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官道無疆》第1774章
第十三捲 西風烈 第五十六節 西塔

 既然打定主意要盡快敲定,童雲鬆這個時候也就不再拘泥糾結。

 朱小平準備了幾套方案,備用人選也有不少,但是每一個人選基本上就牽扯到其他幾個人選的調整,所以這種方案是最不好做,尤其是像比較大的人事變動,這樣的方案遲遲不能敲定主要原因就是只要有一兩個重要人選無法定闆,就要影響到整個方案。

 快刀斬亂麻,陸為民把宋城主要人選敲定下來,其他就要好解決許多,像西塔和梓城的問題,雖然也有爭議,但是相對來說分歧就沒有那麼大。

 花了兩個小時梳理了整個方案,童雲鬆也有些疲倦,依然還有一些人選需要上會來討論,肯定也還會有一些爭執,不過童雲鬆已經有了思想準備,也就直接告訴朱小平,部分人選等到書記碰頭會上再來研究拍闆。

 朱小平也知道這一次方案成型拖得時間太長,童雲鬆也有些不滿意,但是秦寶華咄咄逼人的氣勢讓他無法不堅持,否則日後他朱小平日後說話就沒有人聽了。

 他也感覺到這一次有些棘手,甚至有點兒騎虎難下的味道,好在陸為民後期的介入,讓雙方都有了一些下臺階的機會。

 當然朱小平也知道陸為民當然不是大度來當好人,陸為民一樣有他自己的意圖和想法,不過朱小平也能接受,陸為民是兼著常務副市長的市委副書記,而這一輪人事調整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更好的為下一輪的經濟發展服務,他當然有發言權。

 而且在這個時候介入,朱小平也清楚對方是肯定已經和童雲鬆與魏行俠兩人進行了一番溝通的了,像沙陽春出任宋城區委書記估計就是一個雙方的妥協。既然滿足了秦寶華的調走梁一芒的要求,那麼趙然這個人選也就是接受了己方的意見了,這個姿態很明顯。

 朱小平也鬆了一口氣,這種僵持他也很累,而且再拖下去。對他和秦寶華兩人的威信也是一種損害,所以能夠以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結果,哪怕是還有很多不盡人意,但是也勝過一直拖延了,想必童雲鬆和魏行俠也意識到了這一點。

 趙大恆擔任麓溪區委副書記、代區長,吳淼到烈山接替趙然。……

 又是一個雙方的妥協,趙大恆頗得秦寶華認同,本想調到市委組織部擔任常務副部長,但是卻遭到了朱小平堅決反對,到麓溪擔任區長應該說是比到市委組織部更讓趙大恆本人更滿意,而吳淼則是朱小平力薦。到了烈山,這個人選也獲得了陸為民的支持。

 書記碰頭會並沒像想象的過多糾纏,想必這幾個月的反反復復紛紛擾擾,已經讓各方都有些精疲力竭的感覺,在一些具體細節上,各方都表現得相當大度容忍。

 西塔的調整也頗為激烈,裘海波到市政協擔任副主席。

 這一安排讓很多人都感到驚訝。裘海波的年齡還有一段時間,但是卻被硬生生提前安排到了市政協,據說為此裘海波在一個場合裡喝多了之後大罵卸磨殺驢,只是罵歸罵,酒醒了對市委副書記秦寶華的談話還是只能忍氣吞聲半個屁的都不敢放。

 覃澤東到了市地稅局擔任副局長,但是括弧是正處級,他本人雖然也有些情緒,但是也能接受。

 地稅局福利待遇各方面都不錯,至少一去替他配了一輛嶄新的廣本雅閣,這讓覃澤東很滿足。

 在西塔。他雖然是縣長,但是也只能坐一輛半新舊的桑塔納2000,廣本雅閣是99年初纔開始上市的,在宋州也不多見,市領導裡邊都還沒有來得及配備。但是市地稅局買了兩臺,除了局長,也就他了。

 李幼君擔任縣委書記,苗奇偉擔任縣委副書記、代縣長。

 這基本上是陸為民的意圖,也是這一次陸為民的主要目的意圖。

 在這兩個人選上,陸為民花了不少心思,甚至有了一點兒立下軍令狀的味道,纔說服了童雲鬆、魏行俠以及秦寶華,甚至在朱小平那裡,陸為民也做了一些交換。

 西塔目前是宋州情況最糟糕的,也就是宋州這個木桶中最短的闆,陸為民知道自己現在的力量還不足以改變或者說駕馭整個宋州,在很多問題上,他只能眼睜睜的接受童、魏、秦、朱等人的意見,全面出擊不如確保一點,讓西塔在本輪調整中按照自己意圖來實現,這就是他的目的。

 現在做到了,而李幼君和苗奇偉兩人就要在未來的一兩年裡拿出像樣的成績來證明他陸為民的軍令狀是值得的,否則不但他陸為民的威信會掃地,同樣他李幼君和苗奇偉的政治前途也會摺戟沉沙。

 這一輪刀光劍影的博弈終於落幕,也讓很多人真正意識到了宋州變局的開始,不換思想就換人,這句話似乎真的就成了一句字字到肉的寫照。

 宋城和西塔,這兩個區縣,一個是昔日老大,但已經老去,一個是千古不變的老?,慾振無力,現在史無前例的書記區縣長同時全部易人,這足以說明宋州市委的決心了。

 無論是沙陽春還是苗奇偉,都很清楚自己肩負的使命,宋州市委不能容忍平庸,宋州也沒有太多時間來等待,要創新求變,要交出一副滿意答捲,如何來畫出這幅答捲,就看他們的表現了。

 在和新任的幾個區縣主要領導的談話中,無論是童雲鬆和魏行俠都表露出了一個態度,那就是市委對新上任的班子有足夠信任,也會給於他們足夠的支持和耐心,但是希望他們不要辜負市委的信任。

 每一個談過話的人都能感受到宋州市委流露出來的決心,當然還有壓力。

 「壓力山大啊,」苗奇偉走進李幼君辦公室,就忍不住抓頭,這是陸為民的口頭禪,現在被苗奇偉撿著了,「乾不好,拿不出像樣的東西來,我都覺得真的還不如早點引咎辭職算了。」

 「誰說不是呢?我估摸著沙陽春和趙然也差不多吧?」李幼君狠狠的把煙蒂捺熄在煙灰缸中,煙灰缸裡已經堆滿了煙頭,「現在是不成功則成仁,沒別的選擇,放手乾吧!」

 「李書記,乾肯定要乾,我們也不怕苦點兒累點兒,但怎麼乾纔能乾出最好的成績來?童書記和魏市長都和咱們交了底,西塔,不能再像以往的西塔那樣死氣沉沉,同樣西塔也本來就和其他區縣條件不一樣,也不能盲目的去跟風,否則弄不好就是東施效顰,適得其反。」苗奇偉目光深邃,語氣深沉,「陸書記也提了幾點,我覺得很有啟迪,我們西塔現在要和遂安或者蘇譙、麓溪這些區縣比,肯定沒法比,就算是宋城、沙洲和麓城、葉河,現在各方面條件也比我們強太多,還不說外地市了,我們怎麼和它們拼?只有因地製宜,揚長避短。」

 李幼君和苗奇偉都是土生土長的西塔人,兩個人經歷不一樣,李幼君是部隊乾部轉業,而苗奇偉則是鄉鎮乾部出身,但是都是從基層乾起來的,這一點是共同的,兩個人在裘海波時代關係就不錯,這也是陸為民看好二人搭班子的一個因素,現在可以說把兩個人綁在了一條戰船上,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別無選擇,只有拼死一搏。

 西塔的情況對於兩人來說了然於胸,幾十年都在西塔,而且之前一個是縣委副書記,一個是常務副縣長,西塔的方方面面都是熟悉無比,但怎麼來打開西塔的局面,兩人心裡有點兒門徑,但是並沒有太大的把握。

 當副手和當主官是兩個概念,尤其是這種背水一戰式的方式。

 西塔是個純粹的農業縣,和蘇譙、遂安以及麓城、麓溪這些縣份不一樣,西塔是真沒有什麼工業底子,縣城破敗簡陋,城鎮人口稀少,拿本地人自己話來說,十年前的西塔和二十年前的西塔沒啥變化,而現在的西塔縣城和十年前的西塔縣城大概唯一變化就是多了兩條倒土不洋的乾道,因為有路燈,成了縣城老百姓傍晚散步和擺攤點的好去處。

 李幼君和苗奇偉都思考過,琢磨過,研究過,西塔有什麼特色,有什麼優勢,而什麼特色優勢是能夠真正拿出手來作為西塔下一步發展啟動的吸引力和亮點所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