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種田之肥水不流外人田》第137章
138、好消息 ...

搞政治歷來要講究出身,所謂官身正統名正言順,如今的焦點似乎主要集中在嫡長子身份的認定上。朝廷大臣自然上串下跳,首要之急便是尋找當年服侍皇后和貴妃的宮女太監。

這事要從半個月前說起,德佑王爺當時正在籌劃著如何出兵的事,突然有人報告一個令人非常震驚的同時也是久遠以來一直就有流傳的謠傳——當今的皇上並非嫡長子,而真正的嫡長子乃是福慶王爺。

這次的消息再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有人尋訪到一個老太監花了一萬兩銀子買回來的親筆口供。此人是前內務總管大太監馮大威,當年皇后貴妃臨產時,正是他當值期間,一切宮內事務決計瞞不過他的眼睛。這老貨雖然黑心辣手要了一萬兩銀子,但他立刻說出當年經手的兩個穩婆和三個宮女太監的原籍地址。

德佑王爺可以說是欣喜若狂,區區一萬兩竟然能買到如此驚天的秘密,這可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甚至可以說是天意——老天準備讓他登上皇位的吉兆。

高闕人一直物資匱乏,早在開春就想南下,雖然他極力安撫並給予一定援助,但這幫不守規矩沒有章法的草原蠻子還是按捺不住,比約定的時間整整提前了一個月南下,這也逼得他只能提前一個月舉事。

現在不利的形勢突然轉變,甚至不用再等德陽山裡的銅礦鑄好,因為這天公作美的藉口,德佑王爺盤算著打勤王的藉口進京,這樣阻力最小,而且誰都無法拒絕他率兵戍京。

而且如果能以勤王的名義進京,那可比請高闕人幫忙便宜多了,高闕人這次出兵不但要求大搶一筆,而且還要割讓燕、雲一帶,雖然這一帶不過是不能種糧的草地,但卻是高闕人南下的必經之地。

如今性急的高闕騎兵已經突破了宿州、顯州,按約定該等在汾州回合一同包抄長安,可如今眼下機會大好,也許已經不需要再借助高闕的力量。

德佑王爺手裡有整整七萬精兵,控制區區一個長安城是完全沒有問題的,更何況他是帶兵出身,長安城防的一半將領都從他的麾下出來,等進了長安城再把幾個老太監宮女一抖出來,朝中的大臣絕對會立刻轉向維護他,到時候……哼哼。

老百姓不管天下大事,他們只知道要過日子就得吃飯就得買菜,一封城各種物資開始緊張,如今封了一個多月連蔬菜也沒得賣。

以往熱鬧的街上幾乎沒什麼人,平時推車挑擔的小商小販也不復蹤影,薛寅松今天出門兩趟都跑了個空,一顆菜也沒撈著。

小秀才和兩個孩子見他空著手回來,心裡都是一沉。

「這封城得要封到什麼時候啊,唉。」

薛寅松搖頭:「很難講,我往東南西北四個門都走了一圈,城牆上都是兵,連城門都不許靠近。」

小秀才問:「闕大人處可有消息?」

「前兩日倒是託人來了信,只吩咐我耐心等待,但卻沒細說。」

「我懷疑已經打起來了。」小秀才猜測道:「封城已經有個把月,說不定什麼地方已經打起來。」

薛寅松也點頭同意:「很有可能,朝廷又不是吃素的,這麼久怎麼也能調集十幾萬軍隊來圍剿了,說不定咱們城外全部是官軍呢。」

小秀才頓時來了精神:「不可能在城外,真要打仗聲音大得很,怎麼會這樣靜悄悄的?」

兩人閒話幾句心情也輕鬆了點,可嚴峻的問題依然擺在眼前,沒有蔬菜供應,一家人總不能天天用醬油泡飯吧?

腊肉早在前半個月就吃完,就連鹹菜也在後半個月吃光,現在家裡除了白米粥,再也沒有別的食物。

薛寅松盡了一個父親最大的能力,他每天到處收集一切能收集到的綠色植物,甚至爬上房頂將屋頂瓦逢裡面的野菜野草拔出來燙去苦味煮在粥裡,但還是無法阻止沒有綠色素和營養攝取造成的惡果。

四個人的口腔開始因為缺乏維生素而潰爛,長期喝粥沒有蔬菜和蛋白質的攝入而面黃肌瘦,就連指甲也開始發脆,顯示出缺鈣的跡象。

薛寅松的眉頭一日比一日鎖得厲害,他家還有十幾麻袋的米,可一旦把這些米吃完了,又該吃什麼?

現在每日都有很多人來米舖轉悠,有的人想高價買米,有的人則不懷好意的打量,薛寅松深知一句話不對就很有可能招來麻煩,說不定被搶個精光,於是更加不肯出門,甚至還拆了幾張桌子把門板又重新加固一遍。

但日子還是愈加難熬,後面幾日甚至有官兵開始巡邏,白天黑夜都實行宵禁。小秀才擔心得要命,薛寅松反而笑著安慰:「敵人越是緊張,就證明他們越是虛弱,恐怕官軍真的打來了。」

話雖這樣說,但大家的心裡都不輕鬆,就放佛黎明前的黑暗,雖然明知道黎明在即,但誰也不知道能否有命捱過黑暗的一夜。

夜裡,薛寅松一家早早的洗了澡躺在院子裡乘涼,雖然每個人都喝了兩大碗米粥,可肚子還是不飽。

這種飢餓不是在肚子,而在心裡,長期缺乏油水的嘴巴和胃早就鬧上了革命,儘管肚子撐得鼓鼓的,但心裡還是空落落的。

因為沒有油燈,兩個小子躺在地席上小聲的背書,他們也知道現在世道不對,乖乖的也不埋怨反而更加發奮的讀書,比從前在書堂裡還認真。

地面雖然潑了涼水,但是暑天的熱氣還是沒完全退去,長輝被地面蒸騰的熱氣弄得有些三心兩意,背的也結結巴巴。

小奇在一旁忍不住小聲提醒,小秀才沉了聲音:「不許提醒,讓他自己背。」小奇便住了聲,只剩下長輝略帶慌張而不肯定的背書聲迴盪在空中。

薛寅松享受著這片刻的寧靜,心裡卻琢磨著家裡有什麼材料能做個拖網,可以偷偷安在陽江裡,如果能撈個魚蝦什麼的也能給孩子們補補,他正胡思亂想著,後門被輕輕拍響,小夥計在門外小聲喊道:「掌櫃!掌櫃!」

薛寅松忙放他進來,黑夜中看不清他的樣子,只得問道:「你怎麼來了,街上不是宵禁麼?」

小夥計有些羞赧的聲音道:「掌櫃,我……我實在沒辦法了,只能來投靠你。」

薛寅松道:「怎麼了?是不是家裡出事了?」

「家裡兩老都過身了,我用最後半袋糧食換了副棺材,北門的守軍說不能出城,只能暫時先停放在家裡,我已經……兩天沒吃飯了。」

薛寅松忙去井里拉起吊桶,裡面冰鎮著半鍋粥——為了節約燒柴,最近他們都是一天煮一次粥。

小夥計呼嚕呼嚕喝了兩碗,終於回覆了點精神,忙撲到在地給薛寅松磕頭:「謝謝掌櫃!謝謝掌櫃的大恩大德!」

薛寅松忙把他扶起來:「好啦,快起來吧,既然你來尋我,那也是你我的緣分,就先留下吧。只是家裡也十分的艱難,每日只有薄粥渡日。」

小夥計吞下最後一口稀粥:「掌櫃,不用擔心,富春縣最多還有十來日就能開禁。」

「啊,是麼?」

小夥計肯定的答道:「是,我家早斷了炊,只是賴葉娘偶爾偷送些米糧來,她告訴我說富春縣快要開城了。」

四個人聞言都很興奮,薛寅松低聲問道:「葉娘怎麼知道?她家是做什麼的?」

小夥計道:「她家原是茶商,有個表兄在縣衙裡做縣丞,故而有可靠的消息來源。」

薛寅松暗道上帝保佑阿米豆腐,真要再封城兩個月,肯定得發生人吃人的事:「是不是官軍打進來了?」

小夥計道:「嗯,就在建、司兩州,朝廷的軍隊來的兇猛,德佑王爺根本抗不住,連連往後退。」

薛寅松有些驚奇:「高闕人呢?」

小夥計臉上顯露出高興的表情:「高闕人算什麼!原來放他們入關根本是個圈套,九王爺等他們一入關就斷後咬著尾巴追,一直追到并州一個荒坡上。高闕人沒糧沒草跑不動啦,按說咱們圍也能圍死他,可九王爺不,他說行軍打仗乃大丈夫之所為,就算贏也要贏個光明磊落,他在石頭坡上擺了個九龍連環陣,邀請高闕人來攻,結果打得十七萬高闕人哭爹叫娘。嘿!有九王爺在,高闕人就是個屁!」

薛寅松豎起了耳朵,心裡頗有幾分得意:嘿,那個什麼九龍連環陣,不會就是老子從墓裡挖出來的竹簡吧?嘿嘿,這樣看起來,我也是功臣之一啊。

秀才顯然也有這想法,和他對望一眼問道:「還有別的戰報嗎?」

夥計搖頭:「葉娘知道的也不多,說得也匆忙。」言畢已經喝完稀粥,打了個嗝:「掌櫃,我先瞇一會,我守靈已經三天三夜沒睡了……」說著倒下去立刻鼾聲微起,竟然立時入睡。

薛寅松被他引得興奮了,一點睡意也沒有:「這仗就算打過了?我以為要打個三年五年的呢。」

小秀才哼了一聲:「這不是打仗,是叛亂。再說德佑王爺是想篡位,篡位也是那麼容易的?

「你讀的書多,歷史上篡位有哪些是成功了的?」反正睡不著不如閒聊聊,薛寅松兩世都是老百姓,對諱莫如深的皇宮秘聞還是有那麼點八卦心態。

「要說篡位的多了去,可真正篡成功的沒幾個,」小秀才低聲道:「能當皇帝的都是真龍天子,就算他們一時不察失了職,老天能不知道?歷史上篡位的就沒一個有好下場!」

薛寅松在自己有限的歷史知識裡稍微回顧了一下,發現還果真如此,悲催的王莽同學,也就坐上龍位過個乾癮,就算幸運如朱棣,也曾被天雷擊穿皇宮三大殿:「但我絕不相信什麼真龍天子,」薛寅松懶洋洋的答道:「所謂亂世出英雄,英雄造時勢,不過對我來說時勢沒什麼意思,如果我能成為一個大財主還不錯。」

「阿壩,什麼是大財主?」長輝清亮的童音響起。

「就是有很多很多錢,可以給你買很多好吃的東西,還可以天天給你煮肉吃。」

「 阿壩,我想吃肉,」長輝怯生生的說道。

「嗯,下次去買,現在睡覺!」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