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回
眾人看林影不過半小時就看完了二隻瓶,心下有些不屑。 這二隻瓶今天已經不下十位專業的鑑定師看過,其中不乏一些經驗老道的專家,位不管看了多久,他們都沒有看出什麼差別來,到最後連個真假都不敢判斷了。
而這看上去不足二十的少年,竟然只看了半小時就回去了,難道還真看出什麼來了? 還是說知道自己不行,趁早放棄了?
倒是李老看著林影的樣子,沒有說話,只是自己也拿起放大鏡上前觀看去了。 半小時後,李老也走了回來坐下。
“林影,說說你的看法吧。”
“是,師父。”
隨著這一聲師父,全會議室的除了幾個已經知道的人外,又一次全體瞪大了眼,這少年竟然是李老的弟子? 沒聽說過啊?
林嘉和更是張大了眼,不敢相信。 他不敢相信那個自卑,懦弱,膽怯、落寞、不喜與人交流的侄子,竟然會被李老收為弟子! 這件事若是被家族知道了,不知道會怎麼樣。
要知道李老的脾氣是出了名的倔強,這些年雖然有聽過說他要再收一名關門弟子,也不知道有多少人爭著上門,但卻也從來沒聽說有人成功了。 可現在,這個林影是怎麼回事?
“這二隻看表面都是乾隆年制的琺瑯彩雙環瓶。此款雙環瓶高,口徑,足徑。瓶仿漢代銅壺式樣,敞口,短頸,溜肩,鼓腹,圈足,肩部飾金彩象首銜環舖首。瓶內壁及圈足內施松石綠釉,外壁通體以金彩錦紋為地,上繪各色變形寶相花,從口沿至圈足以5道金彩弦紋相隔,愈顯富貴華麗。外底屬黑色琺瑯彩“乾隆年制”四字雙行篆書款。”
“乾隆晚期的琺瑯彩多以百花圖案為地,並在色地上以軋道工藝裝飾出各種圖案,繼而採用仿鎏金效果的裝飾技法,風格繁縟華麗,精美異常。其圖案裝飾一改雍正時期琺瑯彩所表現的清秀風格,和同時期的粉彩瓷器在裝飾藝術方面基本類同。”
“我們都知,琺瑯彩盛於雍正、乾隆時,屬宮廷壟斷的工藝珍品。所需白瓷胎由景德鎮御窯廠特製,解運至京後,在清宮造辦處彩繪、彩燒。所需圖式由造辦處如意館擬稿,經皇帝欽定,由宮廷畫家依樣畫到瓷器上。所以這種瓷器是不可能出現一模一樣的二件物品的,可以說,每一件琺瑯彩都是孤品。”
“你說的這些我們都知道,你倒是說說這二件到底哪件是真的?還是說,二件都是假的?”林氏拍賣行那邊有一位性急的鑑定師忍不住開口催問道 異世啼鶯 。
林影笑了笑,顯得很是自信從容,讓看到的人不自覺把提了一天的心臟放回了原位,也許這少年真看出了些什麼也不一定。 當然也有幾位極其自負的鑑定師是絕對不相信,林影在半小時內能看出個什麼花樣來的。
“其實要辨識乾隆琺瑯彩瓷器也不外是從胎體、釉色、造型、彩繪、畫風和款識這幾點入手。我們現在一一來對比看看,很快你們就能發現問題所在了。 ”
林影讓人把兩隻瓶子放在一起,連花紋形狀的方向都非常一致,說是這樣看的更為清楚。
在工作人員幫忙擺瓶的時候,林影自顧自的又說了起來:“曾經我在一本書裡見過這樣一個故事。說是在民國時期,那時候有一個上海人,他的母親是一個外國人,而父親卻是當時民國政、府裡的高官,在看到中國的琺瑯彩格外的美麗的同時,也看到了他高昂的價格,於是他動了心思。他把之前景德鎮禦窯廠特製,還沒有解運回京彩繪、彩燒或是有微小瑕疵的素白瓷瓶高價回收了一部分,然後又花重金找到當時繪製的彩料,之後聘請了一個專門製作高仿的團體,專門仿照乾隆時期的真品,不管是在繪製還是燒製上都達到九成的相似。據說當時燒製成功後,幾乎沒有人能立刻分辨出真假來。”
“難道說這二件中有一件就是其一?”之前那位性急的鑑定師聽了林影的話,又看了看二件瓷器,不由洩氣一嘆,反正他看一天了,是真看不出來。
“這些仿品雖然在各個地方都已經做到了盡好,但只要是仿品就不可能是真的。不管是在時間的積累上,還是在彩繪畫風上,都肯定會出現一些微小的差異。現在二隻瓶子已經放好,我們一起來對比下吧。”
林影讓幾位師都上前來到桌前,正面對著的二隻瓷瓶位置一致,所以看到的花紋也是非常相似的。
“一看胎體。作為清宮頭等名品,康、雍、乾三朝無論哪一朝的琺瑯彩瓷,胎體質量均極高,胎骨細密平整,露胎底足細潔,尤以雍正器最為細滑。康熙器胎體比後兩朝器稍厚,總之,真品胎體厚薄適度,與其它品種(如彩瓷)無多大區別,重量也適中,不輕不重。後彷器胎體一般也力求平整均勻,但一些作品製胎不講究,不是胎體過厚過重,就是過薄過輕,尤以後者為多。有的釉下胎面不夠光滑均勻,從足底看,絕大多數胎質較疏鬆。不過這二隻瓶子不存在這個問題,因為是用的同一種素白瓶,這點應該沒什麼問題。”
眾鑑定師們也都齊齊點了點頭,表示贊同林影的話。 他們看了一天,對於胎體的一致性還是很肯定的!
“二看釉色。康熙器和雍、乾器的色地器,通常以紅、藍、綠等色彩作器表釉面裝飾,色釉的施繪通常十分均勻,一氣呵成。後彷的色地器常色調濃淡不一,有的塗抹痕跡明顯,有的色澤晦暗;真品白地器和色地器未施低溫釉的部分,均為細潤潔白的白釉,釉色十分滋潤,光澤平和,不刺眼。仿品多釉層稀薄,色雖白但顯蒼白,光澤多有刺目感。再在你們仔細看這二隻瓶,是不是感覺也差不多?但其實細看仔細對比,還是能看到左邊的這只瓶,施的釉比較均勻,右邊那隻有點薄。”
眾一聽林影的解說,立刻拿起高倍放大鏡仔細對比了起來。 那種架勢恨不能敲開了點釉面來對比了,果然鑑定師們都很瘋狂。 特別是在面對一件自己拿不准的東西時,更是恨不得鑽進去研究個幾天幾夜再說。
林影沒有打擾他們,而是退在一邊看向李老,看到師父大人點頭示意他繼續說時,才笑了起來。
等大家都看的差不多,甚至有幾人的表情明顯寫著“有所悟”的樣子,林影便接著往下說 韓娛重生之女王崛起 。
“三看造型。按目前所見,清三代琺瑯彩多為盤、碗、盉、碟和瓶類造型,幾無其它形制。這些造型作品均已見於各種圖錄,可按圖索驥。不過這二件倒是不存在這個問題。”
“四看彩繪。康雍乾琺瑯彩料通常經皇家嚴格把關,康熙器全用進口彩料,加入所謂“多爾門油”作繪畫潤滑劑,雍正時,國產琺瑯彩料試製成功,不少用國產料繪製的作品質量也很高。從傳世康雍乾琺瑯彩作品看,彩繪工細,色澤艷麗,光亮透明,晶瑩潤澤,有一種玻璃質感,富有層次。後彷者著彩通常稍晦暗,色彩層次感差,光澤度、透明度均不及真品,有的彩繪過於淺淡,有的過分濃厚,手摸有過分的凸起感,有的則厚薄不均。再在看看這二件,雖然用的彩料都是一樣,仿品雖然極為相似,但在強光下應該能出一點差異。”
眾人一聽林影的話,立刻拿來高強光手電同時照著二隻瓷瓶,細細對比研究了起來。
“啊,右邊這隻的色彩似乎比左邊這隻的要淡和暗一點啊。”
“果然啊。”
林影聽著眾人議論聲,也不去看林氏拍賣行那邊的人的臉色,因為右邊只琺瑯彩瓶就是歸他們所有的。
“五看畫風。康熙琺瑯彩多圖案化,以花卉為主。雍正時開始走向繪畫化,山水、人物、花鳥均有。同時,皇家延聘宮廷如意館畫師創作畫稿,指定畫琺瑯高手繪彩。許多雍、乾彩器詩書畫三絕並存,藝術格調極高,因而從畫風上可見其精神,後彷者往往不能得其神髓,筆調生硬,線條鬆散,紋樣呆板,毫無生氣。 ”
說到這,也不用林影再多說,眾人也都已經看出來了,不管仿品製作的多麼完美,這在畫風上也絕對不可能和真品相媲美。 宮廷畫師在畫一副畫時大多都是一氣呵成,行筆流暢如水。 這仿製品,繪畫師傅就是工夫再好,也得比對著慢慢繪製,這在根本上就差了很大的一截。 之前所說的只有九成相似,另一成大多就是差在了這裡。
一幅畫,最重要的精髓就是“神”,沒有這股“神”,畫得再好也是呆板的,看不到靈動的感覺。
“六看款識。康、雍、乾彩瓷的落款,對判斷其是否為真品的琺瑯彩瓷具有重要作用。不過這二件也不存在這個問題。”
聽完林影的一番解說,幾位專家們都熄了聲,他們看一天的東西,人家確實是半個小時就看出來了,而且還說的頭頭是道,直接點出了好幾點來。 就這功夫,李老的弟子也算是實質名歸了。
“那依各位所見,這二件到底哪件是真的?”沒有聽到一個肯定的答案,林氏拍賣行的那位負責人還存在著一點僥倖的心理。
幾位鑑定師你看我,我看你,幾個來回後還是原本的一位林氏集團的鑑定師站出來說出了大家的結論:“右邊這只是民國時期的高仿品,左邊那隻是乾隆真品。”
雖說他們這些人看了一天了,但之前也確實沒有像這樣把二隻瓶子放在一起一寸寸來比對過。 現在這樣看,視覺上的衝擊感,直觀上就能讓人在一些細微處分辨出一二,何況剛剛林影又那麼詳細的解說過。 若這樣還分辨不出來,那今天也就不配站在這兒了。
得到確切的答案後,林嘉和一隊雖然狼狽不甘,卻也沒有多說什麼。 拿起屬於他們的那隻琺瑯彩瓶沒有再多做停留就準備離開,只是在走前,林嘉和向林影低聲說了一句:“有時間回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