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官道無疆》第2606章
第一百一十節 裂痕

 陸為民並不過多的參予本該屬於政府的工作,在他看來,市委的主要職責就是定方向,明原則,抓重點,並且督促政府在具體工作上的落實。

 像西塔提出的在西峰山區建設大學城和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這一構想,很快就從縣這一級上升到了市這一級進而到省這一級,這也充分說明了宋州的工作獲得了省裡的認可。

 市政府也很快就通過了關於在西塔縣西峰山區域規劃建設大學城和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構想意見,這還只是一個初步的構想規劃,要真正落實還有相當多的工作要做,但這不需要陸為民去具體過問了,副市長黃鑫林和西塔縣方面將會全力推動。

 一時間陸為民發現自己突然閒了下來。

 西塔的問題解決了,經開區、沙洲以及蘇譙與滬上電氣的談判也還在有條不紊的推進。

 滬上電氣那邊效率也還行,在陸為民的督促下,海力集團和沙洲的談判最順利,幾近於達成協議,也就剩下一些最後的程序性問題了。

 蘇譙和經開區還在攻關,但都有進展,尤其是經開區這邊和滬上電氣環保集團都有此意願,進展更大,蘇譙方面涉及到的問題要多一些,還有一定距離,但池楓表示可能性還是比較大。

 宋州長江二橋的建設進度明顯加快,從2004年正式動工以來,2005年進入建設高峰期,2006年的進度更快,已經完成了三分之二左右的工程量,按照工期48個月的預計,會在2008年下半年有小幅提前竣工的可能。

 在陸為民印象中這座宋州長江二橋起碼比前世提前了五年以上,這對於整個宋州的經濟發展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利好和推動,尤其是對蘇譙融入宋州市區經濟圈將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同樣。另外一項宋州的重點工程——中石化宋州80萬噸乙烯項目也進展順利,同樣預計會在2008年底竣工投產,屆時宋州的石化產業將會擺脫現在的二流格局,成為一支紮紮實實的頂樑柱,對於全市與石化緊密相關的化工、材料產業的帶動作用也將迅速凸現出來。

 大項目對一個地方經濟的拉動是立竿見影的,僅僅是宋州昌江二橋、中石化宋州80萬噸乙烯項目、二環線項目這三大工程對全市建築行業的拉動就相當明顯,而宋州日益升溫的房地產行業也更是讓全市建築業發展如火如荼,同時也吸引了大量外地建築企業來宋州掘金。

 陸為民回到宋州之後起碼接到了不下十個電話,都是要來宋州發展的企業托熟人朋友來打招呼求關照的,這裡邊甚至還包括夏力行和花幼蘭。這讓陸為民也很是無語。

 當然領導打招呼並非是什麼超出原則要求給工程,也就是希望宋州能夠接納這些外地進入宋州發展的企業,不要採取歧視的眼光和心態對待,至於說具體業務上的事情,自然是各憑本事了。

 黃鑫林從未有過如此複雜的感覺。

 他很清楚這紛至沓來的橄欖枝源於何處。

 曹振海已經正式接任了市委副書記,張靜宜也正式接任了組織部長,雖然市委秘書長並未卸任,但是這也是一個時間問題。

 對於這些事兒黃鑫林並不關心,他關心的是自己的市委常委身份問題。

 從各方面渠道反饋過來的信息。自己進入市委常委並無太大懸念,包括左部長和姚放那邊的消息。

 他關注的是陸為民在這個問題上對自己的態度。

 從表面上來看,市委很順暢的推薦了自己進入市委常委,這似乎應該說明問題了。但是黃鑫林知道這還不夠。

 宋州在未來的一到兩年裡人事會經歷較大的調整,這是黃鑫林觀察所得,也是他從組織部獲得的消息綜合判斷得來。

 應該說從現在開始,宋州已經進入後陸為民時代了。陸為民的影響力和掌控力已經達到了,但是也會無可避免的走向「衰落」。

 這個衰落並非是指陸為民本身的問題,而是基於陸為民自身位置的變化。他在宋州不太可能再呆上一兩年,黃鑫林的判斷,陸為民最遲會在明年五一之前離開,很大可能會是明年春節之前,甚至更早離開。

 關於陸為民的去向也有很多傳言,有說可能是昌州市市長,也有說可能會去省裡擔任副省長,甚至也有人說陸為民可能會在宋州市委書記位置上兼任省委常委。

 三種可能性都存在,但是黃鑫林估計第一種可能性最大,但也存在第三種可能。

 讓黃鑫林糾結的也就是陸為民的第三種可能性。

 一旦陸為民擔任省委常委,繼續兼任宋州市委書記,自己該何去何從。

 說起來這也是讓人很無語,自己曾經是陸為民最熟悉也算是最信任的人,何曾想到短短三年時間就走到了這個地步?

 市委一致通過了對自己擔任市委常委的任命,這只是說明陸為民順應了形勢,並未給自己設置障礙,並不代表其他。

 事實上市裡邊也有不少人已經覺察到了一些什麼,自己和陸為民的關係似乎變得有些疏淡了。

 這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黃鑫林也說不清楚,或許是從郁波、譚偉峰擔任市委常委開始,那股子不自在的心思就已經有了。

 隔閡嫌隙一旦產生,再想要彌補,就很難了。

 而當陸為民再度選擇了霍廷江擔任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而自己仍然在副市長位置上不動,黃鑫林對陸為民的不滿就已經到了。

 從那個時候起,黃鑫林知道,自己再不可能真正信任陸為民了。

 到後來,池楓從副市長轉任市委常委、蘇譙縣委書記時,黃鑫林覺得自己也都麻木了,很淡然的態度對待。

 他就想看看陸為民打算怎麼來安排自己。

 郁波和譚偉峰跳過副市長,直接擔任市委常委,陸為民在市委常委會上給出的推薦理由是郁波和譚偉峰兩人在經濟工作上做出了突出貢獻,黃鑫林對此呲之以鼻。

 如果說郁波是對前任黃文旭的蕭規曹隨略微有點兒誇張的話,那麼譚偉峰從葉河縣委書記轉任蘇譙縣委書記則是不擇不扣的按部就班了。

 黃鑫林不認為這兩位做出了多麼大的成績,麓溪固然繁花似錦,但是那是黃文旭打下的底子,蘇譙一枝獨秀,那也是雷志虎,甚至也可以說是陸為民自己努力的結果,郁波和譚偉峰在其中起到了多大作用,黃鑫林表示懷疑。

 如果說郁波和譚偉峰擔任市委常委也就罷了,誰讓這二人正好就坐在了麓溪區委書記和蘇譙縣委書記位置上,而這兩個區縣又恰恰是宋州經濟崛起的功臣呢?

 但讓霍廷江從副市長到市委常委、宣傳部長位置上,黃鑫林覺得這就是對自己**裸的羞辱了。

 誰都知道資歷的重要性,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就是約定俗成的規矩,沒有特別的原因,那麼就不能違背,在自己擔任副市長時,霍廷江還是縣委書記,而且霍廷江擔任副市長之後分管工業,又有什麼值得拿得出手的成績來?

 但霍廷江就這麼擔任了市委常委,而且是一副理所當然的味道。

 在黃鑫林看來,這其實就是陸為民出賣了自己的利益去換取了秦寶華對他的支持,或者說想要保持市裡邊的所謂團結。

 霍廷江是秦寶華的人,而自己應當算是陸為民的人,可作為市委書記的陸為民卻放棄了對自己的支持,讓霍廷江上位,黃鑫林無法接受這種安排,雖然他最終只能接受這種安排而把怨憤默默藏於心底。

 至於說後來池楓從副市長轉任市委常委、蘇譙縣委書記,黃鑫林已經無所謂了,冷眼相看而已。

 這一次市委常委增補自己進入的事情,黃鑫林甚至先於市委研究之前就知道是自己了,左雲鵬和姚放都先後和自己談過,也談到了前幾次市委常委人選安排的一些情況。

 可以說,無論他陸為民同意不同意,自己這一次進入市委常委也是鐵定了的,而且他陸為民也拿不出理由來否決自己進入市委常委,在省委組織部那邊就通不過。

 現在才進市委常委,自己被硬生生的耽擱了兩年時間,而加上在尚權智時自己擔任市委秘書長時栽的觔斗,自己的年齡優勢就這麼白白的被浪費了。

 想到這裡黃鑫林就不由得黯然神傷,對陸為民的怨憤之心更甚。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