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吾皇萬歲萬萬歲/江山為聘》第81章
第八十一章 吏考(下)

  握著她的手稍稍一緊,繼而道:「時年久矣,職方司查了你幼時身在尼庵,並未細究你的生身父母為何人。」

  她靜想片刻,才點頭道:「陛下說得是。已是二十年前的事兒了,國中之大,若想查得臣的父母是誰亦非易事。倒是臣沒個規矩,竟來問陛下這些。」

  他只是看著她,沒再說話。

  她雖不言,可他卻能看得出她眼中的濃濃失望之色。從尼庵的女學,從女學到朝堂,她這二十年來曾享過一日父母之愛。若非他二十年前北上潮安時碰巧救了她,只怕她早已經是白骨一堆,又如何能像此時這樣依偎在他身前。他深知她大膽無忌下的重重自卑,亦知在這繁花似錦的京中她又是多麼孤獨無依。

  她突然仰起臉來對他笑了笑,「陛下怎麼不說話了?」

  他拉她入懷,道:「來必有一日,讓你知道父母姓名。」

  她卻搖頭,「天底下無父無母者何其多也,臣不過其中之一而已,安得朝吏格外費心?臣只希望能佐陛下治這一片太平盛世,將來一日可使孩童不再受棄凌之苦。如是便好。」

  清晨陽光屋外斜映如榻,帶了冬日裡特有的明晰暖意,照亮了他一雙深寒的眸子,藍褐異色如琥珀通透,燦亮非凡。

  許久,她看見他垂眼一笑,聽見他輕對她道:「陪我一道去祀福。」

  帝新元,西郊祀典必不可少,但她本以為是要等正月十五之後由朝中由司議定祀典諸儀,再在文武百僚們的陪同下浩浩蕩蕩地擺駕祥雲觀,然後西祀祭天。

  他起身,看出她心底疑惑,又道:「昨日赴金明台時已諭有司,今日將至西山祥雲觀為上皇、平王祀福。」

  她聞言從床上下來,理了衣物又挽了長髮,「今日可會有臣工同來西山列班?」

  他不語,目光探至她繞在髮間白皙的手指。有些意濃。

  她恍然明白過來。

  怎會有人來?

  他說要為上皇與平王祀福只提前一日諭令有司,入夜後孤身出城奔赴西山祥雲觀,全不過是因她一日前才回到京中。知她回京卻未傳她入宮覲見,只一日工夫便安排好了這許多事情,以西山祀福為名而堂然離宮出城,卻瞞了外朝眾臣一事——他來亦帶了她。

  西山雪美情濃,這一片帝王真心令她不敢妄受,亦不敢不受。

  雖是感動,可她仍知分寸,明白他總不可能為了她而置上皇和平王於不顧之地。既然說是祀福,那定是他真心想要為父母祀福。

  這般一想不禁有些動容。

  從不聞他與父母之間是如何相處的。歷來都道天家最是無情,皇權江山之下重任難分,親情又豈能與尋常百姓人家中作比。他一肩挑負二人一生心血,承統之責到底要大過為子之孝。

  身在九天尊位,卻不能伴父母一日,只能以這種方式同上天祈求父母安康,於他之心是亦難矣。

  「過來。」他在她身前低聲道衝她伸出手。

  她回神,臉色有些躊躇,擡眼望見他篤定的神情,這才將手慢慢擱進他掌心裡,由他拉著出門入觀。

  路上他腳步沉慢地道:「父王年輕時戎馬多年,身上舊傷隱患未除,多年來不問政事本是未免勞神,卻被朝中老臣們以為他是為了給我一手攬政之機。母皇身子連年亦虛,禪位後與父王共同退養西都實乃二人多年心願,縱是我勸亦無用……」

  她聽得出他話中對父母的深情厚意,更為他能對她說這些而感顫,不由緊緊反握住他的手,輕聲道:「陛下放心,上皇與平王在西都定會安康無虞。」

  陽光下,轉過臉看她,眼底深意更重了些,嘴角輕動,點頭道:「他二人一生無懼,現如今更不會有事。」

  祥雲觀中早有守吏們準備好一切,就等著他來。

  不令文武臣工隨駕,亦是為了免去那些繁文縟節。高高的祀壇上覆滿雪,生冷透寒。遠山雪色白皚連峰,青天燦陽,一脈無暇。

  他鬆開她的手,邁步山前,翻掌一掀袞服蔽膝,對著祀壇重重地跪下去,仰起下巴,輕闔眸子。

  「今歲初始,正在上皇大禪之後。朕竊惟上皇、平王授位,晝夜躬蹈國政,恐負其命。王者父天母地,朕今郊見天地,伏祈天鑑。願大平江山永固無催,願天下百姓居養無憂,願上皇、平王安康無虞……」

  他的聲音自前悠悠傳來,低沉入地,蓄力震天。

  山間幽靜,遠處壁仞隱有音跌宕不休。

  她亦撩裙跪了下來,雙手握膝,垂下頭去。

  天若有靈,當聽得見她心底祈辭。

  ……願,大平江山永固無催;願,天下百姓鞠養無憂;願,上皇,平王安康無虞。

  ……願,臣能永立君側,看吾皇固江山、養百姓、至太平。

  ……臣不懼己身的忠奸,願只願——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回府第二日,內廷中正式下詔,除孟廷輝勸知制誥、同判吏部流內、知考課院、並賜金紫。

  與前些次不同,這回朝中竟沒人對皇上特旨擢拔孟廷輝一事大肆諷諫,連平日裡視孟廷輝為翰林之恥的翰林院諸臣們,在聽見她被除外制擬詔之職後,亦未亂起非議。

  朝中人人皆知,當初潮安北路禁軍譁變,皇上連夜著二府重臣入覲議事,欲派兩制以上大臣為使、往赴潮安招撫亂軍,可當廷宰執沒有一人肯薦兩制之臣出京平亂,倒是將這重則推給了年紀輕輕、入朝未久、又是女子之身的孟廷輝。

  現如今孟廷輝居功而回,雖有矯詔苛狠之嫌,但她身不在兩制之內,卻肯替兩制大臣們出京北上招撫亂軍,如今皇上封她格外制之職,又豈算逾例?更何況連東黨老臣們都不置一詞,旁人還有甚話可說?

  便只能眼紅地看著這孟廷輝一步而入兩制之內,放眼朝中再無女臣比她位高,更是沒人比她陞官更快,人人暗道從兩制刀中樞不過數尺之遙,倘是她再得寸功,來年便是拜為參政亦非不可能之事。

  況且,她如今又掌吏部課——

  朝臣們不是傻子,那些精於吏道的人豈會不明此間利害。因知當初曹京受她舉薦而連升兩品,便有越來越多的年輕官吏們開始親附於她,便是從前不與她多交的西黨朝臣們也願往孟府拜帖,凡宴亦會請她過赴。

  朝中多年來東西兩黨分派的局面隱約有所改變,凡親附孟廷輝的年輕臣子們皆被老臣們當面斥作「孟黨一流」,勢必要給孟廷輝也扣上個「結黨不臣」的名頭不可。

  三月初,本該是朝中籌措皇帝登基後首次進士科州試的時候,可孟廷輝的一封「論朝中進士科舉士劄子」卻令朝中上下轟然炸開了鍋——

  劄子中道,若不負上皇當年之志,當使朝中女官出知地方州縣、吏治斐然者可居大任;且請皇上罷撤來年女子進士科,著諸路女子欲求功名者並與男子同試今歲進士科!

  傳聞中書宰執奉旨審注此議時,右相徐亭曾暗下對參知政事葉問竊言道:「女子參政,一旦顯要,必為大亂!」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