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徐北從王府回來後禁不住敏慶亮閃閃的眼神,將與四公子的會面情況說了一遍,也提到了水泥一事,他負責這一塊後恐怕會有一段時間蹲守在四公子劃出來的磚窯裏,沒辦法每天回來了。
「水泥是什麼東西?」徐敏慶手托著下巴看著他大哥,目光閃了閃,眼底深處劃過一抹奇光。
「那可是個好東西。」徐北又將告訴四公子的那些說法重複了一遍,甚至比那更加詳細,在現代社會,水泥鋼筋混凝土早遍及了每個角落,在這裏,水泥也許也才慢慢開始實現,混凝土也好說,但其他的,只怕他這輩子再也看不到了,不過也沒多少遺憾,因為可以從其他方面彌補,再說了,古人的智慧可不見得比現代人底,就四公子一人,就讓他時時戰戰驚驚的,明知該遠離這種人,然而古代社會的現實狀況又告訴他,背靠著四公子這棵大樹他才能有如今安穩的生活,這可是個等級非常森嚴的世界。
「果然是個神奇的東西,而且成本可真低,要知道建一座城牆需要花費的糯米量可是非常大的,如果大哥說的這叫水泥的東西真能代替就好了。」徐敏慶由衷地歎道,又星星眼說,「哥,你可真厲害。」
徐北擼了把弟弟的腦袋,仰頭哈哈大笑:「那當然是,以後敏慶會比哥更厲害的。」
徐敏慶抓著大哥的手掌輕輕蹭了蹭,眼底的笑容有滿足有驕傲還有一絲閃過的莫名的情緒。
因為生在鄉間,雖然爹娘並未讓他下地幹活,然而比別人多長了兩個心眼的他,也不是一心只讀聖賢書不關注外面世界的迂腐書呆子,每年的勞役,為了節省那幾兩銀子,從來都是爹去服役的,比如那修路挖渠的活有多累,他都是看在眼裏記在心裏的,可惜爹不在了,如果知道哥弄出這麼個好東西一定會高興極了。
「哥,水泥能用來鋪路,是不是也能用來修築堤壩?那堤壩是不是能更加牢固,能擋得住春夏河水的泛濫嗎?」當冬日的積雪融化,河水泛濫,有些村莊就會受到沖擊,造成不小的損失,當雨季來臨時,尤其是南邊,情況會更嚴重。
去年南邊不就發生了嚴重的水災,不僅死傷無數,還會造成瘟疫肆虐,徐敏慶雖沒親眼看到那樣的場面,可聽到的那些傳言也足夠讓他意識到情況有多糟糕,心裏對只顧著遮掩甚至打壓那些遭災百姓的朝廷更加厭惡,與蕭王府的做法相比的確大大不如。
如果不是因為北地也遭了災,恐怕去年秋冬之際,會有不少南邊的流民跑到北地來。
「對,」徐北肯定地點點頭,沒想到敏慶能想到那麼多,心裏不禁驕傲,「用水泥澆灌的堤壩會更加堅固,至少比現在的用泥巴糊成的堤壩強多了。」
徐敏慶又趁機問了不少問題,在別人眼中徐北是莊戶人家出來的泥腿子,可徐敏慶知道,他哥腦子裏有多少奇思妙想,那才是挖掘不盡的財富。
因為灩陽書院還沒到入學的時間,所以這段時間徐敏慶就留在家裏溫習功課,准備書院的入學考核,每兩天也會抽出一個時間拜訪路七公子,虛心地向路公子請教,去了兩趟,也聽到了一些關於路公子的閑言碎語。
與大哥在一起時,徐敏慶沒多少顧忌,就將聽到的有關路公子的事情跟他哥說了:「大哥,沒想到路公子會有那麼糟糕的親人,比起來還不如咱們呢,至少爹娘生前真心疼愛我們。」尤其是他這個非親生子,都能得到爹娘的真心疼愛,與路公子相比,他一點都不覺得以前的生活有多艱難。
徐北這兩天的心思都在水泥一物上,沒多少功夫關注旁的閑話,不由好奇道:「我看那路公子出身非富即貴啊,現在又是四公子的親近心腹,他家人會對他不好?」
徐敏慶小大人模樣地歎口氣,靠在他哥身上嘀咕:「哪裏就好了,哥你不知道吧,路公子的親娘是京城那邊的人,當初路家應該是想投靠朝廷才跟京城那邊結親,那時蕭王府的情況的確不好,北地這邊想投靠朝廷的不是他們一家,可誰想到最後的形勢與他們預料的並不一樣,蕭王府又重掌北地大權,那些人等不及地要向蕭王府宣誓效忠,路公子的母親也就是在那時過世的,聽說路公子母親過世後他在家裏的日子非常不好,連他親爹都嫌棄他的身份。哥,你說怎會有這樣的親生父親,明明是他自己造的孽卻怪罪到路公子身上,當初還不是他自己想要娶朝廷那邊的人,哼,牆頭草也不是那麼好做的,現在路家根本不被重用,還有路家的人罵路七公子是白眼狼,不顧自己的族人呢。」
徐北嗤笑一聲說:「這種男人就是個孬種玩意兒,只會把自己犯的錯推到女人跟孩子身上,活該如今的日子不好過,看到咱的大伯跟大堂兄了麼,也是一種類型的人,鼻孔仰得比誰高,一朝失勢就怪別人了,平時也是把女人推到前面跟我們打擂台,真正碰到事時就縮回屋子裏去了。只是那路公子也怪可憐的,爹不疼娘又沒了,不對,說不得他親娘就是被親爹弄死的吧,否則怎好好的在那個時候沒了的。」徐北驚得瞪大了眼睛。
徐敏慶發現他哥後知後覺地才意識到不對,忍不住笑出聲:「哥,那些世家誰不遮遮掩掩的,裏面黑著呢,還不如咱老百姓簡單。」
徐北點點頭認同,片刻後又醒覺不對,擼了把他的腦袋說:「你小小年紀怎就知道這些的?管他們黑不黑的,把心思放在課本上。」
徐敏慶笑得兩眼彎彎,乖乖點頭道:「知道了大哥,我肯定能考上的。」世家裏面的彎彎繞繞,從江奉那裏都聽了不少,就是原來的江家也不是一條心的,所以有什麼猜不到的。
「別動,把膏藥上好了,別蹭沒了。」徐北抓著敏慶的手,一邊挑著一種黑乎乎的膏藥給他敷在手上生出的凍瘡上,膏藥是從林神醫那裏弄來的,果然是好東西,敷了幾日已見好轉,也有現在的環境比之前好的緣故。原來在康縣,家裏屋子裏雖然木炭不缺生了火盆,可在書院裏卻沒這麼好的條件。
「哥,我沒事的,往年不也是這樣,今年比以前好多了,林神醫的膏藥還是很有用的,也許以後就不用受累了。」徐敏慶乖乖地又遞出另一只爪子,看他哥認真地上藥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嘴角翹得老高。
「嗯,希望林神醫這膏藥的效果跟他治四公子的病一樣的好,否則豈不是砸了他自己的神醫招牌。」徐北從盒子裏又摳出一團。
從門口走過的老邱聽到這話翻了個白眼,難不成北小子還有膽量去找林神醫算賬不成?單那只大白虎就把人嚇得沒膽了。
&&&
徐北帶上薑平和老邱一起去了位於城外的磚窯,將孫大貴留在了家裏。不過沒多大功夫,路允之就派了人將徐敏慶接到他的住處,名為更好地指點他學問,中途徐北接到信也更加放心,有四公子的心腹路公子關照,誰敢惹到他弟弟頭上。
徐北卻不知道,剛進了路家的徐敏慶,還沒等坐下歇歇,又一輛馬車將他送出了門。
被留下的孫大貴撓了半天腦袋也無話可說,是路公子吩咐他留下的,而且有路公子以及路府的下人陪同,比他跟上去更有用些。灩州城不比其他小地方,這裏的達官貴人多的是,真要有人欺負上慶小子,單憑他一人之力如何能抵擋,可路公子就不一樣了。
路允之作為文人早就想見識活字印刷的成果了,他心知一旦成功並且推廣開來,會讓更多的人能夠接觸到書本成為讀書人,將會在北地掀起一股向學的風潮,也許將來有一日,北地能勝過南地也不一定。
他雖出身世家,但因從小的遭遇並沒有養成將平民百姓看成下等人的眼光,在那些人眼中,這些下等人是沒有讀書的資格的,甚至讓他們碰到書本都是對後者的一種汙辱,何況就算給他們機會,那些下等人能有出頭的機會嗎?資源都掌握在權貴手中,這便是他們將自己視作高人一等的資本。
北地的風氣尚好,不如南地那邊等級更加森嚴,北地不少出身普通的寒門學子官員被王爺提拔,這引起了北地世家的不滿,當年路家會投向朝廷與京城聯姻,其中不乏有這樣的原因,雖說如今打壓了那些世家的氣焰,然而這些世家到底根深蒂固,在北地的小朝廷中依舊存在著兩派人馬之間難以調和的矛盾。
而路允之是個另類,他既不認同世家的觀念又不屬於寒門弟子出身,可他不排斥寒門出身的官員,只因為,他是堅定地站在四公子身邊的。
路允之的住處離書肆並不遠,原本是由他打理的,現在轉給了徐敏慶,在與徐敏慶書信往來的過程中,路允之也越發看好這個少年,透過他仿佛看到了當年的江家三少。
馬車停下,路允之先跳下了車,將手伸向車內,徐敏慶借著他的手也下了車,看了一眼前面的書鋪,眯了眯眼,一家極普通的書肆,正符合他的想法,他可不希望經營得太好到了他手裏讓他毫無發揮的餘地。
「路大哥,我們進去吧,看看他們這幾日的進展如何了。」徐敏慶轉頭微微仰起看著路允之說。
「嗯,我們進去,不過先讓這裏的掌櫃認認你,免得他們認錯人,又或者因為你的年紀而拿大,如果真是那樣,你也別跟他們客氣,直接換人就是。」路允之叮囑道。
「嗯,我知道了,謝謝路大哥。」
跟在路允之身邊進了鋪子,店小二和掌櫃立即迎了上來,對於路允之他們是熟悉得很,雖然不知道這家鋪子後面真正的主人其實是四公子及王府。
掌櫃看到年紀這麼小的新東家也是愣了好一會兒才聽清路公子的話,再微低下頭看到徐敏慶那雙清淩淩的眼睛,忙移開眼睛,這時他才想起先行過來的幾人和他們手裏忙碌的事情,暗道不該以貌取人。
將二人迎進後面,走過一條發暗的過道,就進了一片開闊之地,與前面鋪子隔開,後面倒顯得安靜得很。
從屋裏迎出一人,看到院子裏的三人,臉上露出喜色,忙過來見人,正是早早過來的江奉,已經在這裏安置下來,也是因為他的年紀讓掌櫃的沒有料到他的主子是徐敏慶這樣的少年人。
「作坊裏的情況如何了?」徐敏慶為江奉介紹了路公子後就問。
「路公子和小少爺隨小的來,他們正在後面忙著呢,具體的進展我也弄不明白,我就給他們打打下手。」隔行如隔山,江奉在這裏成了被使喚的下人了,不過他也樂意,因為這是在替小少爺做事。
後面的房間,幾人還沒進去時就聽到裏面傳來歡呼聲,還有人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來,江奉笑了一下說:「肯定是出成果了,否則他們不會這麼忘乎所以。」
「那可巧了,敏慶,我們進去看看。」路允之說著就去挑簾子入內。
「江奉……」聽到動靜房間裏就有人叫道,可馬上就看到進來的不止江奉一人,最先引起他們注意的反而是身量最矮的徐敏慶,其中一名雙手盡沾了墨臉上也被蹭到的匠人興高采烈地走過來說:「徐少爺,你終於來了,快看,我們用了你說的法子做了一些雕版,看看印出來的紙張。」
那匠人馬上叫人送過來幾張成品書頁,上面清晰地印著排列整齊的字塊,整個屋子裏充斥著一股文人熟悉之極的墨香味。
路允之看了頗覺不錯,就問:「那這算是試驗成功了?可以大批量地印刷書籍了?」他也知道原來是整版地雕刻,印完一本書那些雕版也算完成使命了。
那匠人又搖頭,就連徐敏慶也忙追問還有什麼問題,那人說尚不知這些活字雕版能使用幾次,他們打算多用幾種材料試試,看看哪一個使用壽命最長。聽完後徐敏慶笑了一下,果然專業問題還是要交由專門人去解決,與路允之又看了一圈後才離開,讓江奉照顧好這些匠人,徐敏慶在康縣時就知道,這些人忙得投入時都會忘記吃飯睡覺。
離開書肆時徐敏慶將江奉小兒子帶在了身邊作書童,江奉年少時也是江三少的書童跟著讀書認字,雖說沒有多大學問但好歹也認了不少字,可江奉的兩個兒子就沒有那麼好的條件了,也就跟著江奉認了幾個字,卻沒有多少錢送他們去學堂。
徐敏慶曾聽大哥提了一耳朵,說要給他找個書童,不知從哪裏聽來的,說是灩陽書院裏不少人身邊都跟了個書童,因為進了那書院不再是每天能回來的,而是要吃住在那裏,徐北就想著他這弟弟讀書之餘難不成還要自己動手洗衣收拾屋子?寵弟弟的他就打算跟別人一樣也找個書童。
徐敏慶覺得找別人還不如找江奉的小兒子,年齡與他相差不大,江奉人忠心,又可以借機給他小兒子摸書本的機會,多讀點書對將來的前程總會有幫助,江奉則非常高興,一勁地叮囑自己小兒子把小少爺照顧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