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賢妻難當》第204章
第204章 三十二策

「太子殿下能說動貴族大臣們支持三十二策,真是令下官佩服,下官俸祿微薄,但也願意拿出五十金,出一份力。」佔少府站出來大聲說。

他這話明著是支持太子昭,潛台詞卻是在說:太子殿下,您的本事真大,竟然能讓貴族大臣們出錢,往常無論是打仗還是天災,這些人可都把錢袋子捂的緊緊的,連大王都不能掏出一分一厘來。

還敢說您沒有結黨專政,誰信啊?

不少大臣低下頭,不敢去看南晉王的表情,他們多多少少都出了點錢,不過卻不是太子殿下說動的,而是他們家的後輩們遊說的。

太子昭平靜地說:「這還多虧了太子妃,他認識的青年才俊多,他們個個忠君愛國,願意為南晉出錢出力,已經有十幾位公子表示願意外放地方,去開辦私塾,免費教育平民子弟。」

此話一出,南晉王是驚訝了一番,「果真如此?」

誰都知道,這些貴族子弟從小錦衣玉食,最是不願意去貧苦之地,更別說去免費辦學了。

這簡直超出了大家對貴族子弟的認識。

這樣一來,各家各戶捐點錢就不算什麼了。

南晉王胸中自有抱負,這治國三十二策他當然也能看出很好,可是礙於沒錢沒人,想要完成難於登天。

沒想到,太子竟然連方方面面都考慮到了,那顯然這三十二條政策就不是空口說白話了。

「兒臣想請父王下一道旨意,招募民間的飽學之士,任命他們到各郡各城各縣開班辦學,這些人只需要許以最低微的官職,最微薄的俸祿,一定能讓他們盡心盡力地教育下一代。」

民間其實並不缺有才學的人,這些人大部分終生懷才不遇,想一展身手的學子多數只會遺憾終老,只要能賜他們一個芝麻綠豆的小官,他們一定非常樂意為朝廷效勞。

「殿下此舉不妥啊,咱們南晉向來沒有給平民百姓封官的,何況還是如此大批量的官員,長久下去,官員氾濫,怕是亂了朝綱。」

並非所有人都樂意看到這些政策實施,這其中必然會侵犯到部分人的利益。

「只是一個沒有品級只得俸祿的小官而已,手中也沒有實權,如何會亂了朝綱?」太子昭敢把這三十二條政策提出來,就有把握讓大家通過。

這已經是他將唐越的手稿整理刪除後得出的結果了,按照唐越最初的建議,朝廷應該給百姓丈量田地,按人口分田分山,降低稅賦,並許以平民百姓參與官員競選的權利。

說白了,唐越始終認為,朝廷的官員只從貴族子弟中推薦太不靠譜了,這部分人並不是全部都有真才實學,而且也大都不知民間疾苦,不容易為百姓辦實事。

太子昭雖然贊同他的觀點,但也知道這條建議不可能獲取通過,就連七大國公都不可能同意這樣的事情。

貴族之所以為貴族,就是因為他們享有高高在上的權利,地位比平民高,如果打破了這層階級,平民也能做官,那貴族還是貴族嗎?

關於這三十二條政策的爭論足足持續了一個月,每一條都有人贊同有人反對,有人提出實施過程中的難點。

一個月後,已經有二十條政策通過,並且逐步開始執行,一張張皇榜貼出去以後,百姓們也沸騰了。

皇榜上說,未來三年內,農戶種植糧食的糧種由朝廷統一販售,他們只需要按照價格購買即可,每逢春耕秋收時節,政府會免費租借工具,這些工具由里長統一管理分配。

皇榜上說,未來三年內的稅糧扣減一成,而每畝產量超過一定標準的農戶,朝廷會以雙倍價格購其糧食作為糧種,若是民間有農戶能改善糧種,朝廷將許以一定的獎勵。

皇榜上說,從明年起,各郡縣將開設公學,但凡十歲以下五歲以上的孩童皆可報名入學,每年只需繳納五十斤糧食作為學費。

皇榜上說,朝廷將從民間徵選教學先生,各群郡縣本地戶籍優先,只需要通過朝廷安排的統一測試,就可以在各公學任職。

教學先生享受國家發放俸祿,與亭長同品級,每年參與考核,連續三年評優者可酌情升任地方官職,連續三年評差者,剝奪其教學資格。

皇榜上說,各地的醫者從即日起應到官府登記備案,統歸太醫署管理,每年九月,鄴城將舉辦杏林大會,旨在交流醫術,解決疑難雜症,由太子妃主持。

皇榜上說,朝廷鼓勵商貿,即日起,取消商人不可穿著華服、出入不可乘轎的規定,若商戶一年納稅超過百金者,可返還一成稅收,若商戶一年納稅超過五百金者,可返還兩成稅收,超過一千金者,可返還三成稅收,若達萬金者,可參與皇商競選。

若為皇商,其後代子孫可經由推薦與考核入朝為官。

……

一張張皇榜貼出去,全國都沸騰了,百姓們發現,無論他們是什麼身份,他們都是受益者,這一條條,一項項,光是聽著就讓人激動。

「聽說是太子殿下提出來的呢,為此朝廷上都吵翻天了,光是給那些教學先生發俸祿,就不知要多少銀錢了。」

「我聽說是太子妃先提出來看,太子殿下覺得甚好,才召集了官員和賢者討論,最終形成了那治國三十二策。」

「真好啊,以後我家那小子也可以上學了,說不定將來還能當大官呢!」

「做夢吧,雖然可以上學識字,可公學只負責免費教三年,三年後是走是留一要看成績,二也要教足夠的束才行。」

「只要孩子成績優異,就算是砸鍋賣鐵也要讓他繼續讀下去。」

「這倒是,若真能出個大才子,將來也可以教人子弟,那才是真正光宗耀祖的喜事啊。」

「看這形勢,說不定將來平民也可以當選為官呢。」

「難啊,那些貴族怎麼可能同意?聽說為了給先生們爭取官職,太子殿下與那些貴族老爺們爭的面紅耳赤呢。」

「嘿,等殿下登基,這天下還不是他說了算?以殿下的胸襟和膽略,一定會為老百姓爭取更多的好事的。」

「噓,這話可別亂說,萬一傳入大王耳中,豈不是讓殿下難做?」

「是是……這種話本我聽的多了,自然曉得其中的利害關係。」

隨著治國三十二策傳入民間,太子昭的聲望達到了一個新高度,只是這一次,大家並沒有光明正大地稱讚太子殿下有多好多好,而是私底下議論幾句就罷了。

唐越派人去民間宣揚南晉王的仁義,使得明面上儘是稱讚南晉王的話語,甚至有不同版本的話本流傳出來,將南晉王誇成了堯舜禹湯,是超越任何一代先王的明主!

消息傳入宮中,南晉王異常開心,從他登基到現在也十幾年了,可由於連年征戰,不得不加重稅賦,徵調民兵,再大的功績也被民怨覆蓋了。

這是他第一次享受到百姓們的愛戴,那種飄飄然的感覺真是一個爽字了得啊。

因此,他近來看太子昭和唐越格外順眼,甚至還封了小洛洛為慶親王,總覺得這個小生命給南晉帶來了無數好運。

太子昭和唐越自然也是高興,政策得以實施,他們的抱負在一點一點的實現,又沒有得罪南晉王,還讓兒子入了南晉王的法眼,怎麼看都是他們賺到了。

不過為了這些政策,兩人著實忙碌了很長一段時間,太子昭作為推動這些政策執行的先鋒,任何一條政令的下達和實行都由他監督,包括事後的反饋和改進。

而唐越作為這些政策的最初構想者,一些政策實施時遇到的阻礙,太子昭也習慣了和他商議,他發現,唐越在政治上的見解絲毫不比朝廷重臣弱。

他越發地對唐越前世所在的世界好奇了,到底是什麼樣的環境才能教出唐越這麼全面的人才呢?

唐越和他解釋了二十一世紀的教育系統,在他所在的年代,他們有九年義務教育,有高中有大學,大學畢業後還可以繼續深造,這二十幾年的教育積累,裝進他腦子裡的知識太多了。

何況二十世紀的人學習並非完全依靠學校,他們日常聽到的,看到的,接觸到的知識都非常廣泛,遠遠不是這個時代的人可比的。

哪怕是張淳這個初中畢業的水平,也遠比這個時代大多數人的文化水平高。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