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帝師》第30章
  第三十章 好人緣的楊編修

  錦衣衛和大理寺的對峙,以扶安的到來而宣告結束。

  「天子宣楊編修乾清宮覲見。」

  天子宣召,自然要讓路。

  庶吉士們無熱鬧可看,陸續返回值房,重拾之前話題,繼續爭執不休。

  頭上仍有些紅腫的嚴嵩立在原地,目送楊瓚行遠,表情很有些復雜。

  朝為田捨郎,暮登天子堂。

  同為今科進士,彼此間的差距卻已是天地之遙。

  楊瓚離開翰林院,心有疑問也不好開口,只能一路沉默,隨扶安行至乾清宮。

  剛到殿前,楊瓚眉間便是一皺。比起之前,乾清宮的氛圍愈發肅然,藥味也愈發重。行動間,宮人中官均是小心翼翼,走路都踮著腳尖。

  天子舊病難愈,太醫院先時開的方子都不頂用。

  眼見天子逐日消瘦,水漿不入,每天只能靠丹藥撐著,譬如飲鴆止渴,自院判之下都是眉頭深鎖,心焦如火,卻始終想不出好辦法。

  楊瓚走進殿內,候中官通稟。

  等了足有盞茶時間,才見扶安從內殿行出,眼圈似有些紅。

  「楊編修隨咱家來。」轉身時,扶安不忘低聲叮囑,「陛下問什麼,楊編修照實說。但回話時千萬小心,莫要引得陛下動怒。」

  「謝公公提點。」

  楊瓚知道,扶安未必是想結好自己,但情總是要領。

  扶安點點,先行兩步,道:「陛下,翰林院編修楊瓚請見。」

  龍榻前,寧瑾小心伺候,說話都不敢大聲。

  見到楊瓚,弘治帝勉強靠坐起身,眉發稀疏,面色青白,整個人瘦得皮包骨頭,龍袍空蕩蕩的披在肩上,已有幾分大漸彌留之態。

  楊瓚不敢多看,跪地行禮,口稱:「臣拜見陛下。」

  「起來吧。」

  弘治帝虛抬起手,嘴裡像含著核桃,說話有些含糊不清。

  「謝陛下。」

  「可知朕為何召你?」

  「回陛下,臣不知。」

  「真不知?」

  雖然病勢尪羸,弘治帝仍是目光銳利,威嚴仍不減半分。

  楊瓚胸中發緊,道:「陛下,臣當真不知。」

  「大理寺寺丞為何尋你,涿鹿縣的狀紙是怎麼回事,你總該知道?」

  沉默兩秒,楊瓚深吸一口氣,再次跪倒在地。

  「陛下,臣有罪。」

  「何罪?」

  「臣於斬衰殿試,面君不言,故而有罪。」

  「哦。」

  弘治帝聲音愈發含糊,寧瑾忙碰上溫水,小聲道:「陛下,您潤潤喉嚨。」

  「不必。」

  推開茶盞,弘治帝按了按額心,也不避開楊瓚,讓寧瑾取來丹藥,連服三丸。兩息過後,臉頰湧上一抹詭異的潮紅,精神略微好了些,說話也清楚許多。

  楊瓚依舊跪在地上,頭微垂,只當自己什麼都沒看見。

  「明知故犯,當罪加一等。」

  見楊瓚直挺挺的跪著,未見驚慌之色,弘治帝微微點頭,道:「然朕觀你素行端良,操履嚴明,非是貪圖權勢榮華之徒,更非殺妻求將之輩。」

  「陛下之言,臣不敢當。臣請陛下責罰!」

  「不必急著請罪,只向朕明言,此事背後可有隱情?」

  「回陛下,臣……」

  「起來說話。」

  「是。」

  楊瓚站起身,梳理楊小舉人的記憶,直接道出楊、閆兩家宿怨,又將家信及快腳陳述之語稟明。

  「陛下,臣自家書察覺蹊蹺,逼問快腳方才得知,閆家同縣衙主簿沆瀣一氣,擅改正役,又向酷吏使銀,不過一月,臣族中累死十余人,家家舉白,人人麻衣,卻是求告無門!」

  弘治帝沒有出聲,許久方道:「既已知曉,為何不稟明朝廷?」

  「陛下,出事之時,臣身在京城,手中並未有實據。」

  「殿試之時為何不言?」

  「陛下取才之日,臣不敢妄言。」

  「如今事發,不怕朕治你不孝不親之罪?」

  「陛下,」楊瓚行禮,沉聲道,「臣甘冒不韙,只為求得洗雪逋負,以慰族人之魂。縱被朝廷問罪,臣亦心甘。」

  能活,沒人想死。

  但他穿越一遭,頂了楊小舉人的身份,家人和族人就是他的責任。他可以在弘治帝面前說謊,仍選擇說實話,賭的是弘治的仁厚,賭的是天子亦有慈父之心。

  楊父連喪兩子,仍在信中隱瞞實情,述說平安。弘治帝病入膏肓,在太子面前亦要強撐不倒。

  由此及彼,楊瓚斬衰殿試,於理當責,於情有原。端看天子之意。

  藥香渺渺,殿內陷入沉寂。

  楊瓚雙目低垂,背脊愈發挺直。

  「奪去功名,充軍流放,你也不悔?」

  「回陛下,臣不悔。」

  「古有言,十年生聚。」弘治帝道,「朕觀爾素日沉穩,為何行此魯莽之事?」

  「陛下,古人亦有言,潛遁幽巖,沉冤莫雪。」楊瓚堅定道,「臣若後退一步,一族沉冤永難昭雪。以閆氏之惡行,必將步步緊逼,楊氏一族危如累卵,恐將門殫戶盡。」

  殿試得中,尚可為族人尋一條生路。如他不考,閆氏必更加肆無忌憚,楊氏一族都有性命之虞。

  寢殿內再次陷入沉默。

  扶安急得額頭冒汗,不是叮囑過楊編修,莫要引陛下生怒!這位怎麼還頂上嘴了?

  未料,弘治帝並未發怒,反而緩緩笑了。

  「好。」

  一個好字,便如雲開霧散,壓在楊瓚肩上的巨石,瞬間被移開。

  「扶老伴。」

  「奴婢在。」

  「大理寺既接了狀子,不能不問。你和楊愛卿走一趟吧。」

  「奴婢遵命。」

  扶安擦擦汗,看向楊瓚的目光,已同之前大為不同。

  這位當真是吉星高照,鴻運當頭。

  天子最重孝親,楊瓚斬衰殿試,非但沒有被問責,輕飄飄幾句話就被誇了「好」字。

  讓他到大理寺一趟,分明是天子要給楊編修撐腰。明著告訴大理寺上下:天子要護楊編修,該怎麼做,自己看著辦。

  楊瓚再拜,起身之後,隨扶安離開。

  殿門關上,弘治帝再撐不住,滑倒在榻上。

  「陛下,可要喚太醫?」

  「不必。」

  弘治帝閉上眼,聲音現出疲憊,「寧老伴可是不解,朕為何要護著楊瓚?」

  「奴婢愚鈍,陛下行事必有深意。」

  「牟斌查宣府,楊氏的事,朕早已知曉。」

  「那……」

  「恩榮宴上,太子若是多問一句,今天這狀子也不會遞到大理寺。」弘治帝無奈歎息,「終是太過年少。」

  年少?

  是說楊瓚,還是太子?

  寧瑾不敢回話,更不敢細想,小心為弘治帝搭上錦被。

  「涿鹿,京城。」弘治帝像在自言自語,「閆氏,又是閆氏!一個僉都御使,果真有這麼大的膽子!」

  「陛下息怒。」

  「息怒?」弘治帝反而更怒氣,語氣漸急,「朕欽點的今科探花不孝不親,朕親選入弘文館之人喪德敗行,朕賜字之人乃奸猾諂媚之徒,這是狀告楊瓚?這是在尋朕的不是!」

  「陛下息怒,保重龍體!」

  「保重?朕還能活幾天,這些跳梁小丑就迫不及待!」弘治帝連連咳嗽,「這是盼著朕早點死!」

  寧瑾忙著遞上溫水,見帕子濺上點點血腥,駭得瞪大眼睛。

  「陛下!」

  「太妃送到司禮監的那本經書,就是在給朕提醒,有藩王不老實!朕還不能死,沒把後事安排妥當,太子登上大位,也會……」

  余下的話,弘治帝沒能說完。

  握在帷帳上的手指乍然松脫,山岳崩倒,人事不省。

  「陛下!」

  寧瑾不敢碰弘治帝,忙奔出內殿,驚慌道:「快,宣太醫院院判!」

  少見寧公公如此慌亂,乾清宮內眾人頓感不妙。顧不得宮規,兩個宦官飛奔往太醫院。

  待太醫院院判趕到,為弘治帝施針,才險險將人救了回來。

  收起金針,院判與同行的兩名太醫都是心焦如焚,只不敢漏出半分。

  今番天子能夠醒轉,已是萬中之幸。若是再來一次,怕是……

  弘治帝醒來,第一件事不是詢問病情,而是令人傳錦衣衛指揮使牟斌。君臣二人獨在內殿,連寧瑾都退出殿外。

  近半個時辰,牟斌才從殿內走出,腳步聲漸重,剛正的面容上隱現幾分殺機。

  此時,楊瓚已被扶安一路「護送」到大理寺。

  大理寺卿楊守隨親自坐堂,左右少卿同列下首。

  鄧寺丞位在三人之下,眉間緊蹙,對楊瓚很是不喜。聯系到涿鹿縣遞送的狀子,雖未將楊瓚歸入奸佞一流,對他的印象也是極差。

  扶安同楊寺卿見禮,口稱奉天子之命,送楊瓚到大理寺復問。

  「咱家只在一旁聽著,待回宮後向天子稟明。對堂上之事絕不干涉,請楊寺卿秉公執斷。」

  楊守隨頓感牙疼。

  不干涉?

  這位明晃晃的戳在堂上,口稱奉天子之命,真能當做沒看見?

  楊寺卿牙疼,頭更疼。

  早知道,今日就該告假!

  左右少卿面面相覷,對楊寺卿的處境頗為同情。看來,部分時候,做二把手也沒什麼不好。

  鄧寺丞上前一步,正要說話,忽見有書吏在堂下報,都察院左都御史戴珊送來名刺,點名交給楊瓚。

  「戴御史?」

  楊寺卿微愣,這個時候送名帖?

  不等眾人想明白,又有書吏來報,繼左都御史之後,右都御史史琳送來名刺,依舊是給楊瓚。

  堂上官員同時默然,齊刷刷看向楊編修。

  這是怎麼回事?什麼意思?

  楊瓚很無辜,同樣不解。

  他和這二位實在不熟,只在殿試有過一面之緣。為何會送來名帖,當真是一頭霧水。

  「楊編修不知?」

  「下官委實不知。」

  兩位都御史的名刺只是開頭,一盞茶的時間不到,又有兩張名帖送到。

  「戶部尚書韓文遣人送來名刺,請楊編修擇日過府。」

  「吏部尚書馬文升遣人送來名帖,下月壽宴,請楊編修過府。」

  如果這還不夠刺激,少師兼太子太師華蓋殿大學士劉健,太子太保兼謹身殿大學士李東陽,太子太保兼武英殿大學士謝遷,三張名帖送進大理寺,差點將大理寺上下官員砸趴下。

  大理寺卿沉默。

  左右少卿無語。

  連剛正不阿,堅決不向惡勢力低頭的鄧寺丞也是默然。

  蒙天子回護,一干重臣折節下士的今科探花,翰林院編修,會是不親不孝,喪德敗行之人?

  這狀紙還怎麼復問?案子還怎麼復審?

  楊寺卿猛然想起,楊編修不只是今科探花,更得天子賜字,贊其有君子之德。

  多方聯系起來,告狀之人哪裡是要拉楊瓚下馬,分明是想扇整個朝廷巴掌,甚至是和天子過不去!

  越想越是心驚,楊寺丞牙齒咬得咯吱作響。心中發誓:如果涿鹿縣令當面,他絕對會把這張狀子團成團,塞進對方嘴裡。

  讓你自作聰明,讓你禍水東移,給本官吞下去!

  吞不下去?

  硬塞也要塞進去!

  見到堂上一摞帖子,扶安也很是驚訝。仔細一想,又瞬間恍悟。

  楊瓚被召乾清宮覲見,內閣六部必已得到消息。如劉閣老和馬尚書等,都是歷經宦海的人精,無需細想都能明白天子的意思。

  原本,楊瓚這事便可大可小。

  往大了說,斬衰殿試,甚至可言欺君。

  往小了講,楊瓚身在京中,距涿鹿縣百裡之遙,消息難通。族中殿試之後方才發喪,稍微含糊一些,自可從容脫身。

  既然天子不欲問責,何妨做個順水人情。

  相對的,狀告楊瓚之人卻要倒大霉。

  大理寺不能重判楊瓚,否則就是和天子,和內閣過不去。

  一口氣憋在心裡,向哪裡發?

  涿鹿縣衙按規章辦事,不能大動干戈。想出氣,只能尋那「無事生非」的源頭!

  楊寺卿坐在堂上,咳嗽一聲。

  楊瓚立在堂下,正要行禮,卻被止住。

  「涿鹿縣衙遞送文書著明,楊氏族中之事,楊編修並不知情。且於殿試後發喪,亦無斬衰面君之過。」

  這張狀子就是個燙手山芋,涿鹿縣衙送到大理寺,大理寺原樣又扔了回去。

  不知者不罪。

  天子都不問責,閣老尚書也擺明態度,他又何必在這討人厭煩?

  再者言,楊瓚被選弘文館為太子講習,若是判其不親不孝,實乃無德之人,天子和太子都將顏面無存。

  久經官場沉浮,楊寺卿知曉一個道理,該糊塗的時候絕不能精明過頭。

  按照涿鹿縣遞送的文書,楊瓚實無大過。若要追究,口頭斥責一番即可。能將這個燙手山芋囫圇個禮送出大理寺,簡直是求之不得。

  於是乎,楊寺卿手一揮,楊編修實為被人誣陷,誣告之人著實可恨,大理寺必下令明察!

  潛台詞:不死也要脫層皮!再不解恨,骨頭敲碎!

  扶安笑著同楊瓚告辭,回宮稟報天子。

  楊瓚在大理寺門口站了一會,忽然回過神,對送他離開的寺正道:「敢問劉寺正,可知北鎮撫司怎麼走?」

  劉寺正看著楊瓚的眼神,完全是在看一個瘋子。

  這位楊編修到底在想什麼,大理寺走一趟不算,還要到北鎮撫司一游?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