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穿越之鎮宅男妻》第70章
☆、第70章 七十小別

商老鬼走後沒多久,八月也到了尾聲。

嚴衡早就已經開始準備出行事宜,吳名也讓金角她們收拾東西,準備搬去軍營那邊常住。

這一次,吳名把嫪姑姑、金角、銀角、玳瑁、桂花這幾個全部帶在了身邊,反正匠人營裡一直都有女眷,只要沒事別往兵營駐地那邊跑,也沒什麼不方便之說。

但人去得多了,東西也就跟著多了,看著她們整理出來的那一堆又一堆的行囊,吳名覺得還不如把整個院子一起搬過去算了。

嚴衡這陣子忙得要死,白天基本不見人影,以前總要過來吃頓晚飯,這幾日卻是日日摸黑進屋,而且經常是親幾口、摸兩下就起身走人。

吳名寧可他別過來,這樣還能早點出門去忙自己的事。偏偏嚴衡跟點卯似的,每天都來得特別準時,逼得吳名黑白顛倒,只能在白日裡把睡眠補足。

好在滴水穿石,每天去嫁妝小院裡折騰一點,不知不覺也把第一批火藥給磨制出來了,雖然數量不多,但只要稍稍加些佐料,收拾幾個沒防備的道士肯定不在話下。

姚重那邊也沒閑著,玻璃和瓷器這兩樣東西都需要做很多準備才能開始燒制,除了場地和工匠已經選定,餘下的都還在籌備之中。

其實燒玻璃比燒瓷要容易一些,尤其在暫不打算製作平板玻璃的情況下,只要先弄個耐高溫的坩堝出來,就可以燒出玻璃液,然後用鐵管吹出玻璃製品。

但和制皂的時候一樣,燒制玻璃也要需要用純鹼做澄清劑來減少玻璃液裡的氣泡,而這年月搞人工制堿堪的難度比後世的航太科技,偏偏還不能像做肥皂那樣用草木灰對付,吳名只能一邊讓姚重派人去找鹽鹼地收集天然鹼,一邊讓工匠提高溫度,用高溫和攪拌來驅趕氣泡。

嚴衡出發的前一天,幾個被派去燒制玻璃的工匠終於吹出了幾件成品,雖然色澤、形狀和純淨度都還不敢恭維,但總算也是摸到了門道。

姚重讓人把樣品送過來的時候,嚴衡還以為他們做出了琉璃,拿到手裡仔細一看才發現重量和手感都和琉璃不太一樣。

後世人也常常把琉璃和玻璃混淆,以為琉璃就是玻璃的一種,其實兩者的差距猶如勞斯萊斯和自行車,根本就不是一種東西。

真正的琉璃其實是寶石的二次加工,雖然也有燒成液態的過程,但使用的原料卻是精挑細選出來的的琉璃石,再怎麼劣質也是寶石的一種,與燒玻璃用的沙子根本沒法相提並論。而玻璃就是弄堆沙子在火上烤,需要的配料也都是些不值錢的玩意,成本廉價得一塌糊塗。

一聽說玻璃的成本如此低廉,嚴衡立刻眼睛一亮,但不等他開口說話,吳名就把他想說的話給堵了回去。

“當初可是說好了,這東西就是我的私房,你不許插手也別想佔便宜。”吳名瞪眼道。

嚴衡訕訕一笑,把到口的話咽了回去。

旁邊的姚重卻插言道:“主君,這些只是尚未定案的樣品,不值一提。其實夫人早已準備了別的寶物送給主君,定能助主君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真是多嘴!

吳名撇撇嘴,對姚重借花獻佛的做法很是不爽。

但說都說了,再故弄玄虛也沒意思,他總不能當著姚重的面告訴嚴衡,那東西原本是想晚上那啥的時候再給他,以作床榻之樂吧?

吳名只能轉身回房,將前兩日剛剛做好的望遠鏡拿了出來。

玻璃不好做,但天然水晶卻不算難找,光是郡守府的庫房裡就翻出好幾塊。只是這些水晶大多都被加工過了,符合吳名需要的並不算多,在找玉器匠人打磨加工的時候又損壞了一些,最後做出來的望遠鏡只有三個——兩個單筒,一個雙筒,都用黃銅做框架,完全不具備調節焦距的功能。

即便如此,這東西在這年月也夠駭人聽聞了。

但嚴衡卻只是微微一愣,不用吳名介紹就把單筒望遠鏡拿在手裡,像模像樣地試用起來。

對了,穿越男!

這東西肯定已經通過穿越男之手做了出來,頂多也就是數量稀少,沒有傳播罷了!

吳名很恨地扼腕。

嚴衡這會兒卻是覺得阮橙果然和先帝有些什麼關係,做出來的東西不是先帝懂的就是先帝提起過的。

難怪呂良的手裡也有不少這類東西,估計都是通過阮橙得到的。

但這一世,阮橙卻是屬於他的!

嚴衡放下望遠鏡,當著姚重的面握住吳名雙手,感慨道:“辛苦夫人了。”

“我只是動動嘴皮子,哪裡算得上辛苦。”吳名抽了一下手,卻反被嚴衡握得更緊,“你要是覺得有用,就犒賞一下那些工匠,也好給他們些動力,讓他們更賣力地幹活。”

“全聽夫人的。”嚴衡立刻轉頭向姚重道:“制鏡的工匠每人賞十鎰黃金……”

果然知道這是什麼東西。

吳名默默腹誹了一句,插言道:“金子就算了吧,你府裡的工匠都是奴籍,賞了金子,你讓他們去哪兒花銷?等著被上頭的管事拿去分紅?”

“那夫人的意思是……”嚴衡一愣。

吳名道:“弄點實惠的,比如每人發幾斤米、幾斤肉,做幾身衣服、幾雙鞋子,或者乾脆把平日裡的伙食弄好點。”

“主君,夫人的主意確實更好。”姚重對下人的瞭解遠勝嚴衡,一聽這話就立刻投了贊成票。

“那就按夫人的話執行。”嚴衡並不覺得吃用比黃金更好,但他多少有些自知之明,知道自己錦衣玉食慣了,對尋常百姓以及奴僕們的生活並不瞭解。

但嚴衡也就是動動嘴,真正執行還靠姚重。

前天的時候,嚴衡的另一個侍人穆堯已經回到郡守府,接管了姚重原本的職務——監管郡守府,而姚重被正式劃撥到吳名名下,成了他的僕從。

名面上,姚重就是給吳名跑腿的,目前這段時間主要負責兩個尚在建設中的作坊和一群工匠。至於暗地裡是不是還在忙活其他,吳名便不得而知,也懶得詢問了。

第二天是八月的最後一天,嚴衡要在這天出發,以便在九月初一的時候趕到最近的秋收地點,主持那裡的秋收儀式。

若是換成往年,嚴衡也未必非得親自過去,只要準時派出儀仗和心腹便算不得違規。

但今年還有鐵礦、煤礦等諸多事宜,嚴衡要借著巡視的便利去查看這些事的進展,畢竟這年月沒有照相機、攝影機之類的科技產品做輔助,很多事都只能親眼去看,親耳去聽。

吳名也要和嚴衡的儀仗一起出發,一起出城,早早就被叫了起來,穿上衣服,塞進牛車,連早飯都沒來得及吃。

昨天晚上,因接下來要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無法見面,嚴衡在吳名房裡狠狠折騰了半宿,把吳名弄得腰酸背痛,又累又乏,穿衣服的時候都還在打瞌睡,上了車就直接閉眼補覺。

也正因如此,吳名錯過了出城前的種種儀式——當然,原本就不需要他去參加,他就算醒著也不感興趣,一直到顛簸加大,才迷迷糊糊地睜開雙眼,卻發現自己被嚴衡抱在懷裡,從牛車轉移到了馬背。

“你不走了?”吳名疑惑地問道。

嚴衡解釋道:“我先送你過去,然後再回去追趕車隊。”

吳名掃了眼左右,發現牛車和侍女們都沒了蹤影,只有同樣騎馬的姚重和一群侍衛。

不會是想去軍營那邊梅開二度吧?

吳名扯了扯嘴角,卻不好在這種場合下發問。

事實證明,吳名已經越來越瞭解嚴衡了。

嚴衡直接將吳名送進了自己在軍營裡的二進院子,然後又親手抱至屋內,接著便是一通昏天黑地的速戰速決。

嚴衡離開的時候,吳名已經徹底起不來床了——主要是困的,閉上眼睛就開始呼呼大睡。

再一睜眼,天色已經偏暗,他這一覺竟然整整睡了個從早到晚。

嫪姑姑已經帶著金角銀角她們四個過來了,連東西都已經安置妥當,只剩吳名睡覺的屋子還沒開始佈置。

一見吳名披著袍子從內室走出來,嫪姑姑立刻把他領進院子,讓他在早已佈置好的席子上等著吃晚飯,然後就指派著金角銀角去收拾內室,務必在吳名吃完晚飯之前把內室也收拾妥當。

好像又回到了郡守府一樣。

吳名暗暗腹誹。

但軍營終究還是比郡守府自在很多,至少每晚不會再有只披著人皮的狼過來□□食肉;外面的兵卒再多,也擋不住他閒庭信步、淩空飛渡;閒暇時還能到鐵匠的爐子裡占些便宜,給自己做點鐵管、機關。

因玻璃作坊和瓷器作坊都在軍營外面,吳名時不時地就會跟著姚重出去幾趟,也因此注意到軍營這邊也在秋收,絕大部分兵卒都已經停了操練,到田地裡收割莊稼。

吳名小時候倒也做過農活,但時至今日早已忘得七七八八。他也不是個喜歡務農的,從來就沒覺得士農工商裡的農民真能有著第二高的社會地位,還是後世的時候受了某些針對性的思想教育才意識到農民到底有多重要,就算自己不喜歡當,也不能輕視了人家。

可即便如此,吳名也沒起過去鄉下做農民的念頭,對農田裡的事更是知之甚少。看到軍漢們汗流浹背地在農田裡幹活,他能做的就是少在那邊露面,省得讓別人緊張,自己尷尬。

但被秋收這件事一提醒,吳名終於意識到冬天也快來了,這裡是大東北,冬天的時候可是賊拉凍人,可如今既沒有高樓大廈抵擋寒風,也沒有汽車尾氣提高溫度,甚至連禦寒的棉花都不存在。

冬天咋過啊?

只裹一身皮子能扛得住嗎?

吳名在軍營裡閒逛了兩天,很快就否定了製作羽絨服的念頭。這年月的人工養殖就是個渣,就算是已經有點大生產規模的屯田軍營裡都找不出幾隻雞鴨,他到哪兒去弄那麼多的鴨絨、鵝絨來做羽絨服啊!

棉花就更不用想了,天曉得這種北方人才會需要的東西為什麼偏偏長在不需要穿棉衣的印度,就算他立刻讓嚴衡派人去找,一來一回……天曉得要等到猴年馬月!

好在火炕的存在已久,無論是郡守府裡還是軍營這邊都有壘砌了火炕的暖閣,想必百姓家裡也……算了,現在的他還顧及不到外面的百姓,能讓軍營裡的匠人和兵卒過個暖冬就已經很為難了。

大不了冬天的時候不再出屋就是!

吳名正準備放棄動腦,忽然注意到大廚房裡拴著的幾隻綿羊。

這些羊估計是從北邊牧民手裡買來的,品種和當地常見的山羊不太一樣,身上的羊毛也厚實很多。

對了,羊毛!

吳名恍然擊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