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恐怖瘟疫》第1章
  第3節:一、恐怖主義,一種傳媒上的戰略(3)

  不過,就目前來看,恐怖主義的襲擊物件多是一些大國。幾枚炸彈、幾次暗殺並不會讓這些大國改變自己的意願,任這些氣焰囂張的"小"組織擺佈。對一個國家來說,如果輕易被恐怖主義威懾倒,不但有損國威,還相當於告訴那些對自己心懷不軌的組織:"我好欺負,我很容易就範",讓恐怖主義對暴力勒索更有信心。

  因為清楚地知道,讓強大的敵人屈從於幾次恐怖襲擊並不容易,恐怖組織也有必要借助襲擊為自己積攢"人氣"、培養發展潛力。他們用恐怖行動向他們的潛在支持者說明,用恐怖活動來對抗實力強大的軍隊,也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此外,在潛在支持者面前,恐怖主義也像一個老道的政客那樣,將自己粉飾成他們利益的代言人,稱自己正在不畏犧牲地為他們的利益而戰。現在的恐怖主義組織能夠根據自己的特點,找准可能接納自己的階層,並在這一階層內發展勢力。被恐怖主義青睞的階層多是國家中的不得志者,他們或者長時間掙扎在貧困線上,或者在社會上飽受歧視,或者被主流社會壓迫,被國家政治排斥,他們和恐怖組織的敵人有或大或小的矛盾。

  這些潛在支持者,不斷接受著恐怖主義的資訊,很有可能成為恐怖組織合法性的證明者。在一些人眼中,既然恐怖組織是在為自己的利益而戰,自己又有什麼理由不支持它呢?事實上,不少人都相信,恐怖組織是為了消除不平等和壓迫而生。

  為了爭取輿論支援,恐怖組織也會順水推舟,在承認自己策劃恐怖事件時,往往用"潛在支持者的階層"稱呼自己,儼然以這些人的代言者身份出現,從而將自己真正的政治意圖掩藏起來。

  恐怖襲擊一方面對被襲擊者說"繼續固執己見,就要付更大的代價",一方面對潛在支持者稱"我為你們而戰,你們也要積極回應,不能甘於現狀,聽天由命"。

  在這兩重資訊之間,恐怖組織更重視哪個,不同的恐怖組織,有不同的答案。但通常來說,如果恐怖組織認為它們的襲擊有可能讓敵人讓步妥協的話,恐怖襲擊的資訊就側重於傳遞給敵人;如果被襲擊國立場堅定,拒不讓步的話,襲擊資訊就更多的傳遞到潛在支持者那裡。畢竟,潛在的支持者越多,現實的支持者也會隨之增多,恐怖組織也就擁有更強大的力量,能夠發動更可怕的恐怖襲擊,直到被襲擊者精神崩潰,做出妥協。

  恐怖主義的傳媒戰略極其可怕,但這種戰略能否發揮出效力,除了要看恐怖組織的運作外,還和被襲擊者的應對措施有關。只要被襲擊者足夠聰明,恐怖組織無法實現目的,這樣一來,就算不用飛機大炮對恐怖組織進行武力清剿,它也會自己衰敗下去。被襲擊者對恐怖主義的指控、抨擊,一方面有可能促使更多的人同情恐怖組織,加入到恐怖陣營中來;另一方面也有可能讓恐怖主義的潛在支持者和恐怖組織保持距離,於無形中削弱恐怖主義的勢力;甚至可能讓原本對恐怖主義同情有加的人幡然悔悟,成為反恐戰士。

  值得反恐大軍注意的是,傳統的恐怖主義從來不愁沒有潛在的支持者,但它們只是專注於調動這些潛在支持者的積極性。現代恐怖組織的一大特點在於,它們愈發意識到,單純調動潛在支持者的積極性遠遠不夠,還要挖掘這些積極性的政治意義。從這個角度說,恐怖主義和政治的結合更加緊密,這也註定了恐怖組織會越來越重視傳媒戰略。

  第4節:二、恐怖襲擊,從戰術向戰略的轉移(1)

  二、恐怖襲擊,從戰術向戰略的轉移恐怖主義有悠久的歷史,並不是21世紀的新生事物,當人類社會中出現壓迫政權的時候,當人們奮起抵抗這些政權,發動起義、展開運動的時候,恐怖主義就悄然而生了。20世紀中期,反殖民主義運動取得了出人意料的長足發展,世界各地的反殖民運動澎湃而起,在刹那間就將西方殖民者辛苦經營多時的殖民帝國瓦解,早期的恐怖主義萌芽也在這聲勢浩大的運動中取得了新的發展。

  此時的恐怖主義和19世紀後半期伴隨著社會革命而生的恐怖主義不同。19世紀後半期的恐怖主義多採取暗殺政要的方式,影響有限,而20世紀中期的恐怖主義活動方法多樣,如爆炸、暗殺、劫持人質、破壞城市公共設施……其造成的政治影響,遠非早期恐怖主義造成的影響可比。

  在20世紀60年代,人們還沒有將"自由戰士"和恐怖主義分子區分開來,沒有將暴力活動和恐怖行為劃分清楚,不少在聯合國發揮作用的政治活動家,都被不公平地當作恐怖分子,大受迫害。人們關注著他們的反殖民運動,認為他們每每在軍事上陷於極端不利的形勢,就會用恐怖行動打擊敵人。

  在1987年,聯合國通過"各國人民都有自決、自由、獨立的權利"的規定以前,民族解放運動中的非一般暴力行動,在很多時候,都被人們當成"恐怖活動"。

  A2 1987年通過的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決議S/RES/606安哥拉-南非S/RES/605被以色列佔領的領土S/RES/604賽普勒斯S/RES/603以色列-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S/RES/602安哥拉-南非S/RES/601納米比亞S/RES/600國際法院(諾魯)S/RES/599以色列-黎巴嫩S/RES/598伊拉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S/RES/597賽普勒斯S/RES/596以色列-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S/RES/595國際法院S/RES/594以色列-黎巴嫩但在當時,這些"恐怖活動"還只停留在戰術階段。"恐怖活動"的發動者力量弱小,它們以這種方式喚起那些忍耐著壓迫的人們奮起反抗,也以這種方式打擊貌似強大的殖民國家。在這些被壓迫國家中,有一部分人本來就從心底期待由本土政治人物來管理政事,他們即便不參與"恐怖活動",也會有意識地和殖民大國劃清界限。民族解放運動就這樣贏得了越來越多人的支持。

  待力量強大之後,起義者就逐漸轉變了行動方式,開始以遊擊戰的形式打擊敵人。要想從殖民者手中奪回國家主權,遊擊戰爭十分必要。一些政治精英開始從遊擊戰中脫穎而出,成為後來的國家領導人。不過,在這一時期,也出現了恐怖組織冒充遊擊隊的情況。

  後來的很多學者、政府都主張,將民族解放戰爭中的非一般暴力活動和恐怖活動區別對待,這是因為民族解放戰爭中的非一般暴力活動,嚴格地選擇著它們的打擊目標,總是儘量避免自己的炮火傷及無辜。儘管起義者非常希望將殖民者趕出家門,也絕對不會輕易動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或者其他會擴大暴力傷亡規模的手段。小規模的爆炸、武裝對峙是他們慣用的手法。

  因為,起義之人清楚自己開展暴力活動的目標,他們必須保證行動的正義性。一旦發生了傷及無辜的襲擊事件,他們還不惜大費周折地發表聲明,對那些不幸死於他們行動中的無辜者表示沉痛歉意。他們非常珍視自己的聲譽,他們必須留神不會被強大的敵人抓住輿論把柄。他們的目的是將侵略者趕走,他們不會沉溺於暴力之中,只要這個目的實現,他們就會結束暴力,既不會將暴力擴散到其他國家,也不會持續襲擊強大的國家。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將這些社會革命集團、種族民族起義集團和恐怖集團混為一談,也能明顯的發現他們的"恐怖活動"和在今天肆虐的恐怖活動大不相同。前者嚴格地約束著自己的暴力行為,後者則剛好相反;前者把恐怖活動,當成困境中的"戰術",後者則把恐怖活動當作達到目的的必然途徑,當成一種整體謀劃--"戰略"。

  恐怖活動由戰術升級為戰略,不僅是民族解放運動的"恐怖活動"和現代恐怖運動的區別,也是恐怖主義本身發展的一大特點。這一特點讓恐怖主義成為全世界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和宗教極端型恐怖主義的發展與恐怖活動國際化有關。

  宗教極端型恐怖主義,是當代恐怖主義中最有"活力"、成長最快、最具代表性的一種類型。這一類型的恐怖組織,發動恐怖襲擊的最主要動機就是宗教。同時,它們又經常將宗教當成粉飾恐怖襲擊的工具。

  宗教極端型恐怖主義有可能在任何一種宗教信仰中產生,無論這種宗教信仰多麼崇尚和平。該類型的恐怖組織,大多不會有意識地約束自己的暴力行為,它們喜歡將自己的敵人擴大化,而不僅僅將襲擊目標鎖定在某個執掌政權的個人或集團身上。這種類型的恐怖組織近幾年發展迅猛,而近些年死於恐怖活動中的無辜者數量,也比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要多得多。

  第5節:二、恐怖襲擊,從戰術向戰略的轉移(2)

  該類型的恐怖組織雖然會向人們宣傳它們的恐怖理念,卻不會向人們求助,它們堅信自己的行動可以感染不少人,讓他們成為自己的有力支持者。這些恐怖組織一方面不放棄濫殺無辜,一方面也會採取一些手段證明自己暴力的合法性,比如宣揚千年王國論和世界末日觀。

  在這些觀念中,除了該組織成員,其他人都成了罪不可赦之人,恐怖組織就可以毫無顧忌地進行襲擊,絲毫不用擔心是否會傷害無辜。日本的歐姆真理教在地鐵站投放毒氣時,沒有憐惜無辜者;蒂莫西•麥克維在炸毀奧克拉荷馬市政府大樓時,沒有憐惜無辜者;襲擊美國達雷斯薩拉姆大使館的恐怖分子,同樣沒有憐惜無辜者。絲毫不顧忌無辜生命的恐怖活動的打擊面迅速擴大,因此很快便成為世界公敵,落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

  恐怖分子越是無視各國主權,就越能放開手腳開展恐怖活動。他們喜歡向聚集著五湖四海的人們的場所發動襲擊,比如飛機、旅遊勝地。對這些地方發動襲擊,恐怖活動自然就成了引起世界關注的事件,哪怕一個國家只有一個人在異鄉,落到了恐怖分子手裡,整個國家的人就都會不約而同地將目光對準到這個人身上,萬分關注他的命運。恐怖分子不需要做太多聲明,就成功將恐怖氣氛傳遞到世界各地。

  而對那些沒有公民遭遇恐怖襲擊的國家來說,看著恐怖分子襲擊他人,也不敢掉以輕心。飛機是當代世界必需的交通工具,沒有哪個國家敢說,國家中的所有人終其一生都留在他們出生的土地上,絕不遠行。恐怖分子任意挑選著他們的目標,從這個角度看,每個人都有可能遭遇恐怖襲擊。

  人人都生活在恐怖襲擊的陰影下,這正是恐怖分子渴望達到的效果,由他們製造的恐怖氣氛已彌漫到世界的每個角落,只是有些地方的恐怖氣氛濃重些,有些地方的淺淡些罷了。

  恐怖主義的國際化,加速了恐怖主義失控的速度。1988年12月,當泛美航空公司的客機在蘇格蘭的洛克比上空飛行時,突然遭到炸彈襲擊。機上包括空乘人員在內的人員全部遇難,飛機爆炸的碎片砸落下來,還砸死了10多名洛克比人。這些死難者分別來自21個國家。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間,委內瑞拉人伊利赫•拉米雷斯•桑切斯--他的兩個別名分別是"卡洛斯"和"豺狼",是令整個世界都談之色變的超級殺手,他製造了眾多恐怖事件,還自稱直接殺死了83人。他是拉登之前世界上最著名的恐怖分子之一,冷酷無情,視人命如草芥。

  人類20世紀後半期的戰爭史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在以往戰爭中被當成次要戰術的暴力行動,脫離開軍事戰略的整體框架,獨立存在。具體到恐怖主義上也是如此。今天,宗教極端型恐怖主義極度猖獗,恐怖主義國際化也已然形成,恐怖襲擊再不是單純的戰術,而是重要的軍事戰略。

  從前,軍隊的指揮官運用不同的暴力使用方法,將這些暴力作為戰術,納入戰略計畫中。根據各種不同的情況,選擇不同的戰術方法,比如在後備力量不足時採取簡短有效的閃電戰,物資豐沛時採取持久戰。當然,保證這種情況出現的前提是,正規軍隊有足夠的能力壟斷戰爭,國家有足夠的能力限制軍隊使用暴力的範圍。而只有交戰雙方都具備了這兩方面的能力,軍事事件才會向"對稱性"的方向發展,即交戰雙方旗鼓相當,可以通過正面衝突一決勝負。

  相反,如果交戰雙方有一方不具備這種能力,軍事事件就會導向非對稱性的一邊。遊擊戰起初只作為正面戰場的補充力量出現,它可以減輕正面部隊的作戰壓力、援助正面部隊的軍事行動,但當交戰一方在正面戰場上明顯處於劣勢之時,遊擊戰的地位就提高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遊擊戰發揮了重要作用,引起了不少軍事家的注意。二戰後,它逐漸成為一種獨立的戰略選擇,不再是正面部隊的附屬。毛澤東很早以前就看到了遊擊戰的重要意義和發展潛力,對其進行了深入的理論探討。

  第6節:二、恐怖襲擊,從戰術向戰略的轉移(3)

  有外國學者認為,遊擊戰的重大改革是在中東和北非等地區進行的,並由這些地方向世界擴散開來,為人們所熟知。在抵抗強大民族入侵的鬥爭中,明顯處於劣勢的遊擊隊隊員並不需要贏得多大的勝利,他們只要通過一定程度的暴力,保證戰爭不會就此中斷。他們的小規模襲擊,讓敵人必須時刻保持警惕,他們不斷地消耗著敵人的物力和精力,讓敵人不得片刻清閒。遊擊戰無法一下子予敵重創,卻可以不時製造一些小衝突拖垮敵人。

  在遊擊戰中,遊擊隊將平民作為戰爭資源,他們需要平民在後勤上予以幫助,配合、掩護他們的活動,以方便他們隱匿在群眾之間,減少物資消耗,在暗中和敵人進行長時間較量。

  遊擊戰之所以能夠成為獨立的戰略,就在於它改變了傳統戰爭中,遊擊隊和正面部隊的力量對比。平民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當平民作為軍事資源豐沛到一定程度時,遊擊隊就處在了優勢地位,裝備優良、訓練有素的正規軍反倒陷於不利。正規軍永遠不能像遊擊隊那樣,如此充分地利用平民資源。

  對付遊擊隊,正規軍無法採用對付正規軍的方法,只能用遊擊隊的方式和遊擊隊較量。但這樣一來,就不可避免地將平民牽扯近來,因為平民已經成為遊擊隊的一部分,而如果這一現象得不到有力控制的話,針對平民的大規模報復行動,甚至慘無人道的大屠殺就很有可能上演。這種情況導致的最直接後果,就是壞了正規軍的名聲,到了這一地步,正規軍就連平民的輿論支持都得不到了。

  對遊擊戰來說,平民的支援至關重要,甚至可以說,是否贏得平民的支援,直接影響著遊擊戰的成敗。

  恐怖活動借鑒了遊擊戰的精神,還像遊擊戰一樣,獨立成一種特殊的戰略。但是,遊擊戰是一種防禦性軍事戰略,恐怖襲擊則是進攻性軍事戰略。遊擊戰的運用者會對自己的平民支持者以禮相待,恐怖主義者們卻不會善待自己的支持者。遊擊隊運用暴力是有原則的,恐怖組織使用暴力時卻常常罔顧人的生命。

  恐怖主義組織喜歡把脆弱的平民當成襲擊目標。針對平民的恐怖活動成功幾率高,受關注程度大,且平民比軍隊更容易陷入恐慌之中。平民及平民的基礎設施,順理成章地成為恐怖戰爭的重要資源。

  肆無忌憚地襲擊平民、暴力範圍的擴大,則是恐怖襲擊由戰術向戰略轉移的最突出特點。當恐怖襲擊實現了由戰術向戰略的轉移後,軍隊獨霸戰爭暴力的歷史就此結束,恐怖組織就更沒有理由約束暴力事件的發生範圍了。今天的恐怖主義已不單單是惱人的國際現象,還發展成戰爭的主角,肆虐全球。

  恐怖主義不那麼在意平民的支援,恐怖組織也希望將自己的行動正義化,但他們不會通過約束暴力來正義化自己,而是在殺死平民後再向人們證明,他們有充分的理由襲擊平民,這些平民的死是理所當然的。

  現代恐怖主義正逐漸改變著武器和戰場的定義,它們向基礎設施發動極具轟動效果的襲擊,沉重打擊敵對方的經濟生活,給敵對方造成莫大的精神壓力。平民是他們的武器,正規戰爭儘量避開的平民設施是他們的戰場,這種戰略的運用,在"9•11"事件中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效果。

  除了剛才所說的那些,一些新的恐怖手段也在不斷翻新。比如,遭襲擊的國家現代化程度越高,對通訊系統和運輸系統的依賴性就越大,這兩個系統也註定越來越發達、越來越密集、影響越來越廣。一旦恐怖組織瞄準上通訊系統和運輸系統,不用做多大的犧牲,就能輕鬆地利用這些設施達到目的,擴大恐怖效果。之前就發生過恐怖主義者利用郵政包裹散播炭疽的事件。從2001年到現在,美國就出現了數千宗炭疽疑案。他們還可以利用互聯網散播電腦病毒,造成網路癱瘓,甚至直接入侵國家的資訊、控制系統。

  恐怖分子深知,被襲擊者大多要在意法律、道德的約束,不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他們大可以利用這一點,得到巨大的好處。重視民主和法制的後工業化社會一般都有如蜘蛛網一般發達密集的新聞網路,只要對這些系統的任意環節造成破壞,整個系統就陷入癱瘓,這讓後工業國家非常容易遭到襲擊。

  第7節:二、恐怖襲擊,從戰術向戰略的轉移(4)

  相反,農業社會和實行集權統治的地區,通常不具備發達的新聞系統,有的地區甚至連新聞發射塔都沒有,恐怖襲擊的效果十分有限。不過,也正由於新聞媒體的不發達,才更有利於遊擊隊在暗中進行活動,這些地區往往是遊擊隊的地盤。

  恐怖組織在軍事實力上和國家正規軍相差甚遠,但他們卻可以通過巧妙地利用恐怖襲擊戰略,讓大國甚至超級大國大受傷害。同是戰略,恐怖襲擊比遊擊戰要危險得多。這也是為什麼當恐怖襲擊變成戰略以後,恐怖組織變得格外多的原因。

  恐怖分子也必須有足夠的資金建立後勤基地、購買軍火、訓練戰鬥人員,也會為資金運轉操心。但由於恐怖行動大多利用他人資源來實現目標,這樣他們的活動也就更加靈活,進行一場恐怖襲擊比發動一起遊擊戰要容易得多。比如,恐怖分子在襲擊國家資訊網路時,就不需要消耗什麼物資,而無論多小規模的遊擊戰,都要消耗一定彈藥。

  恐怖襲擊也比遊擊戰更有"魅力",因為恐怖主義者在襲擊發達社會時,還利用到一種看不見的資源--"後英雄心態"。這種心態在任何一個歷史時期都有極強的煽動性,在今天也不例外,好萊塢大片中備受吹捧的英雄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恐怖活動有一種將生死置之度外的犧牲精神,這是它最大的優勢,也是它的可怕所在,它正是憑藉這種優勢打擊對手。

  恐怖分子總是有目的性的以"英雄"的姿態出現,發動自殺式襲擊的恐怖分子,不給自己留任何撤退、逃跑的機會,把整個生命都集中在襲擊行動中。古代的日本武士以"像死人一樣的生活"為榮,認為一個連死都不計較的人,沒有什麼事做不成功。恐怖分子也堅信這一點,儘管他們未必知道日本人的這種說法。

  將不怕死的人當作英雄,已經成為人的一種思維定勢,自殺式襲擊者在死後會受到同夥的高度讚揚,很多人也會因為襲擊者自身的死亡,對他寄予同情,淡漠了對襲擊行為本身的憎惡。另一方面,自殺式襲擊者的"不要命"行為,又反襯出被襲擊者的"要命"心態,通過自殺式襲擊,襲擊者也傳達出蔑視被襲擊者的資訊。

  迄今為止,人們還沒有什麼有效的辦法,能夠在自殺式襲擊者發動襲擊時保護自己。而站在恐怖主義的角度,自殺式襲擊不僅成功幾率高,還具有"崇高"的象徵意義,透射出悲劇性的反抗精神。飽受恐怖主義之苦的西方社會主張用談判、調解等溫和的方法解決矛盾爭端,而自殺式襲擊這種極端的方法剛好和其背道而馳;西方社會在面對恐怖襲擊時,希望"破財消災",或通過一定程度的政治讓步保障自身安全,而自殺式襲擊則徹底斷絕了西方人的這一念頭,讓其求生無門。

  自殺式襲擊者以其"果敢"的犧牲精神,在和對手的鬥爭中,取得了勝利。即使行動失敗了,他們也如願以償地顯示出他們的"勇敢"。看著他們決然的姿態,崇尚英雄的人類社會充滿迷惘困惑。因為,無論從任何角度而言,任何人都不能以犧牲他人無辜的生命為代價而達到自身的目的,這是一種不人道的行為。

  恐怖襲擊除了具有現實意義之外,還有象徵意義,這是新時期恐怖戰爭的一個戰略要素。

  恐怖襲擊戰略化,實際上是軍事、經濟、技術、文化不平衡格局的一種表現。在這種不平衡格局中,處於劣勢的一方找不到有效途徑讓自己變得足夠強大,無力和強勢一方抗衡,只能採取非常規手段打擊對手。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衝突就很能說明這一點。五次中東戰爭都以以色列的勝利告終,以色列強大的軍事實力不容置疑。在埃及和約旦退出反以同盟後,形勢對巴勒斯坦人更加不利。巴勒斯坦人也曾寄希望於遊擊戰爭,無奈效果有限,到最後,只好用恐怖襲擊的方法,對付以色列,向政治目標進軍。

  美國是以色列的巨大後援,巴勒斯坦很快也將恐怖襲擊的槍頭對準了美國。還在上個世紀90年代以前,恐怖襲擊都只局限於巴勒斯坦國內。但隨著蘇聯解體,世界上再沒有哪一個國家的軍事實力可以和美國一較高下,沒有哪個國家可以在常規武裝力量的基礎上,迫使美國改變基本的對外政策。換句話說,儘管不少政治家都對美國的某些做法表示強烈不滿,但他們卻無法以軍事制裁的方式威脅美國,甚至無法通過結盟的方式要求美國改變政策。東西方的衝突至今還在,在以後相當長一段時間裡,這種狀況都會繼續存在。

  第8節:二、恐怖襲擊,從戰術向戰略的轉移(5)

  在不平衡的世界格局下,採取非對稱性戰略,就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果。美軍在越南戰爭中的失敗,就是一個突出的例子。美國和越南實力相差懸殊,起初,美國根本沒有料到他們會陷入越戰的泥潭中。美國所施加的政治壓力和採用的強大的軍事制裁都沒有讓越南人屈服,而越南人的遊擊戰和突如其來的小規模襲擊卻讓美國輸掉了戰爭。

  美國在索馬里和黎巴嫩進行軍事干預時再次面臨這種困難。在非對稱性戰略面前,強大的美軍也變得脆弱起來。1983年10月,"伊斯蘭聖戰"組織只不過出動了幾輛裝滿炸藥的卡車,就奪走250多名優秀的美國士兵和50名法國傘兵的生命,迫使美國和法國撤回了部隊。類似的事件在10年後再次上演。1993年10月,美軍開展了抓捕索馬里軍閥艾迪德的行動,最後行動完全失敗了,18名美國士兵不幸身亡。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拍攝下美軍遭受殘殺、屍體被侮辱示眾的場面,讓美國人大為震驚。儘管此次行動受命於聯合國,美軍還是狼狽地撤回了部隊。少了美軍的支持,聯合國維和部隊很快就陷入困境。這些事件給了恐怖大亨拉登很大的啟發。

  在傳統的大規模作戰中,損失十幾名、上百名士兵,都稱不上"重大損失",恐怖襲擊給美國造成的軍事傷害小之又小。即使像"9•11"那樣重大的恐怖事件,也沒有讓美國崩潰,從此一蹶不振。但通過媒體,這些恐怖活動得以被一再演示,一次次撞擊著人們的心靈,這些無疑都加深了恐怖的效果。

  推動恐怖襲擊成為一種獨立戰略的重要因素就是新聞媒體。恐怖主義是一種傳媒戰略,當聳人聽聞的暴力行動和密集的媒體轟炸相結合,就算是無人傷亡的超小型暴力行動,也有可能演變成舉世矚目的特大號事件。吸引眾人眼球,是新聞媒體求生存的基本技能。不用恐怖分子大肆宣揚,新聞媒體就會主動將恐怖氣氛傳播開來,尤其在那些新聞審查不甚嚴格的國家,恐怖襲擊更會被媒體放大。新聞媒體的"密切配合",讓辛苦了半天的恐怖分子,備感欣慰。

  其實,讓恐怖分子頭痛的,不是新聞媒體的大力譴責,而是新聞媒體的冷漠以及政府對新聞的嚴格審查。如果沒有媒體予以關注,恐怖襲擊的消息乏人知曉,恐怖主義者散播恐怖氣氛的目的就難以實現。

  新聞媒體是恐怖主義的新武器,沒有能力給強國製造實質性傷害的一方,卻有辦法讓人們直觀地感受他們的暴力行動。抽象的死亡數字不會給人帶來多大的震撼,但一張死難者的照片卻能讓人久久不能忘懷。

  讓人們感到恐怖的不單是恐怖分子對士兵、平民施暴的照片,還有正規軍進行大規模襲擊時的照片。這類照片不動聲色地像人們訴說著正規軍的罪惡,恐怖分子由此便可將自己形容成正義使者,說自己是為了美好的事業才採取恐怖襲擊的,自己的恐怖襲擊不高尚,正規軍的常規襲擊也同樣不高尚。

  每一次恐怖襲擊都會在被襲擊者間--尤其是過慣了太平日子的強國國民--造成不小的波瀾。恐怖主義者也以這些照片暗示他們,如果他們拒絕妥協的話,還會遭受更嚴重的恐怖襲擊。

  恐怖分子無視死亡、無須顧及暴力範圍,他們的襲擊對象則在經濟、軍事上占統治地位且受英雄主義影響。在恐怖襲擊的操控者和被襲擊者間,有新聞媒體來聯結,並因新聞媒體的存在,二者都具有了某種象徵意義,這種象徵也是戰鬥的組成部分。

  恐怖襲擊是一種作戰形式,擴散恐怖氛圍、要脅敵人是恐怖襲擊的直接目的。在這種目的下,對戰爭的報導也成為一種戰爭手段,這是21世紀恐怖主義的新特徵。這就讓恐怖分子放棄了通過強大自己,和敵人開展對稱性戰爭的手段,而是徹底地發展軍事的非對稱性,讓強者屈服於弱者。反恐聯盟在軍事、經濟上有壓倒性優勢,但這並不意味著它一定能根除恐怖主義。至少,從目前來看,各國領導在聽到"恐怖主義"後的焦灼,並不是裝模作樣。恐怖襲擊--21世紀的新的戰爭形式;21世紀的反恐,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艱難。

  第9節:三、恐怖攻擊,發達社會的脆弱結構

  三、恐怖攻擊,發達社會的脆弱結構

  暴力和新聞媒體結合,無疑是當代恐怖主義最重要的特徵。人們甚至可以把今天的恐怖主義活動概括成這樣一種新式戰略:以暴力為手段策劃轟動性事件,借此傳遞有利於自己的資訊。恐怖組織和那些動輒做出驚世駭俗之舉的非政府組織有相似之處。這些組織為了讓人們關注一些問題,往往策劃上演引人注目的事件。比如,有動物保護組織會在皮草服裝發佈會上組織會員裸奔,以此呼籲人們愛護動物。還有的組織會為自己量身打造電影短片,並在短片中插入能夠產生轟動效應的畫面,既能引起社會關注,還能向政府施加壓力,迫使其出臺相應措施。同時,還可以通過影片進行宣傳,讓更多的人記住自己的名字,加入進來。

  當然,非政府組織和恐怖組織的共同點僅限於通過策劃轟動性事件引人注目和利用媒體進行宣傳。不是所有的非政府組織都是恐怖組織,但恐怖組織確實參考了這些非政府組織的行動模式。

  這足以說明,恐怖主義在20世紀90年代的擴散,並非以暴力手段為基礎。恐怖組織的活動頻繁起來,但其暴力襲擊的級別卻沒有太大進展,他們只是比以往的恐怖組織更擅長利用新聞媒體。在資訊爆炸時代發生的新聞革命,已經讓人們的生活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發生在亞洲的一起恐怖活動,可能在幾個小時後就出現在世界各國的新聞報導中。未等恐怖組織發表承認書闡明其行為動機,幾千、甚至幾萬公里外的人,就已經對著恐怖襲擊照片評頭論足了。

  用新聞媒體擴大暴力影響,其實是恐怖主義傳統的指導方針。讓人們稍覺安慰的是,這種"虛張聲勢"的指導方針,在過去一段時間裡,從一個側面限制了恐怖襲擊的暴力規模。

  如果一個恐怖組織在新聞媒體的幫助下,可以讓小規模恐怖活動,為世界知曉,他們自然會把更多的精力轉移到發動小規模恐怖襲擊上來。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恐怖分子都像他們19世紀的前輩那樣,將甘油炸藥當作首選武器,而不是殺傷力巨大的核武器、生化武器。一方面因為搞到這些武器並不容易,另一方面也因為一旦恐怖組織利用這些武器發動襲擊,一定會大大激怒國家政府,促使它們採取"非常規手段"將其消滅。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是把雙刃劍,就連強大的當局都會懾於它的光芒,不敢輕易動用。對很多恐怖分子而言,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缺乏戰術上的必要性。

  新聞革命讓恐怖襲擊被更多的人知道,但隨著有關恐怖襲擊報導的增多,人們難免見怪不怪。越來越多的恐怖組織發現,他們要想讓自己的恐怖活動在眾多恐怖活動中脫穎而出,也不是一件容易事,精心策劃的恐怖襲擊很有可能淹沒在其他恐怖襲擊的消息中。

  在恐怖活動不那麼猖獗的時代,隨便一則恐怖襲擊的消息就可以輕而易舉地震懾人心。而今天,恐怖活動每天都在上演,恐怖組織要想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就必須製造出格外震撼的恐怖事件,爭取製造更大的經濟破壞、更多的傷亡人數、更具政治意味的標誌性事件。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恐怖活動造成的損失越大、造成的傷亡人數越多,就越能吸引媒體的注目,獲得的關注也就越多。

  在此情況下,動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也就有了"必要",尤其是宗教極端型恐怖組織。

  近年來,人們不斷感歎,宗教極端型恐怖主義造成的傷亡,比從前那些由激進的革命型恐怖主義造成的傷亡多得多。宗教動機和恐怖主義戰略兩相結合,恐怖主義暴力的升級速度直線加快。宗教極端型恐怖分子不需要人們為他們的行動出具"合法證明",他們總能為自己的暴力找到冠冕堂皇的藉口。在他們看來,神可以證明他們的行為是正當的,神會理解他們的行為,神還會給予他們豐厚的嘉獎。一些宗教極端型恐怖組織還認為,在恐怖襲擊中死亡的人,是由神來挑選的。有神作為依託,他們更加不會限制暴力活動。

  為了引起轟動效果,吸引新聞媒體的注意,恐怖組織需要將暴力升級,而有了宗教的依託,恐怖組織又可以不受約束地使用暴力。在這種情況下,恐怖組織開始你追我趕地製造大災難--傷亡上百人,甚至上千、上萬人的恐怖活動。

  第10節:一、三架飛機改變了世界局勢(1)

  當然,也有不少恐怖活動的策劃者並不看重新聞媒體的作用。有的恐怖分子重視襲擊造成的政治後果,有的恐怖分子則更關注襲擊帶來的經濟災難。而讓一個國家陷入經濟困難,同樣可以傳遞出"強國脆弱不堪"的資訊。一些恐怖分子尤其喜歡破壞發達國家的經濟計畫,一旦被襲擊國家因為恐怖襲擊產生經濟動盪,這些恐怖分子就可以得意洋洋地對外界宣稱"西方的經濟,未必有那麼強大"。在現實中,此舉卓有成效,股票商和政權經濟人總是對恐怖襲擊格外敏感。

  發達國家的經濟生活不局限於自己國家之內,而要通過遍及全球的交易所來運轉。針對經濟的恐怖襲擊,是打擊發達國家最迅速、最有效的方法。有時候,單單放出恐怖襲擊的謠言,就可以讓交易所陷入恐慌,一次真正的恐怖襲擊足以令交易所崩潰,這種崩潰會像多米諾骨牌那樣迅速席捲各個經濟領域。襲擊旅遊設施就是出自這一方面的考慮。

  發達國家已經感受到,襲擊發生後的狀況比襲擊本身更加可怕,襲擊造成的間接損失比直接損失更加嚴重。一個以旅遊業為主要經濟來源的國家,在遭受恐怖襲擊後,很可能會萎靡不振,而經濟的不景氣又會造成政治的動盪、社會不安,從而將整個國家引入災難。因此,很多將旅遊業當作支柱的國家,尤其是弱小國家,只好向恐怖主義低頭,滿心鬱悶地給予恐怖組織以支援。

  這種支持不單是財力上的,還包括政治上的,比如為恐怖組織提供避難所,發表政治聲明,美化恐怖組織,説明它們傳遞情報。一些原本和西方國家關係親密的弱小國家,就是在恐怖主義的威脅下,突然改變政策的。為了避免遭受襲擊,它們不得不和恐怖組織痛恨的國家保持距離,即使它們清楚和這些國家友好往來的重要性。

  暴力從來都是恐怖主義傳播資訊的載體。但在21世紀,恐怖主義的暴力卻顯示出新的特徵。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恐怖組織,多將心血放在劫持客機上,希望通過此舉,提升自己的國際知名度。今天的恐怖組織直接將目光對準發達國家的經濟循環系統,這毫無疑問是發達國家的軟肋。它們更注重暴力造成的精神後果,也更清楚自己應該採取何種樣式的襲擊打擊敵人的精神。很多傳統恐怖分子根本想像不到的恐怖手段,都已經被它們嫺熟地運用起來。

  發達國家可以抵抗住恐怖分子的大規模暴力行動,卻無力制止恐怖氣氛的蔓延。在美國、英國、日本、西班牙等諸多發達國家,恐怖主義已經成為人們擔心的主要問題。在阿富汗反恐戰爭前,就有一些美國人因為擔心此舉會招致更多的恐怖襲擊,反對出兵阿富汗。不管發達國家多麼不願意承認,在恐怖主義面前,它們確實相當脆弱。

  第二章布希新政,美國國家戰略的轉移

  一、三架飛機改變了世界局勢

  相信人們不會忘記發生在2001年9月11日的那場夢魘般的悲劇。

  2001年9月11日上午9點,一架為恐怖分子劫持的民航班機,疾速沖向美國紐約的標誌性建築--世貿大廈。十幾分鐘後,人們尚沒有從驚詫中回過神來,又一架民航飛機也結結實實地撞上了上去。半個小時後,世貿大廈南樓轟然倒塌。數分鐘後,位於華盛頓的五角大樓也遭到了飛機襲擊。

  事後人們得知,整個事件共造成3000多人死亡,數千人受傷,其中包括343名消防隊員。紐約市的政府官員悲痛地稱,"9•11"事件讓紐約市經濟在此後的兩年內損失了1050億美元,給當地經濟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而它總共讓美國蒙受了多大的經濟損失,直到今天,再老練的經濟學家也無法估算出來。

  站在恐怖分子的角度,"9•11"事件完全可以被當成經典案例,寫入恐怖主義教科書。

  直接參與這起驚世襲擊的,只有19人。這19人都是恐怖分子中的佼佼者,他們分工明確,組織嚴密。調查顯示,19個恐怖分子總共被分成了三組:第一組3人,負責確定襲擊日期、駕駛飛機;第二組3人,負責後勤工作,如租房子、辦駕照、籌備資金等;第三組12人,人稱"士兵",他們的任務是,在小組頭目進攻駕駛艙時,控制機組人員和乘客。

  第11節:一、三架飛機改變了世界局勢(2)

  這三個小組都聽命於一個有著咖啡色眼睛,身材矮小的埃及人穆罕默德•阿塔,他是"9•11"事件的主謀,並且親自參加了行動。

  三個劫機小組都有各自的銀行帳戶、提款卡,為了方便開展活動,銀行帳戶和提款卡的密碼在組織間是互通的。調查人員發現,當提款機出現故障時,這些恐怖分子似乎格外急躁不安。

  實際上,早在"9•11"事件發生的兩年前,這些恐怖分子就在德國漢堡著手策劃行動了。阿塔、舍希、紮拉希還成為後來的組織者、飛行員。據調查,這些恐怖分子的計畫受到了本•拉登的支持,拉登還為他們提供了一定資金,但是聯邦調查局的特工們現在還不能確定到底是本•拉登的哪個手下批准了這一行動。一些官員猜測"9•11"是由本•拉登直接批准的,認為這些恐怖分子很有可能是在阿富汗的訓練營受到的訓練,拉登就是訓練營的頭目。

  聯邦調查局還調查了這些恐怖分子的銀行帳號,發現在襲擊發生的前一年夏天,阿塔和舍希分別從佛羅里達的桑托斯銀行和實際銀行收到了不菲的資金。後來,調查人員又得知製造"9•11"事件總共花費了恐怖分子50萬美元,這其中有一半都是由本•拉登的手下穆斯塔法•阿邁德從阿聯酋匯過來的,另一半則來自德國。

  2000年7月8日下午,阿塔乘坐著波音757飛機,從邁阿密經蘇黎世,飛往馬德里。阿塔生性沉穩,喜怒不形於色,他頗為鎮定地向西班牙員警出示了護照,沒有引起半點懷疑,順利地通過海關。

  阿塔在機場裡逗留了5個多小時,直到晚上9點多,才在機場附近的阿依拉旅行社的戴安娜•卡薩朵拉旅館預定了一個房間。而他的同夥阿弗薩爾•阿馬特也在這家旅館預定了房間,阿馬特拿的是愛爾蘭護照,像阿塔一樣,可以講一口流利的英語。事實上阿塔曾經在德國漢堡念大學,他"西化"的外表,根本不會惹人懷疑。

  戴安娜•卡薩朵拉是一家三星級旅館,阿塔以薩耶德的名義在此登記。2000年初,他就曾經來到過馬德里,此時他的護照號碼和那時的並不一樣,但當時沒有人發現這一漏洞。阿塔和阿馬特的房間緊緊相鄰,阿塔用西班牙貨幣付帳,而阿馬特則持維薩信用卡。

  第二天一早,阿塔就來到了西班牙的西斯特公司租了一輛銀灰色的旅遊汽車,車子是銀灰色的,看起來非常一般。阿塔還向該公司的工作人員出示了他于同年春天在漢堡領取的埃及護照。吃罷午飯不久,阿塔馬不停蹄地離開馬德里。而在遙遠的漢堡,參與"9•11"襲擊的另一個恐怖分子希布赫則忙著收拾行李,這個29歲的葉門小夥子正在為參加西班牙的一個重要會議做準備。

  負責協調此次襲擊的是拉姆希,他和希布赫、阿塔一樣出席了會議,與會的還有巴哈基,和年僅23歲的阿聯酋人舍希--開著聯合航空公司175班機撞向世貿大廈南樓的正是舍希。一行人在西班牙審慎討論了襲擊細節,他們要確保整個行動都萬無一失。

  會議結束,一行人便低調地啟程,飛往不同的地方,繼續進行各自的準備。7月16日希布赫坐上了開往德國的飛機,另外兩名恐怖分子也和他一起離開了西班牙。而與此同時,阿塔則在"某位朋友"的幫助下,拿到了飛往佛羅里達的機票。

  為了避免暴露,這些恐怖分子在美國時,一般都通過互聯網進行溝通,只有商議重要事宜時才會小心翼翼地聚首。拉斯維加斯是舉世聞名的賭城,每天都要迎接無數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魚龍混雜,誰也不會對若干人的聚會大驚小怪。因此,拉斯維加斯很快就成了他們最重要的聯絡點之一,"9•11"襲擊的大部分內容都是在這裡策劃的。

  儘管拉斯維加斯很方便恐怖分子掩飾身份,但他們還是非常謹慎,大的賭場和高級酒樓都遍佈攝像頭,恐怖分子只好留心避開這些地區。和一般的旅遊者不同,他們雖然資金闊綽,卻還是選擇了廉價破落的汽車旅館,每每談完事情就匆匆離開。五光十色的賭場,光怪陸離的夜生活都無法吸引他們的注意力。"9•11"發生後,聯邦調查局迅速展開了對他們的調查,也很快查明了他們的聚會地點,找到了他們使用過的電腦,甚至打開了他們的電子郵件,但是,調查人員卻始終都不知道他們的具體談話內容。

  第12節:一、三架飛機改變了世界局勢(3)

  這些恐怖分子大多接受過"基地"組織的培訓,作為世界上最知名的恐怖組織之一,"基地"組織自有一套恐怖主義訓練手冊。在這部手冊中,恐怖行動被清楚地劃分成研究、計畫、實施等三個階段。按照手冊規定,為了避免意外情況的發生,恐怖分子在真正行動前,還要先在模擬真實襲擊環境的地方進行演練。實際上,從2000年5月開始,阿塔和他的同伴們就一直主動"適應"著飛機環境,他們頻繁地乘坐飛機、大部分時候都買頭等艙往返票,幾輪飛機坐下來,他們對各個機場、飛機的情況瞭若指掌。

  不僅如此,2000年7月,阿塔還進入了佛羅里達飛行學校學習飛行駕駛,並于同年11月取得了飛行駕駛執照。2000年12月29日,阿塔還曾在邁阿密駕駛波音727飛機。與此同時,在美國很多地方的飛行學校裡,都有"基地"組織成員在學習開飛機。2001年春,一些負責控制機組人員的恐怖分子,開始陸續來到美國,在健身館裡學習搏擊技能,進行最後的"鍛煉"。另外一些恐怖分子則繼續忙著偽造文件,研究飛機航班班次表和國內航班紀錄,為劫機者籌備經費,及時提供給他們相關資訊。

  按照恐怖手冊規定,恐怖分子必須盡可能低調行事。於是,他們分散開來,像在拉斯維加斯那樣,專門選取一些小地點碰頭,他們的"偉大計畫"就要實施了。

  2001年9月10日,阿塔到達波士頓,住進了波特蘭的一家毫不起眼的酒店。當天晚上,在雅虎的網路聊天室裡,人們看見這樣一條資訊:本週末,美國東北部的某個被稱為"地球中心"的建築會被毀壞。很多人以為這只是一個惡作劇,就像成千上萬條網路惡作劇一樣。

  阿塔在波士頓度過了他人生中最後一個夜晚,他知道,他的同伴們也都和他一樣,各就各位。淩晨四點他就起床了,收拾妥當後,便和同伴驅車前往波士頓機場。他們在洛根機場順利登上了聯合航空公司的11航班,飛機即將起飛,空中小姐開始提醒乘客關閉個人電話、電腦。穆罕穆德•阿塔坐在經濟艙內,毫不起眼,他給聯合航空公司175航班上的舍希打了最後一個電話,兩個人的通話時間不足一分鐘,他們語氣親密,稱兄道弟,史上最殘酷的恐怖襲擊就在這親密的通話聲中啟動了。

  40分鐘後,飛機到達了巡航高度,恐怖襲擊正式開始,恐怖分子紛紛表明身份,將驚慌失措的乘客趕往機艙後部。為了行動的順利實施,他們告訴乘客:這只是一場普通的劫機,只要乘客們聽從指揮,他們在達到目的後就會立即釋放他們。

  實際上,參與這起活動的恐怖分子也未必都知道活動的真正目的,他們也像乘客們一樣,以為自己只是在單純地劫持飛機罷了。阿爾哈斯米是參與襲擊的恐怖分子之一,人們通過派特蘭某銀行的監視錄影發現,就在襲擊發生的頭天晚上,他還無憂無慮地笑著,似乎對和飛機同歸於盡的計畫並不知情。巧合的是,"基地"組織的訓練手冊中曾經明言,為了保證行動不會走漏風聲,主使者不應該在行動前將計畫告訴所有成員。

  9月11日上午8點46分,由阿塔等人控制的11航班撞上了世貿大廈北樓,大廈20層左右的位置頓時騰起一陣濃煙,據樓內的倖存者回憶,大樓內就像一個大烤箱一樣。當時11航班上共有92人。

  噩夢還沒有結束,當各路媒體紛紛趕到現場,正準備進行現場報導時,第二次撞擊又發生了。美國航空公司原本應從華盛頓飛往洛杉磯的AA77班機,撞上了世貿南樓,數家媒體即時記載了這一瞬間。人們眼睜睜地看著飛機毫不猶疑地,極其精准地沖向世貿南塔,大樓緊跟著便發生了巨大爆炸。大廈內的一些人見逃生無望,便騎在了視窗上,絕望地跳下……

  上午10點10分,又一架飛機撞上了五角大樓,大樓立刻燃起熊熊大火。這架飛機的駕駛者名叫漢卓,飛機在他的操縱下劇烈搖晃,起初,人們還以為飛行員在和漢卓搏鬥,但後來的證據顯示,漢卓的駕駛技術遠比不上阿塔和舍希,漢卓的教練曾向調查人員證實,漢卓的飛行技術讓人不敢恭維。

  第13節:二、調查,目標鎖定本•拉登(1)

  儘管如此,漢卓還是成功完成了計畫。

  就在人們紛紛趕往紐約世貿中心進行救助時,世貿中心再次發生劇烈爆炸,其中一座大廈由上而下地坍塌下來,整個街區都被煙塵籠罩。不久,另一座大廈也發生了坍塌,悲鳴聲和倒塌聲交相呼應,此起彼伏,不少救援人員都被這兩次突然的坍塌奪去了生命。一陣驚慌過後,人們發現,這幢讓紐約人引以為豪的大樓,在轉瞬間就只剩下了1/3,傷痕累累地支撐著。

  而在華盛頓,五角大樓也陷入了爆炸聲中,撞擊引起的大火難以遏制,五角大樓和白宮慌忙疏散。

  讓人們恐慌的消息再次傳來,還有一架波音737客機遭到了劫持,正在華盛頓不遠處的郊外盤旋。這架飛機就是93號航班,恐怖分子原計劃架著它沖向白宮,可不知何故,該飛機在距離匹茲堡80英里處墜毀,機上有90名乘客。事後有人推測,很可能是機上的乘客得知了恐怖分子的真實意圖,和他們展開殊死搏鬥,才讓飛機在匹茲堡墜毀,挫敗了恐怖分子的計畫。

  這起災難給美國人心靈上的影響,不亞於幾十年前的"珍珠港事件",事件發生後美國各大機場的航班都被取消,美國總統布希也迅速發表聲明,表示要和恐怖分子戰鬥到底。一場轟轟烈烈的反恐浪潮就此掀起。

  二、調查,目標鎖定本•拉登

  "9•11"慘案發生後,美國最緊迫的工作除了加強防止再次遭受恐怖襲擊外,莫過於追查兇手了。在五角大樓燃起大火之前,美國總統布希曾發表講話,稱襲擊紐約世貿大樓,是針對美國的一次明顯的恐怖襲擊。之後,布希取消了在佛羅里達的事務,迅速返回華盛頓,部署調查此案的事宜。

  有民眾指責聯邦調查局,恐怖分子為了這次襲擊籌畫了很長時間,卻沒有引起聯邦調查局足夠的重視,正是因為他們的疏忽,才讓恐怖分子有機可乘,釀成了"9•11"慘劇。事後聯邦調查局承受著巨大的言論壓力,為了挖出"9•11"真凶,他們差不多投入了所有資源,僅在白宮工作的特工就有500多人,他們輪流執勤,晝夜不停。此時的美國人也積極為政府提供線索,聯邦調查局一下子就收集了13000多條線索,這些線索有的來自普通民眾,還有的來自外國當局。每條線索都有專門人士進行評估,一旦認定其具備一定可信度,特工們就會立即出動,採取相應行動。

  大規模的搜捕行動很快展開,短短幾天的時間裡,就有80多人因為被懷疑和"9•11"有關遭到逮捕,他們中有相當一部分都被帶到紐約接受詢問。

  同時,聯邦調查局也派出了大量特工防禦恐怖分子再度襲擊。他們接到的一些線索顯示,恐怖分子曾計畫在世貿大樓和五角大樓遇襲後,繼續在美國本土發動恐怖事件。特工們懷疑,在9月11日當天,被劫持的飛機不只有4架,至少還有2到5架民航班機也曾是恐怖分子的襲擊目標。

  在世貿中心和五角大樓的廢墟上,調查人員也在日以繼夜地搜尋線索,在一批又一批碎片和瓦礫中進行篩選,鑒證人員紛紛出動,緊鑼密鼓地工作起來。特工們還調來了1993年世貿停車場襲擊事件的資料。他們的努力沒有白費,儘管"9•11"襲擊者的電腦沒留下什麼線索,但1993年紐約世貿中心大樓汽車炸彈爆炸案主犯的筆記型電腦中卻記載了不少有價值資訊,其中就包括襲擊紐約標誌性建築的計畫。

  在證據搜集階段,聯邦調查局還動用了大批高科技設備,比如間諜衛星、各種艦艇器材和先進的偵察機等。不少國家也都為"9•11"事件的慘烈所震撼,積極向美國提供相關情報。不找出該事件的真凶,不摧毀策劃該事件的組織,就無以告慰遇難者在天之靈。

  經常遭遇恐怖襲擊的以色列有著豐富的反恐經驗。"9•11"事件發生後,中央情報局開始和以色列的摩薩德頻繁接觸。摩薩德全稱是以色列情報和特殊使命局,該部門的高級官員表示,他們會將最優秀的特工送到華盛頓,幫助美國反恐。美國缺乏反恐經驗,但以色列卻已反恐多年。摩薩德有兩個精銳單位,分別名為"聯結"和"彩虹",前者負責管理摩薩德內部的阿拉伯裔特工,後者則擅長用高科技手段搜集情報。"聯結"的特工將以搜捕策劃"9•11"事件的恐怖分子為重,只要接到命令,他們就會暫時擱置手頭上的一切工作,專心致志地搜集恐怖分子的資料。

  第14節:二、調查,目標鎖定本•拉登(2)

  聯邦調查局很快便以實際行動向人們證明,他們並不是軟弱無能的。"9•11"發生後僅僅3天,聯邦調查局就公佈了直接參加"9•11"事件的19名嫌疑人名單。只是出於外交、穩定國內局勢等方面的考慮他們並沒有出示這19人的國籍,只是說他們全都和本•拉登這個困擾美國政府多年的恐怖大亨有內在聯繫,並稱19名嫌疑人中,有7人都是飛行員,所有嫌犯都在美國有住宿的地方。聯邦調查局認為這些嫌疑犯很可能在撞擊發生的瞬間就一命嗚呼了。

  嫌犯的身份、幕後主使的面貌都逐漸清晰起來,可事情還遠沒有結束,嫌犯的同夥可能依舊自由活動,可能正在策劃下一起針對美國的恐怖襲擊。特工們馬上列出了一份可疑分子的名單,並將其送至各個航空公司,要人們提高警惕,這份名單上一共有52個人。隨著情報數量的增加,特工們又陸續制定了一些名單,這些名單都被及時地發送到美國各執法單位,包括大大小小的警察局。

  特工們終日埋首在多如牛毛的線索之中。調查人員除了在大量殘骸中進行篩選,尋找有價值資訊外,還反復聆聽各種語音線索,包括飛機乘客打給親屬的電話,聲音記錄器中的各種嘈雜之聲,但讓他們失望的是,這些聲音記錄器在爆炸中損傷嚴重,幾乎無法提供什麼資料。人們好容易才從93號航班墜毀的地方找到聲音記錄器,它殘破不堪地躺在5米多深的泥土之下,聯邦調查局不願意向公眾公佈它的損壞情況。

  9月15日,聯邦調查局聲稱他們已經正式逮捕了一名涉嫌"9•11"事件的人,但沒有公佈這名嫌犯的身份,也拒絕透露其他情況。兩天后,美國司法部官員稱,本•拉登就是"9•11"的策劃者,長期為拉登提供庇護的阿富汗也在間接地從事恐怖活動。調查目標鎖定在本•拉登身上,儘管拉登拒不承認,總統布希還是向塔利班提出交出拉登的要求,而除了本•拉登外,塔利班還被要求交出本•拉登在阿富汗所設恐怖組織的所有頭目、釋放被這些組織劫持扣押的人質、並永久性的關閉這些組織在阿富汗的訓練基地。為了檢查這些訓練基地的關閉情況,布希認為,塔利班應該允許美國的檢查人員進駐阿富汗。

  最後,布希還態度強硬地表示,他們對塔利班提出的這些要求都是無條件的,他們不會就這些要求和塔利班進行談判,塔利班必須馬上進行行動,交出恐怖組織的頭目,否則等待他們的將是和恐怖分子一樣的下場。

  幾乎在同一時間,本•拉登以及其他14名恐怖分子就"榮登"通緝令。這些恐怖分子大多與1998年美國在非洲的多個大使館爆炸有關。數日之後,美國又向埃及、伊朗、黎巴嫩、馬來西亞、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敘利亞等先後傳送了恐怖分子名單,督促他們要儘快交出有嫌疑的恐怖分子,這份名單上足有100人。此舉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這些國家的不滿。

  9月20日,一名中東男子在芝加哥被捕,美國執法人員希望他能幫助警方調查"9•11"事件。這名男子時年34歲,曾有持刀傷人的前科,警方在他於底特律的寓所內,發現了不少偽造的信用卡、假護照和各類身份證明。聯邦調查局的發言人稱,這名男子之前就在他們的恐怖嫌疑人名單上,他很有可能是"9•11"劫機者的同夥,于暗中為劫機者的活動提供方便。

  5天之後,美國政府某高級官員又向媒體透露,在"9•11"事件發生之前,就有情報顯示拉登正在策劃一起聲勢浩大的恐怖活動。由於種種原因,這份關鍵情報在若干天后才引起工作人員注意,但已為時太晚。聯邦調查局曾在華盛頓杜勒斯國際機場附近發現了一輛廢棄汽車,汽車中有一份印有拉伊西名字的文件。特工們對這些檔進行了核實,發現這個名叫拉伊西的人,曾在2001年夏天多次到美國來,還于同年6月和某位參與了"9•11"事件的恐怖分子,搭乘同一輛飛機。拉伊西很有可能就是"9•11"恐怖分子的同夥。

  "9•11"事件發生後,被逮捕的恐怖分子嫌疑犯數量直線上升,截止到9月28日,即"9•11"事件發生後17天,就有480人因涉嫌"9•11"遭到逮捕。對此情況,聯邦調查局局長聲稱,他們目前的調查活動已經鎖定在拉登及與其相關的恐怖組織上,調查人員不應該僅僅針對於某個個人,而是應該警惕遍佈全球的恐怖主義網路。局長還稱,他們在調查過程中和很多國家進行了密切合作,調查已順利過渡到整理資料階段,特工們會努力勾畫出恐怖分子策劃"9•11"事件的來龍去脈,研究他們的操作過程。只是受資料限制,這些"來龍去脈"未必會完整無缺。

  第二章 布希新政,美國國家戰略的轉移

  第15節:三、本•拉登與"9•11"慘案(1)

  聯邦調查局局長的擔心並不是多餘,很多恐怖分子的身份都被巧妙地隱藏起來,就拿"9•11"的策劃者阿塔來說,聯邦調查局甚至連他小學時代的經歷都掌握了,可在很長時間裡,還是搞不清他1999年到2000年年初的行蹤。幸好英國媒體於2006年9月公佈的錄影帶回答了特工們心中的疑問。在錄影帶中阿塔和另一位參與"9•11"襲擊的恐怖分子在阿富汗的某恐怖訓練營中宣讀著自己的遺言,而本•拉登也出現在錄影當中。

  不過,相比美國人的反恐行動,這份錄影帶的現身顯得有些晚了。"9•11"恐怖襲擊不足一個月,美國就向阿富汗發動了反恐戰爭,理由是塔利班拒絕交出本•拉登。到目前,雖然關於"9•11"事件有各種不同的說法,且這些五花八門的說法讓該事件在數年後的今天仍然撲朔迷離,但可以肯定的是,本•拉登無疑是"9•11"的頭號嫌疑犯。而隨著"9•11"的關鍵證據越來越多的浮出水面,不少人甚至已經斷言本•拉登就是"9•11"的幕後黑手。

  三、本•拉登與"9•11"慘案

  直到今天,人們提起本•拉登,也只能說他是"9•11"事件最大的嫌疑人,而他本人一直矢口否認他就是"9•11"的幕後黑手,還不止一次地將罪責推到其他人身上,甚至頗為"積極"地向人們提供"犯罪嫌疑人"。

  起初,本•拉登試圖嫁禍給俄羅斯和南斯拉夫,見收效甚微,本•拉登又開始聲稱以色列才是罪魁禍首。因為,在"9•11"事件發生的當天,世貿大樓中的所有猶太人都碰巧沒上班。人們不難發現本•拉登此說的真實目的,本•拉登希望通過栽贓嫁禍,讓美國將炮筒對準以色列,間接實現對猶太人的報復。

  美國當然不會被本•拉登的這些說辭蒙蔽,就算這些國家對美國有深仇大恨,也不可能冒如此大的風險製造"9•11",讓自己被整個世界孤立。況且,劫持飛機、實施撞樓活動的嫌疑人都來自中東國家,俄羅斯、南斯拉夫都沒有能力招募這麼多中東籍恐怖分子。以色列更沒有理由襲擊美國這個大靠山,這無疑是自取滅亡。

  無論本•拉登如何混淆人們的視線,人們還是將他作為最大的嫌疑人。襲擊美國世貿大樓的恐怖分子都是中東人,而且多數都是沙烏地阿拉伯人,是"基地"組織訓練出來的優秀成員。本•拉登是"基地"組織的首腦,"9•11"事件和"基地"組織密切相關,本•拉登不可能如他所說的那般清白。

  此外,"9•11"事件,還是一起有高技術含量的恐怖襲擊。由於恐怖分子在執行此次襲擊時要做到萬無一失,所以對飛機駕駛員的駕駛水準要求極高,同時駕駛員還必須具備極好的心理素質和承壓力。總之,實施這起事件的,絕非一般的恐怖分子。

  有人估算,想要達到理想的撞擊效果,大概需要3到5架飛機。每架飛機上若是需要5個人的話,完成這起任務,起碼需要一個由精英恐怖分子組成的小隊。暫且不提其他恐怖分子的培養,訓練一個技藝精湛的飛行員,就需要若干年時間。"9•11"事件顯然是在幾年前就謀劃好了的,它能夠順利實施,必定有一個極其周密的計畫。而能夠完成如此高難度的恐怖活動,能夠有條不紊地進行準備工作,並在幾年的時間裡都不被人察覺的恐怖組織,在世界上也屈指可數。

  "基地"組織曾對這些恐怖分子進行培訓,"基地"組織也有能力完成這起襲擊。

  聚焦到本•拉登身上的疑點越來越多,人們又不由想起襲擊發生前的另一起事件。2000年12月,美國科爾號驅逐艦在葉門亞丁港補給燃油時,遭到恐怖主義爆炸襲擊,多名美國海軍官兵死於非命。事件發生後,本•拉登就表示這只是一個小小的開始,之後還有更大的打擊等著美國。但是讓美國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個更大的打擊竟用這樣一種方式實現,是如此的觸目驚心。

  "9.11"事件後,本•拉登的表現一反常態,口口聲聲稱自己與此事毫無關係,還別有用心的"揭發"嫌疑犯,試圖將美國人的憤怒引到別國身上。但結合本•拉登之前的行事風格,此舉反倒加重了人們對他的懷疑。美國毫不理會本•拉登的表白,當即對對阿富汗發動了軍事進攻,要徹底消滅盤踞在阿富汗境內的恐怖組織。美國的反恐戰爭愈演愈烈,對阿富汗的攻勢愈來愈猛,本•拉登似乎是沉不住氣了,開始發表言論,先是對襲擊美國的恐怖行為大加讚揚,將其上升到"聖戰"的高度,稱執行"9•11"事件的恐怖分子為"聖戰戰士"。然後,又斥責美國進攻阿富汗的行為。

  第16節:三、本•拉登與"9•11"慘案(2)

  本•拉登用一組數字向人們揭示美國的"罪惡行徑"。恐怖分子不過是用了相當於50噸炸藥威力的飛機,炸死了3000多個美國人,而美國人則是用數十倍、數百倍的炸藥炸死了上萬名阿富汗無辜百姓,相比而言,恐怖分子的行為只是"小巫見大巫",美國才是真正邪惡的魔鬼。本•拉登的這些言論,讓更多的人相信,本•拉登就是"9•11"事件的真正主使者。

  "9•11"事件之後,本•拉登極力否認的原因大概是迫於世界輿論的壓力。本•拉登本來以為這起襲擊一定能在世界上產生轟動效應,那些仇視美國的國家、組織一定覺得大快人心,他們很有可能不僅稱讚這次襲擊,還積極回應,開始對美國進行一連串恐怖襲擊。

  "9•11"事件的策劃者,為了更好地宣傳自己的恐怖行徑,沒少在襲擊上下功夫。"9•11"事件發生在上午9點,正是各大公司上班時間,且兩次撞擊的時間間隔被有意設定為18分鐘。恐怖分子們料定,他們的第一次撞擊足以引起各大媒體的關注,為了方便媒體記錄下這一歷史性瞬間,他們特地在18分鐘後,予大樓以第二次撞擊。18分鐘的時間,足以讓各路媒體拿著先進的通訊設備趕到現場,如此一來,全世界人都可以清楚地看到這次襲擊。

  而將襲擊過程記錄下來,方便讓日後其他恐怖組織展開活動有所參考。恐怖分子駕駛飛機撞向世貿大樓,和大樓倒塌的鏡頭在不斷地重複,廣泛複製之後,既達到了向美國耀武揚威的目的,又可以讓世界其他的恐怖組織模仿他們的行為,從而使美國遭受更大地打擊,利用恐怖活動壯大自己的盟友。

  襲擊進行得很順利,大樓也如願以償地倒塌,各路媒體果然迅速出現在襲擊現場,予以及時報導。但是,恐怖主義者的最終目標卻並沒有實現。

  "9•11"事件確實轟動了世界,得此消息的人無不目瞪口呆。但出乎本•拉登預料,襲擊太殘酷、太慘無人道了,就連那些長期敵視美國的勢力,都對此舉表示強烈憤慨。和美國勢如水火的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在當時甚至願意為美國反恐提供幫助,伊朗總統哈泰咪和其他伊朗官員相繼表示對該事件的憤慨,利比亞也對罹難者寄予同情。"基地"組織的行徑引起了世界公憤,在這種情況下,本•拉登不得不慌張地"澄清"自己。

  "9•11"讓全世界都看到了恐怖主義邪惡、殘忍、反人類的一面,本•拉登的"聖戰"本質赤裸裸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恐怖分子沒有得到"英雄"的美譽,反而成了人人唾棄的惡魔。不管拉登如何否認自己與此事的關聯,如何推託事件責任,所有的矛頭都齊刷刷地指向了他,討伐本•拉登、討伐恐怖主義的戰爭,也聲勢浩大地展開。

  本•拉登冒如此大風險製造"9•11"事件一方面源於他對美國的仇恨,一方面也與塔利班對其態度的變化有很大關係。

  本•拉登和塔利班的關係看似良好,他到塔利班避難,給塔利班提供資金支援,作為回報,塔利班不僅幫助本•拉登逃過了一劫又一劫,還讓他得以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恐怖分子訓練營。

  但是隨著美國反恐的加劇,施加在塔利班身上的壓力越來越大,塔利班漸漸表示出屈服的姿態,答應有條件交出本•拉登。這讓本•拉登心慌意亂,雖然本•拉登在整個世界都有不少的支持者,但隨著人們對恐怖主義認識的深入,對本•拉登的譴責聲也越來越大,其潛在支持者迅速流失。在這種情況下,本•拉登非常需要改變自己當前的形象,重樹威信。

  他將目光聚集在老對手美國身上,他知道當今世界有很多國家、組織對美國不滿,他希望自己能給人留下"聖戰鬥士"的光輝印象。為此,本•拉登鋌而走險,製造了"9•11"事件,希望以此表現出反抗美國強權政治的勇士姿態,贏得更多的支持者。同時,他相信,此舉定可以激化阿拉伯世界和美國的矛盾。如果阿拉伯國家因為此事團結成反美聯盟,本•拉登就可以加強與塔利班之間的關係,塔利班政權不敢背棄阿拉伯世界,只能成為本•拉登恐怖主義的支持者。

  第17節:三、本•拉登與"9•11"慘案(3)

  遺憾的是,雖然本•拉登的大陰謀沒有完全實現,但他確實得到了不少恐怖分子的支持。"9•11"事件發生之後,不少恐怖分子將本•拉登譽為"聖戰鬥士第一人",認為他是敢於為了理想與美國抗衡的勇士。恐怖分子間又掀起了崇拜本•拉登的小高潮。

  再加上美國在"9•11"後改變了對外政策,促使美國和中東地區的關係日益緊張,一些原本就憤恨著美國的人,淡忘了"9•11"的慘劇,堅決投身到恐怖主義中來。美國在"9•11"後一直指責沙烏地阿拉伯縱容包庇恐怖分子,讓沙烏地阿拉伯非常不滿,兩國的關係日漸僵化。而作為保護本•拉登"基地"組織的沙特極端分子與本•拉登之間的關係則日漸緊密,本•拉登的"防護網"又加固了一層。

  本•拉登策劃"9•11"和他與塔利班關係的變化有關,但這不代表塔利班也參與了這起襲擊。不過,本•拉登跑了,塔利班遭殃。一些塔利班分子都認為,塔利班政權是因為本•拉登而覆滅的。

  因為本•拉登,塔利班所有融入國際社會的努力都化為了泡影,就在恐怖分子駕著飛機撞向世貿大樓的那一刻,塔利班毀滅的命運就註定了。塔利班是在代本•拉登受過,因為塔利班的作案動機很小,作為一個尚未穩定的政權,它沒有理由冒險襲擊美國,且很有可能對本•拉登的計畫毫不知情。

  事實上,塔利班和美國並不存在太多實際利益上的衝突,二者的矛盾主要集中在理念和信仰上,塔利班不像本•拉登那樣仇恨美國。在反擊蘇聯入侵時,塔利班曾和美國站在同一條戰線上,塔利班確實進行過恐怖活動,但這些活動都沒有直接針對美國人。不少塔利班成員對美國的印象"並不壞"。即使是在美國攻打阿富汗時,塔利班很多人都是懷著無奈心情與美國搏殺。在塔利班政權與美國之間的關係越拉越遠、越來越僵化的時候,塔利班也不曾向世界宣稱美國為自己的敵人。

  曾有一名塔利班敢死隊隊員,在接受西方媒體採訪時曾說,美國人曾經是塔利班的朋友,他們記得,在趕走蘇聯人時美國給他們提供的幫助,並至今感謝美國人。他很難過要和美國作戰,他不想和曾經的朋友兵戎相見,只是為了捍衛信仰,塔利班別無選擇。

  "9•11"之後,美國對阿富汗出兵,塔利班應戰也十分匆忙,很多時候都被打得狼狽不堪,本來實力就與美國相差甚遠,還在戰爭中出現很多漏洞,可見沒有做好戰前準備工作。如果塔利班參與了"9•11"事件,它不可能想不到美國會對它進行報復,多少會做些準備。

  令人深思的是,"基地"組織倒不像塔利班那般"措手不及",似乎早就預料到美國會發動襲擊。美軍在攻打"基地"組織盤踞地時相當困難,那裡的恐怖分子顯然是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雖然實力不敵美國,但在地下工事上作了周密的部署,將部隊很好地隱藏了起來,既防止暴露在美國猛烈的火力下,又方便與美國展開遊擊戰。塔利班的匆忙與"基地"組織的精心準備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讓人們愈發感到塔利班沒有參與到"9•11"襲擊中來。

  直到今天,國際上都沒有將塔利班政權定義為恐怖主義政權,這是因為塔利班政權本身就相對複雜,雖然它曾為喀什米爾地區和車臣地區的恐怖組織提供支援。即使在阿富汗反恐戰爭開始之後,美國和國際社會也沒有明確地把塔利班政權簡單地定義成恐怖主義。

  塔利班和本•拉登始終保持著主客關係,塔利班政權和拉登的"基地"組織,從來沒有混為一派。塔利班充其量就是借助本•拉登的力量,獲得經濟利益,招募更多的塔利班外籍戰士參加到阿富汗的戰爭中罷了,對於本•拉登和"基地"組織的各種恐怖活動並不插手。塔利班不太可能是"9•11"慘案的幕後黑手,但它無疑成了本•拉登的替罪羊。

  其實,在"9•11"發生後,人們也曾對這一事件的幕後主使做出各種各樣的猜測,甚至還有人認為"9•11"事件是美國自己製造的陰謀。這些人中有學者、作家,還有政治家,他們覺得此次事件如同他們揣測的當年的"珍珠港事件"一樣,是美國政府為了實現全球戰略需要而有意誘導安排的,是美國政府的"苦肉計"。

  第18節:三、本•拉登與"9•11"慘案(4)

  法國作家就曾將自己的推測寫成了一本名為《"9•11",巨大的謊言》的書,書中宣稱"9•11"事件就是美國政府製造的騙局,世貿大樓的爆炸很可能是由預先設置在大廈內部的,能用高溫導致鋼鐵融化的爆炸物。美國政府於暗中操控軍事飛機撞向大樓,讓爆炸和燃燒同時產生,導致大樓倒塌。根本不是劫機者製造的襲擊事件,至於五角大樓的爆炸,則是美國導彈轟炸的結果。

  當然,這僅僅是一個作家"藝術構想"性的猜測而已,並沒有證據能證明它的真實性。

  美國著名專欄作家大衛•強生、艾裡亞波斯•波克和帕瑞克•E•梯勒也在事發後的2002年先後質疑"9•11"事件,他們與法國作家的觀點有所不同。他們堅持認為拉登就是"9•11"事件的真凶,但他們同時以為美國當局對恐怖分子的這起密謀活動是知曉的。

  恐怖分子要圓滿地完成這次恐怖襲擊,必須做大量的準備工作,精心策劃和部署。他們必然會頻繁接頭,商議恐怖襲擊的各種問題。他們策劃活動並非一日半日,美國政府很可能早就掌握了他們的行動情況,只是為了找到出兵阿富汗的理由,故意裝作毫不知情的樣子。

  阿富汗戰爭結束之後,還有人在尋找著"9•11"事件的真相。英國前環境大臣在2003年9月11日發表言論,認為美國從開始就是在導演一齣戲,一出讓世界人震撼的大戲,目的就是通過製造"9•11"事件,激起全世界人反恐怖主義的激情,之後借助反恐名正言順地出兵中東地區。美國的真正目的不是為了反恐,而是獲取中東地區的石油資源。

  這位大臣接著指出,美國的能源消耗日漸增大,但供給卻日漸減少,有些能源即將面臨枯竭的危機。為了擺脫能源危機,美國政府瞄準了阿拉伯世界這個石油大寶庫,企圖將其據為己有,受己控制,但美國與中東地區國家的關係一直不穩定,很難實現滿足一己私利,所以想出了這樣的辦法。

  另一些人則猜測這場恐怖襲擊,完全是由布希、切尼、拉姆斯菲爾德這三位要人共同設計的是發動全球反恐戰爭,推進美國單邊主義戰略目標。這些說法和推斷很多都是個人的主觀想法和猜測,沒有確鑿的證據。

  其實無怪乎人們會猜測,美國確實在博取了眾人同情後,借反恐之機擴大自己的勢力,進一步強化了單邊政策。對美國的這一做法,人們可以憤怒、可以批評,但也要防止矯枉過正,避免這些批評之詞成為恐怖分子發動襲擊的藉口。

  "9•11"事件堪稱迄今為止最可怕的恐怖事件,它發生在美國絕非偶然。冷戰結束之後,美國成為唯一一個超級大國,它一方面為自己的強大而狂妄自大,一方面又不得不想方設法遏制那些將來有可能威脅自己利益的國家。在美國眼中,成為其心腹大患的國家中,有苦於經濟發展有限卻擁有強大軍事力量的俄羅斯;有雖屬發展中國家卻在悄然崛起的中國;還有那些對美國能源戰略和軍事戰略至關重要的伊拉克、利比亞……

  從海灣戰爭、波士尼亞戰爭到科索沃戰爭,都以美國的勝利告終,美國如願以償地插手中東事務。小布希上臺後,美國愈發顯露出"世界員警"的"風采",把自己當成世界各國的"燈塔",制定導彈防禦系統,進行戰略擴張。只要美國想做的,就沒有人能阻擋,美國也意識到自己的所作所為必定會引來人們的反感,從來都十分重視安全防禦,但作為世界上安全資源最豐厚的國家,美國卻放鬆了對恐怖主義的警惕。

  實際上,從冷戰結束開始,以美國為打擊目標的恐怖活動持續升溫,但儘管如此,美國人無論如何還是沒有想到,大規模的恐怖襲擊會在美國的土地上發生。對恐怖主義的疏忽,讓本•拉登等人有機可乘。

  而美國對待本•拉登和"基地"組織上,過於強硬、不講道理的態度,也加深了本•拉登對美國的仇恨。當塔利班提出和平解決本•拉登問題時,美國的態度十分堅決,絲毫不肯退讓,最終讓矛盾激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讓本•拉登不惜冒大風險,垂死一搏。

  認為美國政府為了名正言順地出兵阿富汗、實行單邊政策而有意縱容恐怖分子炸世貿大廈,是沒有根據的。但仔細分析"9•11"事件的前因後果,卻也發現美國政府確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直接製造了"9•11"事件的本•拉登必須譴責,間接引發了"9•11"事件的美國政府,也有必要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

  第19節:四、哈立德招供(1)

  四、哈立德招供

  2007年3月14日,美國五角大樓公佈了"基地"組織的三號人物哈立德•謝赫•穆罕默德的一段供詞,哈立德承認,自己就是"9•11"事件的幕後主導。這一消息公佈後,就如同一個重磅炸彈投向了人群,人們的思緒再次回到了2001年9月11日的當天。

  哈立德曾被西方媒體稱作"基地"組織的"007",他風度翩翩,目光溫和,受過良好的教育,一副紳士派頭,從外表上看,很難讓人將他和恐怖主義聯繫到一起。同時,哈立德又見多識廣,像一個真正的間諜那樣,會說若干門語言--阿拉伯、烏爾都語、英語;擁有幾十個名字--都是化名;可以輕鬆自在地在世界各地穿梭--擁有埃及、卡達、沙特、科威特、英國等多國身份。

  哈立德於2003年3月在巴基斯坦被捕,美國有專家認為,正由於損失了哈立德這樣一個有頭腦,有膽略,又經驗豐富的恐怖分子,"基地"組織受到重創,才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一蹶不振。白宮為了抓住哈立德,曾懸賞2500萬美元,聯邦調查局也明言哈立德是自己"最想活捉的恐怖分子之一",除了"9•11"外,哈立德還和多起襲擊美國人的恐怖事件有關。

  哈立德被捕後便被送往關塔納摩監獄,他對自己的"恐怖生涯"頗感自豪。不少被捕的"基地"分子都將哈立德形容成"基地大腦",說"基地"組織的大小行動都要經過哈立德批示。按照五角大樓官方發佈的消息,哈立德自己對曾經的所作所為供認不諱,承認自己主導了多樁世界矚目的大型恐怖事件。

  這個基地的"大腦"於1965年出生於科威特,其父母都是巴基斯坦人,當時的科威特美麗富庶,西方文化氛圍濃厚,不過哈立德的家庭卻像個捍衛傳統文化的小堡壘,哈立德的哥哥是科威特大學激進宗教組織的頭面人物,哈立德的外甥拉姆齊•尤素福年紀輕輕就參與了1993年的世貿停車場爆炸案。哈立德一家在恐怖領域上,可算是"建樹頗多"。

  在讀完中學後,哈立德到美國留學,憑著聰慧的頭腦,他毫不費力地取得了北卡羅來納大學的工程學位。另一方面,在美國的生活經歷,也讓哈立德對美國人的生活方式瞭若指掌。在大學期間,哈立德堅持留鬍子,定期做禱告,經常前往清真寺參加宗教活動。

  大學畢業後,滿腔熱血的哈立德和哥哥一起,參加了阿富汗抗蘇鬥爭。原本就對美國沒有什麼好感的哈立德,在聽罷了本•拉登的反美言論後,對美國更是充滿恨意,很快便成了本•拉登的親密戰友。1989年抗蘇鬥爭結束,1991年,哈立德就"脫胎換骨",他的行蹤變得詭異起來,思想愈發極端,開始大肆在傷痕累累的阿富汗播散仇美情緒。哈立德將自己想像成"聖戰鬥士",從事恐怖襲擊對他而言是"神聖的使命"。20世紀90年代,哈立德在德國呆過一段日子,時間剛好和"基地"組織在漢堡謀劃"9•11"的時間相符。

  理工科出身的哈立德能夠嫺熟運用各種現代化通訊技巧進行恐怖活動,將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恐怖分子聯繫起來。而"基地"組織的嚴格訓練,又讓哈立德學會了在沒有現代化設施的情況下傳遞活動訊息的辦法。據德國特工回饋的資訊,哈立德曾經利用毛驢和組織成員聯繫過。

  在1995年2月,哈立德的外甥拉姆齊•尤素福被捕。當時,哈立德也差點落網,不過,由於在關鍵時刻靈活運用了若干化名,哈立德僥倖逃過了一劫。

  也許是因為"一山不容二虎",哈立德對本•拉登這位元"基地"組織的靈魂人物的怨詞頗多。在哈立德眼裡,本•拉登欠缺在適當時機做適當決斷的能力,遇事衝動魯莽,還不夠謹慎小心,並非組織的好領導。本•拉登喜歡干涉手下的行動,這一舉動一度令哈立德非常惱火。

  第20節:四、哈立德招供(2)

  據他本人所言,作為"基地"組織的行動指揮官,在"9•11"事件中他也和本•拉登鬧過矛盾。按照哈立德的說法,哈立德在1996年時率先向本•拉登提出"劫持美國飛機,撞大型建築"的建議,由於在這個提議上傾注了不少熱情,哈立德當時就向本•拉登詳細闡述了該提議涉及的細節。比如,撞建築的飛機最好選用大型商用客機,應該將那些開慣了小型軍用飛機的組織成員送到美國的飛行學校學習……不過當時,本•拉登卻沒看出這項提議的"偉大"之處,認為哈立德是異想天開,斷然予以否決,這在當時仿佛給哈立德當頭澆了一盆冷水。

  1999年,本•拉登不知何故,又突然對"撞大樓"計畫感興趣起來,特地將正在巴基斯坦組織活動的哈立德召回身邊,還將他安置在坎達哈的一個訓練營裡,以便隨時可以和他策劃"撞大樓"的方案。

  哈立德好不容易才在眾多渴望為"神聖事業"獻身的"基地"分子中找到合適的人選,任命曾在德國讀書,並能講流利英語的穆罕默德•阿塔擔任行動小組在美國的負責人。之後,哈立德又成功地將兩名恐怖分子送到美國加州的佛羅里達學習民用飛機駕駛。一切都進展得非常順利,美國人對這兩位來自中東的學員沒有絲毫懷疑。

  這時,本•拉登突然出現了,他不但沒有表揚哈立德策劃活動的高超能力,反倒對他背著自己挑選人手大為不滿,執意要讓自己的兩名親信加入"9•11"行動小組中來,而他的這兩名親信納瓦夫•阿爾哈茲米和阿爾米得哈爾,都是地道的中東人,只能講一兩句充斥著阿拉伯味的英語,對美國式的生活,更是一無所知。

  這兩人即便以外國遊客的身份進入美國,都極易引起懷疑,更何況還擁有美國護照。按照美國法律,外國移民要想取得美國護照,必須在美國住夠5年,或和一個美國公民結婚3年。拿著美國護照卻連像樣英語都說不出,對美國人的生活方式也毫不瞭解,這無異於直接告訴聯邦調查局"來調查我吧"。更讓哈立德生氣的是,本•拉登還執意要求讓這兩人擔任"9•11"行動的領導。

  接著,本•拉登又要求讓穆薩維加入行動隊伍,哈立德無奈只得答應了本•拉登的要求,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將穆薩維安排進美國奧克拉荷馬州的一所駕駛學校。臨走之前,哈立德反復提醒大大咧咧的穆薩維,到了美國後要儘量低調、小心,不能在任何場合對任何行動之外的人透露行動訊息。但是,一到美國,穆薩維就將哈立德的叮囑拋在腦後,興沖沖地寫了一封電子郵件,發給被西方國家懸賞捉拿的哈立德,還詳細彙報了自己在美國駕駛學校的學習情況。哈立德看後,氣得險些背過氣去。沒過多久,穆薩維就引起了聯邦調查局的懷疑,他在沒有取得飛機駕駛執照的情況下,獲得了在飛行模擬器上的操作時間,於是,穆薩維還沒有開始行動就被關入大牢。

  本•拉登本人也時時給哈立德製造麻煩,比如,在"9•11"發生前,本•拉登公開要求"基地"組織的成員為參與"9•11"的20名自殺式襲擊者進行祈禱。還曾對一個來訪者透露,"基地"正著手一項針對"美國利益"的行動。哈立德正擔心美國情報人員因察覺到"'基地'組織正在籌畫大事"出面干預,害怕所有的努力付諸東流。可本•拉登卻剛好相反,在行動還未實施時,就忍不住要向西方透露些情況,似乎看西方國家對自己的言論捕風捉影比讓行動順利實施、給美國造成實質損害更加重要。

  "幸運"的是美國的情報人員並未留心到這些反常情況。"9•11"事件,最終成了哈立德恐怖事件簿上最濃墨重彩的一筆。在接受"半島"電視臺採訪時,哈立德洋洋得意地稱自己策劃了"9•11"事件,還給那些針對美國的自殺性襲擊以很高的評價。

  不過,哈立德在被捕後也曾承認,看著3000多平民百姓化作世貿廢墟下的冤魂,並不是一件快樂事,尤其是這3000多冤魂中還有不少是天真爛漫的孩子。哈立德甚至坦言,自己並不想殺死兒童和孩子。

  第21節:四、哈立德招供(3)

  哈立德的良知迸發出來,又稍縱即逝,這個聰明絕頂的恐怖分子很快就為自己的罪行找到了托詞--他身處在"聖戰"中,而世界上任何戰爭都會通過屠殺的方式表現出來。

  事實上,"9•11"事件發生後,人們對罹難者的追悼尚未結束。哈立德就馬不停蹄地策劃起新一輪的恐怖襲擊,直到2003年被美國逮捕。有些媒體透露,哈立德在這段時間曾計畫在東南亞進行爆炸,而哈立德則毫不諱言2002年的肯亞海灘度假村爆炸案和印尼巴厘島爆炸案,都出自自己的手筆。

  此外,哈立德還"慷慨地"宣稱對30多起恐怖事件和恐怖未遂事件負責。讓相關官員大吃一驚,如果做一個"全球恐怖事件排行榜"的話,這30多起事件均可排在榜單上的前40名。因此,也有專家指出,哈立德的招供,很可能是在自吹自擂。畢竟,這個"基地"老三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會在監獄中蹲一輩子,他很有可能為了避免在"恐怖人才"迭起的新時代被世人遺忘,特地"神話"自己一番。當然,這也可能是哈立德戲弄美國人的一種方式。

  按照哈立德的說法,襲擊世貿只是眾多"襲擊大型建築計畫"中的一個,美國的芝加哥西爾斯大廈、紐約帝國大廈、紐約股票交易所和多倫多懸索大橋、核電站、巴拿馬運河、英國倫敦的"大本鐘"、希斯羅機場都是自己重點策劃的對象。美國和以色列駐亞洲和澳大利亞的外交機構,美國前總統卡特和比爾•克林頓也一度成為"基地"組織的"准襲擊目標"。

  為了讓自己的說法更加可信,哈立德還透露了一些行動的細節,比如在1993年的世貿停車場爆炸事件中,"基地"組織使用了卡車炸彈,"基地"組織曾嘗試使用"鞋子炸彈"炸毀一架大型客機。當談起美國記丹尼爾•珀爾時,哈立德的語氣中還有幾分炫耀,他稱自己用"神聖的右手"斬下了珀爾的頭,還提著珀爾的頭照了相,他要那些不相信這一說法的人到網上搜索相關照片,哈立德曾將照片發佈在網上,用以宣揚"基地"組織的功績。丹尼爾•珀爾是《華爾街日報》的記者,被害時年僅38歲,他被斬首的錄影帶被直接寄給了美國領事館。

  美國曾把抓獲哈立德•穆罕默德當作其全球反恐的最大成果,美國早就將哈立德列在了恐怖名單中,排在哈立德之前的恐怖分子只有兩個,一是本•拉登,一是紮瓦赫裡。這二人至今都逍遙法外。

  在對哈立德進行了長時間調查後,美國的反恐專家羅恩•古納拉特納不由感歎,哈立德•謝赫•穆罕默德是"基地"組織中能力最強的,難怪本•拉登等人那麼放心地將襲擊交給哈立德完成。直到今天,人們依然有理由相信哈立德是"基地"組織中難以逾越的領導人物。儘管"基地"組織在今天依舊頑強生存,本•拉登和紮瓦赫裡也時不時跳出來刺激美國人的神經,但正如巴基斯坦的安全分析專家塔拉特•馬蘇德所言,沒有了哈立德的"基地"組織,已經"衰落、鬆散",淪為"一個提供意識形態支援和鼓動作用的勢力"。哈立德是"基地"組織不可替代的核心指揮官,沒有哪個"基地"分子在行動力上比哈立德強。

  因為"基地"真正的"一號"本•拉登還沒有被抓到,所以哈立德•謝赫•穆罕默德供詞的真實性還有待時間的考驗,但多少給了人們一些安慰,俗話說"冤有頭,債有主","9•11"所有的真相總有一天會大白於天下。

  第22節:五、本•拉登,從富商向恐怖大亨的轉變(1)

  五、本•拉登,從富商向恐怖大亨的轉變

  奧薩馬•本•拉登,出生在沙烏地阿拉伯著名的富豪之家,是個擁有無數家產的豪門人物。

  本•拉登自小就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他並非生來就對美國人恨之入骨。他不像一般的恐怖分子,完全可以像其他富豪那樣,錦衣玉食,過揮金如土的奢華日子。但是,成年後的本•拉登卻毫不猶豫地揮別了富足無憂的生活,冒著生命危險去從事自認為"神聖理想的事業",且長期以來,不得不千方百計躲避美國人的追捕,顛沛流離。本•拉登的選擇,為很多人所不解。

  縱觀本•拉登的轉變,在阿富汗的經歷,對其極端國際恐怖主義思想的形成有很大的關係。青年時代的本•拉登,僅僅是具有伊斯蘭教原教旨主義狂熱情緒的一名虔誠的伊斯蘭教教徒而已。當阿富汗被蘇聯軍隊佔領之後,本•拉登感到自己的信仰遭到了踐踏,認為蘇軍的行為是對阿拉伯世界的褻瀆和侵犯。他拿出自己的錢來資助海灣地區的穆斯林青年,因為他們和他有著相同的信仰,即將奔赴阿富汗作戰,是"聖戰志願者"。而本•拉登自己也成了"聖戰志願者"中的一員。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美國在成就本•拉登的專業特長上,發揮了不小的作用,這恐怕是美國起初並沒有料到的。不僅本•拉登本人擁有"卓越"的恐怖主義"技術",他領導的"基地"組織中也不乏具備超強能力,可以進行恐怖活動的"人才"。

  在蘇阿戰爭中,美國為了制約蘇聯,為本•拉登集團提供了高達25億美元的援助,本•拉登本人還特別得到了美國的"半隱蔽式訓練",這場訓練讓本•拉登受益匪淺。

  不過,在接受美國人幫助的過程中,拉登的思想也在發生微妙的變化,他對西方文化的敵意愈發深重。

  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後,美國以聯合國的名義糾集多國部隊出兵干涉,美國的別有用心路人皆知。

  雖然本•拉登接受過美國的資助,可他一直清楚美國資助自己的真正目的,這使他對美國並無好感。在本•拉登眼裡,耀武揚威登上阿拉伯世界的美國人,無疑是在挑釁伊斯蘭世界,借機干預伊斯蘭國家自己的事務。如果說此時此刻的本•拉登對美國有什麼感情的話,這種感情也只能是極端仇恨。顯然美國並不知道,本•拉登已下定決心,要與美國為敵。

  1998年,美國著名新聞媒體ABC曾發佈了一篇對本•拉登的採訪,負責採訪工作的,是ABC新聞記者約翰•米勒。

  本•拉登向記者講述了他對美國的不滿。在1991年到1998年的七年中,伊斯蘭聖地和阿拉伯半島許多穆斯林地區,都被美國侵佔。美國人在當地瘋狂地掠奪自然資源,對當地政府進行高壓控制,甚至迫害無辜平民,將半島變成他們的軍事基地。這些行動嚴重威脅了周邊國家的安全,成為穆斯林人的安全隱患。

  另外,在美國對伊拉克的侵略戰爭中,美國的暴行也給伊拉克人造成了巨大痛苦,無數伊拉克人死於美軍槍下。很多伊拉克人流離失所,他們沒有經濟來源,生活極其貧困,商店、學校、醫院等基礎設施被毀。即便在較為安定的地區,零星的衝突也時有發生,人們的生命時時受到威脅。

  出生在商人家庭的本•拉登在"算經濟賬"上頗為擅長,他清楚地看到了美國"入侵"伊斯蘭世界的經濟目的。1998年,本•拉登接受巴基斯坦記者賈瑪律•阿布杜爾•拉提夫•伊斯買爾的採訪。在採訪中,他為這位元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波斯灣的石油價格理應是114美元一桶。目前的情況顯然不是如此,對比現在的石油價格,美國單在石油上就已經偷走了穆斯林36萬億美元。穆斯林人口不多,美國相當於搶走了每個穆斯林3萬美元。

  而讓本•拉登最不能忍受的,就是美國人對猶太民族的偏袒。拉登認為美國在幫助猶太民族,幫助他們佔領耶路撒冷、幫助他們殺害穆斯林。

  在本•拉登心裡,美國是不折不扣的邪惡政府。伊斯蘭教反對濫殺無辜,但被仇恨左右了的人,卻能夠從教義中歪曲出冠冕堂皇的殺戮理由。本•拉登開始率眾攻擊手無寸鐵的美國平民,要這些平民為他們所選的政府付出代價。美國是本•拉登恐怖襲擊的目標,所有美國人都是本•拉登報復的對象。

  本•拉登的心理在恐怖主義肆虐的今天,頗具代表性。這種心理,是強權國家壓迫下,弱小勢力憤怒的呐喊。海灣地區有著重大的戰略意義,向來是各大國際勢力爭奪的焦點,本•拉登焉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生活的地區,在這些大勢力爭奪下困苦不安?從前和睦相處的地帶如今戰火紛飛,人們反目成仇,這種情形下,仇恨情緒的滋生也似乎合乎情理。

  阿拉伯世界要想擺脫這些強大的國家談何容易,恐怖主義落地生根,成為弱者反抗強者的首選方式似乎也是無奈之舉。無論何時,無辜者大規模慘死都足以引起人們心理上的恐慌。製造恐怖氣氛是恐怖主義最主要的工作,沒有什麼比頻繁襲擊無辜者更有效、更方便、更能製造恐怖氣氛的了。

  本•拉登受過良好的教育,也沒人能否認他對宗教信仰的虔誠。但是,本•拉登本人卻沒有經過系統的伊斯蘭教育,對伊斯蘭教的理解難免會有偏頗。再加上其參加阿富汗戰爭的經歷,對信仰的虔誠很快就演變成危險的狂熱情緒。

  第23節:五、本•拉登,從富商向恐怖大亨的轉變(2)

  作為一名虔誠的教徒,拉登反復向眾人強調《古蘭經》和《聖訓》不容更改,但作為一個恐怖主義者,為了實現政治目標,他又對這兩部經典牽強附會,根據自己的需要"靈活地"解釋教義。

  本•拉登的做法是對強權國家惡劣行徑的報復性反抗,人們可以對此表示理解,甚至還有人會予以同情,但另一方面人們卻沒有任何理由支持它,為它叫好。任何給人類社會帶來傷害的行徑無論前提是什麼都應受到譴責。

  即使是受害者,也不可以去傷害他人,況且,以恐怖對抗強權,不僅對弱勢國家有害無益,也會對整個人類社會造成破壞。對美國的仇恨、對現代世界的詛咒,顯然都不能讓弱勢國家擺脫受欺淩的命運。

  本•拉登堅持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為敵,並自認為背負著使阿拉伯世界繁榮強盛的使命。但直到今天,本•拉登也沒有為弱勢國家制定出一份能夠幫助它們走出困境的可行方案,而喪生在他策劃的恐怖活動中的,不僅有他仇恨的西方人,還有他的同胞。

  身為恐怖大亨,本•拉登沒有國家、主權的觀念,他固執地用他所理解的"伊斯蘭標準"看待世界,對所有非伊斯蘭文明充滿敵意。他自以為是阿拉伯世界利益的代言人,卻忘了伊斯蘭的根本精神就是和平,真主安拉是和平與安寧的恩賜者,《古蘭經》中根本沒有"聖戰"一詞。

  本•拉登的恐怖主義組織有著龐大的體系,遍及世界。俄羅斯、中亞、喀什米爾、巴爾幹半島以及東南亞地區,都有本•拉登領導的恐怖組織在活動。本•拉登及其領導的恐怖組織已經成為讓這些國家頭痛不已的安全隱患,給世界的和平穩定造成了極大的威脅。

  提到本•拉登,不能不提塔利班政權。1996年,本•拉登迫於美國人的圍捕到阿富汗避難,正是塔利班政權收留了他,並將他當成客人,用心款待。拉登和塔利班的思想非常相近,甚至可以說,對塔利班的瞭解越深入,越有利於人們瞭解本•拉登。

  巴基斯坦曾有記者對塔利班進行過長時期研究,發現該政權的領導多出身社會下層,曾擔任過宗教職務,而該政權的軍隊成員則大部分來自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交界處的宗教學校。這些宗教學校主要是由伊斯蘭教中遜尼派的一個分支迪歐班迪派開辦。

  這些宗教學校的老師大多稱不上經驗豐富,但這些學校卻和巴基斯坦宗教政黨來往頻繁。巴基斯坦宗教政黨對美國極其反感,塔利班、本•拉登也是如此。蘇聯入侵阿富汗時,迪歐班迪派和實力比自己勝過數倍的蘇聯人展開英勇鬥爭,因此無力照顧為數眾多的阿富汗難民宗教學校。在這種情況下,沙烏地阿拉伯人伸出了援助之手,他們帶著大量資金來到學校,成為學校的宗教教師。

  在國家遭遇外敵襲擊的時刻,這些教師的激進思想得到了學生們的認同,在年輕的學生看來,這些教師于危難之際,帶來了大量食物、衣物等生活必需品,格外值得尊敬。他們對教師們的教導深信不疑。

  1993年,巴基斯坦宗教政黨突破了發展的瓶頸,在巴基斯坦政壇上爭取到重要位置,逐漸和巴基斯坦軍隊關係親密,巴基斯坦官方也由此對難民營中的宗教學校予以更多的關懷。

  巴基斯坦迪歐班迪教派和來自沙烏地阿拉伯的激進宗教思想都具有保守主義特徵,也都仇視西方,仇視美國。二者結合起來,成了塔利班的意識形態的主要來源。這與拉登的不畏強權主義、不顧一切拼死抗爭的姿態,很快就產生了共鳴,二者惺惺相惜。

  塔利班和本•拉登的正式接觸始於1996年10月,對本•拉登來說,這次會晤既快樂又充滿機智。在會晤中,拉登巧妙地消除了彼此在教義理解上的不同意見,大力讚揚塔利班政府對伊斯蘭的貢獻和突出成就。還向塔利班政府許諾,將給予財力和道義上的無條件支持。塔利班政府聽罷非常高興,當下做出回應,表示將與本•拉登一同捍衛這來之不易的政權。

  1997年,本•拉登受塔利班政府的邀請,重新回到了他曾為之戰鬥過的阿富汗,並開始在塔利班政府的羽翼下,營造規模龐大的國際恐怖組織。顯然,本•拉登和塔利班早已經有了心靈上的默契,都把對方當成理想的合作夥伴。

  第24節:五、本•拉登,從富商向恐怖大亨的轉變(3)

  對塔利班來說,如何有效地鞏固政權,抵制住國內外的衝擊,是其當時面臨的首要問題。同時,已經執掌政權的塔利班必須擔負起復興阿富汗民族的重任。可這一切又談何容易,1997年,塔利班政權未穩,民族復興也舉步維艱。剛剛政權在握的塔利班,面對的是一個經濟蕭條的阿富汗。大批阿富汗人每天都要和饑餓、苦難搏鬥,他們對宗教的狂熱情緒逐漸冷靜下來,他們開始重新思考塔利班政府的一系列政策,牢騷和不滿越來越多。新生的塔利班政權充滿危機,而本•拉登的到來,無疑為塔利班政權帶來一縷陽光。本•拉登讓塔利班政府欣喜不已,也讓塔利班犯下了致命錯誤。

  在塔利班政府眼中,如何建立一個現代社會這個概念是模糊的,甚至可以說是一無所知。在那些掌權者的腦子裡,對現代社會的理解最深刻的可能就是那些殺傷力強大的先進武器。但是事實上,有多少有國家會將發展現代化武器作為戰後重建、復興民族的切入點呢?正是由於塔利班政府對現代化的片面理解,最終讓塔利班政府為復興阿富汗選擇了一條與現代化無關的道路,這條道路斷送了塔利班政權的生命。

  塔利班的領導人多是虔誠的伊斯蘭教教徒,他們嚮往純粹的伊斯蘭式生活,遂將復興阿富汗和回歸伊斯蘭聯合了起來。但他們卻沒有注意到,《古蘭經》和《聖訓》都是若干個世紀前的作品,回歸伊斯蘭,用伊斯蘭的精神指導現實生活,並不意味著要整個國家重新倒退到伊斯蘭教產生的時代。他們努力讓今天的阿富汗回復到若干個世紀前的狀況中去,這樣的嘗試註定會失敗。

  在對抗蘇聯入侵的戰爭中,很多伊斯蘭國家都對阿富汗提供了慷慨的幫助,大批志願者從四面八方湧向阿富汗,捍衛伊斯蘭的尊嚴。在奪取國家政權的過程中,這些志願者又給了塔利班很大的支持。在這種情況下,塔利班政權自然將阿富汗的復興和整個伊斯蘭世界的復興聯繫在一起。

  本•拉登向來全力支持伊斯蘭世界的復興,他的思想和塔利班迅速契合。這讓塔利班更加意識到,自己除了要背負起復興阿富汗的重任,還要承擔起復興伊斯蘭的義務,也讓它對"將阿富汗重新拉回伊斯蘭產生的時代"的政策,更加深信不疑。

  於是,塔利班將阿富汗、伊斯蘭的復興全部系在了建立一個"真正的伊斯蘭政權"上。順著這個邏輯推導,伊斯蘭世界的其他國家曾在阿富汗遭受欺辱的時候,予以幫助,阿富汗也有責任在他們遭受欺淩的時候伸出援手,將那些踐踏伊斯蘭世界的人清除出去。唯有這樣才稱得上伊斯蘭的復興。

  復興伊斯蘭無可厚非,但將所有非伊斯蘭信仰的人視為踐踏伊斯蘭世界的人,就未免極端了。在這種極端邏輯下,塔利班憑空為自己樹起了大批敵人,認為所有非伊斯蘭信仰的人,都會對塔利班構成威脅,只有將異教徒剷除,阿富汗政權才有所保障。

  本•拉登和塔利班都片面理解了伊斯蘭教的思想。

  塔利班在阿富汗民眾面前編造了一個的無限美好的夢境,當人們就要從這個夢境中醒來之時,本•拉登又適時地送來了另一個更精緻、更美侖美奐的夢境。但是夢境總有清醒的時候,塔利班並不知道,他們的客人本•拉登,為他們帶來了怎樣的災難。

  本•拉登對塔利班政府的影響不可謂不深遠,塔利班領袖奧馬爾在接受美國人的採訪時,曾將庇護本•拉登和捍衛伊斯蘭等同起來。稱接納本•拉登是"伊斯蘭聲望的要求",是"阿富汗的抉擇"。從奧馬爾的談話中,人們發現,本•拉登在塔利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在塔利班政權成立之初,他們建立"真正的伊斯蘭政權"的努力只在阿富汗國內進行,只參與國內事務,在和本•拉登"合作"後,塔利班將視線向國際轉移,開始致力於整個伊斯蘭世界的"復興大計"。比如,介入俄羅斯車臣地區的叛亂,印、巴喀什米爾之爭。這兩個地區的戰爭都是圍繞著爭奪國家主權展開的,前者由車臣分離主義和俄羅斯統一大計的矛盾引起,後者則源於殖民主義政策,屬歷史遺留問題,和阿富汗沒有半點關係。

  第25節:五、本•拉登,從富商向恐怖大亨的轉變(4)

  再沒有比和平的環境更有利於一個新生政權或長的了。阿富汗尚沒有從戰亂的陰影中走出,就又投身於和自己無關的外國事務,這實在是政策上的一大失誤。國際支持對任何一個新生政權來說都相當重要,插手他國事務,將不同信仰的國家當成敵人,不利於新生政權的穩固。

  在俄羅斯看來,插手自家事務的塔利班無疑是在對自己進行嚴重挑釁。憤怒的俄羅斯開始著手準備對塔利班進行嚴厲的軍事制裁和軍事打擊。另一方面,塔利班卻振振有詞地解釋自己的行為。

  1999年9月,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採訪時奧馬爾呼籲聯合國和美國應制止俄羅斯對車臣的"侵略"。塔利班還公開承認並且支援發生在喀什米爾地區的越境恐怖主義行為。在塔利班官方網站未被關閉前,塔利班甚至將恐怖主義行為放在網上公開宣揚,並在網上詳細的闡明了他們的觀點和立場,他們認為俄羅斯是異教徒,車臣戰爭"聖戰",是為了建立神聖的伊斯蘭政權,與抗擊蘇聯的侵略性質相同。

  在本•拉登的影響下,塔利班沒有發現,他們和他們孜孜追求的真正的伊斯蘭精神越走越遠。和平是伊斯蘭教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四處樹敵,只能埋下動盪的種子。

  塔利班的領導是戰士,不是政治家,他們可以在戰場上縱橫馳騁,卻不知該如何建立一個國家,他們是理想主義者,卻不知該如何實現他們的理想。

  對於喀什米爾問題,塔利班則認為穆斯林有建立伊斯蘭政權的自由,當這種自由受到傷害的時候,他們就會為自由進行聖戰。塔利班政府已經赫然將自己視為"伊斯蘭革命"的領導者,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和利益將他國的利益拋於腦後。在所謂 "整個伊斯蘭世界的解放事業"的口號的蒙蔽下,塔利班已經淡化了國家和民族觀念,將伊斯蘭極端主義作為判斷一切是非曲直的標準。

  塔利班是一支不容小覷的政治力量,但它卻並不擅長經濟事務。塔利班政府的經濟體系十分混亂,沒有經濟的保障,一個政權很難支撐下去。很快,塔利班就不得不為了小小的經濟利益,"忍痛"背離伊斯蘭精神,默許毒品交易。

  本•拉登是舉世聞名的大富翁,在塔利班急需資金的時候,他給了塔利班豐厚的物質支持。美國中央情報局透漏,拉登曾經慷慨解囊向塔利班政權提供1億美元的援助,幫助塔利班政府解決財政上運轉的困難,使其渡過難關。

  本•拉登在政治上也給了塔利班不小的支持。在塔利班抵抗蘇聯入侵者時,本•拉登貢獻了不小力量,塔利班的新聞發言人對外宣稱本•拉登是他們的朋友。而在政權建立之後,塔利班又和"北方聯盟"發生了內戰,在內戰中,他們同樣需要本•拉登的支持。

  外籍兵團是本•拉登為塔利班政府注入的一股新的力量,在阿富汗在戰場上,外籍戰士並不罕見,這些士兵大都是阿拉伯人,他們是在反抗蘇聯的"聖戰"期間進入阿富汗的,在抗擊蘇聯的遊擊戰場上顯示他們的勇猛精神和非凡身手。

  在蘇聯軍隊撤離阿富汗後,這些外籍戰士留了下來,在幾乎被摧毀的土地上開始建設新的家園,而"阿拉伯阿富汗人"成為他們的新的稱呼。塔利班政府建立以後,外籍士兵依舊存在于他們的部隊中,這些外籍士兵主要由年輕的巴基斯坦志願者組成,他們支持塔利班的活動,鼓勵對宗教信仰有著狂熱崇拜的巴基斯坦青年,號召他們幫助塔利班進行對外或對內的戰爭。有相關資訊表明,大約有8萬到10萬名巴基斯坦學生,在接受正規的宗教學校的學習後,進入阿富汗幫助塔利班作戰。

  拉登不斷給塔利班提供各種便利條件,順理成章地成為塔利班的親密戰友。塔利班成長初期,美國曾為其提供很大的幫助,但到後來,塔利班不惜為了本•拉登和強大的美國決裂。本•拉登政治手段的高明可見一斑,難怪國外有學者認為,本•拉登用財力控制了塔利班。

  拉登和塔利班的關係愈發緊密,塔利班部隊的士兵來源也變得龐雜起來:這些士兵有的來自阿爾及利亞,有的來自沙烏地阿拉伯,還有的來自俄羅斯車臣、烏茲別克斯坦……雖然他們國籍不同,但他們都是宗教極端主義分子。

  第26節:五、本•拉登,從富商向恐怖大亨的轉變(5)

  2001年美國在阿富汗的反恐戰爭取得勝利,大量事實證明阿富汗士兵的這一特點。美國中央軍區司令部司令弗蘭克思在2002年初指出,在阿富汗戰爭中的昆都士戰役中,就曾出現大批的烏茲別克斯坦伊斯蘭運動戰士。而在戰爭中,他們還俘虜了大批"東突"分子。據估計在阿富汗境內,接受訓練並參加塔利班作戰的"東突"分子大概有1000名左右。這些志願者顯然是追隨本•拉登而來的,而塔利班政權也很贊成這樣的做法,樂於接受這些外來士兵。

  "外來的和尚會念經",本•拉登控制的這支外籍兵團,成為非常適於在阿富汗這個地區作戰的勇猛之師,使他們的對頭"北方聯盟"感到非常恐懼。本•拉登大力鼓吹每一個穆斯林都必須捍衛他們的信仰,塔利班政權是真正的伊斯蘭政權。本•拉登充分利用了部分伊斯蘭人對宗教的狂熱情緒,蠱惑他們跟隨他來到阿富汗,接受戰爭訓練,加入塔利班的部隊,參加阿富汗內戰。

  拉登為塔利班做了不少"實事",正如所有政治聯盟總是建立在利益基礎上一樣,拉登之所以大力援助塔利班,自有他的目的。對拉登來說,塔利班不僅僅是一個收留自己的朋友,還是自己恐怖事業一大支持者。借助塔利班,拉登的恐怖事業進入了新的階段。

  在遇到塔利班之前,本•拉登的情況非常糟糕,是個沒有固定生活場所的流亡者。作為一個疲於奔命的流亡者,本•拉登尚且自顧不暇,根本沒有能力進行恐怖活動。從1991年起,本•拉登將美國作為主要的襲擊目標,從此在蘇丹、葉門等多個國家中輾轉發展。

  美國自然不會輕易放過這個對自己國家造成嚴重威脅的恐怖分子,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本•拉登就成為他們的重點緝拿對象。1993年本•拉登被蘇丹政府庇護,結果蘇丹被美國列入"支持國際恐怖主義國家"的名單,受到了美國強大的經濟制裁,就連沙烏地阿拉伯也迫於美國的壓力,向蘇丹施加壓力。

  1994年4月9日,沙烏地阿拉伯政府在美國的強大施壓之下,將本•拉登的沙特公民權剝奪,並凍結了他在沙特的全部財產。從此本•拉登變成了沒有國籍的恐怖分子,凡是接納本•拉登的國家都會被他牽連。很快,蘇丹政府就在各方面的壓力下屈服,不能繼續支持本•拉登並於1996年5月將本•拉登驅逐出境。

  本•拉登輾轉返回到自己熟悉的阿富汗。起初,在這片他曾經戰鬥過的土地上,他並沒有得到實際的安慰。他在落魄的時候回到這裡,無人體恤、無人顧及,悲涼之感,可想而知。此時的阿富汗正處於戰亂之中,沒有一個政權能夠完全控制全國,它們不敢冒險收留本•拉登,生怕惹火燒身。

  但對本•拉登來說,阿富汗的混亂局勢對自己也有好處,混亂之中,誰也無心關注一個各國都避之惟恐不及的逃亡分子,這反倒有利於他的藏匿,他可以暫時安下身來,不會很快被驅逐出境。況且,本•拉登對阿富汗人深有瞭解,他知道阿富汗人講義氣,不輕易出賣朋友,也知道阿富汗人重恩情,不會對不起曾有恩於自己的人。在抗蘇鬥爭中,本•拉登確實為阿富汗做了很大貢獻,拉登自信他可以在阿富汗立住腳。

  內戰中的阿富汗存在很多的政權,在這些小的政權中本•拉登必須選擇能説明自己實現目的的夥伴,而他選擇了塔利班。這種選擇並不是盲目的、感情用事的。本•拉登清楚地看到,塔利班提倡的"建立真正的伊斯蘭政權"思想,和自己長期以來追求的目標不謀而合。本•拉登非常珍視和自己志同道合的組織,而從戰略角度看,越是志氣相投,越有利於雙方長遠合作,本•拉登需要借助塔利班實現他的理想。

  更何況,在這一時期,塔利班已經成長為阿富汗首屈一指的強大力量,儘管當時還沒有建立起自己的政權,但無論從軍事實力、民眾支持率來看,塔利班都是阿富汗各個勢力中的最強勢的一方。拉登選擇塔利班,也有幾分投機的考慮,在當時,沒有哪支力量能像塔利班這樣保護他的安全。

  第27節:六、塔利班--美國在阿富汗反恐的戰利品(1)

  當時,在阿富汗足以和塔利班匹敵的是"北方聯盟",但"北方聯盟"不可能與拉登合作,這從一個側面,加大了拉登與塔利班合作的機會。"北方聯盟"的長官馬蘇德將軍本人對伊斯蘭極端主義並不感興趣,他曾經派特使到美國進行友好訪問。從後來的阿富汗反恐戰爭來看,"北方聯盟"極其痛恨本•拉登。

  塔利班不是被恐怖主義扶植起來的政權,但它卻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本•拉登的恐怖主義事業。

  本•拉登向塔利班政權提供了財力、物力幫助,配合塔利班展開內戰。塔利班則成為本•拉登的保護傘,頂住各種國際壓力,為其提供庇護。本•拉登在塔利班的幫助下,暫時安定下來,得以在阿富汗建立自己的軍事訓練基地。很多恐怖組織,由於和本•拉登關係親密,也得到了塔利班的照顧。而本•拉登的勢力也在不知不覺間向塔利班滲透,深深影響了塔利班的發展路線,讓塔利班開始反對美國、反對聯合國。

  本•拉登成功地讓阿富汗成為實現自己理想的土地,在此建立起龐大的"恐怖主義王國",成為國際恐怖大亨。至於塔利班政權,卻在本•拉登的作用下,日益走向極端,最終覆滅。

  六、塔利班--美國在阿富汗反恐的戰利品

  美國在阿富汗的反恐之戰可謂勢如破竹。

  在阿富汗戰爭中,塔利班的作戰方式被美國記者戲稱為"藏著等",這個詞來源於2001年12月22日,美國《華盛頓郵報》記者愛德華•科迪的一篇文章《塔利班的"藏著等"戰略失敗了》。

  科迪在文章中稱,新政府在喀布爾上臺執政後,阿富汗戰爭就降級成搜捕塔利班和"基地"領導人的行動,這些行動多在阿富汗東部的山中和巴基斯坦西部一帶展開。一些分析家認為,戰爭的進展如此之快,主要因為塔利班和"基地"組織的"藏著等"戰術失敗了。

  "藏著等"究竟是怎樣的戰術?塔利班領導人做出這樣的解釋:戰爭一旦開始,美國必然先對阿富汗的軍事基礎設備進行轟炸攻擊,在這一時刻,塔利班就要躲藏起來。如此,塔利班的成員和外國盟軍就可免受攻擊,保存塔利班的戰鬥實力。

  等到美國無法再使用空襲的時候,它就不得不派遣地面作戰部隊,到那時,由於美國部隊對阿富汗地形不熟悉,作戰力量就會削弱。同時,阿富汗遊擊隊就可以利用這樣的優勢來對美國進行打擊,從而給美國造成大量人員傷亡。

  當時鼎力支持這項戰術的,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阿富汗反抗蘇聯侵略軍時阿富汗的著名遊擊指揮官--賈拉勒丁•哈卡尼。他是塔利班高級官員,負責著鄰近巴基斯坦邊境的霍斯特地區的軍事事務。

  哈卡尼對這項戰術充滿了信心,並堅定地認為美國人絕對會敗在這項絕佳的戰術之下。為此,在美軍正在對阿富汗進行狂轟濫炸的時候,他高調地對美軍指揮官進行譏諷,而且大膽地預言美國部隊在遭遇這項戰術時會出現的狀況。

  然而就在這樣的言論發表後不久,哈卡尼就不知所終。據他的兄弟穆罕默德•易蔔拉欣所說,哈卡尼在其自己所管轄的派克蒂亞省加德茲市,遭到美軍的空襲並且已經身亡。

  1989年蘇聯大軍無奈撤出阿富汗,阿富汗的抗蘇鬥爭取得勝利,其中,哈卡尼的"藏著躲"戰術確實功不可沒。然而,事異時移,十多年前的戰術未必適用於今日。哈卡尼沒有想到,十多年的時間足以讓一個國家在軍事力量上有突破性的進展,不要說美國這樣的超級大國了,即使蘇聯還在,在吃了"藏著躲"的虧後,在十多年的時間裡,也足以研究出對抗"藏著躲"的辦法。美國在出兵阿富汗前,不可能不對哈卡尼的這項戰術有所研究。

  哈卡尼是優秀的軍事人才,但固步自封,過於自信十多年前的老戰術,自然不會打贏戰爭。而在塔利班內部,犯"止步不前"錯誤的指揮官,又何止哈卡尼一人。

  正如一位分析家說,反蘇戰爭結束後,很多國家的軍事都發生了重大變化,塔利班和"基地"組織這種"藏著等"的戰略,已經過時了。

  第28節:六、塔利班--美國在阿富汗反恐的戰利品(2)

  在與蘇聯的戰鬥中,美國曾經給阿富汗提供過一種可擕式的"毒刺"防空導彈,這種防空導彈可以很好地擾亂蘇聯軍隊的武裝直升機和運輸飛機。雖然沒能擊落多少蘇聯飛機,但這種導彈卻大大降低了蘇聯軍隊的空戰能力,限制了它們的進攻。

  當美國大軍逼近時,塔利班還試圖用"毒刺"遏制美國的空軍。只是"毒刺"畢竟是十多年前的老武器了,如今的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電子對抗系統和高科技戰鬥隊伍,"毒刺"幾乎沒有用武之地。美國的新式指導武器有著超高的準確性,它由雷射光束或事先設定好的程式引導,能夠對美國特種部隊在地面上的指定目標,進行精確打擊。美國向阿富汗投下的精密制導炸彈,比美國在海灣戰爭時投放得多得多。

  在十年前,塔利班的"藏著躲"戰術稱得上獨一無二,也讓蘇軍嘗盡了苦頭,但是,和塔利班打過交道的美軍,也知道借鑒前人的經驗。所以美軍從一開始就對塔利班實施目標明確的轟炸,塔利班的成員很難按照原計劃找到躲避的場所。

  在阿富汗東部白山一戰中,這點表露無遺。白山山脈可以說是最佳的掩護地段,周圍都是跌宕起伏的山巒,如果採取陸地戰,美國很可能會受到隱蔽在山間的塔利班軍突襲而無法還擊。美軍早就清楚這點,於是進行了一系列大規模轟炸。在狂轟濫炸之下,險峻的地勢並沒有給塔利班士兵帶來好處,士兵們只能四處逃散,狼狽不堪。

  美國空軍高高在上,塔利班士兵無可奈何,馬紮裡沙裡夫、塔盧坎、喀布爾、昆都士以及西部的赫拉特等城市先後失守,塔利班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它們落到北方聯盟的手裡。在奪取這些城市的戰鬥中,美國的連續空襲讓塔利班潰不成軍,美軍幾乎沒有進行陸地戰爭。

  當然,在整場戰爭中,塔利班並不是除去"藏著等"就沒有其他戰術了。在1994年的阿富汗內戰中,塔利班就沒有使用過這項戰術,而是進行了一系列的城市攻堅戰和運動戰。在阿富汗反恐戰爭中,從馬紮裡沙裡夫到喀布爾,從昆都士到坎達哈,塔利班使用的更多的是城市保衛戰。他們堅強地守護著每一座城池,儘管美軍對其進行了連續的空襲,儘管俄羅斯所支持的"北方聯盟"比塔利班強悍百倍,但他們都無所畏懼,表現得十分英勇。

  對塔利班的失敗,一些人認為,"誘敵深入"和"人民戰爭"的時代已經過去。但是不能否認,塔利班的作戰準備不夠充分,他們沒有做好打持久遊擊戰的準備,沒有充分利用起有利地形和美軍展開長期周旋,沒有及時將大部隊分散開來,在堅守城池上耗費了太多兵力。其實,只要美軍頻繁傷亡,或戰爭進入僵持局面,形勢就會對塔利班相對有利。

  然而,將戰爭拖入僵持局面後,因為沒有足夠的物資、軍力補給,或者缺少一系列相關的軍事建築等等,塔利班的劣勢地位還是不會得到太大改變。

  而實際上,塔利班在這些方面都有所欠缺。在軍力方面,塔利班也曾做過"全民動員",但是人們對於塔利班的號召並沒有太大的反應。出現這種情況也是預料之中,塔利班的全民動員不具備吸引人參戰的實質性的條件,而且,很多阿富汗人已經對塔利班的統治失去了信心,不想繼續支持塔利班政府。

  塔利班的官方網站曾說,正是因為塔利班,阿富汗民眾才脫離了戰爭,不再受軍閥的侵擾。塔利班保障了人們的生活安全,可安全只是生活保障的內容之一。阿富汗人需要豐富的物質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可從塔利班執政以來,阿富汗的經濟一直處於低迭狀態。這種狀態的出現迫使許多阿富汗人或是背井離鄉去做難民,或是販賣種植鴉片,或是冒著生命危險去買賣軍火。

  塔利班治下的阿富汗,物質生活極度匱乏,精神生活比物質生活還要慘澹。人們無法唱歌跳舞,只允許研讀伊斯蘭教經文,婦女不可以接受教育,小孩子不能在路邊放風箏,甚至在公共場合談笑也被禁止。擁有輝煌歷史的阿富汗,在塔利班的統治下一片死氣沉沉。

  第29節:六、塔利班--美國在阿富汗反恐的戰利品(3)

  這樣的生活,已經讓阿富汗人難以忍受。無論塔利班的"全民動員"再怎樣聲勢浩大,也難以鼓動起阿富汗人的心。

  塔利班在國內沒有做好戰鬥準備,在外交方面也沒有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同。在抗蘇戰爭和內戰中,塔利班都得到了很多的援助。在抗蘇戰爭時,"聖戰者"一直都得到美國、巴基斯坦和海灣國家的支持,巴基斯坦隨時向"聖戰者"開放,他們可以自如地穿梭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之間。在內戰時期,塔利班也受到了差不多的待遇。

  但是在阿富汗反恐戰爭時期,沒有一個國家願意援助,甚至連一句支持的話語都吝于奉送,原先與其建交的國家先後和其斷了聯繫。塔利班在國際社會中孤立無援。

  塔利班政權外交的最大敗筆,就在於失去了一個以往最有力的支持者--巴基斯坦。

  利益讓不同的國家走到一起,成為夥伴;利益也可以讓關係親密的國家登時轉變立場,兵戎相見。"9•11"事件之後,塔利班忽視了巴基斯坦這個最大的支持者。美國乘虛而入,取消了1998年以來對巴基斯坦和印度因核子試驗而進行的制裁。同時美國主動向巴基斯坦示好,讓巴基斯坦與美國暫時冰釋前嫌,友好合作。於是在戰爭中,巴基斯坦封鎖了和阿富汗的邊境線,塔利班戰士無法進入巴基斯坦躲避美軍襲擊。

  美國雖然在"9•11"之後,很快出兵阿富汗,但美國並非倉促出戰。美國從很早的時候起,就注意到巴基斯坦的戰略意義,總是根據國家的利益,及時調整對巴態度。

  在冷戰時期,印度長期堅持不結盟的思想,反對美國在亞洲地區進行軍事協助,還與蘇聯來往密切。這些都讓美國堅定地倒向巴基斯坦,採取"抑印扶巴"的策略。特別在1979年蘇聯進軍阿富汗後,巴基斯坦特殊的地理優勢,在抗擊蘇聯的戰鬥中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這讓美國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巴基斯坦身上。從這個角度看,阿富汗之所以能在抗蘇之戰中得到巴基斯坦的幫助,也與美國有關。

  但是美國"抑印扶巴"的政策並沒有堅持太久。冷戰結束後,巴基斯坦對蘇聯的牽制任務已經完成,印度的國力在迅速增長,逐漸向世界大國的位置挺進。美國深知不能對印度的發展坐視不理,很快,印度在美國全球策略中的地位就慢慢超越了巴基斯坦,美國對南亞次大陸的政策發生了轉變。

  1999年10月,穆沙拉夫推翻謝裡夫政權,巴基斯坦發生軍事政變,和美國的關係漸漸疏遠起來。這種疏遠在2000年美國總統克林頓訪問南亞各國的舉動中表現得更加明顯,克林頓將南亞一行的重點放在了印度,在巴基斯坦只是稍作停留。

  在隨後爆發的印巴喀什米爾戰爭中,美國徹底地倒向了印度。印度與美國的關係迅速密切起來。印度還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韙,支援美國搞導彈防禦系統,巴基斯坦在印巴衝突中的處境漸漸艱難。

  "9•11"事件爆發後,美國敏銳地察覺到,要想迅速打贏阿富汗戰爭,巴基斯坦的支持必不可少。因此"9•11"事件對巴基斯坦來說,是一個改善與美國關係的絕好機會。

  從"9•11"事件發生到美國對阿富汗發起武力威脅,印度一直積極向美國發出願意與其共結反恐同盟的訊息,並且表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對美國實施軍事支援。印度之所以持有如此積極的態度,並不完全是出於對美國的同情與支持,而是因為長久以來,在喀什米爾問題上,印巴都有著激烈的衝突,只要巴基斯坦支援塔利班,印度就可以借助這個機會將巴基斯坦列入恐怖主義的名單中,以便一勞永逸地解決喀什米爾問題。

  可是美國似乎不願意成全印度,更願意將巴基斯坦拉入反恐同盟裡,巴基斯坦方面只要稍做努力就可以博取美國的信任。果然,美國對巴基斯坦的示好十分感興趣,很快作出了回應。2001年9月25日,美國國務卿鮑威爾暗示巴基斯坦可能與塔利班政權斷交(雖然巴方當即否認)。但這無疑表明,在阿富汗問題上,美國把注意力重新放回了巴基斯坦這邊。

  第30節:六、塔利班--美國在阿富汗反恐的戰利品(4)

  巴基斯坦面對這樣的變化自然欣喜不已,這個變化很可能會使當權的穆沙拉夫政權被國際社會承認,並在喀什米爾問題上得到美國的支持,這大大有利於巴基斯坦改變目前的處境。倘若美國選擇了印度進行反恐合作,並將巴基斯坦列入恐怖主義國家的名單,那麼巴基斯坦想翻身就是難上加難,它目前落後於印度的狀況必然加劇。

  但是,對於巴基斯坦而言,對付塔利班並不像想像中那般容易。巴基斯坦曾辛辛苦苦地幫助塔利班建立政權,而現在,轉眼就要幫助美國將塔利班消滅,在感情上著實有些不舍。打擊塔利班雖然不要巴基斯坦出兵出財,卻也會為巴基斯坦帶來不小的麻煩。巴基斯坦在支持塔利班政權的同時,其內部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勢力也在不斷擴張,還逐漸滲透到巴基斯坦軍方內部,在軍方的高級將領中蔓延。

  在這樣的局面下,如果巴基斯坦與塔利班政權劃清界限、果斷斷交,則必然會遭到伊斯蘭教原教旨主義勢力的強烈反對,直接危及巴基斯坦國家的安定發展。這種說法並非誇大其詞,在巴基斯坦同意向美國開放領空後不久,巴國內多個地區就爆發了騷亂。巴基斯坦新聞媒體的民意測驗顯示,巴基斯坦62%的民眾反對政府支持美國的軍事行動,63%的人認為一旦戰爭爆發,巴基斯坦應當堅定地站在阿富汗一邊。

  面對如此艱難的選擇,巴基斯坦的領導人穆沙拉夫在決定與美國進行反恐合作時公開說道,巴基斯坦面對的,是從印巴戰爭以來最為嚴峻的挑戰。

  雖然巴基斯坦與美國結成了反恐聯盟,但這並不意味著要與塔利班完全斷絕關係。巴基斯坦在與美國合作的同時,也沒有停止與塔利班政權的斡旋,面對重重壓力,巴基斯坦仍然想給這個孤獨的政權留一條後路。

  在"9•11"發生以後,巴基斯坦立即投入到塔利班與美國的斡旋之中,穆沙拉夫提議在第三國由伊斯蘭國家按照伊斯蘭教法審判本•拉登,並且組成了高級代表團,前往喀布爾勸說塔利班交出本•拉登。巴基斯坦不時向阿富汗提供一定援助,包括製造有利於塔利班的輿論。比如,在美軍與塔利班交鋒後不久,塔利班釋放了從前挾持的西方國家的記者,巴基斯坦抓住這點大做文章,表示這是"塔利班趨向和平,邁向政治解決的重要一步"。

  除此之外,巴基斯坦在2001年10月15日還明確表示,"塔利班政權本身絕不是恐怖主義組織"。由此可見,巴基斯坦還是願意為塔利班提供聲援的,塔利班的大多數政治聲明都是通過塔利班駐巴基斯坦特使發出的。

  可是,在支持塔利班的同時,巴基斯坦也感覺到包括美國在內的國際輿論壓力越來越重。對此,巴基斯坦一方面反復強調自己會堅決打擊恐怖主義,一方面又頻繁與"反塔聯盟"以外的政治力量,進行磋商,探討未來阿富汗政權的組成問題。

  2001年10月15日《今日美國》網路版發出一條爆炸性的消息,巴基斯坦總統穆沙拉夫建議美國"要抓住本•拉登,必先除掉奧馬爾"。該消息一經發出,就立即被巴基斯坦官方發言人魯茲•邁哈莫德•卡罕否定。不管這條消息的真假,巴基斯坦的一系列舉動都在向塔利班發出暗示,希望塔利班能打破本•拉登問題中的僵硬局面,免除政權被顛覆的厄運。

  但是令巴基斯坦失望的是,塔利班似乎並沒有考慮到巴基斯坦這番良苦用心,對巴基斯坦的斡旋沒有做出任何回應,不僅如此,還對巴基斯坦的態度越來越冷淡,甚至和本•拉登一起責難巴基斯坦的行為。塔利班警告巴基斯坦,如果它幫助美國,塔利班就會對它發動攻擊。巴基斯坦對塔利班的極度維護,卻換來塔利班的無情警告,這樣的回報讓巴基斯坦徹底失望,並最終忍痛放棄了一切挽救塔利班政權的努力。巴基斯坦封鎖了巴、阿邊境線。塔利班喪失了唯一的援助,走投無路。

  塔利班的錯誤源於本身的固執和草木皆兵得過度警惕。從阿富汗內戰以來,塔利班就表現出對國際社會的不信任,它排斥聯合國,讓聯合國對其徹底灰心。在塔利班看來,美國一直影響著聯合國的方向,聯合國是不公正的,不應對其寄予希望。實際上,"9•11"之後,聯合國並沒有及時介入到美國和塔利班的事務中來,這種情況本來就對塔利班不利,而塔利班不僅不和聯合國親近,還動輒與聯合國為難,即使聯合國有心給它幫助,它也概不接受。

  第31節:一、強權與反恐的微妙關係(1)

  早在阿富汗內戰爆發時,聯合國就曾經進行了內部斡旋,並開展了人道主義救助活動,但這些努力都被塔利班不識時務地拒絕。塔利班聲稱,聯合國不公正地干預阿富汗事務,完全受美國左右,其固執地庇護已經喪失民心的拉巴尼政權,是在支持一場非正義的戰爭。正是有這些想法,塔利班對聯合國施加在自己身上的制裁不予理會,拒絕和聯合國進行有關阿富汗事務的一切對話。

  塔利班對聯合國不分青紅皂白的指責,無疑不利於自己融入國際社會。而在美國計畫出兵阿富汗之際,根本沒有實力和美國對抗的塔利班,依舊固執地堅持這一原則,無視聯合國的好意,拒不和其溝通。

  在阿富汗反恐戰爭爆發後,塔利班繼續用消極的態度對待聯合國。沒有與聯合國主動接近,讓國際社會無可奈何。設想,如果當時,塔利班可以及時向聯合國求助,美國也不會如此順利地將大兵開入阿富汗,即便塔利班下定決心要和美國人戰鬥到底,求助聯合國,也可以為它爭取多一點的備戰時間。

  當塔利班身處窮途末路之際幡然醒悟的時候,已經太晚了,其對聯合國提出的投降要求,被果斷地拒絕。

  塔利班被美國人當成阿富汗反恐的戰利品,消滅了塔利班政權後,美國人大大舒了一口氣。雖然從表面上看,塔利班被美國強大的兵力壓倒,但是細想起來,打倒塔利班這樣的"恐怖"對手,也算不上多大成就。塔利班政權本身就有太多的漏洞,即使僥倖逃過阿富汗反恐戰爭的失敗,也逃不過歷史無情的湮滅。

  對美國來說,塔利班戰爭的勝利,可以被當作反恐之戰的"開門紅"。然而,這個"開門紅"儼然也是美國心中的一根刺,拔與不拔,都會是美國心中隱隱的痛。

  第三章反恐背後的強權戰略

  一、強權與反恐的微妙關係

  塔利班雖然一敗塗地,但他們在阿富汗的反恐戰爭中,表現出來的堅定與忠誠卻給人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在其執政期間,從未出現過大規模的內訌與叛變,他們是具有超強團結精神的作戰群體,對自身所處的絕對劣勢的艱難作戰條件和作戰裝備,他們都時刻保持著清醒的認識。正是由於有這樣清晰的認識,團結一致的精神力量就顯得至關重要。

  因此,直到他們政權瓦解,內部都沒有出現過為金錢或個人生命而出賣自己朋友和領袖的行為。在與美國抗衡的過程中,面對對手強大的優勢,儘管屢戰屢敗,他們依然沒有做出任何包括語言上的妥協。

  然而,這樣一個具備一致思想的團體卻迅速垮臺了。如此不堪一擊,確實是出乎許多人意料之外。但是,如果單純地從軍事力量上來考慮,塔利班與對手的差距實在太大,塔利班政權失敗的速度倒顯得有些緩慢了。塔利班曾經帶著阿富汗民族復興的夢想奮鬥了六年,塔利班失利了,這種失利無疑是對阿富汗民族的迎頭一擊。

  阿富汗戰爭不是單純的"反恐"之戰,它更有著深層寓意。其中微妙,也許人們在悉心推敲該區域的歷史淵源,探究其前世因緣後,才能領略其中一二。

  震驚世界的"9•11"讓美國人對恐怖襲擊以及恐怖組織恨從心生。"9•11"不僅帶給美國人巨大的損失,對美國政府而言,更是一種侮辱。樓倒了,可以重建;經濟損失了,可以再發展;民眾心靈受傷,時間也可以安撫一切……但是,一個超級大國應有的尊嚴瞬間掃地,這些決定了施暴者難逃制裁的命運。美國必須對其施以報復,討回公道。

  可是,從"9•11"的爆發直到10月8日,美國才正式向塔利班發動軍事攻擊。不禁讓人疑惑,美國的軍事力量全世界有目共睹,對付塔利班猶如探囊取物,何必花費這麼長的時間來做戰鬥準備。

  美國的進攻路線也讓人"猜想不透"。塔利班的大本營設在阿富汗東北方向的坎達哈。從地圖上不難看出,從阿拉伯海上和巴基斯坦西南邊境奎達一帶開戰應該是最合適的攻打路線,因為坎達哈距離美國的海上基地和巴基斯坦的西南邊境都比較短,並且這一帶地勢平坦,有利於行軍布兵。巴基斯坦已經允許美國借道,但是美國卻出乎意料的放棄這樣容易取勝的路線,選擇了從阿富汗首都喀布爾以北開始進行轟炸,持續了一月之久。可是這樣的轟炸對於塔利班來說沒有受到任何損失,在其攻勢下的數萬人基本安然無恙。美國的這一舉措實在讓人費解。

  第32節:一、強權與反恐的微妙關係(2)

  令人奇怪的不止這些,最讓人不解的是美國在戰鬥中的襲擊精確度。眾所周知,美國通過軍事衛星偵測到了拉登高級助手阿提夫的所在,而後迅速利用導彈進行了攻擊,將這名猛將一舉擊斃。從中可以看出美國的高科技檢測和精確制導的不俗功力。然而如此精湛的戰爭裝備,卻在這次戰爭中屢次出現失誤。先是塔利班在"北方聯盟"的狂轟濫炸下全身而退,"北方聯盟"卻從美國得不到合理的解釋。然後是美國在空襲中的頻頻出錯,將盟友的飛機炸得損失慘重。這種意外與美國擊斃阿提夫的行動相去甚遠。如此怪異的變化讓許多人不得不懷疑美國這場反恐戰爭的真實目的。

  美國為什麼會在阿富汗戰爭中暴露出如此多的失誤與缺點,絕不是因為美國的大意或是武器的紕漏,而是因為背後有著更加深遠的考慮和計畫。

  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權已經成為了歷史,但在其興衰敗亡的歷程中,卻處處折射出各個大國的野心。

  美國在"9•11"事件中物質上的損失是可以彌補的,但是面對恐怖組織對於自己威信的挑釁是無論如何都不能作罷的。作為世界經濟政治上的大國,在全世界佔有的地位是不容動搖的,更加不能失去一個大國所應有的威信。從古至今,美國除了珍珠港事件外,就沒有讓外來的戰火燒到自己領土上過,然而恐怖主義的襲擊卻讓美國威嚴掃地。作為超級強國,如果不做出反擊,就難以保住自己的顏面,也無法再在自己國人面前昂首挺胸。

  然而,這次挑釁自己的偏偏是長期以來美國心頭的一根刺。眾所周知,長久以來阿富汗都是美國的一塊心病。

  美國是最大的能源消耗國,它的能源消耗占世界的四分之一,但是能源生產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石油的佔有量更是稀少。面對暗淡的資源前景,美國不得不另尋他法。就阿富汗而言,其地緣政治的意義向來為各個大國所認同,並就此展開了爭奪,美國當然也不例外,阿富汗戰略也是美國諸多國際戰略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了這項策略的實施,美國先後通過巴基斯坦,支持過希克馬蒂亞爾和塔利班,但是也先後因為這兩個代理人的"背叛"而使自己的計畫遭受重挫。

  在"9•11"事件發生後,美國便抓住這個契機,名為反恐實是為了自己的計畫利用反恐,利用阿富汗反恐戰爭進行地緣爭奪。反恐只是一個幌子,美國真正的目的不在於此。

  美國之所以在阿富汗戰爭中處處犯錯是對塔利班還報有希望。因為一旦塔利班倒臺,那麼執掌阿富汗政權的將是"北方聯盟",這點正是美國所不希望看到的。"北方聯盟"長期以來反對塔利班,並且受到俄羅斯的強大支持。在美國看來,"北方聯盟"在阿富汗政權的確立,就意味著俄羅斯在阿富汗優勢的確立,那麼與其讓"北方聯盟"執政不如讓塔利班繼續執政。但是前提是塔利班對美國的臣服,而交出本•拉登就是"表忠心"的最好禮物。

  由此不難想像,美國對塔利班的一再"失誤",正是還對其抱有希望的表現。美國對巴基斯坦態度的轉變除了巴基斯坦對美國的幫助,更重要的是,巴基斯坦可以很好地充當美國與塔利班之間的仲介。巴基斯坦與塔利班微妙的外交關係正是美國所能利用的,因為巴基斯坦向塔利班發出過斡旋的建議,這正好與美國對於解決本•拉登問題的計畫不謀而合。美國正好借助巴基斯坦的建議向塔利班暗示自己希望其臣服的想法。而在戰爭中採取的複雜的進攻路線正是給塔利班思考時間。要知道,美國發動戰爭並不是真的希望生靈塗炭,只是希望通過戰爭來讓塔利班妥協,所以這正好解釋了為什麼美國的導彈會炸到自己的"盟友"。他希望有足夠的時間來供塔利班考慮。

  在提供塔利班思考時間的同時,美國也用塔利班來牽制"北方聯盟"的勢力。在美國提出對塔利班實施軍事打擊的一刻起,"北方聯盟"便熱烈響應並對美國主動示好。然而美國卻對這種回應不加理睬。在戰爭開始,"北方聯盟"以勢不可擋的攻勢對塔利班發起了瘋狂的襲擊。但是美國時刻注意其行動,一旦過火就用"誤炸"來提醒"北方聯盟",這次行動的總指揮是美國。不僅如此,美國還對慌忙撤逃的塔利班手下留情,給其寬裕的空間讓其撤離。可是往往事與願違,美國為塔利班提供的寬鬆環境並沒有博得塔利班的感激和認可,反而更加堅定地維持原來的想法。面對塔利班的強硬態度,美國不得不放棄原有的計畫而對其痛下殺手。而此時,"北方聯盟"也因為得到俄羅斯的援助而順利成為繼塔利班後,阿富汗新的政治力量。面對無可挽回的局面,美國只能忍痛將阿富汗計畫擱淺。

  第33節:一、強權與反恐的微妙關係(3)

  "9•11"事件已經過去,但是它留給全球的影響卻一直存在。從冷戰結束後開始,美、俄的關係就一直不溫不火,不過通過阿富汗戰爭,美、俄的關係已漸露緩和趨勢。在"9•11件發生後,俄羅斯曾經對美國的遭遇公開表示同情,並且支持美國的反恐戰爭。後來的《反導條約》和俄與北約關係的好轉,都無疑讓人們以為美俄的關係已經和解並且越走越近。但事實上美俄的關係並不是人們想像的那麼好,這點可以通過在阿富汗戰爭中美俄的不同表現看出來。

  阿富汗戰爭對於俄羅斯來說同樣是天賜良機,因為俄羅斯對塔利班也是深惡痛絕。美國對塔利班的支持讓俄羅斯隱隱感到擔心,如果塔利班徹底倒向美國,那麼美國在阿富汗的地位則確立無疑。這對俄羅斯來說是種巨大的威脅,因此對塔利班的打擊便顯得十分重要,但是鑒於蘇聯在阿富汗的失利,使俄羅斯也不敢輕舉妄動。

  在美國發起的阿富汗戰爭中,俄羅斯只做出一些表示支持的承諾,除了默許美國可以使用中亞的軍事基地外,便遲遲不再有實際行動。但俄羅斯也並非不作為,俄羅斯也在不斷考慮自己在阿富汗的實際利益。如果塔利班繼續在阿富汗執政,那麼俄羅斯面對的將是多重問題。美國與塔利班的聯合會威脅到俄羅斯的安全,而且最令俄羅斯感到頭疼的車臣叛亂勢力,將會因繼續得到塔利班的支持而肆虐,而塔利班對車臣的支持很有可能得到美國的縱容。

  如果塔利班挺過了阿富汗戰爭,車臣的危機將有可能迅速蔓延到整個俄羅斯北高加索地區,同時本已同俄羅斯有隙的格魯吉亞也有可能完全倒向美國。這樣一來,從南高加索到中亞的一圈環線上,俄羅斯都會面臨巨大的挑戰。在如此多的安全隱患下,俄羅斯不得不切斷塔利班可能與美國和解的機會,不顧一切先行消滅塔利班,以絕後患。

  俄羅斯消滅塔利班的下一步計畫就是確立自己在阿富汗的戰略版圖,這就需要後塔利班政權的強大支持。為此,俄羅斯需要尋求一個有利於自己的,新的阿富汗政權當家者。在俄羅斯看來,能夠勝任這個新政權莫過於"北方聯盟",因為北方聯盟與自己有著天然的聯繫,並且在阿富汗內戰中受過自己的恩惠。

  在新政權選定後,俄羅斯就開始實施計畫的第一步,就是借助"北方聯盟"來消滅塔利班。

  據報導,自反恐怖戰爭以來,俄羅斯共向"北方聯盟"提供了價值大約4000-7000萬美元的軍事支援,儘管在這些支援中,有俄羅斯軍庫裡積壓已久的落後的軍火武器。但是相比美國的冷淡態度,俄羅斯有目的的支援也讓"北方聯盟"高興不已。有了俄羅斯的武器裝備,"北方聯盟"在塔利班面前變得更強大了。戰爭後期,美國又忍痛對"不聽話"的塔利班狠下殺手,加速了"北方聯盟"在阿富汗地位的確立。

  與此同時,俄羅斯還要切斷任何美國與塔利班和解的可能。美國在巴基斯坦曾經宣佈,允許某些溫和的塔利班組織在將來的阿富汗政權中佔據一定的地位。但是這樣的言論剛出現不久,俄羅斯便與塔吉克斯坦、印度和阿富汗"北方聯盟"迅速結成"杜桑貝"集團,來反對塔利班進入將來的阿富汗政權。

  俄羅斯等國的強硬態度,讓美國不得不改變口徑轉而拒絕塔利班參與政權。但是美國的妥協只是迫于俄羅斯等國的壓力,它不放棄任何一個可以讓塔利班重新執政的機會。2001年11月27日,在討論阿富汗前途的波恩會議中,美國就對俄羅斯急於承認由拉巴尼領導的北方聯盟政府表示了不滿。但是,美國發言人鮑徹卻表示,這種不滿並不是反對北方聯盟在阿富汗確立政治權力。美國認為,作為阿富汗的領導人之一,拉巴尼應該用政治途徑解決阿富汗前途問題。

  即便是這樣,俄羅斯依然不改初衷,北方聯盟的政治地位在俄羅斯的強大支持下愈發牢固,美國也只好默默接受這樣的結局。這樣一來,俄羅斯在劃分阿富汗政治版圖上,有了發言權,只是最後的結果似乎不如俄羅斯所願。

  第34節:一、強權與反恐的微妙關係(4)

  在塔利班倒臺後,阿富汗新政府的成立便成了國際社會最關注的問題。國際社會之所以認為成立阿富汗新政府迫在眉睫,是因為新政府的成立,可以爭取到對事態發展還持觀望態度的部分阿富汗南部普什圖部族力量,從而使塔利班徹底失去最後的力量依託。不僅如此,新政府的成立,還可以避免因為政治勢力版圖劃分不及時,而引發的類似1992年阿富汗內戰的危險。但是國際社會的這一良好心願從一開始就處處受到阻礙。因為在阿富汗存在的不僅是政治版圖劃分的問題,還存在著美俄兩國在中亞勢力的爭奪問題。

  在阿富汗反恐背後,是微妙的強權博弈。

  阿富汗新政府的成立議題終於在波恩舉行大會進行商榷,但波恩會議一開始就遭到了阿富汗北方聯盟拉巴尼的反對,拉巴尼表示"解決阿富汗的問題應該在阿富汗自己的土地上進行"。波恩會議被一拖再拖。

  而在波恩會議中除了塔利班外,由北方少數民族組成的北方聯盟、以前國王查希爾為首的羅馬集團、由流亡國外的阿富汗反塔利班人士組成的賽普勒斯集團和白沙瓦大會四個派別也出席了會議。爭論的主題自然是四大派別之間的政治版圖劃分,爭論的焦點卻是北方聯盟與普什圖部族的利益。利益的不平衡讓各方爭執不斷,各個派別又以退出會議要脅,使波恩會議斷斷續續,走走停停,結束的日程也一變再變,一拖再拖。

  鑒於這種情況,聯合國和美國代表的西方各國不得不對其施加壓力,德國外長菲舍爾告誡爭論的各方,不要輕易放棄國際社會賦予阿富汗的千載難逢的黃金機會,因為當時美國願意出資數百億資金作為阿富汗新政府的重建資金。最終在各界的壓力下,波恩會議終於有了結果,就是成立阿富汗過渡政權,代表普什圖族利益的卡爾紮伊當選臨時行政當局主席,"北方聯盟"則佔據了國防部長、外交部長和內政部長三大要職,此外還控制了政權中17個內閣位置。

  從中可以看出,深受西方文化影響的普什圖族卡爾紮伊成為了新政府的首腦,但是俄羅斯支持的"北方聯盟"卻掌握了實際政權。阿富汗內部權力分割問題深刻地反映出美國與俄羅斯的權力爭奪。

  在阿富汗新政權建立伊始,阿富汗空軍司令穆罕默德•達烏蘭表示,與俄羅斯協作建設武裝力量是阿富汗臨時政府的首選方案,阿富汗軍方已在起草重建軍隊的計畫,其重點是同莫斯科在軍事技術方面的合作。無論是從經濟的角度考慮,還是從優化效率出發,這都對阿富汗軍隊大大有利,阿富汗軍隊的人事制度和行動戰術是從蘇聯那裡學來的,很多阿富汗高級軍官都在蘇聯接受過軍事教育。

  由此可見,俄羅斯對阿富汗的新政權率先施加了壓力。在2002年2月4日,俄國外長伊萬諾夫訪問阿富汗,次日離開之前向媒體談論了他對阿富汗新領導人的看法,他說和他會見的阿富汗臨時領導中,有一半人都能會說俄語,他們對俄國的感覺還不錯,認為俄羅斯比別的國家更能理解阿富汗。伊萬諾夫表示,他和阿富汗人談論的不單單是錢的問題,俄國可以幫助他們培養官員,説明他們開展工程建設。

  6天之後,阿富汗國防部長法希姆將軍訪問俄羅斯,俄羅斯總統普京會見了來訪的法希姆。普京說,俄羅斯準備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幫助阿富汗恢復經濟和解決社會問題。法希姆將在莫斯科舉行談判,旨在購買俄羅斯的武器,裝備新建立的阿富汗國家軍隊。俄羅斯也可能派出軍事顧問,幫助解決阿富汗在軍隊建設方面的問題。

  西方媒體認為俄羅斯的這種行為是在蘇聯離開阿富汗後的重返。不管是重返還是幫助,俄羅斯在這次阿富汗反恐戰爭中,無疑是坐收漁人之利的最大贏家。但是就在俄羅斯為此小投入大收穫的戰利品沾沾自喜的時候,美國卻趁機闖入了俄羅斯的禁地中亞。

  "9•11"發生後,美國的注意力不僅僅集中在阿富汗,而是想通過阿富汗戰爭來拉攏中亞其他國家。因為中亞一向是俄羅斯的"輻射範圍",美國不能貿然闖入這一地區,而必須要為自己步入中亞的行動找到一個合理的說辭。

  第35節:一、強權與反恐的微妙關係(5)

  當時,美國正在為軍事打擊阿富汗尋找支持者,中亞各國就成為美國的首要目標。除了反恐合作之外,美國還為中亞各國提供了誘人的回報。這一舉動無疑會引起俄羅斯的懷疑,於是美國多次強調"不會在中亞做永久性的停留",並且在2001年11月19日,在莫斯科舉行了記者招待會,表示美國不謀求在阿富汗和中亞的長期存在。

  美國國家顧問賴斯也在2001年10月13日明確指出,美國不會借對阿富汗的軍事行動來削弱俄羅斯在中亞地區的影響。面對美國如此誠懇的表態,聯想到自己之前對美國反恐戰爭的強烈支持,俄羅斯找不到合理的理由拒絕美國在中亞停留,反而要在政界為美國進入中亞的行為著重做出解釋。

  美國的這一舉措讓俄羅斯著實感到擔憂。因為就中亞各國而言,雖然它們在中亞的生存發展都與俄羅斯有著複雜微妙的關係,但是它們從獨立那天起,就暗下決心,要擺脫俄羅斯對本國政治發展的控制。在中亞的一些小國家認為,來自俄羅斯新帝國的危險,或者持續不斷的霸權干涉都是真真切切、實實在在的。

  再加上俄羅斯自獨立以來,經濟發展緩慢,從前威風凜凜的蘇聯已經不復存在。普京總統在《千年之交的俄羅斯》中也承認,90年代,俄羅斯的國內生產總值比之前下降了整整一半,僅僅相當於美國的10%,中國的20%。1991年之後,俄羅斯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只有3500美元,是其他七個大國的20%。

  俄羅斯的經濟有待復蘇,渴望有大國依託的中亞小國對它的期待逐年下降,俄羅斯自顧不暇,給它們的經濟援助就更加有限了。面對美國的利誘,這些國家難免會怦然心動。

  但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美國不會白白對中亞國家施加援助,很快就提出了附帶的政治條件。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中亞各國與美國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接觸。

  阿富汗反恐戰爭開始後,這種狀況發生了改變。美國在得到中亞軍事基地後一反常態,不僅給這些國家高額經濟補償,還無任何附加條件地向它們進行經濟援助,俄羅斯沒有理由限制美國的行動。中亞各國開始權衡利弊,美國軍事基地在中亞的建立,無疑一定程度的損害了中亞各國的主權,但是塔利班的垮臺也削弱了伊斯蘭極端主義的氣焰,更何況,美國豐厚的經濟條件確實也讓人難以抗拒。在一番衡量後,中亞各國決定放下戒備,接受美國在阿富汗反恐戰爭中的條件。

  很快,美國的軍事基地就在烏茲別克斯坦建立起來,美國的飛機就可以在吉爾吉斯斯坦馬納斯機場自由起落。仔細觀察思考美國的反恐戰爭以及其於戰爭結束後在中亞的軍事部署不難看出,美國在戰爭中對中亞的進入並不是應時而生的突發性決定,而是蓄謀已久的軍事戰略。阿富汗戰爭的爆發,實際上是美國實現其軍事戰略的一個步驟。

  相比美國在中亞的收穫,俄羅斯在阿富汗得到的就少得多。俄羅斯看似阿富汗戰爭中的贏家,卻在中亞問題上敗得一塌糊塗。不僅如此,俄羅斯在阿富汗的成果也在日益縮小。新組建起的阿富汗軍隊接受的是西方國家的訓練,深受西方影響,俄羅斯等於失去了對阿富汗軍隊的訓練權,很難再對阿富汗軍隊作出多大的影響。

  與此同時,俄羅斯支持的"北方聯盟"也出現了分裂。杜斯塔姆的烏孜別克族武裝和法希姆、拉巴尼塔吉克族武裝為了爭奪地盤頻頻開戰。在阿富汗,北方聯盟佔據大多數政府位置,這引起了其他派別的不滿。這些矛盾糾結起來不斷加深,終於在2002年5月的國民議會上爆發,此次議會旨在選舉過渡政府,由北方聯盟擔任的內務部長一職被迫轉移。由此看來,儘管阿富汗的未來政治格局還混沌不清,但是透過這些事件,不難看出,俄羅斯與美國的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美國在阿富汗的影響力很有可能會遠遠超過俄羅斯。

  那麼,誰來對阿富汗的不公正命運負責呢?不管是塔利班還是其他四大派,他們之間的爭鬥再激烈也是阿富汗的內部鬥爭,一旦有外來力量介入,那這種爭鬥就變了性質。在面對強大的外部力量的時候,阿富汗的內戰就顯得微不足道了,然而阿富汗人卻沒有意識到,他們的不團結必然遭到別人的乘虛而入。

  第三章 反恐背後的強權戰略

  第36節:二、塔利班的悲劇--另一種被忽視的不平衡(1)

  雖然在今天看來,阿富汗遭遇的一系列災難有點咎由自取的味道,但是,這其中也有著不可忽視的客觀原因,例如阿富汗本身所處的地理位置,其戰略性總會吸引來強國的覬覦。美俄大國本身的政治優勢感和資源緊迫感,都讓它們不得不為本國將來的發展大作規劃,對國力弱、問題不斷、資源豐富的國家起非分之想,阿富汗只不過是讓這些大國"想入非非"的國家中的一個,這些超級強國只要嘗到一點甜頭就會蜂擁而上。

  在大國強權之下的反恐戰爭,對所有參與戰爭的國家來說,都是一件大傷元氣的事。阿富汗在反恐之戰後,一片狼藉、百業待興。面對如此虛弱的祖國,阿富汗人痛心疾首。但作為別有用心的強權國家而言,這裡面卻隱含契機--方便於他們劫掠利益的契機。回顧歷史的軌跡,塔利班的話題似乎已是明日黃花,也許人們更加關注的是阿富汗的未來。

  二、塔利班的悲劇--另一種被忽視的不平衡

  國際社會的混亂和各種不合理現象的發生,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世界格局的不平衡引起的。冷戰結束後,世界格局的不平衡性愈發明顯,蘇聯的解體導致"兩極爭霸"的世界局勢徹底結束,美國成了唯一的超級大國。

  所謂的世界格局不平衡不只涉及到世界上幾個大國的實力變化,還關係著整個國際社會中各個國家的發展變化,尤其是欠發達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關係變化。在當前世界,美國是唯一的超級大國,世界上的任何國家都無法與之在實力上相提並論。飽受兩極爭霸之苦的國家,非常期待冷戰結束後,能夠出現多極化的新格局。但冷戰結束十多年了,這種新格局的出現依舊遙遙無期,相反,美國世界霸主的地位倒是越來越穩,欠發達國家和美國的力量對比嚴重失衡。

  在冷戰期間,美國與蘇聯在相互制約中發展,雖然這兩個超級大國時不時醞釀出讓整個世界都為之緊張的事,並不斷拉攏其他國家作為自己的同盟,犧牲弱小國家的利益為己服務。但總的來說,這樣的國際局勢,卻對欠發達國家有一定好處,即使沒有哪個欠發達國家有能力制約美蘇,但絕大多數國家都聰明地根據自己的優勢向這兩大霸主提出條件,最大限度地維護了本國利益。

  因為這些欠發達國家往往是擁有豐富資源或地處戰略要地的國家,美國和蘇聯明爭暗鬥,雙方都想獲得豐富的資源,佔據有利的位置,擴大自己的優勢。它們不得不對擁有這些資源的欠發達國家作出讓步,答應它們提出的一些要求。

  這在一定程度上維繫了世界的平衡。

  當時的蘇聯堪稱世界上最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蘇聯經常以欠發達國家代言人的姿態出現。雖然很多時候既沒有為欠發達國家謀求多大利益,也沒有為它們的社會發展帶來多大的好處,但考慮到自己的國際形象、國際利益,蘇聯還是站在了欠發達國家一邊。

  在冷戰時期,欠發達國家至少還有蘇聯這樣一個強大的國家做後盾,為其擋風遮雨,處境還不是特別糟糕。而且很多欠發達國家都意識到,在美蘇爭霸中,蘇聯的存在抑制了美國對欠發達國家的"胡作非為",為了更好的維持這種平衡的狀態,保證自己國家的力量,欠發達國家曾提出聯合起來組成一支既可以抑制美國,也可以抑制蘇聯的新力量。雖然這種想法過於天真,但是這畢竟說明很多國家對國際局勢的平衡有自己的認識。

  不過似乎這種希望世界局勢平衡的要求只存在于蘇聯存在的背景下。到冷戰結束之後,蘇聯解體了,欠發達國家愈發感覺到,實現國際格局平衡的可能性越來越小,抑制世界強國的力量始終沒有形成。

  冷戰結束後,沒有什麼力量再能夠制約住美國的發展,美國迎來了一個發展的新高潮。美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差距越來越懸殊,愈發顯露出傲慢的姿態。仔細觀察,美國對他的盟友尚且"不那麼體貼",就更不要提對那些和自己沒有夥伴關係的欠發達國家了。美國開始奉行單邊主義政策,其所表現出來的驕橫跋扈,越來越讓人難以忍受。

  第37節:二、塔利班的悲劇--另一種被忽視的不平衡(2)

  不受壓制的美國大刀闊斧地實施它的全球戰略,在世界範圍內擴大自己的勢力,鞏固自己的優勢,對那些有可能威脅到自己或是讓自己感到不安的國家,千方百計地排擠、刁難,甚至使用各種見不得光的手段,極力避免任何國家強大到可以威脅到它的霸主地位。

  此外,美國還將自己的價值觀和世界觀作為衡量世界的標準強加給其他國家,要求其他國家奉行美國的制度體系和價值觀,若是有哪個國家表示不從,美國便會立即揮出"大棒",予它以顏色。對待起欠發達國家,美國的態度尤其強硬,它根本不把這些弱小國家放在眼裡。美國可以動輒予它們各式各樣地制裁,經濟的、政治的、軍事的,幾輪制裁施加下來,它們就吃不消了,不得不作出妥協。

  這些欠發達國家本來就苦於發展有限,偏偏美國又掌控著各種發展通道,可以輕而易舉地扼住它們的經濟出路。於是,過不了太長時間,這些國家就在美國的威嚇和打擊下,一步步滑落至國際社會的底層,境況更是一日不如一日。

  美國和欠發達國家間的不平衡性也在這種情況下日益凸現。

  大國與大國之間的不平衡不利於世界的穩定,欠發達國家和發達國家的不平衡對世界穩定的危害就更大,而這些國家和美國的不平衡更是成了當今世界各種暴力活動的主要源泉。

  塔利班的悲劇就向人們真真實實地揭示了忽視這種不平衡的嚴重後果。

  國際局勢不平衡對發展中國家的危害最大,塔利班政權就是最好的證明。阿富汗是一個極度貧困的國家,長時間處在動盪不安的局勢中。在這樣的背景下塔利班政府誕生了,但新的政權並沒有讓阿富汗人從苦難和貧困中脫離出來,阿富汗人依舊要忍受饑餓、動盪的折磨。塔利班在建立之初得到了美國的幫助,但是對於美國,他們心中是一種複雜的感情--一方面感激美國的幫助和扶植;另一方面他們也知道美國幫助他們並非出於"仁慈",美國在阿富汗必有所圖。

  塔利班政權自建立之初就為自己和整個民族的未來擔憂,塔利班也曾親眼目睹那些和自己一樣貧困的國家如何被美國蹂躪。它們對美國的霸道早有耳聞,並將美國的行徑暗暗銘記於心。儘管收納著美國的好處,塔利班還是對美國保持懷疑。

  塔利班非常清楚只有聽從美國的指揮,符合美國的意志才能太太平平地發展下去,否則就會像周圍的其他國家那樣受到美國的武力打擊和經濟制裁。但完全聽任美國的統治和擺佈,塔利班又覺心有不甘。就算它此時此刻對美國亦步亦趨,也不能保證它未來不會遭受美國的打擊。國與國之間,從來都靠利益維繫。縱觀世界歷史,大國為了自己的利益踐踏小國尊嚴的事情,就像大國為了自己利益向小國示好一樣多。

  塔利班渴望崛起,又不心甘情願與美國為伍,偏偏這個時候家財萬貫的本•拉登出現了。本•拉登的財產可以扶助塔利班進行經濟建設;本•拉登的號召力又可以為塔利班喚來更多的追隨者;本•拉登和塔利班一樣不滿美國的霸權主義,也像塔利班一樣渴望振興伊斯蘭世界……而塔利班需要向本•拉登付出的,不過是提供他一個庇護所罷了。

  權衡再三,塔利班最終選擇了本•拉登做自己的盟友,在前期的合作中慢慢感到,和本•拉登的合作,確是讓人十分"暢快"。

  可惜的是,本•拉登是美國的重要通緝犯,塔利班庇護本•拉登的舉動在美國看來,簡直就是與美國為敵的表現。美國先後多次要求塔利班交出本•拉登,但塔利班總是以各種理由推脫。當塔利班發現情勢不利,開始向美國表示讓步時,已經太晚了。美國對塔利班態度驟變,讓塔利班擔心的各種可怕的制裁依次降臨,直至美軍大舉進攻,塔利班政權徹底灰飛煙滅。

  塔利班的悲劇極具代表性,和塔利班類似遭遇的國家、政權還有很多。對它們來說,強大的美國就是它們命運的控制者,即便它們"識時務"地屈服於美國的霸權,對其唯命是從,也不大可能擺脫貧困苦難,反而很有可能成為美國的附屬,逐漸脫離應有的發展軌道。因為對美國而言,它們越虛弱就越容易控制,美國可不是冤大頭,養虎為患的事情美國可不想做,當然美國也不是沒做過,塔利班似乎也算是其中一個吧。不服從美國的"指揮",弱小國家的命運可想而知。

  第38節:二、塔利班的悲劇--另一種被忽視的不平衡(3)

  從國際秩序的角度來看,政治、經濟等各個方面的秩序都存在著大量不合理因素,甚至很多方面的問題還很嚴重,對世界各國的長遠發展都極其不利。尤其是對那些欠發達國家來說,更是如此。這些國家本來就存在著很多問題和弊端,比如處理不好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的關係,制定不出科學的發展路線。不合理的大環境,無疑為它們前進的道路設置了更多的"絆腳石",這些"絆腳石"至今都在發生著作用。不過,這些"絆腳石"中的相當一部分都源自遙遠的歷史,源於過去世界格局的不合理。

  在歷史上,很多欠發達國家都或多或少遭受過發達國家的殖民統治,所以才會如此落魄。被殖民期間,幾乎所有的油水都被榨幹了,剩下的就是"一具殘破不堪的軀殼"。好不容易將殖民者趕跑,又要著手處理殖民者留下來的種種"後遺症",比如少數民族的爭端、種族矛盾等。這些"後遺症"直到現在,都讓一些國家叫苦不迭。

  從經濟秩序的角度來說,很多欠發達國家的經濟水準比較低,經濟實力有限,即使想融入到國際經濟體系中,也心有餘而力不足。

  不可否認,人類能取得今天這般輝煌的文明成就,很大程度上都得益於發達國家。是它們率先開始了工業革命,帶動了整個世界的工業發展。資本主義時代來臨了,世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創造著財富。

  發達國家是人類社會邁向現代化文明的領路人,它們的功勞不容置疑。但是,必須指出的是,發達國家的輝煌是建立在欠發達國家苦難的基礎上的,正如馬克思所說"資本的每一個毛孔都滲透著鮮血"。

  發達國家在宣揚現代化社會是它們一手創造的時候,很少詳細地將過程解釋給人聽,它們只會向全世界大聲炫耀它們的功績,永遠不會告訴世人,它們曾經瘋狂地掠奪欠發達國家豐富的資源,曾經肆無忌憚地在欠發達國家的市場上傾銷商品。

  而欠發達國家在人類社會文明的發展中也立下汗馬功勞,在世界還沒有進入到資本主義社會之前,很多欠發達國家都擁有燦爛文化,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這些蘊含巨大能量的古老文化,給現代化的人類文明的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對人類社會的過渡起了很好的鋪墊作用。世界的現代化是犧牲了大多數欠發達國家的利益和社會發展形成的。欠發達國家的災難,很可以說是世界格局中另一種不平衡帶來的結果。

  當然,欠發達國家不應該拿歷史作為自己發展緩慢的藉口、自暴自棄,但同時發達國家更不應該無視欠發達國家的犧牲,繼續肆意踐踏他們的利益。

  在當前世界經濟的發展中,欠發達國家幾乎沒有任何優勢。即便它們有豐沛的資源,也無法充分利用,且這些資源很有可能會為它們引來麻煩。雖說發達國家有義務償還對欠發達國家的"歷史債",但就目前的情況下,它們顯然沒有這個意圖。

  面對欠發達國家的貧困,發達國家往往熟視無睹,小氣得讓人心寒。阿富汗問題一直是困擾國際社會中的"老大難"問題,看到阿富汗慘不忍睹的狀況,很多國家都說要幫助阿富汗從困境中脫離出來,其中就有不少發達國家。美國在和塔利班政權翻臉之後,就不止一次地"慷慨陳詞"--只要塔利班能夠融入到國際社會中來,他就會幫助阿富汗脫貧。

  2001年底,當各方勢力就阿富汗過渡政府的組成爭論不休時,德國外長菲舍爾還提醒阿富汗,國際社會決定幫助阿富汗復興,阿富汗最好不要放棄這一千載難逢的"黃金機會"。此後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經過商議之後,決定為阿富汗提供數百億美元的資助,幫助阿富汗國家重建。

  第二年2月,聯合國就為重建阿富汗國家,特地在日本召開大會。卡爾紮伊是當時阿富汗的臨時行政當局主席,他在此次會議上募集到的資金與發達國家的承諾差得不是一點半點。最最諷刺的是,捐助資金最多的不是美國,而是伊朗--它慷慨地拿出了500億美元。

  對此,美國的解釋是:阿富汗政權還不夠穩定,資金運用的來龍去脈不能清晰地體現出來,如果將大量的資金捐助給阿富汗,很有可能被用於軍事活動或者是恐怖活動。與之前的慷慨陳詞相比,這些解釋似乎顯得有些底氣不足。的確,阿富汗國內戰亂不斷、政局不穩,發達國家的顧慮是有道理的,但這絕不是問題的關鍵,如果擔心資金的運用過程中出現問題,可以加強國際監管等手段解決,也可以制定相應的措施約束資金的使用。

  第39節:二、塔利班的悲劇--另一種被忽視的不平衡(4)

  有人感慨國家越富越吝嗇,這種說法用在美國身上再貼切不過。美國是響噹噹的超級大國,儘管許下諾言會為阿富汗慷慨解囊,但真到了需要解囊的時候,又爽快不起來。美國喜歡用武力來炫耀自己的財富和影響力,用武力來"平定"欠發達國家的動盪,卻沒有心思採取經濟援助等方法幫助欠發達國家走出困境,從根本上剷除動盪的發生條件。

  美國承諾會為重建阿富汗出力,但其派往阿富汗的不是援助人員,而是荷槍實彈的大兵。美國每月會拿出10億美元,用於阿富汗南部的軍事行動,而僅僅拿出250萬美元資助阿富汗經濟復蘇。

  可見,美國在國際社會中扮演的根本不是它自己鼓吹的"以強扶弱"的角色。

  阿富汗是一個對能源輸出起重大作用的國家,有豐富的石油資源,本可以借此發財致富。但是,在當前這種不平等的經濟秩序下,發達國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著石油的價格,讓欠發達國家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家肥水流入外人之田。

  冷戰期間,欠發達國家尚可以聯合起來,以石油為工具,和發達國家展開角逐,保護自己的利益。但是冷戰之後,美國憑藉著"世界唯一霸主"的身份,迅速向擁有豐富石油的中東地區滲透,不少國家由於在安全防禦等問題上仰仗美國,不敢再在石油問題上與之抗爭。為此,海灣國家的矛盾加深了。

  美國在對待阿富汗時也是如此,似乎欠發達國家所擁有的資源不是為了本國的發展,而是為美國提供便利,美國把他們當成了自家的補給站。

  正是在強權和不平衡的國際秩序下,恐怖主義才蓬勃而起。

  從國際政治秩序的角度來說,欠發達國家在國際社會上的地位十分低下,既沒有發言權,也沒有表決權。比如在聯合國中,常任理事國中大部分都是發達國家,欠發達國家在聯合國中的代表少,就意味著為其爭取利益的人少,這對於欠發達國家來說相當不利。而且聯合國中一些原本對欠發達國家有利的原則,在近年也備受衝擊。不僅如此,在處理國際事務時,美國還經常不顧聯合國和世界組織的制約,實施霸權主義,不經聯合國允許就私自動用軍事力量打擊其他國家。只要人們稍微留意下新聞,就會發現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

  世界格局不平衡的弊端體現在國際秩序的不合理上,也體現在國際社會遊戲規則的制定上。

  現行國際社會的遊戲規則基本都是那些發達國家制定的。大家都知道,誰制定的規則就對誰有利,欠發達國家既然少有資格參與國際規則的制定,利用規則為自己牟利的希望就愈發渺茫。美國是最強大的國家,說話最有分量,所以很多時候,國際規則的制定都是以美國為標準,或者乾脆就用美國的標準作為世界的標準,這對其他國家,特別是欠發達國家來說本身就是極大不公。

  不論是從政治上還是經濟上,使用世界上最先進國家的標準來衡量一個欠發達國家怎麼看都是不切合實際。俗話說"因人而異",國際社會中成員那麼多,發展階段各有不同,怎麼能一概而論呢?在經濟上,欠發達國家遠遠落後於美國,將美國經濟開放的政策在這些國家運用顯然是不現實的;在政治上,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歷史背景,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各有特點,美國的民主政治不一定在所有的國家都適用。這些,恐怕大家心裡都很清楚。

  對欠發達國家最為不利的是,美國等發達國家制定的這些國際社會遊戲規則除本身不公平之外,還是應時而變動的。當某個規則對這些發達國家不利時,就會被"糾正"成對發達國家有利的。總之所有規則時時刻刻都在為美國等發達國家服務。於是,很多國家都發現,美國在要求別人嚴格按照國際規則行事的同時,自己卻可以大大咧咧地踐踏這些規則。

  美國在世界中利用國際規則對其他國家指手畫腳,已經為世界各國心照不宣。只要留心觀察,就會發現,這些國際規則似乎只對那些沒有和美國站在同一陣線上的國家有約束力。

  第40節:二、塔利班的悲劇--另一種被忽視的不平衡(5)

  美國在國際社會中一直提倡民主,但當民主與本國的利益發生衝突時,民主就被擱置一旁了。美國支持伊朗摩薩台和智利的阿連德上臺就是最好的說明。上個世紀,在這些局勢動盪的地區,美國出於本國的利益考慮,打擊伊朗的民主,大力支持伊朗國王的專制統治,引起了伊朗人的強烈憤慨,並直接引發了1979年伊斯蘭原教旨主義運動。

  世界格局的不平衡助長了美國的很多"壞習慣",美國以自己的價值觀來判斷事情的對錯,以自己的好惡來制定國際社會的遊戲規則,似乎世界正在向美國化發展,而不是向全球化發展。

  不平衡的國際局勢,不合理的國際秩序,不公平的國際規則,層層壓在欠發達國家的頭上,使它們在發展的道路上歷經坎坷卻見不到希望。這對欠發達國家沒有任何好處,對發達國家也存在著安全隱患。走投無路的國家或民族很有可能將心中的怨氣怒火一併爆發,冷不丁給發達國家一記重拳,而且這種極度受壓制的環境最適合恐怖主義的滋生和發展。恐怖主義的觀念一旦產生之後,其後果往往會難以預料,最極端的,恐怖主義的擁戴者就會用非常手段對那些壓迫他們的國家進行強烈反擊,本•拉登就是如此。

  塔利班因為考慮到美國的霸道,選擇本•拉登為合作夥伴,而被形勢所迫的本•拉登又使用了極其恐怖手段製造了"9•11"事件。美國終於嘗到了霸權的苦頭,喝下了自己釀造的苦酒。

  "9•11"事件一點極為可怕的影響,就是會給其他欠發達國家以"啟發",這些身處絕境的國家很容易效仿"基地"組織,甚至很可能暗自以超越本•拉登為目標,計畫更恐怖的襲擊活動。但美國等發達國家似乎還沒有充分認識到這個問題,只是單純地認為攻打阿富汗,消滅了塔利班和"基地"組織就可以削弱恐怖主義的力量。

  國際局勢不平衡是導致恐怖主義產生的重要原因,塔利班的悲劇就是一種被疏忽的不平衡,如果這種"疏忽"繼續下去,比塔利班政權覆滅更大的悲劇亦有可能上演,比"9•11"更恐怖的恐怖襲擊也可能會再次發生。當被忽視的不平衡發展到一定程度,無論是發達的還是欠發達的,都會遭遇滅頂之災--那將是人類文明社會的共同災難。

  三、布希戰略

  "9•11"發生後,由於庇護本•拉登,塔利班自然而然地成為眾矢之的。

  在阿富汗反恐戰爭開始之前,很多國家都表示,願意為美國提供種種便利條件、軍事支援,儘管開始時,布希政府拒絕了不少國家的善意,但最後,他還是接受了差不多20個國家的支援,打響戰爭的第一枚導彈就是從英國人那裡發射出來的。

  之所以有如此多的國家都表示支持這場軍事行動,並非懾於美國的威力,而是因為絕大多數國家都認為美國在阿富汗進行軍事行動天經地義,同時,每個國家都有責任為反恐出力。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支持美國進行阿富汗戰爭的國家都認為,美國的軍事行動將止步於阿富汗。一位歐洲官員在接受《華盛頓郵報》記者的採訪時曾說,美國政府曾經在正式場合向這些官員宣佈,美國的目標就是"基地"組織、是本•拉登和恐怖主義。

  因此,不少人預測,在"基地"組織的庇護者塔利班被消滅、美國在取得阿富汗勝利後,美國會把重點工作放到追查那些逃脫在外的恐怖分子,防止"9•11"類的恐怖行動再次發生上,會用法律手段遏制恐怖主義。

  還有不少國家都以為,美國在"9•11"後會將對外政策轉向多邊主義,正如阿富汗反恐勝利揭示的那樣,反恐是國際大事,需要各國通力合作。他們以為,布希政府今後的反恐行動,也會像阿富汗戰爭那樣,積極和其他國家攜手。

  但他們的預想錯了,布希政府從一開始就沒有走多邊路線的打算,小布希可不是一個會輕易改變想法的人。美國的《時代》雜誌曾在小布希連任成功後,對上千名美國人做過一項有趣的調查,結果發現超過半數的美國人都認為小布希比老布希要"固執己見"得多。

  第41節:二、塔利班的悲劇--另一種被忽視的不平衡(6)

  在進軍阿富汗前,布希就曾說過,美國的反恐之戰會從打擊"基地"組織開始,但不會止步於打擊"基地",它會一直持續下去,直到世界上每一個恐怖主義組織都被找到、被消滅。就在對阿富汗的轟炸開始之際,布希政府在聯合國的大使,即現在的美國情報局局長內格羅蓬特曾對他的同事說,可能有必要對其他組織和國家採取進一步行動。

  打贏阿富汗戰爭,對美國來說輕而易舉,因此,在阿富汗戰爭開始沒多久,布希政府的官員就為日後的反恐籌畫了。不久,人們就察覺到,反恐之戰的候補打擊對象有很多--伊拉克的薩達姆自海灣戰爭以來,進行了長達12年的獨裁統治,他和他領導的伊拉克,是美國的心腹大患。薩達姆沒有放棄製造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意圖,因此成為美國接下來要打擊的首選目標。此外,黎巴嫩真主党、哈馬斯、伊斯蘭聖戰組織也是讓美國警惕,而且相當活躍的恐怖組織。

  人們紛紛猜測到底哪個國家會成為布希政府接下來的打擊目標,就在這時,美國政府開始發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說。當時的美國副總統切尼表示,他非常擔心恐怖分子使用放射性武器、生化武器甚至核武器。在"9•11"襲擊發生之後,他就立即意識到,假如恐怖分子用這些武器襲擊美國,後果將更嚴重。更可怕的是,有資料表明,"基地"組織正努力尋找這些武器,切尼認為,某些"邪惡"國家很可能會為"基地"提供武器援助。

  恐怖分子一旦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就絕對不會讓它僅僅成為一種擺設,一種威脅。切尼的擔心並不是多餘。"9•11"襲擊過去不過20多天,佛羅里達州就發生了人吸入炭疽菌致死事件,死者是《太陽》週報的編輯。炭疽病在美國非常罕見,人們起初認為,這名編輯是外出旅行期間不幸染病的,但很快這種想法就被可怕的事實推翻。《太陽》週報的辦公室裡發現了炭疽孢子,其他新聞機構也收到了摻雜著炭疽菌粉末的信件,炭疽病患者人數迅速增多,很快就又有5人因為感染炭疽不幸身亡。

  10月中旬,美國有官員對媒體聲稱,這是一場生物恐怖。而發動生化武器主導的恐怖襲擊,並非難事,炭疽粉信件一事就是最好的說明。美國很快就陷入炭疽恐怖中,不少美國人只要看到粉末狀物體就會聯想起炭疽。

  舉報炭疽的電話響個不停。10月下旬,人們又紛紛傳言,美國即將迎來下一場大規模恐怖襲擊。這次恐怖分子很可能在炸彈中添加放射性物質,讓整個城市都被放射性物質感染。而在與生化武器相結合的恐怖襲擊面前,"9•11"事件也會相形見絀。

  官員們開始研究,恐怖組織究竟可以通過哪些途徑得到這些武器。並迅速列出一份"黑名單",名單上的國家,既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又"心腸歹毒",極有可能和恐怖分子聯手打擊美國,而伊拉克,"恰恰"就位居"黑名單"之首。

  不過,此時,美國的情報部門並沒有充分證據顯示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有關伊拉克掌握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說法,是各種情報拼湊而成的,這些情報中既有真實的,也有虛假的,容易引人誤解的。但是聽罷情報部門的這一報告,布希總統"憂心忡忡",他身邊的官員也明顯感受到這點。

  布希很快就命令戰時委員會,將核威脅上升到所有針對美國的威脅之首。緊接著,各種精密的感測器材便被設置在美國邊境口岸、華盛頓交通要道,還有一支專門的特種作戰部隊隨時待命。美國對核威脅的防禦驟然加強。

  但是布希並不滿足於此。2001年11月6日,布希在國際反恐會議上警告人們,如果恐怖分子得到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他們就會成為每一個國家的威脅,並最終威脅文明社會本身。美國決心向這股邪惡勢力宣戰,直到將它消滅。布希還表示,人們不應該坐以待斃,而要立即行動,消除邪惡的威脅。

  布希的此番說話,為他之後提出的"先發制人"式反恐,為美國外交政策的轉變,埋下了伏筆。

  2002年1月,布希又在國情咨文中重申了這一觀點,他認為美國面臨的恐怖威脅不僅僅來自哈馬斯、黎巴嫩真主党等恐怖組織,還來自那些"致力於製造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無賴國家"。這些國家中就包括伊朗、朝鮮還有伊拉克。布希還說,這些國家和恐怖主義同盟已經構成了"邪惡軸心",他警告人們,對這些國家無動於衷,會為美國招致致命災難。

  第42節:二、塔利班的悲劇--另一種被忽視的不平衡(7)

  緊接著,布希聲稱,美國不會被動地等待下一次襲擊,美國不會容忍上述危險國家,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威脅人們的生命。

  布希的講話向人們勾勒出美國面對的新威脅,即由恐怖主義、獨裁、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三者合一的"恐怖體"。消滅這一新威脅,註定了美國的反恐工作不再是在全球範圍內剷除恐怖組織這般簡單,美國反恐的打擊範圍勢必會加大。

  布希在做出這番講話之後,應對這種三合一的新威脅的戰略才制定出來。很多人都發現,這一新戰略,浸透著布希政府濃濃的霸權主義觀,在這種新戰略的關鍵,就是美國要成為各國的領導。切尼曾稱,剷除這種威脅的責任無疑落到了美國的肩膀上,雖然美國有不少朋友、盟友,但能夠擔當起這一事業的只有美國,也只有美國才能成為號召者,才有能力將各個國家組織起來,共同聲討恐怖主義。切尼表示,美國擁有獨一無二的優勢,有強大的經濟、軍事實力,這註定了美國有獨一無二的地位,領導反恐的重責落在美國身上,並非偶然。

  既然恐怖分子有可能從"邪惡國家"獲取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那麼美國政府將目光轉移到這些"邪惡國家"身上,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

  切尼表示,美國將用行動,來制止這些國家提供給恐怖分子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拉姆斯菲爾德則在對國防大學生的講話中,描繪出"制止這些國家提供恐怖分子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具體方法:為了避免恐怖主義及其他21世紀新威脅的傷害,美國有充分的理由向敵人開戰,在某些情況下,"最好的、唯一的防衛形式就是進攻"。

  布希在2002年6月1日,在西點軍校畢業典禮上的講話,也和切尼、拉姆斯菲爾德等人的說法遙相呼應。對政治比較敏感的人士,都可以從中察覺出美國政府接下來的反恐計畫。布希表示,美國在冷戰時期奉行的威懾、牽制政策已經不再是美國的基本保衛原則了。

  恐怖組織總在暗中活動,它不是一個國家,適用於牽制一個國家的戰術並不適用於恐怖組織,恐怖組織既不擔心經濟政治制裁,也不擔心他國的軍事制裁會傷害無辜民眾。而對於那些願意向恐怖組織提供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國家,牽制政策能起到的作用也少之又少,美國無法通過和這些國家締結條約,牽制它們的行為。

  另一方面,儘管有導彈防衛系統在,但被動地防禦卻不能取得反恐的勝利,因此,布希政府提出要率先出手,唯其如此,才能在恐怖分子實施行動之前,粉碎他們的計畫。在布希看來,對美國來說,最安全的辦法就是"採取行動",美國人要有先見之明,還需要果斷行事,做好足夠的準備,以便可以在任何必要之時先發制人。

  後來的人們將布希政府的這一戰略簡稱為"先發制人",並認為這是美國外交政策的重大轉折。

  美國的軍事實力遙遙領先於世界各國,美國也有能力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是否要率先予對方打擊。但是,在布希之前,從來沒有一位總統將"先發制人"上升到國家戰略的原則,更沒有一位總統,向公眾宣揚這種原則。布希的這一原則一經提出,就在美國國內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事後,國務卿賴斯不得不反復強調,先發制人的方式也包括美國處理外交關係的傳統手段,譬如和其他國家結盟等。賴斯試圖讓人們注意到,"先發制人"中的非軍事色彩。

  2002年9月20日,美國總統布希應國會的要求,發表了《國家安全戰略》。《國家安全戰略》是一份年度總統檔,其最早對融"恐怖主義、獨裁、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三者於一身的新威脅,做了系統而全面的闡釋,對美國未來政策意義深遠。它發佈的時候,美國國內正熱火朝天地討論是否要出兵伊拉克,全世界都格外關注美國將如何處理伊拉克問題。布希的這份《國家安全戰略》出臺的正是時候。實際上,這份檔的措辭相當簡練、淺顯,隨便一個普通的美國小學生,都能看懂。

  布希政府認為,美國強大的軍事映射著美國的自由、民主。

  第43節:二、塔利班的悲劇--另一種被忽視的不平衡(8)

  20世紀,自由曾和極權主義展開過針鋒相對的鬥爭,這些鬥爭最終以自由的勝利告終。民主和自由是美國人引以為豪的老傳統,布希在《國家安全戰略》的導言中宣稱"我們要與我們的傳統和原則保持一致",因此,美國不會仗著自己強大的實力,急切地追求單邊利益。布希強調,美國之所以要和恐怖分子、獨裁暴君展開鬥爭,是為了幫助整個世界實現繁榮自由,是在保衛世界的安全,美國要在世界各地提倡自由而開放的社會,並以此來實現和平。

  《國家安全戰略》將美國塑造成世界的燈塔,拋開裡面冠冕堂皇的話,人們不難發現,布希戰略的本質就是按照美國的理念,憑藉美國的強大實力,塑造出一個嶄新的世界。

  繁榮、自由、和平何其美好,布希政府進一步指出,消除世界上那些阻礙獨立、自由的因素,是實現這個美好目標的前提。人們需要創建一個,能夠保證所有人自由、民主、獨立的大環境,讓每個國家、社會都能自由選擇政治、經濟利益,都能自行決定將要接受什麼樣的挑戰。

  恐怖分子和暴君是民主自由的最大敵人,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一旦落入恐怖分子手裡,現有的民主自由便不可避免地遭到踐踏。

  布希政府堅持,美國不能讓恐怖分子和獨裁暴君的願望得逞。美國要與其他國家聯手粉碎敵人擁有危險技術的計畫,美國將構築更為堅固的防導彈體系。為了自衛,美國必須在恐怖分子的威脅成形之前,就將其扼殺在搖籃中。美國政府又表示,在緊要關頭,即便得不到國際社會的支持,他們也會果斷地採取行動,靠他們自己的力量打擊恐怖主義。對美國來說,出手得越早,就越有利,正可謂防患於未然。況且,美國自認為,為了保護美國的利益,他們有權利率先給那些予他們威脅的國家打擊。

  最後,布希政府呼籲美國各界做好準備,因為有邪惡國家庇護的恐怖分子已然是美國及其盟友的重要威脅。

  "9•11"事件和之後發生的炭疽信件事件,讓美國人切實地感覺到恐怖主義的威脅。且正如布希政府所說,恐怖主義不會隨"9•11"襲擊的結束而結束,恐怖分子確實有可能在某些國家政府的資助下,策劃實施更可怕的恐怖襲擊。《國家安全戰略》的發佈,為美國後來以反恐之名,出兵伊拉克奠定了基礎。

  布希試圖讓美國人相信,"邪惡國家"正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威脅著世界安全,進行著軍事侵略,正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訛詐美國,要脅美國的盟友。美國"先發制人"向這些國家進軍,其實是在抵抗"邪惡國家"的威脅。至於很多人主張的,以威懾、經濟制裁等方式對待邪惡國家的提議,布希政府予以否認,並認為,這些邪惡國家就連自己本國國民的生命都不在意,就更不要提會顧忌來自他國的威懾、制裁了。

  《國家安全戰略》從各個角度,向人們解釋了美國"先發制人"的原因,將"先發制人"戰略合理化、正義化。布希政府表示,鑒於自衛的緊迫性,即使美國還沒有搞清敵人發動襲擊的具體時間、地點,美國也要"先發",予以回擊。為此,美國有必要以法律的形式強調"先發制人"政策。

  很多人擔心,美國會在反恐的掩飾下踐踏他國的主權,因為布希政府雖然承認,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可以打著"先發制人"的旗號,對他國進行侵略,但是,他又聲明由於時下的恐怖分子已經開始積極尋求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美國不可能對這種狀況不動聲色,任其發展。人們的這種擔心、甚至質疑都並非多餘。

  為了為下一步行動掃清輿論障礙,布希政府再次強調,掃除恐怖主義威脅和維護世界和平的關係,將"先發制人"從戰略上的需要,上升為道德上的要求。恐怖主義最容易在動盪、貧困等環境中滋生,貧困和動盪完全可以讓一個善良的人變成冷酷無情的恐怖分子,像阿富汗那樣弱小、貧窮的國家,都可以給美國帶來深重的災害。在同一個世界上,一些人過著富足、溫馨的生活,另一些人則飽受饑餓之苦,流離失所,這樣的不公平,足以引發仇恨。布希政府認為,這正是窮國如此敵視美國的原因。

  第44節:四、阿富汗反恐,美國真的勝利了嗎?(1)

  腐敗獨裁的政治制度恰恰是貧困、動盪的一大源泉。既然反恐的根本在於解決國與國之間的貧富差距,當然要將這些腐敗獨裁的政治制度推翻。

  布希戰略的重心便在於用"先發制人"的手段,擴展和平範圍,其中,最重要的內容就是打倒自由的敵人。布希以為只要將破壞和平的恐怖分子和獨裁暴君消滅乾淨,民主、自由、獨立便可順利地實現。

  布希在2003年對國會的一次講話中曾稱,民主、自由、獨立是上帝賜給全人類的禮物,美國人非常珍視這一自由,並且由己及人,也懂得全世界所有人都有自由的權利。在布希政府看來,只要人們有機會擁有這種自由,他們就會像美國人那樣,熱愛自由、民主、獨立。布希政府把美國式的自由、民主,上升成普遍主義的高度,當成全世界所有人都孜孜以求的東西,這正是布希戰略的核心。而在這種戰略的指導下,恐怖主義的概念無疑有擴大化的危險,但凡抵抗美國式價值觀入侵的國家,都有了被歸類到"邪惡"範疇的理由。

  四、阿富汗反恐,美國真的勝利了嗎?

  "9•11"後,美國的民族主義情緒空前高漲,就連商店裡的美國國旗都被搶購一空。而阿富汗反恐戰爭的勝利,則讓人們消除了對布希政府的疑惑,布希政府在民眾中的支持率達到新的高度。戰爭過後,人們的愛國情緒繼續升溫,連在實行之初備受爭議的布希戰略也得以繼續實施。很快,美國就介入中亞,單方退出反導彈條約,又繼續出兵伊拉克,一舉推翻薩達姆政權,甚至到薩達姆被施以絞刑。

  但是,這一切能代表什麼?阿富汗反恐怖主義的勝利難道就是美國單邊主義的勝利?就意味著這是符合社會歷史發展進程,能夠促進世界的和平穩定和人類的幸福生活的嗎?

  阿富汗的反恐戰爭雖然結束了,但是對美國施行的單邊政策的爭論卻沒有結束。布希戰略迅速出臺,是美國單邊主義發展的產物。與此同時,在美國,很多學者甚至開始公開讚揚單邊主義,支持布希戰略。

  2002年4月,美國學者鄧尼斯•德•蘇撒在其出版的《美國為何如此強大》中就談到過這一思想。之後,他又在《基督教科學箴言報》上撰文《值得稱讚的美國的帝國主義》,指出所有批評美國單邊主義的言論都是偏激錯誤的,美國擁有強大的綜合實力,他有能力保護世界的和平穩定,維護人類的安全。正是因為實行了單邊主義政策才使世界得到了更多的穩定。

  到底是不是只有美國建立起體系穩定的霸權主義才能實現世界和平?這種說法顯然只是為美國的單邊主義強注的解釋,但卻和切尼等人的主張不謀而合。值得一提的是,美國當時的內閣成員幾乎都是單邊主義的推崇者,他們不僅大力實施單邊政策,還借助輿論對其理念進行宣傳。支持單邊政策、布希戰略的聲音在阿富汗戰爭之後更加高漲。

  作為冷靜的旁觀者,世界其他國家的學者和政要並不這樣認為,他們對布希政府大肆吹噓單邊政策的做法,感到憂慮。

  不少學者都從不同的角度,對美國的單邊政策提出了質疑,儘管世界上真的有許多事情需要美國的支援才能完成,儘管美國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但是美國不應該只憑單方面的意願就插手他國事務。對於這些,明眼人都深諳其理。

  美國推行單邊主義,自有其道理。支持擁戴這一舉措的人認為至少有兩大因素制約著其不得不這麼做。一方面,從全球的發展來看,當今世界是國力競爭的時代,是國家全方位發展的時代,美國在軍事和經濟上實力卓越,其他國家只能望其項背,但美國的文化十分貧瘠,還需要向其他的國家學習。而文化往往是縮小國與國之間差距的有效途徑。另一方面,美國在人口控制、環境保護和全球公共事務上,還需要與其他的國家進行多邊合作。

  但持相反意見者認為,美國進行的單邊主義行為是錯誤的。十幾年前的美國衰落論,現在已經被證實是錯誤的,相信在以後的日子裡,美國還會是世界發展的領頭羊。但是,如果美國繼續推行單邊政策的話,美國將面對前所未有的困境。

  第45節:四、阿富汗反恐,美國真的勝利了嗎?(2)

  美國的單邊主義政策也遭到了國際學術界嚴厲的批評。

  2002年4月期間,"'9•11'後的大國關係"國際研討會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舉行。在會議上,各國專家都十分重視美國的單邊主義問題。大多數專家都對美國的單邊主義提出了疑問,認為有效地打擊恐怖主義不能靠美國的單邊主義政策。有專家指出,打擊恐怖主義不僅僅需要發達國家相互合作,還需要發展中國家通力互助,唯其如此,才可在全球範圍內全面展開反恐行動。美國實行強硬的單邊主義政策,雖然能保證本國的"絕對安全",但是給其他國家,包括其盟國帶來了很多不安因素。

  用戰略發展的眼光看,美國的單邊主義難以在經濟和國家安全上有更長遠的發展。歷史上,號稱"日不落"的大英帝國,就是因為強力推行單邊政策導致衰落。

  美國的單邊主義政策受到了多方面的批評,即使是美國的盟國--法、德也對美國的這種做法不以為然。法國學者認為,美國長期以來對外實行強硬的外交政策,遭到恐怖分子的襲擊是他們自食其果。德國的官員甚至拿二戰期間的法西斯德國,來類比美國強硬推行的單邊政策的做法。這些看起來有些激烈甚至情緒化的語言,反映出歐洲盟國對美國實行單邊主義的不滿,可見,除了美國自己的大力鼓吹,他的單邊主義政策並沒有得到太多人心。

  美國對阿富汗的反恐勝利,是美國國內單邊主義有著很高支持率的主要原因。但是,仔細分析一下就會發現,這場戰爭的勝利並不是美國的勝利,更不是美國單邊主義的勝利。

  單靠美國一國的力量,根本不可能如此順利地取得戰爭勝利。阿富汗反恐之戰之所以能夠成功,離不開多國之間的國際合作。這種合作的目的是為了世界的和平穩定,是出於一種責任感的正義的戰爭,並不是因為英國是美國的盟國,出於對美國的附和才進行這樣的合作。

  在反恐戰爭中,美國取得最終勝利的關鍵是依靠阿富汗的"北方聯盟","北方聯盟"地面部隊的大規模介入使戰爭發生巨大轉折,並取得了最終勝利。僅僅靠美國實行的大規模空中打擊不能消滅塔利班政權和"基地"組織。

  另外,俄羅斯等國為美國提供的軍事裝備也發揮了很大作用。"北方聯盟"的裝備遠遠超過塔利班政權,這些武器裝備都由俄羅斯所提供。為使美國對塔利班政府和"基地"組織進行空中軍事打擊更加便利,阿富汗的幾個鄰國都慷慨地向美國開放了自己的領空。

  巴基斯坦在戰鬥期間,嚴密地封鎖了巴、阿邊界,防止那些對塔利班政權有著狂熱信仰的士兵進入阿富汗,參加到塔利班一方作戰。如果這些士兵進入塔利班軍隊,那麼美國會因此承受巨大的壓力。而且巴勒斯坦的邊境大部分是山區,一旦塔利班士兵和"基地"分子逃竄進這些地形複雜的山區,將給美國的進一步軍事行動帶來巨大的困難。

  在各個國家的幫助和協同努力下,戰爭取得了最終的勝利,波恩會議也有了實質性的結果,塔利班政權迅速垮臺,新的阿富汗臨時政府順利組成。由此可見,阿富汗反恐戰爭勝利離不開國際間的多邊合作。

  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多邊合作並不是懾于美國總統布希"不支持美國就是恐怖分子"這一威脅的結果。"9•11"是世界上迄今為止最大的恐怖慘案,現場的情形通過國際轉播深深地觸動了人們的心靈,善良的人們對成千上萬失去親人的美國人民表示同情,對恐怖分子的行為表示出了極大的憤怒。人們深深地感到,恐怖主義已經成為全世界的敵人,他們的存在嚴重的威脅著世界的安全與和平,只有消滅它,世界才能得到寧靜。

  正因如此,出於人類無私的道義,各國對美國伸出援手,這和美國的單邊政策無關,並不是屈服於美國的霸權主義淫威。

  實際上,阿富汗反恐之戰的勝利僅僅體現了各國的多邊合作精神,並不是為美國單邊主義的推行做幫兇。在這場戰爭中,美國的單邊主義是要進行自我檢討的,塔利班悲劇的產生,以致這場戰爭的爆發,都與美國的單邊政策有著深刻的關係,美國的單邊主義更應該為這場悲劇負責。

  第46節:一、恐怖從西方的超級大國向東南亞的動盪國土轉移(1)

  在與阿富汗的鬥爭中,美國到底想要得到什麼呢?

  實際上美國需要的不是本•拉登認罪,美國需要的是塔利班政權對他的唯命是從,需要通過塔利班政權解決本•拉登問題,樹立自己在國際社會的霸主形象。但是塔利班並沒有按照美國的意願辦事。

  美國認為,塔利班提出的這種有條件解決本•拉登問題的方案,是對自己霸主權威的不尊重,並由此擔心,世界上其他國家也會效仿塔利班的做法。基本上,在這一問題的處理上,美國完全是執行自己的單邊主義政策,僅僅從自己的利益出發,完全沒有考慮到國際社會的和平與穩定,也沒有考慮過其他國家的看法和權利。

  事實說明,在阿富汗戰爭中,美國強制實行單邊主義政策,使其原本就爭議頗多的霸主形象,進一步惡化。對美國的不滿積攢起來,終於以恐怖襲擊的方式"回報"到美國身上,今天的美國為恐怖主義大感苦惱,若美國繼續推行不得人心的單邊政策,只能讓自己的國家利益受到更嚴重地損害。

  美國人打贏了阿富汗戰爭,推翻了塔利班政權,讓本•拉登不得不再次過起顛沛流離的日子,但這些都不足以說明美國真的打贏了阿富汗"反恐"之戰,恐怖分子沒有因塔利班的倒臺偃旗息鼓,針對美國人的恐怖襲擊也沒有削弱分毫。不久,美國人就意識到,將阿富汗當作單邊政策勝利果實的說法,確實存在很大問題,籠罩在美國人心頭的恐怖主義陰雲,至今沒有消散。

  第四章印尼巴厘島連環爆炸

  一、恐怖從西方的超級大國向東南亞的動盪國土轉移

  2002年10月12日,印尼著名的旅遊勝地巴厘島,發生了傷亡慘重爆炸案。一時間,巴厘島成為了舉世矚目的焦點。這次爆炸中死亡200多人,受傷300多人。在爆炸案發生後,相關部門立即對其展開調查,爆炸案最終被定為恐怖事件。

  所有的證據都指向印尼當地的"伊斯蘭祈禱團",而推動這個組織進行爆炸活動的正是臭名昭著的"基地"組織。根據現場勘查,可以肯定在巴厘島一共發生了3次爆炸,其中一枚炸彈的炸藥是軍用的C4炸藥。這是一種塑膠炸藥,引爆非常簡單,只需要一根導火索或是一支雷管就可以引爆,而且殺傷力很大。這種炸藥向來是"基地"組織的最愛,然而如今卻出現在印尼的巴厘島上。對此,美國方面也進行著手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是本•拉登用假名開設的帳戶,轉出7.4萬美元給了印尼這個宗教恐怖組織的精神領袖巴希爾,用以購買炸藥。而這個恐怖組織的領袖也承認,自己向一個名為萬名的馬來西亞人手中得到的這筆款項,而恐怖分子也將這些錢一分不剩的全部花光。

  除了C4,在爆炸物中還有一種叫做氯酸鹽化學物品。這種化學物可以提高炸彈的爆炸威力,讓炸彈的殺傷力成倍的增長。澳大利亞的警方透露,在爆炸發生前的印尼爪哇島的一個地方,有大約400公斤的氯酸鹽被竊。不僅如此,恐怖分子還在爆炸發生前在印尼境內購買了大約一噸的氯酸鹽。後來經過調查,僅在這次爆炸中所消耗的氯酸鹽就達150公斤。

  在爆炸物得到確定後,各國專家也將實施這次爆炸的人數清算了出來。經過仔細的調查後發現,參與這起恐怖襲擊案的恐怖分子大概有8到12名。在這幾人中間不乏專業的爆破人員而且還有一名葉門藉的頭目,在庫塔海灘薩里俱樂部爆炸案中,協助其實施的還有一個神秘的歐洲人。

  據警方事後調查,這支製造爆炸的恐怖組織實施整個爆炸的安排都極其的周密。這些恐怖分子先是進入印尼城市三寶瓏,再輾轉進入位於印尼東部的人間天堂巴厘島。這些恐怖分子中的電子專家和炸彈專家在印尼大量收集C4炸藥以及氯酸鹽,在他們專業爆破人的手裡,這些威力無窮的炸彈嶄露頭角。他們的活動也得到了島上許多宗教團體和有著極端思想的宗教人士的協助,他們不僅為這些恐怖分子提供交通工具,還積極的躬親參加,這使得在巴厘島實施爆炸的恐怖分子如虎添翼。

  第47節:一、恐怖從西方的超級大國向東南亞的動盪國土轉移(2)

  在薩里俱樂部爆炸事件中,恐怖分子選擇了最繁鬧的午夜下手。同樣是C4炸藥和氯酸鹽製成的炸彈,他們將炸彈綁在麵包車的車頂將其停在俱樂部的門前,然後接好遙控設備離開現場。美國駐巴厘島使館附近的爆炸案也是恐怖分子利用相同的手法製造的,他們分成兩批乘坐在載滿炸藥的汽車裡,一前一後到達目的地,實施爆炸。

  除此之外,在薩里俱樂部內還有一名女性自殺性襲擊者,背著大約1公斤左右的TNT炸藥。該女子站在調音台的附近,引爆身後的炸藥,當場死亡8人。當爆炸發生後,俱樂部裡的激情音樂和歡聲笑語被這突如其來的災難吞噬了,數百名遊客驚慌四逃。俱樂部的大門瞬間湧出無數逃命的遊客。就在這時,不到五秒鐘的時間內,恐怖分子用電子遙控引爆了事先停在門口的裝有炸藥的汽車。這些本想逃命的人卻在奔向出口的地方結束了生命,數百名遊客扭曲的面部成了他們留給這個世界最後的表情。也幾乎在同一時候,美國駐巴厘島總領事館附近的社區也按照按照恐怖分子的原計劃發生了爆炸事件,幸運的是,這個社區除了電力系統中斷,沒有人員上的傷亡。

  炸彈的巨大威力和恐怖分子所選的時間,都為接著的救援製造了困難。因為現場的混亂,在印尼警方和醫療小組趕到後,有很多重傷者不治而亡。得知消息的印尼總統梅加瓦蒂,立即召開了會議並且偕同內閣部長一起視察現場情況。

  這起事故中傷亡最大的是來自澳大利亞的遊客。接到情報後,澳方立即派出救援隊將在巴厘島的傷者撤走,並且派出警力支持和協助印尼當局調查情況。除此之外澳大利亞還派出了空軍醫療隊到事故發生地進行救助,同時澳方外交部也趕到發生地視察。

  這次傷亡慘重的恐怖事件一時間引起了世界各地的援助。國際SOS援助亞洲和太平洋區域總部在爆炸發生後,立即在雅加達和新加坡成立了臨時緊急中心。巴厘島、雅加達和新加坡的飛行支持人員、資深醫療人員和區域保安小組紛紛前往事故地進行協助。巴厘島的國際診所在事故發生的第一時間派出救援隊,為現場傷者救治,還有一部分傷者被安全轉移到了新加坡。

  美國總統布希也當即派遣了聯邦調查局的先遣調查組前往印尼,幫助印尼當局偵破此案。歐盟和英國也先後派出調查人員和醫療隊趕往印尼,協助當局的調查和救援工作。

  面對各國的援助,印尼最高權力機關人民協商會主席席雷斯表示,印尼方面對國外情報機構的協助非常歡迎。因為這個問題比較嚴重,所以國外的情報機構的技術性援助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同時這又是印尼內部的事情,所以調查的事情還是由印尼警方負責比較合適。

  在澳洲法醫專家和情報人員以及來自英國、德國、日本和美國的通力合作下,終於有兩名與巴厘島爆炸襲擊事件相關的人落網。10月15日,印尼警方對其進行了傳訊。美國與澳大利亞堅定的認為這次巴厘島的恐怖襲擊事件是"基地"組織所為,並且要求印尼當局打擊宗教極端分子。

  印尼受到兩國的壓力也加緊了調查,先後傳訊了27人,但是只有兩名印尼人被拘留,可是即使拘留都不能說明他們就是嫌疑犯。為了給各國和受害者一個答覆,警方表示這兩名印尼人很可能就是爆炸實施者,因為他們在接受審訊時說話前後矛盾。不僅如此,在薩里俱樂部發生爆炸時,其中一個人在庫塔地區出現過,並且與現場尋獲的一張身份證持有者有關。

  除了這兩名印尼可疑分子,據印尼媒體報導,印尼當局還將目標鎖在幾名抵達印尼的外國人身上。當時在《雅加達郵報》上還有一位情報人員宣稱,日前,由一名葉門人和一名馬來西亞人帶領的一小隊人,從雅加達東部400公里的三寶瓏進入印尼。這隊其他人的國籍還沒有調查明確,但是可能至少有一名歐洲人。巴厘島警方也在初步傳訊後,拘押了包括一名當地保安人員在內的兩名印尼男子。

  在國際的關注下,印尼警方在10月20日正式拘留了涉嫌參與巴厘島恐怖爆炸的人,他是當地名聲顯赫的宗教恐怖組織的領導人阿布•巴希爾。雖然警方拘捕了巴希爾,但是他對巴厘島恐怖爆炸案一直持否定態度,而且說自己根本沒有聽說過印尼警方所說的宗教恐怖組織。而且,他稱印尼政府是迫於國際各國的壓力而用自己來應付國際呼聲。

  第48節:一、恐怖從西方的超級大國向東南亞的動盪國土轉移(3)

  印尼警方立即派出員警總監巴赫蒂亞爾在媒體上說明,警方有充足的證據來說明巴希爾與這件案件有關聯。之後,印尼警方在東爪哇抓捕了嫌疑犯阿姆羅茲,他在審訊中對參與10月12日巴厘島爆炸案的罪行供認不諱。他承認是他負責安置炸彈和引爆的,他也是那輛用於安放炸彈的小麵包車的車主,在薩里俱樂部發生爆炸的當晚,這輛車就停放在外邊。同時警方懷疑他與其他恐怖組織有密切的來往。不久,警方還抓捕了一個東爪哇宗教基金會的領導人,這個領導人正是阿姆羅茲的哥哥,而這個基金會曾經先後兩次接待過前來訪問的阿布•巴希爾。

  此後不久,大約30名于阿姆羅茲有牽連的人都被警方拘留。這些人中有東爪哇滕古侖村學校的校長,因為阿姆羅茲經常在這個學校出沒。還有東爪哇首府泗水化工用品商店的店主,因為他曾經向阿姆羅茲出售過一噸氯化鉀和氯化銨。據警方調查這些化學用品幾乎全部用做了炸彈的製作,而這些炸彈盡數用在了巴厘島慘案上。除外,警方還懷疑阿姆羅茲有大概10名同夥,他們已經逃出了印尼。

  距離巴厘島爆炸案發生一個月的時間,印尼警方宣稱這個案件的調查已經大有進展。目前警方正在追捕在逃的兩名巴厘島爆炸案的主要嫌疑人阿裡•伊姆龍和阿裡•法齊。這兩名嫌疑人是宗教恐怖組織的精神領袖阿布•巴希爾的弟子,也是阿姆羅茲的兩個哥哥。他們都是一所宗教學校的寄宿老師,平常承擔著為學生講授經文的任務。調查人員稱,在巴厘島爆炸的當天,正是這兩兄弟協助阿姆羅茲安置的炸藥。

  印尼警方懷疑他們擁有一批火力,匿藏在距離這兩兄弟居住地不遠的地方。這批武器包括兩支M-16步槍和5000發子彈,均是由他們的弟弟阿姆羅茲提供的。經過進一步的調查,警方認為參與巴厘島爆炸案的印尼本地居民大約有10人,而這10人目前還都在印尼境內,印尼警方的這一看法很快得到了澳大利亞警方的認可。另外,警方還表示對宗教恐怖組織的精神領袖巴希爾的調查已經完成,並且已經準備向法院提出起訴。之後不久,印尼警方又公佈了4名新的巴厘島爆炸案的嫌疑人,至此,已經有7個人排在了印尼公佈的嫌疑人名單上。這其中還包括阿姆羅茲的另外一個哥哥穆赫拉斯,據調查他是活躍在印尼當地的宗教恐怖組織的領導人之一。

  調查進行到11月17日,又有6名新的嫌疑人浮出水面。聯合調查組當天就發出了通緝令,追捕包括薩姆德拉在內的這6名疑犯。經過警方的確認,這嫌疑犯中有3名是專門負責制造炸藥的,他們分別是薩姆德拉、伊德里斯和杜馬丁。這三人各自都有一套本領,杜馬丁是一個電子學專家,平時從事著倒賣二手車的活動。而在巴厘島爆炸事件中,他則是整個炸彈遙控裝置的設計者。伊德里斯則精通阿拉伯語和英語,也是工程方面的專家。

  而這次巴厘島幕後的策劃者則是大名鼎鼎的伊瑪姆•薩姆德拉,他擁有專業的工程方面的大學學士,是爪哇島上的巽他族人。薩姆拉德擁有多個化名,會在不同的任務中用不同的名字。他是宗教恐怖組織的成員,曾經因為涉嫌印尼國內的多起爆炸事件而被警方通緝和追捕。11月21日晚,在印尼首都雅加達附近的萬丹省,薩姆拉德被捕。經過審訊他承認了整個巴厘島事件是由他策劃並召集了恐怖分子實施的。

  在薩姆拉德被捕後的幾天,警方在其居住的爪哇中部的四所房子裡找到了新的證據。在印尼警方和澳大利亞警方的合作之下,在兩天的搜索當中,發現了本•拉登講話的錄影帶和大量的彈藥。這些證據似乎隱約把巴厘島的爆炸案和本•拉登聯繫到了一起。這些彈藥和錄影帶都分別被放在了不同的房間。至此,整個案件的脈絡已經逐漸清晰了,這起案件有12人參與,他們一部分負責在俱樂部內安置炸彈,還有一部分人負責控制炸彈。在得到互相的訊號後,恐怖分子開始引爆炸彈製造傷亡。

  12月3日,印尼當地的宗教恐怖組織的行動領袖穆赫拉斯,以及其他的8人落網。警方懷疑這個組織與巴厘島爆炸案有密切的聯繫,而且還暗中與"基地"組織來往。果然,警方的懷疑都在隨後對穆赫拉斯的審訊中得到了證實,他表示在2002年8月參加了一系列的會議策劃巴厘島爆炸,由此巴厘島慘案終於接近尾聲。

  第49節:二、恐怖襲擊在向東移?(1)

  但是,就在巴厘島慘案還沒有落定之前,警方正在全力調查的同時,在印尼首都雅加達以東1600公里的望加錫市又發生了兩起爆炸事件。其中一起就發生在一家麥當勞的操作間,造成了3人死亡,11人受傷。另一起發生在日本豐田汽車代理店的門前,幸運的是這起爆炸並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只是損壞了4輛汽車,這兩起爆炸案的發生前後只間隔1小時。警方立即抽調人員著手調查這兩起案件,經過初步的調查,這兩起案件都與巴厘島爆炸案有關。不久之後,警方抓獲了一名嫌疑人,而這名嫌疑人也承認他是薩姆德拉德信使,曾經幫助薩姆德拉運輸炸藥,警方的推斷得到了證實。

  2002年即將結束的時候,印尼警方在確定了包括薩姆德拉等5名嫌疑人後,又發現了6名新的嫌疑犯。這6名被通緝的嫌疑人中,有4名是印尼人,其餘的是兩名馬來西亞人。據巴厘島爆炸警方調查組的發言人說,這兩名馬來人很可能是爆炸案的技術支持和資金支持,他們製作炸彈並且傳授其他人制作坊法。其中45歲的阿紮哈裡擁有英國雷丁大學的博士學位,是電子方面的專家,而且善於進行遠距離遙控爆炸。他本來的職業是馬來西亞理工大學的教師,但卻是極度狂熱的宗教信仰者,多次爆炸案中都有他的參與,也因此遭到了警方一年多的追捕和通緝。

  巴厘島爆炸案經過各個國家幾個月的通力合作,終於在2003年1月7日,由印尼警方正式向檢控當局提出了第一份關於巴厘島爆炸的嫌疑人名單。在公訴機構的是長達1623頁,包括200多證人的證詞。根據印尼的法律,如果在兩周之內,起訴人的這些證據足夠充分,那麼就可以把嫌疑人送上法庭。除了包括兩名馬來人在逃的11名嫌疑人,其餘的嫌疑人盡數落網,至此,死傷慘重的巴厘島案件逐漸從風口浪尖上走了下來。

  二、恐怖襲擊在向東移?

  "9•11"事件的陰影還沒完全消逝,在亞洲的旅遊勝地巴厘島,就發生了繼"9•11"之後的又一次傷亡慘重的恐怖爆炸事件。這起事件的發生,為許多在巴厘島觀光休假的人蒙上一層悲愴的陰雲。這些死難者中有來自澳大利亞、印尼、英國、美國、瑞典、瑞士、荷蘭、法國、德國、韓國、厄瓜多爾、紐西蘭、葡萄牙、日本、比利時、義大利、愛爾蘭、芬蘭、南非等約20個國家的遊客。這些遊客,本是懷著輕鬆愉悅的心情來巴厘島舒緩生活和工作的壓力,可是沒想到的是本應輕鬆的環境卻變成了悲哀悼念的場所。

  爆炸發生的幾天裡,巴厘島失去了歡聲笑語,假日的歡騰在這樣的災難面前顯得蒼白無力。從前人人嚮往的"天堂島"也變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傷心地。那些原始茂密的熱帶雨林,完整的印度神廟原貌,這些歷史與現代融合的風景,如今都變得黯然失色。

  巴厘島人已經習慣了和諧統一的安靜生活,雖然在過去的幾年中,印尼種族宗教衝突和爆炸案也屢見不鮮,但是這些戰火都沒有殃及巴厘島,巴厘島猶如世外桃源般依然純潔。當一些外國政府警告國民不要去印尼旅遊時,卻注明了巴厘島除外,這些都讓巴厘島人為之自豪。可是,讓巴厘島人做夢都沒想到的是,如此慘無人道的毀滅會降臨在自己深感驕傲的天堂家園。

  在以往人聲鼎沸的街道和商店,一瞬間變成了一片狼藉,在斷壁殘垣之中的是那些當時可能正沉浸在幸福中的戀人,可能是正在享受天倫之樂的家庭,也可能是在追逐嬉戲的孩童。然而幾秒鐘之前還是一片祥和的場景頓時面目全非,所有的歡樂在一聲轟鳴後變成了哀號與慘叫。那些硝煙味、燒焦屍體的刺鼻臭味伴隨著淩亂的瓦礫透出悲涼,這樣的場景讓視察的印尼總統梅加瓦蒂不禁潸然淚下。

  這樣的慘案對於印尼的旅遊事業無疑是個沉痛的打擊。眾所周知,印尼是世界上旅遊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每年接受的遊客多達五六百萬之多。2001年,印尼的旅遊業收入高達54億美元,這為印尼創造了800萬個就業機會,是印尼的第三大收入來源。然而,這所有的一切都被突如其來的爆炸破壞了。

  第50節:二、恐怖襲擊在向東移?(2)

  在爆炸發生後,驚恐的各國遊客紛紛湧入機場等候第一班回國的飛機,澳大利亞甚至派出了大型運輸機將本國居民直接接回國內。就是這樣還有大批的遊客因趕不上飛機而繼續留在巴厘島,而這些留下的遊客也無法安心住在星級酒店裡,全部搬了出來露宿在公園或是海灘,以免慘劇又一次降臨在自己身上。

  世界各國都呼籲本國的居民不要去印尼包括巴厘島旅遊,這就迫使許多的旅行社臨時改變計畫,撤銷了前往巴厘島的旅遊線路。這也嚴重影響了巴厘島乃至整個印尼的經濟情況。

  當時的一些經濟學家分析,爆炸事件發生後的未來一年,印尼的旅遊收入將減少一半以上,這是對印尼經濟的整體復蘇的一重挫。

  在印尼政府官員看來,過去的印尼以貪污聞名,現在又添上了恐怖主義的陰影,這將使政府原先希望提高旅遊業收入來支撐經濟復蘇的願望破滅。這樣的擔心不是空穴來風的,爆炸發生後,印尼的股市暴跌11%,印尼盾跌到9350盾兌換一美元,不僅如此,國際投資者對印尼投資的腳步也徘徊不前,這樣一來,印尼缺少了外資的流入,很快就會面臨經濟崩潰的局面。

  受到巴厘島爆炸案負面影響的不僅僅是印尼,還有東南亞地區的其他一些國家。1997年金融危機後,新、馬、泰等東南亞國家就將旅遊業視為經濟復蘇和重振的重點。可是,最近,菲律賓和印尼先後發生的恐怖爆炸事件多少波及到了這些東南亞地區的旅遊業。而且,一些國際觀察家還認為,恐怖組織的恐怖活動已經從中東轉移到了東南亞。面對這樣的推測,新、馬、泰各國不得不採取強硬措施來維護各國的安全與穩定。

  在巴厘島爆炸發生後,作為伊斯蘭教國家的馬來西亞也感到了恐懼,於是加強了防護措施。馬來西亞的警方加強對外國使館和西方遊客經常出現的場所的安全保護,為了避免恐怖分子的襲擊,馬來西亞警方還與新加坡、印尼以及菲律賓警方合作,互相交換可疑恐怖分子的活動情報。但是,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認為,一天不停止仇恨,恐怖事件就一天不會終止,巴厘島慘案就會連續不斷的出現在世界各國,馬來西亞同樣有危險。

  與馬來西亞有著同樣擔心的還有泰國,因為泰國也是以旅遊業為主的國家,它一年的遊客超過500萬。但是比起馬來西亞,泰國相對來說比較安全,因為泰國是個具有兩千多年佛教歷史的古國,其中有90%的居民信奉佛教,一向有著"黃袍佛國"的美譽,所以與其他國家發生衝突的幾率很小,與恐怖組織也沒有任何關係,這樣泰國的安全係數要相對較高。但是儘管如此,泰國警方也加強了普吉島還有一些娛樂場所的安全監察,以防萬一。

  除了馬來西亞與泰國,受其牽連的還有新加坡。對於新加坡來說,雖然受到恐怖襲擊的概率不大,但是周圍國家經濟的一舉一動新加坡都會受到影響。"9•11"事件後新加坡就已經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來保證安全,還擬定了應付恐怖襲擊的緊急應變計畫。安全受到保障,但是經濟卻受到損失,金融危機以後,來新加坡旅遊的人已經有所下降,如今印尼恐怖事件的發生又將使新加坡的旅遊業受到衝擊,從而使整個收入下降20個百分點。

  如此看來,似乎恐怖組織的目標有向東南亞轉移的趨勢。據情報機構所說,恐怖分子正在建立一個以印尼為中心的恐怖基地,他們將先後建立一個恐怖組織-穆斯林祈禱團和攻擊基督教社群的團隊,這個組織領導包括泰國南部、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南部和汶萊的廣泛地區,印尼的這些動態恰恰迎合了巴基斯坦的恐怖組織和反基督教情況,以及印度的恐怖組織和反印度教的情況。

  巴基斯坦的恐怖組織是本•拉登反美、反以的國際恐怖組織的一部分,包括哈爾卡特穆斯林遊擊隊、哈爾卡特伊斯蘭聖戰組織、傑伊什穆罕默德和拉什卡民兵組織。這些組織在南亞的勢力相對較弱,因此他們的注意力也較多的放在了南亞恐怖組織的建立與鞏固。

  第四章 印尼巴厘島連環爆炸

  第51節:二、恐怖襲擊在向東移?(3)

  於是有人認為,巴厘島爆炸案的發生並不是恐怖分子無由來的示威,而是因為巴厘島大多數人是印度教,而且印尼總統梅加瓦蒂的母親是巴厘島穆斯林。儘管有這樣的猜測但是卻沒有相關可靠的證據來說明,巴厘島的爆炸事件與這兩者有關。然而,印尼情報及安全機構的解釋是由於當局者的疏忽給了恐怖組織可乘之機,才導致了巴厘島慘案的發生。

  可是,綜觀國際恐怖組織陣線,不難發現其中也有不少的美籍穆斯林(多為非裔美國人)西歐人、泰國人、馬來西亞人、新加坡人和印尼人。但是事實上,他們的加入並不是因為由狂熱情緒的支配,而是被哈爾卡特穆斯林遊擊隊、哈爾卡特伊斯蘭聖戰組織和拉什卡民兵組織假扮紮瑪特運動(巴基斯坦所有聖戰組織之母)的傳教士招募來的。一定程度上,他們是受到了蒙蔽。不僅如此,馬來西亞、印尼和泰國的哈爾卡特穆斯林遊擊隊、哈爾卡特伊斯蘭聖戰組織和拉什卡民兵組織還雇用了一批外國學生參加聖戰,當然他們在執行任務之前也要經過思想上的洗禮。

  由此可見,巴厘島的爆炸事件就有史可尋了。伊斯蘭馬巴德的一份報紙在2002年3月15日報導,親美的阿富汗軍隊在沙希科特地區同恐怖分子交火後,發現一具攜有印尼身份證的屍體。不僅如此,在阿富汗反美的戰爭中,也有印尼籍恐怖分子參與,他們在旁遮普省穆裡德克地區的拉什卡民兵組織訓練營受訓,在戰爭爆發後被送往阿富汗。

  恐怖組織都會在適當的地區建立一些組織來訓練新人,譬如卡拉奇的傑伊什總部就訓練來自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恐怖分子,拉什卡民兵組織(在拉合爾附近)的穆裡德克營地則接收來自印尼的恐怖分子,那些來自菲律賓、緬甸、東突、俄羅斯車臣和中亞國家的參與者則由哈爾卡爾穆斯林遊擊隊來負責,而孟加拉的恐怖分子由哈爾卡特聖戰組織專門負責。

  恐怖組織的散佈面積之大,也為恐怖組織的頭目提供了有利的逃跑條件,2002年7月,在卡拉奇等地就有這樣的傳言,說本•拉登的副手紮瓦裡以及一些阿爾蓋達成員,在哈爾卡恐怖組織的説明下逃亡到孟加拉。

  這些傳言都還未經證實,一位阿爾蓋達亞洲地區的恐怖組織的頭目,36歲的印尼人伊薩穆丁出現在孟加拉。這位元恐怖組織的頭頭被美國和4個東南亞國家所通緝。

  如此的巧合,使印尼的恐怖勢力逐漸浮出水面。接下來的巴厘島恐怖襲擊案件正是國際恐怖組織對美國攻伊計畫的果斷的回應。這表明,國際恐怖組織的成員在世界各地尤其是東南亞展開的一系列的恐怖襲擊都是針對西方公民和西方利益的,都是美國攻伊計畫的警告。

  不難看出,國際恐怖組織通過巴厘島爆炸向世界宣佈,恐怖活動的重心已經轉移到東南亞。從此,東南亞就將成為西方反恐的重點地區。東南亞的反恐鬥爭已不可避免,並且不會一帆風順,它將面臨更多的考驗與磨難。

  印尼的宗教和社會條件與恐怖組織的發展非常吻合,恐怖組織所尊崇的信仰在印尼佔有了主體地位,而印尼政府的作用屈居其下,這樣的條件無疑使世界各國感到擔心,擔心印尼會成為下一個被恐怖主義控制的國家。

  據印尼有關部門所言,"基地"組織的重要官員阿劄瓦黑利和阿蒂夫曾經赴印尼考察,當地穆斯林對他們的支持讓他們萬分激動,這就更堅定了他們在印尼生根的決心。再加上印尼獨特的地理環境,恐怖分子會如魚得水。

  在印尼,由於島嶼繁多,印尼中央政府對爪哇島以外的地區控制力一直薄弱,這就導致了一些島嶼的離心傾向比較嚴重。可想而知,如果國際恐怖主義利用這一點大做文章的話,那麼印尼的問題將會上升到另一個層面。

  巴厘島的爆炸就已經顯示出了印尼在東南亞反恐的薄弱,而其弱勢的政府力量對此有些有心無力,它既要承擔國際社會要求其加大反恐力度的壓力,又要面對國內的宗教勢力。在這樣雙重壓力下,印尼政府陷入了無比艱難的處境。

  第52節:三、東南亞的本•拉登?(1)

  不得不承認,政府的軟弱也會將一個國家的經濟拉下水。在東南亞,貧困和社會地位的不平等為恐怖分子的滋長提供了絕好的條件。印尼人口的85%都是穆斯林,但是將近75%的人連溫飽都解決不了。不可否認,東南亞的大部分穆斯林是善良的,他們將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虔誠的信仰之上,他們大部分是反對暴力和戰爭的。但是他們的溫和的性格未能得到好的利用與開發,而是被一些宗教的極端分子利用。極端分子宣揚著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勢要反對壓迫和剝削,反對貪污腐化和消除貧困,在這樣的外衣引誘之下,眾多的穆斯林特別是廣大青少年表示了對其的支持與擁戴。不管怎樣,貧困都是誘發恐怖主義的導火索,當人們對現存的生活不再抱有任何希望時,他們就會堅定的選擇一條極端的道路來走。

  面對窘迫的貧困經濟,當局者便開展了浩浩蕩蕩的經濟復蘇計畫。但是恐怖主義的存在阻礙了東南亞經濟發展的腳步,因此,只有將反對恐怖主義進行徹底才能全力搞好經濟。更重要的是恐怖主義存在一天,國外的投資者都無法安心將資金注入。但遺憾的是,東南亞的許多領導人並沒有看到這點,沒有先清除恐怖主義後復蘇經濟,而是正好相反。這樣一來貧困無法根除,恐怖組織就還有存在的資本。

  除了貧困之外,東南亞還有更加吸引恐怖分子的地方,那就是錯綜複雜的宗教關係。在印尼和馬來西亞都有政教合一的執政黨,這些政黨紛紛要求建立政黨合一的國家。雖然這些要求受到過一段時期的鎮壓,但是近年來又都開始發展,最重要的是這些要求得到一些利己主義政治人物的支持。隨著這兩個國家的民主化進程加快,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宗教教徒用選票來左右國家的發展方向,而這樣帶來的後果就會使政府的地位更加的岌岌可危。

  更嚴重的是,類似的事情將會蔓延到東南亞周邊的國家,乃至全球。這樣一來,恐怖分子的勢力將會更難以消滅。為了杜絕這樣的結果出現,國際社會應該聯手將恐怖分子的野心扼殺在東南亞。

  對於東南亞來說,在恐怖主義之前的還有更加厚重的一面牆。

  三、東南亞的本•拉登?

  當一個人間天堂瞬間變成一個人間煉獄後,留給人們的除了恐慌還有什麼呢?

  風景如畫的印尼旅遊重地巴厘島遭到了有史以來最大的恐怖襲擊,但事件發生,印尼立即組成了專門調查小組,並且迅速著手調查。但是,在如此嚴重的毀壞中沒有發現任何有價值的線索。也沒有任何一個組織站出來負責,這就使案件的調查陷入僵局之中。

  然而一則自稱本•拉登聲明的見報,讓整個案件峰迴路轉。這則聲明對巴厘島發生的恐怖性襲擊讚賞有加。因此,不少媒體認為,尚在人間的本•拉登還在以某種不為人知的方式督促"基地"組織的成員發動新的恐怖襲擊。還有一部分人認為,這並不需要拉登遙遠困難地控制,而是東南亞當地的恐怖組織所為。這些恐怖團夥並不是"基地"組織,但是卻與基地組織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在"基地"組織遭到打擊後的一段時間,這些恐怖分子繼承了"基地",在東南亞發起了恐怖活動。

  於是印尼警方的視線就落在了本土的恐怖組織身上,其中嫌疑最大的是一個宗教的頭領,名叫巴希爾。巴希爾,1939年生人,在印尼鄉村穆斯林中威望較高,公開活動的地點是爪哇總部的梭羅鎮,因為他在這裡開辦了一所宗教學校。就在巴厘島發生爆炸的同時,這位校長還在為他的學生們傳經授道。

  如此重要的人物無疑成為了眾矢之的。許多國家的情報部門都肯定巴希爾同巴厘島爆炸案有關係。在事件中傷亡人數最大的澳大利亞曾一度要印尼當局對巴希爾做出處罰。澳大利亞的外交部長亞歷山大•唐納甚至表示,如果印尼官方對巴希爾不採取行動而任由其活動,那麼將導致更嚴重的恐怖襲擊事件。

  但是與澳大利亞強烈態度相比,巴希爾對於外界的揣測和指責所表現出的淡定,讓所有人摸不著頭腦。案件發生後的幾天,巴希爾都沒有通過講話澄清自己,直到10月16日,他突然出現了媒體上,但是他所說的內幕讓許多人大跌眼鏡。

  第53節:三、東南亞的本•拉登?(2)

  巴希爾聲稱,這次的恐怖活動與自己毫無關係,從爆炸的手法和規模上來看,主謀應該是美國及其聯盟國,而美國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逼迫印尼恐怖分子原形畢露,以證實自己原先認為印尼存在恐怖分子的想法,然後將反恐的行動擴大到印尼以及東南亞。

  雖然巴希爾的一番演講沒有得到美國的回應,但是,輿論不得不把矛頭從巴希爾轉移。印尼警方表示,在沒有充分證據的情況下,不會對巴希爾採取任何行動,但是警方正在以某種方式對巴希爾的行動加以控制。

  在10月17日,印尼警方正式向巴希爾發出傳票,要他在19日到達國家員警總局接受調查。就是在這時,也有一種說法傳出,說19日對巴希爾不僅是審訊而是正式逮捕。

  可是巧合的是,在18日,巴希爾突患急病已經在當天住進了醫院。醫院方面稱巴希爾患有哮喘和精力衰竭,需要及時地治療,並且要留院觀察24小時。巴希爾的助手也適時地發出訊息,說巴希爾由於身體的原因不能按時到達國家員警總局接受審訊。

  誰都可以看出,巴希爾的因病住院只是拒捕的一種手段,他在以這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清白。可是,巴希爾的這一方法並沒有奏效,19日,印尼警方在巴希爾住院的地方以涉嫌巴厘島爆炸的罪名將其逮捕。

  在隨後的新聞發佈會中,印尼國防部長馬圖裡•阿卜杜勒•賈利勒做出了回應。宣佈了巴希爾與"基地"組織存在著某種關係,同時對巴希爾指使手下在世界各地發動恐怖襲擊的行為作出了指責。

  從外表上來看,巴希爾貌不驚人。長期生活在村鎮裡,他的生活簡單而樸素,也正是如此,巴希爾看上去有些消瘦。歲月在他的臉上留下一道道深刻的痕跡,並讓他的目光變得混濁不清甚至有些呆滯。在住院的一段時間,他沒有說過多的話,只是靜靜地躺在病床上,像一個普通的老人。可是誰又能想到,正是這麼普通的面具下藏著一顆精明瘋狂的心,他讓無數人感到恐怖。在西方一些國家裡,他是一個具有高威脅的人物,在東南亞國家的眼裡,他是讓無數人膽戰心驚的"恐怖之王"。

  由他領導的恐怖組織近幾年頻頻活動,製造了許多起恐怖襲擊活動。這個組織有著龐大的網路,覆蓋了整個東南亞地區。該組織的一些基層組織四處蔓延,他們相互配和,互通有無,一直從事一些爆炸、綁架和武器走私活動。對此,美國的情報機關認定巴希爾的恐怖組織與"基地"組織有緊密的聯繫,並且說明如果不對其加以控制,那麼東南亞的和平穩定的發展計畫將會舉步維艱。

  巴希爾在巴厘島恐怖事件之後名聲大振,逐漸與本•拉登齊名。於是人們對於這位"恐怖之王"的身世愈發的好奇,在社會上也流傳著不同版本的"巴希爾身世",但是這些都只是些沒有根據的傳言。

  為了滿足大家的好奇需求,美國《時代》週刊對此刊登了相關的文章。文章中說巴希爾出生在印尼的一個貧困人家,只接受過短暫的學校教育。結束這短暫的教育後,巴希爾轉投宗教,開始為宗教教義忙碌。漸漸地,他的行為開始變得極端。在上個世紀60年代,他曾經開設了私人電臺,用來為"聖戰"做宣傳。1971年,他為了招攬更多的人,開辦了一所宗教學校,講經授道,他所培養的學生也慢慢發展成為宗教組織的中堅力量。

  1978年,對於巴希爾來說是開始轉折的一年。因為在這一年,巴希爾因被控試圖發動反政府襲擊而被判監禁,直到80年代才出獄,但是不久又因為從事顛覆活動而再次入獄。這樣接二連三的打擊讓巴希爾放棄了武裝活動,開始專心從事宗教講經活動。在這一段時間,一個新的宗教組織"伊斯蘭祈禱團"林立在眾多的宗教團隊內,並且逐漸向境外擴展。這個宗教組織的領導人不是別人,正是巴希爾。

  這個團體的活動日益頻繁,並逐漸造成一定的影響。在"9•11"之後,美國的情報機關開始意識到了這個團體的威脅,於是開始進一步注意巴希爾和他的組織。漸漸地,美國情報組織獲得了巴希爾與"基地"組織相互勾結的證據。在巴厘島爆炸案發生的前四個月,印尼方面抓獲了一名葉門籍的"基地"組織成員,後來這名成員供認出與巴希爾的密切關係。在巴厘島爆炸後不久,馬來西亞警方抓捕了跟這起恐怖襲擊有關聯的恐怖嫌疑人,根據調查他們都是巴希爾的宗教組織的成員,其中還有兩名在阿富汗受過軍事訓練,另有一名對與"基地"組織的關係也供認不諱。

  第54節:四、為什麼又是巴厘島(1)

  儘管如此,巴希爾始終不承認自己帶領著恐怖組織,更加不承認有這樣的組織。對於指控他與本•拉登的關係,巴希爾則宣稱,他對本•拉登的認識同其他普通人一樣,只是聽過他的宣傳和故事,這所有的一切如果算做罪證,那麼所有知道本•拉登的人都應該有嫌疑。

  但是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卻不是能被這三言兩語就矇騙的,他們的手中有諸多關於巴希爾及其宗教組織從事恐怖活動的證據。2000年11月,一名馬來西亞公眾人物被暗殺,以色列駐新加坡大使館爆炸案,菲律賓駐印尼大使館爆炸案,2000年12月的馬尼拉火車爆炸案,這一樁樁的血案都與巴希爾有著莫大的牽連。

  據美國的媒體稱,在"9•11"之後,巴希爾的宗教組織一直在伺機發動恐怖活動,美國的特工和新加坡警方相繼破獲了巴希爾宗教組織在新加坡的一次恐怖活動,並且在突擊活動中逮捕了數十名其宗教組織的成員,其中有些人供認了兩次策劃暗殺印尼總統梅加瓦蒂,但是未能得手。

  在巴厘島爆炸案件發生後,一些國家對印尼政府處理巴希爾的方式很是不滿,特別是澳大利亞,對巴希爾仍然在印尼自由活動表示了極大的憤懣。

  可是對於印尼總統梅加瓦蒂來說,國內的宗教問題一直是最難處理的事情。在印尼2.2億的人口中有85%的人是穆斯林,宗教組織和社團遍佈全國,影響極其廣泛。在過去的幾年中,印尼的政局一直受到宗教的影響而動盪不安。在梅加瓦蒂執政之後,一直致力於政治和宗教之間矛盾的調和,這樣,印尼的社會秩序才趨於安定。在"9•11"後,印尼政府一邊堅持反恐,一邊為宗教提供相對較為寬鬆的環境,在印尼溫和的控制下,印尼政府和人民都願意相信,恐怖襲擊在自己國家發生的概率是很小的。

  但是,事與願違,巴厘島的爆炸使印尼所有人的願望毀之一旦。這也激起了印尼人民的憤怒,他們要求政府及早破案並對兇手加以嚴懲。可是,案件一旦和恐怖主義掛鉤,就會有很多利益團體站出來反對,他們說印尼政府的做法是完全受到西方國家的左右。

  面對國內宗教的壓力,印尼政府只能從中調解。雖然在印尼有一些溫和派支持政府的反恐,但是他們反對將反恐與政治聯繫起來,因為他們認為,一些國家在以反恐之名向東南亞謀取利益。

  有一種觀點認為,梅加瓦蒂帶領的政府為了維護宗教和政治之間的關係,還會延續寬鬆的政策,可是一味的寬鬆會讓外界出現對印尼不利的輿論,所以印尼不得不採取一些強硬的手段,那麼就要從巴希爾下手。不過,逮捕巴希爾的舉動會招致國內不滿情緒的加深,一些宗教組織將被迫走向極端,而印尼的溫和做法也不會被外界輿論認可,這樣印尼政府的壓力將會更大,內外的矛盾勢必激化,而印尼面對的挑戰將空前強大。

  四、為什麼又是巴厘島2005年10月1日,美麗的巴厘島再次遭遇了噩運,正當人逐漸忘卻了三年前的不幸遭遇,重新沉浸在巴厘島舒適宜人的環境中時,接連兩聲巨響又一次將人們的美夢徹底炸毀。

  印尼三次爆炸事件對比2005巴厘島連環爆炸2003雅加達酒店爆炸2002巴厘島連環爆炸爆炸時間2005年10月1日2003年8月5日2002年10月12日爆炸地點金巴蘭海灘的四季飯店附近、庫塔廣場的太陽購物中心和1家酒吧、努沙杜阿海灘地區印尼首都雅加達的萬豪大酒店外 距離我國使館僅百米左右庫塔海岸的一個餐館中、巴厘首府登巴薩爆炸方式由炸彈引起用手機引爆炸彈汽車炸彈傷亡人數25人死亡127人受傷 尚無中國人傷亡13人死亡149受傷死亡人數為189人製造者目前疑為"伊斯蘭祈禱團"基地組織宣稱對負責伊斯蘭祈禱團當天傍晚時分,人們在海灘邊擺起桌椅,世界各地的遊客們開始享受獨具風味的海鮮燒烤,同時小樂隊彈奏著樂曲,人們在夕陽下談笑私語,享受美景和美味,這時海灘的紐曼餐廳和曼內格餐廳突然發生爆炸。炸彈襲擊的噩夢再次降臨到這個"人間天堂"上。爆炸聲響之後,桌椅的碎片和殘肢斷臂到處都是,通信和電力系統瞬間中斷,原本陶醉在快樂之中的人們四散而逃。10多分鐘之後,距此5公里之外的庫塔廣場上一家名為拉賈的餐廳發生第三起爆炸,這次系列爆炸案共計造成20多人死亡,100餘人受傷。

  第55節:四、為什麼又是巴厘島(2)

  這顯然又是一次有預謀的系列爆炸事件,警方在調查的過程中發現除了這三次大的爆炸之外,還在同一時期發生了三次較小規模的爆炸,並找到4枚沒有爆炸的炸彈。印尼總統得知此事之後立即召開了新聞發佈會,認定此事為恐怖主義製造的恐怖襲擊事件,表示強烈憤慨,同時要求政府即刻追捕案犯,將製造恐怖事件的兇手繩之于法。

  繼2002年以來,這是發生在巴厘島上第二次大規模的系列爆炸事件了,人們不禁質疑,為什麼又是巴厘島?

  還不到三年的時間,巴厘島被恐怖分子襲擊了兩次,而且都是那種驚心動魄的爆炸襲擊。雖然在爆炸事件發生之前,印尼警方得到相關消息,活動在印尼、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的恐怖分子們正在醞釀新的恐怖襲擊活動,於是加強的對首都的警備工作,但沒有想到的是恐怖分子再次將黑手伸向了曾經被炸得慘不忍睹的巴厘島。這次爆炸事件同上次有很多相似之處,都是以遊客聚集的公共場所為攻擊目標,並同時引爆數枚炸彈,造成大規模的人員傷亡和破壞性後果。

  巴厘島原本是個"與世隔絕"的人間天堂,在這裡沒有宗教和種族矛盾,沒有暴力紛爭,人們在這裡樂得清閒,但2002年平靜的巴厘島被恐怖分子們的幾枚炸彈打碎了,之後的2005年,爆炸襲擊在巴厘島逐漸歸於平靜的時候再掀波瀾。巴厘島二次受襲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東南亞地區有大批的穆斯林,恐怖分子在這些地區藏身比較不引人注目,而且東南亞各國的社會局勢動盪,安全體制也比較薄弱,恐怖分子在這樣的環境中活動起來方便自如,這為反恐戰爭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恐怖主義者襲擊巴厘島另外一個目的,是對西方國家的示威,與此同時實現政治企圖。酒吧和西方文化設施遍佈于巴厘島,恐怖分子們要通過這樣的方式表示對西方文化的憎恨,並挑撥各民族之間的矛盾,在印尼國內製造混亂局面,使印尼本來就不穩定的政局徹底動搖。為了這些,恐怖分子選擇再次襲擊巴厘島,這樣可以製造更大的聲勢,將恐怖氣氛發揮到極致。

  由此看來,恐怖分子們已經重新確定的恐怖活動的方向和戰略--東南亞地區逐漸成了恐怖分子們展開新一輪恐怖襲擊的中心地帶。

  其實近年來,恐怖主義者已經襲擊了不少的文化設施,其中不單有巴厘島,還有莫斯科大劇院、別斯蘭的學校等,而且恐怖分子曾經還打算襲擊美國好萊塢和狄斯奈樂園。在恐怖分子襲擊這些文化設施的過程中,不單是人員和建築遭受了損失,最重要的是這些文化設施所代表的文化受到了傷害。

  與恐怖主義的血雨腥風來說,文化的力量顯然是微弱的,但文化又是堅不可摧的,不論恐怖襲擊的規模有多殘暴,文化設施受到怎樣的破壞,文化本身都是不會泯滅的。

  歷史上以這種方式摧毀文化的現象也不少見,但無論是從內部還是外部,對一個民族文化和意識形態的顛覆,都沒能切斷人類文化的延續性和承接性。因為文化是社會發展的動力,人們對自然的欣賞,對教育的希望和對文藝的渴求,都是人類發展的理性追求,而不是單純的政治性活動,並且文化還具有強大的包容性,所以在當今世界上,很多獨具文化內涵的特色活動和設施在不同的黨派和國家流行、發展。

  恐怖主義將襲擊目標鎖定在現代文化設施上,這根本不能將人類的意識形態摧毀。恐怖襲擊可以破壞文化設施,但無法破壞人們長期受文化設施影響而形成的思想。不僅如此,當人們目睹遭受襲擊的文化設施時,當人們目睹橫屍滿地時,慘烈的景象會對人們的腦海形成強烈的刺激,在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對恐怖行為的恐慌,也有對恐怖行為的譴責。恐怖主義襲擊這些文化設施只是一種徒勞,拋開政治意義來說,恐怖主義襲擊和其他的犯罪沒有任何區別。

  正是因為恐怖主義存在政治目的,所以與普通的犯罪又有了區別,但當今社會新的恐怖主義行動似乎不再將政治目的作為唯一的目的,或者主要的目的了。恐怖主義襲擊的目標越來越廣泛,最早的恐怖主義主要就是刺殺政治人物、破壞政治意義和軍事意義的設施,但現在不同了。恐怖主義開始將目標鎖定於襲擊經濟、文化設施了。

  從"9•11"開始,恐怖主義將襲擊這些經濟、文化目標所造成的震撼性效果作為最終目的,恐怖活動一次比一次震徹心肺。襲擊在人們的身體上造成了傷害,使人們心靈上蒙上了厚厚的陰影,還使人們不得不擴大防範恐怖主義的範圍。新的恐怖主義是以攻擊文化目標、對社會造成毀滅性破壞為目的,恐嚇世人是他們的首要任務,他們為了恐怖而存在,將恐怖活動變成了對社會發展的反動,似乎與政治脫離了關係。

  此種情況下的恐怖主義活動對反恐戰爭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挑戰,反恐將面臨更艱巨的任務和困難。

全書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