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帝師》第143章
  第一百四十三章 商議

  帳篷內,谷大用寫完奏報,以蠟封好,正遣東廠番子遞送回京。

  楊瓚的到來,著實有些出乎預料。

  「谷公公正忙?」看到帳內情形,楊瓚淺笑,作勢要轉身,「本官來得不巧。既如此,谷公公先忙,本官稍後再來。」

  「且慢。」

  揮退番子,谷大用連忙站起,將楊瓚攔住。

  「咱家並無要事,楊僉憲快請留步。」

  不比劉瑾得楊御史「賞識」,好歹一同伴聖駕出京,又至北疆共御韃靼,也算交情不淺。

  真讓楊瓚離開,日後傳出去,非讓西廠那幫孫子笑破肚皮。

  「本官沒打擾公公?」

  「楊僉憲能來,咱家高興還來不及,打擾又是從何說起。」

  谷大用不如劉瑾會說話,態度卻相當熱情。

  「快坐。」請楊瓚坐下,令長隨送上熱茶,谷大用道,「行軍打仗,沒有好茶,僉憲莫要見怪。」

  「谷公公這就見外了。」

  順勢落座,楊瓚笑得愈發真誠,更顯得熱絡。

  話裡話間向谷大用表示,咱倆誰跟誰,鐵打的戰友情!不必這般客氣。

  谷大用受寵若驚,笑瞇雙眼,卻沒昏頭。

  知曉楊瓚刀傷在身,需要調養,此番登門,怕不是尋常走動,必有要事。寒暄幾句,遣退長隨,帳簾落下,開口問道:「楊僉憲此來,可是有事吩咐?」

  「吩咐不敢當。」楊瓚笑容未斂,只將聲音壓低了些,「無事不登三寶殿,確有事請谷公公幫忙。」

  幫忙?

  想起劉瑾的遭遇,谷大用心頭微動,當即打起精神。

  楊僉憲的忙,不是輕易能幫,榮辱得失,都要仔細衡量。

  做不好,前途堪憂。能做好,則是走上康莊大道,錦繡前程無可限量。

  更重要的是,能在御前露臉,爭得天子寵幸。

  不見劉瑾幾番起落,都和楊御史有關?

  金尺加身,的確疼。浙海剿匪,同地方官打交道,也是步履維艱。然掃除匪患,榮耀歸京,體面不說,回到宮裡,直接升為少監,西廠重開,更是加官提督。

  榮耀顯達,晝錦之榮,實是少有。底下的崽子們羨慕,平階的何嘗不眼紅。

  張永谷大用尚好,丘聚高鳳翔幾個可是瞅著劉瑾,風言醋語,兩眼通紅。尤其丘聚,和劉瑾結下私怨,時時想著找回來,恨不能吃飯睡覺都盯著。

  這樣的情況下,劉瑾和楊瓚的「交情」,無疑是相當有效的「護身符」。

  再不甘願,牙齒酸倒,劉公公也得捏著鼻子,向眾人表示,咱家和楊僉憲關系不一般!

  被抽兩頓?

  那是光榮!

  就你們這樣的,想挨抽都不夠資格。瞧見沒有?上回留下的印子,羨慕去吧!

  劉公公人前顯擺,背後咬牙切齒,就差抓起鞋底抽小人。

  谷大用知曉幾分內情,著實看了過幾場笑話。

  不過,譏嘲歸譏嘲,笑話歸笑話,凡在御前伺候之人,都清楚明白,楊御史深得天子信任。他在御前說一句話,頂得上旁人十句,分量不亞於三位閣老,甚至還超過幾分。

  故而,對楊瓚的到來,谷大用不得不重視。

  既提心吊膽,又十分期待。

  心情之復雜,著實難以形容。

  他的心思,楊瓚能猜到。

  本可婉轉一些,增加把握,奈何時間不等人。楊瓚沒有拐彎抹角,直接取出一張名單,攤開來,擺在谷大用面前。

  「這是?」

  「報功請賞的名單。」

  報功請賞?

  四字入耳,谷公公生出幾分疑惑。

  看向楊瓚,見對方低頭飲茶,沒有更多表示,只能拿起名單,從頭看到尾。仔細琢磨,終於看出幾分名堂,眉頭當即皺緊。

  連看三遍,谷公公用力咬牙,砰的一聲,將名單拍在桌上。

  明了「摘果子」之事,谷大用比楊瓚更加氣憤。

  做公公的,十個裡有九個小心眼,早在丘聚劉瑾身上得到驗證。谷大用自然不能例外。

  他的態度,完全在楊瓚意料之中。

  不是早猜到這樣的結果,他何必帶著傷,主動跑這一趟。

  奉聖意北上御敵,無論京衛營衛,都是拼出性命。

  谷大用任監槍官,率東廠番子和韃靼廝殺,冒雪迎風,死傷慘重。黍谷山御敵,好歹剩下幾個,留在鎮虜營守城,幾乎死個干淨。

  中官請功,不會列在奏疏之上。但守城的番子,實打實都有「軍職」。小旗不入流,未在名單之上,倒也不奇怪。大可回京之後,從內宮請賞。

  總旗為何不能列名,甚至連百戶都沒有?

  以為自己漏看,從頭至尾,谷大用連數三遍。幾十個文官武將,連延慶州判官都掛在末尾,偏偏不見死在戰場的番子!

  一個都沒有!

  欺人太甚!

  簡直欺人太甚!

  谷大用抓著名單,抑制不住,怒氣上湧。

  在谷大用看來,名單絕不是楊瓚擬就。

  明知會結仇,還要找上門,不是傻嗎?

  十有八九是其他人提出,尋楊御史商量。後者看在往日交情,來給他提個醒。

  畢竟,中官權力再大,也不能明著干涉朝政。否則就是違背聖祖高皇帝之法,天子也保不住。

  總兵官和監軍上報戰功,告知谷大用是人情,不告知,誰也尋不出大錯。

  一旦奏疏遞上去,死戰拼來的功勞,七成都會落在他人頭上,朝廷發下賞賜,也會掉進別人口袋。

  對身邊人,朱厚照一向大方。谷大用幾番得賞,身家不菲,壓根不在乎幾兩銀子,更不會計較戶部摳出的三瓜兩棗。

  根本在於,明目張膽的搶功,完全不把他放在眼裡,實在不能忍!

  知道規則,不代表能夠接受。

  楊瓚身在網中,無論前進後退,都被捆得結實,動彈不得。

  谷大用則不然。

  站在網外,甭管刀劈火燒,總能放出血來。

  「楊僉憲,這份名單可曾送出去?」

  「尚未。」

  見谷大用面色陰沉,幾能滴出水來,楊瓚成竹在胸,眼底笑意愈深。

  「好。」谷大用立刻站起身,就要往中軍大帳,和兩位總兵官好好計較一番。

  「谷公公切莫著急。」放下茶盞,楊瓚叫住谷大用,道,「本官還有話說。」

  怒氣沖頭,谷大用也只能耐下性子,甕聲道:「楊僉憲請講。」

  「谷公公執事東廠,勢必清楚,名單中人與京城多有聯系。」

  換句話說,朝中有人。

  谷大用點頭。

  「如此,名單既定,增刪都不可能。」

  谷大用臉色更黑。

  就是因為這樣,他才要去找兩個總兵官。

  無論如何,事情不能就這麼算了。不然的話,他有什麼臉面歸京,遑論接任東廠!

  「楊僉憲,事情斷不能如此!」

  不蒸饅頭爭口氣!

  即使不能更改名單,也得讓那些臉大手長的知道,他姓谷的不是軟柿子!

  「谷公公稍安勿躁,暫請附耳過來。」

  楊瓚笑瞇瞇招手,谷大用半信半疑,到底向前半步,側耳細聽。

  「名單定下,為北疆安穩,暫不能更改。但拋開此事,內中之人,卻可以這般……」

  單手附在臉旁,楊瓚壓低聲音,如此這般,這般如此,一番提點。

  谷大用先是皺眉,繼而松開,最後竟現出幾分喜色。

  想摘果子,可以。

  拿去多少,必須十倍百倍還回來。

  借東廠之力,查邊鎮之事,准保會翻出幾樁舊案。但凡涉及軍糧兵餉,松懈邊備,放虜賊入關,只要罪證確鑿,今時功勞越大,他日罪名越重。

  重罪之下,朝中之人必當棄卒保車,先顧自身。

  屆時,接任官員選好,自無需擔憂北疆震動,邊塞不穩。

  罪名不夠?

  東廠是做什麼的?

  不怕查不出,只在查出多少。

  「好!」

  楊瓚話落,谷大用立刻拊掌。

  「楊僉憲此計甚好,咱家感激不盡!」

  「谷公公實在見外。」楊瓚正色道,「為國為民,全仰賴谷公公,該是楊某道謝才對。」

  谷大用笑著擺手。

  被利用一回,又有何妨?

  楊瓚不說,得知內情,他照樣要動手。

  有此計謀,遠比蠻干要省心省力。既能在天子跟前得好,又能壓劉瑾那廝一頭,何樂不為?

  需知能被楊御史這般利用,絕對是青雲直上,通往成功的捷徑。換成旁人,想被利用都不可得。

  事到如今,谷大用反「感激」搶功之人。

  沒有他們,楊御史如何生怒,又如何會找上自己?

  該謝必須得謝。

  等到割肉抽筋,扒皮充草那日,念著今時,也會讓番子下手利索點,權當是還了這份「人情」。

  議定,谷大用重新磨墨,對照揉皺的名單,依楊瓚口述,一筆一劃記錄。

  中途,楊瓚嗓子發干,停下用茶。

  谷大用喚來兩名心腹,在傷兵營中走過一圈,回來之後,落筆更加詳實。

  按照聖祖高皇帝的規矩,宦官不可讀書,越文盲越好。但自宣宗起,內閣權力愈大,天子氣不順,干脆開設書房,令專人教中官識字,和官員打擂台。

  英宗時的王振,正德朝的劉瑾,都是勤學苦讀,自學成才的典范。

  谷大用比不上劉瑾,提筆成文卻不成問題。

  一份條陳,幾經刪改謄抄,近兩個時辰方才成文。

  落下最後一筆,紙已累積兩指厚。

  看過幾張,楊瓚正色道:「歸京之後,本官同要上疏。在此之前,一切全仰賴谷公公。」

  「楊僉憲放心。」谷大用吹干墨跡,燭光映在臉上,笑容愈冷,「咱家必辦得妥妥當當。」

  「有勞公公。」

  事情辦完,楊瓚起身離開。

  谷大用親送出帳,恰好遇上巡視的趙校尉。看情形,已在帳篷前來回數次,就為等楊瓚出來。

  「楊僉憲。」

  上前兩步,趙橫抱拳。

  顧同知問過幾次。如果人再不回去,自己怕沒好果子吃。

  「本官告辭,谷公公留步。」

  「僉憲走好。」

  谷大用袖著手,目送楊瓚離開。

  回到帳中,重新翻看條陳,對照謄抄的名單,嘿嘿冷笑。

  暫且讓爾等得意幾天。

  等咱家回京,見到天子,有爾等好看!

  千萬別讓咱家抓住把柄,不然,一家老小都到塞外吹風去吧。

  想要戰功?

  咱家必定做個好人,給爾等「立大功」的機會!

  楊瓚回到軍帳,顧卿卻是不在。詢問守衛,原來張總戎來請,幾人都在中軍大帳。

  「京中來人,顧同知留話,楊僉憲歸來,請立即前往。」

  聞言,楊瓚不及歇一歇,又披上斗篷,轉道中軍大帳。

  大纛之下,軍帳之前,兩列邊軍手按腰刀,脊背挺直,對面而立。

  帳簾未垂,帳中燃著火盆,北風卷入,仍如置身冰天雪地。

  張銘坐於主位,顧鼎讓至左下首,顧卿在右下首,其後是趙榆等將官。

  眾人皆甲胄在身,盔纓鮮紅,滿面肅殺。

  一名青衣官員手捧敕令,另有兩人伴在身後,高舉牙牌。

  楊瓚進帳時,敕令已宣讀完畢。帳中氣氛更冷,空氣似凍結一般。

  「張總戎領旨。」

  張銘握緊拳頭,後槽牙磨得咯吱作響。

  傳旨官員面帶嘲色,道:「下官另奉旨意,查盤大同、萬全等處邊儲。就此告辭,諸位莫送。」

  話落,袍袖一揮,視帳中將領如無物,轉身離開。

  走得有些急,未過帳簾,差點撞上楊瓚。

  見其著緋色官服,腰束金帶,面容異常年輕,腳步立時頓住。想起京城所聞,四字脫口而出:「你是楊瓚?」

  楊瓚挑眉,上下打量這位,看到對方的官補,眉頭挑得更高。

  沒料錯,這位應是科道御史,正七品。

  都察院裡沒見過,八成是派至地方,這兩月方才歸京。能手捧敕令,應是入內閣之眼,有幾分實才。

  不過,這鼻孔觀人的習慣,實在不可取。

  天生眼斜還是怎麼著?

  明晃晃的蔑視,當他看不出來?

  心神微動,手指擦過腰間,抬起頭,肅然神情,沉聲道:「本官確是楊瓚。爾乃何人?區區七品,見到本官竟不行禮?」

  此言一出,帳中幾人都是臉色奇怪,嘴角扭曲。

  鎮虜營中,誰不曉得,楊御史平易近人。

  挽起袖子鏟雪,抄起長劍御敵。尋常兵卒都沒見他打過官腔。這樣橫眉立目,嚴聲喝問,實在少有。

  這幾個青袍的文官,鼻孔朝天,自以為清高。遇到兵卒,蔑視之意不加遮掩,見有傷兵抬過,竟以袖掩鼻,當真面目可憎。

  能被楊瓚收拾一頓,必能大快人心。

  眾人等著看好戲,唯有顧卿,視線掃過兩人腳下,嘴角閃過一絲笑紋。

  「下官都察院監察御史劉慶,見過大人。」

  品級擺在面前,劉御史不得不低頭。

  「監察御史?」楊瓚負手,任由對方彎腰,半點沒有還禮的意思,「外放何道?」

  「回大人,廣東。」

  「廣東?」

  楊瓚笑了,廣東好啊。

  「本官聞知,當地有文武簠簋不修,受賕枉法。更有地方衙門貪墨成風,酷吏盤剝害民,你可知曉?」

  「回大人,下官知曉,亦曾上疏朝廷,嚴查不法之人。」

  說到這裡,劉慶猛地抬頭,直視楊瓚,一字一句道:「下官受聖人教化,食朝廷俸祿,負監察之責。遇不法之人,無論品級,不論出身,必追查到底,俱列罪狀,上達天聽!」

  「恩。」楊瓚點頭,似未聽出弦外之音,贊同道,「爾能持身守正,嫉惡如仇,甚好。」

  「僉憲過獎。」

  「不過,」楊瓚話鋒一轉,「不敬御賜之物,冒犯上官,以爾之見,當如何論處?」

  劉慶愕然,看向楊瓚,嘴巴開合,難以出聲。

  翻臉速度,竟如此之快?

  「怎麼,劉柱史不知道?」

  楊瓚好整以暇,等著回答。

  劉慶自認胸有千機,事實當前也無可爭辯。遇上官未行禮,確不應該。不敬御賜之物,卻是從何說起?

  楊瓚笑了,示意劉慶低頭。

  大紅色的劍穗,半截躺在雪上,半截被劉御史踩在腳下。再看楊瓚腰間,劍柄之上,只余拇指長的斷繩,空蕩蕩隨風飄動。

  劉慶臉色變了。

  楊瓚歎息一聲,極是惋惜的拂過劍柄。

  「此劍乃天子所賜。」

  翻譯過來,甭管劍穗是不是後來綁上,如此大咧咧踩在腳下,當真好嗎?

  劉御史臉色青白,嘴唇顫抖。

  楊瓚不禁搖頭,所以說,走路看天,鼻孔觀人,當真不可取。

  十幾雙眼睛看著,劉御史無從抵賴。

  嚴格按照律令,就地摘去烏紗,除去官袍,打上十杖二十杖都是輕的。

  最後,是楊瓚念及同僚情誼,不追究前時冒犯,寬容大度,放對方一馬。

  劉慶表情扭曲,仍要拱手感謝,自請面京城而跪,五拜叩首,並上疏自陳過失。

  「國朝之法,廟堂之規,不可輕廢!下官身為御史,更不可違背,必當嚴守法度,以身作則!」

  「劉柱史實乃正直之人,本官佩服。」

  「楊僉憲過獎。」

  五拜之後,劉慶一身狼狽,灰溜溜離開。

  縱然咬牙,也不敢再置一詞,唯恐被楊瓚坑害。

  三人走遠,中軍大帳忽傳一陣大笑。

  楊瓚轉過頭,目光掃過,險些晃花眼。

  不得不感歎,文官看臉,武官養眼,著實是美好。

  大笑之後,張總戎重現愁容。

  楊瓚先是不解,待看過敕令內容,不由得眉間蹙緊。

  許別部內附。

  休戰停兵。

  以護衛送別部額勒進京。

  僅這三條,足以讓浴血拼殺的邊軍心冷。

  京城內

  朱厚照坐在乾清宮,想起日前早朝,文武以先帝施壓,怒火難抑。

  猛然起身,揮袖掃過奏疏,抓住桌沿,竟將整張御案掀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