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盛世國師》第47章
第47章

  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

  宿誼和慕晏、太子的談話他們能保證不傳出去, 皇帝和慕晏的談話能保證不傳出去。但若是皇帝出宮, 那就不一定了。

  皇宮這麽大,皇帝不可能將宮中每個人都握在手中。若是皇帝出宮,這消息很快就會傳到其他人耳中。

  就算皇帝和宿誼說的話沒人聽見,但只要知道皇帝在和宿誼見面之後,才傳出這一條很“奇怪”的政令,誰都會想是不是和宿誼有關系。

  最終, 皇帝還是決定, 不親自去詢問這件事,而是讓慕晏去。

  慕晏苦笑。

  他雖對慕家沒有好感, 也對其他世族的繁榮與否並無所謂。但好歹他的友人都是世家圈子的人,他本身在外人面前也是大世家的家主。現在做這種事,他覺得心中有一點別扭。

  從宿誼當時那句“世家會視我為眼中釘肉中刺”, 宿誼就知道,科舉制對士族門閥的打擊有多大。

  他若支持這件事, 宛若世族之中害群之馬, 恐怕會被人唾罵痛恨, 甚於發起此事的宿誼吧。

  不過慕晏還是毫不猶豫的接下了此事。

  人之一世,總是有抱負的。而才華越高的人,抱負就越大。

  慕晏在皇帝的勸說下,接下了他深深痛恨的慕家的家主之位, 就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抱負。

  他並不專修儒學,卻深深認可儒學“平天下”的理想,盼望實現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最終目標。

  雖然作為世族, 但是慕晏知道世族盤踞,政令不達地方,許多豪族聚集的地方,與割據無異。這對國家明顯有害無益。

  所以,慕晏接下這副重擔,即使知道他將遭到多麽大的攻擊,仍然無怨無悔。

  見慕晏絲毫沒有遲疑的接下此事,皇帝心中嘆息。

  若朝中多些如慕晏之人,他盼望的太平盛世是否會早點到來?

  皇帝笑著搖搖頭。他不能太過貪心。他已經有了慕晏,長子也學成歸來,幼子也恢覆神智。作為帝王、作為父親,他已經足夠幸運了。

  不過慕晏做出如此犧牲,皇帝自然要保護他。

  慕晏只會起個傳話的作用,至於後續事情,還是另找他人來做吧。

  慕晏,還是跟著世族一起,表示他激烈反對的態度才好。

  慕晏回到家中之後,找到宿誼,然後對著宿誼深深一鞠躬。

  宿誼嘴角一抽。

  他和慕晏也算熟悉了。慕晏平時吊兒郎當的,一旦他認真嚴肅起來,絕對沒好事。

  而現在慕晏所求,大概就是他所說漏嘴的“科舉制”了吧。

  宿誼嘆氣:“河清,這對你而言,有害無益。”

  慕晏微笑不語。

  宿誼突然感覺心中一陣酸澀。

  他想起了自己曾經的友人。

  宿誼作為二世祖,身邊友人大多都是和他同一個圈子,而且也有許多有成就的人,並非和他一樣都是米蟲。

  在宿誼的友人中,為了實現抱負捨棄家業,甚至危害家業的,都曾有過。

  他曾經見過自己一個友人,親手將疼愛自己的父親送入監獄,家中事業也毀於一旦。而後他一夜白頭,晚上要靠安眠藥才能入睡。

  宿誼曾經問過他是否後悔,他已經形容枯槁,卻道並不後悔。

  他的家庭美滿,但有多少家庭因為他的家庭而破碎。或許他會終日悔恨,不可解脫,但再來一次,仍舊會這樣做。

  宿誼敬仰那些大義滅親的人,他捫心自問,自己絕對做不到這一點。

  宿誼看著慕晏,就想起了自己的朋友。

  慕晏理應代表世族的利益,他本人、慕家本身,也在目前世族占據優勢的社會中獲益良多。甚至一些地方,慕家的話比皇帝還管用。

  可他自己居然要出手,改變這種狀況。

  世族式微,慕家也逃不開。慕晏會愧對自己的親人嗎?

  就像是皇帝總希望自己子子孫孫都當皇帝,每個家族的開創之人也是披荊斬棘,嘗盡千辛萬苦,只希望自己家族能夠永遠成為人上人。

  宿誼揉了揉太陽穴,道:“既然河清都如此說了,那我就……告訴你吧。”

  “謝康樂。”慕晏再次深深作揖。

  宿誼又揉了揉太陽穴,道:“坐下慢慢說吧。”

  “我曾經說過,每個世界都有許多分支,因為永無交際,所以稱之為平行世界。而每個平行世界的時間線是不同的。”

  “現在雖然我道行已經消失,但是在曾經,我也曾經觀察過世界長河。之前我說過許多在其他世界的人的詩詞歌賦。河清可能懷疑過,那些人和我們這裏的人很相似,其詩詞歌賦就像是我們世界一樣。”

  “其實本來就是同樣的世界,不過是在最初產生了分支,而且時間線不同而已。”宿誼抿了一口白水,如願以償看到了慕晏暈乎乎的表情。

  “所謂科舉制度,就是之後,朝廷選拔官員的制度。”宿誼見慕晏提起了精神,壞心眼的扔下一顆大炸彈,“科舉制,的確就是用力抑制士族門閥的。”

  雖然早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慕晏還是忍不住臉色一變:“那……他們成功了嗎?”

  宿誼笑道:“這是一個長久的過程。河清也不用太過擔心,你是看不到那一天的。”

  慕晏不由無奈道:“我是不是該說一句,這樣我就放心了?”

  宿誼道:“科舉制的推行,河清大概已經猜到了。就是打斷世族壟斷舉薦人才這個局面。有許多非世族的人獲益。而這些人並非靠世族進入仕途,那麽就不一定會依附世族。畢竟,能考上官員的人,都可謂天之驕子,都是有脾氣的,大多都不會習慣世族的高傲。”

  慕晏抓住了關鍵詞:“考?”

  宿誼點頭:“科舉制,分科取士,就是考。考上了才能做官。”

  慕晏道:“如何考?”

  宿誼道:“做題啊。”

  慕晏問:“題?”

  宿誼道:“科舉分很多級考試。最開始考中稱秀才……嗯,和前朝秀才不一樣,這是最下等的功名。然後是舉人。舉人就可做官,但是只能外放地方,從一縣之主做起。而且舉人很多,要做官也得參加考核。然後就是進士。”

  宿誼不太清楚進士是怎麽考的。在電視上,那些狀元榜眼探花之類,好像是在宮中做題之後,皇帝欽點的。但皇宮不可能容納天下舉人進來,所以……應該是考兩次吧?

  宿誼道:“舉人要考上進士,需要靠兩次。一次是所有舉人考試,選中者再去宮中,由皇帝親自主持考試,並且分等排序。”

  “取中者,稱天子門生。”

  慕晏吶吶道:“天子門生……天子門生啊……最終的決定權,在陛下手中。”

  宿誼繼續道:“不過官宦子弟也是有特權的。乙太學舉例。太學結業者,可跳過前兩次考試,直接考取進士;也可直接授官。”

  “太學畢業者,和舉人一同授官,但免去了一些考核。若家中在皇帝面前說得上話,直接在京中任官也是可以的。”宿誼搖搖頭,道,“不過,與天下讀書人拼殺勝出的進士,靠家中蔭蔽的太學學生,河清覺得,哪種人地位更高一些?”

  慕晏道:“恐怕,後者剛開始會地位高,但後來,庶族肯定不會甘心。”

  宿誼道:“不僅僅是庶族不甘心。世族教育比庶族優秀的多,教導出來的子弟優秀之人也眾多。凡是優秀之人,必定有傲氣。科舉取士,是天下讀書人一同競爭的盛會。難道他們不想比一比嗎?”

  “特別是世族資源大多傾向於嫡長子。而次子甚至庶子,往往領些閑職悠閑度日。等有了科舉取士,別說他們自己,難道世族不會想讓家中資源不夠的子孫,去拼一個前程嗎?”

  “同樣是世族,與天下讀書人拼殺得勝的世族子弟,和依靠家族連科舉都不敢參加的世族子弟,誰的地位更高一些?”

  慕晏點頭:“的確如此。若非我已做官,遇上這等讀書人的盛會,我也定會下場一試。若不得中,恐怕家中想讓我做官,我都無顏接受。這樣看來,進士剛出現,地位就不會低。那康樂可知進士考些什麽?”

  宿誼道:“貧道那時乃方外之人,哪會深究進士考什麽?不過既然是做官,那肯定是靠做官吧。取秀才,考經義等讀書人必備的知識。舉人的時候,除了更深一點詩賦之類,就要涉及律令等做官的知識了。等到了考進士,就主要考策論。”

  “策論,即國策相關的事。無論是從經義中取材,還是從歷史中取材,最終達到議論當今國策的目的。皇帝最後排定進士位次時,便是皇帝親自出題,向讀書人問國策。”宿誼心中不確定,但說的非常有底氣,好像真的是那麽一回事。

  慕晏心生嚮往。

  對於天下讀書人而言,只要考試就能面聖,還能親自在皇帝面前獻策,那將是不可想像的榮耀。

  即使是世族子弟,也不是想面聖就能面聖,更不是想獻策就能獻策的。

  慕晏不知道,宿誼口中內容,有多少胡扯。

  他所說的科舉,大多是電視上看來的。先別說電視上的科舉融合了唐宋元明清各個朝代,而且,其中內容也為劇情服務,多有更改。

  比如,唐宋重詩賦,明清重經義,這策論,雖然要考,但重要性並不高。因為那些讀書人不敢亂說。要是不符合考官和皇帝的想法,那不是太冤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