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漢帝國風雲錄》第621章
第二卷 亂世豪雄 第六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三節

  大漢國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正月。

  正月初一,天子率眾臣拜祭高祖、世祖廟。正月初八,拜祭天地,祈求豐收。正月初九,拜祭龍山忠烈台。同日,天子下旨,大赦天下,改年號為建安。

  這一切活動都是在龍泉進行的。由于長公主的干涉,晉陽行宮暫時停建,待到春耕農閑之時再征徭役進行修繕。天子和朝廷遷到了龍泉大營。這里過去是晉陽朝廷的所在地,一切設施都很齊全,雖然擠了一點,但並不影響朝廷的運作。

  天子身心俱受打擊,年前病倒了。長公主日夜陪侍,親自照料,很快便痊愈了。他和長公主是親姐弟,兩人在先帝駕崩後,飽受了多年的艱辛和困苦。七年來,兩人一直把對方當作自己今生唯一的寄托和依靠,所以這場小小的爭吵並沒有傷害到兩人之間深厚的感情。

  天子的確很生氣,長公主當著大臣們的面,又是打他又是罵他,面子都丟光了,但事後看到姐姐的眼淚,听到姐姐的苦訴,他的氣也就化為烏有了。

  河北是大將軍的天下,如果激怒了大將軍,激怒了河北上下,你這個天子還能坐幾天?大將軍是什麼人?當年小史侯做皇帝的時候,他差一點率軍打進了洛陽,由此可見,他什麼事不敢干?你以為他是一只任人宰割的溫馴豹子?你以為他現在讓出權柄是因為害怕天下人聯手打他?他連大漠都征服了,還在乎那幾個叛逆?

  你想在河北待下去,想讓大將軍和朝中大臣為你中興社稷,你就要得到河北上下的擁戴,要成為人人稱頌的明君,否則,你就活不長。河北的皇室後裔多得是,只要大將軍開口,誰都能做皇帝。父皇的遺詔是讓大將軍保住大漢社稷,而不是保你做皇帝。你腦子清醒一點,凡事多想想,不要把自己送上了絕路。

  天子明白了。大將軍和河北大吏雖然對自己畢恭畢敬,但自己的境遇並沒有得到根本改善,還是隨時有生命危險。不過,河北有姐姐在,自己不用象過去一樣,再整天提心吊膽了。

  龍泉山下。天子營居中,長公主營居左,朝廷大營居方,三營連綿數里,旌旗飄揚,蔚為壯觀。

  過了正月十五,大臣們隨即開始議事。議事的焦點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

  首先是如何完成中興大業?天下形勢已經明朗,各地州郡的勢力有大有小,用什麼辦法才能盡快平定天下?經過一段時間的商議,大臣們最後擬定了一個計策,即致力南北合縱,打擊東西連橫,爭取在最短時間內擊敗勢力最為強大的袁紹。

  擊敗了袁紹,不但能順利收復關、洛,還能震懾其它勢力,迫使這些勢力放棄武力,重歸朝廷。

  袁紹是朝廷最大的敵人,曹操是朝廷必殺的敵人,除了這兩股勢力之外,其它各股勢力都是朝廷可以合縱的對象。

  河北去年先是入關勤王,繼而冀州受災,接著關西又丟失,損失極大,需要一段時間恢復。所以朝廷決定先派招撫使者到各地招撫。各地勢力即使不願受撫,但在尊奉天子的前提下,他們也不至于立即和袁紹、曹操一起聯手攻打河北。只要保征河北在兩年內沒有戰事,那麼兩年後,北疆軍就可以展開平定天下的大戰了。

  袁紹、曹操一旦被消滅,北疆軍佔據洛陽,則中興大業即可在數年內完成。

  其次是田制和賦稅。沒有錢糧,就無法打仗,無法平定天下。去年冀州受災,計口授田制的推廣遇到了很大困難,但已經實施新田制的郡縣,都取得了不錯的成效。這表明新田制達到了預期目標,能夠起到控制土地兼並,增加賦稅和穩定百姓的作用。由此,朝廷決定,今年河北三州將全面推廣實施計口授田制,明年全部完成。

  在賦稅問題上,長公主、太傅、大司馬大將軍和一幫大臣堅決反對增賦,要求田租稅繼續保持“什五稅一”。既然不能增賦,賦稅總量不能增加,那就只好節省了。

  朝廷決定,各郡縣府衙的日常開支和官吏們的俸祿不再由朝廷派發,而是由各郡縣的公廨田和職分田提供,自收自支。公廨田的收入給府衙公用。職分田按官職高低授給,刺史十五頃,太守十頃,治中、別駕各八頃,縣令、郡丞各六頃,不許買賣,離職時移交于接任官。“狹鄉”(即人多地少的地區)朝廷將予以補貼。這一制度也歸入“計口授田制”,並立即實施。

  去年河北諸府為了實施這項措施,已經從河北門閥富豪中購買了大量土地,所以此事順利地通過了合議。各地門閥富豪听說大將軍勤王成功,天子和朝廷到了晉陽,出賣土地的熱情更高。大將軍過去對他們有過承諾,將來天下平定了,將以倍數償還他們今天的損失。現在這個承諾變成了天子的聖旨,那效力當然大大不一樣了。

  賦稅議案中還有兩個關鍵問題,一個是重新使用五銖錢,一個是鹽鐵官的設置。

  朝廷已經重建,上林苑的鑄錢三官(鐘官、辨銅令、均輸令)也有了,河北本來就有鑄錢的爐子和工匠,所需要的就是下一道詔書,廢止大錢,重新鑄造和流通五銖錢。

  郡縣鹽鐵官本來隸屬大司農,光武皇帝時把他們劃歸給了郡縣。考慮到朝廷財賦緊缺,大臣們一致合議通過,撤消北疆的鹽鐵都尉府,各郡縣鹽鐵官重新隸屬大司農府。鹽鐵官由朝廷直接任命。

  第三是兵制修訂。

  本朝承襲秦制,皇帝是最高軍事統帥,下設兩大兵事機構控制全軍。一是由光祿勛、衛尉、執金吾組成的京師警衛機構,一是由太尉(或大司馬)和各級將軍組成的最高兵事行政機構。

  本朝的軍隊由三部分組成,京師軍隊、各郡**隊和邊軍。

  京師軍隊包括虎賁、羽林軍,南軍和北軍。北軍平時守衛京師,征伐的時候一部或全部隨將軍出征。郡國兵平時維持地方治安,戰時听朝廷調遣。征調郡國兵需要皇帝的“虎符”。光武皇帝時,先罷郡國都尉,後罷郡國兵。遇到戰事緊張的時候,再在從郡國臨時征募。邊軍戍守邊郡,由各邊郡太守、屬國長史統領。

  本朝實行征兵制和募兵制。

  光武皇帝之前,兵役與勞役不分,統稱“徭役”。成年男丁從二十歲開始,每年在本地服勞役一月,稱“更卒”。二十三歲以後服兩年兵役,叫“正卒”。先在本郡當一年的郡國兵,進行軍事訓練,獲得必要的軍事技能,然後回鄉務農,成為國家的預備兵。以後根據實際需要,到邊郡戍守或到京師守衛,稱為“戍卒”或“衛士”。如遇戰爭,須隨時應征入伍,至五十六歲才能免役。此為征兵制。

  到了光武皇帝晚期,朝廷取消郡國兵後,征兵制漸漸消失,只能靠招募士卒打仗了。

  大司馬大將軍從去年開始籌措修改兵制,為此,他特意把鎮北將軍鮮于輔從幽州請了回來,專門主持此事。老臣中,張溫、崔烈、馬日都曾在朝中擔任過太尉,對大漢兵制的利弊自然很清楚。幾位大臣經過數月的研討後,拿出了一個初步定策。這個定策先後給北疆軍中的數十位將軍、中郎將和校尉看過,仔細征詢了他們的意見,修改了十幾次,但今天拿出來的還是一個不完善的新兵制。

  這個新兵制的基礎既不是征兵制,也不是募兵制,而是兵戶制。農戶一旦入了兵籍即成為兵戶。兵戶享受賦稅減免的待遇,家里的每一代男丁必有一人為兵。兵戶世世代代有男丁,則國家世世代代有一支龐大的軍隊。戰時,士卒上戰場,不打仗了,就在家務農,放牧,訓練。和平時期,每隔三年到邊關戍守或到京師守衛六個月,以便京師軍和邊軍保持強悍戰斗力。

  兵戶制和屯田制相結合,在河北三州設十八大軍營,每軍營一萬軍戶,即有兵一萬。每座大營的一萬軍戶平時由校尉統領,在指定地點屯田或者放牧。戰時由將軍、中郎將持皇帝“虎符”到各大營征調軍隊作戰。戰事完畢後,士卒回營屯田、放牧,將軍、中郎將各自回朝,以防統兵大將擁兵自重。

  冀州擁有邯鄲、鄴城、信都、東武陽、甘陵、南皮、平原七座大營。河東擁有河北、蒲阪津、解縣、安邑、臨汾五座大營。幽州馬城和漁陽兩座大營。大漠和邊郡擁有金雪原、五原、雲中、度遼四座大營。

  新兵制依舊不設郡國兵。今日大漢之所以陷入連綿不斷的戰亂,就是因為各州郡太守、豪強在黃巾起事後,依天子旨募兵自守,結果各州郡擁兵自重,禍害社稷。

  按照目前河北財賦的支撐能力,新兵制規定,京師軍由四萬北軍、兩萬南軍、七千虎賁、羽林軍共六萬七千大軍組成。戰時,北軍和南軍必須輪流上戰場。

  邊軍人數則定在兩萬步騎,其中金雪原大營的一萬風雲鐵騎屬于常備軍,其余一萬大軍則由五原大營、雲中大營、度遼大營、馬城大營、漁陽大營提供。

  按照這樣的規模計算,河北將有兵二十五萬,即使除去邊軍六大營,晉陽虎賁、羽林軍,河北也能一次性征調十八萬大軍南下作戰,其實力之強悍,令人熱血沸騰。可惜,河北沒有這麼大的財賦力量,無力同時支撐十八萬大軍作戰,最好的設想也就是把兩只拳頭做大了,無論打出哪一只,都能讓對方一敗涂地。

  最後一個問題則是北疆胡族。

  已故鮮卑大王和連的兒子騫曼逐漸長大了。拓跋部落也稍稍恢復了元氣,野狼部落在野狼王游騎死後,其殘部也歸隨了騫曼。三股力量結合在一起,實力就大了。實力大了,野心也就來了,于是他們把目光對準了勢力越來越大的步度更。他們想擊敗步度更,佔據大漠西北部,重現昔日鮮卑人的輝煌。

  恰好此時龐德、衛峻率領風雲鐵騎和烏拉爾鐵騎南下打長安。漢人的鐵騎走了,鮮卑人頓時心花怒放。拓跋韜、拓跋貉隨即率軍攻殺步度更。雙方大戰。戰事延續,不久,陷入這場戰火的鮮卑部落越來越多,甚至連中部鮮卑的柯比熊也被扯了進來。

  僥幸的是,龐德、衛峻及時回到了大漠,他們自感兵力不足,無法震懾鮮卑人,于是延靖左賢王劉豹率軍進入大漠相助。

  劉豹一走,匈奴大單于于夫羅就死了。劉豹不在,給了單于庭貴族一個反抗李弘的機會。

  劉豹是于夫羅庶出之子,他能成為儲副,都是因為李弘的戰刀太過犀利,匈奴人不敢不答應。匈奴人不敢不答應,並不代表他們沒有反抗的心思。于夫羅想把大單于之位傳給自己的嫡子阿泰,阿泰也一直在努力。這幾年,于夫羅一直不讓劉豹返回單于庭,同時他還說服了自己的親弟弟左谷蠡王呼廚泉、族弟右賢王去卑和單于庭其它貴族幫助阿泰。

  于夫羅突然病重,正好劉豹又去了大漠,天賜良機,于是于夫羅臨死前召集匈奴諸部,宣布由阿泰繼任大單于。

  現在右賢王去卑就在晉陽,他是來說服李弘的。他把單于庭反對劉豹繼任大單于的理由說了一遍,最後提了一個建議,為了保持北疆的穩定,還是讓阿泰出任大單于為好。阿泰做了大單于,匈奴諸部就不會亂,大漢北疆也就穩了。至于劉豹,他還是左賢王,將來阿泰死了,他照樣可以繼任大單于嘛。只要他做了大單于,大將軍就沒有失言。

  李弘冷笑,“你敢威脅我?我給單于庭兩個月時間。到了三月,如果阿泰還是大單于,我就親自到美稷拜會他。”

  去卑膽戰心驚地走了,但李弘也心事重重,焦慮不安。

  大漠平靜了六年,胡族各部養精蓄銳,實力再起,終于耐不住寂寞,又要風雲再現了。

  北疆如果不穩,北疆軍不要說南下平叛,就連河北都未必能守住。

  李弘隨即決定親自巡視大漠,威懾胡族諸部。

  正月下,諸項新制通過了朝廷合議,開始具體實施。

  麴義、張燕、楊鳳、玉石、顏良、趙雲等人帶著軍隊陸續到達晉陽,六萬七千京師軍在短短時間內迅速組成。

  與此同時,天子聖旨飛送河北三州各地,閻柔、公孫瓚、鮮于銀、文丑、龐德、張、高覽、華雄、張遼、高順、徐晃等十八位將軍、中郎將受命組建十八大軍營。

  正月底,李弘上奏天子,要求率長水、胡騎兩營鐵騎北上大漠,巡視邊塞。

  天子嚇了一跳,“愛卿,你走了,河北怎麼辦?”他把李弘的奏疏遞給了侍立一側的荀攸,“朕做不了這個主,朕要去問問姐姐。”

  荀攸拿著李弘的奏疏直奔長公主營而去。

  “陛下……”李弘再奏道,“匈奴人和鮮卑人的事要立即處理,該殺的要殺,該抓的要抓,否則,胡族各部會越來越驕狂,這對中興大業的危害非常大。”

  天子歪著腦袋左搖又晃,哼哼哈哈地說不出個所以然,“愛卿,胡人不都是听你的嗎?”

  “陛下,胡人不是怕我,而是怕我大漢的天威啊。”李弘苦笑道,“如今大漢戰火連綿,威勢不在,這幫胡人為了奪回大漠,豈肯放過這麼好的機會?”

  君臣兩人閑聊了一會兒。不久,長公主和荀攸先後走了進來。

  “大將軍一定要在此時北上嗎?”長公主擔憂地問道。

  “宜早不宜遲啊。”李弘嘆道,“北疆的形勢,我們反復討論過多次,如果不及時把胡人的僥幸心理擊垮,後患無窮啊。”

  長公主沉默良久,然後輕輕地嘆了一口氣,“大將軍走後,何人代行大司馬事?”

  “大司徒張溫大人。”李弘馬上說道,“我和北疆許多將軍過去都是他的部屬。當年,他指揮我們擊敗了西涼叛軍,今天,他同樣也能指揮大軍擊退來犯的叛逆。”

  “袁紹要來打河北?”天子吃驚地問道。

  “今年不會,他也需要時間發展實力。”李弘笑道,“這也是我急于北上的主要原因。”

  長公主疑惑地看了李弘一眼,“大將軍,你為什麼不讓鮮于大人代行大司馬事?”

  “今日朝堂上,同時精于政事和兵事的,只有張溫大人,此時朝廷需要他來支撐大局啊。”

  長公主幽怨地看了他一眼,突然生氣地說道︰“你為什麼總是出征?你就不能在晉陽多待一段時間嗎?北疆除了你,難道就沒人會打仗了?”

  李弘啞然。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