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雲鬢鳳釵》第43章
第四十三章

 江州地處虹河與大江海□界下游的平原上,若逢天文大風潮,低矮的地勢容易遭受水淹。只幾十年前,一個名為都越的時任知府請命率了民夫高築江邊塘壩之後,這數十年都未再有水淹之禍,換來了風調雨順。當地人也就把這塘壩親切地稱為都越壩,用以紀念那位知府。

 明瑜卻知道,到了下月中秋前夕,東海會起這數十年都未有過的極大颶風,那時加上潮漲,江面大起洪峰,護了江州人幾十年的都越壩抵擋不住這幾十年才遇一次的大水,在虹河拐角的雁來灣一段決口。明瑜記得當時知府謝如春雖也發動百姓護塘,但防備不足,料不到雁來灣會被沖毀決口,導致大水倒灌入城,淹沒了江州境下的萬頃良田,沖毀房屋無數。地勢再低些的窪地,百姓避禍不及,傷亡不計其數。連知府衙門口的兩尊石獅都被洪水沒頂。榮蔭堂也水淹三尺。大水過後,獲知消息的正德大為震怒,下旨命知府謝如春賑救災民,榮蔭堂也參與了救濟之事。直到半年過去,到了第二年的春,百姓們才漸漸恢復了從前的生活。

 這一場大水不僅苦了江州百姓,讓謝如春的仕途也遭了貶損,此後便一蹶不振。他今年知府任滿,本很有希望被調入京。卻因了這一場天災,正德皇帝后來又下一道聖旨訓斥,道他疏於職守。若非看在他任左軍勘查使的份上,怕要遭貶斥。到了第二年,就被平調到了梁州。明瑜與謝銘柔一年中也不過通上一回書信。再兩年後,她嫁入侯府,消息零落,自此便再也沒了年少舊友的音訊。

 這一場災禍給明瑜的印象太過深刻,所以她自然記得清清楚楚。就在下月的八月十三,全城百姓都準備慶賀中秋之時,前所未見的疾風驟雨持續了一天一夜。當夜雁來灣決口。第二日明瑜起身,映入眼簾的便滿目汪澤,渾濁的黃泥水吞沒了漪綠樓下的的庭院,家人要靠舟舢才能進出。

 不過只剩一個月的時間了。

 明瑜不敢確定這一世,那場會禍及許許多多江州百姓,包括知府謝如春的大水否會照了前世的軌跡如期而至。但她既然知道有這可能,實在無法置之不理。大水雖然沒給自己家造成多大損失,不過淹了下面的田地莊園,損失了財物。但卻奪走了許多人的親人。阮家的救濟堂裡,從那一場大水後,就驟然增了許多無家可歸的孩童,一時人滿為患。明瑜到現在還記得那些髒污的小臉上的一雙雙眼睛中的驚恐和悲傷。

 她不能就這樣跑去對自己的父親或者謝如春說,下月十三可能會起一場數十年不遇的大風大雨,雁來灣決口,江州會成汪澤一片。但因為很早之前就在想這件事,所以她也有對策。

 江州城裡有個人人都知道的胡半仙。

 一年之前,胡半仙還只個在破廟裡寄身的算命先生,靠一張三寸不爛之舌,每日在街頭巷尾打卦卜算,勉強混口飯吃而已。他的名聲大噪很富戲劇性。當時江州城裡有名的城東富商李營夜半與自己的愛妾一道被人殺死在房中。謝如春抓不到凶手,李府衙門口哭天搶地,一時成了全城人茶餘飯後的熱議話題,因了李家與江南總督府沾了點遠親,連總督也被驚動,下令謝如春限期破案。正焦頭爛額之時,這胡半仙找了阮洪天,道自己昨夜占卜打卦,算出此案乃李為謀家財,與本她親眷的管家一道合謀殺了寵愛庶子的丈夫。本要直接去尋知府告知的,奈何府衙門高,被攔住進不去。曉得阮洪天與知府素有往來,這才尋了上來要替天行道。阮洪天本不信。只見他說得有鼻子有眼,連凶器埋藏在李家花園的那株老桂樹下都說了出來。這才半信半疑地過去跟謝如春提了下。謝如春本就無計,見有線索可查,也不管虛實了,帶了人過去一挖,竟真挖出了一把屠夫刀,刀刃上的血跡還隱約可辨。立時便抓了李和管家,審問之下,二人俱招了出來。此案一結,於這胡半仙鐵口直斷的名聲一下傳遍了全城。每日來尋他算命問卦的人絡繹不絕。他也早從破廟裡搬了出來,住到城中的熱鬧之地,坐在家中繼續施展他那如簧巧舌。

 阮洪天護送妻女從孟縣回了榮蔭堂,沒過兩日,在城中自家一間鋪子中時,聽夥計來報,說門外有胡半仙求見。阮洪天一愣,想起從前的那樁事情,便叫帶了進來。

 胡半仙一見阮洪天,便壓低了聲道:「阮,前次多蒙信任,把小人的話舉到謝大人面前,小人不勝感激。昨夜小人又占卜得出一卦,因事關重大,小的不敢自己上報給謝大人,想來想去,只好又來求阮了。」

 阮洪天本也不特別信這些卜卦之事。只前次那兇殺案卻本被他料中,也百思不解。此時見他又尋了過來,便道:「卜出何事?」

 胡半仙猶豫了片刻,一咬牙道:「小的昨夜夜觀天象,覺到有異,便起卦占卜,竟算出下月十三會有一場幾十年不遇的大風大雨,江海滿潮,水淹全城,傷亡無數……」

 阮洪天大吃一驚,道:「這般大的事情,你也敢信口開河?」

 胡半仙額頭綻出了汗,急忙道:「小人不敢胡說八道。實在天象卦象俱都指出這般。且從那卦象來看,指向便雁來灣口,想那裡的塘壩抵擋不住沖刷,這才破口入水,一沖千里的。」

 阮家在雁來灣一帶有諸多良田莊子。阮洪天聽他說得一本正經,連地方都道了出來,忽然想起他前次也一語道出了真兇,躊躇了片刻。終覺事關重大,便起身道:「難得你這般為百姓著想。你既說了,不管有無,我代你把話傳給謝大人便。」

 胡半仙哭喪了臉道:「我本不欲說的。若到時沒這樣的事,謝大人只怕要治我個妖言惑眾之罪。只又一想,此事事關我江州百姓的福祉,這才拼了命也要叫謝大人曉得,好早做預備有所防範。」

 阮洪天見他神色雖難看,說出的話卻又鏗鏘,還道他真憂民所致,便安慰道:「你既卜出這等天象,不管到時如何,本就該叫父母官曉得的。便到時候真沒有,做了防範也比毫無防備要好。你放心。到時若真有此事,你便立一大功。若安然無恙,我也定會在謝大人面前保你無事。」

 胡半仙這才稍稍放下了心,擦了下額頭的汗,連聲道謝了,點頭哈腰離去。

 阮洪天不敢怠慢,立刻便去了南門謝府。被人引入書房之時,見謝如春與他侄兒謝醉橋正一道在那裡。寒暄了幾句,也沒拐彎抹角,徑直便把才纔胡半仙的話講了一遍。

 謝如春與謝醉橋俱有些驚訝。半晌,謝如春才皺眉道:「我素來不信這些卜卦之事的。只前次那李家的兇案,卻真被他料中,據他道出的原委才破了案,實在叫我驚訝。打那後我為探他虛實,暗中幾次派了人過去扮作算命之人叫他卜卦,見他也不過在賣弄口舌,糊弄些無知小民而已。想來那回被他料中真兇也不過湊巧。如今他竟又這般說話,實在叫人不解。」

 阮洪天道:「我也半信半疑。只他連日子和雁來灣都道了出來。因了此事關系重大,我這才不敢隱瞞,過來叫大人曉得的。」

 謝如春道:「塘壩立起多年,這些年上頭也沒多少銀兩撥下來修葺,前幾年修葺,都不過小打小鬧。那雁來灣一帶確實最薄弱。尋常的江海之潮還能抵擋。若真有幾十年一遇的大潮,只怕真出事也未必。只不曉得那胡半仙的話可信不可信。雁來灣一帶塘壩甚長,真聽了那算命人的話發動民夫護塘,也不小動靜,若到時候沒這般的事,我怕上頭曉得,道我堂堂朝廷命官,竟聽信個江湖騙子之言……」

 謝醉橋從前也聽聞過那胡半仙的事情,此刻又聽他竟新佔了這樣一卦,見自己叔父猶豫不決,便道:「此事確如阮世叔所言,事關百姓民生。寧可信其有,也不可信其無。那人既這般言辭確鑿,叔父還早些準備下的好。若真確有其事,也不會到時亂了陣腳。」

 謝如春道:「胡半仙那裡,還要再打探清楚的好。」

 「叔父放心,此事交給我便。」

 謝如春曉得這侄兒辦事素來穩妥,點頭應了下來。

 謝醉橋不信卜卦之屬,只從前李家命案發生之時,他正巧還在此地,曉得確實因了那胡半仙之語,自己叔父才抓獲真兇破案的,當時也驚訝不已,只道天地間確實存有自己所不能理解的異象而已。如今時隔一年多,那胡半仙再次浮出水面,這才道出了個更大的天機,自然按捺不住心中好奇,要尋過去親自探究一番。從南門出來,打聽到胡半仙就住在最熱鬧的廟街,便徑直過去尋他。不想被人帶到他住所之時,卻見鐵將軍把門。邊上鄰居道他昨日便離去了,不曉得去了哪裡。只得回去把事情報給了叔父謝如春。謝如春又找來阮洪天,幾人商議一番,謝如春道那胡半仙必定信口開河,如今後怕了才畏罪潛逃。

 阮洪天道:「大人所言也不沒道理。只我覺得這其中大約還有隱情。他若只因了自己信口畏罪而逃,前幾日又何必自蕁麻煩去找我說那一番話?莫非他確卜算出了這卦象,自己卻又不敢肯定。怕萬一到時候沒這般的事,大人會將他怪罪,這才躲避了開去?」

 謝醉橋點頭道:「阮叔父說得也有道理。以侄兒來看,如今既曉得有這般的可能,總要做些防範才好。若真被他道中,這便關係千萬百姓的生計大事。」

 阮洪天見謝如春仍躊躇不決,曉得他的心病,慨然道:「大人放心。我家便有田地農戶在那一帶。護塘之責,我義不容辭。大人也不必驚動上官,我自會與大人一道出力。」

 謝如春曉得阮家財厚。他既開口願意護塘,自己也就不用向上官開口要護塘之銀,到時即便安然無恙,也不會招致上官不滿。心中一塊石頭落地,點頭道:「如此甚好!這乃造福百姓之事,我身為父母官,自當義不容辭!」當下便召了師爺來,不提胡半仙,只說臨近風雨大潮之月,怕江邊塘壩抵擋不住潮湧,要商議護塘之事。師爺欣然從命,幾人一道議了個大概,這才先散了去。

 再兩日,謝翼麟又追著謝醉橋問他到底有沒向謝靜竹提前次問過的事,道八月二十便明瑜生辰,再不問過來,只怕就來不及備賀禮了。

 胡半仙那事太過重大,謝醉橋這幾日都還在查他下落,一時便把這茬給忘了。此刻聽這堂弟又追問,眼前忽然又現出那女孩的一雙明眸,愣怔了片刻,道:「今日就幫你問。」

 謝靜竹因了京中的家中失了母親,父親又忙於公務,這將近三年的時間便都一直住在此處的叔嬸家中,早過慣了此處的江南生活,有謝銘柔這樣的堂姐相伴,又結交了似明瑜這般的好友,想到再沒多久就要隨兄長一道回京,這些日裡心中難免有些惆悵。這日晚間回了自己的房,正坐在燈下,忽見兄長過來,有些意外,急忙迎了進來。聽他問了幾句自己的起居,一一應了。忽然聽自己兄長道:「聽說下月二十便阮家大姑娘的生辰。妹妹你可曉得她平日喜好?若送賀禮,該送什麼的好?」

 謝靜竹驚訝,抬眼望去,還未開口,謝醉橋忙擺手道:「妹妹莫要誤會。不我想知道。有人托我向妹妹打聽。」

 謝靜竹略一想,已知道那人誰了。噗嗤一聲笑了起來道:「哥哥不說我也知道。必定麟堂哥叫你打聽的吧?他去年有次在我院中無意撞到了阮姐姐,那個臉紅得,就跟煮熟的蝦子一般。往後就不住拐彎抹角朝我和堂姐打聽阮姐姐的事。被堂姐羞臊了好幾回,他這才消停了下來。如今想怕又被堂姐笑話,這才攛掇了哥哥你過來問我的吧?」

 謝醉橋一怔。前幾日從孟城回來的路上,他雖然就已經發現自己堂弟對阮家的大姑娘懷了好感,只當時還以為他不過少年一時起意而已。沒想到現在才知道,原來這個自己偶爾會想到的女孩,不但有人比自己更早一步看在眼裡記在心中,還這般熱切不加遮掩,且這人不別人,還自己眼中那長不大的堂弟……

 他一時有種心口被堵住的感覺。

 謝靜竹未覺到他沉默,只笑道:「阮姐姐家中什麼沒見過,別人眼中再好的金玉器物綾羅綢緞她也不會稀罕。且下月她十四歲生辰,送那些俗物也沒意思。」

 「那她喜歡什麼?」

 謝醉橋立刻問道。話出口才覺自己有些過於急迫。

 謝靜竹倒未覺他異常,只想了下,道:「我和堂姐要送她自己親手繡的荷包香囊帕子。若說她特別喜歡什麼,我也說不好。」

 「妹妹你再想想,翼麟不託了我嗎,總不好就這麼一句話打發了他。」

 謝醉橋摸了下下巴,又問了一句。

 「反正只要用心送的禮,無須貴重,她都會喜歡的。」

 謝靜竹朝他笑了一下。

 謝醉橋一時說不出話來了。這問了半天,到最後什麼都沒問出來,其實有點鬱悶。

 「怎麼樣?可問出來了?」

 謝翼麟正等在外面,見堂哥出來了,急忙湊過去問道。

 謝醉橋把自家妹子最後的一句話學了一遍,見堂弟的表情從起先的欣喜期待變成了一臉懊喪,自己心中方才的那一絲鬱悶忽然就煙消雲散了。

 「翼麟,你還小,當以學業為重。小心被叔父嬸娘曉得了。且你日後出息了,不用這般費心想著討女孩歡心,女孩自己就會把你放心上了。」

 謝醉橋咳嗽一聲,拍了下他的肩,語重心長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