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盛唐煙雲》第308章
第四卷 天淨沙 第二章 霓裳 (六 上)

看著辦?怎麼看怎麼難辦。座中的哭喪著臉,再度陷入了沉默。是楊國忠的爪牙,在暗地里替大宛都督府造勢,這點大伙都能看得清楚。至于楊國忠想把大宛兵馬拉回京城里威懾誰,大伙心里也是明明白白。可這事兒難就難在,楊國忠此番用的不是什麼他一向擅長的陰謀詭計,而是堂堂正正的陽謀。一步一步的逼過來,讓人根本無力阻擋。

 大宛都督府的戰績在那明擺著,任誰也抹殺不了。而安祿山率領著叛軍從河北到河南一路所向披靡,也是無法掩蓋的事實。值此非常時刻,百姓們需要一個英雄出來寄托希望,王公貴冑們需要一個英雄出來替他們阻擋叛軍,而皇宮里頭那位老人,恐怕也正需要一個英雄來挽回他已經所剩無多的威儀。

 種種因素加在一起,朝廷調大宛都督王洵率軍入衛,已經近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最近這兩天來,京畿道衙m n,京兆尹衙m n,兵部、文部,都在連番向上頭遞表章,申訴京師防御空虛之弊。很少過問朝政的李氏皇族,也不斷有人架著馬車出入太極宮,勸皇帝陛下早做決斷。據可靠消息,皇帝陛下早就動了暫時放棄西域的念頭,只是一直在等著有人主動向他提這個諫言。而太子殿下那邊,據說也在權衡ch u調大宛軍回來拱衛京師,對他自己有何利弊。

 “除非,王明允也跟哥舒翰半年前一樣,半路上喝酒喝成的癱子!”陰影中,有人忽然以極低的聲音說了一句。

 河西節度使哥舒翰一生有兩大最愛,醇酒和美人。即便在行軍打仗之時,寢帳內也是夜夜笙歌。結果倒霉就倒霉在了這兩大愛好上。年初他奉命回京師商議軍情,半路上偶然從胡商手中得了一絕s 歌姬。于是老懷大暢,日日跟歌姬躲在由八匹純白的駱駝所拉的氈車中“把酒言歡”。結果才走到長安近郊,人就突然中了風,接連昏m 了數日,才在太醫的救治下勉強保住了一條從此兩條腿徹底成了殘廢,再也上不得戰馬,抱不得女人。

 這事兒本來也不足為怪,酒是穿腸毒是刮骨鋼刀。沉溺于酒色中的人,十有七八都得不到善終。可巧就巧在,哥舒翰沿途所飲之酒,也是同一個胡商所獻。而經過有司偵訊,歌姬招認,自己是胡商兩年前從揚州花了半斗珍珠買下來的,隨即便被胡商關在了蘭州城內一處大宅子里,兩年來與後者見面的次數屈指可數。直到今年年初,才又突然被從宅院里喚出,跟商隊一道向涼州慢慢趕去。至于那個胡商原籍到底在哪里,家中還有什麼人,歌姬一概不知。有司派遣人手連夜趕往蘭州,查抄歌姬所說的院子,到了之後也是兩手空空,連半絲線索都找不到。

 官拜西平郡王,手握十萬雄兵的百戰老將,居然在回京師面聖的途中被人毒成了半身癱瘓,朝廷深以此事為恥。對外只是宣稱,哥舒翰旅途勞累,洗澡中了風。暗地里,卻撒下了天羅地網,誓將下毒的胡商捉拿歸案。然而快十個月過去了,凶手至今還沒半點影子。倒是一向跟哥舒翰不合的安祿山,突然在範陽豎起了反旗。

 如今看來,派遣胡商給哥舒翰下毒的,一定是安祿山無疑。只有他,對哥舒翰的嗜好秉x ng琢磨得一清二楚。也只有他,才知曉朝廷何時會調節鎮回京面聖。可怕的是,整個計劃近乎天衣無縫,並且為了除去哥舒翰這個距離京師最近的節度使,安祿山提前準備了足足兩年!

 這是何等手段和心思!如果用這種手段和心思去對付自己的敵人,又何愁敵人除不掉?!唯一遺憾的是,此刻再針對王洵布局,有點兒太晚了些。根本不可能大伙所面臨的解決燃眉之急。況且即便僥幸能夠得手,大伙將要面臨的被動局面也不會有徹底的改觀。宇文至和宋武兩個跟楊國忠的關系更近,沒有了王洵這個頂頭上司約束,說不定,他們二人會直接把整個大宛軍都拉到楊國忠麾下去。

 “應該早點在他身邊安插人手就好了!”

 “早先時,誰能想到這小子崛起如此這快?!”

 “可惜了!”

 “的確可惜!”

 燭光搖曳,照亮食客們猙獰的面孔。派人下毒,將王洵在半途中干掉,這一招顯然行不通。但至少,座中的氣氛被調動了起來。陸續有人開口,從各個角度,分析將大宛都督府這一支不可掌握的力量毀掉的可能,但陸續都發現了此路難以走通。

 “如果能逼著封常清主動出擊一次,遏制住叛軍的攻勢呢?!”發現從王洵本人那邊很難找到解決方案之後,有人建議退而求其次。

 “哧!”同伴們立刻嗤之以鼻,“封常清,就憑他手中那點兒殘兵敗將,能把澠池一線守住就不錯了。”

 “可只要他能贏上一回,哪怕是單純的憑險據守。就能證明叛軍一時半會兒威脅不到長安。然後大人們再…”

 然後,這場來之不及的勝利,就可以從各種角度解讀了。為西域前線的將士們考慮,不該把他們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地盤轉手送人。為朝廷計,不該拆了西牆補東牆,況且如今東牆看樣子還能再支持幾天。為百姓計,萬里調兵得人心惶惶不說,光是沿途給大軍提供糧草補給,就會令地方上叫苦連天……

 “我看,這事可行。即便封常清跟安祿山的前鋒兵馬能打個平手,對朝廷來說,也算是一場捷報!”燭火照不到的位置,陸續有人低聲附和。

 大唐朝廷太需要一場針對叛軍的勝利了。民心、軍心、朝廷的尊嚴,都已經到了頻臨崩潰的邊緣。哪怕是稍微佔了一點兒上風,哪怕只是打掉了叛軍的一也足以讓朝野舉盞相慶。

 “不用平手,只要他讓叛軍的前鋒過不了崤山。邊老那里,就可以向朝廷報捷!”沒有戰績,也要制造戰績。否則,大伙接了下來的處境將更為艱難。

 需要擺平的關口並不多,封常清那邊,恐怕是唯一的阻礙。“要是封常清本人不承認打了勝仗呢?那廝一向古板!”有人皺著眉頭提問。

 辦法只要敢想,便肯定能想得出來。特別是用于對付封常清這種坦蕩君子。“他不承認,就是又在為今後消極避戰找借口。把類似的話傳到陛下耳朵里,朝中自然有人會下去核實。而核實的結果,肯定是皆大歡喜!!”

 “只是又便宜了封常清那廝!平白又撈到了一場戰功!”

 “總好過了讓楊國忠的圖謀得逞!”

 “的確如此!”

 “的確如此!”

 眾人相視著點頭,個個滿臉睿智。

 搶在朝廷正式作出決定之前,讓封常清那邊送回一個捷報。這恐怕是眼下改變被動局面最可行的辦法了。雖然這一招有點兒得過且過的味道。可至少能給宮中的幾位大人贏得一些從容布局的時間不是?只要時間上不那麼倉促,幾位大人聯手打壓一個無根無基的後起之秀,還不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大伙越說思路越順,很快便根據手中力量,商議出一整套切實可行的方案。在這套方案中,王洵等人的表現已經不再重要,楊國忠辛苦忙碌也注定是一場徒勞。甚至封常清,也完全成為一粒棋子,任由棋盤上的幾雙大手擺讓他怎麼動,他就必須怎麼動,想跟執子者擰著來,除非被從棋盤上拿下。

 “校!”一粒墨玉做的棋子落在翡翠棋盤上,咄咄逼人。

 這是長安城中,靠近西南角的一處院落。從外觀到內部裝潢都非常的簡樸。但對弈者身上的服飾,卻與周圍的簡陋格格不入。

 整個棋局已經臨近尾聲,黑白兩方彼此糾纏牽扯,看似勢均力敵,但執白一方,卻因為所佔位置斷斷續續,後繼乏力,被黑子逼得苦不堪言。

 唯一的辦法就是從邊角再引一口氣過來,然而又談何容易?黑子只是隨便一擊,便又掐斷了白方的希望,只能對著殘局垂死掙扎了。

 “大人棋藝高明,微臣自嘆弗如!”執白者冥思苦想,找不出挽回之策,只好笑著抬起頭,拱手認輸。

 “這局算和。你我再下一局?!如何?”執黑子者意猶未盡,伸手在棋盤上攪了攪,笑著提議。

 “不來了,不來了,再來多少局也是輸。根本沒有贏的希望!”

 “你薛縣令,當年可是差點進了翰林院做棋紹詔的,怎麼幾年不見,子力居然差了這麼多!”

 “大人所學,乃王霸之劍。豈是薛某這點雕蟲小技所能抵擋?!”執白者揚起一張臉,被燭光照亮眼楮中的疲憊。贏太子身邊最當紅謀士的棋,自己的前程還要不要了?為了能輸得不著痕跡,已經用盡了全身解數。再來一盤的話,恐怕沒等棋局終了,自己就要吐血而死了。

 “哈哈哈哈……”執黑者被拍得極其舒服,忍不住仰頭大笑。笑夠了,才搖搖頭,低聲道︰“薛大人真是會說話。怪不得殿下最近每次提起薛景仙這三個字來,都是滿臉贊賞。”

 “殿下厚愛,薛某縱使粉身碎骨,也難報達其中一二!”薛景仙趕緊站起身,沖著東宮方向遙遙拱手。自打當年從安西軍載譽而歸,他便徹底成為太子李亨的嫡系。雖然實授的官職依舊是個縣令,但日後的前程,卻好過先頭百倍不止了。

 “行了,此地只有你我二人,別說得那麼夸張!”執黑者笑著擺手,打斷了薛景仙的表態。“說正事兒,你當年跟大宛都督府眾將的究竟能到什麼程度?!”

 “嘩啦!”匆匆被召回長安的薛景仙毫無準備,被問得身體一僵,袖子正掛在棋盤角上,黑子白子撒了滿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