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盛唐煙雲》第298章
第二章霓裳(一上)

 東都,洛陽,夜色漆黑如墨看小說就到~(_)

 火光、刀光、哭喊聲、求饒聲還有歇斯底里的狂笑,從外向內蔓延。

 幾個身影背著大包xiao裹從一處院牆後閃出,蹣跚奔向西門。轉角處忽然被火光一照,身上的綾羅華麗耀眼。數匹駿馬立刻疾馳追來,迅捷如鬼魅。“饒命,軍爺饒命!”身穿綾羅者齊聲哭喊,卻得不到任何憐憫。幾道寒光從半空中閃過,人頭飛起。馬背上的黑衣騎士順手來了個海底撈月,將濺滿了鮮血的包裹從半空中抄起來,甩到了另外一匹空著的馬鞍後。隨即,又追向了另外一波逃難的人群。

 都是在塞外草原上錘煉多年的好身手,拿來對付手無寸鐵的百姓,實在是有些“屈才”。另一波逃命的人群迅被戰馬追上,根本沒勇氣反抗,跪伏于地,雙手將全部身家托于頭頂。“算你等識相!”黑衣騎士笑了笑,用生硬的唐言夸贊。隨後用刀尖將包裹一個個挑到馱馬背上,接著,又隨意地向同伴打了個手勢。

 幾匹戰馬xiao跑著離開,獻出財物的百姓們暗松一口氣。還沒等他們來得及慶幸自家終于逃離了鬼門關,黑衣騎士又迅從兩翼兜回。彎刀斜探,在馬腹處做了個割草的姿勢。

 血光、慘叫。戰馬的身體迅變得通紅,持刀者哈哈大笑。躍過受難者的遺體,盤旋著奔向下一處目標。

 破城後三日不封刀!這是安祿山大節度親口許給“曳落河”們的獎賞。大伙從範陽一路打到洛陽,中途連口熱湯水都沒顧得上喝。今夜破了城,豈有不好好“進補”一番的道理?!(注1)

 第三波獵物是一群青年男女,年齡都在二十歲上下,故而跑得比周圍其他逃難者稍快一些。卻快不過戰馬的四蹄。眼看著同行的老弱逃難者一個個倒在屠刀之下,而馬蹄聲距離自己越來越近。隊伍中的幾個青年男子終于被激了血x ng,大喊一聲,chou出瓖金嵌y 的寶劍,迎頭沖向曳落河。

 劍是好劍,每一把都價值都在數萬錢之上。只可惜,握劍的手臂根本沒經受過任何磨練。曳落河們只是用了一招,便將寶劍都磕飛到了半空中。順勢再反手一抹,幾具無頭的軀體,帶著滿心的不甘,在火光中旋轉,旋轉…….

 “六郎——”人群中傳來女子的悲鳴。曳落河們愈興致勃勃。隨手拋出幾根套馬索,便將看中的女人一一拖到了馬側。緊跟著單臂一攬,將女人橫按于馬鞍前,另外一只手不停地揮刀,揮刀……

 慘叫聲噶然而止看小說就到~幾個曳落河望著身邊的數十具尸體,哈哈大笑。笑罷,抱著已經嚇暈過去的女子,縱馬沖向一處沒有起火的院落。

 門開,窗碎,哀鳴聲伴著胡歌在火光中響起,夜空中飄出老遠,老遠。

 搶劫在繼續,殺戮和jiany n也在繼續。失敗者的一切,包括生命,都由勝利者支配。這是草原規矩。完全由契丹和奚族壯士組成的曳落河們,理所當然地將這個規矩帶進了洛陽。逃難不成,先前還抱著一絲僥幸的百姓們紛紛起來抵抗,奈何數十年未聞兵戈之聲,大伙連如何握刀都不會,又怎是安祿山麾下這些虎狼之士的敵手?很快,敢于抵抗者都橫尸街頭。絕望的百姓們或者藏身到尸體堆中等待天明,或者順著洛水河向東西兩個方向疾走。據說城東還有官軍,安西大都護封常清還在組織人馬抵抗。據說留守大人李和鐵面御史盧奕就在城西,他們組織了衙役和家丁,準備跟安祿山血戰到底。據說輔國大將軍畢思琛領了五萬精兵,就駐扎在上陽宮門口兒……

 據說,全是據說。既無逃難經驗,也無逃難準備的洛陽人根據一個又一個道听途說的消息,1uan哄哄地四處奔走。兩個月前,朝廷剛剛下旨褒獎過範陽節度使安祿山的忠誠,誰也沒想到他會造反。一個月前,官府還信誓旦旦的宣稱,叛軍只是一時得勢,絕對過不了黃河。兩天之前,封常清從虎牢敗回,河南令尹達奚還出榜安民,以前朝楊玄感折戟洛陽城下為例,誓言能確保洛陽不失。結果只過了兩個白天一個黑夜,固若金湯的洛陽就被叛軍攻破了。

 逃命,毫無目的的逃命。誰也不知道自己還能逃多遠,也不知道噩夢什麼時候結束。

 葵園,封常清的人沒守住,潰敗。

 上東門,封常清親自率軍迎戰,有人甚至看見了他花白的頭。臨時招募起來,完全由市井少年組成的官軍,縱使人人都豁出了x ng命,光憑著一腔血勇也擋不住範陽來的百戰精兵。不到半個時辰,封常清從安西帶來的幾個親信將領全部陣亡。老將軍身中兩矢,被侍衛拖著,從上東門退下來,退往宣仁門。

 少年們用x ng命換回來的半個時辰,成了洛陽人最寶貴的半個時辰。數以萬計的百姓,在官軍潰敗之前,退到了城西。封常清命人用刀子剜出身上的箭簇,一面安排人手疏散百姓,一面繼續組織抵抗。這次,官軍堅持的時間更短……

 西苑,西苑還可以暫且容身。潰兵簇擁著自家主帥,推搡著百姓,退向城西的皇家園林。連城牆都沒能將叛軍擋住,皇家園林的院牆又能起到什麼作用?馬蹄聲尾隨而來,西苑門被砸毀看小說就到~關鍵時刻,潰兵們齊心協力推倒了一段城牆,抬著封常清落荒而去。

 “不要丟下我們——”

 “阿爺——”

 “孩子他娘——”

 被拋棄的百姓們哭喊著,四下奔逃。疾馳而來的曳落河顧不上追殺封常清,策馬沖入人群,撿著其中衣衫最華貴,包裹最大者揮刀。一時間,昔日以華貴莊嚴而著稱的西苑,徹底淪為了修羅場。無數人在絕望中死去,無數人致死也不敢相信身邊生的這一切都是事實。

 殺戮在城中繼續。

 搶劫在城中繼續。

 逃亡和躲避也在城中繼續。

 失去了封常清這最後一道護身符,洛陽人更為絕望。根本不管叛軍從何處而來,哪人少,哪哭聲xiao便往哪個方向逃。而殺起了x ng子的曳落河們,則不再以打擊官兵為目標,瞪著通紅的眼楮,以殺戮和jiany n為樂。

 火光、刀光、箭光。

 哭聲、喊聲、馬蹄聲。

 混1uan的殺戮之夜,整個洛陽,只有一處所在,還保持著平素的寧靜。

 那是修義坊,緊靠著北側城牆和老安喜門。因為坊右還有一道丈許寬的河渠通向城外,所以坊子里邊的百姓在城破的第一時間,便撞破河渠上的水門,逃了出去。整個坊子瞬間為之一空。

 在空dangdang的坊子中央,卻有一處大宅依舊亮著燈光。東都留守李獨自一人坐在院子中央,膝前橫著一架古琴,身邊擺著一壇美酒,邊彈邊y n。

 他已經盡力了。然而卻無法挽狂瀾于既倒。傾盡家財招募而來的大俠、少俠們,白天時還拍著胸脯,慷慨激昂。剛才卻連敵軍的影子都沒見到,就作鳥獸散。幾個家丁見勢頭不妙,趕緊架著他逃離戰場。大伙久居于此,輕車熟路,很快就找到了出城的安全通道。

 走到水門前,東都留守李卻突然又停住了腳步。他是東都留守,東都都沒了,還留守個什麼?!摘下寶劍送給了追隨自己多年的老僕,掏出印信,鄭重jiao托給管家,請他將其送至長安,或者丟進河底。然後,李毅然轉身,不顧僕人和管家的哭勸,回到了自家宅院。

 家中已經沒了人。兒女們跟這妻子去長安探親,幸運的逃過了此劫。長安還有龍武軍和飛龍禁衛在,憑著潼關天險,應該能擋住叛軍吧!想到天子和家人都不會有事兒,李心里愈安定。竟然不顧城中此起彼伏的哭喊聲,借著燈籠的微光,彈起了琴來。

 他彈的是霓裳羽衣曲。當朝第一大樂,天子和楊妃二人合作,歷時數年,最近方才完成。作為宗師子弟,李有幸听過其中數段。如今信手彈來,亦頗得其中三味。

 全曲共計三十余段,李只記得其中極xiao的一部分。然而就是這極xiao的一部分,斷斷續續彈下來,也令寒風中平添幾分暖意。

 “李留守好雅興!”即便在兵荒馬1uan時刻,依舊有知音循樂聲而來。東都留守緩緩抬頭,看見曾經跟自己相約抵擋叛軍的御史中丞盧奕和采訪判官蔣清聯袂而至,每個人身上都帶著幾處刀痕。

 “你們兩個,受傷了?!”李楞了楞,問話中帶著幾分難以置信,“怎麼還不走?!”

 “走,走哪去?!”御史中丞盧奕的家也在修義坊,跟李家隔著三處院子。“御史中丞的職責是肅內外,分黑白。如今這洛陽城內,誰黑誰白,早已經不用分了,我這個中丞也該歇歇了!”

 “屬下這個判官,抓不住1uan臣賊子,也只好撂挑子了!”采訪判官蔣清本來沒資格跟李、盧二人同席,此刻卻大咧咧地搶過酒壇,嘴對嘴吞了幾大口,“早听說李留守家,藏有專供皇族的佳釀。一直沒機會討幾盞喝。今日能嘗到,也算不虛此生!”

 “早有請兩位過府暢飲的心思,只是耐著官場的一些臭規矩,不方便罷了!”李笑嘻嘻將酒壇奪回來,自己也嘴對嘴輕抿,“今天,這規矩不用講究了,請!”

 說著話,又將酒壇遞給了御史中丞盧奕。後者也不復往日的斯文與正經,笑呵呵地接過酒壇,飲了幾口,然後一邊將酒壇遞還給蔣清,一邊笑著道︰“果然是好酒。可惜沒什麼好菜。”

 “有一二知jiao足矣!”蔣清接過酒壇和話頭,大笑。

 “此言甚是,有一二知jiao足矣!”李亦笑,再度將酒壇接過來,慢慢細品。“封矮子呢,怎沒見他跟你們一起過來喝酒?!”

 “跑了!”御史中丞盧奕撇了撇嘴,對封常清的為人極為不屑,“即便沒跑,他也沒資格喝這壇子酒。從黃河邊上敗到虎牢關,又從虎牢關一路敗到洛陽。還什麼百戰老將呢,我呸!”

 “他可是說半個月內,將叛軍打回河北的!”采訪判官蔣清對封常清的潰敗也很是不滿,喝了口酒,笑著數落,“卻不知道,黃河什麼時候又改道了。跑到淮南去入海了!”

 黃河當然沒有改道,只是叛軍的腳步已經不僅僅限于河北。御史中丞盧奕听蔣清說得詼諧,忍不住嘿嘿冷笑。東都留守李卻不願意在這個時候了,還于背後說同僚的不是,笑了笑,低聲替封常清辯解,“如果麾下帶的是安西大軍,他當然能跟安祿山一爭長短。換了咱們洛陽臨時招募來的富貴公子,他就是拼了老命,也不頂用啊!”

 盧奕和蔣清二人剛才也一直組織人手抵抗叛軍,可平素連殺個j 都需要屠夫代勞的洛陽少年們,哪曾見到過真刀真槍。沒等與敵軍接觸,便散去了大半。另外一xiao半只頂了半柱香時間,也投降的投降,逃命得逃命,作鳥獸散了。

 對照自家的情景,二人當然拉不下臉來數落封常清。搖搖頭,輪番抓起酒壇痛飲。東都留守李陪著二人喝了幾口,依稀听到坊子外有喊殺聲靠近,笑了笑,按住酒壇,“估計不會再有客人來了吧!你們說,這酒要不要留下幾口?”

 “不會了!”盧奕整了整沾滿血跡的衣服,笑著掃視李院子。此處乃正堂門口,附近種著幾棵梅樹。十二月的天氣,正是臘梅含苞待放之時。“輔國將軍畢思琛率部降賊了。我過來時,令尹大人正帶著屬下一眾官吏,站在府衙前跪迎安祿山。他好意思拉我入伙,我卻沒那個臉跟他一路!”

 “在下,也沒那個臉!”蔣清笑呵呵地補充了一句。“兩位大人稍坐,天冷,屬下去取些干柴。”

 “用干柴麼?”李低下頭,看了看一直壓在琴下的佩劍。“也好,干干淨淨。我沒干過粗活,就不給你添1uan了。”

 “他是天生的富貴命,不像你我!”盧奕笑著調侃,仿佛在做一件很平常的事情般,“我跟蔣清一道吧,你坐著喝酒便是。這宅子都是木梁木柱,想必用不了許多!”

 “那我就給你們彈曲子助興!”李訕訕的笑了笑,為自己的養尊處優而慚愧。“我好像也只會干這個了!”

 說罷,他低下頭,繼續斷斷續續地彈琴。從舒緩的散序到歡快的歌頭,從歡快的歌頭,又到鏗鏘的舞破。霓裳羽衣,一段段彈下來,彈盡盛唐繁華。

 沒有殺戮,沒有哭號。身外的一切仿佛都遙遙遠去。恍然中,李好像又回到了開元時代,年青有為的皇帝,虛懷若谷的宰相,公正廉明的御史,英勇善戰的將軍。

 幾點火星在夜空中落下。慢慢匯聚成團,慢慢騰空而起。

 火光後,幾個朋友拍膝而y n。

 依稀還是霓裳羽衣。

 注1︰曳落河,奚語,壯士的意思。為安祿山麾下最精銳的騎兵。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