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忠犬變成貓》第12章
12、樹大招風險 ...

  過了半個來月,馬科的生意漸漸做順了,一般一車豆腐一上午就能賣完,下午花見回來還能幫著他做第二天的分量,晚上空出時間來,馬科又開始琢磨別的。

  上次被劉曉東無意間啟發著做了一回豆芽,看上去還不錯,就是不知道這個時代的人能不能接受這種食物,不過市場是要培養的,馬科想了想,決定還是試試看。

  第一次也不敢多做,只做了一桶,怕別人不知道怎麼吃,馬科特意讓吳嬤嬤炒了一盤帶上,囑咐她若是有人問,可以先讓人家嘗嘗,覺得好吃了再買,賣的時候再跟顧客說說豆芽的炒法。

  這次他們賣的是新產品,馬科便大著膽子定了個稍微高點的價錢,心想要是賣不動也無所謂,大不了不做豆芽生意了,專攻豆腐皮。

  翌日,晌午一過吳嬤嬤和花見便回來了,豆腐和豆芽都賣光了,吳嬤嬤道:“豆芽還賣的挺快,後來有人來問,都沒貨了,明兒可以多做點。”

  馬科沒想到自己做豆製品生意這麼順手,也挺高興,這豆芽可比豆腐好做多了,丟水裏每天換一次水就行,利潤也不低。

  渙州地處中原,雖不像帝都沖州那樣寒冷,但冬季果蔬也不多,何況古代沒有塑膠大棚,種不出反季節農作物,冬季人們的主要蔬菜還是白菜蘿蔔。

  馬科的豆芽橫空出世,恰好填充了這項空白,且口感爽脆,醋溜尤其開胃,因此賣的竟比豆腐還火爆,有時一些老主顧還會提前打招呼預定。

  生意好,馬科每晚數著錢袋心裏也自高興,臘月十三開集這天,帶花見又去了一趟集市,收購了一批黃豆。去的時候還怕鄧有才兄弟為難,哪知根本不見他們的蹤影,倒是遇上了西門生藥鋪的王掌櫃。

  馬科容色昳麗,王掌櫃尚記得她,在市集見到便主動跟她問好:“馬姑娘,有日子沒見你出來趕集了。”

  馬科回了禮,王掌櫃又道:“你家的豆腐豆芽做的真好,我家大官人都誇讚不止,幾位夫人也愛吃,上次還讓荷香記的周掌櫃跟你進貨呢。”

  馬科聽說有生意,忙道:“是麼?我們小地方的東西,哪能入得大官人的眼。”

  王掌櫃見他不信,笑道:“我光是空口說你自然不信,等哪天周掌櫃跟你訂貨你就知道了。”

  有了這條資訊,馬科本想主動去荷香記推銷,但自忖家中人手有限,現今年關將近,老百姓都要準備年貨,豆腐需求量又比較大,便打消了這個念頭,仍舊只是讓吳嬤嬤和花見在城裏零售,其他的還是過完春節再說。

  這天天色不好,大清早便烏雲壓頂,馬科見外面西風凜冽,怕是要下雪,便打算歇息一日。

  吳嬤嬤知道馬科辛苦攢錢想要買頭牛應付春耕,心疼他小小年紀非但要操持家計,還懂得體恤家人,便道:“看這樣子晌午之前雪怕是還下不下來,我們趕早去,能賣多少賣多少,一變天就往回趕,不妨事。”

  花見也說豆腐放著就不新鮮了,還是當天賣了的好,因此執意要去,馬科拗不過,便同意了,幫他們收拾好東西,送上村路,方才抱著劉曉東回到家裏。

  為了節省木炭,入冬後一家人只在馬夫人屋中生了個小火爐,馬科身子單薄,極是怕冷,便在她房中取暖,抱著那本《國事紀略》慢慢翻看,小貓劉曉東也跟過來趴在爐子旁邊打瞌睡。

  巳時剛過,忽聽大門被人拍響,一個陌生的女聲喊道:“有人在家嗎?”

  馬科出去開門,只見門外站著一個衣著樸素的中年女子,雖然已是四十來歲年紀,但眉宇間尚能看出幾分水秀。

  “你就是馬姑娘吧?”那女子笑盈盈地道,“叨擾了。”

  馬家是外來戶,在鄧莊本就沒有親戚,馬老爺去後以前常來巴結的人也躲得遠遠的了,平時幾乎沒人上門,馬科看她眼生,遲疑道:“你是?”

  那女子訕訕一笑,道:“我家就住村北,人都叫我鄧六娘,那個……我也是賣豆腐的。”

  原來是豆腐西施的娘,馬科心下暗道,這女人也挺厲害的,明明跟自己是競爭對手,還跑上門來,有膽識,只是不知道是來尋事的,還是來套問秘方的。

  “請進。”馬科一向豁達,開了門請她進來,也不主動問她的來意,單寒暄道:“天氣冷,請進屋喝杯熱茶吧。”

  鄧六娘見他客氣,原本戒備的臉色稍微從容了些,道:“多謝。”

  喝了茶,跟馬夫人拉了半天家常,鄧六娘一直不說正事兒,馬夫人年輕時跟馬老爺做生意,也是個有見識的,自然不會主動問起,馬科陪坐在旁邊抱著劉曉東給它撓癢癢,也不搭話。

  就這麼坐了足足半個小時,鄧六娘終於忍不住道:“馬太太,馬姑娘,我今天來,是有事相求。”

  看來不是來尋事的,就算是,大概也是打算先禮後兵。馬科和馬夫人對視一眼,心下都有些了然,馬夫人道:“六娘客氣了,有什麼話你就直說吧,我們能幫上的,一定幫。”

  鄧六娘乾咳一聲,道:“想必你們都知道,我是外村人,十六歲嫁到鄧莊來,前前後後生了四個丫頭,一直沒有兒子,大前年我男人沒了,我一個人帶著四個閨女過活,日子也不容易,全靠城裏的豆腐攤養家。”

  說起沒了丈夫,馬夫人想起寡婦人家生活不易,不禁心有戚戚焉,想想自己尚有個兒子依靠,鄧六娘一個女流之輩帶著四個閨女,日子怕是比自己還要難過。心一軟,便連連點頭。

  鄧六娘說到傷心處,掏出手帕點了點眼角,道:“不怕二位笑話,我今天,是求你們來了,自從小馬豆腐在城裏開了攤子,我家的生意一天不如一天,還求馬姑娘指點一二,給我孤兒寡婦一條活路。”

  她說的悲戚,甚至還上升到了生死存亡的高度,馬夫人聽了不禁同情心氾濫,看了看馬科,又看了看鄧六娘,歎氣道:“你言重了,有什麼指點不指點的,阿珂……”

  “娘。”馬科打斷了馬夫人的話,悄悄沖她擺了擺手,他畢竟活了二十多年,對人心人性的判斷還是比較冷靜的,再說現如今一家子人都指著這個生意養家糊口發家致富呢,自然不會輕易告訴別人,因此沉默不語。

  古代最是講究綱常,出嫁從夫,夫亡從子,何況這幾個月來馬科已經隱隱透出家主的自信和權威,馬夫人對他也自信服,知道他心中已經有了主意,便不再出言。

  馬科起身給鄧六娘添了熱水,道:“六娘,不是我心硬不幫你,只是各家有各家的難處,我爹出去做生意快一年了還沒回來,家裏的田產錢財都被債主擄了去,我娘一把年紀,身體又不好,家裏老的老小的小,也沒有勞力,比起你家恐怕還要差些,這做豆腐的秘方,我確實不能相告。”

  鄧六娘早就料到馬科不會輕易說出秘方,本打算先禮後兵,實在不行就請鄧七公出面施壓,但當初暗忖馬科一個年輕姑娘,心思單純,只要自己打一打苦情牌,說不定她一心軟便會告訴自己,沒想到馬科這麼拿樁得穩,竟是一點也不鬆動,不由得面現尷尬羞惱之色。

  馬科曾聽花見說過,這鄧六娘雖然是個寡婦,但因為死去的老公是鄧莊族長鄧七公的遠方表弟,親房家人丁旺盛,在村裏也頗有一點勢力,再說今天她既然敢來,肯定早就有了後招準備,因此也不好徹底拂了她的面子,惹來麻煩,想了想道:“不過,若是你願意做豆芽,我倒是能教給你。”

  鄧六娘聞言立刻眼睛一亮,她原以為豆芽比豆腐難做的多,且馬科是獨一家兒,肯定不會教給自己,因此壓根就沒打這個主意,沒想到馬科居然自己提了出來,當下喜不自勝道:“大姑娘,你不是哄我的?”

  馬科笑道:“我家人力有限,豆芽又很受歡迎,教會了你,大家也能多些豆芽吃,豈不是好事一樁?”

  鄧六娘歡喜道:“大姑娘真是好胸襟。”

  馬科帶鄧六娘去了廚房,將發著豆芽的桶子盆子都指給她看了,道:“發豆芽其實簡單的很,用水泡就成了,只要溫度夠,三四天就能出貨。”

  鄧六娘歎為觀止,自己做了四五年豆腐,天天泡豆子,偶爾也見有豆子泡軟後長出一角小芽,當初還以為是壞了,都給倒了,沒想到芽子長長了居然能吃,還相當美味。

  馬科細細跟她講了溫度如何控制,多久換一次水,注意光照什麼的,事無巨細地都說了一遍,最後道:“你還有什麼不明白的?”

  鄧六娘想了想,道:“都記下了。”

  馬科點頭道:“頭一次也別弄太多,先試試看吧,注意換水量,要是泡餿了就不能用了,吃了會出人命。”

  鄧六娘連連點頭,千恩萬謝後告辭離去,馬科送她到大門外,臨走又囑咐:“若是有什麼不明白的,再來找我問就行。”

  鄧六娘走後馬夫人問馬科:“豆芽不是比豆腐都賺錢麼?你怎麼反倒把這個告訴她了?”

  馬科解釋道:“豆芽本就好做,沒什麼秘方兒,且現在需求量這麼大,我們一家也做不來,不如讓她一起做。豆腐卻不同……現下天氣冷,等開了春,我還要試著做些旁人沒見過的東西,到時候比豆芽還能賺錢。”

  馬夫人釋然,馬科又道:“再說她畢竟是本地人,得罪到底也不好,咱們在鄧莊本就受排擠,冤家宜解不宜結。”

  馬夫人微笑點頭,摸著他的頭道:“阿珂想的真周到,竟比我強多了,若是你爹能看到,該有多好……”說著眼圈紅了。

  馬科知道她擔憂馬老爺的生死,不願她想的太多,忙換了個話題道:“爹總能回來的——吳嬤嬤他們也該回來了吧,娘,該做飯了。”

  話音剛落,便聽大門開了,花見脆生生喊道:“太太,我們回來了。”

  馬科跟馬夫人迎了出去,見外面不知何時已經飄起了細細的雪花,不過想是才下不久,地上還沒有積下。

  “今天天氣不好,卻沒想到遇上了大主顧,竟比平時還回來的早。”花見笑嘻嘻跑到簷下,對馬科道:“哥,今天荷香記把我們的貨都包圓兒啦,帳房先生還說,今後他們想跟咱們訂貨,讓當家的有空兒跟他們周掌櫃見個面——原來上次生藥攤的王掌櫃竟不是哄我們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