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盛唐煙雲》第223章
第二章礪鋒(七上)

 這句話乃是他從趙懷旭嘴里听說,如今原樣轉述出來,在語氣語調上,卻又加進去了許多自己的感觸。半生潦倒的萬俟玉薤听在耳朵里,登時雙目便是一亮。旅率十三听到後,心中也好像有半盆熱油被引燃了般,燒得恨不能立刻就跳起來。手握刀柄激動了好半天,卻又慢慢低下頭去,嘆了口氣,幽幽地道︰“跟趙將軍認識這麼久了,沒想到他還能說出如此高深的話來!當年十三追隨下道朝臣大人之時,他也曾經說過類似的話……”

 “下道朝臣,名字怎地這般古怪?”萬俟玉薤不知道十三來自東瀛,楞了楞,本能地追問。

 “就像你的名字不古怪一般?”十三瞪了他一眼,氣咻咻地地回應,“他是曰本國望族,名字當然和大唐不一樣!”說罷,又將頭轉向王洵,繼續嘆息著道︰“大人當時跟我說,大唐之所以強盛,便是因為唐人的富貴貧賤不是生下來之時就注定的。只要你有本事,只要你肯努力上進,功名富貴就擺在你眼前!”

 真的是如此麼?難怪人家都說距離越遠景色越好。作為一個唐人,王洵的感受卻和十三的故主,曰本遣唐使下道朝臣截然相反。自高宗之後,科舉制基本上就成了昨日黃花。能榜上有名者,十中七八不是憑個人本事,而是看背後的推薦者為哪位,其實力如何?僥幸有那麼一兩個憑真本事取得功名的,如小張探花,薛景仙等,則始終在底層官吏位置上徘徊。只要抱不上一棵大樹,就永遠甭想有站在朝堂上指點江山的那一天。倒是一堆像自己這樣,既然沒什麼本事,也不願意努力做事的人,靠著祖輩父輩的余蔭,很容易便爬上了五品、四品乃至以上的高位。

 想到這兒,王洵忍不住又嘆了口氣,低聲問道︰“十三,你現在心里頭是不是覺得很失望?!”

 “沒,沒有?!”立刻,十三將頭搖成了個撥浪鼓。“十三可以發誓,真的沒有!大唐雖然有些地方不像下道朝臣大人說得那麼好,可比起十三的老家來,還是強得太多。”說到這兒,他學著王洵的模樣嘆了口氣,低聲補充,“在十三老家那邊,大人們如果覺得平民冒犯了他的尊嚴,可以當街拔出刀來,將對方砍死。過後絕對沒人追究。大唐這邊,雖然出人頭地也不容易。可即便是奴僕,主人也不可以隨便將其處死。這種待遇,這種待遇就好比……,唉!十三是個鄉下人,不知道該怎麼說。反正,反正從听到這條法令那天起,十三就發誓,這輩子不會再回曰本去了。將來有了兒子,也一定讓他做個唐人!”

 回國做一個平民,隨時都可能被地方豪強當街砍死。在大唐為人奴僕,反而更安全些。站在十三的角度,王洵估計也會做同樣的選擇。現在的他已經能懂得站在對方位置思考,所以能充分理解十三的感受。但是,又不希望身邊的氣氛一直這麼壓抑下去。因此伸手輕輕推了對方一把,笑著道︰“前兩天不是誰,還說要買了大船回曰本去耀武揚威來著?對了,你有兒子了麼?怎麼從沒听你提起過?”

 “有了,有了!”提到子嗣,十三立刻從憂傷地回憶中掙脫出來,“有三個呢,都是在疏勒生的。老大已經七歲了,頭上長了兩個旋兒。特別能吃,還長了一個大個子,站起來,頭已經能頂到我這兒……”

 他用手比了比自己的鼻子尖,滿臉驕傲。王洵見此,又輕輕一巴掌拍過去,笑著調侃道,“不是他高,是你長得太矮了。半大小子,吃死老子。你那點兒餉銀購開銷不?在咱們疏勒,米價可是不低!”

 “夠,夠!”十三連連點頭,“封帥賞了十三兩百畝地,位置就在疏勒河邊。我家兩個婆娘和五個佃戶都是當地人,個個擺弄得一手好莊稼……”

 “誰家的女兒嫁給你,真是倒了八輩子霉。平素擔驚受怕不說,居然還被當做佃戶一樣使喚!”見十三說得眼冒金光,萬俟玉薤忍不住也加進來,酸酸地調侃。

 “她們自己樂意!”十三一揚脖子,滿臉驕傲,“誰叫咱大小也是個安西軍的軍官呢?不但有餉銀拿,種地還不用交田賦。嫁給我,她們其實一點兒也不虧!”

 “你!”萬俟玉薤被堵得無言以對。疏勒乃大唐邊境上的重鎮,軍人的地位在這里極高。而封常清又是出了名的護短。所以掛著正八品宣節副尉腰牌的十三,在大街上的確可以仰著脖子走。而他這個商販人家的護院,賺得錢雖然多,見到副尉大人卻只有打躬作揖的份兒。

 難得有人被自己說成了啞巴,十三心中好不得意。走過去,拍了拍萬俟玉薤的肩膀,笑著安慰道︰“你小子也不用眼熱兒。咱們家欽差大人,是我見過升官最快的一個。給他做侍衛,還愁沒功名可撈麼?說不定兩場硬仗打過後,你就可以升到從八品。等咱們折返回大唐時,正七品致果也是跑不了的!”(注1)

 “還得請您老哥多多指點!”萬俟玉薤被說得心頭火熱,拱了拱手,向十三鄭重請求。

 “好說,好說。將軍大人不是說過,讓我先帶著你麼!”十三立刻大包大攬,仿佛自己有天大本事一般。

 見兩人說得熱絡,王洵也不想打斷。笑了笑,拔腿走開。仿佛後腦勺處長著另外一雙眼楮般,十三立刻丟下萬俟玉薤,寸步不離地追了上來,“大人小心。大人小心。這邊,這邊,我來,我來給大人拉開帳篷簾子!你,你,還有你,愣著干什麼,還不快去給大人打盆洗臉水來!你,趕緊把這里收拾干淨了!別跟塊木頭樁子似的!馬上大人就要升帳議事了!”

 眾侍衛早就習慣了十三狐假虎威的做派,笑了笑,七手八腳地開始忙碌。須臾之後,臨時中軍帳被整理干淨,王洵也在侍衛們的幫助下解去了鐵甲,洗干淨了手和臉,坐在了一張胡床上,一邊慢慢吃東西,一邊在心里琢磨下一步的去向。

 正式亮出大唐旗號的作用已經開始顯現。馬賊、地方貴冑、大食人的爪牙,無數挑戰將接踵而來。他自問不畏懼于這樣的挑戰,然而,前面到底有多少敵人?敵人到底藏在哪里?類似的情報卻半個也欠奉。現在的使團,就像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天氣里趕夜路,四下里全是一抹黑,唯有手中的燈籠,可照見腳下咫尺之遙。但是燈籠里邊的蠟燭能點多久,卻是誰也沒有把握。

 盡管如此,王洵卻絲毫不為自己先前的決定而感到後悔。不亮出大唐旗號,也許整個使團就會被悄悄地淹沒在西行的某段路上。日後大唐朝廷因為顧及臉面,未必會承認他們,後世的歷史更未必會記得他們。他們中間所有人都將籍籍無名地死去,所有付出和犧牲起不到任何作用。亮出旗號,至少還能讓周邊的各路諸侯有所忌憚。至少能為安西軍探明河中地區各方勢力的真實態度。退一萬步,即便這些目標都沒達到,至少,他們保護了自己應該保護的人,沒有白白辜負了別人的信賴。至少,他們曾經轟轟烈烈地存在過,像軍人一樣戰斗著死去,而不是如同牲畜般任人宰割。

 如果敵人都像今天的馬賊一般弱小就好了!明知道不可能,王洵心里依舊存著類似的奢望。打完今天的這場仗後,他手中的實力就擴張到了兩千四百多人,正面單挑一方諸侯,力量上依舊有所欠缺。然而如果僅僅把目標設定為自保的話,希望卻無形中又增大了許多。可那樣到底有多少仗要打?周圍的城主、總督們,不會一直用馬賊來試探。他們早晚會親自帶領嫡系部屬撲將上來,並且來得不止是一路!使團可以打退第一波,第二波,乃至第三、第四波,可消耗下去,依舊會有精疲力竭的那一天!

 一味地等著敵軍上門,肯定不是個辦法!必須找到一個更好的解決方案。憑借手中的輿圖和僅有的情報,王洵反復推算隊伍的最佳出路。在安西軍大兵壓境的情況下,藥剎水沿岸的大多數城主、總督目前對使團都會呈觀望態度,極少數即便心向大唐,在大食人沒有徹底敗退之前,也未必有膽子明著上前迎接天朝來使。真正死心塌地歸附大食人的,同樣是極少數。如果使團可以擊敗或者拿下其中一伙……

 這個設想讓他心情為之一振。但是,有這樣的可能麼?憑著手中這兩千四百多號兵馬,其中還有一半兒是剛剛抓來的俘虜,主動去進攻一城、一國?即便是當年的王玄策,在沒借到泥婆羅兵的時候,也沒膽子這麼干。

 正猶豫間,軍帳外突然傳來一陣爽朗的笑聲,“王將軍在里邊麼?找出半天雲受誰指使沒有?咱們登門去討賬?!”

 注1︰致果校尉,正七品上級武散職。類似于現代的上尉軍餃。不帶兵時拿干餉。帶兵時可任旅率或者隊正。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