭。護在車駕四周的侍從們雖然舍身撲救,甚至不惜生命為董卓擋住了如蝗的弩箭,但董卓還是被刺中了。刺客們一哄而散,隨著狼奔豕突逃亡人流消失的無影無蹤。

  董卓內穿雙層鎧甲,生命無憂,不過受了一點驚嚇而已。他推開護在自已身上已經死去的侍從,沖著縱馬追殺儒士的鐵騎們大聲吼道︰“誰要是濫殺無辜,我就砍了誰。都給我滾回來……”

  跟在車駕後面的田儀驚恐不安,急忙問董卓要不要全城禁嚴搜抓刺客。董卓毫不在乎地說道,怕什麼?老子還沒死。他們想殺我,想引起洛陽城大亂,想誘我大開殺戒,想讓京畿百姓無法過個安穩年,我就偏不上當。傳令,一切照舊。負責保護董卓安全的長水校尉劉靖問道,大人,這些聚在北宮門外的儒士要不要抓起來?刺客可能就在這里。董卓笑道,不要抓,給他們鬧。馬上要過年了,越鬧越有喜氣。

  董卓棄車上馬,大搖大擺地回府了。一場可能再次引起洛陽血雨腥風的危機就在董卓的三言兩語中消彌于無形。

  刺殺董卓的理由太多了,但董卓直覺的認為這次刺殺是朝中某些大臣指使的,自己要求西遷天子和朝廷到長安的事終于激怒了朝中大臣。

  董卓在年底前奏請天子,說叛軍勢力強大,京畿一帶將有連番血戰,考慮到天子和公卿百官的安全,他希望天子和朝廷在年後就西遷到長安去。

  大臣們反對強烈。說現在國庫空竭,天子和朝廷西遷需要耗費大量的錢財,這筆錢從何而來?董卓說,西遷所需要的錢財一部分來自京畿各郡的賦稅,一部分來自告緡的抄沒收入,還有一部分就要靠大家的捐助了。京中的門閥官僚要捐,百姓也要捐。西遷是保護天子和社稷的大事,大漢子民人人都要出力出錢,否則,以謀反論罪。董卓這話一說,朝堂上頓時鴉雀無聲,再提反對意見就成大漢叛逆了。

  荀爽說,大臣們的俸祿一直是減半發放,而這個月京畿的糧食絹布等價格飛漲,一些外地的官員不要說捐助了,就連吃飯都成問題。至于讓百姓捐助更是難上加難的事。現在能吃飽肚子的百姓就算是很富裕的了。

  董卓冷笑道,沒錢的官員可以向有錢的官員賒借。百姓沒錢更好辦,西遷需要大量民夫搬運物資,就讓他們去充當民夫吧。

  但西遷的事在百官下朝之後、立即就變成了相國大人要遷都了。這個謠言先是傳遍了洛陽城,然後迅速向京畿各地和京畿以外的州郡漫延。

  遷都可是一件動搖社稷根基的大事,遷得好可以興國,遷得不好就會亡國。在大漢國今日的危局之下,遷都自然是加速亡國而不是振興社稷了。所以京中的儒士在北官門外的血還沒有干透的時候,再次冒著生命危險聚集到北宮門外請願。京中大大小小的宗室門閥世家非常多,再加上寄居于名士大儒家的各地諸生弟子,一日之間也在北宮門外聚集了兩千多人。董卓這次吸取了教訓,命令司隸校尉宣和河南尹王允帶著衛士守住了北宮門外的各個街口,嚴禁北軍干涉城內任何警衛事務。洛陽無論如何不能再亂了。

  大漢國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正月,洛陽。

  正月辛亥(初十),天子下旨,大赦天下、原東郡太守橋瑁不在赦免之列,其余參加叛亂的諸州郡官吏盡數被赦。

  天子詔告諸州郡官吏,只要在正月底之前,能向天子效忠,獻請罪表,送賦稅到洛陽入庫,天子不但既往不咎、盡赦死罪,而且還官封原職,依舊安排他們在原地為官。

  這次刺殺事件讓董卓感覺到洛陽沒有一個地方是安全的,由此他想到了洛陽的門閥士族對自己的仇恨和背叛。無論自己如何禮賢下士,如何忠誠為國,如何尊賢重老,都無法得到士人的認同和尊敬,無法得到他們的忠心和擁戴。拋開十一月底的血腥不說,自己到目前為止尚沒有做出什麼對不起社稷對不起士人的事,甚至在征服大漠開疆拓土這件事上還有功勞,但現在賢者也好,老者也好,無不想殺死自己,為什麼?

  董卓覺得很悲哀,為了權柄,自己成了大漢國所有士人的敵人,成了大漢國十惡不赦的奸佞。他想到了自己的故主、前太尉段.段也是一個武人,他位列三公是因為攀附奸閹的關系,為此他遭到了士人們的排斥和打擊,最後落得個飲鳩自殺的悲慘下場,而且還留下一段惡名。但段那顆拳拳報國之心是錯不了的。今天自己也步入了段的後塵。

  董卓就是不明白,自己輔佐幼主主掌國事四個月,沒有功勞也有苦勞,自問也沒有做下什麼擅權誤國的壞事,為什麼就成了大漢最大的奸佞?各地州郡的士人說自己有十惡,首惡就是廢黜少帝,可廢黜少帝的事是公卿百官一起干的,而且當時太傅袁隗還參隸尚書事主掌國事。現在太傅袁隗沒罪,公卿百官也沒罪,這罪責突然就成了我一個的了。這世上有極度無恥的人,但董卓沒有想到這世上有這麼多極度無恥的人。

  如果自己當初沒有進京,沒有主掌國事,自己還會是大漢國的奸佞嗎?董卓認為自己的下場好不了那處。不要說當初自己周旋于洛陽數個權勢之間,得了個兩面三刀的罪名,就是憑自己手上的軍隊,士人也會把自己打倒在地,勢必要殺之而後快。看看士人對驃騎大將軍的態度就知道。驃騎大將軍在他們的眼里就是大漢國最大的隱患,認為此人不殺就不能保住大漢社稷。董卓想想就不寒而栗。武人難道當真就比士人矮一截?這江山是武人打下來的,為什麼最後反而要跪倒在這些士人面前,任由這些士人踐踏凌辱?

  眾口鑠金的道理董卓明白,這次如果不把這些士人徹底擊敗,自己將永遠遺臭萬年。你們說我董卓亂政,說我將死無葬身之地,我就不信這個邪了。我這次就要把這天地倒過來,我要讓你們這些士人遺臭萬年。舉兵叛亂的不是我,亂政禍國的也不是我。該誰的罪名就該誰承擔。

  董卓決定遷都。

  當董卓把自己的決定告訴李儒和田儀時,遭到了兩人一致的反對。

  李儒說,此時遷都,對社稷的破壞顯而易見。長安自赤眉火燒之後,宮室盡毀,兩百年來也沒能重建。如果遷都長安,不但要耗費大量的錢財修建宮室,還要重建大大小小的府衙。這對今日的大漢國來說根本無力承受。大人要想擊敗士人,揚名青史,首先是要完全控制權柄,其次是要治理好國家。遷都之舉,卻完全是反其道而行之,一則大人有損毀社稷的罪名,二則此舉更加坐實了士人對大人的誣陷,三則激起了眾怒。叛亂州郡會更多,而驃騎大將軍也會毀棄承諾,傾盡全力南下阻止大人遷都。洛陽如果被攻陷,大人即使佔據了關中之險,但權柄又有多大?實際控制的州郡又有幾個?還奢談什麼治理天下?

  “大人遷都,于國于己沒有任何好處,相反,正中了士人的詭計。從此大人權柄盡失,罪惡滔天,當真要遺臭萬年了。”

  田儀也說道,大人遷都,無非是想利用關中之險阻擊叛軍于潼關之外,利用西涼的根基繼續把持權柄。或者說得更難听一點,大人還想利用遷都洗劫關東,獲得大量財物。但正如長笙所言,大人會因此犯下毀國之罪,成為舉國之賊。大人偏安一隅,要權柄沒有權柄,要財物沒有財物,會活活憋死在關中。大人久經戰事,謀略出眾,怎會行此取死之計?叛軍分散京畿四周,人心不齊,實力也不集中,我們完全可以軟硬兼施,以聯合驃騎大將軍和分化叛軍為主,以防御和攻擊為輔,取勝叛軍輕而易舉,不過就是個時間問題。

  “洛陽雖是四戰之地,無險可守,但大人只要擊敗叛軍,就能迅速控制州郡,以手中權柄治理國家,振興大漢。相反,長安雖有崤函谷之固,據山川之險,沃野千里,但只能偏守一隅,毫無做為,而且一旦洛陽失陷,關中被圍,出路盡數斷絕,那可就是一塊死地了。”

  “昔日高祖皇帝憑關中之利得天下,為什麼到我這就不行了?”董卓不急不慢地問道。

  李儒和田儀相視苦笑。

  李儒說道︰“此一時彼一時,差距太大了,原因也太多。簡單一點說吧,高祖皇帝時是打天下,大人現在是治天下,根本是兩回事。”

  遷都關系到社稷的興亡,需要數年的準備,要仔細權衡得失。即使要遷,也要定下詳細的策略,否則不僅僅是禍國之舉,更是亡國之舉。遷都長安,至少需要數百億錢財,需要數年時間,宗廟、府衙、典籍哪一樣能少?僅僅搬遷東觀、雲台等地的典籍文卷大概就要數月時間,我們來得及嗎?做得到嗎?

  平叛之戰要打應該在三月左右,也就是說,大人如果想在這短短兩個多月內完成遷都,那不叫遷都,那叫浩劫,叫亡國。

  西遷天子和朝廷,已經可以確保天子的安全,可以分化士人、削弱士人的權勢,可以杜絕洛陽隨時爆發內亂的隱憂,可以掌握平叛戰場上的主動,也可以趁機聚斂財物為大軍提供糧餉。甚至在形勢極度不利的時候我們還可以迅速回撤關中。總之,西遷天子和朝廷已經足夠達到我們的所有目的,我們既能擁有西遷的所有好處,也能擺脫西遷的所有壞處,而大人既能搏得拱衛社稷的美名,也能佔據擊敗士人平定叛亂的優勢。

  李儒哀求道︰“大人,遷都之議萬萬不可,這不是飲鳩止渴之計,而是飲鳩即死之計。如果社稷傾覆,大人的權柄從何而來?大人一生的宏圖大志又如何實現?”

  董卓想了很長時間,最後非常疲憊地說道︰“我也知道遷都不好,但我氣啊,我心里這口氣咽不下去啊。”

  “洛陽的門閥士人四處造謠,說我要遷都,我這罪名算是背定了。我現在就算是西遷天子,但在他們的嘴里,和遷都又有什麼區別?如果平叛打贏了,我繼續執掌權柄,把天子和朝廷再遷回來,或許還有洗清罪名的機會。但我現在根本看不到打贏的可能,我更看不到回遷天子和朝廷的機會。這一去,我們恐怕再也回不來了。”

  “現在的形勢你們也清楚,我們沒錢,糧食也不多,十萬大軍沒錢沒糧怎麼打仗?長安修建宮殿要錢,西遷天子和朝廷要錢。目前大軍駐守關隘和城池還能對付,但一旦開仗我們就難以為繼了,所以這西遷之計必須要立即開始。我們要把關東的每一個錢,每一粒糧食都收到庫里來。理由是什麼?西遷天子和朝廷需要這麼做嗎?只有遷都才是最好的理由。”

  “我們能擊敗叛軍嗎?也許可以,他們畢竟兵力分散,各人心懷鬼胎,一盤散沙而已。但我們能控制所有的州郡嗎?這顯然不可能。他們是門閥世家,有成千上萬的門生故吏,即使敗了,他們還可以各自回到州郡繼續和我們為敵。我們呢?我們有這麼大的力量到各地去平叛嗎?這顯然也是不可能,最起碼這幾年不可能。我們無論打哪一個,其他地方都會支援,我們打不贏的。”

  “士人的力量遠遠比我們強大,即使是袁隗一個人的實力,也比我董卓厲害。而且這些反叛的士人不是白痴,他們知道順從我遲早都會死,所以分化也好,讓他們自相殘殺也好,最後他們都不會回到洛陽。除非我們足夠強大,強大到可以消滅所有的人。但這需要時間,我已經六十歲了,活不了多久了,所以我要遷都,我要把他們逼得想不打都不行。大漢社稷傾覆在即,這些自以為是的大漢中流砥柱敢不舍命相救?”

  “龍驤將軍徐榮到洛陽的目的是什麼?幫我們平叛嗎?絕對不是。驃騎大將軍幫我們平叛,等于是和大漢國的士人們公然決裂,等于給北疆的未來插上一把鋒利的長劍,豹子不會愚蠢到這種地步。北疆這幾年要想平安度過危機,最需要的就是門閥和士人的幫助。徐榮到洛陽來干什麼?無非兩個目的,一是想趁機殺掉我,由驃騎大將軍來控制洛陽,穩定局面。殺掉我的辦法有很多,可以和叛軍里應外合攻陷洛陽,可以和洛陽的士人聯手發動兵變。其次就是維持一個僵持局面,既阻止我攻擊叛軍,也阻止叛軍攻擊我,只要雙方不打仗,大漢即使危機重重,北疆也不會出事。但時間一長,叛軍的力量就會逐漸增加,而我的處境卻越來越艱難,最後我們錢糧斷絕,唯有西退長安而已。所以我要遷都,我要逼著豹子速速南下,我要逼著他和我聯手,然後我們從東西兩個方向同時攻擊叛軍,殺盡叛逆。”

  李儒和田儀驚愣無語“如果驃騎大將軍堅決不出兵,大人將如何應對?”田儀忐忑不安地問道。

  “我就一把火把洛陽燒了。”董卓大笑起來,笑聲淒涼而無奈,“我得不到的東西,別人也休想得到,反正我已經背下了惡名,也不在乎多背幾個,我把洛陽燒了,大家玉石俱焚。”

  正月十五,相國董卓奏請天子,遷都長安。

  同一天朝議上,董卓宣布了遷都具體事宜。眾臣激烈反對,朝議一度陷入僵局。太傅袁隗聞訊之後,立刻抱病上朝,大罵董卓為禍國之奸臣。董卓不為所動,堅持己見。

  董卓說,今世上有童謠,曰“西頭一個漢,東頭一個漢。鹿走入長安,方可無斯難。”西頭那個漢當然是指高祖皇帝立都長安,而東頭那個漢肯定是指武帝皇帝立都洛陽。至于鹿走入長安,當然是指要遷都長安,以保無虞了。高祖皇帝建都長安,共歷十一世,光武帝建都洛陽,到現在也是十一世了,從時間上來說,恰恰合適。

  過去高祖皇帝和光武皇帝根據不同的情況分別建都于長安和洛陽,結果創下了不朽功績,建下了大漢四百年基業。今大漢國紛亂多年,社稷飄搖,我們應該按照《石包讖》的說法,遷都長安,以上應天意,下順民心,重振大漢。

  司徒楊彪說︰“遷都改制,是天下大事。殷代盤庚遷都毫邑,就曾引起了殷民的怨恨。光武皇帝之所以建都洛陽,是因為我大漢遭遇王莽之禍後,長安宮室被毀,純屬無奈之舉。我大漢建都洛陽歷時已久,百姓早已習慣,現在突然無緣無故地拋棄宗廟與先帝陵園遷都長安,肯定會驚動百姓,導致天下大亂。那《石包讖》不過是一本專談妖邪的書,和國運怎麼扯得上關系?一首童謠也能讓大人決定遷都?大人到底是處理國事還是處理家事?”

  太尉黃琬也勸道︰“遷都容易,安天下就難了,請大人三思啊。”

  董卓冷笑道︰“我要是再三思,腦袋就不在脖子上了。”接著他看看氣得臉色發青的袁隗,不冷不熱地譏嘲道,“太傅大人和諸位大人如果能平息叛亂,這遷都自然也就可以重新考慮。遷都時間緊,也就兩個月時間,諸位可要抓緊。”

  荀爽勸道︰“大人即使要遷都,也要從長計議,兩個月時間能搬遷什麼?兩個月時間天子的車駕能到長安就算不錯了。”

  董卓一字一句地說道︰“搬不走的東西,就一把火燒了。”

  眾臣震駭,個個瞪著董卓,恨不得把他吃了。

  天子詔書傳告天下,京畿一片混亂,無論是公卿大臣還是普通百姓,都陷入了極度的繁忙和恐懼當中。

  平樂觀里的北軍士兵奉董卓軍令,全部出動,挨家挨戶征收捐助。稍有不從者,當即以謀反罪誅殺。京中的皇親國戚、門閥世家也全部遭到了洗劫,更有士兵沖進內室奸淫婦女,擄掠財物。西涼兵給這種事還取了個名字,美其名曰“搜牢”。虎賁校尉李A蠲詞亓暝埃 本勘謁鬧富酉驢 紀誥虻弁趿昴溝寥 潯Αbr />

  太傅大人袁隗回到府上,急召張範。

  張範三十多歲,身材修長,英俊儒雅。他話不多,問候了一下袁隗的病情後,就靜靜地坐在一旁听袁隗說話。

  袁隗說︰“公儀,你弟弟張承現在是伊闕都尉,駐守在伊闕關,你從那里出京,然後以最快的速度趕到河間國的解瀆亭拜見長平公主。”

  接著袁隗從懷里拿出一個普普通通的皂囊,鄭重地對張範說道︰“公儀,你跪下,這是先帝遺詔。”

  張範大吃一驚,急忙跪倒在地。

  “公儀,你把這份先帝遺詔交給長平公主後,不要離開她,要一直陪著她,關鍵的時候你要給她拿主意。現在盧植先生和劉和都在公主身邊,但盧植先生馬上要去幫袁紹,而劉和也要到幽州去勸劉虞大人出兵南下。”袁隗說道,“我本來不想把你扯進來,但大漢社稷傾覆在即,你如果還不為國效力,那你念書讀經干什麼?你是前太尉張延之子,從不受闢為官,和朝廷又向來沒有牽連,現在也只有你這種身份的人才能走出洛陽城。我需要你的幫助,你知道嗎?”

  張範苦笑點頭。此時此刻,也由不得他推辭了。張範接過皂囊,小心翼翼地貼身放好,然後恭恭敬敬地給袁隗磕了三個頭。

  “大人請多保重。”

  袁隗愛憐地摸摸他的頭,淒涼笑道︰“我一直很喜歡你,過去我打算招你為婿,但你不答應,為此我一直都很遺憾。現在看來你是對的,如果今天你是我的女婿,這份先帝遺詔就送不出去了。今日一別,你我從此相見無期,你自己多多保重吧。”

  張範心里一酸,眼眶頓時就紅了。

  “我老了,不行了,我很快就要到九泉下和你父親喝喝酒、下下棋了。大漢社稷的興亡,就看你們了。”袁隗揮手說道,“你快走吧,越快越好,遲恐不及。”

  張範轉身離去,淚水霎時模糊了雙眼。

  天子下旨轉拜漢安都護皇甫嵩為尚書,其子中郎將皇甫鴻被拜漢安都護。

  皇甫嵩二話不說,收拾東西和蓋勛回京。長史梁衍和從子皇甫酈極力勸阻,皇甫嵩執意不從。

  皇甫嵩說,如果你們不願意隨我回京,就到北疆去。我有一封信要給驃騎大將軍,你們給我送去。

  正月下,皇甫嵩回到京城後,董卓立即把他抓了起來。蓋勛苦苦求情。董卓笑道︰“元固,你是不是糊涂了?我怎麼會殺義真?我感激他還來不及,怎麼會殺他?我現在把他抓到牢里是為他好,你難道不懂?”

  蓋勛想想也是,自己是急糊涂了。董卓現在殺他沒有任何意義,反而動搖了軍心。北軍里,包括許多西涼兵將,許多都是皇甫嵩親手帶過的,殺了他,純粹是沒事找事,而且董卓現在也沒有理由殺皇甫嵩。如果隨便找個借口把他殺了,不但增加董卓的惡名,而且還會激怒關中的門閥世家。皇甫世家在關中、在西涼,那可是炙手可熱的門閥,影響力非常大。

  皇甫嵩沒有背叛天子和朝廷,卻背叛了對他寄予厚望的京中門閥。此時京中非常混亂,這些人完全有可能殺了皇甫嵩,然後嫁禍給董卓。董卓雖然自己不想殺皇甫嵩,但他也不想替別人背這個黑鍋。

  龍驤將軍徐榮率部到達風陵渡。

  驃騎大將軍府臨汾行轅的李瑋急速趕到洛陽。他一是來商量駐軍的事,二是勸阻董卓不要遷都。遷都的利弊顯而易見,所以李瑋直言不諱地說道︰“大人的目的無非是要驃騎大將軍遵從天子聖旨出兵攻擊叛軍,但大人必須要考慮一個實際情況,那就是國庫沒錢,我們打不起這仗。”

  董卓說,天子聖旨已經在年前就送往遷疆了,為什麼我至今還沒有接到驃騎大將軍南下晉陽的消息?朝廷沒有錢打仗是事實,但我現在正在想辦法。只要驃騎大將軍南下,這軍資就一定能送到。

  李瑋搖頭道︰“大人籌措軍資的辦法,下官實在難以接受。我從弘農郡一路而來,路上到處都是無家可歸的流民,這樣下去,京畿遲早都要發生流民暴亂……”

  “哼……”董卓殺氣騰騰地說道,“我為天下計,豈惜區區小民?有多少暴民我就殺多少。”

  李瑋目瞪口呆。

  董卓命令徐榮率部到滎陽駐扎。兗州方向的叛軍最多,也最有可能率先向洛陽發起攻擊。

  李瑋連夜急書驃騎大將軍李弘,董卓已經瘋了,大人趕快南下,以免社稷傾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