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7章 一個優點
吃完早飯,石宏大就套了馬車,趕著出門了。
于良吉收拾了一下,孫大爺來給他送了豆漿,還有昨天他說的乾豆腐和豆腐皮。
穿越前輩很給力,但凡是大眾化一點的吃食,他都弄了出來。
喬大娘還給送來了一筐雞蛋:“別的可以對付,只有寶寶的不能對付。”
“嗯。”于良吉接下了小侄子的口糧。
大冬天的沒什麼可吃的,也就這個了。
教小侄子讀了一些三字經,然後放孩子在炕上自己玩兒,于良吉去了倉房。
倉房雖然大,但是因為沒取暖的東西,又不見陽光,比外頭還冷。
于良吉挑了一些花生,拿了一把茄子幹,就回到了屋裏,中午了,他要做午飯了。
挑了一點小米,熬了爛乎乎的米粥,上頭熱了一個大饅頭,石宏大不在家,于良吉帶著于寶寶,一個饅頭足夠了。
茄子乾泡了之後,用大醬燉了起來,出鍋的時候,撒了一把蔥花進去。
花生都挑幹淨了後,用小鍋倒菜油炒的糊香。
兩個菜,就一個優點,油大!
農家人,即便是有穿越前輩蒞臨這個異時空,也沒能改變多少,他們雖然不至於餓死那麼嚴重,可也勤儉節約慣了,誰家做飯都是放一點油爆個鍋,于良吉從來開始,看她們做飯,就從來沒有放超過一勺油的,那油還不是葷油,而是素油!
做出來的飯,可想而知,除了鹹淡之外,基本上看不到一點油腥!
實際上于家並不缺油,十八里鋪的人也不是家裏沒有油吃,可各家做飯的家庭主婦們,就是不多放!
你說家裏又不缺這點油,難道農忙時節可以大魚大肉,農閒時貓冬就給鹹菜大碴粥嗎?
實在無法理解!
于良吉發現用大鍋做飯味道很不錯,就是燒火麻煩點。
鹹菜是必不可少的,於良吉切了很多芥菜絲,很細的那種,用炒花生米剩下的油鍋,以及裏頭的油,炸了幹辣椒絲,隨後下了鹹菜絲煸炒。
等他忙完端了飯菜上桌,小侄子早已經乖乖的坐在那裏等著了。
“餓了麼?”于良吉一樣一樣的往炕桌上倒騰飯菜。
“餓了!”小侄子吸了吸小鼻子,水汪汪的眼睛特別萌的看著于良吉。
原來小孩兒早就被香氣吸引了,若非腿短,下不了炕,早出溜下去找叔叔去了。
“餓了咱們就吃飯!”于良吉給了小侄子一個小勺子,一碗小米粥。
孩子這兩天腸胃漸漸好了點,但是也不敢大意,只掰給他一塊饅頭:“吃完了若是沒吃飽,就再跟叔叔說,可不能吃撐了哦!”
“嗯嗯!”于寶寶開始吃飯,雖然人還小,但是他就是覺得,小叔叔做的飯菜,香!
最主要的是,花生含有不亞於肉類的各種營養成分!
眼看著小侄子能吃下飯了,于良吉早就想著給他補一補了,起碼孩子這個冬天一定要長點肉!
小孩子沒有嬰兒肥,怎麼能是小孩子呢?怎麼能顯出小孩子的可愛呢!
第038章 官差報喜
吃飯的時候,喬大娘跟張家二嬸子還是不放心,倆人不約而同的出了家門,到于秀才家看了看。
“怎麼這麼大油?”喬大娘是過慣了苦日子的,看不得這麼浪費油的行為。
張家二嬸子雖然也覺得不好,不過還知道給于良吉開脫:“興許是第一次做飯,倒油沒個準成勁兒。”
“就是這樣,那個,我不太會加調料。”然後指了指醬燉茄子幹:“放醬也沒個準兒,結果醬放的多了些,幸好還沒往裏頭放鹽。”
“算了算了,你能弄熟就不錯了。”喬大娘想著于良吉一個讀書人,能做出這一桌飯菜就挺好了。
能做出吃的來,不餓著自己,不餓著孩子,就行了。
臨走的時候,于良吉給她們倆一人一碟花生米,這東西平時她們都不會做,因為費油。
其實花生米吃油是吃油,但是吃的並不多,炸茄子都比它費油。
“帶回去,給小五嚐嚐我的手藝。”
“帶回去,給張家二叔下酒最好。”
于良吉一人一碟,都挑的大碟子裝。
“怎麼能要你的呢?”喬大娘不接。
“就是,想吃我們回去自己炒!”張家二嬸子還開玩笑:“興許比你炒的好吃。”
“別跟我見外,這些天,您二位可沒少幫我。”于良吉態度堅決。
倆人沒辦法,又感動又欣慰的端著盤子回去了。
結果帶回去的花生米,別說自己了,連家裏人吃了都說炒的比她們的還要好!
晚上喬大娘和張家二嬸子就沒過來,張豔輝過來了,又是打到的木柴給送了來,還有兩顆枯樹根子,從地裏摳出來的,原來的樹坑早就種下了新樹。
穿越前輩對水土的流失很在意,絕對不許人平白無故就伐木平山。
這兩顆樹根是榆木的,俗話說的榆木疙瘩,據說非常耐燃,當然,按照這邊的話來講,就是非常的扛燒。
然後給他挑了一水缸的水,臨走之前,石宏大也挑滿了水缸,他還真沒用多少。
晚上吃的是小米飯,做的炒土豆絲,炸了大醬,弄了點蘿卜幹白菜乾之類的,蘸醬吃。
同樣的,油水很大,小侄子吃的很開心。
于良吉決定日後都這麼做飯,肯定不能讓小侄子吃不到油水。
當天晚上石宏大他們沒回來,半夜于良吉爬起來給灶坑加柴火,還有點冷,覺得還是讓石宏大回來得好,起碼半夜不用自己去起來哆哆嗦嗦的去添柴燒炕。
第二天早上起的挺早,做完早飯後剛吃完,孫大爺來了,于良吉用黃豆換了三斤乾腐竹。
剛送走孫大爺,放好乾腐竹,門口就一陣熱鬧,還有人啪啪啪的拍門板子:“開門,快開門!”
“幹什麼啊?”于良吉才沒傻兮兮的開門,讓開門就開門,萬一外頭是壞人怎麼辦?
“于秀才,您中了,您現在是舉人老爺了,有官差來報喜了,快開門!”外頭的聲音耳熟。
于良吉想了想,打開了門,發現拍門的是老村長家的二兒子。
“快!人已經到了村口了!”老村長姓佘,他們家老大叫佘慶喜,老二叫佘慶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