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來萬山廠是最正確的決定
「在新式火炮項目立項的時候,我就跟大家說過!咱們的火炮一定要圍繞‘四個能力’的要求來展開!」由於萬山廠新廠區的建設還沒有徹底完工,加之各項配套措施還沒有完善,出於種種考慮,大部分研製團隊的科研人員,都集中在位於三林西郊的駐軍招待所內,而當地駐軍為了配合這次新式火炮的研製工作,除了僅有的幾處對軍內接待的房間和場所外。
其它那些環境優美且幽靜祥和的招待所幾乎全部交由新式火炮的研製團隊使用,不僅如此,當地駐軍也在此處加強警戒,在確保研製團隊人員安全的同時,也積極嚴打敵對勢力的滲透和破壞活動。
正是因為大部分研製人員集中在這裡,所以研製團隊的技術研討會以及相關的例會都會在這裡舉行,而此時本周的新式火炮技術總師辦公會,會議主要總結了近一段時間來,各分系統的研製情況和進展,對於所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進行匯總和分析。
確定下一階段的研製任務和方向,此時會議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負責火炮總體設計的萬山廠技術科副科長齊俊文,剛剛將近段時間的工作情況進行了彙報,對此盧嘉棟首先對他們的工作給與了積極的肯定,但依然指出了在設計上的某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即強大的火力打擊能力,簡便的操縱能力,極強的維護保養能力,以及必要的機動能力!」盧嘉棟伸出四個手指,說一條,伸出的手指便落下一根,一雙懾人的眼睛,眸如點漆,炯炯有神,說話的語音不但洪亮而且堅定異常,舉手投足之間顯示出一種超越年齡的成熟和穩重,會場上十餘位火炮研製團隊的主要研製人員,手中拿著筆,趴在會議桌前,在自己的本子上記錄著盧嘉棟所說的每一句話:
「剛才的設計方案雖說基本達到要求,但在我看來,還有一些欠缺,最重要的就是對維護保養能力體現得不到位!」
聽了盧嘉棟這番話,齊俊文並沒有反駁而是虛心將這番話聽進去,然後認認真真的記錄到本子上,齊俊文也是在不久前調入萬山廠的,跟其他在一線摸爬滾打的熟練工人不同,已入不惑之年的他是個地地道道的知識分子,而且也跟楊立民一樣屬平反之後重新回到崗位的技術人員。
只不過齊俊文的原單位類似齊俊文的人員實在太多,加之本身崗位編制都已經排滿,一時半刻也沒有合適的崗位給與安排,只能給齊俊文一個廠辦顧問的閒職,先讓他這麼先做著,廠裡可以讓齊俊文這麼閑著,可是齊俊文確是個閒不住的人,要知道齊俊文也是個有抱負的人,作為北京理工大學畢業的老三屆學員,在學生時代就是火炮設計專業的佼佼者。
參加工作也是同齡人中數一數二的技術尖子,雖然經歷了特殊時期,但他跟楊立民一樣,從沒有將自己的技術知識放下,雖然不在研究崗位,但依然靠著手頭上的參考書日夜苦讀,如今剛剛40歲的他正是人生的黃金年齡,平反之後就想著怎麼把自己積蓄已久的鑄炮夢想通過自己的雙手來實現,正因為如此,心有抱負的齊俊文怎麼可能會在一個閒置上終老。
因此,齊俊文一次又一次的向原單位申請,調往一線研製部門,哪怕是放棄現有的幹部待遇,去當一個基層的繪圖員都行,可即便如此,齊俊文的原單位還是拒絕了他的要求,不過就在齊俊文心灰意冷之際,總參裝備部在齊俊文原來的單位抽調人員補充萬山廠的消息讓他看到了希望。
因為萬山廠也有一條性能指標十分先進的火炮生產線,而此次總參裝備部抽調的人員也都是為了增強萬山廠的火炮生產能力的,齊俊文很清楚這樣的新擴建廠最缺的就是專業的技術人才,而他作為火炮研製領域的專家,不但可以得到重用,而且還可以借著這個平臺施展自己潛藏已久的抱負,雖說剛剛起步有著萬事開頭難的艱辛,但只要有恒心、有毅力,一步一個腳印發展下去,就不怕達不到目標。
正因為如此齊俊文不顧家人、同事以及廠裡的反對和勸說直接找到總參裝備部負責抽調人員的主管領導,談了自己的想法,總參裝備部的領導知道萬山廠正急需齊俊文這樣的人才,於是二話沒說直接答應齊俊文的意見,很快便完成調離手續,就這樣齊俊文放棄了條件較好的北方大廠,千里迢迢來到地處西南條件相對艱苦一些的萬山廠。
本來齊俊文來到萬山廠就做好了一切從頭來過的準備,可讓他沒想到的是萬山廠的各項火炮研製的基礎非常完善,無論是設備還是人員的知識結構,都不必之前離開的大廠差,如果非要找一些差距的話,那就是萬山廠在經驗方面有所欠缺,當然齊俊文在驚訝之餘也會去挖掘深層次的原因。
沒過多久,盧嘉棟這位萬山廠年輕的常務副廠長的名字就進入他的視野,而更讓他震驚的是盧嘉棟關於火炮方面的技術,尤其是他提出的大藥室,長身管火炮的預想,讓齊俊文這個火炮專家都自歎弗如的同時更是不止一次的說:
「來萬山廠是最正確的決定!」
不過很快,齊俊文這句話中就加了「一輩子」的定語,因為他來到萬山廠沒多久,總參裝備部和國防科工委關於新式火炮的研製命令正式下達,剛剛就任萬山廠技術科副科長的齊俊文因為自認扎實的技術功底和過硬的火炮方面的設計能力。
被盧嘉棟舉薦為新式火炮項目的副總設計師兼火炮總體設計負責人,接到這個任命後,齊俊文激動得是熱淚盈眶,因為心中多年來那個為祖國鑄造大威力火炮的夢想,在這一刻終於有機會實現了,也正因為如此,齊俊峰到萬山廠後常說的那句話也變成了現在的:
「我齊俊文來萬山廠是這一輩子最最正確的決定!」
雖是幾字之差,但卻倒出了千言萬語,而齊俊文也用行動踐行著他對夢想的執著,在受領研製任務後,他便一心撲到研製工作當中去,在這個小小的招待所裡幾乎足不出戶,每天想的都是新式火炮的各項設計思路和方案。
當然他對盧嘉棟的態度也在這期間變得更加欽佩有加,因為無論是眼界還是思路盧嘉棟總是有著難以預料的過人之處,而恰恰正是這些是齊俊文所不具備的,要知道齊俊文也是個技術至上的人,遇到技術比自己強的人,他不但服氣而且會虛心向其學習,這也是齊俊文經常向盧嘉棟討教和學習的重要原因,而盧嘉棟對此也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一來二去兩人很快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雖然兩人有著不錯的友誼,但在技術上兩人也都是較真的人,如果有技術達不到要求,盧嘉棟就會堅決的指出,類似的總師技術會已經開過幾次了,每次在各項設計方案上盧嘉棟都會提出很多的改進要求,齊俊文也不例外。
對此同樣較真的齊俊文有時候也會堅持自己的意見,但更多的時候是虛心的接受,因為盧嘉棟的觀點和思路每每總會讓齊俊文有茅塞頓開之感,這種即可實現夢想又可進行學習的過程,讓齊俊文很是享受,就如同目前盧嘉棟所說的問題,齊俊文便懊惱的搖了搖頭,感歎自己怎麼忽略了這麼重要的事情:
「我們大炮是重複使用的裝備,無論是戰時還是平時都涉及到維護和保養,平時還好說,把炮放在哪兒,咱們有的是時間去拆解,去保養!可是戰時咱們有這樣的時間嗎?尤其是在野戰條件下,往往時間就等於是戰士們的生命,一門火炮的支援有可能決定一場戰鬥的成敗,可是恰恰這門炮需要更換部件怎麼辦?難道咱們也要在陣地上磨蹭十天半個月?」
盧嘉棟的話在會場內持續的回蕩著,現場的人更是鴉雀無聲,不過盧嘉棟的話並沒有就此停下來,只不過是語氣緩和了一些繼續說道:
「所以,咱們在研製的時候也要樹立個觀念,即武器裝備除了打擊力是戰鬥力外,維護保養和出勤率也是戰鬥力,而且是看不見的核心戰鬥力,咱們試想一下,在野戰條件下咱們新式火炮的炮管損壞了,如果在陣地上用幾十分鐘就能就地更換與之後送到廠家進行維修,兩者相比較哪個戰鬥的持續性會更強,打擊力度會更大?」
「我明白了,盧總師!」盧嘉棟話音剛落,齊俊文便抬起頭,推了推鼻樑上的黑框眼鏡,面龐上也閃出一絲堅定的神色,對著盧嘉棟斬釘截鐵地說道:
「我們回去後,一定在增強裝備的可維護和保障方面進行改進,讓部隊儘量在野戰條件下可以快速的進行維護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