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盛唐煙雲》第327章
第四章 英魂 (四 下)

 三日後,王洵果然率領大軍按期開拔。黃萬山和麥爾祖德帶領留守一眾官吏,尾隨送出十里,在城外喝過踐行酒,奏過了出征樂,才依依不舍地跟大伙惜別。

 時令已經是三月中下旬,天氣明顯開始回暖,平素能吹透幾層皮襖的北風,也變得綿軟無力,懶洋洋的帶上春天的味道。這種天氣,正是跑馬放歌的大好時機。松開韁繩,輕輕磕打一下馬鐙,已經在馬廄里憋了一個冬天,差不多憋犄角來的坐騎肯定會一口氣躥出百八十里。把積攢下來的精力消耗殆盡方才罷休。

 只是王洵卻不肯坐騎放開了撒歡。在全體將士都有兩匹戰馬輪換代步,並且另有駱駝運送隨身行李的情況下下,第一天居然只走了不到五十里便停了下來,完全不顧身邊欽差大人焦急的臉色。

 第二天,大軍又是過了辰時才慢吞吞開拔,二十里一小歇,三十里一大歇,勉勉強強走了八十里,還不到下午未時,就又開始安營扎寨。

 藥剎水已經開始解凍,河岸邊的青草剛剛冒出綠芽,柳樹和楊樹的枝條上,也生出了嫩黃色的葉子。幾窩野鴨受到驚嚇,逃一般跳入河水中,飛快游向對岸。一群北歸的燕子卻不知憂慮,嘰嘰喳喳掠過軍營上空,帶著幾分好奇。

 有士兵閑不住,跟自家主將請了假,騎著戰馬出營去尋找野味。有部族武士則脫光了鎧甲,在營地中央拉開架勢,摔跤角力,玩得不亦樂乎。喧囂聲、喝彩聲直達中軍帳,王洵听了,也懶得命人出面干預。

 “這架勢哪里是去當救兵啊,分明是出去踏青!”傍晚時分,木鹿州監國王子鮑爾伯,開口說到

 “還不是為了等那幾個不著調的家伙?!” 東曹國王子曹安仁、西曹國王子曹開濟也閑的發慌,湊上前,撇著嘴地抱怨。“其實大都督根本不用這般照顧他們。那些家伙,听說有好處時,肯定腿跑得比兔子都快。我敢打賭,咱們就是按全速行軍,不等走到拔漢那,那些家伙也肯定追上來了!”

 “那是!都是些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兒。也就咱們大都督仁厚,願意給他們一個機會。換了別人,估計早一巴掌扇回去了!”鮑爾伯完全同意曹氏兄弟的看法,笑嘻嘻地附和。

 跟著鐵錘王,肯定沒虧吃!這是幾個王子兩年來的切身體會。

 作為王位的第一繼承人,曹安仁等當然知道飲水思源。可如果前來抱鐵錘王粗腿的人太多了,分到自家頭上的好處,難免就會薄掉一些。因此,幾個人巴不得那些沒能及時加入隊伍的各國王子,永遠也別趕上來。永遠沒機會,取代自家在鐵錘王心中的位置。

 倒是白水王子賀魯索索,原本就不太得王洵賞識,所以這回也沒指望著能收獲太多。听鮑爾伯、曹安仁等說得熱鬧,笑嘻嘻湊上前,低聲反駁︰“你們哥幾個這麼說就太沒見識了!大都督這麼安排,其中自有他的道理!咱們只管跟著听招呼好了,少給他老人家添亂。反正,每次論功行賞,肉都少不了咱們的!”

 “也對。大都督的安排,豈是咱們能隨便猜得到的?我估計,他這回執意要把十六國的王子都帶齊了,是準備給中原皇帝一個驚喜。說不定中原皇帝一高興,就直接封了大都督做大宛王。省得大伙頭上還供著俱車鼻施那家伙,整天半死不活地看著惡心人!”

 “那倒也是!”鮑爾伯等人紛紛笑著點頭。“十六國王子同時前來效命,多大的動靜啊!別看咱們麾下的兵馬數量,光听國數,還真能給中原皇帝長不少威風!大唐有句話叫做什麼來著,什麼臭魚爛蝦的……?”

 “濫竽充數。不是河里的魚,是吹的竽,別光想著吃!”

 “對,濫竽充數。不過咱們也能不完全算濫竽充數,咱們多少也能捧個人場是不?況且鐵錘王他老人家的師父已經領著安西軍趕過去了,咱們想上戰場,也得有那個機會啊!”

 “那倒真的可惜了。否則,跟在鐵錘王身後,還愁沒戰功立麼?”

 “听你這麼一說,我還真覺得有點兒不甘心!你說咱們在藥剎水兩岸,早已經找不到對手了。這回如果在中原,再接連打幾個勝仗,日後跟人提起來…….!”

 “去你的,也不照照鏡子。是鐵錘王,王大哥在藥剎水兩岸沒對手。跟你有什麼關系?!”

 “怎麼沒關系呢?怎麼沒關系呢?!去年那兩場大戰,哪回不是我負責打掃的戰場?!”

 “你也就這點兒本事!”

 幾個王子說說笑笑,心中早就把前去中原勤王的事情,當做了一場愜意的遠游。甚至連歸來時為家人捎帶什麼稀罕東西,尋機會娶個中原美女做妃子的事情都計劃好了,根本不去想大唐國內如今面臨著怎樣的危局。

 王洵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大宛距離中原路途遙遠,所有消息傳過來,都會耽擱數月到半年不等。他主動將中原發生叛亂,自己要揮師勤王的消息散發出去,又裝出一幅不慌不忙的模樣,便是為了給當地人造成一種先入為主的觀念,認為叛亂不過是疥癬之癢,隨時都可能被撲滅。而他本人亦隨時都可能掉頭向西,繼續前幾年對大食人的攻勢。

 如此,待蔥嶺上冰雪融盡,絲綢之路重開之後,再有什麼關于中原叛亂的流言蜚語傳過來,可信度便會打很多折扣。只要黃萬山和麥爾祖德兩人遇事不亂,沉穩應對,各路諸侯和手下敗將艾凱拉木在得到確切情報之前,絕對不敢輕舉妄動。

 以王洵的閱歷和能力,眼下可以做的事情,也只有這些了。他本來便不是什麼人中龍鳳,見識有限,心中的溝壑亦有限。至于什麼雄心壯志,什麼王圖霸業,更是跟他半點關系也搭不上。當初到封常清帳下效力,是為了躲災。翻越蔥嶺,聯絡藥剎水各國,也是為了逃避邊令誠等人的陷害,從絕路中尋找一條生路。至于後來的橫掃藥剎水,威震鐵門關,則完全是看到機會,順勢而為,根本沒有一點兒是事先做出的長遠謀劃。

 當听聞中原叛亂,長安危急,封常清被削職為民的消息後,王洵原本就不太清晰的人生目標,便再一次模糊了起來。將士們拼死打下來的地盤,他舍不得丟。家人和朋友所面臨的危險,他亦不能坐視不理。至于到底有沒有可能兩全其美,既保住了大宛,又保護自己的家人遠離叛軍的傷害,他根本不知道!換句話說,他現在只是見招拆招,盡最大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根本無力,也無心求什麼長遠。

 好在他本人最近運氣不錯,一直沒遇到什麼像樣的敵手。藥剎水沿岸一眾諸侯懼于大唐國的國力和鐵錘王本人的威名,不敢做非分之想。大食人的東征軍主帥艾凱拉木又是個只顧保全自家職位的庸才,心思大部分都放在其國內的派系爭斗上,沒勇氣,也沒精力圖謀洗雪前恥。所以王洵帶領著隊伍慢吞吞前進,慢吞吞過了拔漢那、安集延。一直來到蔥嶺腳下,也沒被局外人瞧出任何破綻來!

 看看各國王子都已經趕到,王洵便當眾宣布,鑒于蔥嶺上的積雪未完全化盡,路途凶險。自己要帶領少部分精銳,身先士卒。做為一軍主帥,這種舍己為人的行為,當然令弟兄們感動。于是,在大都督的感召之下,宇文至、沙千里、方子陵、馬寶玉等一干將領都紛紛主動請纓替大軍開道。王洵推辭再三,做足了盛情難卻的戲碼,才不得不從中選了一部分人與自己同行,卻把宋武留了下來,由魏風、朱五一兩個輔佐,帶領大軍和各位王子緩緩跟上。

 應麥爾祖德之請,小拙和小麥兩姐妹也換了親兵裝束隨軍出征。听王洵準備拋下自己,臨別前,少不得四下又是一番糾纏。誰料這回王洵卻板起了臉,先是將姐妹二人一頓呵斥,隨即,又叫來宋武,當著姐妹兩個的面兒,給他下了一道將令,如果姐妹二人膽敢做什麼出格的事情,即可軍法懲處,不必考慮任何後果。

 “那,那你自己可得小心!”小拙和小麥兩姐妹不敢再惹王洵發火,只好噙著淚,向他告別。

 “我又不是第一遭翻越此山!”王洵笑著點點頭,豪氣瞬間寫了滿臉。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